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_第1页
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_第2页
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_第3页
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原概论毛惠彬中国上海·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元2013年06月19日《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英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e.德国古典哲学不定选择题答案:bce。因为a和d已被包含在e中了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世界统一于()a.实践还是认识b.运动还是静止c.物质还是精神d.存在还是非存在e.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答案:c不定选择题答案:ce答案:ce。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3.意识的本质可以归纳为()a.人类思维的产物b.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c.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具有特殊结构的独立实体e.特殊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机能4.事物的度是()a.临界点或关节点b.质变和量变的统一c.特定质和特定量的统一d.事物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e.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和范围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不定选择题答案:abcd答案:abd5.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c.交换价值的基础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6.资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d.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简答题答案要点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大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对世界上多种多样事物和现象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揭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从而也就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辨析题1答案要点错误。

(1)这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简言之,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认识是主体反映客体。这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的形式。

(2)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表述为“知”和“行”的关系。王阳明从唯心主义先验论立场出发,借知和行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即行始自于知,知显现于行,把两者等同起来,进而把行归结为知,把人的实践活动归结为纯主观的、精神的活动。这种取消知和行、认识和实践之间区别的做法,是服务于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理论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辨析题2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形成和增值欧不可能实现。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2)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极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方便,但价值的创造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根源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材料分析题1材料1笛卡尔说: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观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观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以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和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种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材料分析题1材料2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贝克来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观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要原因。摘自贝克来《人类知识原理》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材料分析题1材料3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物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辨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摘自毛泽东《实践论》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请回答:(1)材料1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的共同观点和不同观点。(3)简述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物论’和‘经验论’评价的科学性。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2)材料2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来是唯心主义经验论。(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唯物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分别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马原概论《马原》课期末考试参考案例选材料分析题2答案要点: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部分构成的,即w=k+m所以,剩余价值量计算方法是:m=w-k每月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元)×1.88元×30=7.75×1.88×30=437.10元再求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24元×100%=1351.58%(1)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m为437.10元;(2)剩余价值率为1351.58%。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