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张岱八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湖心亭看雪张岱八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1
文言知识1.生字注音祯()芥()毳衣()雾凇沆砀()长堤一痕()更定()拏()喃喃()zhēnjiècuìsōnɡhàngdàngdīɡēnɡnánán文言知识1.生字注音zhēnjiècuìsōnɡhàng2
文言知识2.古今异义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余,多余)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酒杯;今义:颜色)文言知识2.古今异义3
文言知识余住西湖(代词,我)四月为余(农历四月的别称)是日更定矣(代词,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副词,怎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末语气助词)余是焉3.一词多义文言知识余住西湖(代词,我)是日更定矣(代词,这)湖中焉4
文言知识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上下一白(全)惟长堤一痕(数量词)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上下一白(白色)更一白文言知识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上下一白(全)余强5
文言知识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大雪三日(名词活用为动词,下大雪)拥毳衣炉火(名词活用为动词,带着炉火)与余舟一芥(名词做状语,像一棵小草般)4.词类活用文言知识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4.词类活用6
文言知识5.文言句式(1)省略句见余,大喜曰(省去了主语“两人”)(2)倒装句大雪三日(定语后置,即“三日大雪”)文言知识5.文言句式7
作者作品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隐居山中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记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作品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作者作品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8
理解文题“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主要事件。这个题目简洁概括,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题“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9
创作背景张岱出身官宦之家,明亡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创作背景张岱出身官宦之家,明亡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10
文章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在湖心亭的奇遇,将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文章写景精妙,其中也抒发了对故国和家园无限怀念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在湖心11
脉络梳理脉络梳理12
重点探究1.本文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营造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这是“看雪”行动的延伸,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的情绪变化。重点探究1.本文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132.文章开头说自己“独”去看雪,后来在文中又交代“舟中人两三粒”,文后还写了舟子一人,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文章这样写并不矛盾,也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样写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一个“独”字,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而一个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唯有雪光能带来亮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2.文章开头说自己“独”去看雪,后来在文中又交代“舟中人两三14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雾sōnɡ
hànɡdànɡ
cuì
衣铺zhān
拏一小舟()草芥()长堤()更定()强饮()
凇
沆砀毳
毡nájièdīɡēnɡqiǎnɡ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凇15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拥毳衣炉火
(2)雾凇沆砀
(3)与余舟一芥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舟子喃喃曰
(6)是日更定
(7)余拏一小舟
(8)是金陵人,客此
用毛皮制成的衣服白气弥漫的样子小草酒杯低声自言自语晚上八点左右撑(船)客居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毛皮制成的衣服16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独往/湖心亭/看雪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D.有两人/铺毡对坐〔解析〕C项正确的停顿为“舟中人/两三粒/而已”。C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C项174.文学常识填空与名句默写。(1)本文选自《
》,作者
,字宗子,号
,
(朝代)山阴人,明亡后不仕。除本文出处外,他的另一部作品是《
》。
(2)大雪三日,
。
(3)是日更定矣,
,
,独往湖心亭看雪。
(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陶庵梦忆张岱陶庵明末清初西湖梦寻湖中人鸟声俱绝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文学常识填空与名句默写。陶庵梦忆1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在祖国的文学宝库中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如“
”,
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而秋天的西湖萧瑟飘零:“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哦,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19(6)在文学花园里描写雪景的诗句也不少,如“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喻雪,表现雪的大和猛,可谓妙矣;“
”(刘义庆《咏雪》)谢道韫生动形象地描摹雪花曼舞之轻盈状;“
,
”(柳宗元《江雪》)中“绝”“灭”二字画出天寒地冻、人鸟绝迹的雪景;“
,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用夸张手法展现了壮阔雪景;而张岱眼中的西湖雪景是“
,
,上下一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未若柳絮因风起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燕山雪花大如席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6)在文学花园里描写雪景的诗句也不少,如“,205.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交代作者住在西湖的特定时间与环境,暗含着对西湖雪景的痴情。B.第二段通过对天、山、云、水,上下浑然一白的白描手法和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舟,两三粒舟中人的衬托,展示了雪中西湖的壮观。C.第二段可见作者痴心观赏雪中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D.最后一段借舟子的话赞作者比客居者更痴情于西湖。〔解析〕借舟子的话化解了心中淡淡的忧愁,包含了对“痴”的赞赏。D5.对课文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借舟子的216.欣赏下面的一则小故事,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明朝有一布衣才子徐文长,一冬日,他踏雪孤山,见放鹤亭内一群秀才正借酒赏梅,便进前求饮。秀才们不识庐山真面目,道是诗人聚会,不会写诗者不能在此喝酒。徐文长便作起咏雪诗来,只听他念道:“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前三句尚未念完,众秀才已是笑骂成“一片”了,说道:“你这俗子是否只识得数字和‘片’字?”想不到第四句“飞入梅花都不见”一出,秀才们顿时大惊失色,连声称妙。聪明的你,请赏析一下最后一句诗好在哪里。示例:白雪飞入号称“香雪海”的孤山梅林之中,当然是看不见了。这种深邃苍茫的意境,奇特精妙的构思,真是化腐朽为神奇。6.欣赏下面的一则小故事,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示例:白雪飞入22湖心亭看雪课件讲义23完了,结束
消失
通,“桡”,撑(船)
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白气弥漫的样子
哪能
指酒杯
等到
完了,结束消失通,“桡”,撑(船)用毛皮制成的衣服白24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25C
C26湖心亭看雪课件讲义27约束,阻止
着,涂
C
约束,阻止着,涂C28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够29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在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②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
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在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②表30湖心亭看雪张岱八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湖心亭看雪张岱八年级语文·上新课标[人]31
文言知识1.生字注音祯()芥()毳衣()雾凇沆砀()长堤一痕()更定()拏()喃喃()zhēnjiècuìsōnɡhàngdàngdīɡēnɡnánán文言知识1.生字注音zhēnjiècuìsōnɡhàng32
文言知识2.古今异义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余,多余)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酒杯;今义:颜色)文言知识2.古今异义33
文言知识余住西湖(代词,我)四月为余(农历四月的别称)是日更定矣(代词,这)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副词,怎么)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末语气助词)余是焉3.一词多义文言知识余住西湖(代词,我)是日更定矣(代词,这)湖中焉34
文言知识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上下一白(全)惟长堤一痕(数量词)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上下一白(白色)更一白文言知识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上下一白(全)余强35
文言知识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大雪三日(名词活用为动词,下大雪)拥毳衣炉火(名词活用为动词,带着炉火)与余舟一芥(名词做状语,像一棵小草般)4.词类活用文言知识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4.词类活用36
文言知识5.文言句式(1)省略句见余,大喜曰(省去了主语“两人”)(2)倒装句大雪三日(定语后置,即“三日大雪”)文言知识5.文言句式37
作者作品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隐居山中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记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作品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作者作品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又38
理解文题“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点;“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了主要事件。这个题目简洁概括,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题“湖心亭”,指杭州西湖湖心亭,交代了赏雪的地39
创作背景张岱出身官宦之家,明亡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创作背景张岱出身官宦之家,明亡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40
文章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在湖心亭的奇遇,将叙事、写景、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文章写景精妙,其中也抒发了对故国和家园无限怀念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写了在湖心41
脉络梳理脉络梳理42
重点探究1.本文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营造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这是“看雪”行动的延伸,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的情绪变化。重点探究1.本文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432.文章开头说自己“独”去看雪,后来在文中又交代“舟中人两三粒”,文后还写了舟子一人,这样写是不是矛盾?应该怎样理解?文章这样写并不矛盾,也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犹如不存在,这样写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一个“独”字,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而一个人独行于茫茫的雪夜,顿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的人生彻悟之感。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唯有雪光能带来亮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人格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2.文章开头说自己“独”去看雪,后来在文中又交代“舟中人两三44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雾sōnɡ
hànɡdànɡ
cuì
衣铺zhān
拏一小舟()草芥()长堤()更定()强饮()
凇
沆砀毳
毡nájièdīɡēnɡqiǎnɡ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凇45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拥毳衣炉火
(2)雾凇沆砀
(3)与余舟一芥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5)舟子喃喃曰
(6)是日更定
(7)余拏一小舟
(8)是金陵人,客此
用毛皮制成的衣服白气弥漫的样子小草酒杯低声自言自语晚上八点左右撑(船)客居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毛皮制成的衣服46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湖中/人鸟声/俱绝B.独往/湖心亭/看雪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D.有两人/铺毡对坐〔解析〕C项正确的停顿为“舟中人/两三粒/而已”。C3.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解析〕C项474.文学常识填空与名句默写。(1)本文选自《
》,作者
,字宗子,号
,
(朝代)山阴人,明亡后不仕。除本文出处外,他的另一部作品是《
》。
(2)大雪三日,
。
(3)是日更定矣,
,
,独往湖心亭看雪。
(4)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陶庵梦忆张岱陶庵明末清初西湖梦寻湖中人鸟声俱绝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4.文学常识填空与名句默写。陶庵梦忆48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5)在祖国的文学宝库中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如“
”,
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而秋天的西湖萧瑟飘零:“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哦,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49(6)在文学花园里描写雪景的诗句也不少,如“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梨花喻雪,表现雪的大和猛,可谓妙矣;“
”(刘义庆《咏雪》)谢道韫生动形象地描摹雪花曼舞之轻盈状;“
,
”(柳宗元《江雪》)中“绝”“灭”二字画出天寒地冻、人鸟绝迹的雪景;“
,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用夸张手法展现了壮阔雪景;而张岱眼中的西湖雪景是“
,
,上下一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未若柳絮因风起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洋气象业务规范与标准考核试卷
- 电容器等效电路模型分析考核试卷
- 油墨在防伪技术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旧货市场的商业模式变革趋势考核试卷
- 影视录放设备的智能图像处理技术考核试卷
- 环保可降解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 娱乐用品创新营销模式探索考核试卷
- 民航概论空中交通管理
- 2025租房合同补充协议
- 2025建筑项目合同协议书下载
- 民宿的经营成本分析报告
- 2025 预应力混凝土钢管桁架叠合板
- 废酸处置合同协议
- 2024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DB15-T 3738-2024 家政服务机构星级划分及评定规范
- 《高致病禽流感现状》课件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24年版)
- 2023年贵州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考试(初赛)试题
-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周舸第6版) 各章课后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