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_第1页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_第2页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_第3页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_第4页
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局部解剖

第二节

舌的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

第二节

舌的局部解剖

1(一)上面:称舌背,“∧”界沟区分为前2/3与后1/3两部分。舌前2/3位于口腔内,称舌的口部,即舌体,为活动较大的部分;

舌后1/3参与咽前壁的构成,称舌的咽部,即舌根。

(一)上面:称舌背,“∧”界沟区分为前2/3与后1/3两部分2舌背黏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舌后1/3黏膜无乳头,但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舌扁桃体。舌背黏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31.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2.菌状乳头:较少,色红,分散于丝状乳头之间而稍大,有味蕾,司味觉。3.轮廓乳头:7~9个,体积最大,排列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沟内有味蕾,司味觉。4.叶状乳头:5~8条并列的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1.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4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5

又称舌腹,粘膜薄而平滑,返折与舌下区的粘膜相延续,并在中线形成舌系带。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粘膜皱襞名伞襞,向前内方行向舌尖。左、右伞襞与舌腹中线间的三角区内,有舌神经及舌深血管穿行,从外向内排列为:舌深静脉、舌静脉、舌深动脉。其中舌深静脉靠近伞襞,位置表浅,透过粘膜,清晰可见。(二)下面又称舌腹,粘膜薄而平滑,返折与舌下区的粘膜相延续,并6

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舌上纵

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及舌垂直肌。

肌纤维纵横交织,收缩时改变舌的

形态。舌外肌:起自下颌骨、舌骨、茎

突及软腭而止于舌,分别称为颏舌

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及腭舌肌,收缩时依肌纤维方向变换舌的位置。舌内、外肌协同收缩,使舌能进行复杂而又灵活的运动。

(三)肌层横纹肌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舌上纵

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及7动脉:来自舌动脉,舌后1/3有咽升动脉的分支。静脉:舌动脉伴行静脉、舌下神经伴行静脉,二者向后均注入舌静脉。(四)舌的血管及神经舌的血管动脉:来自舌动脉,舌后1/3有咽升动脉的分支。(四)舌的血管8舌的淋巴回流淋巴:极为丰富,主要起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全部淋巴管最终汇入在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骨肌之间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上淋巴结舌的淋巴回流淋巴:极为丰富,主要起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全部淋9舌的淋巴管引流可分为四组1.舌尖淋巴管2.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3.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4.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舌的淋巴管引流可分为四组1.舌尖淋巴管10舌尖淋巴管:大部→颏下淋巴结

另一部→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舌尖淋巴管:大部→颏下淋巴结11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一部分→下颌下淋巴结另一部分淋巴管→颈深上淋巴结(特别是颈总动脉分叉处的淋巴结)。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12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颏舌肌之间下行→向左右汇入→颈深上淋巴结(多注入颈二腹肌淋巴结及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亦有穿过下颌舌骨肌→下颌下淋巴结。靠近正中面的淋巴管,部分交叉至对侧。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颏舌肌之间下行→向左右汇13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14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咽支→腭舌肌。神经: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舌神经(三叉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味觉:鼓索(面神经的鼓索加入舌神经中)舌后1/3一般感觉味觉舌咽神经支配(舌后1/3的中部则由迷走神经支配)

舌后1/3的粘膜感觉较敏锐,在检查咽部用压舌板时,应压于舌体部。运动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咽支→腭舌肌。神经: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15四、舌下区(口底)舌下区是指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上,舌根之前,下颌体的前、侧方之内的区域,上方有黏膜覆盖。四、舌下区(口底)16舌下肉阜:舌向上方翘起时,舌系带两侧的口底粘膜上各有一小突起,为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舌下襞:舌下肉阜两侧各有一条向后外斜行的舌下襞,为舌下腺小管的开口部位,也是下颌下腺管的表面标志。(二)表面解剖标志舌下肉阜:舌向上方翘起时,舌系带两侧的口底粘膜上各有一小突起17

口底粘膜深面,从两侧向中线排列有下列重要结构:

1.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舌下腺由蜂窝组织鞘包绕,腺前端与对侧舌下腺相接,后端与下颌下腺深部相邻,外侧为下颌骨的舌下腺窝。舌下腺内侧面与颏舌肌之间有下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神经及舌下动脉等。

(三)内容及其排列口底粘膜深面,从两侧向中线排列有下列重要结构:(三)182.下颌下腺管及舌神经:下颌下腺管位于舌下腺之内侧,由后向前,由深至浅,贯穿舌下间隙,开口于舌下肉阜。舌神经在舌骨舌肌前缘处绕下颌下腺导管外下至其内侧向舌侧行进。2.下颌下腺管及舌神经:下颌下腺管位于舌下腺之内侧,由193.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伴行静脉:舌下神经越过舌骨舌肌浅面,发出分支布于舌外诸肌,至舌骨舌肌前缘即深入舌内,布于舌内诸肌。4.舌下动脉:行于舌下腺与颏舌肌、颏舌骨肌之间,分支至舌下腺。3.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伴行静脉:舌下神经越过舌骨舌肌浅面,发20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21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22第二节口腔生理功能

吸吮吞咽呕吐呼吸言语构音表情等第二节口腔生理功能

吸吮23一、吸吮1.

吸吮反射的发育2.吸吮活动的过程3.参与吸吮活动的肌肉口轮匝肌舌骨上肌群咬肌颞肌等一、吸吮1.吸吮反射的发育24二、吞咽吞咽是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过程,为吞咽中枢所控制。二、吞咽25(一)吞咽的反射控制(一)吞咽的反射控制26(二)吞咽过程吞咽活动为一连续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可根据食团所经过的解剖

部位分为口腔阶段、咽腔阶段和食管阶段A口腔阶段

B咽腔阶段

C.D食管阶段(二)吞咽过程吞咽活动为一连续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可根据食团所27(三)吞咽对牙合

、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1.吞咽过程中舌肌及唇、颊、咽上缩肌对牙弓及颌骨从内外侧施力,使得牙弓及颌骨生长压力趋于平衡,促进牙弓及颌面部正常生长发育。2.吞咽时,升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的生长发育。3.吞咽时,口腔、咽腔和鼻腔交通隔绝,口腔经常产生的暂时性负压可刺激硬腭下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有助于鼻腔发育。(三)吞咽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1.吞咽过程中舌28三、呕吐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是食团沿吞咽相反的方向依次从胃、食道、口腔至外界的动作过程。三、呕吐29呕吐的反射控制任何机械或化学因素使舌、软腭、咽、食道、胃及肠道处的黏膜感受到异常刺激,便可引起有关神经冲动,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以及迷走神经等脑神经传入纤维至延髓内相应的感觉神经核,与呕吐中枢发生联系或其他原因兴奋了呕吐中枢,再经网状结构的下行纤维传至有关肌肉及效应器官,都能产生呕吐活动。呕吐的反射控制任何机械或化学因素使舌、软腭、咽、食道、胃及肠30呕吐过程深呼吸,继而舌骨和喉抬高,使食管环行括约肌开放,同时声门关闭,软腭抬起,关闭鼻咽腔。其次,膈肌强烈地向下收缩,同时伴有腹部全部肌肉的收缩,从上、前两方面挤压胃,使胃内压升高。贲门括约肌舒张,使胃内容物向上通过食管,经口腔而被吐出。呕吐过程深呼吸,继而舌骨和喉抬高,使食管环行括约肌开放,同时31呕吐的生理病理意义保护性防御反射颅高压等伴随症状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营养障碍吸入性肺炎呕吐的生理病理意义保护性防御反射32四、言语

言语(speech)在狭义上也称语音(phonetic)需要发音(voice)和构音(articulation)共同完成。四、言语

33言语(语音)的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言语(语音)的属性物理属性34

言语(语音)器官言语(语音)器官35语音的组成音素元音由肺部产生的气流在声门受阻,使声门振动,这时所产生的声波通过口腔和咽腔的共振产生元音,发音器官通过运动改变口腔和咽腔的形态,形成不同的元音辅音由肺部产生的气流顺利通过声门,在口腔或咽腔内受阻,通过与发音器官接触或通过发音器官间的狭小间隙而产生音节语音的组成音素36言语的神经控制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下回1/3处,称Broca回,该区域的兴奋波与相关运动神经核相联,并产生神经纤维冲动下传至相关肌肉。视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主管非口头言语功能,如:书写、绘画等。听觉感知性言语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对由听觉神经传入的语音信号进行解码。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对由视觉神经传入的阅读文字符号进行解码。言语的神经控制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37语言中枢示意图语言中枢示意图38与言语有关的神经及其司理部位1.迷走神经的分支喉返神经控制着声带的运动。2.迷走神经的分支咽支支配咽腔肌肉,软腭的绝大部分肌肉也由迷走神经的分支支配。3.舌的运动由舌下神经支配。4.上、下唇的运动由面神经的分支支配。5.下颌运动由三叉神经的分支支配。与言语有关的神经及其司理部位1.迷走神经的分支喉返神经控制39五、表情表情是人类特有的表现喜、怒、哀、乐的特殊功能五、表情表情是人类特有的表现喜、怒、哀、乐的特殊功能40六、呼吸

正常鼻呼吸时,气流由鼻经鼻咽、口咽、喉咽入喉,通过气管、支气管到达肺部。口腔提供了气体通道的另一个出入口。口腔向后通向咽,由咽腔可进入食管,但向后也可进入喉、气管。六、呼吸

正常鼻呼吸时,气流由鼻经鼻咽、口咽、喉咽入喉,通过41喉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音器官,位于颈前正中,在舌骨之下,上通喉咽,下接气管。它的上界为会厌上缘,下界为环状软骨下缘。喉腔侧壁的上、下各有一对黏膜皱襞,即前庭襞和声襞,它们将喉腔自上而下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喉室)和声门下腔。喉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音器官,位于颈前正中,在舌骨之下,上通42人通常是鼻呼吸,但在一定生理条件下,例如:运动、精神紧张、交谈时,部分气流是通过口腔的。在病理状态下,如鼻气道的弯曲或鼻气道部分阻塞,气流通过鼻时阻力大,人体做工随之增加。当鼻气道阻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气流通过鼻比通过口时做工显著增多,则出现张口呼吸。人通常是鼻呼吸,但在一定生理条件下,例如:运动、精神紧张、43呼吸与咀嚼、吞咽活动的协调性吞咽是进食过程中唯一需要中断呼吸的活动。完善咀嚼的食团容易被吞咽,很少误入气管。口呼吸儿童颅面、牙合发育异常可能与神经肌肉因素有关。呼吸与咀嚼、吞咽活动的协调性44复习思考题

指出舌腹由内向外的解剖结构。描述口底的解剖结构及相互关系。描述硬腭可见到及可触及的体表标志。试述构音障碍的原因。

试述咽腔过大和过小的原因及临床表现。复习思考题

45谢谢!46谢谢!46

口腔局部解剖

第二节

舌的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

第二节

舌的局部解剖

47(一)上面:称舌背,“∧”界沟区分为前2/3与后1/3两部分。舌前2/3位于口腔内,称舌的口部,即舌体,为活动较大的部分;

舌后1/3参与咽前壁的构成,称舌的咽部,即舌根。

(一)上面:称舌背,“∧”界沟区分为前2/3与后1/3两部分48舌背黏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舌后1/3黏膜无乳头,但有许多结节状淋巴组织,称舌扁桃体。舌背黏膜粗糙与舌肌紧密相连,舌前2/3遍布乳头。491.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2.菌状乳头:较少,色红,分散于丝状乳头之间而稍大,有味蕾,司味觉。3.轮廓乳头:7~9个,体积最大,排列于界沟前方,乳头周围有深沟环绕,沟内有味蕾,司味觉。4.叶状乳头:5~8条并列的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含味蕾,司味觉。1.丝状乳头:司一般感觉。50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51

又称舌腹,粘膜薄而平滑,返折与舌下区的粘膜相延续,并在中线形成舌系带。舌系带两侧各有一条粘膜皱襞名伞襞,向前内方行向舌尖。左、右伞襞与舌腹中线间的三角区内,有舌神经及舌深血管穿行,从外向内排列为:舌深静脉、舌静脉、舌深动脉。其中舌深静脉靠近伞襞,位置表浅,透过粘膜,清晰可见。(二)下面又称舌腹,粘膜薄而平滑,返折与舌下区的粘膜相延续,并52

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舌上纵

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及舌垂直肌。

肌纤维纵横交织,收缩时改变舌的

形态。舌外肌:起自下颌骨、舌骨、茎

突及软腭而止于舌,分别称为颏舌

肌、舌骨舌肌、茎突舌肌及腭舌肌,收缩时依肌纤维方向变换舌的位置。舌内、外肌协同收缩,使舌能进行复杂而又灵活的运动。

(三)肌层横纹肌舌内肌:起止均在舌内,舌上纵

肌、舌下纵肌、舌横肌及53动脉:来自舌动脉,舌后1/3有咽升动脉的分支。静脉:舌动脉伴行静脉、舌下神经伴行静脉,二者向后均注入舌静脉。(四)舌的血管及神经舌的血管动脉:来自舌动脉,舌后1/3有咽升动脉的分支。(四)舌的血管54舌的淋巴回流淋巴:极为丰富,主要起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全部淋巴管最终汇入在二腹肌后腹与肩胛舌骨肌之间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上淋巴结舌的淋巴回流淋巴:极为丰富,主要起于粘膜下层及肌层内,全部淋55舌的淋巴管引流可分为四组1.舌尖淋巴管2.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3.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4.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舌的淋巴管引流可分为四组1.舌尖淋巴管56舌尖淋巴管:大部→颏下淋巴结

另一部→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舌尖淋巴管:大部→颏下淋巴结57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一部分→下颌下淋巴结另一部分淋巴管→颈深上淋巴结(特别是颈总动脉分叉处的淋巴结)。舌前2/3的边缘或外侧淋巴管:58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颏舌肌之间下行→向左右汇入→颈深上淋巴结(多注入颈二腹肌淋巴结及颈肩胛舌骨肌淋巴结)亦有穿过下颌舌骨肌→下颌下淋巴结。靠近正中面的淋巴管,部分交叉至对侧。舌中央淋巴管(舌中缝两旁的淋巴):→颏舌肌之间下行→向左右汇59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舌后1/3的淋巴管:→两侧颈深上淋巴结。60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咽支→腭舌肌。神经: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舌神经(三叉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味觉:鼓索(面神经的鼓索加入舌神经中)舌后1/3一般感觉味觉舌咽神经支配(舌后1/3的中部则由迷走神经支配)

舌后1/3的粘膜感觉较敏锐,在检查咽部用压舌板时,应压于舌体部。运动舌下神经

迷走神经咽支→腭舌肌。神经: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61四、舌下区(口底)舌下区是指下颌舌骨肌及舌骨舌肌之上,舌根之前,下颌体的前、侧方之内的区域,上方有黏膜覆盖。四、舌下区(口底)62舌下肉阜:舌向上方翘起时,舌系带两侧的口底粘膜上各有一小突起,为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的共同开口。舌下襞:舌下肉阜两侧各有一条向后外斜行的舌下襞,为舌下腺小管的开口部位,也是下颌下腺管的表面标志。(二)表面解剖标志舌下肉阜:舌向上方翘起时,舌系带两侧的口底粘膜上各有一小突起63

口底粘膜深面,从两侧向中线排列有下列重要结构:

1.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舌下腺由蜂窝组织鞘包绕,腺前端与对侧舌下腺相接,后端与下颌下腺深部相邻,外侧为下颌骨的舌下腺窝。舌下腺内侧面与颏舌肌之间有下颌下腺导管、舌神经、舌下神经及舌下动脉等。

(三)内容及其排列口底粘膜深面,从两侧向中线排列有下列重要结构:(三)642.下颌下腺管及舌神经:下颌下腺管位于舌下腺之内侧,由后向前,由深至浅,贯穿舌下间隙,开口于舌下肉阜。舌神经在舌骨舌肌前缘处绕下颌下腺导管外下至其内侧向舌侧行进。2.下颌下腺管及舌神经:下颌下腺管位于舌下腺之内侧,由653.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伴行静脉:舌下神经越过舌骨舌肌浅面,发出分支布于舌外诸肌,至舌骨舌肌前缘即深入舌内,布于舌内诸肌。4.舌下动脉:行于舌下腺与颏舌肌、颏舌骨肌之间,分支至舌下腺。3.舌下神经及舌下神经伴行静脉:舌下神经越过舌骨舌肌浅面,发66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67口腔局部解剖及其生理功能-课件68第二节口腔生理功能

吸吮吞咽呕吐呼吸言语构音表情等第二节口腔生理功能

吸吮69一、吸吮1.

吸吮反射的发育2.吸吮活动的过程3.参与吸吮活动的肌肉口轮匝肌舌骨上肌群咬肌颞肌等一、吸吮1.吸吮反射的发育70二、吞咽吞咽是消化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复杂过程,为吞咽中枢所控制。二、吞咽71(一)吞咽的反射控制(一)吞咽的反射控制72(二)吞咽过程吞咽活动为一连续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可根据食团所经过的解剖

部位分为口腔阶段、咽腔阶段和食管阶段A口腔阶段

B咽腔阶段

C.D食管阶段(二)吞咽过程吞咽活动为一连续过程,为了便于理解可根据食团所73(三)吞咽对牙合

、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1.吞咽过程中舌肌及唇、颊、咽上缩肌对牙弓及颌骨从内外侧施力,使得牙弓及颌骨生长压力趋于平衡,促进牙弓及颌面部正常生长发育。2.吞咽时,升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的生长发育。3.吞咽时,口腔、咽腔和鼻腔交通隔绝,口腔经常产生的暂时性负压可刺激硬腭下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有助于鼻腔发育。(三)吞咽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的影响1.吞咽过程中舌74三、呕吐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是食团沿吞咽相反的方向依次从胃、食道、口腔至外界的动作过程。三、呕吐75呕吐的反射控制任何机械或化学因素使舌、软腭、咽、食道、胃及肠道处的黏膜感受到异常刺激,便可引起有关神经冲动,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以及迷走神经等脑神经传入纤维至延髓内相应的感觉神经核,与呕吐中枢发生联系或其他原因兴奋了呕吐中枢,再经网状结构的下行纤维传至有关肌肉及效应器官,都能产生呕吐活动。呕吐的反射控制任何机械或化学因素使舌、软腭、咽、食道、胃及肠76呕吐过程深呼吸,继而舌骨和喉抬高,使食管环行括约肌开放,同时声门关闭,软腭抬起,关闭鼻咽腔。其次,膈肌强烈地向下收缩,同时伴有腹部全部肌肉的收缩,从上、前两方面挤压胃,使胃内压升高。贲门括约肌舒张,使胃内容物向上通过食管,经口腔而被吐出。呕吐过程深呼吸,继而舌骨和喉抬高,使食管环行括约肌开放,同时77呕吐的生理病理意义保护性防御反射颅高压等伴随症状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营养障碍吸入性肺炎呕吐的生理病理意义保护性防御反射78四、言语

言语(speech)在狭义上也称语音(phonetic)需要发音(voice)和构音(articulation)共同完成。四、言语

79言语(语音)的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言语(语音)的属性物理属性80

言语(语音)器官言语(语音)器官81语音的组成音素元音由肺部产生的气流在声门受阻,使声门振动,这时所产生的声波通过口腔和咽腔的共振产生元音,发音器官通过运动改变口腔和咽腔的形态,形成不同的元音辅音由肺部产生的气流顺利通过声门,在口腔或咽腔内受阻,通过与发音器官接触或通过发音器官间的狭小间隙而产生音节语音的组成音素82言语的神经控制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下回1/3处,称Broca回,该区域的兴奋波与相关运动神经核相联,并产生神经纤维冲动下传至相关肌肉。视运动性言语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主管非口头言语功能,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