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1.gif)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2.gif)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3.gif)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4.gif)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4b3e46e2e6b93a5dfd1a77afb36fb9d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是所有细胞生存直接环境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2.下列物质中,正常情况下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 B.H2O、Na+ C.C6H12O6、甲状腺激素D.血红蛋白、呼吸酶3.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A.S区 B.H区 C.V区 D.W区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5.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B.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而副交感神经不活动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通常相反D.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动,饭后立即运动不利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6.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多巴胺在释放前位于突触小泡中 B.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C.多巴胺可以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多巴胺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不需要能量7.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在b、c两点之间连接有一个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a点,电流计的指针可发生2次偏转B.在c点的神经纤维上给一个适宜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C.②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D.在a点处切断神经纤维,适宜刺激Ⅰ、Ⅱ时,均不发生信号转换8.如下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D.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9.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肿瘤的发生可能是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引起的B.皮肤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免疫系统能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D.免疫活性物质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合成并分泌10.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如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产生了细胞免疫B.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C.1~3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D.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11.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分离了生长素,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由色氨酸转变而来,该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B.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一定不同D.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12.对行道树定期进行整枝修剪,可促使侧芽发育成枝,增大遮荫面积,这是因为整枝修剪可()A.增加侧芽部位营养物质 B.增强侧芽部位光的强度C.升高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D.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13.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减少损失的是()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都可减少损失B.番茄能减少损失C.瓜子能减少损失D.两种植物都无法减少损失1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C.植物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D.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15.关于植物顶端优势的最新观点认为:来自顶芽的生长素(IAA)通过抑制IPT基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和促进CKX基因(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侧芽细胞分裂素(CK)的水平,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如图)。依据该观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观点的核心是顶芽产生IAA运至侧芽直接抑制侧芽生长B.根据该观点推测细胞分裂素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C.根据该观点推测侧枝上的顶芽也会抑制该枝条的侧芽生长D.该观点认为植物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关16.如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C.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17.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8.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19.在一片约33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用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易被调查者捕捉),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大约是()A.大于165 B.小于165 C.大于5 D.小于520.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任何种群都有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C.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D.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一定不发生改变21.图1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图2是在理想环境和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2中曲线X可表示图1中前5年种群数量的增长情况B.图1中第15年种群数量最少 C.图1中第10年种群数量最多D.图2中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22.如图是某养殖鱼类种群的有关曲线.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图1、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B.b、c、f点种群都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a点和e点的增长速率与c点对应D.b、d点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23.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13年的连续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前4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第4年到第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C.第5年到第9年间,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并保持相对稳定D.从第11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13年达到K值24.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如图所示三种类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年龄结构稳定不变 B.年龄结构会影响种群增长率C.类型A的种群数量将会越来越小 D.类型C的年龄结构是稳定型25.在自然界,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周期性的波动,如下图所示的模型。请分析该图所示二者数量变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捕食者,乙为被捕食者B.甲、乙二者相互制约,互为因果C.去除甲后,乙的数量仍然可能呈现周期性波动D.该模型能精确反映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群的变化情况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11分)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b点生长素浓度为m(mol/L),c点为g(mol/L),d点为2m(mol/L),e点为h(mol/L)。请据图回答:(1)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其中_____(填字母)点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好;b、d两点促进效果_________(填相同或者不相同)。(2)图乙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对茎促进作用最佳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表现为_________作用。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顶芽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限制,植株表现出__________。图丙表示_________植物对生长素敏感程度更高。(3)若幼苗出现向光性生长,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用n表示)范围应为___________。(4)将植物水平放置:若植物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测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用i表示)范围应为___________;若图甲表示作用于根的生长素浓度,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用p表示)范围是___________。27.(8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大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影响,研究者选择长度相同、生长状况相近的两组大麦胚芽鞘,分别用红光和蓝光进行单侧照射,随后在不同时间测量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长度(单位:mm),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时间/min306090120红光向光侧0.200.400.600.80背光侧0.200.400.600.80蓝光向光侧0.200.260.330.42背光侧0.200.550.901.22(1)蓝光照射的30min内,大麦胚芽鞘没有表现出向光性,原因是与向光性的产生有关的(填激素名称)在产生,而起作用的部位是,其转运和引起生理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单侧蓝光照射60min后大麦胚芽鞘两侧的长度增加值不同,这是由该激素在胚芽鞘两侧的不同引起的。(2)由实验结果可知,单侧红光照射(填“能”或“不能”)使大麦胚芽鞘表现出向光性。若在单侧红光照射处理的同时,在大麦胚芽鞘的向光侧涂抹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该胚芽鞘将(填“向光”或“背光”)弯曲生长,从细胞水平分析,该过程中赤霉素的作用是。28.(10分)如图1是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为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1中的eq\f(K,2)对应图2中的________点,若草原鼠迁入一个理想环境中,第二年的种群数是第一年的λ倍,则λ为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的定值。(2)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最初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呈现类似“J”形曲线的增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1中,人们在进行捕捞作业时,应该使种群数量保持在左右,原因是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________点进行捕捞。29.(11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取A、B两个锥形瓶,分别放入适量的等体积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A瓶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B瓶不做处理,再将A、B瓶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分析回答:(1)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2)每天定时取样,用浊度仪测定培养液的浑浊度,可以推知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中设置B瓶作为对照组的作用是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3)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两个计数室(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填字母)。a.一块盖玻片能同时覆盖两个计数室b.活酵母菌可以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c.先向计数室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d.视野中酵母菌存在“抱团”现象与取样前没有充分振荡、摇匀有关(4)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再计数.该实验中A瓶的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表: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万个/mL。据表分析,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呈___型增长。第6到7天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在下图画出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的曲线。30.(10分)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口算测试题人教版
- 医院网络安全保密协议书范本
- 财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食堂窗口员工培训及管理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运代理合同书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集体鱼塘承包与渔业法律法规咨询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薪资及培训费用补充协议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5.1《走向世界大舞台》听课评课记录1
- 二零二五年度茶叶加盟店营销推广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与业主之间安全隐患赔偿合同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GB/T 39750-2021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技术要求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英语课本必修1各单元重点短语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