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习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高都护骐马行【注释】杜甫安西都护胡青骐,声价欺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杨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腕促蹄高如路铁,交河几蹴曾冰裂。五花散作云满身,万里方看汗流血。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青丝络头为君老,何由却出横门道。【注释】高都护,即安西副都护高仙芝。天宝六载(747年),高仙芝率军万人,平定小勃律国,因这次战功,入朝升官。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八、九载(749、750年)间杜甫困居长安时。.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安西”两句,写安西高都护的青疆马,随主人打了胜仗,东至长安。“功成”两句,写青驶马从遥远的西域来到京城,蒙受了恩惠与优待。“雄姿”两句,写青骁马不屈服于被束缚的命运,总怀念战场的胜利。“长安”两句,写长安壮士不敢骑它,它在城里风驰电掣,全城皆知。.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中的“青疆马”和《孔雀东南飞》中“鄂躅青照马,流苏金镂鞍”中的“青疆马”都是指一种毛色青白的骏马。B.这首诗中的“伏杨”与曹操《步出夏门行》中“老骥伏杨,志在千里''中的“伏杨”都是指马在槽棚之间吃草料被豢养。C.这首诗中的“交河”和李顽《古从军行》中“黄昏饮马傍交河”中的"交河”都是指西域的交河,以此代指兵戈交接的战场。D.这首诗中的'‘青丝络头”和李贺《马诗》“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的“金络脑”都是指沙场建功后佩戴的名贵马笼头。.托物寄情是古诗常用的手法,结合诗句说说作者借“马”寄托了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病柏[]杜甫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蹇龙虎姿,主当风云会。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⑵。出非不得地中,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鸥鸨志意满卬,养子穿穴内。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卬,浩荡难倚赖。注释:【1】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秋,杜甫时居成都草堂。【2】中路:中途。【3】出:生长。【4】鹏鹃:猫头鹰。【5】元精理:事物根本的道理。.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思娜的一项是( )A.前六句写柏树枝繁叶茂、高大轩昂之态,表现出诗人的赞美之情。“岂知”两句写柏的衰败,“岁寒”两句写凋零,流露出惋惜之情。“客从何乡来“两句,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D.这首诗在结尾两句抒发胸臆,表达了世事无常、难以意料的感慨。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善用比兴手法,此诗中的病柏与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有相同的寄托。B.文似看山不喜平,此诗运用转笔形成了诗意的转折,其色调也从明朗转为黯淡。C.杜甫借物抒怀,用柏树的“蟠据亦高大”之姿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D.此诗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可谓沉郁顿挫。.咏物诗注重通过意象表达主题,这首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分别说明这些意象有何意蕴。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挟(其四)张惠言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蝎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注】揭:离开。.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耐的一项是( )A.“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是说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一天天地无所作为。B.“竭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是说年华逝去,最让人后悔的是没有认真读书以修身。C.“千古意”是指人类千古长存的内心向往,只要生命尚存,古今之人都不肯停止追寻。D.“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是说古人用著书立说来求得不朽,并不是高明的做法。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为问东风吹老”三句以具体意向“兰径”转“平芜”来表现春光正宜人。“渺渺正愁予“语承上句“寂寞斜阳外”,是说理想远在天外,无法实现。“一夜庭前绿遍”三句动静结合,描写出天地大好春色都进入了我的房屋。“容易众芳歇”两句以景作结,含蓄隽永,劝学生春光易逝,应及时欣赏。.为使学生杨子挟明白自己的思想,作者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结合词句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哀江头①杜甫少陵野老吞声哭,江少陵野老吞声哭,江头宫殿锁千门,忆昔霓旌下南苑,昭阳殿里第一人,辇前才人带弓箭,翻身向天仰射云,春日潜行曲江曲。细柳新萧为谁绿?范中万物生颜色。同辇随君侍君侧。白马嚼啮黄金勒。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注释:①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思硬的一项是( )A.诗歌一、二句“吞声”“潜行”二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中悲愤压抑、愁肠百结、有苦难言的无奈情感。B.诗歌五、六句写诗人回想起当年霓彩旗帜飘扬、御驾游苑时车驾豪华奢侈、珠光宝气映得花木也五光十色绚丽无比、苑中的花草树木朝气蓬勃、万物生辉的情景。C.诗歌七、八句用班婕妤不愿与君王同辇的典故,与杨贵妃形成比照,直抒胸臆,批判唐明皇与杨贵妃二人纵情声色误国,致使国家趋于衰亡。D.诗歌九至十二句写才人们仰射高空,正好射中比翼双飞的鸟。可惜,这精湛的技艺不是用来维护天下的太平和国家的统一,而仅仅是为了博得杨贵妃的粲然“一笑.“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下列诗句运用此手法的一项是( )A.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B.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C.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D.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诗歌最后两句:“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拭的前辈诗人石曼卿。.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阅读诗论并回答问题。林逋《梅花》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决非桃李诗。皮日休《白莲》诗云,“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决非红莲诗。此乃写物之功。若石曼卿《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此村学中至陋语也。请说出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的理由,并作具体分析。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其二)卢象升①搔首问天摩巨阙,平生有恨何时雪?天柱孤危疑欲折!空有舌,悲来独洒忧时血。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②骄聪看并逐,真捷足,将军应取燕然勒。[注]①明末,清兵入侵,卢象升是朝廷所倚重的军事将领之一。②绝影:良马名。.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强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是一首忧国忧民的壮歌。B.本词上阕借“问天”表达对国事的忧虑。面对既艰难危急又孤立无援的国势,作者不由得忧心如焚。C.这首词情感的抒发富于变化。上阕的压抑愁闷为下阕的豪情满怀做出了铺垫,层层推进,笔力不凡。D.这首词直率粗犷,豪气勃发。作者遣辞造句,无不精心打磨,尽情地吐露自己的苦闷与豪情,动人心魄。.古人作诗填词写文讲究引经据典,卢词开篇以屈原“问天”之典含蓄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情感。下列选项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A.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曹操《短歌行》)B.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C.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有人评价卢象升此词"沉雄哀激”,请结合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分别表现"哀'’与"激”的。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凌歆①贺铸②控沧江,排青嶂,燕台凉。驻彩仗、乐未渠③央久岩花磴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舞闲歌悄,恨风流不管余香。 繁华梦,惊俄顷;佳丽地,指苍茫。寄一笑、何与兴亡!量船载酒,赖使君⑤相对两胡床。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⑥斜阳。【注释】①凌欹:古台名,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曾于此建避暑离宫。贺铸以“铜人捧露盘引”词调咏之,故另立新词牌名“凌歌②贺铸:北宋词人,一生郁郁不得志,作此词时约53岁。③渠:同“遽”。④央:尽、止。⑤使君:此处指朋友。⑥三弄:东晋桓伊曾为王徽之演奏笛曲《梅花三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理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槁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走碰的一项是( )A.两首怀古词都以宏阔雄壮之景开篇,继而由眼前景象转入怀古抒情,笔力雄健,气度不凡。B.贺词巧用控、排等字,状写山川险要之势;苏词妙用穿、拍、卷等字,描绘赤壁的壮丽画卷。C.两首词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写景、怀古、抒情熔于一炉,寄寓了词人无尽的兴亡之叹。D.贺词多三字句,音节铿锵有力,风格雄壮悲凉;苏词长短句结合,张弛有度,风格雄浑豪放。.斜阳,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在贺铸《凌歌》一词中有特殊含义。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斜阳”的象征意义。.两词皆书写了古代“风流”人物,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两位词人借此所表达的不同情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维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李弥逊客至旋盥栉,出门惊两翁。山川十年隔,风雨一轩同。人事等飘瓦,生涯各转蓬。时危命如羽,忧乐酒杯中。客至陆游何处轩车客,能来桑麦村?一奴先入市,此老自应门。野果尝皆涩,村酷压尚浑。残年亦何恨,治世作黎元。.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下无硬的一项是( )A.杜诗“盘飨”句写诗人因待客菜肴味道不佳而感到抱歉。B.李诗“客至”句勾画出有客临门,诗人梳洗迎客的样子。C.陆诗“何处”两句写有尊贵的客人来访,诗人不胜惊喜。D.杜诗和陆诗都交代了诗人居住在乡村,不在繁华的市集。.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走确的一项是( )A.杜诗“花径”两句采用与客谈话口吻,表现宾主相见的生活情景。B.李诗“出门”句生动描绘主客初见的细节,一个"惊'’字见深情。C.陆诗“一奴"两句,’‘先自''两字写出诗人待客的不知所措。D.这三首诗都平白如话,看似信笔写来,其实结构紧凑,章法谨严。.三首《客至》都提到酒,但酒中“滋味”各异,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满庭芳苏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①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②。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③,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④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英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注释:①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位于长江边,是他到黄州一年多之后友人帮助营建的。②岷峨:四川有岷山、峨眉山,苏轼家乡在四川眉山县,故以岷峨代指家乡。③苏轼谪居黄州五年,阴历三年一闰,故称“再闰④洛水,流经洛阳,与汝州近。.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下无娜的一项是( )“归去来兮”句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可见词人像陶渊明一样有归隐田园的心愿。“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描绘了黄州父老乡亲与词人聚会宴饮的场面。“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并请转告父老常为我晒晒渔蓑。D.本词意象鲜明,婉转含蓄,用语雅致,以真实感人的情绪和浑然天成的结构取胜。.“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两句,想象自己即将到达之地的景象,下列诗句线有使用这一手法的是( )A.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B.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白居易《琵琶行》)C.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刘辰翁《柳梢青》)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前人认为“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请结合全词对此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渡江n赵善括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貌株卬。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泪卬,须把祖鞭先著卬,一鼓版图收。惟有金焦石血,不逐水漂流。注释:【1】这首词约为赵善括在南宋孝宗干道年间任润州(今江苏镇江)通判时所作。【2】依刘:东汉末年,长安扰乱,王粲赴荆州依附刘表。【3】玉垒、魏舜:玉垒喻指军事要塞,魏琳喻指军士。【4】楚囚垂泪:喻怆怀故国、无力回天的处境。[5]祖鞭先著:喻指抢先做出成绩。【6】金焦石:宋时长江上的两座石山。.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下思州的一项是( )“堪笑”三句,词人以“萍踪”“叶舟”比喻自己漂泊无依,无处安身。“金阙”两句,词人感叹朝廷与金人言和,战士蹉花岁月,无用武之地。“六朝”两句,写六朝不能扫五胡之乱,而南宋与六朝类似,令人担忧。“惟有”两句,写渡江所见之景,也借此来比喻南宋爱国志士意志顽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碘的一项是( )A.词人的“笑'’为自嘲之笑,“愁”为伤时之愁,笑与愁都是基于爱国之情。B.词人感慨“玉垒老魏舞”,又主张“须把祖鞭先著”,表达出悔不当初之意。C.这首词起于景,结于景,中间由景及情,由今思古,层次丰富,结构完整。D.这首词多用典故却无堆砌之感,用典使词作内容更丰富,情感表达更凝练。.《四库提要》中说赵善括词气“骏迈”(雄健豪迈),与辛弃疾词气"亦复相似你认为赵词与辛词是否都有‘‘骏迈”之气?请结合《水调歌头•渡江》与读过的辛弃疾词作阐释你的观点。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初过珑山途中呈字文判官【1】

【唐】岑参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成阳,暮到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3强。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西来谁家子[2],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3],路上无停留。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4】。十日过沙植【5】,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躇皆血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飓。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与子且携手,不停前路修。注释:【1】天宝八年(749),岑参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兼任都护)高仙芝幕府掌书记,本诗为作者首次赴安西途中所作。宇文判官,高仙芝属下。【2】谁家子:指字文判官。【3】安西:指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镇。【4】西州:唐时州名,在吐鲁蕃一带。【5】沙碳:沙漠、戈壁。[6]飕随:风声。.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一驿”两句写西行路程的遥远,同时也写出行进的迅速。“沙尘”两句勾画出一个餐风宿露、鞍马风尘的骑者形象。“自道”一句点出骑者身份与近况,又暗示其兴奋与自豪。“十日”四句写作者此次西行的沿途景况,描绘非常真切。.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初次赴安西边塞,因为过陇山途中的艰难和边塞的艰辛等,情怀悲壮。B.诗人既赞赏宇文判官的坦率真诚,也对其戍边是为妻子而打算的想法不解。C.本诗写事、写景、写情真切,展现了当时戍边将土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D.本诗采用近体诗的形式,格律严谨,对仗工整,一韵到底,富有音乐美感。.本诗前面已说“令人愁”,结尾又说“不愁”,前后是否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明桥仙•华灯纵博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演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⑵。注释:【1】占断:完全占有。【2】唐开元间,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唐玄宗诏赐镜湖剿溪一曲。官家:宋代臣下对皇帝的尊称。.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E娜的一项是( )“华灯纵博”三句,词人回忆从前在军中的畅快生活。“酒徒”句写词人志得意满,在杯酒笑谈间建立功勋。“轻舟八尺”三句,写词人尽享烟雨空濠的频洲风光。“镜湖元自属闲人”句,表明镜湖风月本就应属闲人。.下列各句中与本词“独去作江边渔父”的渔翁形象最接近的一项是( )A.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B.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李煜《渔父》)C.盟鸥鹭,傲王侯,管甚妒鱼不上钩。(赵孟《渔歌子》)D.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陈沆《一字诗》).明代杨慎《词品》评价此词:“英气可掬。“有人认为除英气外,词中还有不平之气,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其''不平之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惠州改前韵苏轼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英阵,风转柳花球。我与使君®皆白首,体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注释】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富有感染力。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做简要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水龙吟朱敦儒®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②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③。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注释:①朱敦儒,宋代词人,本词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②巢、由:巢父、许由,都是古代的隐士。③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以铁索横江拒敌,终为晋人所破。.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云屯水府”三句,描绘了天上云层聚集,江面波浪翻腾,众水汇流东注入海的景象,肃穆雄浑的气势,体现出词人旷远的胸怀。“北客翩然”三句,写作者从洛阳逃难到了南方,空有报国壮志,却无报国之路,年龄又一天天老去,暗示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念伊富旧隐”四句,回忆过去与好友游乐于嵩山伊水间的美好隐居生活,而今感觉如南柯一梦,表达出词人对隐居生活的怀念。“铁锁横江”三句,写了晋军攻破金陵,吴主孙皓被迫投降,作者借用晋军亡吴典故,明写东吴败亡的教训,实为南宋局势担忧。.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船”句描绘了千里波涛、云水茫茫的江南美景,而一“略”字,表明作者无心欣赏山水。B.本词中的“英雄”是指"抗金的英雄”,而"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指杜甫自己。“但愁敲桂棹”句中“桂棹”,是船桨的美称,在这里代指“船”,此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D.本词由个人的悲欢写到国家的命运,一气呵成,浑然无间,运用了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三句中,作者引用诸葛亮的典故,陆游的《书愤》也借用了诸葛亮的典故,请你分别结合这两首诗词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各自用典的作用。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寄曾子固【1】王安石斗粟⑴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脱身负米⑶将求志,勃力乘田岂为名?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荒城回首山川隔,更觉秋风白发生。注释:【1】子固:曾巩的字。【2】斗粟:指少量的粮食。汉文帝之弟谋反失败,押解路上绝食而死。民间歌谣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3】负米:子路少时家贫,为双亲负米百里之外。.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敢嗟吾道独难行”一句,作者嗟叹自己所选择的为政之路走下去非常艰难。“脱身负米将求志”一句,作者自比子路,是希望能像子路那样负米孝敬双亲。“壮怀难值故人倾”一句,作者说自己从政为国为民的情怀很难高得故人理解。“荒城回首山川隔”一句,既写山川阻隔视线,又表明自己“行道”时遇到阻碍。.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寄”与《夜雨寄北》中的“寄''意思相同,托人传达或递送之意。B.作者借用孔子做乘田时敬业勤职的故事,表明自己勤于政事,不求声名。C.颈联上句表现作者对衰颓世俗全盘否定,认为自己曲高和寡、知音难得。D.本诗以描述作者的窘状作结,"白发''与"秋风”同时出现,画面感非常强。.本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两例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I】。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薮尔【2],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3],来日且扶头注释:【1】物华幽,物华,美好的景物。幽,清幽。【2】薄尔,微小的样子。【3】费分说,一时难以说清。【4】扶头,扶头酒,一种易醉人的酒。.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硬的一项是( )“客子”句说朋友久未来登楼远眺,此刻楼外秋景仍值得观赏。“西楼”句是对马叔度说尽可专心吟诗赏景,不用管时间早晚。“唤起”句说明月之下我寒彻心扉,报国之念如百川付诸东流。“英雄老矣”让人联想到作者《永遇乐》中“廉颇老矣”一句。.“剑气已横秋”句中,以“剑气”喻指建功立业的豪迈志向。下列诗句中“剑气”不畲这种志向的一项是()A.囊锥脱颖久峥崂,剑气干霄恨莫平。(杨冠卿《次韵王宣干秋怀》)B.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C.拂牛剑气洗兵威,定乱归功更是谁。(释正觉《颂古一百则•其六十八》)D.剑气寒高倚暮空,男儿日月锁心胸。(王令《寄洪与权》).“借景抒情”是古诗词常用的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作者对这一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出塞隋•薛道衡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少昊①腾金气,文昌动将星。长驱提汗北,直指夫人城。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寒夜哀笳曲,霜天断雁声。连旗下鹿塞,叠鼓向龙庭。妖云坠虏阵,晕月绕胡营。左贤皆顿颠②,单于已系缪。维马®登玄阙,钩跳临北溟。

当知霍骤骑,,高第起西京⑤。【注】①少昊:上古帝王名,主兵戈事。②顿颗:叩头。③继马:拴马。④霍骤骑:汉朝骤骑将军霍去病。天子让人为他修建宅院,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⑤西京:指长安。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男汉家烟尘在东北,男儿本自重横行,搬金伐鼓下榆关,校尉羽书飞瀚海,山川萧条极边土,战士军前半死生,大漠穷秋寒草腓,身当恩遇常轻敌,铁衣远戍辛勤久,少妇城南欲断肠,边庭飘翻那可度,杀气三时作阵云,相看白刃血纷纷,汉将辞家破残贼。天子非常赐颜色。旌,筛逶迤碣石间。单于猎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美人帐下犹歌舞。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玉箸应啼别离后。征人蓟北空回首。绝域苍茫无所有。寒声一夜传刁斗。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下列对《出塞》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以烽火陡燃、夜间征兵起笔,突出军情紧迫,继写将士出征,长驱敌境。“绝漠”四句写暮秋大漠寒夜笳声、孤雁哀鸣,烘托出战士悲凉的思乡之情。“连旗”四句展现双方交战的情形,出塞将士所向披靡,敌军已现溃败迹象。“左贤”六句写隋军将士势不可挡,大破敌军,擒获敌首,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两首边塞诗结尾处都运用了典故。请根据诗歌内容,分析其所用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薛道衡的边塞诗雄壮刚健,请结合《出塞》诗中的相关意象赏析这一风格。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谢眺⑶浦滨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薨⑷,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黄⑸不变!注释:【1】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京邑:指南朝齐都城建康,即今南京市。【2】谢眺:南齐文学家。此诗作于他出任宣城太守途中•【3】流:水名,流经长安城东,诗人王粲作于汉末长安大乱时的《七哀诗》中曾有“南登霸陵岸,回首塑长安”之句。京县,西晋都城洛阳。诗人潘岳《河阳诗》中曾有“引领望京室”之句。【4】蔻(meng):屋脊。[5】鬟(zh6n):黑发。.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顾的一项是( )“浦滨”二句,借典故写登高远望,表现出诗人对京色的眷恋之情。“白日”二句,写豪门多光耀,流露出诗人对贫富参差可见的愤慨。“去矣”二句,写此去久远、欢宴难再,为下文惆怅泪流积蓄情势。“有情”二句,写黑发会变,真切地传达出有情人望乡产生的愁绪。.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项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还望”明示诗人已在离京途中,与《涉江采芙蓉》中“还顾望旧乡”的情态相类似。“白日丽飞薨”中的“丽”,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栗深林兮惊层巅”中的“栗”用法有相同之处。“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与《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都运用了拟人手法。D.诗中“佳期”指归期,秦观《鹊桥仙》中的“佳期”指有情人相逢的时刻,两个“佳期”都是美好的。.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简析“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在全诗中的作用。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鳌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前’”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文氏外孙[2]入村收麦

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霆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骷劳苦辛。

闭原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注释:【1】前:种植。【2】文氏外孙:指文骥,苏辙的外孙。.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杨诗“田夫”两句,写出了一家四口插秧时秩序井然,一丝不苟。B.杨诗“秧根”两句,写田里秧苗还未完全插好,要提防鹅鸭捣乱。C.苏诗“三夜”两句,写连日阴雨后天晴,乡邻手举竹竿跳起舞来。D.苏诗“闭縻”两句,写诗人抖擞起精神,赋诗迎接外孙收麦归来。55.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插秧歌》最接近的一项是( )A.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韦应物《观田家》)B.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张继《山家》)C.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王禹倩《畲田词五首》其四)D.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这两首诗都写了劳动场景,但运用的手法不同。请结合诗句赏析。阅读下面这两首词,完成各题。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刺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当隹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回合云龙。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⑴荒,画眉人⑵远,燕子楼⑶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注释:【1】戏马台:项羽观看士卒操练兵马的地方。【2】画眉人:西汉张敞替妾子画眉,俞夫妻感情好。【3】燕子楼:唐张情爱妾关盼盼在张惜去世后独居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扬州慢

宋•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养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自胡马窕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南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卿的一项是( )A.“古徐州”即彭城,“淮左名都'’即“扬州”,两首词首句皆扣题而起,和柳永的《望海潮》首句有同样的效果。B.萨词上阕"想''以下几句刻画了项羽由盛到衰的转变;姜词上阕“自”以下几句描绘了金兵入侵后扬州的衰败。C.“画眉人远,燕子楼空''和"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都以爱情故事为典故,暗示历史风流终为陈迹。D.萨词中“人生百年如寄”表明人生如匆匆过客般短暂,姜词以疑问句结尾,自然移情入景,今昔对比,催人泪下。.萨词中写到的“禾黍”和姜词序中写到的“黍离”是同一典故,出自《诗经》“周大夫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请根据词的内容,分析这一典故表达的不同情感.毛泽东评价萨都刺的这首词“初看低沉,实则深沉“,请结合《木兰花慢•彭城怀古》中的相关意象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CD①战马和主人一心,在战场上为国建功,载誉而来,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②战马只能在京城槽杨之间,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困守长安,不能为国出力的惆怅之情。③战马不满足于在京城槽杨之间,依然渴望上战场建功立业,作者借此表达了不愿意困守于京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④战马雄姿英发,可以踏破交河的坚冰,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也有能力为国家建立功勋的信心。⑤战马非名将不敢骑乘,作者借此表达了困居长安间渴望被“伯乐’’发现和重用从而获得建功机会的愿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写青骗马不屈服于被束缚的命运,总怀念战场的胜利”解说有误。诗句的意思是它不甘心接受伏杨豢养的恩惠,时刻不忘建功沙场。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能力。D.“都是指沙场建功后佩戴的名贵马笼头”说法错误。青丝,指马缰绳;络头,马笼头。“青丝络头为君老”是说带上青丝络头,老死在槽杨间,并非沙场建功后佩戴的名贵马笼头。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作者补叙聪马曾在边地立过战功,它虽是牲畜,却有人的感情,一心助主人建立大功,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指马跟随主人从遥远的沙漠地区来到这里,受着恩惠被豢养在厩里。战马只能在京城槽斯之间,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困守长安,不能为国出力的惆怅之情。“雄姿未受伏杨恩,猛气犹思战场利”,写马不甘心接受伏杨豢养的恩惠,它并没有衰老,故时刻不忘建功沙场。作者借此表达了不愿意困守于京城,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腕促蹄高如踣铁,交河几蹴曾冰裂”,战马腕促蹄高,踏地如铁,雄姿英发,几次蹴踏就使层积的交河冰破裂,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也有能力为国家建立功勋的信心。“长安壮儿不敢骑,走过掣电倾城知”,战马雄俊绝伦,京都“壮年”都不敢骑乘它,骑术高超的人驾御它,风驰电掣地在城里奔跑,全城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匹良马。作者借此表达了困居长安间渴望被“伯乐”发现和重用从而获得建功机会的愿望。.C.B.①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鸣鹃三种意象。②病柏由盛而衰的变化,象征了唐朝从强盛到衰落的沧桑巨变;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推斥在外;鸥鹃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诗人借助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国运时局的忧虑。【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诗人由病柏而想到故乡,抒发了思乡之情”错误,“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两句是说,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外乡人从此经过,久立于树前长吁讶然。他是感慨盛衰无常,不是思乡。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A.“有相同的寄托”错误,此诗以“病柏”为核心意象,通过描写“柏”之形象、际遇抒写人之命运、感慨,咏物抒怀,情感深沉。而刘禹锡“病树前头万木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乐观的襟怀。寄托不同。C.“隐喻了当时藩镇的龙盘虎踞之势”错误,“蟠据亦高大”是形容衰时之柏,“得地”“盘据”承“千年根”,此柏不是所出非地,也不是生长浅薄,却变得枝枯叶燥,了无生机,隐喻家国衰落。D.“也有对未来的希望”错误,全诗以“病柏”为核心意象,通过描写“柏”之形象、际遇抒写人之命运、感慨,咏物抒怀,表达盛衰无常的感慨。没有对未来的希望。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和意蕴的能力。这首诗主要运用了病柏、丹凤、鸥鹃三种意象。“病柏”:“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写柏的盛时,它“势尊严”,“状耸翠”,“干奇古”,“气阴森”,诗人用四句即生动地刻画出柏树的不凡。柏树的形象象征着强盛时的唐王朝。“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来了个"突转”,谁又能料到这植根深厚而悠远的“古柏,却半道变了“颜色”呢?于“王朝”而言就是衰落了。“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形容衰时之柏枝枯叶燥,了无生机。柏从繁盛到干枯象征唐朝从强盛到衰落。“丹凤”:"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因为大树将枯,“将九雏”的凤凰无枝可憩,只能上下盘旋,哀哀其鸣。丹凤哀鸣,象征了正直之人被推斥在外。“鹏鹃,,:“鹏鹃志意满,养子穿穴内”而对于恶鸟鸦鹃而言,则正中下怀,它们志得意满地率领众子孙穿穴打洞,立身其中。鹏鹃意满,象征了奸佞小人盘踞于朝中。这首咏物诗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有着强烈的象征色彩:它把国家比作一棵原本枝繁叶茂、现已病入膏肓的柏树,把能臣志士比作“哀翔其外''的凤凰,又把宵小之辈比作穿穴而居的恶鸟鸣弱。.A.B.①议论兼抒情:词上片“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揭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四句,作者面对飞逝的光阴,不能不反省自身的人生,感叹自己读书未成、功业未就,油然而生"悔”恨之意。②反语。词下片“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两句,似有为自己“不读十年书”开脱之意,实则是词人壮志难酬,故才有虚度年华之感。其中及时行乐之词自不妨视为因时不我待而说的反话。【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一天天地无所作为“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一过去,就再也不能回来,今天已经不是昨天了;如果总想等待明天,明天又能怎样呢?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A.“表现春光正宜人”错误。这三句意思是:试问有谁知道,东风多少次把江边之枫、路旁之兰吹老,使千里平野长满芳草?这三句以具体意象表现时光的无情流逝。C.“动静结合”错误。“一夜庭前绿遍”意思是一夜雨过,庭前的花草都变绿了。没有动态景。D.“劝学生春光易逝,应及时欣赏''错误。"容易众芳歇''两句意思是美好春光转瞬即逝,告诫要及时努力。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本词作者开篇云”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可见慨叹岁月难留是古今人们共同的心理。作者关于昨日——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的思维逻辑,虽然亦是感叹时间的不断变化,但“明日复何如“一问,则又表现了对时间变化不可捉摸的感受,使感情益显怅惘、低沉。人生在时光的长河中只是一丝涟漪。作者面对飞逝的光阴,不能不反省自身的人生:“揭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揭来”,尔来,如陆游《幽栖》:“竭来三十载,吾鬓固宜霜这两句是感叹自己读书未成、功业未就,油然而生"悔”恨之意,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上四句以议论兼抒情,表现岁月不居与功业未成的矛盾,以及“真悔”的感情,语调甚为沉重。下片作者认为千古的历史也不过是须臾之光阴,言外之意是人的一生更是微不足道、转瞬即逝的刹那间了。因此大可不必为功名学业之成败而烦恼忧愁。在短促的人生旅途中,一切人为的努力都是无意义的,即是'‘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在作者看来,生前即准备以“藏之名山”的著述传世,是古人不明达、欠超脱之处,似有为自己“不读十年书”开脱之意。当然,这是作者“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他仍为自己“不读十年书"而“真悔”,并嘲笑”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这不仅是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更因为他有更大的抱负,但壮志难酬,故才有虚度年华之感。其中及时行乐之词自不妨视为因时不我待而说的反话。.C.B12.黄昏来临,叛军的骑兵纷纷出动巡哨,以致整个长安城里尘土飞扬。诗人此时更加心如火焚,心惊意乱,他本想回到城南的住处,却反而眼望城北。诗歌以想要回城南却望着城北的细节表现出诗人内心心烦意乱的程度。不辨南北,这正是诗人极度哀伤的表现,也是胡骑满城巡哨的结果,与题目“哀江头”切合。诗歌通过描写自己的行为举动,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以及极度悲伤迷惘的心情。【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与赏析能力。C.“直抒胸臆”错,借助典故和对比手法,写汉成帝想做而没有做的事,唐玄宗做出来了;被班婕妤拒绝了的事,杨贵妃正干得自鸣得意。这就清楚地说明,唐玄宗不是“贤君”,而是“末主笔墨之外,有深意存在,可见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地讽刺和批评。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意并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A.句意为“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以哀景写哀情。B.句意为“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以乐景反衬哀情。C.句意为“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为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以乐景衬托乐情。D.句意为“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以哀景衬托哀情。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句意为:黄昏时尘埃满天胡骑又来劫城,想往南逃却往北方向无法辨清!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写诗人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最后两句,用行为动作描写来体现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绪的迷惘烦乱。“黄昏胡骑尘满城”一句,把高压恐怖的气氛推向顶点,使开头的“吞声哭'"'潜行''有了着落。黄昏来临,为防备人民的反抗,叛军纷纷出动,以致尘土飞扬,笼罩了整个长安城。本来就忧愤交迫的诗人,这时就更加心如火焚,他想回到长安城南的住处,却反而走向了城北。黄昏时,胡骑扬起满城的尘土,我想去城南,却望着城北。心烦意乱竟到了不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揭示诗人内心的巨大哀恸。.C.A.赞扬的理由是,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的清幽、高洁;②“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写出了白莲的素洁、清雅;批评的理由是,石曼卿《红梅》诗不能抓住梅花的品格特征,仅作了外形描写。“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仅从“绿叶”、“青枝”等外形上把握红梅的特征,未见红梅的精神品格。【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也透露出一丝无奈“错误。联系上文“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可知,“尚余孤瘦雪霜姿”是说无论谁人也无法动摇红梅凌霜傲雪的风姿,表现的是一股冷峻、豪迈之气,所以说这里的“尚余”是"仍然保留'’的意思,不是无奈而是赞赏。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A.“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错误。诗中只说红梅的外表颜色与桃花杏花接近,并未表现红梅欲与桃杏争春的意味,况且诗中“怕愁贪睡独开迟”“寒心未肯随春态''等诗句明明白白地道出红梅不愿争春的意味。选项对主旨概括不当,本诗表达的是“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意义内涵的比较辨析的能力。要注意“决非桃李诗”,含义是指林逋和皮日休都抓住了景物的神韵特征(决非“桃李”“红莲”),林诗为人称道的原因就是这两句传神地描绘了梅花的清幽、高洁的气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姿写尽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好,它既写出了梅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姿态;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芬芳。皮诗所描绘的是红莲的素洁,清雅,确实令人赞赏不已。“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白莲,她凌波独立,不求人知,独自寂寞的开放,好像是“无情''的。可是秋天来了,绿房露冷,素粉香消,她默默的低着头,又似乎有无穷的幽恨。倘若在这“月晓风清”朦胧的曙色中去看这将落未落的白莲,你会感到她是多么富有一种动人的意态!她简直是编袂素巾的瑶池仙子的化身,和俗卉繁葩有着天人之别。由此可见,林逋和皮日休写梅花、白莲的诗能做到神似,表现了神韵、精神品格、内在特点。而石曼卿《红梅》诗则只是从比较外形的方面描写了红梅无绿叶、有青枝而已,只是外形的描绘,没有写出梅花的精神品格。因此苏轼赞扬写梅花、白莲的诗而批评石曼卿《红梅》诗。.A.C.“哀”:动作描写。“搔首”“问天”"摩巨阙''三个动作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内心压抑、悲愤的情绪。比喻手法。作者将正遭受战火而飘摇欲倾的明朝比喻为"欲折”的"天柱”,为国担忧之情溢于言表。精炼字词。“空”“独”两字自叹势孤力单,无回天之功,是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悲凉。“激”:运用典故。‘‘燕然勒'’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虚写想象。"绝影'’等三句展现了一幅骏马奔驰、冲锋陷阵、克敌制胜、勒铭记功的英雄凯旋图景。表现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本词写了作者亲见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亲闻画角声声、熊狐惊吼”错误,"天柱孤危欲折、将士血洒疆场”“熊狐惊吼”并非作者“亲见”“亲闻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用典手法的判断能力。A.典故出自于《诗经》中的《小雅・鹿鸣》。B.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D.典故出自于诸葛亮的《出师表》。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哀”即哀伤之情,诗歌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的哀痛。如"搔首”“问天”"摩巨阙”的动作描写,正如“栏杆拍遍''”把吴钩看了“一般,内心的孤独痛苦无人领会,而又无处排解,只能以"搔首”,问根本不会回应的苍天,摩掌巨阙宝剑等动作来发泄,满含悲愤压抑之情:“天柱孤危疑欲折”一句,采用比喻手法,把大厦将倾的明王朝比作“天柱”,写出诗人对国势飘摇欲倾的无比担忧:善用副词,如“空有舌''的"空",”悲来独洒忧时血''的"独”,写出自己纵然如此忧心,却势单力孤,无能为力,包含着空有抱负却不得施展的无奈与悲凉。“激”可以理解为慷慨激昂的愤激之情,词人在下阕展开了自己慷慨激昂的情感抒发,如“画角一声天地裂,熊狐蠢动惊魂掣。绝影骄骁看并逐“,这是诗人的想象,他仿佛随着号角声骑着骏马,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最终取胜归来的景象,展现出词人建功立业、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将军应取燕然勒''一句用典,化用汉代窦宪率兵破匈奴单于,刻石勒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激越心情。.C.“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句以夕阳残照的自然之景,隐喻词人已近暮年,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况;昔日繁华无限的凌欹台如今破败荒凉,象征北宋统治者若不以古为鉴,必将导致国运如夕阳西下,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贺词中的“岩花磴蔓,妒千门珠翠倚新妆”“恨风流不管余香”等句,反映出“风流”人物南朝宋统治者只顾骄奢淫逸,不顾江山社稷、后世子孙,终至国家衰亡,表达了词人对统治者荒淫亡国的怨恨之情。苏词的“遥想公瑾当年”等句,可见“风流”人物特指三国时期年轻有为的周瑜,表达了词人对建功立业的英雄的仰慕,以及对自身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悲慨。【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两首词均……寄寓了词人无尽的兴亡之叹”错。苏词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没有表现兴亡之叹。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贺词中有‘‘斜阳"意象的句子是“缓调清管,更为侬三弄斜阳”,此句承前句而来,在一派凄迷的夕阳残照里,词人请友人"缓调清管”,为自己吹奏笛曲三弄,借以宣泄胸中的郁郁不平之气。此处的“斜阳”不仅仅指大自然中的夕阳,结合注释②可知,贺铸一生郁郁不得志,作此词时约53岁,这里的“斜阳”也隐喻词人已近暮年,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况;公元463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游,登凌欹台,并建避暑离宫。六百年后,贺铸亦到此处,观旧址,叹时世变迁,人生苦短,遂作此词。作为怀古词,贺铸不可能不有所寄托。本词描写凌欹台当年的繁华,燕台消夏,彩仗驻山,随行的妃嫔宫娥,个个盛妆靓饰,千娇百媚,以致山花失色,自愧不如。然而转眼间这一切就如梦云消散,不能不令人感慨。“寄一笑、何与兴亡”,表面上好像说不关兴亡,实际上让人感到的正是作者心中那壮志未酬的深沉的痛苦,是对宋朝国势的担忧。这复杂情感都蕴含在“斜阳”这一意象中:北宋统治者若不以古为鉴,必将导致国运如夕阳西下,最终走向灭亡的命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及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注意分析的是两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贺词中的“风流人物”是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公元463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南游,登凌歇台,并建避暑离宫。词作上片回忆凌歌地一片繁华,热闹非凡:燕台消夏,彩仗驻山,随行的妃嫔宫娥,个个盛妆靓饰,千娇百媚,以致山花失色,自愧不如。词人以“舞闲歌悄'’一句把昔日极盛一笔揭过,又写出“恨风流不管余香''这无限感慨的结句来,这些“妒'’过”干门珠翠倚新妆”的“岩花磴蔓”,是历史的见证。它们在凌歌极盛的当年,也曾被脂水香风所浸润,几百年来,花开花落,今天似乎还残存着余香。用一个"恨''字,表示了对统治者奢侈淫逸的谴责,也表示了自己痛感世事沧桑、人生易逝的遗恨。苏词中的“风流人物”是少年英雄周瑜,下阕由“遥想”领起五句,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词中只用“灰飞烟灭”四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可以想见,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卓异不凡的青年将军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使对方的万艘触胪,顿时化为灰烬,这是何等的气势。周瑜能够建功立业固然与他自身的才华有关,但也与他能够得到孙权的信任、得到建功立业的平台有着莫大的关系。然而与周瑜相比,词人却仕路蹭蹬,壮怀莫酬,使词人过早地自感苍老,这同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适成对照。表达了词人对建功立业的英雄的仰慕,以及对自身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悲慨。.A.C.杜诗:有友来访,宾主尽欢,兴致盎然。李诗:时局危难,人事飘零,命途难测。陆诗:向往安定生活,期待太平盛世。【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因待客菜肴味道不佳而感到抱歉”错,杜诗“盘飨”句写诗人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诗人因为远离街市买东西不方便,菜肴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招待客人,这种力不从心的招待让诗人感到歉疚。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写出诗人待客的不知所措”错。陆诗"一奴”两句,是说家中一个老奴先去了集市,诗人自己为客人开门。'‘先"“自”两字写出诗人待客的热情。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中意象和情感的能力。杜诗,“樽酒家贫只旧酷”句,写诗人频频劝饮的情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句,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可以想见有友来访,宾主尽欢,兴致盎然。李诗,写客人来时,诗人刚刚梳洗完毕。两人十年未见,今天相聚在一起,百感交集。人生无常、世事飘零,今日重聚,不要想那么多,让我们举杯同饮,所有的悲喜都在这一杯中了。“时危命如羽,忧乐酒杯中”写出了时局危难,人事飘零,命途难测。陆诗,诗人说“轩车客”来到桑麦村做客,吃这个乡下的野果感觉很苦涩,喝乡下酒感觉很浑。在这乱世有野果吃、浑酒喝已经不错了,这表明诗人向往安定生活,期待太平盛世。.A.B.本词蕴含着作者思乡而不得归的无奈,但作者并没有在哀愁中沉沦。他用亲密的友情宽解离情,读来哀而不伤。"归去来兮''一句表达了作者回归家乡的强烈愿望。“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两句,以时光易逝的感叹,再次加浓了思乡的愁绪。“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两句,想象自己到达之地的情景,随缘自适的思想缓解了愁苦之情。从“好在堂前细柳”开始,表达了作者对黄州的留恋之情和与邻里父老的深厚情谊,愁苦之中夹带些许快乐。【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A.“可见词人像陶渊明一样有归隐田园的心愿”错误,首句"归去来兮”虽然一字不易地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却包含了一段潜台词,这就是:当年陶渊明高唱“归去来兮”,是归隐之志已经得以实现之时的欢畅得意之辞,而东坡虽然一心想效法渊明,无奈量移汝州是不可抗拒的“君命”,此时仍在'‘待罪”之中,不能自由归去,因此自己吟唱“归去来兮”仅仅是表示欲归不得的怅恨而已.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景物形象的能力。“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是想象自己即将到达之地的景象,使用想象的手法,也是虚写。A.诗句意思是“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应”意思是"应该“,可见故国的雕栏玉砌是李煜的想象之景,是虚写。B.诗句意思是: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这是对琵琶声和听众的描写,是事实,是实写。C.诗句意思是:在微弱的灯光下叹息,想起故国的高台明月。由“想”可知,"高台明月''是想象之景,是虚写。D.诗句意思是: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想象酒醒后的情形,是虚写。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首先理解评价语的意思。“居士词岂无去国怀乡之感,殊觉哀而不伤”是说东坡居土的词中也有''去国怀乡'’的情感,只不过“哀而不伤”,考生需要分析词中的去国怀乡之情,还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绪做到“哀而不伤’’的。接着结合诗句分析。如上片一开始便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归去来兮'’一句表达自己思归西蜀故里的强烈愿望,接着又以“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表达归而不得的无奈:接着“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用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浓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如下片“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意思是“唯盼他年闲暇,坐看秋风洛水荡清波”,这是瞻望自己即将到达之地,“闲看秋风,洛水清波''的随缘自适的一下子取代了之前的失意愁苦,一个,,闲,,字,将之前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之后从“好在堂前细柳”至篇末,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老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再温习一下这段难忘的生活。措辞含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综合来看,作者在表达思乡愁苦之时又展现了自己和邻里父老的情谊,所以让人读起来感觉这首词是哀而不伤。.A.B.示例:我认为赵词、辛词皆有骏迈豪壮之气。①词的意境雄浑壮阔。赵词写江上巨浪奔涌,空中乱云翻滚,景物壮阔;辛词写词人远眺夕阳余晖映照下的草树以及刘裕曾经居住过的寻常街巷,充满历史沧桑之感。②两词皆抒发为国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渴望。赵词呼吁有识之士不要效仿当年六朝人物徒以悲泣怆怀故国,而应抢先做出成绩,一鼓作气收复中原。辛词则追慕指挥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的刘裕,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说明:如不认为赵、辛都有雄健豪迈之气,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比喻自己漂泊无依,无处安身”错误,根据“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可知,作者是苦于没有遇到明主,英雄无用武之地。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表达出悔不当初之意”错误,“金阙自帷幄,玉垒老魏舜”中玉垒喻指军事要塞,貌舜喻指军士,意思是空有牢固的防御工事,因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使将士空老,但作者认为不能因此消极,应积极进取抢先做出成绩,这正表现作者积极进取、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应结合学过的辛弃疾的词作答,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以赞同赵词、辛词皆有骏迈豪壮之气的观点,也可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言之成理即可,如不认为赵、辛都有雄健豪迈之气,言之成理即可给满分。如果答赞同赵词、辛词皆有骏迈豪壮之气的观点,应结合词的意境、情感等角度作答。从两首词的意境角度分析,两首词均意境雄浑壮阔。赵词“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描写了江上巨浪奔涌,空中乱云翻滚,景物壮阔;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均在大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记述英雄事迹,词人远眺夕阳余晖映照下的草树以及刘裕曾经居住过的寻常街巷,充满历史沧桑之感。两词的意境均雄浑壮阔。从两词抒发的感情角度分析,赵词“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呼吁有识之士不要效仿当年六朝人物徒以悲泣怆怀故国,而应抢先做出成绩,一鼓作气收复中原,充满了豪情壮志;辛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追慕指挥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的刘裕,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可见两词皆抒发为国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渴望,均带有骏迈豪壮之气,而不是小儿女情长。.D.C.不矛盾。诗前面之“令人愁”,指因行役和思乡而愁。结尾“不愁”指诗人为宇文判官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戍边情怀和爱国精神所感染,要与他一道携手共赴边塞,为国效力,不再忧虑西行征途前路漫漫。全诗先“愁”后慷慨,以昂扬情感收结全诗,前后情感变化并不矛盾。【解析】3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写作者此次西行的沿途景况”错误,由“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可知,写的是宇文判官西行的情景。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手法等的能力。A.“因为过陇山途中的艰难和边塞的艰辛等,情怀悲壮”错误,这首诗通过写过陇山途中的艰难和边塞的艰辛,歌颂宇文氏为国从军,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高扬的乐观无畏精神,所以其“情怀悲壮'’更多是因为宇文氏在恶劣环境中的不计个人得失精神品质。B.”也对其戍边是为妻子而打算的想法不解”错误,“岂为妻子谋”意思是“岂是为了妻子儿女打算”,可见宇文判官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妻子儿女。D.“本诗采用近体诗的形式”错误,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且“对仗工整'’也不正确,如“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不是对偶句,更不是对仗。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到陇山头。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叙述诗人离长安西行情景。”一驿过一驿'‘写路程的遥远,也透露着行进的迅速:“驿骑如星流”,写行进的迅速,包包含着路程的遥远。前四句从奔赴边关的急切方面写。后两句则从奔赴边关的悲愁方面写:“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写抵达陇山及产生的感受。诗人行军急促,离开长安,思念家乡,因此发愁。“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写宇文判官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结尾写“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表达诗人愿与为友携手同赴国事,不愁那前方的征途漫漫。因此,诗人后来被宇文判官以身许国、公而忘私的戍边情怀和爱国精神所感染,准备和他一起为国效力,不再发愁。诗歌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歌颂宇文氏为国从军,不计个人得失的高贵品质,抒发了高扬的乐观无畏精神。.B.C.开篇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可如今还有谁能记得?表达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终日畅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自己却被迫闲置,独作江边渔父,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最后一句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点明皇帝闲置我,而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予”?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和厌恶之情。【解析】3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写词人志得意满,在杯酒笑谈间建立功勋”错。“酒徒一半取封侯”一句写的是终日畅饮的酒徒一个个封侯,而不是自己志得意满建立功勋。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词“独去作江边渔父”句,被迫投闲的渔父即使表面上再潇洒悠闲,骨子里仍是时时不忘“当年豪举”的爱国志士,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傲岸的渔翁形象。A.张志和《渔歌子》写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窘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从容自适的渔翁形象。B.李煜《渔父》中写渔夫生活的快活,一壶酒相伴,一鱼竿在手,在花香酒满中驾一叶小舟,于广阔的江面上自由垂钓,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从容自适的渔翁形象。C.赵孟^《渔歌子》中诗人说渔翁和鸥鹭结盟,傲视王侯,管他什么妒鱼能不能上钩。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傲岸的渔翁形象。D.陈沆《一字诗》中描在烟波浩淼的碧波之上,远远只见一渔舟荡浆而来,渔翁手持钓钩,钓得鱼来满心欢喜。所以,该句塑造了一位喜悦的渔翁形象。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开篇三句词人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描绘出词人戎马生涯的图景。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第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可如今还有谁能记得?表达词人对于现实的无奈之情。“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己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于此?这两句以“独'’字为转折,写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表现出词人壮志未酬的孤愤不平之情。末句''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借用贺知章的典故,唱出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典故翻出一层新意,点明皇帝闲置我,而这镜湖山水本就是属于闲人的,谁又需要“官家赐予”?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和厌恶之情。.D.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更是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②因漂泊异乡而愁。本词为诗人被贬异乡时所作,诗人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③因青春不再而愁。下片词人由逝去的春光联想到自己逝去的青春,“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解析】3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词中“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是直接抒情;”语言含蓄隽永,婉转缠绵”也错,“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明白如话。故选D。.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1)上片开篇“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直接交代此时为暮春时节,说“春天过去了,一直忙忙碌碌,如今再想寻春,也不可能了“,在贬所惠州,也是一个春季过去了(“九十日春都过了"),即风华正茂的时候过去了,我闲置无所事事了(“贪忙何处追游”),无须“贪忙”"追游''了。"三分春色一分愁”言春暮人愁。“雨翻榆英阵,风转柳花球''意思是''雨打榆英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写景寄情,渲染了暮春的哀怨伤感的气氛,他很快意识到,大自然的春天很快消失,自己的青春很快消失,如“雨翻榆英阵”,如“风转柳花球”,没有多少留恋,有的是终身遗恨,诗人为春光易逝而愁。(2)结合背景可知作者是被贬到惠州,他看到“雨打榆荚零落,柳絮染尘成球,被风吹得到处翻滚''时,联想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的自己,因而忧愁。所以上片写春过春愁,伤春惜时,有伤春惜春之愁,也有年华易逝之愁,还有漂泊异乡之愁。(3)下片“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说我和知州您都是白发老人了,再不要说以前的年少风流往事了“,惜青春已逝,风流不再,我们已是苍颜白发,还谈什么昔日风流,这意味着一代人的结束。用直抒胸臆表达了青春年华易逝的愁情。“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写出了“水光清凉,山色美丽,总是让人情不自禁为之感叹这正是词人在惠州感情上发生了变化,审美移情发生了变化,所以山光水色也变得“愁'’容起来;从而暗示着词人晚年人生暗淡无光了。下片作者写白首眉愁,伤感人生,有青春不再、年华易逝之愁。.A.B.答题示例:《水龙吟》中“尘昏白羽''借用诸葛亮赍志以没的典故,写出诸葛亮奇谋报国,指挥若定,因后主懦弱,佞臣误国,最终大业未成,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与惋惜之情。隐喻自己也和他一样,虽有“壮心”,无奈“年华将暮”“奇谋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书愤》尾联运用诸葛亮的典故,写诸葛亮的《出师表》名满天下,赞美了他的卓越功绩,表达了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之愿,及虽思报效国家却最终抑郁不得志的愤慨。【解析】3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A.“体现出词人旷远的胸怀”错误,这三句是说天空高远,却云垂垂而欲雨;江面空阔,而波翻浪涌,逝者如斯。词人的心旌不禁为之摇曳,生出了一种郁闷之情与茫然之感,叹惋时光的流逝,有烈士暮年之悲,在“壮心偏感,年华将暮”的感情深处,暗藏着故国难返的深沉悲怆。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B「“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指杜甫自己“错误,"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由题干可知,本题主要针对“用典”设题。先看《水龙吟》中的典故。“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意思是”空怀有报效国家的奇谋良策,可怜无人赏识不被重用,白羽箭早已堆积满了灰尘”,第一句是说诸葛亮以“奇谋”来报国,第二、三句是说诸葛亮大业未成,前一句是赞美诸葛亮的“奇谋”,而后两句中的“可怜''则是表达对诸葛亮奇谋报国,仍不免赍志以没的惋惜;结合注释“宋代词人,本词写于金兵南下“可知,词人身处金兵南下之时,身为志士有保家卫国的雄心却“壮心偏感,年华将暮”,所以这里使用诸葛亮的典故是隐喻自己虽有长才也难有机会施展。再看《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诸葛坚持北伐,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作者使用这一典故首先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同时诗人用典还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B.C.首联使用了典故,表达对曾巩的惭愧之情;颔联使用了典故和反问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自己有昂扬的斗志和不为声名的磊落胸襟:颈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自己不被人理解的苦闷;尾联借景抒情,表现因身处荒州的孤独及岁月逝去的伤感之情。【解析】4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是希望能像子路那样负米孝敬双亲”错。这里是说自己求志的艰难。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对衰颓世俗全盘否定,认为自己曲高和寡、知音难得”错。”高论几为衰俗废''强调自己的见解不为世俗理解和接受,不是全盘否定世俗。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斗粟犹惭报礼轻,敢嗟吾道独难行''首联用典,用汉文帝之弟谋反失败,押解路上绝食而死的典故,嗟叹自己所选择的为政之路走下去非常艰难。”脱身负米将求志,勒力乘田岂为名?''颔联用典,用子路为双亲负米的典故,自比子路,运用反问修辞,不当自己求志的艰难。”高论几为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