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工程测量课内试验指导书讲义_第1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工程测量课内试验指导书讲义_第2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工程测量课内试验指导书讲义_第3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工程测量课内试验指导书讲义_第4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工程测量课内试验指导书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课间实习指导书编写:王劲松班级:组别:组长(学号):组员(学号):组员(学号):组员(学号):组员(学号):组员(学号):组员(学号):组员(学号):组员(学号):TOC\o"1-5"\h\z\o"CurrentDocument"测量实习须知 2一、测量实习规定 2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 2三、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 3\o"CurrentDocument"实习一 水准仪的安置与读数 4\o"CurrentDocument"实习二 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 5\o"CurrentDocument"实习三 测回法测水平角 7\o"CurrentDocument"实习四 竖直角测量 9\o"CurrentDocument"实习五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 10\o"CurrentDocument"实习六四等水准测量 12\o"CurrentDocument"实习七 全站仪坐标测量及放样 14\o"CurrentDocument"实习八 地形图测绘 15\o"CurrentDocument"实习九 圆曲线主点及偏角法详细测设 16\o"CurrentDocument"实习十 缓和曲线主点及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 17\o"CurrentDocument"附录一TOPCON30系列全站仪使用简介 19\o"CurrentDocument"附录二苏一光RTS600系列全站仪使用简介 23测量实习须知一、测量实习规定(1)在测量实验之前,应复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预习实验或实验指导书,明确目的与要求、熟悉实验步骤、注意有关事项,并准备好所需文具用品,以保证按时完成实验任务。(2)实验分小组进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办理所用仪器工具的借领和归还手续。(3)实验应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早退;应在指定的场地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地点或离开现场。(4)必须严格遵守本书列出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和“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5)服从教师的指导,每人都必须认真、仔细地操作,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要发扬互相协作精神。每项实验都应取得合格的成果并提交书写工整规范的实验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方可交还测量仪器和工具,结束实验。(6)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纪律,爱护现场的花草、树木和农作物,爱护周围的各种公共设施,任意砍折、踩踏或损坏者应予赔偿。二、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与使用规则(1)测量仪器工具的借领1)在教师指定的地点办理借领手续,以小组为单位领取仪器工具。2)借领时应该当场清点检查。实物与清单是否相符,仪器工具及其附件是否齐全,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脚架是否完好等。如有缺损,可以补领或更换。3)离开借领地点之前,必须锁好仪器箱并捆扎好各种工具;搬运仪器工具时,必须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动。4)借出仪器工具之后,不得与其他小组擅自调换或转借。5)实验结束,应及时收装仪器工具,送还借领处检查验收,消除借领手续。如有遗失或损坏,应写出书面报告说明情况,并按有关规定给予赔偿。(2)测量仪器使用注意事项1)携带仪器时,应注意检查仪器箱盖是否关紧锁好,拉手、背带是否牢固。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3)提取仪器之前,应注意先松开制动螺旋,再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去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与脚架连接牢固。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人箱内。仪器箱上严禁坐人。5)人不离仪器,必须有人看护,切勿将仪器靠在墙边或树上,以防跌损。6)在野外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7)若发现透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用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头。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物镜盖。8)各制动螺旋勿扭过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顶端。使用各种螺旋都应均匀用力,以免损伤螺纹。9)转动仪器时,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再平衡转动。使用微动螺旋时,应先旋紧制动螺旋。动作要准确、轻捷,用力要均匀。10) 使用仪器时,对仪器性能尚未了解的部件,未经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擅自操作。11) 仪器装箱时,要放松各制动螺旋,装人箱后先试关一次,在确认安放稳妥后,再拧紧各制动螺旋,以免仪器在箱内晃动。受损,最后关箱上锁。12)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电子水准仪、全站仪、 GPS等电子测量仪器,在野外更换电池时,应先关闭仪器的电源;装箱之前,也必须先关闭电源,才能装箱。13) 仪器搬站时,对于长距离或难行地段,应将仪器装箱,再行搬站。在短距离和平坦地段,先检查连接螺旋,再收拢脚架,一手握基座或支架,一手握脚架,竖直地搬移严禁横杠仪器进行搬移。罗盘仪搬站时,应将磁针固定,使用时再将磁针放松。装有自动归零补偿器的经纬仪搬站时,应先旋转补偿器关闭螺旋将补偿器托起才能搬站,观测时应记住及时打开。(3)测量工具使用注意事项1) 水准尺、标杆禁止横向受力,以防弯曲变形。作业时,水准尺、标杆应由专人认真扶直,不准贴靠树上、墙上或电线杆上,不能磨损尺面分划和漆皮。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2) 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得乱写乱扎,不能施以重压。3) 皮尺要严防潮湿,万一潮湿,应晾干后再收入尺盒内。4) 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折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5) 小件工具如垂球、测钎、尺垫等的使用,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6) 测距仪或全站仪使用的反光镜,若发现反光镜表面有灰尘或其他污物,应先用软毛刷轻轻拂去,再镜头纸擦拭。严禁用手帕、粗布或其他纸张擦拭,以免损坏镜面。三、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1) 所有观测成果均要使用硬性(2H或3H)铅笔记录,同时熟悉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仪器型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2) 观测者读教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手簿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回报,以防听错、记错。不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3) 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一半左右,留出空隙作改正错误用。4)数据要全,不能省略零位。如水准尺读数 1.300,度盘读数3000000中的“0”均应填写。5) 水平角观测,秒值读记错误应重新观测,度、分读记错误可在现场更正,但同一方向盘左、盘右不得同时更改相关数宇。垂直角观测中分的读数,在各测回中不得连环更改。6) 距离测量和水准测量中,厘米及以下数值不得更改,米和分米的读记错误,在同一距离、同一高差的往、返测或两次测量的相关数字不得连环更改。7) 更正错误,均应将错误数字、文字整齐划去,在上方另记正确数字和文字。划改的数字和超限划去的成果,均应注明原因和重测结果的所在页数。8)按四舍五人,五前单进双舍(或称奇进偶不进)的取数规则进行计算。如数据 1.1235和1.1245进位均为1.124。实习一水准仪的安置与读数一、实习目的(1)了解水准仪的原理、构造。(2)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二、仪器设备每组S3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记录板1个。三、实习任务每组每位同学完成整平水准仪4次、读水准尺读数4次。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要点:水准仪安置时,要掌握水准仪圆水准气泡的移动方向始终与操作者左手旋转脚螺旋的方向一致的这条规律。读数时,要记住水准尺的分划值是 1cm,要估读至mm。流程:架上水准仪——整平仪器——读取水准尺上读数——记录五、实习记录1、水准仪由 、 、 组成。2、 水准仪粗略整平的步骤是:3、水准仪照准水准尺的步骤是:4、水准尺读数步骤是:5、A点处的水准尺读数是: ,B点处的水准尺读数是: C点处的水准尺读数是: ,D点处的水准尺读数是: 6、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实习二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一、 实习目的学会在实地如何选择测站和转点,完成一个闭合水准路线的布设。掌握等外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二、 仪器设备每组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水准尺1对、记录板1个。三、 实习任务每组完成一条由4个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任务。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要点:水准仪要安置在离前、后视点距离大致相等处,用中丝读取水准尺上的读数至毫米。流程:如下图已知HBM=50.000m,要求按等外水准精度要求施测,求点 1、2、3的高程。五、实习记录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日期:年—月—日 天气:仪器型号: 组号: 观测者: 记录者: 立尺者: 测点水准尺读数(m)咼差h(m)高程(m)备注后视a(m)前视b(m)+—起点高程设为50.000m计算校核刀a-Eb= 刀h=实习三测回法测水平角一、 实习目的(1)掌握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或全站仪)的构造及度盘读数 。(2) 掌握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方法。二、 仪器设备每组J2光学经纬仪1台(或全站仪)、测钎2个、记录板1个。三、 实习任务每组用测回法完成一个三角形的内角观测任务。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1) 要点a) 测回法测角时的限差要求若超限(上下半测回不超过 40〃),则应立即重测。b) 注意测回法测量的记录格式。(2) 流程各组在地面标点组成三角形ABC,分别在A、B、C架设仪器,按测回法观测/A、/B、/C五、实习记录

水平角测回法记录表日期:年—月—日 天气:仪器型号: 组号: 观测者: 记录者: 立测杆者: 测点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f ff水平角示意图半测回值〃一测回值〃实习四竖直角测量一、 实习目的掌握竖直角测量的方法。二、 仪器设备每组J2光学经纬仪1台(或全站仪)、花杆2个、记录板1个。三、 实习任务每组完成3个竖直角的观测任务。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1) 要点:竖直角观测时,注意竖盘读数与竖直角的区别。(2)流程:在A点测B点的盘左竖盘读数一一在A点测B点的盘右竖盘读数一一计算A点至B点的竖直角,依此方法分别在B、C处观测C、A五、实习记录竖直角记录表日期:年—月—日 天气:仪器型号: 组号: 观测者: 记录者: 立测杆者: 测点目标竖盘位置竖盘读数(°'〃)半测回竖直角(°'〃)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实习五闭合导线外业测量一、 实习目的掌握闭合导线的布设方法。掌握闭合导线的外业观测方法。二、 仪器设备每组全站仪1台、测钎2个、钢尺1把、记录板1个。三、 实习任务每组完成1个闭合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导线边长丈量的任务。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要点:a闭合导线的折角,观测闭合图形的内角。瞄准目标时,应尽量瞄准测钎的底部。量边要量水平距离。(2)流程:测A角 测B角 测C角 测D角量边AB——量边BC——量边CD――量边DA五、实习记录

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日期: 年—月—日 天气: 仪器型号: 组号: 观测者: 记录者: 参加者: 测点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数〃水平角示意图及边长半测回值〃一测回值〃边长名:第一次- m。第二次= m。平均= m。边长名:第一次- m。第二次= m。平均= m。边长名:第一次- m。第二次= m。平均= m。边长名:第一次- m。第二次= m。平均= m。校核内角和闭合差f=实习六四等水准测量一、 实习目的(1) 熟悉水准仪的使用。(2) 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外业观测方法。二、 仪器设备每组自动安平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1对、记录板1个。三、 实习任务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每组完成一个闭合水准环的观测任务。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1)要点:a)四等水准测量按“后前前后” (黑黑红红)顺序观测。b)记录要规范,各项限差要随时检查,无误后方可搬站。(2) 流程:由BM点一一点1――点2――BM点五、实习记录

四等水准测量外业记录表日期: 年—月—日 天气: 仪器型号: 组号: 观测者: 记录者: 司尺者: 测占八、、编号后尺上丝(m)刖尺上丝(m)方向及尺号中丝读数K+黑减红(mm)咼差中数(m)备注下丝(m)下丝(m)黑面(m)红面(m)后距亍(m)前距巨(m)视距差(m)累加差(m)(1)(4)后尺1#(3)(8)(14)(18)已知水准点的高程= m。(2)(5)前尺2#(6)(7)(13)(9)(10)后-前(15)(16)(17)(11)(12)尺1#的K=尺2#的K=实习七全站仪坐标测量及放样一、 实习目的(1) 了解全站仪的构造和原理。(2) 掌握全站仪测三维坐标的功能。(3) 掌握全站仪放样三维坐标点的功能。二、 仪器设备每组全站仪1台、小钢尺1把、带脚架棱镜2个、单棱镜1个、记录板1个。三、 实习任务每组完成2个水平角、2段水平距离、2个点的坐标测量及2个坐标点的实地放样任务。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1) 要点:全站仪各键操作,不要死记,要注意按英文提示的状态。(2) 流程:测三维坐标:新建作业>设站(调用或输入测站点点名、坐标、仪器高) >后视定向(调用或输入后视点坐标、或输入后视方位角,然后瞄准后视定向确认) >坐标测量(注意输入正确的棱镜高)放样三维坐标:进入放样程序>设站>后视定向>输入待放样点坐标>放样点五、 实习记录(1) 分别采用坐标定向和方位角定向,测三维坐标(2) 以(100.000,100.000)设站,以315度方位角定向,放样坐标点(110.000,110.000),查看所夹锐角是否为90度考核方法:指导老师现场签名确认是否合格本组是否合格? (指导老师填“合格”或“不合格”,并签名)实习八地形图测绘一、实习目的掌握全站仪测地形图的方法。二、仪器设备每组全站仪1台、小钢尺1把、单棱镜1个、记录板1个。三、实习任务每组完成一栋房子角点的实地测图任务。四、实习要点及流程(1)要点:运用全站仪坐标测量的方法测得房角点坐标,若不通视,需要支导线点搬站测量,测完将坐标数据抄下,或用U盘拷贝坐标数据,用CAD成图,贴于本页。(2)流程:每组假设测站点坐标,假设定向点坐标,测得各房角点坐标根据坐标成图。五、实习记录(1)测站点坐标:后视定向点坐标:四个房角点坐标:其他支导线点坐标:(可写,也可不写)2)将至少包含测站点、定向点、房角点、及多边形房子的图贴于此页。实习九圆曲线主点及偏角法详细测设、实习目的(1) 熟悉经纬仪的使用。(2) 掌握圆曲线主点测设方法。(3)掌握偏角法进行圆曲线详细测设方法。、仪器设备每组J2经纬仪1台、钢尺1把、测钎2个、记录板1个(可用全站仪代替测角和量距)三、实习任务每组放样出1个圆曲线主点(ZY、QZ、YZ)及2个整桩号点。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1) 要点:复杂的平曲线测设最终都化解为基本的水平角、距离测设。(2) 流程:a)主点测设:JD架仪一一瞄准测设方向一一量取T、T、E,得主点ZY、YZ、QZ。b)偏角法详细测设:ZY或YZ架仪一一瞄准JD――拨角△、量边C。五、 实习记录1、主点要素计算。已知圆曲线的R=200m,?=15°,交点JD里程为K10+110.88m,(说明:考虑实习场地,所采用的假设数据)则经计算得:(1)切线长T= m,曲线长L= m,外距E= m,切曲差D= m。(2) 各主点里程:ZY点= ,YZ点= ,QZ点= ,JD点= 2、偏角法测设数据(试按每10m一个整桩号,长弦整桩号法)桩号偏角值△i(°,‘’)弦长G(m)测设示意图%xg;/O

实习十缓和曲线主点及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一、 实习目的(1) 熟悉经纬仪的使用。(2) 掌握缓和曲线主点测设方法。(3) 掌握切线支距法进行缓和曲线详细测设方法。二、 仪器设备每组J2经纬仪(或经纬仪)1台、钢尺1把、测钎2个、记录板1个。三、 实习任务1、每组放样出1个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主点( ZH、HY、QZ、YH、HZ)。2、每组用切线支距法放样出 2个中桩点。四、 实习要点及流程(1) 要点:将缓和曲线主点测设方法与圆曲线的进行比较。(2) 流程:1) JD架仪一一瞄准前后JD方向一一量取Th、Th、Eh,得ZH、HZ、QZ――再在ZH架仪,按切线支距法,量取(x°,yo)得HY――在HZ架仪,按按切线支距法,量取(xo,yo)得YH。2) 计算得中桩的坐标(x,y)――再在ZH或HZ点,瞄准JD方向,量取x,再在其垂直方向量取y,得中桩点位置。五、实习记录设已知某公路交点JD桩号为K10+518.66,右转角a=18°36'00",圆曲线半径R=100m,缓和曲线长ls=10m,试测设主点桩及用切线支距法测设中桩 K0+520、K0+530。(说明:考虑实习场地,采用的是假设数据)1、主点测设元素的计算内移值p= m,切线增值q= m,缓和曲线角3o= 进而计算得:TOC\o"1-5"\h\z(1)切线长Th= m,曲线长Lh= m,夕卜距Eh= m,切曲差Dh= m。(2) 各主点里程:ZH点= ,HY点= ,YH点= ,HZ点= ,QZ点= ,JD点= 。2、HY(或YH)点切线支距法坐标计算。(1)X。=ls(1)X。=lsls340R23、切线支距法中桩K0+520、K0+530的坐标计算(3、切线支距法中桩K0+520、K0+530的坐标计算(1)将各主点里程与中桩 K0+520相比较知,中桩K0+520位于曲线上。所以按切线支距法公式有:,式中,曲线长1=”x=Rsin©+q= y=R(1-cos©)+p=中桩K0+530位于曲线上。所以按切线支距法公式有:I5_I _,式中,曲线长1=40R2|;,式中,曲线长1=一6RlsI3 一6Rls336R3|;3、测设方法(1) 主点测设架仪JDj,后视JD/,量取Th,得ZH点;后视JDj+!,量取Th,得HZ点;在分角线方向量取Eh,得QZ点;再分别在ZH、HZ点架仪,后视JD方向,量取X。,再在此方向垂直方向上量取y。,得HY和YH点。(2) 详细测设在ZH点(或HZ点)架仪器,瞄准JD方向,沿方向量取x,再在其垂直方向上量取 y,则得中桩K0+520、K0+530的平面位置。瞄准器电池镜宦杆望远镜调焦螺旋望远镜把手里远镜目镜仪器中心标志滋竖直制动摞旋岳TP11;双速^GTS-312/313:单速」朮平微动螺庭GTS-311:双速瞄准器电池镜宦杆望远镜调焦螺旋望远镜把手里远镜目镜仪器中心标志滋竖直制动摞旋岳TP11;双速^GTS-312/313:单速」朮平微动螺庭GTS-311:双速GT$-312^13!单速长术准管操作键水平制动摞龌园水准器园水確器校正煤丝附录一TOPCON30C系列全站仪使用简介、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1仪器外观基座底扳基座底扳三角基座固定旋钮d)(is)」丄"—~l TPCWEfl(5D(冃)匚內〕匚白)qhg)2、面板上按键功能「:――进入坐标测量模式键。/――进入距离测量模式键。

ANG――进入角度测量模式键。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键。ESC 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POWER――电源开关键??――光标左右移动键▲▼――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F1、F2、F3、F4――软功能键,其功能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3、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V――竖盘读数 ;HR――水平读盘读数(右向计数);HL――水平读盘读数(左向计数)HD――水平距离;VD――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 SD――斜距;*――正在测距;N――北坐标,相当于x;E――东坐标,相当于y;Z――天顶方向坐标,相当于高程 H。3、全站仪几种测量模式介绍(1)角度测量模式功能:按ANG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第1页F1OSET:设置水平读数为°°°°"°0“。F2HOLD:锁定水平读数。F3HSET:设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读数。F4P1 进入第2页。第2页F1TILT:设置倾斜改正开关。F2REP:复测法。F3V%:竖直角用百分数显示。F4P2 进入第3页。第3页F1H-BZ:仪器每转动水平角9°。时,是否要蜂鸣声。F2R/L:右向水平读数HR/左向水平读数HL切换,一般用HR。F3CMPS:天顶距V/竖直角CMPS的切换,一般取V。F4P3J:进入第1页。(2)距离测量模式功能:按丄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及 PSM、PPM、距离单位等设置。第1页F1MEAS:进行测量。F2MODE:设置测量模式,Fine/coarse/tragcking(精测/粗测/跟踪)。F3S/A:设置棱镜常数改正值(PSM)、大气改正值(PPM)。F4P1J:进入第2页。第2页F1OFSET:偏心测量方式。F2SO:距离放样测量方式。F3m/f/i:距离单位米/英尺/英寸的切换。F4P2 进入第1页。

(3)坐标测量模式功能:按他进入,可进行坐标(N,E,H)、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测量及 PSM、PPM、距离单位等设置。第1页F1MEAS:进行测量。F2MODE:设置测量模式, Fine/Coarse/Tracking。F3S/A:设置棱镜改正值(PSM),大气改正值(PPM)常数。F4P1J:进入第2页。第2页F1R.HT:输入棱镜高。F2INS.HT:输入仪器高。F3OCC:输入测站坐标。F4P2J:进入第3页。第3页F1OFSET:偏心测量方式。F2 F3m/f/i:距离单位米/英尺/英寸切换。F4P3 进入第1页。(4)主菜单模式功能:按MENU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略)二、全站仪功能简介1、 对中整平后,按开关键(厶)开机后,上下转动望远镜几周,然后使仪器水平盘转动几周,完成仪器初始化工作,直至显示水平度盘角值 HR竖直度盘角值V为止。2、参数设置一一按丄或■,进入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再按第1页的S/A(F3)。(1)棱镜常数PRISM的设置一一一般原配棱镜设置为 0,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棱镜设置为 -30mm。(2)大气改正值PPM的设置一一按“T-P”,分别在“TEMP.”和“PRES.”栏,输入测量时的气温、气压。(或者按照说明书中的公式计算出 PPM值后,按“PPM”直接输入)说明:参数设置后,在没有新设置前,仪器将保存现有设置。(一)角度测量水平角按ANG键,进入测角模式(开机后默认的模式) 。水平角以测回法为例,测量水平角<AOB。盘左瞄准左边目标A点一一配置水平度盘,若要置零(配至 0°00700”)则按0SET(F1)――顺时针旋转瞄准右边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大小一一倒镜成盘右,瞄准右边 B点,记下HR的大小一一逆时针旋转瞄准左边 A点,记下HR的大小。注:若要配至0°02/30",则按HSET(F3)——按INPUT“0.0230”—

ENT。距离测量先按丄键,进入测距模式,瞄准棱镜后, 按F1(MEAS),记录下仪器测站点至棱镜点间的平距 HD、镜头与镜头间的斜距SD和镜头与镜头间的高差VD。坐标测量1、按ANG键,进入测角模式,瞄准后视点 A。2、 按HSET,输入测站0至后视点A的坐标方位角:oa。女口:输入65.4839,即输入了65°4839”。3、 按他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按PJ,进入第2页。4、 按OCC,分别在N、E、Z输入测站坐标(xo,yo,Ho)。5、 按PJ,进入第2页,在INS.HT栏,输入仪器高。6、 按P进入第2页,在R.HT栏,输入B点处的棱镜高。7、 瞄准待测量点B,按MEAS,得B点的(XB,yB,HB)。零星点的坐标放样(不使用文件)1、 按MENU,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2、按LAYOUT,进入放样程序,再按 SKP,略过使用文件。3、 按OOC.PT(F1),再按NEZ,输入测站0点的坐标(xo,yo,Ho);并在INS.HT一栏,输入仪器高。4、 按BACKSIGHT(F2),再按NE/AZ,输入后视点A的坐标(xa,yA);若不知A点坐标而已知坐标方位角goa=88°29'40",则可再按AZ,在HR项输入88.2940,则输入了方位角〉OA=88°2940“。瞄准A点,按YES。5、按LAYOUT(F3),再按NEZ,输入待放样点B的坐标(xb$b,Hb)及测杆单棱镜的镜高后,按ANGLE(F1)。使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的 dHR=0°00"00",即找到了0B方向,指挥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 0B方向上。6、 按DIST,进行测量,根据显示的dHD来指挥持棱镜者沿0B方向移动,若dHD为正,则向0点方向移动;反之若dHD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时,立棱镜点即为B点的平面位置。7、 其所显示的dZ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8、按NEXT――反复5、6两步,放样下一个点Co

附录二苏一光RTS600系列全站仪使用简介、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1仪器外观提手芦定纓空兰蛊初吐手舵崗水加玄2、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显示屏J按时民水;也鏗电池净铀中心仪藉号测提手芦定纓空兰蛊初吐手舵崗水加玄2、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显示屏J按时民水;也鏗电池净铀中心仪藉号测下对点R$?32cr^nVZ天顶住(竖屢读数)VH高度角V%坡度HR/HL朮平角•顺时针増/逆时针增]SD/HD/VD斜距/平距/高差N北向坐标E东向坐标Z髙程PT#点号ST/BS/SS测站■/后观7碎部点标识lns.Hi(lHT)仪器离RefHrtR.HT)梗镇高ID编码登记号PCODE编码P1/P2/P3■41— 二貝3、全站仪几种测量模式介绍(1)角度测量模式

模式1显软辻功能角度测aVF1水平第芝枣锁定F2水平角锁定记录F3记录测甲数据倾斜F1设芝倾斜改n■功能开或关坡產竖角F2F3天顶距/坡度的变换天顶距/高度角的变换直角F1直角蜂鸣(接近直鬲吋幢龟器响》左右F2水T角顾/逆■曲加(默认右:设角F3预苴一个水平傩(2)距离测量模式斜距测£瞄准测距F1打开藏光启动测帛并显示记录F2记录测爭数据偏心F1偏心测甲樓式放样F2距韶放样栈式平距测備准测距记录F1F2打开激光汇旱并计算平距、高墓记录当前显示的测孕数据偏心放样F1F2偏心测孕模式距离放样模式(3)坐标测量模式坐标测■瞄准/测距F1打开激光启軾議旱并计算世标记录F2记录当前显示的堂标数据F1输入檢镜高度测站F3输入测站点坐标偏心F1偏心测■模式后视F3揄入后观点坐标(4)主菜单模式按MENU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略)二、全站仪功能简介1、 对中整平后,按开关键(丄)开机后,上下转动望远镜几周,然后使仪器水平盘转动几周,完成仪器初始化工作,直至显示水平度盘角值 HR竖直度盘角值VZ为止。2、 参数设置按EDM键进入测距设置,按棱镜常数(F2)――输入(F1)――0――确认(F4两次)一一再按大气改正(F3)――输入(F1),在温度栏输入气温,如30――按确认(F4)――向下移动光标(EDM),至气压栏一一输入(F1)――输入气压,女口:1013hpa――确认(F4两次)一一按ESC键回到测角模式。

说明:参数设置后,在没有新设置前,仪器将保存现有设置。(一) 角度测量VZ: 90"16'ao"HRVZ: 90"16'ao"HR156 15'18"I召零|锁定|i己录|pi以测回法为例,测量水平角<AOB。盘左瞄准左边目标A点一一配置水平度盘,若要配至0°00/00"则按置零(F1)――是(F3),HR显示0°00/00"――顺时针旋转瞄准右边 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大小一一倒镜成盘右,瞄准右边B点,记下HR的大小一一逆时针旋转瞄准左边 A点,记下HR水平角的大小。水平角注:若要配至0°02/30",则按F4两次翻至第3页一一按设角(F3)――输入(F1),输入“0.0230”一一确认(F4两次),出现0°02,30"。(二) 距离测量若要测量水平距离,则按 DISP键一至三次,直至屏幕出现有 HD栏一一瞄准棱镜后,按测距(F1),即得测站点至棱镜点间的平距 HD。通过按DISP键,可以查看镜头与镜头间的斜距 SD和镜头与镜头间的高差VD。(三)坐标测量1、按DISP键一至三次,直至屏幕出现有三维坐标 NEZ栏一一P1翻页(F4)――测站(F3)坐标(F4)――输入(F1),分别在N、E、Z栏输入测站点O的坐标(x°,y0,H0)――确认(F4两次)一—输入(F1),在点号栏输入测站点号 O――确认(F4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