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择:10052学号:S04266中央民族大学硕学位论文採柰中国本籍设计的劍意理念徐洁姓名指导教师院系(部所)专业完成日期王玉晶殷会利美术学院艺术设计2007年3月10曰表和内在的呼吸关系。书籍设计师在完成内容传达的同时,仍不忘对书籍设计中从整体到细部、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概念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遅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等的表现。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感性创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过程。以上只是本人关于论文选题的一点设想,希望能够从书籍本土设计创意理念的角度分析如何发展书籍设计系统理论研究作一点补充。尽管传统设计语言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或多或少会有些与当代不适应、不协调的成分掺杂在其中。我们应该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辨证发展来看传统书籍设计语言,批判的汲取传统书籍设计语言的精髓,找到适合中国书籍设计所需的营养。关键词书籍,书籍设计,设计语言,本土化AbstractUnderglobalizationinfluence,IntheChinesemodemvisiondesignisfillingthevisuallanguagewhichtheWestaffects/Theinternationalization”designmarkbeinginfloodthevisuallanguage"theaphasia"thephenomenonisextremelyprominentwith"thelocalization"«Attentiontraditiondesignlanguageinmodemsocietylifesignificance,TakesintheChinatraditionalculturethedesignlanguageinthevisualdesignculturalvalueandtheculturalimageimportance,Andcausesittoplaytheculturalinheritanceroleinthemodemvisiondesign.Alongwithsociety'sdevelopmentandtechnicalunceasingrenewal,Themodemdesignhasdaybydaybecomeoneofinternationalexchangeimportanttoois»Butlooksovernowinmarkettallkindsofbooks,Mapstheviewalsomostlyisthemodemgraphiclanguageandthecompositionform.Themodemdesigndevelopmentcausedeachnationaldesignnationalcharacteristictoweakengraduallyevenvanishes.Finallyisdisplacedbytheinternationalcharacteristic,Causedtheentiredesignprofessiontolackthevitalityandpolytropism.ContemporaryChinaisjoiningtheglobalintegrationbytheunprecedentedstepthefloodtide.Butisfollowingthiskindoffusion,China'sbooksdesignalsoappearedhaslackedthenativeplacecharacteristictheawkwardregion.Thebooksdesignshouldbeonekindofthree-dimensionalthought,Ispoursintothetimeconceptthemoidthree-dimensionalspace"thebooksconstruction".Notonlyitsmustcreatebookstheshape,Alsomustletthereaderthroughthedesignhavetheinteractionftmctionintheparticipationreadingprocesswiththebook>obtainsthewholefeelingandtheinspirationfromthebook.Thatkindtakethedrawing-liketitlepage,byforevertheinvariablemaintextpagelayout35thebasicpointmountinganddesign,isonlyoutsidewrapping.Thebooksdesignshouldbeundertheinformationeditionmentalitypenetrationtotitlepage,blankpagebetweenthecoverandtitlepageofabook,flyleaf,preface,tableofcontents,themaintextstyle,thewriting,thetransmission,thestyle,therhythmlevel,aswellasimage,blank,decorationgrain,line,mark,pagenumberandsoonintrinsicorganization,from"skin"“fleshandblood"fourdimensionshaveorderlinessvisualreappearance.Theformerdesignideahasseparatedthesembianceandtheintrinsicbreathrelations.Thebooksdesigner'swhilecompletesthecontenttransmission,stilldidnotforgettothebooksdesigninfromthewholetothedetail,fromthedisordertotheorder,from
thespacetothetime,fromtheconcepttothetransformation,toponderfromlogictotheiilusiondaydream,fromthebooksshapetothetransmissionlinguisticenvironmentandsoontheperformance.Thisisarichpoeticsentimentperceptioncreatesandhasthephilosophyordercontrolledprocess.Theauthorthoughtthebooksdesignshouldnotponderbytheplanethought,becauseistiiethinbooks’alsoisoccupyingathreedimensionalspace.Thereforetheauthorthoughtthebooksdesignmustponderbyonekindofthree-dimensionalthought,itisonekindpoursintothelimeconceptthemoldthree-dimensionalspacebooks"theconstmction.Thedesignerwhencarriesonthedesigntothebooks’notmerelymustcreatebookstheshape,mustletthereaderthroughthedesignhavetheinteractionfunctionintheparticipationreadingprocesswiththebooks,frombookswhole,notonlybutauthor'swriting,obtainsthefeelingandtheinspiration.developmentlooksattheice,foundsuitsthenutritionTheaboveonlyismyselfaboutapaperselectedtopictentativeplan,hopedcantheanglewhichdesignsfromthebooksnativeplaceanalyzehowdevelopsthebooksdesignsystemfundamentalresearchtomakeasupplement.Altiioughthetraditionaldesignlanguageisoccupyingtheimportantstatusintheworldhistoryofart,butmoreorlesscansomewhatnotadapt,theuncoordinatedingredientdopingwiththepresentageinamong.Rjegardingthetraditionalgraphmark,wecannottotallydevelopmentwiththeinheritance,alsocannotthetotalrepudiation.ShouldusetheMaixmaterialismphilosophyview,thequestion,thecritiquederivesthetraditiongraphicallanguagethe(whichtheChinesebooksdesignneeds.Keyword:BooksBooksdesignDesignLanguageLocalization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前人及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启发和贡献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和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者撰写过的研究成果。/e作者签名:Bllt^_年3_月1^日本人同意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保留本人学位论文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资料库送交论文或者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央民族大学可以将本人学位论文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和汇编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第一章引言第一节提出问题设计的本义,是经过对被设计体的分解、整理、策划,再进行秩序化驾取的创作行为,今天的许多设计仅在感觉上满足于表象的装饰。“设计”是以日常生活体验作为基础的一种工作,是由外在物质生活和内在的精神生活所组成。从中国传统设计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人在悠长的岁月中默默传承和创新的成果。一切现代化与国际化应以传统文化为根本,其关键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我们应该借鉴西洋传统设计语言的精粹,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塑造中国当代新的书籍设计。书籍载体面临快节奏、高效率生活状态下的新生代阅读者对信息传播的挑剔和质疑。显然为读者提供容易阅读、便于理解的信息,并能将繁复的信息进行概括、梳理、视觉化、戏剧化以达到有趣的信息传达的新的书籍语言,是时代所迫。书籍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体,即使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尽管e^nmil正在发挥着信息传播的功能,但书籍仍未失去自身的特质和魅力。设计师在此时应该如何采用新的传播思路和设计语言,让受众来选择书籍并乐意接受视觉化信息传达的全新感受,正是这一时代对设计师的要求。一个历史过程、一种自然界的演变现象、政治人物的一生、触目惊心的大事件、未来世界格局的设想……毋需再用数万字的陈述,以期大量确凿的信息数字和有表现力的设计语言将一个个复杂的问题清晰化,生动有趣地揭示其中的相互联系,并从中达到认识上的超越。现在,读者在确凿可信且又十分亲近的视觉信息面前,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吃力地读文字了,并通过有趣的阅读过程达到一种需求满足和有说服力的解释。因此,我们说设计不只停留在视觉美感这一表层,设计应该是一种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化活动。第二节选题背景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中充满着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国际化”设计符号的泛滥与“本土化”设计语S的“失语”现象非常突出。关注传
统设计语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设计语§在视觉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象的重要性,并使其在现代视觉设计中起到文化传承的作用。mh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设计语言日益成为了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而纵观当今市场中的各式各样书籍,映入眼帘的也大多是现代的图像语言和构图形式。现代设计发展导致了各个国家设计的民族特征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最终被国际特征取而代之,使整个设计行业缺乏了生动性和多元性。当代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加入全球一体化的大潮’而伴随着这种融合,中国的书籍设计也出现了缺少本土特征的尷她境地。第三节选题意义近些年来,中国的书籍设计呈现出积极而活跃的氛围,中国设计师主动参与国际设计交流和展览活动不断增加,在国际书籍设计领域中得到了承认。但是受全球化影响的当今社会和当今文化,中国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又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引起了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设计人员的关注。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作家王蒙提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全球化”、“国际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不仅体现在我们的母语上,许多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中国当代书籍设计亦是如此。因此,关注当代书籍的发展,对于提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视觉设计语g在当代书籍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象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而怎样看待我们传统设计语言,我们又应该继承它的什么要素,又怎样将这些要素与当代书籍设计连接在一起……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重点。(图〗-n就此,我们从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从文化意义上看-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多元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费的冲击,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在世界、民族和个人的三个讳度上呈现了一个矛盾统一体,有一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渐渐淡化的失落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怀旧情绪。在现代书籍设计中,传统设计语言的概念不仅仅是从艺术角度出发,遵循这“传”、“统”的严格概念,而更是在衣食住行和精神的符号中具有着广泛的文化意义,它们纷纷包含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之中的文宇、图案、建筑、工艺、饮食、器物等等的传统符号中。在这些符号中,既存在着审美趣味的特征,更存在着代表传统文化的独特语言方式和内在含义。把中国的传统设计语言应用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能够促使我们在书籍设计中建立起民族文化的自尊。从现实意义上看:我们现在全面建设着小康社会,并与国际建立了相互对话的新秩序,需要寻找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进行交流,因此应该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反思。但是现代书籍设计大部分相对缺乏传统文化的脉络,在精神层面上感觉模棱两可,技术上也没有结合现代的新工艺和新材料,很难拨动读者的心弦。然而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世界设计史,甚至是世界美术史中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需要将二者融合在一起,以使中国的当代书籍设计在国际设计领域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使中国传统设计语言能够在书籍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弘扬’以给当代书籍设计一定的启发。第四节研究方法尽量完整收集中外有传统设计语言的经典作品、现代书籍设计方面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论文,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研究动态。针对书籍设计的本土化和当代书籍设计的创意理念的关系做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对我国优秀的传统书籍设计进行有目的的收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访问一些优秀的书籍设计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证明理论。随着研究课题的深入与展开,自己的书籍设计实践是检验理论、实现理论的过程。同时,也可根据大众对自己作品的接受程度以及导师给出的指导意见进行理论的再修正。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发展书籍设计系统理论硕究作一点补充。中国传统设计语言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传统的设计元素也会有与现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由此看来,对于传统设计语言,我们不能一概的发扬和继承,也不能全盘否定。应该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辨证发展的看问题.批判的汲取传统设计语言的精髓,找到适合当代书籍设计所需的营养》第二章在国际化大潮中,从装巾贞设计到书籍设计的历程第一节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席卷全球十九世纪末,伴随着工业发展西方人开始思考工业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冲突和融合的问题,设计界的很多人也幵始用装饰和曲线来对抗工业化带来的视觉上的粗陋。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界在“lessismore”(少就是多,极简主义)的原则下,坚持简单、实用和服务于大众的原则。战后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心转向了美国,借助美国的巨大市场影响力,“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席卷了全球。这时,“功能主义”成了现代设计的主要内容,功能被极大的推崇,装饰和传统被设计界断然拒绝,虽然创造了一种简洁、明快、具有现代审美感性和现代性的新风格,但是最终导致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机械和缺乏人情。在现代设计中,传统手工图案成了奢侈的符号,人们只是重视来自功能结构的美。功能主义对于装饰和传统的绝对摒弃,导致了现代设计缺少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传统风格,书籍设计也不例外。但功能主义带来的对构成、形式和实用方面的探索,(图2-1)给书籍设计使用形式的多维性和语义的丰富性去探索设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議Jr.我到了二十世纪后期,由于国际交往、贸易的急剧增加,国际对话与日俱增,“国际主义”风格的设计成了不同行业不可抗拒的潮流。从亚洲到美洲,从欧洲到大洋洲,无论是纽约、东京、香港、北京还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法兰克福,无论是书籍设计还是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到处都充斥着这种“国际主义”风格的世界设计语言。这可能是出于不同国家人们沟通的需要,造成了视觉传达的要求是一致的,导致了国际主义设计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几乎成为了唯一的基本设计方
式,成为了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书籍设计无法摆脱的主要设计方式。德国平面设计師奥拉夫•卢(Ohfleu)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德国的设计已经没有任何民族性了,虽然有些人对于这个发展是非常喜欢和高兴的,但是并非人人如此,很多设计家对此是担心的。有相当一个时期,垄断德国装顿设计的是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TheInternationalTypographicStyle)和美国的平面设计风格。”而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德国,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发第二节装喊的定义“装帧”一词最早源于日本,当时在中国我们称之为“装订”。翻查《辞海》,无论老版还是新版,均无“装侦”的专门条目,其中“装订”条目中出现了“装顿”一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丰子惜先生由日本回国时将“装帧”的概念引入了中国-在《日语汉字词典》中提到了“子‘,"Cl^'nC装订、装丁、装钉、装帧)译为:“①.装订,装帖。②.装订书籍设计,装订的技术、工艺。”1而《辞海》对于“装订”的解释为:“装订,印刷品从印张到加工成册的工艺总称。”2古人对“装订”概念的论述为:“装订书籍,不在华美饰观,而要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方为第一。”3返回头来再查阅《H语汉字词典》中的“倾”,译为:‘‘数量词。”4综上所述,装桢的本意就是将纸张折叠成一帧,由线将多喊装订在一起;出于保护内文的功能,要附上书皮;再贴上书签,以便于很多书放在一起能够马上将其分辨出来。历代以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书籍装巾贞形式也出现了很多变化。造纸及印刷术发明之后,先后出现过经折装、糊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形式。发展到今天装帧已经不止具有上述含义了,它还包含封面设计、内文插图设计和装订的工艺技法,如穿线订、无线装订、平订、铁丝订、骑马订等。曰本书籍设计界的泰斗弘原先生曾提到:“关于“装帧”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和解释,最近有人提出‘图书设计,,从‘书籍整体设计'的意义来讲,它更明确地表达了装侦的意思。不过目前人们仍然模糊地用着‘装帖’这个词。然而,<日语汉字询典J,大选外国语学院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饭第-丄海辞书出版社孙以添(明)
实际工作中我们所说的装倾差不多只是设计书的外观,很少设计书的内部。1”受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时代观念的制约,中国书籍设计师的现状是大部分无法实现对书籍整体设计的全面参与,只是以二次元的思维和绘画式的表现方式完成了书的封面和版式的部分设计(图2-2)。形成这种情况有种种原因:首先,出版社的大部分文字编辑认为书籍的表现力主要取决于文字的质量,而忽略了对其它方面的索求;然后,受出版利润的限制,出版人往往尽量节省成本,于是就删减掉了内文的整体设计;最后,受这种行业习惯的影响,书籍设计者逐渐就将自己的工作范围限定在了只给书籍做外包装,而很少去注意内文的视觉传达规律和书籍整体架构的研究。久而久之,“装顿”的含义发生了改变,在大众心中逐渐等同于了书籍封面设计。第三节从装喊设计向书籍设计的发展《曰本印刷时报》,
中国的书籍设计学真正发展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我们在设计理念、设计教育上则一直在借鉴上述的西方现代设计。中国的现代书籍设计几乎完全来自于西方体系,但中国的历史毕竟不同于西方’中国的书籍设计师也没有经历过上述的西方设计的演变历程。西方这些丰富迅速的设计信息令中国的书籍设计师生存在一种陌生的语境下,往往是在中国的书籍设计师还没有思考明白的情况下,就又出现了新的设计风格。这就好像是一个想赶时髦的姑娘,总在看到大家都如何装扮时才去置备这身行头,等一切就绪后却又发现这身行头已经过时了。而我们如何能够赶在时髦的前面?如何去摆脱效仿别人而成为被效仿的对象?中国的书籍设计如何能够在年轻和单薄的窘困下对抗西方强势的话语?这就引出了本土的传统艺术,我们如何去寻找具有自身美学和文明内容的中国设计语言。中国的现代书籍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市场行为或者生产行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积极的文化行为、美学行为《对于书籍设计从业人员来说,设计师不仅是生产行为的积极参与者,更因该是背负着“复兴泱泱文明”重任的自觉者。一个自省的设计师应该时时协调自己的脑与手,协调技术理性图2-3 与文化情感,(图2-3)使设计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影响人类思想和生存的行动力个有着文化使命感的书籍设计师应该身体力行,在设计作品中唤起读者对于来自自身文明的亲切回忆,让读者从这个雅致的空间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艺术精神。但是,出于历史原因,中国的设计界对传统文化、本土设计语言的认知与学习存在着一
个断层,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并非是在中国传统造物工艺和美学逻辑上的历史性的向前发展,几乎是全盘的接受了西化的“造物”理念。这是我们的缺点,也是我们的优点。缺点是我们对本土文化具有着不可忽视的陌生感,优点是我们了解国际主义的审美取向,这就方便了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工艺思想和古典工艺的同时,可以很快地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并被国际设计界所接受。当中国书籍设计界陷入了“国际主义”风格的泥潭时,我们看到了在设计领域中“共性”的可怕,想以一种模式、风格来国际化,以单一的标准去度量世界显然是失败的。因此,中国自古就有“因地制宜”、“顺势而为”的设计理念,这是很有I „道理的。作为中国本土的设计师自然要考虑到传统文化的东西,要将传统的设计语言、符号有机地融入近现代的书籍设计当中,体现地域性特征和传统文化特征。(图2-4)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吸引那些不了解传统文化或看不到、体验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读者,也就更加推进了中国书籍设计与国际的良好接融。中国和亚洲其他民族自古都有着自己博大的传统,我们大致可以将亚洲分为儒教文化圈和佛教文化圈,这两个文化圈一直是支撑着亚洲精神的两大核心。亚洲的文字、色彩、图形、音乐,受着两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一个与西方迥然不同的文化生态圈。亚洲文化重感性、重悟性,这一点与西方理性的精神世界极大的不同。东方艺术是含蓄而隐秘的,是一种综合思想力量、信仰力量、心灵力量的整个生命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天人合一”,人与其生存的世界密切相关。传统艺术透射出的人类灵性对自然的敬仰,充满了崇高、良知与理性,成为了生活在传统之中的人们最本真的部分,可是这最本真的部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已经被我们遗忘了。而在现代设计不断寻求新的设计语言的今天,重新
对于本土设计语言中潜在的规律进行研究,对于我们认识现代书籍设计中形式问题、视觉传达的问题,也有着极大的启发。传统并不是为了对抗现代化,因为这是人类自身选择的进化过程。但是不经思考的现代化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往往是灾难性的,现代化以统一的步伐向着不同的传统文化进攻,导致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传统风格都被统一在了“国际主义”的大旗下。第三章书籍设计的界定第一节完全区别于“装喊”概念的书籍设计中国的书籍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制作工艺:轴装”、“经折装”、“糊蝶装”、“旋风装”、(图3-2)‘‘包背装”、"线装”等等,这种种工艺技法不仅仅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书籍形态创造史,更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象征。与中国邻近的东方诸国,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并结合本国文化发扬光大。真IE意义上的书籍设计出现在1450年以后的欧洲,而在中国出现在五四运动以后。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史以表明,无论是艺术还是技术,西方严密的理性思路与善于秩序驾取的能力,东方宇宙宏观思维方式以及"天人合一”自然融合观之间的互补互动,均可成为其发展得推动。然而到了二十世纪末,中国的书籍装顿行业受到西方现代设计语言的冲击,并被旧的观念和体制所束缚,这就在很多中国设计师眼中形成了书籍设计等同于封面设计的概念。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将书籍设计的概念重新界定,以明确书籍设计的方向和工作程序,并为本文重点需要阐述的论据确立一个清晰的轮廊。书籍设计并非是书物的表皮化妆,也决 图3-2不仅限于平面图像、文字、色彩的构成形式,'简策”、(图3-1)“卷Pr它应该是营造一幢容纳文化的立体构筑物的建筑术。上文也提到了“装顿设计”已经不能涵盖整个书籍设计的内容了,现在的书籍界也在进行着这种观念的转变。1996年,由宁成春、吕敬人、吴勇、朱虹四位设计师著述出版的《书籍设计四人说》中提到:“通过书籍整体设计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主导性认识,学-I•”一if「紫I字TV七;吓--17\ct各n^^^^^^^-一•焚-霄终益■办驚—姿4i §i1誓I驅舊fE_1 会从装顿到排版设计的过程,在掌握信息编辑的控制能力,将书籍设计建立为一个独立的造型艺术门类或体系的观念,实乃时代和专业发展的需要。”I长期以来,书籍被认为是平面的视觉载体,从而被局限在装帧的陈旧思维中。设计师们在电脑电进行图像文字的平面拼贴,认为书籍设计只不过是在版面里做构成游戏,最多以平面的封面包出一本立体的书籍来,装顿成了封面包装的代名词。回想我们公认的平淡无味的读物,其特征不外乎枯燥的文字罗列、无节奏变化的文体结构、千篇一律的字形版式,无文字以外的任何信息引申……倘若我们只是为这类读物进行封面设计,那么读物的索然无味并不会因为这一点改变而有趣。但假如我们提高了读物的认可性、可视性、可读性,提升或明确了内容信息,使读者对主要传达的信息一目了然:又在此基础上使全书的结构层次明晰,使读者易于掌握读物的主旋律,那么这本读物将成为人人想要的畅销书籍。由此可看到,"装幀设计”代言的封面设计只是给读物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使读物看起来比较打眼;而书籍设计则是从内在提升了读物的气质,使读者对读物爱不释手,。书籍设计具有与读物内容相对应的价值,它是营造外在书籍造型的物性构想和对内在信息传递的理想思考的综合学问;是设计家对内容准确地领悟之后,又《书籍设计四入说》
随之将内容进行感性的理解和知性的整理,经过周密的计算、精心的构划以及对文章节奏的把握和对印刷材料、工艺的运筹等步骤,有条理、有秩序地构建出的物体。(图3-3)书籍设计师使这个物体成为读者与作者、编辑、设计师产生共鸣的精神栖息地。一本设计理想的书籍是一个合谐的空间,设计者能够依托于读物的内容主题,挖掘铺塾节奏起伏,挖掘深层涵义;能够为读者营造一个视、触、喚、听、味五感的阅读舞台;(图34)能够运用理性化有序的规则去驾取和捕捉书籍的每个要素一包括严谨的文字排列、准确的图像选择、动感的视觉旋律、到位的色彩配置、个性的材质运用和规矩的印刷工艺;能够提供使用书籍过程中启示读者联想的最为重要的信息要素;最终达到书籍美学与信息阅读功能完美融合的书籍语言表达。第二节书籍设计概念的转换书籍设计的重点从"装帧设计”到“编辑创意设计”,并非是一个名词的改变。对于书籍设计来说,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升和设计概念的转换,是书籍设计师自身职责的重新认知。书籍设计观念的转换就像社会的变革一样,必须改变旧的观念。从习惯的设计模式跨进新的设计思路,是今天每一位书籍设计师需要经历的过渡时期。时代需要以中心为“编辑创意设计”的书籍设计来代替中心为“封面设计”的装顿设计,我们需要明白与其他门类的设计一样强调实践与空间流动的陈述手段、编排意识、物化构架和感受材质,突破出版业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进行创造性的实干和尝试,综合美学’辑学的理论,使整体设计的观念深入中国的书籍设计中。工艺学、编有人这样说:“有内容即是好书,何必设计,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呢?“某出版人如是说:“书装只要有一张漂亮的书皮,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就可以了。”一些编辑也说:“现在大家都有电脑,图库串.找张图片放上书名,谁都能设计。”
在以前看来,书籍被认为是平面的视觉载体,从而被局限在装帧的陈旧思维中。设计师们在电脑里进行图像文字的平面拼贴,认为书籍设计只不过是在版面里做构成游戏,也就是以平面的封面包出一本立体的书来。装帧也只是封面包装的代名词。这些年来书店里充填着五光十色装漢精致的书籍,这无疑与20世纪70年代左右文化贫血期相比是一个进步。但冷静观之,那种美观实用、流畅易读、趣味无穷、想象力丰富,真正令人为之一惊又能长久保存的书籍,还是不多。部分设计外强内虚,概念不清;部分设计又装饰无度,干扰阅读……那责任由谁来承担?我想原因就在于装顿观念的滞后:著者提供内容,编辑把握校对,设计担当包装,印刷提供成品,几乎是相互割裂的分工观念和陈旧的思维方式。这种不般配的“婚姻”,无法孕育出理想的、有血有肉的、充满情感的书籍生命体。一张纸被折叠,然后多个印张被叠在一起装订,这就形成一本书。每本书因内容多少而具有不等量的厚度,它是立体的,而且涉及纸张以外的诸多材料,因此书籍制作工艺又和工业设计有了联系。此外,从书籍本身去认识,构成书籍的基本元素是文字,文字经设计处理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其间又有编辑加工过程,在美国还有"编辑设计”(editorialdesign)的概念。书籍出版的大众化时代出现了变化,从而导致受众对书籍整体认识发生变化,受众对书籍设计的形式要求越来越高,书籍的形态设计直接影响书籍的销售以及受众对书籍的接收程度。在信息时代,电子书以及快速印刷技术等的发展,都在催生出新的书籍概念与书籍设计理念。社会的技术进步必然会给书籍生产带来新的要求,所以书籍形态设计理念的出现,会使设计师和大众对熟悉的书籍展开全方位的思索和创造。对书籍整体设计观念的强化以及对形态构想的关注,源于技术进步和观念的更新,更是社会发展对书籍设计提出的新要求。书籍形态的设计理念要牢固地树立在设计师的心中,因为设计者必须在创作实践上努力表现这个时代的某些特征,设计对象也必须符合功能的要求,这是书籍设计的根本。印刷业的兴起与发展使书籍得以大量生产。书籍形态的功能,第一,在良好的印刷条件下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书,并使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以满足公众对知识的渴求;第二,今天的书籍己经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进入流通领域,面对越来越丰富的图书市场,
消费者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书籍的整体形态设计得好与差直接关系到书籍的销量,因此,设计必须有助于保持和促进书籍的销售。第三,书籍具有文化产品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一般的商品又有所区别,书籍设计的内涵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在整体形态上满足人们的内在需求。第三节书籍设计创意理念提出经历的过程书籍设计创意理念的提出经历了几个过程,关键因素是工业文明导致的技术发展,从而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书籍设计从最初的“装顿设计”发展到"图书设计”(bookdesing),后者的概念较前者更为完整,可以解释为对书籍的整体设计。一本好的书籍产生包括以下几个过程:选题的孕育(市场需求)、策划(编辑确定合适的作者)、写作(优美的文字)、编辑加工(体现编辑的智慧)、设计(设计是对书籍整体的认识与创造)、 图3-5制版打样、印刷装订、销售。这一系列环节完美协作才能生产出好的书籍,才能完成对书籍整体形态的塑造。(图3-5)所以,现代意义上的书籍生产,必须是各个环节立体的、有效的、富有美感的合作过程。书籍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生态的过程。进行书籍设计时,设计者必须要全方位地从各个方面去思考设计对象。在这一过程中,每个环节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书籍设计应该是一种立体的思维,是注入时间概念的塑造三维空间的书籍”建筑’’。其不仅要创造一本书籍的形态,还要通过设计让读者在参与阅读的过程
中与书产生互动作用,从书中得到整体感受和启迪。书籍设计应是信息编辑思路贯穿下对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目次、正文体例、文字、传达、风格、节奏层次,以及图像、空白、饰纹、线条、标记、页码等等内在组织体,从“皮肤”到“血肉”的四次元的有条理的视觉再现。以往的设计观念割裂了外表和内在的呼吸关系。书籍设计师在完成内容传达的同时,仍不忘对书籍设计中从整体到细部、从无序到有序、从空间到时间、从概念到物化、从逻辑思考到幻觉遅想、从书籍形态到传达语境等的表现。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感性创造和具有哲理的秩序控制过程。书籍设计是营造外在书籍造型的物性构想和对内在信息传递的理性思考的综合学问;是设计家对内容准确地领悟后随之会对主体有感性的萌生、悟性的理解以及知性的整理,并经过周密的计算、精心的策划以及对节奏的把握和工艺的控制等步骤有条理、有秩序地构建出设计者心中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还能与周边的环境产生一种和谐的理想空间。一本书的设计虽受制于内容主题,但决非是狭溢的文字解说或简单的外包装。设计者应从书中挖掘深层涵义、觅寻主体旋律、铺塾节奏起伏,并在空间艺术中体现时间感受;运用理性化有序的规则驾驳;捕捉住表达全书内涵的各类要素,寻找与内文相关的文化元素,升华内涵视觉感受;提供使用书籍过程中启示读者联想的最为重要的“时间"要素和对书籍设计语g的多元运用;最后达到书籍美学与信息阅读功能完美融合的书籍语言表达。这近乎是演绎一出有声有色的充满生命的戏剧,让书成为构筑感动读者的桥梁。,书应成为读者与之共鸣的精神栖息地,这就是做书的目的。一本设计准确到位的书应体现和谐对比之美。和谐,为读者创造精神需求的空间;对比,则是营造视觉、触觉、听觉、嘆觉、味觉五感之阅读愉悦的舞台;好书,令人爱不释手,读来有趣,受之有益。好书是内容与形式、艺术与功能相融合的读物,最终达到体味书中文化意韵的最高境界,并为你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从装帧到书籍设计,从书籍设计到编辑创意设计,其实质并不是对一个名词的辨识,而在于思维方式的提升、设计概念的转换,书籍设计师自身责职的认知。从习惯的设计模式跨进新的设计思路,这是今天向书籍设计概念过渡的转型期。书籍设计观念的转型向社会的变革一样,也必须改变旧的观念。在我们面前还有
很多疑点难题,所以要舍弃久的框架,在书籍艺术的海洋里,求知问道。对今天的美学、设计学、工艺学等理论作一番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中国的书籍设计真正进入新世纪的美妙境界。时代需要以书籍设计替代装帧概念的设计师,从美学思考、信息编排到着手处理以及最具规律性的设计运作,明白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强调空间流动的陈述手段,信息业中数字化的编排意识、工业设计中的物化架构元素和商业设计中的材质感受,突破出版业中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不空谈形而上之大美、不小徐形而下之“小技”,克服自满的浮华风, 图3>6开始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和大胆地尝试,从而达到对书籍艺术美学意蕴的崇高追求。(图3-6)中国的书籍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所赞叹。与中国邻近的东方诸国,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并结合本国文化发扬光大。西方人也同样从东方艺术中领悟精髓,融会于西方艺术中。书籍设计的发展史己表明,无论是艺术还是技术,西方的理性思路与善于秩序驾取的能力,东方宇宙思维方式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融合观之间的互补互动,均可成为其发展的推动力。中国的书籍设计者们不拘泥于束缚发展的旧模式,不满足已有的现状,敢思敢想。设计者面对中国悠久的书籍艺术传统虚心向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学习,达到不暮古却能抱进东方品味,不媚洋而又焕发时代气息的理想状态。
第四节整体书籍设计的步驟整体书籍设计应该是怎样一个过程呢?笔者借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敬人先生总结的理论和自己一点菲薄的经验,归纳整理如下-1.设计师首先要与编辑或作者共同探讨要制作的书籍之主体内容:设计师要充分地、自觉地去了解书籍中的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某种引人注目,便于接受的形态展示给读者,这是设计者在制作一本书之前必须具备的设计根据本书成本规格和设计要求,确定相应的设计定位和风格:出版是一种产业,我们也可以把出版看作成是一种商业行为。既然是商业行为,我们就要考虑成本和规格,同时要了解编辑或者是作者的设计要求,通过作者来进一步了解书籍中欲带给读者的信息,并经过反复的交流来确定整体设计风格。(图3-7)研究表现书籍内容传达的视觉化编辑创意设计的思路,提出对图文原稿质与量的要求:设计师在掌握了信息内容并进行理性的整理之后,下一步就要通过书籍形态的四要素——文字、图像、素材、色彩来对其进行感性和悟性的把握,这时就要注意E别商品广告瞬间形象的刺激性和书籍文化传递与保存价值的品味性,以及观赏与功能互补的和谐与相融。进行与编辑创意设计思路对应的内文编排设计和封面装帧设计书籍是一种三次元的六面体,是一种立体的存在。(图3-8〉当我们拿起书籍,手触眼视心读,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的翻阅时,书与人之间是一种互动的交流的关系。因此,书籍设计并非只是顾及书的表皮,更需要全方位的整体形态的贯穿
与渗透。此时,我们需要对内文、标题、践、旁注、页码进行整体规划运筹;需要对文字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进行细微的计算和运用;需要对横排、竖排的组合变化,文字组合与空白的疏密节奏进行导向性的把握。制定实现整体设计的具体物化方案,选择材料品种和印刷方式以上诸要素已经准备齐全之后,就要进行具体操作了。这一步要充分利用印制材料的性格,把握材料的视觉感受 图3-8和触觉经验感受,要把握材料的性格与表达内容的统一性,能够将多样化的纸张材料合理运用,形成对比统一。这样就能将插图、图表、照片、装饰图、记号、符号、纹饰、点、线、面与材料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并能将抽象的理论、繁琐的数据等不可视的内容进行视觉化的表达。审核本书最终设计质量并对可读性功能进行检验设计不同于艺术的最大区别在于,设计不单单是感情的宣泄,相对艺术来说它更侧重于理性和实用性。所以书籍设计单靠感性的美是不够的,还要具有相应的工学概念去完善和补充。书籍设计中再美的形象不具备可读性,设计师也需要勇敢的舍弃。完成该书在销售流通中的宣传页或海报视觉形象书籍设计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很多书籍设计师并不单单将书籍设计理解为一个三维的立体设计,而更多地加上了时间的观念,成为了四次元的整体书籍形态设计。同时,书籍作为商品,需要一个营销的过程,在这个营销的过程中,宣传页与海报视觉形象是重要的一环,作为书籍的整体设计师,能够马上确定最吸引读者的信息。因此,这个环节也是书籍设计师不容忽视的。这个过程总结了一个合格的书籍设计师自身的责任和职限范围,以及设计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由这个过程看来,“装||>贞设计”这样一个词汇不能明确的解释书籍设计的概念内涵、工作范畴,这个词汇在现在的中国设计界也开始显现
出越来越多地局限性。在西方的词典里,我们找不到“装帧”这样一个词汇,西方人将书籍设计成为bookdesign.这个词同时包含着三个层面:bookbindinr^_这是我们所说的装顿设计;typography~这是我们所说的排版设计;editorialdesing这一内容很重要,是我们现在需要重视起来的编辑创意设计•而在整个书籍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围绕着这最后提出的“编辑创意设计”进行的。书籍最直接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所在,中国的书籍不能脱离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欣赏习惯,在创作中挖掘和发现这种本民族最精彩的潜在的渊源要素。民族化、本土化这些词汇应当带有时代概念。书籍设计者在掌握信息内容以及进行理性的整理后,须充分了解信息传达的手段,也就是构成书籍形态的要素,包括文字、图像、色彩、材料以及时间等。除此之外还要以感性的理解、悟性的把握,区别商品广告的瞬间形象剌激性和书籍文化传递与保存价值的不同之处,进行有想象力的多次元的整体书籍设计。第四章中国传统书籍设计中体现的哲学内涵和美学思想第一节“尚象”设计,整体性的“大”的设计思想中国人自古崇尚自然,投身自然,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力求与自然相融合,即天人合一。它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在统一和顺应大局的思想,在设计思想和设计方式上,是一种“象法自然”的“尚象”设计思想观,在设计中体现出了一种"大”设计思想、“和”设计观念及其价值。“大”的设计思想——天地人整体思考状态下的设计。整体性包含着的由人到社会、由人道自然、由人道环境的思想。“小题大做”的设计,就是要避免“井底之蛙”般的眼界、“瞎子摸象”般的判断和“无的放矢”般的盲目行为-中国第一部有关设计的理论著作《考工记》就明确提出了这种海阔凭鱼跃的宽宏的思维方式、思维空间和设计原则:“天有时,地有利,材优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设计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适宜工艺,这四个条件加起来,才可以得到精良的设计。"尚象"的设计思想的灵感精髓,在于面向自然所带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灵感和想象。中国古代先民主要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道”之美,西方主要是神人合一的上帝之美。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之形、之象由自然产生(包括人类的设计灵感);进而又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明人类只有效法自然才能产生创造(包括人类的设计创造)。因为在他那里,包括人在内的力物均是道德对象,整个世界均为道质、道态美。尚象的思想包含三层意思:一,尚象设计时对宇宙万物的再现。这种再现,不仅限于对外界物象的外表模拟,而且更着重于表现万物的内在特性,表现宇宙的深层奥妙的道理。二,尚象设计既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造过程。观,就是对外界物象的直接观察、直接感受。取,就是在观的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创造。观和取都离不开象。三,尚象设计还说明了观物所采取的方式:“仰则观象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就是说,观物不能固定一个角度,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孤立的对象,而应该仰观、俯察,既观于大(宏观),又观于小(微观),观于远,又观于近,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天地之道”、“万物之情”》老子曰“大象
无形”,用它来作为书籍设计的形式法则也未尝不可。我们用“大“来表达和规范风格上的整体性,用“象”来表达书籍的内容,让无形概括表现形式上的意和神。注重内在的品质,用最准确、最洗练的设计语言表达内容,减少过多做作的成分:不过分追求形式,不做过华丽的装饰,表面看来朴实无华,仔细瑞摩,韵味无穷,使读者慢慢体会到大象无形的境界。如《中华文明史》(图4-1)以黄河为主线,寓意母亲河养育了华围4-1夏文明,以暗红底色及不同地理位置的黄河图案来表现历史的凝重与发展的进程。用“大象无形”它来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本来具有浓郁的美学精神。在古老悠久的文明传承中,儒、道互补,共同塑造国人的艺术气质。它植根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根基,偏里于对对象的系统整体的把握方式和直观感悟的悟性思维,倾向于超功利性的审美心态和审美意境,进而可以沟通于圆满自足的艺术境界。第二节直观感悟的悟性思维从思维的角度讲。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系统整体的把握方式,以至于中华传统文化,确乎更多地偏重于直观性、感悟性;套用认识论、心理学的感性,知性、理性均不相称,你可径直称之为“悟性思维”,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命名。这种直观感悟的悟性思维,又一次通向,导向艺术和审美。《易经》作为现存最早的占卜之书,其思维特征首先表现为通过直观~ftp观和俯察,就远或者就近的取象,拟诸形容,象其物宜,以“象”为主地进行思维。古人创设八卦之初,首先出于象的直观——直观天象、地理、鸟兽之纹、地上物态,就近援取人的身体和身体部位,从远处援取诸多物形、物态,从而提取直观之“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直观感悟,关键在于一个,,IIt®'遇、m溢厂“悟”字,(图4-2)比如艺术论中讲的意,象,气,势,味,韵,趣,品,和。比如气韵,韵味,意趣,意味,格调,灵性,无不属于悟性范畴,仅用一两个字,诉诸直观体验,非概念而具有普遍性,有效性,因而是一种超感觉的理性的直观。只有靠直觉与理智、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化合方能于以把握。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美学思想的整个理论系统、理论体系的建构,都属于悟性性质。第三节超功利性的审美心态儒道相比之下,道家更Jl3多一些艺术的审美的心态与心境。道家学说涉及的对象世界和人生态度,它尚原始、崇自然、重人格、贵生命的思想精髓,都是更加倾向于艺术,倾向于审美的。儒家的仁和礼,作为儒学思想建构的基石,主要是中和为美德的审美理想,恪守温柔敦厚审美标准,倡导德政教化的社会功能。儒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仁、礼与乐紧密相连。仁是内核,是灵魂,使儒家的人生与社会理想的最高境界;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一整套外在的行为规范,于是仁与礼统一了起来;也就是以艺术精神浸润仁与礼,仁、礼沟通起来,融通化合,以美启真,以美储善。儒家思想,实质上是艺术精神与人格修养相统一,审美价值与人生价值相统
一,也就是为人生而艺术,融艺术于人生,进而建构艺术的、审美的人生。据《论语先进》记载,孔子曾经赞叹曾点之志:“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兮,咏而归。”这里描绘的是一个美善交融的精神世界,是道德理性与生命感悟的天人合一,呈现出圆满自足的情趣,是最高层次的从心所欲的心灵自由境界。中和之美的理想追求和温柔敦厚的审美标准,及其哲学基础“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无一不是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体与群体的沟通、和谐统一。就在同自然、同社会、同群体的和谐来往中,人们悠然自得,抬然自乐,享受圆满自足的精神愉悦,自足自乐。目前,我们的设计过程更多的局限在小的范围内,局限在孤立的关系中,常常局限在从形到形,仅此而已。这丢失了我们先人在设计时候的那种宽阔的胸怀——天地人的大思考:那种兼收并蓄的气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今天,伴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大设计”的设计概念、方式已明显地突显出来。所谓数字化下的“大设计”概念,是指设计既可以由点状扩大到线状,又可以由线状到面状或立体的网状;由过去的静态设计变为动态设计,由孤立的无联系的设计变为循环的、相联系的整体设计。以时间角度而言,就是一种同步“进行时"的大设计概念。设计美的建构不能违背大环境和大的生态规律,要求设计中体现人合天、人同与天、人融与天的自然运转。
第五章探索当代中国书籍设计的本土化第一节从历史上看中国书籍设计的本土化图5-2上世纪三十年代,鲁迅将日本的书装和德国的插图介绍到中国,他特别重视对国外图书和国内传统书籍设计的研究,还自己动手设计了数十种书刊封面,如《呐喊》、(图5-1)《引玉集》等。其中《呐喊》的设计强调红白、红黑的对比,形式简洁,有力地突出了作品的内在精神气质。对于封面设计,他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绘画艺术。对于版式,主张版面要有设计概念,不要排得过满过急,不留一点空间,强调节奏、层次和书籍版面的整体韵味。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涌现出了陶元庆林风眠、陈之佛、叶灵凤、庞薰琴。他们多数曾留学西方或R本,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创作时博采众长,丰富了新文学书籍的设计语言。这其中,首推陶元庆,他的作品构图新颖,色彩明快,颇具形式美感。《彷徨》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陶元庆先 稱生设计时,画了三个寂寞的人在晒太阳,暗含追求光明的寓意,契合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图5-2)许钦文先生的小说集《故乡》的封面被誉为装顿史上的经典之作,色彩醇美,构图奇巧,也是由陶元庆先生执笔而作的。另一 目位设计家钱君陶先生对中国的书籍设计产生了非同一般的推动作用,并影响着几代书籍设计工作者。他的装倾设计作品中呈现出清雅的艺术气质,并有着丰富的装饰语S。他的作品多达千余件,
在文化圈中有“钱封面”的雅称。其设计的《苏联短篇小说集》构图严谨,图案精美且富于变化,色彩浑厚朴实,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以毛笔速写见长的画家司徒乔先生,设计风格新颖大胆,早年赴法国留学,回国后为不少苏俄的译著设计了封面,如《白茶》、《浮士德》、《饥饿》、《莽原》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闻一多、沈从文、巴金、艾青等老先生身为作家,却直接参与书籍的封面设计,是这一时期独特的人文景观。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闻一多先生为徐志摩先生的《落叶集》、《巴黎的麟爪》和《猛虎集》(图5-3)等书所作的设计别具一格。他们一方面维系着民族化的发展方向,通过自身的实践,阐释着中国书籍独特的书卷之美。同时,广纳文风,中西并进,均体现出既保留传统文化意蕴又追求与现代同步的作品特点。新中国成立以后,万象更新。吴作人、李稗、黄永玉、杨永青、古元、刘海粟、丁聪等一 图54大批画家为新中国的书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插图和封面,如吴作人先生的《林海雪原》、(图5-4)古元先生的《赶车转》、黄永玉的《阿诗玛》、(图5-5)丁聪先生的《四世同堂》(图5-6)等,书籍插图的整体艺术水准之高是迄今书籍插图艺术的范本。二十世纪末,随着书籍设计概念的不断进步,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一大批艺术家逐渐成长为书籍设计业的中坚力量-宁成春、张桂征、陶雪华、 图5-5 图张守义等设计家1c^sfim用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设计了大量优秀书籍设计作品,如陶雪华先生的《神曲》、
(图5-7)张守义先生的《烟壶》、张桂征先生的《祭红》、宁长春的《莎士比亚》画廊。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书籍出版业的体制改革,无论是出版社的美术编辑,还是来自社会工作室的设计师,都以巨大的热情和能量不断进取,使书籍设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一批设计室也成绩斐然,如“敬人设计工作室”、“吴勇工作室”、“王序设计工作室”、“耀午书装”等以其鲜明的个性羸得出版社的认同和赞许。设计师们提倡的由装顿向书籍整体设计转换的概念是最具实质意义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书籍艺术传递的是文化,而不单纯是商品。书籍设计绝非局限于外表包装或内文的简单装饰层面,它是努力传递给读者生动有趣、明了易懂的文化信息,使设计师、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这是对书籍文化的一种回-煙壶fill4图5-8归,对书籍本质的一种尊重。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引起设计界对西方化倾向的反思。设计师在这一反思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运用中国本土视觉元素的重要性。强调中国本土风格并非墨守陈规、自我封闭。随着时代变化,要适应今天社会和年轻读者的审美欣赏习惯,简单的复制不能满足读者。设计师需不断创意求新,形成既有丰富内涵,又适应市场需求的中国本土书籍设计语自风格。如,
任意先生的《中国历代服饰》(图5-8)和张志伟先生的《流坑村》生与奇文云海先生共同设计的《牡丹亭》等作品均渗透出浓郁的中国气质。回顾中国书籍设计走过的历程,面对未来的书籍设计,设计师们增添了一份自信和责任。从装倾封面以及简单的版式装饰设计,转换到书籍整体设计概念,设计师们越来越注重内容信息传达的视觉表现;在吸纳外国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设计师们更加重视本土文化审美取向,追求书卷气息并实实在在关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第二节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在文字、版式、色彩、图像、材料诸要素本土化过程中的探索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在文字、版式、色彩、图像、材料诸要素本土化中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文字汉字是世界上使用范围广泛,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它经历岩石陶器刻绘符号、甲骨、金、笼、隶、猎、印刷字体等演变。丰富的书体,在加上各类变体字体以及汉字书写的各种表现形态,使汉字多元化的面貌有了众多的审美功能,它给书籍设计提供无限的变化和丰富的 目5-9想象。如将“山”字在一定空间内最大限度的扩大,会给人一座“大山”的感觉;反之,将其极度缩小,又给人以“小山”的印象。(图5-9)放置文字的空间没有变化,却可产生出如此不同的感受。又如将相同的汉字用不同字体来表现,给予读者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即便字体相同,而予以加长、压扁、倾斜等处理变化,给人的印象也会随之产生变化。从版面上讲,汉字从左到右横写,或自上而下竖写,就产生排列的秩序、行与列的关系。汉字组成的文字之间,始终贯穿着一条流动的轨迹线,带给读者时间、空间,大小、疏密、节奏的不同体验,产生了信息跌岩起伏的传达感受。书中的汉字,如同舞台演员,在一出戏中有着生旦净丑不同角色的划分,也通过唱念做打的表演来涂释剧情,传递着信息。宋体通常作为内文字体的首选;挺拔秀
丽、舒展自然的仿宋体,多用于序、践和小标题;端正规范的偕体适用于小标题或短小的文章;等线体作为理性的图著或资料文字。西方文字版面设计中可以用细密的小号字进行排列,中国的文字以象形结构为特点,每一组文字群均有其空间架构,在版面中的文字排列需要设计者在进行汉字排列时去理解汉字阅读方式和了解汉字审美意蕴。《星象解码》是一本东方人对星座的认识和创想的书。封面用黑纸印银色,之后又资上形象图,书名设计一种形象符号的文字。书口设计成两面翻阅的阴阳图形。扉页、目录页、割页、正文,每一部分都注入与主题相呼应的设计,保持了宇宙形象的整体气氛。(图5-10)在学习外来文化中不要一味的模仿,东西方文字的不同风格要求设计者在设定文字时具有东方文化和汉字特质的观念定位。图5-在整个版面设计上,字体类别少,版面显得稳定、雅致;字体种类多,画面会热烈有趣,信息传达形态丰富多来。社科类、文学类、经典类型的版面设计要合理、简约,尽量减少字体的种类,避免喧宾夺主;而以娱乐为中心的出版物,则釆用丰富多样的字体组合,来表达现代人的心态和追求。单纯的文字只能起到一般传达的作用。设计的目的是赋予文字既传达内容又能启示意义的双重功能,通过多种手段的运用,使书籍产生出丰富的表情。
《朱熹大书千字文》为书法名家朱熹所书,墨迹粗矿、豪放、秀丽、洒脱。(图5-11、5-12)外函将一个“千”字反向雕刻在一个桐木扳上,仿宋代印刷以皮带串联,如意木扣所合。设计寻求一种古朴的夹板装书籍形态。朴实、大气,内容与形式相得益 图5-12彰。封面以三种不同色彩的特种纸印刷,以中国书法基本笔画作为上、中、下三册书的符号特征,既统一了格式,又具有个性》书脊裸露索线,既体现书籍装订的原始容貌,又便于翻阅临帖。内文版式上,上下粗线稳定住狂散的墨迹,左右的细线烘托出奔放的书法字型,扩张与内敛并存,取得动静的平衡。书籍的设计一定要把握好外在信息传递与内在精神气质的和谐。二、版式 ”ARllMffSffl-Jf,<*TOC\o"1-3"\h\z在版式构图当中,我们又可以借鉴吸收传统设 =计语言的格律。格律可以创建美的感受,而这种美 I19的感受又是从何而来呢?美的普遍性就植根于自 g然当中,而对它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的 U金明解挺輪二編35图表现。在书籍设计中,不论是看似非常有秩序、有逻辑的排列组合,还是混乱无序、无规律的字体与形的放置,都能从中找出它们的构成方式,这种决定图形与字体的构成和连接的方式即为格律、格
式。它限定着书籍设计中字体与基本图形的位置,支配着整体设计中各个部分的排列秩序。先人在运用书籍设计语言的时候已经能够在自然当中发现并借鉴格律,那么我们应该试着从传统审美的设计中发现其美的格律,并在学会运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创新。陆志昌的《陈寅恪集》,(图5-13)给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学人风骨、人文精神的学者陈寅恪文集做书籍设计,要将其所拥有的风骨灵魂在这方寸之间准确体现出来,并非易事。设计这陆志昌能够把握住陈寅恪作为一介书生,以他身体力行的痛苦求索,酒下一片洋溢无比暖意的文化情怀的精神内涵,准确运用书籍设计的语言元素,呈现给读者耐人寻味又具震憾力的设计。略带沧桑感的暖灰色调■- 的封面纸张烘托着一种具有历史影响的独I‘ 特气质。封面主题选择严谨的宋体字,大小韵律有致地排列在书的顶端,为封面流出一个硕大的空间。在视觉焦点处影显出像碑刻拓篇的文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_思想,其体现一种直质不讳的文化精神。文字虽小,却具有—种震撼力。封面质朴无华,封底无一丝装饰,给人以大气,空 I灵之感,却透露出一股默默涌动的激流。邏_设计者虽然讲究简约的控制,却不放过细节的经营。除纸张质感色调的情绪把握,‘ 文字的文化品格在空间中的表演,还有腰带文字的精心选辑和细致有条理的编排,都是可以在这个空间中细细品味的精道之处。设计者为本书的设计具有独到的气质风度,又富有意境,为大量流行于市面的商品为浓重的书籍设计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息。"I'L-/戚永昌的《THEJEHOLBIOTA》,(图
5-14)这本书貧次向全世界的读者全面、系统地展示中国学者热河生物群研究的成果,装顿设计兼顾针对学术界的科学性,针对鉴赏者的艺术性和针对普通读者的活拨性,而不拘泥于科学著作的常规设计理念。全书整体追求素雅,庄重大气,版面分割简单,装饰简洁,尽量以图片语言表达阅读冲击力。中华龙鸟最负盛名,自然成为函套,护封和前扉页上的主角。化石产地最常见的青灰色化石作为护封底色,使栩糊如生的龙鸟楚硬跃然纸上。丝线般华美的硬封面,主题色调与函套融为一体,资银的四翼恐龙坚硬振翅欲飞》前扉页上淡化处理的地层和朦胜掩映的龙鸟影像,催促读者去一页一页翻开书本,如通过一层层去解幵地层的奥秘,探寻一亿多年前的生命奇迹。适当的出血、破栏均因图而宜,考虑化石完整性和版面的整体效果,打破版式的单调。三、色彩图5-15每种颜色都象人的性格一样,具有不同的情感倾向。红色活跃、豪爽;蓝色深沉抑郁;青色古扳、闲逸;绿色宁静、稳定;黄色兴奋、愉悦。它们有的内敛含蓄,(图5-15)有的温暖和萬,(图5-16)有的凶猛彪悼。每个人对色彩的感受、理解以及意义表达都不尽相同,例如:中国“丧”的概念是白色,在日本则为黑色。设计师在书籍设计当中,是在充分研究和理解其潜在的民族性基础上非常慎重地对待的。色彩的使用不能光凭设计师本人对色彩感觉的好恶,要把色彩理解为一种表达的语言,必须根据设计对象的内容
进行准确的选择。在书籍中色彩是重要的视觉元素,塑造书籍个性和创造情感方面,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的色彩传递给我们的情绪是不同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是用心灵去体会颜色的姿态,并对颜色产生情感的共鸣,恰当到位的色彩运用,对读者来说是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巴金先生的《家》,(图5-17)是以插图为视觉核心的设计。设计强调小说主题表达的氛围,象征着封建家族势力的放着微光的灯笼,和伫立在门前的两个主人公长长的背影,都似在对“家”叙述的心声。被风雨剥烛的大门用具有肌理感的特种纸表现,和那个时代的气息十分贴切。金色的辉煌、黑色的深沉、红色的艳丽,使之融于一片淡灰之中,试图表现巴金那个沉甸甸的“家”。fifep.l^,TIB..书籍设计时,要跟据书籍的主题准确的选择元素。色彩语言的表现取决于它们在版面中的位置和上下左右的关系,取决于颜色自身的亮度与饱和度。将各颜色相互关联,统一配合在一个整体当中,要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也要注重它们之间的分离,这样所组成的色调才是既自然又融洽的。除了以整体为目标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为特定的内容主题找到最恰当的色彩与组合方式。同一组颜色用某种秩序排列,会形成一个富有意蕴的整体,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使书籍的主题得到有效的传达;而毫无秩序的排列,也许只是一堆杂乱无
章的颜色而毫无意义可言,令读者不知所云,大大降低了阅读兴趣。一本书的色彩运用,不在于多少,关键在于掌握一个度,只要与内容内涵相一致,从而达到使人注目的效果。纷繁是一种美,简约也是一种美。色彩的运用需要敏锐的色彩感觉,还要有理性的判断能力,给色彩注入节奏与韵律,使其充满活力。运用色彩,还要考虑纸张材料、印刷方式、油墨的性能以及相同色彩印在不同材料上产生的变化设计师要根据不同材料和印刷方式去理解和选择色彩。四、图像广义的图像几乎包括了视觉表现形式中的所有种类,狭义的则指绘画、摄影、印刷而成的形象。(图5-18)随着印刷技术的发明,文字转而成为传播的主力。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企业固定期限劳动协议版B版
- 二零二四年度卫星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产品质量保证合同3篇
- 2024年全新标准化物流服务协议条款明细一
- 2024年固定大清包服务协议样本一
- 二零二四年度商铺贷款居间服务合同3篇
- 2024年度环保产业发展用地使用权买卖协议
- 2024劳动合同范本范本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养殖场病虫害防治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股权激励顾问服务及融资策略规划合同
- 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指南
- 化学安全管理制度(通用15篇)
- 5G智慧急救规划建设方案
- 制药工程专业生涯规划报告书
- 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测试与验证
- 医学肿瘤科进修总结课件
- 《国债逆回购》课件
- 安全运维组织机构
- 《维修安全知识》课件
- 地理学科与科技教育的融合
- GMP对物料及生产管理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