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案例一_第1页
产业经济学案例一_第2页
产业经济学案例一_第3页
产业经济学案例一_第4页
产业经济学案例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中国电信业的垄断与竞争2009年:

3G业务在中国开始推广,5月23日,中国铁通宣布并入中国移动。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三部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中国联通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由此展开了中国电信业又一次重组,由原来的六家变成了四家,即新电信、新联通、新移动及中国卫通。案例:中国电信业的垄断与竞争从业务收入市场比重来看:

2002年底在我国电信服务市场业务收入市场占有率中,中国移动占37%,中国电信占33%,中国网通占17%,中国联通占12%,其他企业占1%。2004年中国移动与其他电信运营商净利润差距为3亿元,2006年这个差距达到了259亿元,每年差距扩大128亿元,2007年上半年差距扩大到156亿元,创了新高。2007年,中国移动在收入和净利润收入上与其他三家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之和相当,净利润超过其他三家一倍,使得其他三家即使三合一也无法与之抗衡。案例:中国电信业的垄断与竞争从分层市场上来看:

基本市话方面的业务,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拥有99·9%的市场份额;在IP电话领域,中国电信(包括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吉通的通话时长所占比重分别为54·4%、31·2%、12·3%;从移动业务上来看,我国电信业的垄断是一个典型的双寡头垄断,中国联通的市场占有率仅24·4%,而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率为75·6%,占据绝对优势。案例:中国电信业的垄断与竞争查询结果来看:网上查询电信行业垄断与竞争的资料时,百度上找到相关网页约1,540,000篇,Google约有785,000项符合电信垄断的查询结果,1,220,000篇符合中国电信垄断。

拆分竞争带来的效应: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2年我国电信平均资费12.9%,2003年下降14.2%,而2004年平均资费水平同比骤降21.4,下降幅度比2003年还高7.2个百分点。依此下降速度。2006年的资费水平将不到2003年的一半,电信行业将不断亏损。各家运营商资费猛降:五花八门的资费套餐,各类电话卡3折,5折倾销;移动电话资费已由国家定价的每分钟0.4元下降为平均约0.2元,还出现网内接听电话为每分钟仅5分钱的现象,甚至单向收费,并普遍免手机卡费和其他入网费。案例:中国电信业的垄断与竞争用户满意度调查:针对中国电信各级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2001年中国电信21省服务满意度指数为77分,2002年为79.7分,2003年则达到了80.3分,三年内提高了3.3个百分点。另据信息产业部服务质量申诉中心统计,2000年至2003年,用户向该申诉中心越级投诉逐年下降。2000年中国电信用户到部申诉中心有理由投诉总件数723件,为各运营商最多的企业,到2001年下降到114件,下降幅度80%以上;2002年用户有理由投诉为17件,在2001年基础上下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