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互联网金融_第1页
浅析互联网金融_第2页
浅析互联网金融_第3页
浅析互联网金融_第4页
浅析互联网金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浅析互联网金融目录243571.互联网金融概述 211920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2206981.2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价值 373071.2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缘由 4136301.3互联网金融的作用 5321321.3.1支付 572991.3.2信息处理 628781.3.3资源配置 65991.4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特点 781551.4.1模式 763571.4.2特点 9275232.互联网金融现存的问题 10256242.1环境政策问题 10276972.2行业自身风险 11295172.3模式创新问题 13248203.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 13

1.互联网金融概述1.1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金融中介或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理论上讲,任何具备互联网精神的广义金融,都可统称为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制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若要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则资金融通应当依托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即运用了“互联网”交互、关联、网格及P2P。其核心是脱媒和去中心化。1.2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价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包括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匹配)可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类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利润、税收和薪酬。2011年全国银行和券商的利润约1.1万亿元,税收约5000亿元,员工薪酬1万亿元。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国内涌现了P2P等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如德丰杰的创富通宝,也出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这样的研究机构,同时也可以看到很多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悄然出现。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最终可以让金融机构离开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曾经的主导型地位,因为互联网的分享,公开、透明等等的理念让资金在各个主体之间的游走,会非常的直接,自由,而且低违约率,金融中介的作用会不断的弱化,从而使得金融机构日益沦落为从属的服务性中介的地位。不再是金融资源调配的核心主导定位。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努力尝试摆脱金融中介(金融脱媒)的行为。1.2互联网金融兴起的缘由第一,互联网在全球的各个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当然也包括的金融业。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些信息方面的行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互联网颠覆性的影响,其中包括移动通信,书报,视频媒体等各个行业。其他还有教育关高等方面也影响重大。从email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在email的广泛使用后,传统的书信邮寄大大的减少了,几乎消失不见,邮局所受理的邮件大幅度的减少。追根溯源来说,金融和互联网一样都是数字基因。金融业方面大多数都可以看做数据组合而活动则可以看做数字的移动。这也是为什么金融行业被影响的更深的道理。在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我国北京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呈现:(1)手机是网民增加的第一来源方面,而总体网民的增长变得缓慢。(2)微博和微信的用户人数不断的上升,移动用户越来越多。(3)电脑方面的网络游戏娱乐项目增长缓慢,手机游戏成为亮点。(4)网购和团购的增长率很高。(5)手机应用的使用率上涨迅速,手机支付增长迅速。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第二,在现今这个数字化社会中,社会信息中大约70%被数字化了。而在未来可能越来越多整个社会走向数字化。在以后传感器的普及下,许多活动将会从线下转到线上,比如在现在手机已经能够加入相对优秀的传感设备了,而3D打印普及后也将会让制造业转到线上。在未来互联网可能会有更强大的沟通能力,交换相应的信息做到完美的沟通与协作。这样的话所有信息中可能有90%被数字化。当做好了大数据库后,我们可以通过已储存在系统中的数据来判断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以及一些盈利方面的前景问题。第三,有一些实体经济的大企业比如阿里巴巴公司,他们在金融活动方面有很多的数据,来保证自己公司盈利并且控制风险。而在欧美国家流行的共享经济在我国也有相应的案例。一些实体经济企业积累了大量数据和风险控制工具,可以用于金融活动,比如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公司。不仅如此,共享经济正在欧美国家兴起,我国也出现了一些案例。电子商务以及后面说到的共享经济都和互联网经济有密切的联系,他们都是相辅相成的。他们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应用基础,同样也打下了数据和客户方面的基础,这也正体现了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相互融合。第四,我国金融体系逐渐进入一个瓶颈导致效率低下和一些扭曲因素为互联网发展迅速作下了铺垫。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企业无法照顾到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从而导致民间的金融企业风险事件发生频繁。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很多的消费,于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信贷需求,而这些需求有许多不能从正规的金融公司处得到满足。在存款贷款的利差收到保护的情况下,银行的利润高,资本进入的积极性则越高。银行的固定存款往往超不过通货膨胀率,而股票方面的熊市和购房限制导致寻常百姓的理财需求得不到满足。在目前的IPO管理体制下,股权融资渠道不畅通;证券、基金、保险等的产品销售被银行所管理,只局限于银行的渠道,所有对网上拓宽销售渠道有很大的积极性。1.3互联网金融的作用1.3.1支付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支付系统具有以下根本特点:第一,所有个人和机构(法律主体)都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开立账户(存款和证券登记);第二,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进行(具体工具时候只能手机和掌上电脑);第三,支付清算完全电子化,社会基本不再需要现钞流通,就算有极个别的小额现金支付,也不影响此系统的运转;第四,二级商业银行账户体系将不再存在。互联网金融的支付以移动支付为基础,且从长期来看,第三方支付将逐渐走向移动端。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券债务关系。移动支付的发展,体现了支付的三大发展趋势:第一,终端离散化。从银行柜台到ATM机和POS机,再到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第二,身份数字化。第三,服务通用化。移动支付的核心是,不是每个人都有银行卡,只要手机里有个类似支付宝的死单方支付账号就可以。由此,人类基本的交易方式发生了改变。高盛公司估计,2011年全球移动支付总金额为1059亿美元,未来五年将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长,2016年将达到6169亿美元;移动支付占全球支付市场的比例,2011年约为1.%,2015年将达到2.2%。1.3.2信息处理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信用处理有五个主要特点:一是地方信息和私人信息公开化;而是软信息转化为硬信息,或者说只可意会的信息显性化;三是分散信息集中化;四是基于信息检索和排序产生了类似“充分统计量”的指标和指数,能凝练、有效地反映汇聚来的信息;五是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的资源分享和共享机制传播。最终效果是,信息在人与人之间实现“均等化”。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是它与传统金融中介和市场的最大区别,核心是大数据替代传统的风险管理和风险定价,有三个组成部分:第一,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特别是对个人和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第二,搜索引擎对信息的组织、排序和检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第三,云计算保证了对海量信息的告诉处理能力。总的效果是,在云计算的保障下,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得到解释和传播,被搜索引擎组织和标准化,最终形成时间连续、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由此可以给出任何资金需求者的风险定价或动态违约概率,而且成本极低。这样,金融交易的信息基础(充分条件)就得到了满足。1.3.3资源配置互联网金融中资源配置的特点是: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和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证券公司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和市场。未来可能的情景是: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资金的融通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也就是去中介化、去中心化、“脱媒”。在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大数据、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现代啊信息科技的推动下,个体之间直接金融交易这一人类最早的金融模式会突破传统的安全边界和商业可行边界,焕发出新的活力。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比如拍卖式)。各种金融产品均可如此交易。这种资源配置方式最有效率,社会福利最大,也最公平,供需方均有透明、公平的机会,注入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不认识的人(企业)可以通过“借贷”而形成社交网络关系,成为“熟人”,进而拓展了其他合作的可能性,如投资入股、买卖产品等。1.4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特点1.4.1模式互联网金融从服务的形式而言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如图):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是一种广义的互联网金融。它是借助互联网本身的便捷和广度实现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上的服务延伸。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乃至手机银行都属于这类范畴。在这一模式下,传统金融服务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在时间和空间上外延了银行服务。从狭义的层面,互联网金融只包括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前者典型的应用模式有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贷、众筹网络等,后者是网络形式的金融平台,包括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基金、保险销售平台等,这一模式多为电商向金融行业的渗透。互联网金融服务网络基金、保险销售和融资等金融的互联网居间服务电子货币银行卡E-check网络支付电子货币银行卡E-check网络支付传统金融服务的互联网延伸电子银行等从互联网金融的功能形式上来划分,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资金融通类和金融服务类参见芮晓武主编《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传统意义上实现资金融通功能的业务模式包括网络银行、众筹融资、参见芮晓武主编《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资金融通直接融资众筹融资P2P借贷间接融资网络银行非存款放贷机构的网络微贷传统银行网上银行提供的网络贷款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网络证券网络理财网络保险其他:传统银行网上银行账户查询、转账,手机银行等服务(1)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2)P2P网贷P2P网贷是指通过P2P(Peer-to-Peerlanding)公司搭建的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借、贷双方的匹配,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直接信贷模式。(3)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指依托于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方式对其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挖掘和分析,并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创新性开展相关资金融通工作的统称。(4)众筹众筹源于国外Crowdfounding,是指项目发起人通过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发起公众的力量,集中公众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或某个项目或创办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的一种融资方式。(5)信息化金融机构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6)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门户是指利用互联网提供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信息汇聚、搜索、比较及金融产品销售并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第三方服务的平台。1.4.2特点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不仅在技术层面上体现出了巨大的改进,在金融行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观念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信息化和虚拟化。在互联网金融中进行生产和流通的是信息(包括货币、价格、中介服务等),这种现象就决定了市场的信息化和虚拟化。在2011年麦肯锡发布了《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报告后,大数据这一概念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金融业一方面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着,同时金融业又高度依赖信息技术,是典型的数据驱动行业。(2)高效性与经济性。相对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技术更加先进,处理相关的金融业务也更加快捷,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并且已经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丰富、更方便的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互联网金融的经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交易成本上,利用了大数据和信息流的电子化运作,再加上电子商务公开、透明、数据完整等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成本低、速度快;另一方面体现在服务成本上,由于使用第三方支付的结算成本低,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3)一体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网络化的过程当中,客观上存在着系统管理客户所以财务金融信息的需求。2.互联网金融现存的问题2.1环境政策问题(1)主体地位和经营范围尚不明确互联网金融长期处于互联网运营与金融业务的交叉地带,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是其监管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对于互联网微贷,目前只有小额贷款公司性质的机构出现。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开始频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基本得到了认可,可以从事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货币汇兑等众多支付业务。(2)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传统的监管因互联网的无边界性、虚拟性、高科技化而难度加大。P2P互联网借贷模式、众筹等模式仍游离于监管之外,众多的P2P和众筹公司只能通过行业自律进行约束,致使行业素质参差不齐,存在较大风险隐忧。国内P2P行业出现了实际利率不超过4倍,但加上服务费用等超过4倍贷款基准利率的情形,具有被用于从事高利贷的风险。P2P平台缺乏对资金来源审查的手段,容易造成系潜犯罪的监管漏洞。多家P2P平台为招揽客户,退出了许多异化产品,运作后证明存在缺陷或风险,但处于监管空白之下。例如P2P网贷平台为招揽人气发放的高收益、超短期险的秒标,通过网站虚构一笔借款,由投资者竞标并打款,网站在满标后很快连本带息还款。这种方式将虚增交易量和虚降坏账风险,误导投资人,并且在短期内吸收大量资金,却不进行冻结,存在金融诈骗风险。由于秒标的标的不产生实际价值,容易被用来堆砌“庞氏骗局”。(3)交易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1994年颁布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缺乏对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大的规定,也未明确规定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中对交易主体承担的义务种类(如信息披露义务、保护隐私义务)以及适用范围,各方在网上金融交易中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清晰,极易发生纠纷。由于缺乏有关此类纠纷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纠纷也因无法可依而不易及时解决,如盗用密码攫取银行卡资金等互联网金融诈骗引起的苦起诉银行等纠纷,常常因举证责任不明而不能得到及时、公平的解决。互联网金融中,交易主体权益保护存在两类较为突出的具体缺陷。一是消费者售后服务不完善。在互联网金融交易模式下,电子商务平台上活跃的买房大量为中小企业主及个体工商户。根据民法规定,个体工商户必须在国家工商刑侦登记机构登记注册并取得营业资格才能营业。但目前此类个体工商户在网上进行资金借贷还没有经过任何刑侦审批,只需向平台备案,从而产生商家信用和交易安全的问题。卖方在提供交易后的信息和服务方面也存在困难。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不征税可以逃避税款征收,另一方面也使得消费者享受不到应有的售后服务。二是平台退出时的消费者资金处理制度缺位。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因为经营失败、政策变动或者战略原因发生破产、兼并、重组等。在此情况下,由于无合理的担保商,国家也没有明确规定,用户的资金保全将是一个重大问题。平台账户资料的保存问题也必须小心处理,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但目前相关立法及行业规则对这两个问题均没有相应的规定。(4)电子书证制度尚不完善2012年3月新《刑事诉讼法》明确了电子证据的独立法律地位。电子证据如何保存,真实性如何判断,在立法上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电子签名法》第6条规定了对数据电文的保护要求,即满足:1.有效表达所载融资行为要素信息并通过相应设备、软件随时获得;2.信息完整、准确、未被更改;3.可识别收/发件人、收/发时间,满足以上条件可以将留存于互联网系统中的书证视为原件。第8条规定,凭借:1.生成、存储、再现等运行的各个环节容易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侵犯,同时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易受攻击、窜改且难被发现,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判断仍比较困难。此外,对电子证据的界定、定位、取证、举证、质证和认证方面仍存在不小难度,尤其是对于电子证据可采性的标准,尚未给出明确的规定,对电子证据合法性与真实性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将以数据电文形式存储的电子书证提取出来,在我国现有的诉讼法律制度中也无规定。2.2行业自身风险(1)数据管理风险随着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海量数据集中存储,能够方便数据的分析、处理,但安全管理不当,易造成信息的泄漏、丢失、损坏。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日益发达,对信息的窃取已不再需要物理地、强直性地侵入系统,因此对大数据的安全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6月18日,美国万事达、VISA和运通攻速主要服务商的数据处理中心网络被黑客程序侵入,导致4000万个账户信息被黑客截获,使客户资金处于十分危险的状态。2012年,我国最大的程序员网站CSDN的600万个个人信息和邮箱密码被黑客公开,印发连锁泄密事件;2013年,中国人寿80万客户额度个人保单信息被泄漏。这些事件凸显出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数据管理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云服务的推出,大多数互联网金融企业把一些重要数据存放在互联网的云端。一旦云端数据中心发生灾难,将造成客户重要数据丢失,使所有机构业务陷入停顿。当前我国对大数据的保护能力十分有限,对于数据资源的保护意识和防护措施比较薄弱,个人或企业信息暴露的现象十分普遍,大数据被恶意获取、使用的现象也难以控制,给互联网金融安全带来巨大挑战。(2)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显现互联网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制度、法规、监管和内控体系不健全,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风险,例如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信用风险、挪用第三方账户资金形成的操作风险、资金诈骗导致的声誉风险和非法集资风险等问题。2013年,深圳的网赢天下、武汉的中财在线和浙江的非诚勿贷等知名P2P互联网金融平台相继出现挤兑事件,引发了流动性风险事件。而交易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的操作失误,无论是对于客户还是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都会构成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累积。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更高,融资模式不规范,征信体系不完备,存在非法集资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目前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和规范的融资模式,系统性风险被进一步放大。首先,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方大多是没有互联网支付牌照的互联网企业或民间金融信贷公司,其经营合法性尚待官方认证。目前,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色主要分两种:借贷中介和资金平台。作为借贷中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方,主要通过其网络平台的招标完成借方和贷方的匹配,但其本身既不具备资金监管资格,又无法对贷方的还款做出有效担保;作为资金平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方,一方面对借方进行放贷,另一方面将自身债权分割成若干部分对公众进行出售,同时完成吸收存款的过程,这与人民银行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基本相符。这种利用资金和债权交错配比的业务模式,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当实际放贷金额小于转让债权,就会使其演变为非法集资。其次,互联网金融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由于民间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其本身对借款人真正的信用水平、贷款用途和偿还能力缺乏有效的资质审查,容易导致信贷坏账率高,债务追偿困难等问题。此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互联网授权机制、身份认证机制、反洗钱以及计算能力等问题也会使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面临各类风险。

(3)产品的过度宣传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过度宣传和美化问题,风险披露相对不足。目前互联网金融多数产品在宣传过程中都存在不当宣传和过度宣传问题:使用不当的宣传用语,片面强调产品高收益,对产品风险问题避而不谈。部分互联网公司甚至为抢占市场、吸引用户,一方面标榜自身产品的收益高于对手,另一方面用“收益倒贴”的方式进行恶意竞争,即产品的真实收益可能达不到其承诺的投资收益率,但剩余部分由互联网公司倒贴给用户,这种方式显然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带来系统性风险的同时,也扭曲了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公众眼中的真实形象。2.3模式创新问题模式创新问题是指互联网金融某种原创的发展模式过于创新或创新不足,脱离现实社会经济状况,最终因发展瓶颈导致失败的问题。典型代表是“在线贷款超市”——数银在线,由数字金融服务(杭州)有限公司运营的数字金融服务中心于2009年7月成立,为契合金融危机后浙江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产生。数银在线享受多款政策支持,不仅集成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为融资机构提供信用辅证,还是售价获得银监会核发牌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国内唯一一家引入人民银行个人身份认证系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但在2013年,因模式过度创新和管理营运问题导致流动性危机,在创办四年后破产。此前,由于长期找不到稳定的盈利点,数银在线不断调整业务方向,如游戏开发、广告开发等,但收效甚微。可见,互联网金融机构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如果某种原创模式过于创新或创新不足,不切合经济实际,不符合客户需求,将无法实现持续盈利,即使条件再好,也将因为模式创新风险而走向失败。3.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1)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从法律层面界定互联网金融范畴、建立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制定互联网金融的部门规章,发布网络金融行为指引文件和国家标准,为互联网金融平台运营商、出借人、借款人等参与者提供具体规范引导,严厉打击互联网违法犯罪活动。首先,应尽快开展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制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出台有关业务管理办法,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性质、地位和经营范围做出规定,明确资金流动与退出方面的规则。其次,要建立互联网金融业务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并对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清理,对不符合标准、风险较高的平台要坚决予以关闭。第三,要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政府部门不仅要出台有关管理办法,还应推动建立相关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则,规范和引导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健康发展,由此强化自身建设,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和盈利能力。第四,借鉴国外互联网金融立法的经验,完善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电子合同的合法性以及交易证据确认等方面的规定,最终营造权责分明、法理明确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2)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体系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监管,过度监管则会遏制行业创新。互联网金融创新需要自由开放的环境,监督体系纪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又要保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目前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业内尚未完全掌握行业发展规律和路径,相关监管应谨慎。公共融资监管是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方面,监管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不涉及公众集资的其他方面给予适度自由。金融监管主要的任务是保护金融创新和确保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一是建立国家网络金融管理体系。梳理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范围,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业务的监管部门;二是设立互联网金融监督机构,探索功能监管模式,推动新型网络金融服务相关管理办法和细则的实施。加强国际间网络金融监管合作;三是制定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的标准。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分类标准,加强互联网金融机构操作规范监管;四是重视非现场技术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的广泛运用,加强非现场监管;五是增强信息透明度,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定期向管理部门提交合规报告;六是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做好互联网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推动互联网金融融资规范化和合法化,防止非法融资,防范电子支付金融风险,严格监管网上非法金融交易活动,规范虚拟货币流通秩序;七是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提供良好的监管环境。(3)提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第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使个人资信状况日益透明化,提高客户资信审核的准确性,建立互联网金融平台信用体系,发展信用评级服务市场,解决参与各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二,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教育和保护工作,针对目标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严肃查处互联网金融信息的不实宣传,严密防范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事违规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等活动。第三,完善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强化风险控制,例如建立资金监管和反洗钱制度等,防范互联网金融平台发生资金挪用和洗钱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第四,加大信息披露的程度,构建更加人性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增强互联网金融操作的规范和流程,形成相互信任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市场。(4)规范业务模式加强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主体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而行业联合会和行业带头人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建立行业自律标准规范,以保护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2013年12月,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发布了《上海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为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所制定的自律标准》,作为国内首个互联网信贷行业自律标准,其中针对运营要求、从业人员资格、经营规范、风险防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