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辨析并修改病句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第一模块:语言文字运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考试能力要求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F.探究
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只有正确地辨识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层级的能力要求。一般地说,修改病句能力强的考生,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较强;修改病句能力低的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比较低。因此,提高了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同时也就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透过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的考查,可以窥见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之一斑。(2009·全国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真题体验C解析
A项“病情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B项属于成分残缺,缺谓语,可在“走上街头”后面加“举行”或“开展”。D项语序不当,可将“为期两天”放在“在上海举行”的后面,作为一个分句;或将“为期两天”提至“论坛期间”之前,后加“的”作定语;“普及教育”应调整为“教育普及”。答案
C
常见题型与类型
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结构性病句语义性病句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3、定语与中心语语序不当4、定语与状语语序不当5、分句或词语间次序不当
6、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7、介词短语位置不当8、主客体次序不当9、对应次序不当语序不当的几种类型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多重定语一般顺序附近的许多妇女、老人和孩子⑴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⑵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的方法⑶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了2900年前新出土的文物。新出土的2900年前的文物
例: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2、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的语序:表目的或原因的词或短语+表时间的词或短语+表处所的词或短语+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应改为: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表语气、程度、范围的副词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多项状语语序
总之,①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如:今天早上(表时间)许多教师都(副词,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病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应把状语“任意”移到“列强”之后)例1:他突然想到阁楼上有条模型船,便根据描绘中的影片,亲手把它装饰成“泰坦尼克”号。3.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方法:根据句子的谓语去寻找它的搭配对象,然后确定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影片中的描绘例2:在阶级社会里,为了适应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教育的上层建筑也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上层建筑的教育例3: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生产的石油例③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例④花木兰在困难面前格外显得坚强。要注意分句、词语之间的逻辑顺序和程度的强弱。
①你这样做违反了操作程序,是危险的,是错误的。②我们要掌握和了解诗歌评论的写作要求。5.分句或词语间次序不当6.主语和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面。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损失。②不但他爱下围棋,而且精于围棋发展史的研究。他不但如果他例1、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的报导。例2、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关于……”的介词短语不能放在主语后面)(“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7.介词短语位置不当另:否定词“不”应放到“把”或“被”前不被人关注不把坏心情带回家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圈象征着纯洁、坚韧和高贵,表达了人民对英雄们的永久怀念和敬仰。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高贵、纯洁和坚韧深刻的说明和详细的规定我党在幼年时期,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而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肤浅”“贫乏”与“丰富”“深刻”没有分别对应
。关于语序不当的语病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⑴看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⑵看见修饰语长的句子,即多重状语与多重定语,检查是否患修饰语语序不当症。
⑶看见句中有数量词语,检查是否患数量词位置不当症。
⑷看见分句较多的复句,检查是否患分句间语序不当症。
方法小结:
1.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2.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每年”放到“10%”前面“详细的”应放到“介绍了”前面,并将“的”改为“地”。
牛刀小试
3.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4.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临场的无数竞技”应改为“无数的临场竞技”
“化石牙齿”应为“牙齿化石”
5.这个事情要不要管,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
6.1860年,英法侵略者烧毁并洗劫了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应改为:洗劫并烧毁了7.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生产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8.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棉布”与“出口”位置交换两句互换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干成分枝叶成分呼应成分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并列词语之间不能完全对应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生产量”不能“供应”,能“供应”的应该是“无公害蔬菜”。再如:①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分路上飞快地驰骋着。(“驰骋”是指人骑着马奔跑,改为“跑”。)②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呼啸”指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改为“沸腾”。)③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无形无影,很抽象,怎能有具体形象“浮现”在脑海中呢?可把谓语改成“我永远不会忘记”。)
陈述对象不明确,暗中更换主语,也是造成主谓搭配不当的一个原因。①人们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干劲十足。(“焕发”只能用来陈述“精神”,“干劲十足”只能用来陈述“人们”,不能用来陈述“面貌”。应改为:“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②虽然狂风暴雨从半空中一起倾泻下来,但大家无所畏惧。(“倾泻下来”陈述的是“暴雨”而不是“狂风”,以“暴雨”作主语,删去“狂风”就通了。)2、动宾搭配不当例如: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做……行为”搭配不当,应改为“出现……的行为”。)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③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闪烁着”与“观点”是不能搭配的,“观点”可以改为“光芒”“光辉”之类的词。)3、主宾搭配不当例如: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主语和宾语无语法关系,不是直接成分。但意义上或逻辑上有关系。用“是”“为”等作谓语的句子,它的宾语同主语常常都表示事物(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或都表示行为活动。主语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的句子,好多是由于违背了上述配合原则。①社员耕种的符合政策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修改:社员耕种符合政策的自留地是一种正当的劳动。)
②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自留地,而加禁止、取消,害得文化教育领域几乎成为一片荒漠。(前半段应改为“知识分子钻研业务、搞科研、写书,那时也被看作是种自留地。”)有些用动词作宾语的句子,宾语在意义上也有和主语能否配合的问题。如:③小组的出勤率也有很大增加。(“出勤率”不能说“增加”,应该改为“提高”。)④一些长期有争议的问题,有了不同程度的进展。(“有争议的问题有了进展”表意不明白,看不出是增多了或减少了,还是得到解决了。如果把“进展”改为“解决”表意就确切了。)
①对不起,这次我们对你们照顾得太不周全了。(补语“太不周全”与中心语“照顾”不能搭配,“周全”是完整全面的意思,多与“想”“考虑”等搭配。应把“周全”改为“周到”。)②他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不能是“打扫得整整齐齐”)
4、动补搭配不当例如: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5、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句中“一台”不能修饰“剧本”,应将“一台”改为“一个(部)”。)李教授的报告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悄无声息的会场里立刻响起了激烈的掌声。安安静静热烈①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来。(“手”可以能干的,但“聪明”的“手”就使人无法理解了,应去掉“聪明”。)②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基础”可以是“打下”的对象,“知识”不能是“打下”的对象,可以把“知识”去掉)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①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不只是”不能与“而是”搭配,应把“不只是”改为“不是”,或把“而是”改为“而且是”。)②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无论……(还是)……都”搭配,可改为“即使……也”)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虽然都为两面,但面与面交叉不当特征:有
“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优劣”、“上下”、“左右”、“高低”、“轻重”之类的两面词。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①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条件。②能不能稳住人才,关键在于激励措施是否到位。③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资深院士大胆指出,失业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中国经济速度发展的快慢。正确的例子:错误的例子: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③公民能否遵纪守法,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④“IT”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句子“症状”明显,但并没有语病。特殊情况:要注意隐含的两面(可采用补充方法)①能否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将决定我们的成绩。②是否规范施工,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③党员是否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④是否解放思想,关系到改革开放的进程。⑤能否考上大学与个人的勤奋程度有关。
⑥经济较薄弱的西部地区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重大影响。
⑴联合短语充当句子的主语时,联合短语(或构成联合短语中的某个词)常常会和谓语、宾语不搭配。这句话的主语是“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谓语是“感染”。“思路”是不好“感染”的,主谓搭配不当。8、注意病句中的联合短语例: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⑵联合短语充当句子的谓语时,联合短语(或构成联合短语中的某个词)常常会和宾语搭配不当。
这句话的的谓语是“培养和提高”,宾语是“水平”,“提高”水平可以,“培养”“水平”不行。动宾搭配不当。例: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例: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出席人员、应注意的问题。联合短语“内容、时间、出席人员、应注意的问题”充当句子的宾语。“内容、时间、出席人员”都可以“统一安排”,“应注意的问题”怎好“统一安排”。⑶联合短语充当句子的宾语时,联合短语(或构成联合短语中的某个词)常常不能和谓语搭配。
例:思想政治课,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结合起来。“政治常识”是一个名词性词组,“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则是一个动宾词组,二者不能构成联合关系。⑷句子当中的词或短语不同类,就不能构成联合关系。学习医学或药学例1:我们强调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意味着忽视和否认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社会对人的尊重与关心。
例2:太阳红集团公司向社会招聘35周岁以下,为人诚恳,事业心强,具有大专以上的医学、药学学历的人员。
句子中的“忽视和否认”、“医学、药学”就是只需其一,无需同时具备这两个方面。⑸联合短语强调的总是“同时具有”,可有时往往只需其一,因而常使句意表达错误。忽视或否认
9、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例如: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
②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容,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了呢?
“谁又能否认”就是“大家都承认”,再加否定词“不”就与句子原意不符了。去掉“不”1.看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搭配不当症。
2.看见句中有数量词,检查是否患与中心词搭配不当症。
3.看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彼此失应症。
4.看见句中有双面词语,检查是否患前后失应症。
5.看见“是”字句,检查是否患主宾搭配不当症。
方法小结三、成分残缺与赘余词语堆砌语义重复成分多余赘余残缺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修饰成分缺介词缺助词“的”
成分残缺与赘余⑴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为了、当、在、在……中或下)查主语残缺。
例如: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可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1、主语残缺(一)成分残缺以上都是滥用介词缺主语的例子①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②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③当丁医生经过住院治疗回到家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④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⑤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例①红庙岭垃圾堆放场建垃圾发电场一事,日前专家已通过可行性鉴定。②比赛地点在天安门金水桥前,要沿着长安街、二环路等规定路线跑完全程42.195公里。③2003年公司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困难,超额完成了第一季度的计划,比去年同期增长10%。④昨天,郑州铁路局最后一辆蒸汽机车8077号在焦枝线宝丰境内退役,宣告郑州铁路局百年蒸汽机车时代的结束。运动员产量“它的退役”或“这”⑵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例:一天,刚刚下班的李师傅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中年男子向他伸出一双脏兮兮的手。可在“李师傅”的后面加上“走”2、谓语残缺⑴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谓语,却另外起一个头,造成谓语残缺。①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工业迅速的发展。.②“哥伦比亚”号机毁人亡令人痛惜,但这没有影响到美国民众对航天飞机的热情,约七成以上美国人认为应该继续航天飞机计划。⑵缺少谓语中心词得到实施③尽管美国总是自诩为最尊重人权的国家,但是美国一再出现的严重违反人权的丑行却在国际社会上一致声讨。(06)④今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04全国卷B)
分句缺谓语“遭到了”交纳例如:她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
(“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3、宾语残缺
常表现为误把宾语的修饰语作当作宾语。“扩大”缺宾语,加“的范围”①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②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给予”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处罚”“建立”缺宾语,加上“的制度”③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并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4、修饰成分残缺
主要是定语残缺和状语残缺。
例如:①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的就业人数都很多。
“相当”不能直接修饰“时间”,应说“相当长的时间内”。
②他走在街上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总有一大群孩子围着他,请他讲故事,做游戏。
这句中“做游戏”由于缺少必要的状语,似乎是“他”做游戏给孩子们看,应在“做游戏”前面加上“和他们一起”。
5、介词残缺
该用介词的地方如不用就是介词漏用,介词漏用会使句子表意不清或表达不规范。例如: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激。缺介词“对”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2007年高考四川卷)
此句缺失介词“对”,“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应为“提高对家庭问题的警觉性”。另外,此句还犯了句式杂糅的毛病,应去掉“为了”。
去掉“为了”加上介词“对”6、助词“的”残缺
为了简洁,“的”字有时可以省略,但省略不当则会造成句子的结构混乱。例如:当地一位工人向国家文物部献出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此句缺失助词“的”,“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主语是“珍珠”,让它成为主语,必须在“献出”后加上一个“的”字。
的(二)成分赘余
所谓“赘余”,即多余的,无用的。一个句子结构是完整的,语义也明确,但添加了不必要的词语,自然就是多余的,成了赘余。具体说来,“赘余”有三种类型:词语堆砌语义重复成分多余1、词语堆砌
所谓词语堆砌,就是在一个句子的某处,用上一个词语即可,却偏偏用上了两个或多个词语,以致形成了赘余。如:
①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负责”与“掌握”形成词语堆砌,应删去“掌握”)
②我们要贴近受众去进行播讲,要像在家里和自己的亲人、朋友交谈一样,切忌不可以有凛然不可侵犯的装出来的声威,我们不是坐在衙门里升堂的老爷。(“切忌”即切实避免或防止,它与“不可以”形成词语堆砌,应删去)
2、语义重复
所谓语义重复,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相同意思的词语用了两个或多个,或者后一个词语已包含了前一个词语的意思。如:
①他同老农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实验。
(“多次”与“反复”重复,任删一个)
②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大约”是个表推测或估计的副词,本身有一种不确定的因素;“左右”是个概数,即大概的数目,也有不确定的因素,二者连用即形成词语重复。
此例说明,表推测或估计的副词,如“大约”“大概”“可能”“或许”等,不能与概数连用。
概数有以下两种:或者用“几、多、来、左右、上下”等表示,如“几年”“三斤多米”“十来天”“一百步左右”“四十岁上下”;或者拿数字连用表示,如“三五个”“一两天”“七八十人”。
③这是我的舍弟,请多多关照。
“舍弟”是谦辞,即对人称自己的弟弟,说“我的舍弟”,即形成赘余,应删去“我的”。
与别人谈话、写文章时,称自己的长辈或年长的平辈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时,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侄,有时也加“愚”字,如愚兄、愚妹等。在这些谦称前都不能加“我的”,否则,就会形成赘余。“拙作”“寒舍”也是谦辞,即对人称自己的作品、住室,在它们之前也不能加“我的”。
3、成分多余
成分多余即某个句子成分是多余的,造成了重复啰嗦,影响了表达的简明。常见的成分多余有主语、谓语、定语等成分及助词“的”的多余。如:
1.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后句中的主语“我们”多余,应去掉)
2.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劲了。(谓语“进行”多余,应去掉)
3.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宾语“想法”多余,应去掉)①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②由于具有特色,《古文观止》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③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分外”与“多了”重复。“截止日期”与“最后一天”重复。“以后”和“近三百年来”保留一个就可。牛刀小试④在学习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是当前全国各类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⑤到会的15名与会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⑥他终于实现了长期以来的夙愿。“当前”和“当务之急”重复。“到会的”和“与会者”重复。“长期以来”和“夙愿”重复。⑦《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⑧从诗歌中我们似乎看到,八月的南方,秋风阵阵、阴雨绵绵,黑云笼罩着江南的农村、山区和城镇。“修典”和“编纂”重复。
联合短语之间,不能交叉重复。“农村”“山区”“城镇”,概念之间交叉、重复。应将“山区”删去。1.实属是2.约……左右3.过分…溢美之词4.悬殊很大5.来自于6.正方兴未艾7.刚刚甫抵8.更加弥足珍贵9.可以堪称 10.破天荒第一次11.第一部处女作12.凯旋而归13.分外…多了 14.非常酷爱15.列入\是…之一16.目的…为了17.即将展翅欲飞18.不知是曾几何时19.座位座无虚席20.从内心由衷地常见的造成成分赘余的词或短语21.取得卓有成效的大成绩 22.诉诸(“之于”的合音)于/见诸于/公诸于/付诸于23.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24.忍俊不禁地笑起来25.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26.令人匪夷 27.三令五申强调28.被/让人贻笑大方29.每天日理万机 30.生活安居乐业31.人民生灵涂炭 32.书香门第之家33.没用的废物 34.独自孑然一身35.目前…当务之急36.众多莘莘学子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有三类:
句式杂糅反客为主中途易辙1、句式杂糅
指一个句子套用了两种句式结构。
①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04′福建卷)“这是由于……的缘故”和“这是由……决定的”套在一起而成。改“由于”为“由”即可。
②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③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的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几种常见的杂糅格式:
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3、是为了……为目的的: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4、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5、由于……下:由于……;在……下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7、经过……下经过……;在……下
8、出于……决定的是出于……;是由……决定的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10、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原因是11、有……组成有……;由……组成12、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取得的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14、关键是……所决定的
关键是……;是由……所决定的15、大多以……为主
大多是……;以……为主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17、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18、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以……为中心2、反客为主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①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的,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上半句主语“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不能作后半句的主语,在后一句“能够”前加“我们是”。)②因此,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
3、中途易辙
指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①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为配制……主要原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而“都离不开它”的主语当为“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加上就造成结构混乱。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是指句子表达的内容、意思等使人不易了解或不止一种解释。包括:“令人费解”和“有歧义”。①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②国务院办公厅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共度新春佳节。
(“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中国血统的外籍人”表意不明。改为“外籍华人”(一)令人费解
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说。费解③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2个星期内进行。(04′吉林卷)解析:申请时间究竟是开学前“3个月内”还是“2个星期内”还是“3个月到2个星期”之间那段时间?让人费解。
同一语言材料,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意义的理解(二)有歧义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就有两种理解:A.“猎人的狗被咬死了”;B.“猎人被狗咬死了”。
下面的句子有哪些理解?①他才来,许多人还不认识。②三个学校的领导参加座谈。③几个工厂的工人。④学生的天职是读好书。⑤这份报告我写不好。1、交代不清①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②他谁都瞧不起。是张原还是老人“手里提着”交代不清是“谁都瞧不起他”,还是他瞧不起任何人,交代不清。③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2004年高考全国卷I)“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是指“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还是“索尼公司的产品”?所指不明确。2、指代不明①部门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的准备的。②李秀成被清兵抓住砍头时是不是表现得很英勇呢?从一些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这样的。“他的批评”指代不明
“这样的”指代不明③搜集史料已经不容易,鉴定和应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文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这方面”指代不明3、由结构划分不同引起语义混乱①不准在车站、码头、机场、公园和商业区以外的地方设立广告牌。②记者否认外星人光临H国N城是有根据的。“以外的”有歧义“否认”有歧义③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④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1994年高考题)“由我们解决”的内容有歧义“15日前”还是“前去”4、词语含有多层意思,造成表意不明
①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长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②这辆车没有锁。③我要炒肉丝。(两种理解)“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锁住”,又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问题”指什么?可在“揭发”后加“的”④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⑤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批评的人很多”有歧义,是“文章中批评的人很多”,还是“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不明确。“晚上来的人”有歧义,是“晚上上来的人”呢,还是“迟上来的人”?5、省略不当造成歧义本店热忱为各位旅客服务,购买车船、飞机、饭票者请到一楼服务台联系。由于“车船”“飞机”后省略了“票”,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再如“上海吊车厂的”就不能简称为“上吊的”6、介词、连词表达有歧义①在病中她仍没忘记被造反派抄去的她同“李先生”的300多封家信。解析:“被造反派抄去的”是“她”的家信和“李先生”的家信共300多封呢,还是“她”与“李先生”的往来书信300多封呢?②根据气象资料分析,长江中下游近期基本无降雨过程,仅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可能有短时小到中雨。
解析:“和”字造成句子的多义性。“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既可指江苏的整个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也可指江苏的部分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7、数量定语易产生歧义
学校来了三个医院的医生。解析:可能有两种理解:A.学校来的医生只有三个,是一个医院的;B.学校来的医生共三个,来自三个医院。⑴“减少(缩小、降低、下降)不能和倍数搭配”
①三T企业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一倍”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减少了一倍多”更是荒唐。减少、缩小、降低和下降不能成倍,后面只能跟分数或实际数量。可以说:经过革新,产品的体积比原来缩小了一半。
每件产品的成本下降了20元左右。另:需注意一些跟数量有关的词语的用法
⑵“平均分(成绩)都……”需区别对待
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85分以上。
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都”。①这次期中考试,我班各门学科的平均成绩都超过了隔壁的二班,打了一个翻身仗。②两次物理考试,我班的平均成绩都不错。③这次比赛,男女同学的平均得分都不低。(√)(学科不止一门)
(√)(考试不止一次)(√)(演算对象、范围并不固定单一)但学科不止一门、考试不止一次或演算对象并不固定单一是,用“平均分(成绩)都……”未必不妥。⑶“时速每小时…”或“时速…小时”重复累赘
①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②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
“时速”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每小时”或“小时”一起出现就显得重复累赘。例①应去“每小时”,例②应去“小时”,或把“时速”改为“速度”。与之类似的还有“单位价格”、“日均”、“年均”等问题。
③这种电子元件每件的单位价格是15元。④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3288元。
⑤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1500人。
⑥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5000万吨。
每件、每台、日、年都属于“单位”,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⑷“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矛盾
①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②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最多”和“至少”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以上”、“……以下”都表示范围,因而“最多……以下”和“至少……以上”的表述都存在语病。例①应去“以下”,或去“最多”而代之以“在”;例②应去“以上”或“至少”。⑸“囊括……其中的……”
矛盾①由胡佳、彭勃、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囊括”即把全部包罗在内,“八枚”中获得“五枚”,虽然不少,但也不能称“囊括”,应改为“获得”。②这次世乒赛,我国选手成绩优异,囊括全部的七枚金牌。“囊括”使用正确⑹“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
表意不明①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②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大约”、“超过”、“将近”后面跟整数来表示约数,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不明,因而“大约(超过、将近)……左右(上下、多)”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修改的办法是删前或除后,例①可删“超过”或“以上”,例②可删“大约”或“上下”。⑺“几个…的…”不是都有歧义
这种表述未必存在语病,关键要看“几个”修饰的对象是否存在不同的理解,这一短语的结构是否有不同的理解。①三个学校的领导都到教育局汇报工作
②钱副总理先后接见了三个国家的外交部长。例①的“三个”修饰对象不明,有歧义;例②的“三个”只修饰“国家”,不存在歧义。8、并列短语种属不清造成歧义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解析:“其他学校领导”到底是指同一学校的其他领导,还是指别的学校的领导呢?可在“其他”或“学校”后面加个“的”字,即可消除歧义。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概念的运用是否准确,判断的构成是否恰当,推理的方式是否合理等多方面来分析。不合逻辑主要包括:1、自相矛盾
2、范围不清
3、强加因果4、主客倒置
5、不合事理
①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无比力量。
③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突然”和“渐渐”矛盾。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1、自相矛盾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我们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2、范围不清
①我数学很好,所以对语文没有兴趣。
②周谷城先生早年积极投身“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数学很好”与“对语文没有兴趣”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两句之间无因果关系,不合逻辑。3、强加因果4、主客倒置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纤坯布采购合同范本
- 农信社借款合同范本
- 出售液压设备合同范本
- 产品货物装运合同范本
- 出让生鲜小店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字体
- 出口服装合同范本
- 中介房产股合同范本
- 公司设计合同范本
- 乙方基坑支护合同范本
- DB43T 578-2016 锑冶炼砷碱渣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 医院工程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英语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练习题(附答案)
- 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JGJ111-2016 培训
- 2024年汽车装调工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新版)区块链应用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验人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9全套教学课件
- 高中英语课程设计目的
- 2024-2025学年北京一零一中学初三期初测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4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CET-4真题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