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 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自然辩证法 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自然辩证法 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自然辩证法 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自然辩证法 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默顿的科学规范原则及其述评默顿指出:“四种制度上必需的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非谋利性以及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1、普遍主义“普遍主义”是关于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界的准入资格的规范。这个规范有两重含义:其一,它要求以实证的、逻辑的这种普遍的而非个人性或个性化的标准来评价科学和科学成果——“真理性主张,无论其来源如何,都应该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即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对于要进入科学之列的主张,不管是接受还是拒绝,并不依赖于主张提出者的个人或社会属性;他的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都与此无关”;反对“同样的行为要根据人的地位和身份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价”。其二,这个规范要求科学殿堂的准入资格的平等:“普遍主义规范要求在科学职业生涯上向有才能的人开放”,反对以任何理由如出身、种族、信仰等,限制有才能的人从事科学活动。2、公有主义公有主义规范有两重含义:其一,要求把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无偿地交流和使用,反对把科学知识作为创造者的私有财产。默顿说:“科学是公共的知识,而非个人的知识。只有当科学家把他的思想和发现公之于世,他才算做出科学贡献,因而,只有使他的贡献成为科学的公共领域的一部分,他才能真正地要求说,这项贡献归他所有。”就是说,科学家必须公开其发现,才能获得科学共同体赋予的“知识产权”。但这一“产权”在默顿看来是非常有限的:“科学的重大发现都是科学社会协作的产物,因此,它们属于社会所有。它们构成了共同的遗产,发现者个人对这类遗产的权利是极其有限的”。其二,要求科学家承认和尊重同行的知识产权。一个科学家的“知识产权”通过发表其成果而确立,对于这样的“知识产权”其他科学家应予以承认和尊重,即在无偿利用这一成果的同时应该注明其来源。也就是说,公有主义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引文和参考文献的规范。默顿指出:“在学术领域中,引文和参考文献不是不重要的事。当许多一般读者——科学家和学术界以外的普通读者,认为文章的脚注、尾注或参考文献都是不必要的和令人讨厌的时候,我们要说,这些是激励系统的核心和对知识起很大促进作用的公平分配的基础。”3、非谋利性这一规范涉及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的制度性控制,它要求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工作,要求科学家,以科学本身为目的,“为科学而科学”,“只问真伪、不计利害”。反对利用科学谋取个人利益,也不以服务他人和公共利益为直接目的。用默顿的话来说就是,科学家“应当只关注其工作的科学意义,而不要关心它的可能的实际应用或它的一般社会影响”。“非谋利性”规范体现了纯科学扩展实证知识而非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宗旨,它的价值基础是“客观性”和“创新性”。当科学为利益所驾御的时候,科学的客观性就有被扭曲和牺牲的可能。如果科学家为利益所左右,“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当援弓而射之”,就不可能忘我地、心无旁骛地扑在工作上,科学的创新就会受到严重影响。4、有组织的怀疑主义它既是方法论的要求,也是制度上的要求。科学中的“有组织的怀疑主义”规范,根植于西方源远流长的怀疑主义哲学传统。作为科学的一个制度性规范,“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有两层含义:其一,“质疑和审查”,它与哲学上的怀疑论、个人的怀疑精神是相通的,但又有本质区别,主张依据经验和逻辑,对现存的信念和权威持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它要求对任何科学成果,都根据经验事实和逻辑一致的标准来质疑和审查——“按照经验和逻辑的标准把判断暂时悬置和对信念进行公正的审视”,“包括对已确立的常规、权威、既定程序的某些基础,以及一般的神圣领域提出疑问”。其二,这种怀疑和批判是“有组织的”,是一种制度上的安排,而不仅是个人行为。默顿指出:“社会性的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是指科学和学术中对知识主张的批判性审查的制度化安排,其运行不依赖于这个或那个个体的怀疑倾向的偶然表现。科学文化中的社会化过程与这样的社会安排的结合,充当着社会控制的中介。”2.科学技术界“马太效应”的评价1973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奠基人罗伯特·默顿在分析科学技术共同体中关于经费和科学荣誉分配时,借喻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将科学技术共同体运行过程中这种“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一、“马太效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作用1、“马太效应”客观上有利于科学权威的迅速形成,是科学技术共同体得以维系的重要保证具有兼备深厚广博的专业知识、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能率领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科学家联合作战的学术带头人是一个优秀的科研集体的必备条件,如今许多科研领域实行的首席科学家制度和学科带头人制度的成功运行已说明了这一点。“马太效应”带来的优势累积效应客观上有助于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它的存在使得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的分层结构进一步加强,处于金字塔顶层的少数学者逐渐成为本领域的学术权威。2、“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高水平学术团队的成长壮大“马太效应”客观上有利于学术权威的迅速形成,通过学术权威的声望又可以提高其所在的科学研究集体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使之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如果已功成名就的学术权威除了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之外,尚具备高尚的人格与宽广的胸怀,能够为优秀青年的脱颖而出甘当人梯,那么“马太效应”又可以使那些本无优势的年青人,由于置身于优良的科研环境中且得到名师的悉心指教而业绩卓著。3、“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的形成与完善“马太效应”加大了科学技术共同体成员之间在学术成就、学术声望乃至于物质利益方面的差距,科学技术共同体中的多数人处于默默无闻或声望有限的境地,仅有一少部分人能够抵达金字塔的顶层,它所产生的荣誉累积和荣誉终身等现象,促使居于科学技术共同体金字塔结构中底层的研究者强化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取超越学术权威的成就,摆脱劣势,赢得同行与社会的承认,获取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这在客观上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4、“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研资源、科技奖励的优化配置“马太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好钢用在刀刃上”之效果,使研究者的科学产出增多、科学声誉和影响不断扩大,又促使其获取科研经费的能力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科学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二、“马太效应”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消极影响1、“马太效应”有可能造成学术领域的两极分化,影响团队精神的发挥“马太效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的分层现象,使得处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科学家在科研项目的申请、科研成果的评价、科研论文的发表等诸多方面锦上添花,而处于中下层的大多数秘研人员却鲜有雪中送炭的机会。随着学术领域贫富差距的加大,若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则有可能造成大多数科研人员在心理上难以平衡从而引起内部矛盾,遏制个人创造力的发挥,直接影响整个科研团队的攻关能力。2、“马太效应”有可能不利于年轻人成长,造成不公平竞争“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一些具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科研人员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使其在极富创造力的最佳年龄阶段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影响原创性成果的获得。少数学术权威对中青年科研人员的压制更加大了其获得成果的难度。3、“马太效应”有可能成为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温床“马太效应”使得少数人名利双收,光环耀眼,耐不住寂寞者无心向学,为了保住光环便违规操作甚至铤而走险;多数人则默默无闻。甚至使一些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科学成果难以得到承认。面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人会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但也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失去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甘于平庸甚至结束科学生涯,也有人会被这种不公平的现实存在刺激起获得较多社会承认的欲望。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愈是突出,它所激起的某些人的欲望就往往愈强烈。当通过合法途径满足欲望困难重重的时候,有人就可能采用越轨的方法谋求名利。4、“马太效应”有可能造成科研资源积压浪费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投入,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科技投入分配失衡、科研资源积压浪费甚至滥用等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权威可以凭借其优势不断占有科研资源,继而赢得各种奖励,而真正投入到科研中的时间、精力、经费往往难以保证,造成资源积压与浪费甚至滥用。3.技术决定论与技术建构论的述评基于社会建构论是一种新的、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我们在讨论技术决定论之前,要先从社会建构论谈起。因此,我们必须先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社会为什么要建构技术,社会有什么必要去建构技术?首先,技术对社会历史发展和增强国防力量有决定作用,社会之所以花大力气去进行国防的拨款,进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成立核技术研究所,耗费巨资去建造巨型飞机和航空母舰、发射导弹,都与增强国防力量或国防现代化有关,技术对国防力量的增强和国防现代化有决定作用。其次,技术对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极为重大的作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就是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技术对于要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都有关键意义。至于技术对人民衣、食、住、行的作用更是不在话下的,在手推车、马车时代和汽车时代、火车时代、飞机时代人们如何出行,其方式和水平是完全不同的。再者,技术对环境治理起决定作用,有人认为环境污染是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的结果,这样说,有一定道理,但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还得依靠技术,例如循环利用早已是资源的技术、烟尘回收技术、固体废弃物回收技术、液体过滤技术。我们今天不应废弃技术,不应当也不可能回到刀耕、火种和乘坐马车的时代。最后,技术对人类健康、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决定的作用,无可否认,医疗水平近几十年有了很大提高,而这均得益于一般技术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心脏搭桥过去曾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的事,现在可以说不太困难或轻而易举。总之,社会之所以要建构技术从根本上取决于技术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技术对社会历史没有很重大的作用,就必然会去建构别的什么东西。社会要建构技术,决定于技术如何发展,社会必须适应技术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去建构技术,而不能任意地构造技术,不能违反规律去建构技术,在这里,技术仍然是起决定作用的,人们不能在不掌握普通机床的时候就推广应用数控机床,我们不可能绕过发展黑白电视的阶段,一下子就大力发展彩色电视,不可能不会造大卡车,就先造小轿车。技术对社会的建构作用,包括技术造就了不同的历史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信息时代„„所有这些时代都不是社会建构出来的,都是技术决定的。我们认为,技术决定论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很多技术发明、技术改进确实是由社会需要引起和促进的,这就是社会建构技术,但有了某种技术,它的改进和完善就不能由社会制度或哪个阶级来要建构了。原子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产生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有关,特别是与军事需要有关,但我们却不能一般地说原子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就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当然,也不能一般地说原子能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大概是针对现代技术、近代技术至少是古代技术、水利技术来说的。人们恐怕很难解释,是什么社会因素又怎样建构成人类早期打制石器的技术、用火的技术、制陶技术。同样,人们恐怕也难于说清楚是什么社会因素又怎样建构出远古时期的烹饪技术、酿酒技术和种植技术。也许,一项技术在它的早期并没有多大的社会建构在起作用,而在有了某种初级技术萌芽状态的技术,社会就能把它建构成为定型的、完善的、更有效的技术。技术决定论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区别可能与技术的属性有关,强调技术的自然属性,强调技术本身的作用,可能倾向于技术决定论,反之,强调技术的社会性,就容易倾向于技术的社会建构论。我们是在承认技术的自然属性的前提下自然承认技术的社会属性,同理,是在肯定技术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接受技术的社会技术建构论。讲到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的社会建构论,必然涉及到有关技术、社会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按我们的理解,简单地说技术就是人们进行制造和实现作业的方法、知识、手段和程序;人群的组织结构加技术就是社会,人们的组织结构是与技术状况密切相关的,社会不可能脱离技术不可能没有技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在远古时期,人们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没有也不可能有剩余劳动,因此才有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以后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才有奴隶主剥削奴隶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只是因为有了纺织技术和蒸汽技术的出现,才有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建构。总之,社会不可以没有技术,必须以技术为前提,才有对技术的社会建构。4.熊比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及其述评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第一,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尽管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能够导致经济生活的变化,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经济变化;还有另一种经济变化,它是不能用从外部加于数据的影响来说明的,它是从体系内部发生的,也就是“创新”。第二,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曾作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你不管把多大数量的驿路马车或邮车连续相加,也决不能得到一条铁路。“而恰恰就是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我们要涉及的问题,也就是在一种非常狭窄和正式的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的问题。”这就充分强调创新的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主张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第三,创新同时意味着毁灭。一般说来,“新组合并不一定要由控制创新过程所代替的生产或商业过程的同一批人去执行”。所以,在竞争性的经济生活中,新组合意味着对旧组织通过竞争而加以消灭,尽管消灭的方式不同。如在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创新和毁灭往往发生在两个不同的经济实体之间;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实体的扩大,创新更多地转化为一种经济实体内部的自我更新。第四,创新必须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熊彼特认为,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而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只要发明还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新工具或新方法的使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能够创造出新的价值。把发明与创新割裂开来,有其理论自身的缺陷;但强调创新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应用,必须产生出新的经济价值,这对于创新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五,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我们所意指的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同我们在循环流转中或走向均衡的趋势中可能观察到的完全不同。它是流转渠道中的自发的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我们的发展理论,只不过是对这种现象和伴随它的过程的论述。”所以,“我们所说的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第六,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熊彼特把“新组合”的实现称之为“企业”,那么以实现这种“新组合”为职业的人们便是“企业家”。因此,企业家的核心职能不是经营或管理,而是看其是否能够执行这种“新组合”。这个核心职能又把真正的企业家活动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每个企业家只有当其实际上实现了某种“新组合”时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这就使得“充当一个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业,一般说也不是一种持久的状况,所以企业家并不形成一个从专门意义上讲的社会阶级。”但是,以能否实际实现某种“新组合”作为企业家的内在规定性,这就过于强调企业家的动态性,这不仅给研究创新主体问题带来困难,而且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也很难把握。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和分析,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在熊彼特假定存在的一种所谓循环运行的均衡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和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只有在他所说的实现了创新的发展的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和资本,才产生利润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新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资本的职能是为企业家进行创新提供必要的支付手段,其所得利息便是从企业家利润中偿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在这个创新理论中,人们只能看到生产技术和企业组织的变化,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剥削关系则完全看不见了。5.科学问题及其来源一、认识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需要解决而又未解决的矛盾,它包含着一定的求解目标和解答域。1、区分真科学问题与假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只能由学生在活动中遇到不解和矛盾时提出来。假科学问题是那些脱离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或是没有足够的活动或情境准备的,或相对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过分开放性的无的放矢的问题。2、区分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往往暗含有多个“变量”,指向无边无际;而封闭性问题只有两个以下的“变量”,指向确定的答案。提问者如果提出多变量的问题,说明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认识才刚刚开始;而两个变量的问题说明提问者已获得了一个因果关系的假说。真正的“科学问题”是一个暗含着理论假说的问题,是启发学生提出更多问题和假说的梯子。但教师应该把开放性问题向封闭性转换的过程放在活动前完成,留给小学生的应该是封闭性的问题。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往往不能独立地、成功地提出一个封闭的科学问题,而要靠充分、亲历的活动和教师的引导才能成功3、正确使用“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科学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呢?杜威、皮亚杰曾经提出过的“重演论”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发展是从“这是什么?”到“这是为什么?的。结论:孩子们要先进行“是什么”问题的观察和训练,然后再进行“为什么”的解释和思考。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应该主要进行“是什么”问题的探究活动,但鼓励对“为什么”问题的思考。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要鼓励并强调解释,但必须在活动后或师生共同讨论后发现矛盾和困惑对现象的解释。4、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有矛盾才会产生惊呀之情,因此教师要想办法给学生装设置困惑和矛盾。但是矛盾不能太多,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般不要涉及超过两个变量,变量多了,学生就难以驾驭了。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必须建立在较全面掌握前人已有的科研成果之上,并对本领域的科学发展有较好的洞察能力,从而指出符合逻辑的和符合社会需求的进一步发展方向这里往往是较大的科学创新活动。关于孩子们的创新也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发展适合于孩子们特点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二、科学问题的来源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经验定律”型问题,其肯定回答就是经验定律假说。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例如:科学事实与已有理论之间的矛盾。3、从某一个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矛盾。例如:“悖论”,如罗素悖论等。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中发现问题。例如:不同理论之间的分歧。物理学中的粒子说与波动说。5、从社会需求与已有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题。例如:如果社会现有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其中有一些则会转化为科学问题。6.科研选题及其原则一、认识科研选题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科研成功或失败,成果或大或小的重要环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方法上的技能而已。而得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选题问题的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阶段,而且是更困难的一个阶段,因为选题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尤其是被称作“不定向”的基础理论研究,灵活性非常之大,应该纵观科技发展史,根据自己的才能来选择方向。从广泛的意义上讲,科研选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研究方向,二是选择研究课题。前者决定研究集体和研究者个人在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探索的主攻方向,后者则是在这个主攻方向下选定进攻的突破口与制高点,明确在这个方向逐步实现全面占领的具体课题任务,制定实施的计划和步骤以及采取的方法和途径。二、科研选题的原则科研选题并无一成不变的格式和完全统一的方法,但下述的基本原则是一般选择过程都应考虑的:1、需要性原则从社会需要或科学技术本身的需要出发,优先选择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恩格斯有句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出发,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一般来说,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离开社会需要,研究工作得不到支持,取得成果也难以推广。因此,有志于科学事业的人,首先要从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出发,在人类物质文明三要素(材料、能源、信息和人类日常生活四因素(衣、食、住、行等所构成的基本社会需要领域中,选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我国杂交水稻培育成功,就是满足需要性原则的选题范例。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选择这个课题就是首先着眼于社会实际需要,从解决国计民生的一个大问题——吃饭问题出发的。这项科研成果,为我国水稻面积大幅度增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促进深化了遗传理论特别是杂种优势遗传机制的研究。选题成功的实例证明,面向社会实际需要来研究课题,不仅其成果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能够推动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培养一批科研人才。2、可能性原则所谓可能性原则,就是根据实际具备的和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来选择课题,对预期完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尽可能加以周密的准确估计。主观条件指研究者的状况和水平。要根据研究者的学术知识,研究经验和能力素质来选择适宜的题目。选题过难会久攻不克,过易又会影响才能的发挥,造成人才浪费。客观条件主要指实验手段、资金和材料准备等。无论是基础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究,都要有经费,一些使用庞大设备,精密昂贵仪器和耗资巨大的研究课题,对客观条件更要周密细致。否则,盲目上马就可能在研究中问题成堆,障碍重重,甚至骑虎难下,有时还不得不中途停止,造成浪费。需要是无止境的,现实是有限的,这也要求我们善于在矛盾的两者中,保持必要的“张力”。3、创造性原则科学研究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它必然要求创新,有自己独到之处,没有创新就谈不上科研。所以评审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论文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有自己新的见解,而博士论文则要求作者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可以说,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本身具有先进性、新颖性。4、科学性原则这个原则包含几层意思:其一,选题要以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其二,选题要以被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其三,科学无禁区,这点一般来说是对,但是实践一再证明行不通的课题就不宜涉及了。选题有限制,所以科学原则也可以叫做限制性原则。上述选题的四个原则,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因此,选题时应当有一个总体观念,综合运用。需要性原则制约了科学研究的方向——为社会和科学自身服务;科学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以科学实践反复检验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创造性原则显示了科学研究的本身特征——探索未知世界的新现象和新规律;可能性原则表征了科学研究的现实条件——保证实现预期结果的主观、客观因素。总之,要做到选题正确,必须满足以上所有原则。应当指出,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也适用于技术开发课题的选择原则。7.自然观演变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一、古代素朴的自然观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古代东方和西方的自然哲学,同自然科学的萌芽状态相适应,其中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具有朴素的、直观的性质。1、直观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直观地整体地从客观世界自身去寻找世界的本原;2、辩证性: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充分地注意到世界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世界;看到自然界的矛盾现象,并把对立面的对立统一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3、思辨性:古代朴素的自然观是唯物的辩证的,但是朴素的、直观感性的、猜测思辨的,它从总体上把握自然界,缺乏实验科学基础,把物质归结为一种具体形态,这是有缺陷的。二、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1、中世纪由于宗教神学的统治,严重桎梏了人对自然的关心和认识,桎梏了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在神学支配下成为它的婢女;2、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发成了为论证服务的哲学思辨和逻辑方法,而不是面向自然界的实验的研究方法;3、中世纪后期,亚里士多德主义逐渐代替了柏拉图主义,在基督教世界中占据统治地位。接受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本身没有过错,错的是将他的思想教条化、绝对化。三、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1、形而上学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是与当时经验自然科学所运用的还原分析法密切相关的。所谓还原分析法,就是把复杂的事物和复杂的关系,还原为简单的事物(要素)和简单的关系,即把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割为若干孤立的部分(要素),分别研究各个部分(要素)的属性、特征、结构和功能,然后再把这些部分合为一体。但如此所得到的结论却是各个部分的共同属性,而不是原有对象的整体性。它对于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虽然必要,但却给人们留下了一种习惯,即孤立地考察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撇开它广泛的总的联系;不是把自然界看作是运动的,而是看作静止的;不是看作本质上变化的,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不是看作活的,而是看作死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便显得越来越不适用了。2、机械性以机械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与人。它承认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按规律运动着的。但它用纯粹力学的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这种观点否认了有机界与无机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性质上的差别;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性质上的差别;它不把自然界理解为一个过程,而把自然界看作是按某种必然规定的机械的构成,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具有严格的秩序,不存在偶然性。而运动也只有数量的增减与场所的变更,其变化的原因在于外力的推动。与古代朴素的辩证自然观相比,显然是一种倒退。3、不彻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这种观点必然导致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割裂,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四、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与人类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8.系统、系统特性、系统功能优化一、系统的概念“系统”源于古希腊,表示按一定关系结合起来。在现代一般系统论的研究中,“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概念包含着四个要义: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第二,“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第三,“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这一观点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得到许多哲学家的认可。确认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存在的普遍形式,不仅要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系统,而且要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质客体都自成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具有普遍性,表现在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不仅自成系统,而且互成系统。但显而易见的是,系统与要素的规定是相对的。系统之成为系统,要素之成为要素,只是在特定的联系中才能成立。二、系统的特性1、结构性,就是组成系统的诸要素或部分的相互结合的方式。任何系统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的结构性要求我们优化结构,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2、层次性,指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系统的区分是具有相对性的。系统的层次性要求我们重视其动态有序性,以保持结构的相当稳定性;3、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系统的开放性要求我们重视并善于利用外部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整体性,是指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最显著的特征是整体性。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其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由系统的整体结构决定的新的性质和功能。系统之所以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全新的性质和功能,是因为系统不是组成要素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机地组织起来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出某种协同效应,形成了特定的结构,这样就会使系统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统一性和协同性,系统因此以结构为载体表现出整体性的功能。三、系统功能优化1、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方式自然系统演化有三种基本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分叉,分叉表明了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的对立统一。当自然系统的一种稳定状态难以挽回地被扰乱,即不稳定达到一定的临界阈值,就会发生突变分叉,而一旦分叉发生,选择作用过后。系统进入新态,新的稳定性又开始起支配昨用。系统的演化作为逐级分叉的层次跃迁的过程,就是经过一系列的稳定--失稳--稳定状态,按较突然的跃迁、爆发的方式越过稳定阈外而进行的;第二种方式为突现,突现是指由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的形态、结构和性质。对自然系统的演化而言,即是指自然系统的新的形态、结构和性质作为整体的突然出现。自然系统的突现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类型,在突发性、间断性、不可预测性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三种方式为“内在随机性”,是确定性系统内固有的特征,体现了随机性存在于确定性之中,确定性自己规定自己为不确定性,说明了确定性与随机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2、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其中开放和远离平衡态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这意味着系统内要素独立性的丧失,各要素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协调运动,从而导致系统新质的出现,因此非线性相互作用在自然系统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涨落是由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元素的无规则运动及外部环境不可控制的微观变动引起的,是一种随机的、不可预言的事件。当系统处在远离平衡态,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相互作用,那么,某种微小的涨落就会使系统的状态发生微小变化,这种微小变化将通过非线性的反馈机制而被放大,使系统跃迁到一个新的稳定有序状态。在系统内部,各种涨落随时产生着,被系统非线性相互作用吸收并放大的涨落可能不止一个,这样,与不同性质的涨落相对应的临界点也不止一个,于是出现了系统演化过程的分支。究竟哪一种涨落最后成为新的有序结构,系统将沿着何种分支向前发展,这主要由系统内部的选择机制和系统外部的条件共同决定。9.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渊源、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一、学科渊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领域的自然辩证法,有其历史的渊源。从I.康德于1755年和P.-S.拉普拉斯于1796年提出星云说,试图揭示天体演化的历史开始,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被打开了第一个缺口。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有了一系列重大发现,其中,能量转化、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被恩格斯称之为自然科学中彻底动摇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三大发现。这一切都从不同方面揭示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和普遍联系,充分展示了整个自然科学从经验到理论、从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是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哲学思想的渊源上说,它依据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他们的新哲学世界观,始于19世纪40年代。他们关于自然辩证法思想的萌芽,也产生于这一时期。系统地研究、建立和阐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主要是由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进行的。在《反杜林论》哲学篇和《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描绘了整个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运用丰富的自然科学材料阐发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研究了各门自然科学的辩证内容。他把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界的辩证法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辩证法联系起来研究,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认识的辩证法是客观的辩证法的反映,指出辩证法是唯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很重视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研究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恩格斯提出18世纪科学和哲学结合的结果就是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结合的结果就是英国的社会革命等著名论断。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技术史,论述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产生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对整个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有重要意义。二、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三、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方式;自然界的演化发展规律;人和自然界的关系。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义: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4、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作为人的一类社会活动,和其他类型的社会活动,如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军事活动、教育活动、思想文化活动之间,无不存在着互动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双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学技术能对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作用户称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其他社会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