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乡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乡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乡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乡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乡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东卯乡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A.批判神权统治B.宣扬人性解放C.构建理性王国

D.倡导思想自由参考答案:C2.“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了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了耶路撒冷。”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宗教改革运动 B.文艺复兴运动

C.启蒙运动

D.“光荣革命参考答案:B3.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参考答案:B4.有学者指出,在近代中国,西方的精神文化(民主、共和、宪政、自由、平等、博爱、人权)融入难,世俗文化(衣食住行)融入易。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近代经济基础薄弱

B.中西文化体系差异巨大C.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D.列强侵略加剧中西文化冲突参考答案:A5.在美苏对峙争霸中,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是A.里根B.肯尼迪C.艾森豪威尔D.尼克松参考答案:B肯尼迪总统时期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故B正确;里根总统并未主张对苏联采取“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故A错误;艾森豪威尔与尼克松都没有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策略,故CD错误。故选B。6.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写的《法学阶梯》中,将契约细分为四种实物契约、四种合意契约、口头契约和文字契约,除此之外还将其它的非典型契约统称为无名契约。可见其A.利于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应用B.具有注重形式和程序繁琐特点C.为民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D.注重维护身份平等和个人私权参考答案:A材料中对于契约从不同形式进行分类,主要是适应实际生活中需要,这有利于罗马法在实际操作的运用,故A项正确;B选项中程序繁琐不符合材料中罗马法特点,故排除;C选项中民主制度材料没有提及,此时已经到了罗马帝国时期,而不是共和国时期;D选项中身份平等不是罗马法宗旨和目的。7.“共产党人满足南京方面的要求,答应拥护孙的三民主义,不再以武力推翻国民党,放弃用苏维埃的运动方式斗争地主,使它的地方政权民主化,并把他们的部队置于国民党的统一指挥之下。”材料所述应是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C8.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跨越实现后,又推倒一堵墙是在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C.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参考答案:D略9.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着宗教而摆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材料中的斗争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借助拜上帝教发动起义,进行反封建斗争,但是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最终以失败告终,A项正确。义和团运动是反西方宗教而不是借宗教摆脱传统,排除B。辛亥革命是代表进步力量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但不是借宗教摆脱传统,排除C。北伐战争是在国共合作下开展的,与宗教无关,排除D。所以选A10.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参考答案:考点:宋明理学.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解答:理体现在社会上理是儒家伦理道德,是唯心主义的,故A错误;理是强加到人身上去的道德观念,并非生来就有,故B项错误;理是体现最高统治者的意志的,故C项错误;宋明理学是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故D正确.故选D.11.某古代著名思想家,理学之大成者,其子早丧,儿媳年轻美丽而守寡,邻人劝之曰:“父壮叔大,瓜田李下多有不便,不若找好人家而遣之。”其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终不嫁,儿媳郁郁而终。此思想家会是(

)A.孔子 B.韩非子 C.朱熹 D.陆九渊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体现理学家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以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消除人们的私欲,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故C正确。A不对,孔子主张仁爱;B不对,韩非子主张法治;D不对,陆九渊提出“心”就是“理”。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12.元朝中书省直接管理的地方有A.江苏、浙行B.湖北、湖南C.河北、山西、山东D.甘肃参考答案:C13.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有一对20岁的孪生兄弟,弟弟乘宇宙飞船以29万千米/秒的速度飞行,哥哥留在地球上。50年以后,当哥哥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时,他去迎接回到地球的弟弟,却发现弟弟还是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你认为应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A.相对论

B.量子理论C.万有引力定律

D.质量不变参考答案:A14.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古代中国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下列各项中体现这对矛盾的史实包括

①秦代设郡县以分割相权②汉代“内朝”的形成③唐代“三省”的设置④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B15.很多史学家把公元公1500年前后作为全球一体化的开端,这可能是因为公元1500年前后A.各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的状态开始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欧洲同其他地区开始经济文化交流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参考答案:A【详解】公元1500年前后西欧开始了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质监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逐渐开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故选A项;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B项;欧洲同其他地区开始经济文化交流的时间远在1500年以前,排除C项;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是在18世纪,排除D项。1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促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B.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C.导致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D.推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参考答案:A17.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B.仁爱C.仁政D.兼爱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结合材料中的“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可见孟子对弱者的关注,由此文王发政施仁,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要求统治者要关注民生,这体现的是仁政的政治思想。A是孔子的思想;B是荀子的思想;D是墨子的思想;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孟子的思想点评:孟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在人格理想上,强调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18.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B.坊市的界限被打破

C.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

D.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参考答案:A19.1839年,英国水兵在尖沙咀杀害了中国农民林维喜,时任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督的义律以领事裁判权为由,拒绝以一人抵死,并要求私自开审凶手。林则徐依据所译《各国律例》对义律的狡辩严加驳斥。这表明林则徐A.以保护国家主权完整为己任B.要求废除强加的领事裁判权C.运用西方法律维护民族利益D.认为应当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内容为林则徐根据《各国律例》来驳斥义律的狡辩,可以看出林则徐运用西方国家的法律来处理相关事务,维护民族利益,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维护国家主权,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要求,B选项排除。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20.“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是(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词。下列关于这个“幽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是它得以“游荡”的根本推动力B.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政治纲领C.巴黎公社革命是其最早的尝试D.十月革命使人类进人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参考答案:B21.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

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参考答案:A22.从1895—1898年,据初步统计,中国约有76个学会组织。一般而言,学会这种组织并不需要相当的人力与物力才能实现,它只要一群知识分子有此意愿就可以成立,当时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的意愿是很普遍的。这表明当时的学会A.建立成本低因而组织成分复杂B.具备早期政党组织的某些特征C.受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出现D.有利于西方新思想的传播扩散参考答案:D材料并不能体现当时学会的组织成分复杂,故A错误;政党是以参与或夺取政权为目标,具有统一的纲领和组织、统一的领袖,学会并不具备政党的特征,故B错误;当时处于维新变法时期,三民主义思想并未形成,故C错误;学会知识分子集会讲学论政,这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故D正确。故选D。23.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的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的理论参考答案:C24.北宋“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已何与焉?”“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这两句话的含义有①天地之间有“理”,还有“气”②理就是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③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④要穷理就必须在“物”外求“心”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参考答案:B25.有学者指出,继20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在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社会中,这些作家的主要题材是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这一评论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题眼是“20世纪”“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浪漫主义文学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术、酒精或毒品”和“孤独和‘老死不相往来’”相符,故B项正确,C项错误;据材料“继20世纪某个年代相信社会主义未来的那些人而来的是这么一群人”可知并非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故D项错误。26.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

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发动三次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参考答案:B27.下列论述符合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康有为是主张变法的,他猛烈地抨击、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宣扬救亡图存的变法思想,把挽救民族危亡作为变法的首要目的,所以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只能是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戊戌变法?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28.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延展性技术的有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联邦制④内阁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参考答案:D29.他是一个勇于否定过去而又不能彻底摈弃历史遗产的人物,是一个顺应历史潮流步入苏联最高决策层,而又在理论上准备不足的人物。他谴责了独裁,但未触及专横的权力。以下言论或行为符合该领导人的是

(

)A.“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

B.“发展重工业,过去和现在都是苏联经济的不变原则”C.“玉米能够使农庄像插了翅膀一样飞腾起来”D.“用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C30.“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材料表达的主旨是A.反对君主专制B.否定教皇权威C.肯定人和人性

D.提倡因信称义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儒家思想产生以后,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改造、发展和演变。材料一汉并天下……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儒生)叔孙通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与臣第子共起朝仪。”上曰:“可试为之…….”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以尊卑次起上寿……无敢喧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司马迁《史记·叔孙通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子文集》“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失。”——黄宗羲“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顾炎武“盖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王夫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材料一中的三则材料,概括汉代儒学地位上升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关于“理”的内涵,(4分)说说宋明理学为什么是“两汉儒学所无法比拟的”?(4分)(3)阅读材料三指出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了哪些主张?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材料谈谈你对这种主张的认识。(8分)参考答案:答案:(1)原因:儒学的主张利于维护君主权威和等级秩序;(2分)董仲舒倡导“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神化了皇权,使之进一步符合统治者的需要;(2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倡导儒学、推行教化的主张。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地位开始上升。(2分)(2)内涵:“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在社会上表现出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4分)原因:重点从政治方面转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吸取了佛道思想的精粹,将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宋明理学上升到思辩化阶段,形成论证严密的儒学思想体系,是哲学化的儒学。(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否定皇权;提倡经世致用;坚持唯物论;(6分)认识:黄宗羲的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形成务实的学风;王夫子的主张有利于冲破理学唯心主义的牢笼。(任选一则2分)分析:(3)阅读材料三,抓住关键信息“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失”体现批判君主专制,“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提倡经世致用,“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体现唯物思想;对清初思想家主张的认识练习所学知识回答即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西汉中期开始匈奴附塞内徙,东汉后期羌、氏入迁关中,特别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的洗礼,加之各政权反复移民,胡族遍及北方各地,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十六国多数国家为控制境内胡族聚居区,远承曹魏,设立“护军”,北魏继承了这一制度。所谓“护军”是一种军事职官,军政合一,以军统民。护军制下保存部落组织的胡人不必像编户一样交纳赋税,承担徭役,但多半要扭负兵役,享受特殊待遇。公元446年,魏廷在较大范围内以郡县制取代护军制。同时将部落民编户化,将各部族人编入政府掌握的户籍中,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摘编自侯旭东《北魏对待境内胡族的政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实行编户制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实行编户制度的主要影响。参考答案:(1)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或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护军制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政府需要稳定的赋税来源,以稳定政权。(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巩固了政权。(1)依据材料一“加之各政权反复移民,胡族遍及北方各地,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护军制下保存部落组织的胡人不必像编户一样交纳赋税,承担徭役”的信息归纳回答。(2)依据材料“魏廷在较大范围内以郡县制取代护军制。同时将部落民编户化,将各部族人编入政府掌握的户籍中,直接向国家缴纳赋税”的信息从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稳定思考回答。3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就政府组织政权分配的大体上说,只有明太祖废止宰相以来最近明、清两代六百年,似乎迹近君主专制,但尚绝对说不上黑暗。……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刑罚的判决,赋税的征收,依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动摇。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人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极精密极完整的政权分配,使全个政府的行政机关各有依循,便不必有宪法而政府自有限节。而况明代以前,宰相为行政领袖,与王室俨成敌体。王帝诏命,非经宰相副署,即不生效。——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材料二:梭伦规定,一切成年的雅典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有选举执政官的实权,但只有第一等级的人才有被选举权,执政官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公民大会对于“四百人会议”的决议,也有最后的否决权。在雅典最盛时代,约有9万的自由公民,除了女性和儿童外,能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公民有三四万人。……农民和城市贫穷的手工业者很少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因之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有4000至7000比较富裕的人们而已。------摘编自李天轱《古代希腊史》材料三: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揽大权。有时还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行使权力。他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直接领导政府。他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看法是什么?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看法的?(6分)(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梭伦改革中有关公民大会规定的认识。(4分)(3)根据材料三回答,美国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做?(4分)参考答案:(1)看法:中国古代并非君主黑暗专制。(2分)论证:皇权受到传统客观规定限制;

完整有机的政治结构起着宪法和国会的作用;皇权长期受到相权制衡。(任意两点4分)(2)认识: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扩大了公民参政的基础;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主权;(2分)但能够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人数较少,民主权利将妇女、儿童、奴隶、外邦人等排除在外,造成了社会的不公。(2分)(3)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2分)宪法的这一规定,目的是为了使联邦的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解决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的问题。(2分)考点:(1)根据题干“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其是君主专制?只缘清末人,熟于西洋18世纪时代如法国孟德斯鸠辈的政论,他们以为国体有君主、民主之分,政体有专制、立宪之别。中国有君主而无国会无宪法,便以为是君主专制。”可知作者并不是否定古代政治,相反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良好观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非但不是君主专制,实为“一种自适国情之民主政治”。再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