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州****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PAGEPAGE25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1.评价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以便识别危害类别和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对可能发生危害健康的主要环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确保工程项目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保护工人身体健康。我们受*****有限公司委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对杭州****有限公司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评价依据与标准2.1评价依据2.1.1《****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有限公司,2001年2月15号2.1.2《关于同意设立某市*****有限公司的批复》,***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文件,滨外经贸[2001]7号2.1.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2.1.4《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国务院令第352号发布)2.1.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卫生部令第22号发布)2.1.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年3月11日卫生部卫监发[2002]第63号发布)2.2评价标准2.2.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2.2《小型工业企业建厂劳动卫生基本技术条件》GB16910-19972.2.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2.2.4《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2.2.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72.2.6《作业场所生产性噪声检测规范》WS/T69-19962.2.7《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912.2.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2.2.9《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2.10《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2.11《职业性接触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2.2.1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3.评价范围与评价内容3.1评价范围****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本预评价范围是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包括该公司原厂的类比评价)。3.2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浓度、强度)、主要产生环节、对人体的主要职业危害及危害程度预测,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其预期效果分析、应急救援设施、职业卫生管理等。4.评价方法根据****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特点,选定本公司原厂作为类比企业,采用类比法和定量分级法进行评价。类比法是利用原厂的工作场所监测、统计数据、类推本公司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定量分级法是指建设项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性、劳动者接触时间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危害指数,确定劳动者作业危害程度等级。5.工程分析5.1*****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概况5.1.1项目由来随着因特网数据通信的发展,通信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光通信技术是满足不断扩大的通信容量要求的唯一办法,以北美、日本为代表的国家积极采用WDM技术来解决当前的问题,WDM技术是在同一光纤上传送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新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资企业,以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为基础,利用所拥有的高度研磨技术、微小控制加工技术以及封装技术,生产各种一流的光通信器件和生产检测系统,以满足高层次的通信系统生产用户。5.1.2厂址位置与自然条件本项目处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和文化中心。她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滨江区位于杭州市南部,现辖西兴、长河、浦沿三镇。目前滨江作为杭州跨江、沿江发展的战略重地,已逐渐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教育、科研、旅游、居住协调发展的新区。本项目位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面为江三村,西面为南北支路,北面目前为空地,南面为滨康路。(见附图1)。5.1.3气象特征杭州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季常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伯利亚冷气团影响。春末夏初有一雨量集中期,夏秋季常有干旱和台风出现。多年平均气温16.2℃,平均最热月气温28.5℃,平均最冷月气温3.9℃,平均年降雨量1412.0mm。年平均相对湿度79.0%,年平均风速2.31m/s。全年地面主导风向为SSW。5.1.4总平面布置新厂区总用地面积20000.1m2,总建筑面积19382.0m2,其中厂房面积19082.0m2(包括一期厂房和二期厂房),一期厂房布置在基地西南角,共有四层,一、二层为作业层,三层作为多功能布置,包括办公、休息、作业室等。在厂房的底层入口处设有一定面积的室内外过渡间(前室),满足厂房作业区净化要求,二层设有与二期相连接的连廊,三层处与与二期厂房设有连接体,作为工作人员休息和观赏室外景色的景观休息厅。辅助用房300.0m2,绿化面积32.2%(见附图2)。5.1.5项目投资与产业规模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生产各种光通信器件和生产检测系统。项目建成后第一年营业额为1600万元,第二年为6000万元,以后每年增长一倍。5.1.6劳动定员本公司第一年配置管理人员4名,技术人员10名,生产员工50名,以后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逐渐把人员增加到500人。全年工作日为210天,具体工作制度随销售情况定,一般为1班制,每班工作7.5小时。5.1.7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表5-1主要原料、辅助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原、辅材料名称单位数量1光纤线千米/年542塑料件万套/年363金属件万套/年364无水酒精吨/年0.945固化剂吨/年0.56纸箱/年1087菜油吨/年0.728蒸馏水吨/年2.889甲醇公斤/年2010丙酮公斤/年2011甲苯公斤/年2012松香水公斤/年140注:固化剂主要成分为咪唑5.1.8主要设备主要设备见表5-2:表5-2主要设备名称主要型号单位数量研磨机SEP-550台40SEP-7002台16SEP-70D台2研磨夹具(大)F-0262-430只12F-0154-550只16FX-0214-530只12研磨夹具(中)FX-0241-540只2研磨夹具(小)FX-0239--660只2FX-0186-10只8FX-0240-170只4FX-0186-70只4光学测量装置主件RX3000台20光纤调芯装置检测器555B台6接口监测装置主件FX-0142台12端面形状测量仪ZX-1套2NC-3000套1光纤端面精密检验装置主机MCB-1台34XC-75台34VM-1220台34印字机主机LP-F10只2光纤接口装置主机FX-0120台1精密电子天平HF-0120台2光纤陶磁胶接装置主机F-0020台40光纤自动切割机主机SCM-100台2固定衰减器组装工具FX-0240-850台2FX-0241-160台105.1.9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杭州****有限公司以精密机械加工技术为基础,利用拥有的高度研磨技术,微小控制加工技术以及封装技术,主要生产高质量的WDM技术所需要的器件以及有关生产检测设备等高科技术产品(WDM技术是在同一根光纤上传送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新技术,可在不增加光纤数量的情况下,提高通信容量),满足高层次的通信系统生产用户。工艺流程详见图5-1。5.2类比企业(即杭州****有限公司原厂)的建设项目概况除项目投资与产业规模较小外,其厂址位置与自然条件、气象特征、生产工艺流程等与新厂相同。光纤切断光纤切断前组立接着光纤先端切断接着剂附着确认调芯前研磨端面检查调芯后组立APC研磨扫除三元次测定端面检查编号RX检查端面检查检查表做成包装出厂再研磨扫除三元次测定端面检查图5-1杭州精工技研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图6.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6.1本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针对以上工艺流程及使用的原辅料,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甲醇、丙酮、甲苯、固化剂(咪唑)、噪声、不良气象条件(微小气候)等。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见附件一。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甲醇、丙酮、甲苯等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为清洗液,用于接着工艺流程中的针头清洗。固化剂(咪唑)也主要来自接着工艺流程。其接触情况见表6-1:表6-1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情况有害因素名称接触岗位物质状态物质年使用量接触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每天)甲醇针头清洗液体气体(挥发)5公斤/年经皮经呼吸道33h丙酮针头清洗液体气体(挥发)5公斤/年经皮经呼吸道33h甲苯针头清洗液体气体(挥发)5公斤/年经皮经呼吸道33h固化剂(咪唑)接着液体气体(挥发)876公斤/年经皮经呼吸道37.52、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组装车间中吸风装置的风机和水泵房机器运作。其接触岗位、接触时间见表6-2:表6-2接触噪声岗位及接触时间表序号接触噪声岗位接触噪声时间(每天)1光纤线组装7.5h2端面处理7.5h3自动注胶7.5h4光纤线固定7.5h5研磨(SPF-550)7.5h63D检测7.5h7研磨(SFP-70D2)7.5h8通光性检测(RX-3000)7.5h9检测器组装7.5h3、不良气象条件本建设项目按洁净厂房设计,生产区域为全封闭式,均安装人工空气调节装置,可能会造成室内空气污染。。6.2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化学因素(见表6-3)表6-3化学因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化学因素名称TWA(mg/m3)STEL(mg/m3)甲苯50100丙酮300450甲醇2550注:TWA为时间加权平均浓度STEL为短时接触浓度2、物理因素噪声: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见表6-4表6-4-1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日接触噪声时间(h)卫生限值{85dB(A)}8854882911941/2971/41001/8103最高不得超过115dB(A)6-4-2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地点名称卫生限值dB(A)工效限值dB(A)噪声车间办公室75不得超过55非噪声车间办公室60会议室60计算机室、精密加工室703、空气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立方米微生物最大允许数≥0.5um≥5um浮游菌/立方米沉降菌/皿100级3,50005110,000级350,0002,0001003100,000级3,500,00020,00050010300,000级10,500,00060,000100015注:该标准引自国家医药管理局国制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附录6.3类比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结果6.3.1监测方法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按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点,确定甲苯、丙酮、甲醇、噪声强度、照度等作为主要的危害监测项目。在类比厂正常生产的状况下进行检测布点。6.3.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有甲苯、丙酮、甲醇、噪声强度、照度等。6.3.3监测布点监测布点见图6-1图6-1****原厂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分布平面示意图光纤光纤线组装#1#2自动注胶#1#2端面处理#1#2针头清洗#3光纤固定#1#23D检测#1#2研磨(SPF-550)#1#2研磨(SFP-70D2)#1#2检测器组装#1#2通光性检测#1#2#1噪声#2照度#3甲苯、丙酮、甲醇6.3.4监测结果噪声、照度、甲苯、丙酮、甲醇的监测结果见表6-5、表6-6、表6-7、表6-8、表6-9。表6-5噪声强度监测结果监测地点平均噪声级dB(A)国家标准dB(A)单项判断光纤线组装7285合格端面处理76.285合格自动注胶69.585合格光纤线固定74.485合格研磨(SPF-550)62.585合格3D检测59.485合格研磨(SFP-70D2)57.885合格通光性检测(RX-3000)65.385合格检测器组装62.285合格表6-6车间照度监测结果监测地点平均照度(Lx)国家标准(Lx)单项判断光纤线组装671(一般照明)200合格端面处理470(一般照明)200合格自动注胶388(一般照明)200合格光纤线固定754(一般照明)200合格研磨(SPF-550)568(一般照明)200合格3D检测475(一般照明)200合格研磨(SFP-70D2)470(一般照明)200合格通光性检测(RX-3000)360(一般照明)200合格检测器组装2681(混合照明)750合格表6-7甲苯浓度监测结果(mg/m3)监测地点甲苯TWASTEL单项判断接着岗位2.950100合格表6-8丙酮浓度监测结果(mg/m3)监测地点丙酮TWASTEL单项判断接着岗位2.5300450合格表6-9甲醇浓度监测结果(mg/m3)监测地点甲醇TWASTEL单项判断接着2.52550合格6.4有毒作业分级6.4.1有毒作业分级原则有毒作业分级是确定生产作业条件危害大小的依据,分级指数C=D·L·B,式中:D为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L为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B为毒物浓度超标倍数。6.4.2三项指标的确定(1)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D,见表6-10。表6-10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表毒物危害程度级别DⅠ(极度危害)8Ⅱ(高度危害)4Ⅲ(中度危害)2Ⅳ(轻度危害)1(2)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L以有毒作业劳动时间为计算依据,见表6-11表6-11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表有毒作业劳动时间(h)L≤212~52>53(3)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以工作地点实际测定的毒物超标倍数值作为计算依据。超标倍数B的计算公式:B=Mc/Ms-1式中:Mc-测定的毒物浓度均值,mg/m3;Ms-该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6.4.3分级指数C的计算分级指数C计算公式:C=D·L·B式中:D-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L-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B-毒物浓度超标倍数。6.4.4分级级别(见表6-12)表6-12分级级别表指数范围级别C≤00级(安全作业)0<C≤6一级(轻度危害作业)6<C≤24二级(中度危害作业)24<C≤96三级(高度危害作业)C>96四级(极度危害作业)6.4.5接着工艺流程有毒作业分级(1)接着工艺流程化学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毒物浓度超标倍数(见表6-13):表6-13接着工序化学毒物的三个指标毒物名称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浓度超标倍数甲苯Ⅲ(中度危害)3h-0.971甲醇Ⅲ(中度危害)3h-0.950丙酮Ⅳ(轻度危害)3h-0.994(2)接着工艺流程有毒作业分级(见表6-14):表6-14接着流程有毒作业分级毒物名称DLBC=D.L.B分级甲苯22-0.971-3.88<0(安全作业)甲醇22-0.950-3.80<0(安全作业)丙酮12-0.994-1.99<0(安全作业)6.5类比调查结论类比厂生产车间中噪声强度均符合《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7的要求。生产车间中甲苯、丙酮、甲醇浓度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要求。产生甲苯、丙酮、甲醇等化学毒物的接着工艺流程为安全作业。7.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分析与评价7.1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1、噪声防护措施类比车间噪声主要来自吸风装置中的风机运作,在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把吸风装置的风机安装在车间外。2、有毒化学品防护措施在接着工艺流程安装吸风排毒装置。在使用甲苯、丙酮、甲醇、固化剂等化学品时佩戴胶质指套。3、不良气象条件防护措施在生产车间安装机械通风装置。在办公室采用吸顶式换气扇,室外新风通过空调室内机的吸气管道经空调处理后送到室内。4、安全生产管理本项目的生产区域为全封闭式,属清洁卫生区。车间的用电设备均为低压用电设备,电源由专人管理,均设有电气自保装置。车间设计考虑了针对紧急事故的安全出口和应急消防措施。7.2补充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与建议本项目在组装车间的接着工艺流程可能产生一些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的职业病有害因素。针对上述危害,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拟采取了一些防护措施,为进一步改善作业人员的劳动环境,切实保护作业人员的健康,现提出以下建议:1、噪声防护措施(1)尽量采用低噪声仪器设备,减少噪声危害。(2)应当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以恢复听觉疲劳。2、甲苯、甲醇、丙酮、固化剂(咪唑)等化学品防护措施(1)本项目在接着工艺流程中的针头清洗使用甲苯、甲醇、丙酮,其中甲苯和甲醇的毒物危害程度级别为中毒危害,这些有机溶剂易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发生急性中毒。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遵守以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度的原则,尽量选择无毒的化学物品来代替甲苯、甲醇、丙酮等。(2)项目安装吸风排毒装置后,应当对该装置进行经常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组装车间的作业工人除了佩戴胶质指套外,还应佩戴防毒面罩。并确保作业工人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与当地医院挂钩,处理应急救援事故。3、不良气象条件防护措施本项目的生产区域为全封闭式,采用人工空气调节。封闭式车间操作人员所需要的适宜新风量为30~50m3/h,其微小气候的一些参数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冬季:温度20℃~24℃,风速≤0.2m/s,相对湿度30%~60%;②夏季:温度25℃~28℃,风速≤0.3m/s,相对湿度40%~60%。4、个人防护设施在使用甲苯、甲醇、丙酮、固化剂(咪唑)等化学毒物的接着岗位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罩和防毒手套。并定期检查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维护情况。5、卫生辅助设施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生活用室(食堂、休息室)等。辅助用室应避开有害物质、病原体、高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内部构造应易于清扫,卫生设备应便于使用。本项目车间卫生特征属于3级的车间,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为9-12人,应至少设置42个淋浴器;每个盥洗水龙头使用人数为31-40人,应至少设置13个盥洗水龙头,也可不另设浴室,在附近或在厂区设置集中浴室。存衣室与休息室合并设置,便服、工作服可同室存放。应有配套的更衣室、休息室等卫生辅助用室。6、对作业工人应在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应当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8、进行上岗前和定期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9、定期测定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甲苯、甲醇、丙酮等)的浓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7.3其他职业卫生问题7.3.1选址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处于杭州市滨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通发达。全年地面主导风向为SSW。目前厂址周围环境较好,附近1000m范围内基本没有污染企业和居民点,其地址选择较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要求。7.3.2总体布局与车间布局分析与评价该项目总平面的分区基本按照厂前区内设置办公用房,生产区内布置生产车间和辅助用房的原则,生产区内设置值班室、更衣室和盥洗室。生产区与综合办公楼之间设有绿化带。生产设备按工艺流程分布,车间布局与总体布局基本合理,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要求。7.3.3建筑卫生学评价作业场所应设置合理的、符合卫生要求的采光与照明。本项目的组装、研磨、检测等车间视觉作业分类为精细工作,采光系数Ⅲ级,室内天然光临界照度值应达到100Lx,采用一般照明。检测器组装等车间视觉作业分类为精细工作,采用混合照明。本项目原生产车间的照明监测结果见表6-6,拟建车间采用荧光灯、白炽光等照明工具,因此,本项目采光和照明基本符合《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和《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要求。8.预评价结论本预评价通过对杭州****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拟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与该公司原厂车间进行了类比调查,结果表明:在组装车间的接着岗位可能产生甲苯、甲醇、丙酮、固化剂(咪唑)等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组装车间吸风装置的风机的运作可能产生噪声危害;整个生产区域均安装人工调节装置,不良的气象条件(微小气候)可能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根据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本项目属于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如果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本建设项目车间作业基本上为安全作业。项目拟采取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基本合理,不足部分已在本预评价报告中提出补充建议,希望在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过程中给予落实。9.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本项目在接着、针头清洗、吸风排毒装置的风机运作等生产环节可能产生甲苯、甲醇、丙酮、固化剂(咪唑)、噪声、不良气象条件等一些危害作业人员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针对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拟采取了一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不足部分已在本预评价报告中提出详细的补充建议(详见补充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与建议),现简述如下:1、噪声防护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隔层安装吸风装置的风机,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等卫生防护措施。2、甲苯、甲醇、丙酮、固化剂(咪唑)等化学品防护措施:尽量以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品代替甲苯、甲醇、丙酮等化学毒物,安装局部吸风排毒装置,并进行经常的维护和检修,操作人员佩戴防毒面罩和防毒手套,制定应急救援预案。3、不良气象条件防护措施:在初步设计方案中,车间的新风量、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必须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的要求。4、健康体检: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对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体检。5、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进行上岗前和定期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督促劳动者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正确使用卫生防护用品。6、定期监测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建立职业卫生档案。7、应当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时间。8、卫生辅助设施: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9、本文中提及的各项防护措施,应在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中认真加以落实。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杭州****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在试运行日起至半年内必须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附件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1、甲苯理化性质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气味似苯。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3,相对密度0.866(20/4℃),熔点-95~-94.5℃,沸点110.4℃,闪点4.44℃(闭杯),自燃点480℃,蒸气密度3.14,蒸气压4.89kPa(30℃)。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限爆炸限1.27%~7%。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氯仿、乙醚、丙酮、冰醋酸、二硫化碳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接触机会用于制苯、甲酚、苯甲酸、苯甲醛、混合二硝基甲苯、邻甲苯、磺酰胺等,这些中间体是合成纤维、药物、染料、农药、炸药等的原料。此外,可用作汽油添加剂和各种用途溶剂。苯甲酸和苯甲醛萃取剂。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不易达到急性中毒剂量。毒理学简介人经口LDLo:50mg/kg。大鼠经口LD50:636mg/kg;吸入LC50:49gm/m3/4h。小鼠吸入LC50:400ppm/24h。兔经皮LD50:14100uL/kg。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工业品中常含有苯等杂质,可同时出现杂质的毒作用。进入体内的甲苯主要分布于富含脂的组织,以肾上腺、脑、骨髓和肝为最多。少量以原形经肺排出;80~90%氧化成苯甲酸,并与甘氨酸结合形成马尿酸随尿排出;另有少量苯甲酸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随尿排出。引起眼刺激的浓度为300ppm,吸入的MLC为200ppm,经口的MLD为50mg/kg。正常人尿中马尿酸的含量因膳食品种和吸收量的不同而有变化,且个体差异较大,故尿中马尿酸含量不能作为吸收指标和诊断指标。临床表现急性中毒:吸入较高浓度蒸气后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症者有躁动、抽搐或昏迷;并伴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可出现眼结膜和咽部充血。直接吸入液体后可出现肺炎、肺水肿、肺出血及麻醉症状。处理吸入较高浓度蒸气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症状者给吸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可用葡萄糖醛酸,有意识障碍或抽搐时注意防治脑水肿,参见<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脑病的治疗>。心跳未停者忌用肾上腺素。直接吸入液体者给吸氧,应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对症处理。如出现全身症状,需及时处理。2、甲醇理化性质: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略有酒精气味。分子式C-H4-O,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闪点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1.11,蒸气压13.33KPa(100mmHg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6~36.5%。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遇明火会爆炸。接触机会:甲醇为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甲醛、纤维素、甲基化反应,用作防冻剂、萃取剂、橡胶加速剂,亦可作染料、树脂、人造革、火漆薄膜、玻璃纸、喷漆等溶剂以及油漆、颜料去除剂、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等,也可用作燃料、焊剂。职业性甲醇中毒是由于生产中吸入甲醇蒸气所致。在国外,误服含甲醇的酒或饮料是引起急性甲醇中毒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也发生多起误饮含甲醇的酒而引起中毒。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和胃肠道吸收,皮肤也可部分吸收。毒理学简介:人(男性)经口LD:6422mg/kg;TD:3429mg/kg,女性经口TD:4gm/kg。另有报道,人类经口LD:428mg/kg,143mg/kg不等;吸入TC:86000mg/m3,300ppm不等。大鼠经口LD50:5628mg/kg;吸入LC50:64000ppm/4H。小鼠经口LD50:7300mg/kg;吸入LC:50gm/m3/2H。兔经皮LD50:15800mg/kg。甲醇吸收至体内后,可迅速分布在机体各组织内。其中以脑脊液、血、胆汁和尿中的含量最高,眼房水和玻璃体液中的含量也较高,骨髓和脂肪组织中最低。甲醇在肝内代谢,经醇脱氢酶作用氧化成甲醛,进而氧化成甲酸。本品在体内氧化缓慢,仅为乙醇的1/7,排泄也慢,有明显蓄积作用。未被氧化的甲醇经呼吸道和肾脏排出体外,部分经胃肠道缓慢排出。推测人吸入空气中甲醇浓度39.3~65.5g/m3,30~60分钟,可致中毒。人口服5~10ml,可致严重中毒;一次口服15ml,或2天内分次口服累计达124~164ml,可致失明。有报告:一次口服30ml可致死。甲醇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麻醉作用,可引起脑水肿。甲醇的麻醉浓度与LC较接近,故危险性较大。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易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甲醇蒸气对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甲醇的毒性与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的蓄积有关。以前认为毒性作用主要为甲醛所致,甲醛能抑制视网膜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膜内不能合成ATP,细胞发生变性,最后引起视神经萎缩。近年研究表明,甲醛很快代谢成甲酸,急性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和眼部损害,主要与甲酸含量相关。甲醇在体内抑制某些氧化酶系统,抑制糖的需氧分解,造成乳酸和其他有机酸积聚以及甲酸累积,而引起酸中毒。临床表现:急性甲醇中毒后主要受损靶器官是中枢神经系统、视神经及视网膜。吸入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72小时,也有96小时;口服中毒多为8~36小时。如同时摄入乙醇,潜伏期较长些。临床特点刺激症状:吸入甲醇蒸气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中枢神经症状:患者常有头晕、头痛、眩晕、乏力、步态蹒跚、失眠、表情淡漠、意识混浊等。重者出现意识朦胧、昏迷及癫痫样抽搐等。严重口服中毒者可有锥体外系损害的症状或帕金森氏综合征。头颅CT检查发现豆状核和皮质下中央白质对称性梗塞坏死。少数病例出现精神症状如多疑、恐惧、狂躁、幻觉、忧郁等。眼部症状:最初表现眼前黑影、闪光感、视物模糊、眼球疼痛、畏光、复视等。严重者视力急剧下降,可造成持久性双目失明。检查可见瞳孔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视乳头水肿,周围视网膜充血、出血、水肿,晚期有视神经萎缩等。酸中毒: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深而快呈Kussmaul呼吸。消化系统及其他症状:患者有恶心、呕吐、上腹痛等,可并发肝脏损害,口服中毒者可并发急性胰腺炎。少数病例伴有心动过速、心肌炎、S-T段和T波改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急性甲醇中毒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双目失明、意识朦胧、谵妄、抽搐和昏迷。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根据甲醇接触史,短期内出现中枢神经损害、眼部损害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临床表现,参考现场卫生学调查,除外其他类似表现的疾病,综合分析后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作血和尿甲醇测定。中毒早期应与感冒、神经衰弱、急性胃肠炎等鉴别。此外应与氯甲烷、乙二醇急性中毒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视神经损害等相鉴别。必须详细询问职业史,现场卫生学调查,密切观察病情进展,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得出正确诊断。处理:患者应立即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口服者用1%碳酸氢钠洗胃,硫酸镁导泻。清除体内已吸收的甲醇:透析疗法:中毒严重者应及早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减轻中毒症状,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后遗症。血液透析疗法的指征为:①血液甲醇>15.6mmol/L或甲酸>4.34mmol/L;②严重代谢性酸中毒;③视力严重障碍或视乳头视网膜水肿。解毒剂:乙醇为甲醇中毒的解毒剂,应用乙醇可阻止甲醇氧化,促进甲醇排出。用10%葡萄糖液配成5%乙醇溶液,静脉缓慢滴注。国内临床经验不多。纠正酸中毒:根据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测定及临床表现,及早给予碳酸氢钠溶液或乳酸钠溶液。支持和对症治疗:根据病情积极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眼底血循环,防止视神经病变。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给予大量B族维生素。3、丙酮理化性质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分子式C3-H6-O,分子量58.08,相对密度0.7972(15℃),熔点-94.6℃,沸点56.5℃,闪点-17.78℃(闭杯),自燃点465℃,蒸气密度2.0,蒸气压53.32kpa(400mmHg39.5℃)。易溶于水和其他有机溶剂。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能与氧化剂反应。接触机会用作树脂、漆、油、脂肪、火棉胶、棉花、醋酸纤维素和乙炔的溶剂。可用于涂料、油漆、清漆、橡胶、塑料、照相材料、炸药及人造丝和合成革工业中。亦用于润滑油的生产中以及在生产乙烯酮、醋酐、甲基异丁酮、己二醇、异氟尔酮、氯仿、碘仿、维生素C等化学工业中作溶剂使用。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经肺和胃肠道吸收较快且完全,经皮肤吸收缓慢,而吸收量又低,故无实际意义。毒理学简介大鼠经口LD50:5800mg/kg;吸入LC50:50100mg/m3/8h。小鼠吸入LC50:44gm/m3/4h。丙酮属微毒类,实验动物的中毒表现有流涎、流泪、运动失调、颤搐和惊厥。鼻粘膜受刺激,可造成暂时性的呼吸停止。中毒动物的肾脏可有损害,如在24.14~120.7g/m3高浓度下发生严重中毒时,肾有轻度变性和轻度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集合管脂肪浸润和出现尿蛋白,也可出现肺充血。兔眼接触后,可出现巩膜脱水,导致胶质絮状变化,最后失明。人在300ppm浓度下可产生粘膜刺激;一般浓度高至500ppm时仍可耐受;2000ppm时,可产生轻度而明显的麻醉作用;吸入9300ppm,因有明显的喉头刺激,不能耐受5分钟以上。成人误服20ml无影响,200ml可造成昏迷(一般12小时后恢复)。丙酮经各种途径吸收后,由于水溶性强,易吸收入血液,迅速分布全身。其排出取决于剂量,大剂量时以原形主要经肺和肾,极少量经皮肤排出。小剂量时大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排出,丙酮脱下的甲基参加体内其他物质的合成。丙酮在血液中的生物学半衰期,大鼠为5.3h,狗为11h,人为3h。丙酮在人体的代谢大多是分解为乙酰乙酸和转变为糖原的三羧酸循环中间体。临床表现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一般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麻醉状态。初期有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严重时可发生呕吐、气急、抽搐甚至昏迷。轻度肾脏损害,如有少量蛋白、红、白细胞、尿胆素升高,血胆红素增加。口服后,口唇、咽喉烧灼感,经数小时潜伏期后发生口干、呕吐、昏睡、酸中毒和酮症。丙酮对眼的刺激表现为流泪、畏光,角膜上皮浸润。实验室检查,尿中有丙酮、血酮增高。处理及早离开现场,使安卧保暖,吸入氧气,对症处理。如有大量液体沾污皮肤或衣服时,应脱去衣服和用水冲洗污染部位。如液体进入眼内应用大量水冲洗。口服者应洗胃并灌以浓茶等以减缓吸收。因丙酮脂溶性很强,宜忌油。在酸中毒时给予乳酸钠或碳酸氢钠。4、固化剂(咪唑)以下资料由杭州***有限公司提供的固化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理化性质蒸汽密度大于空气,褐色液体,主要成分为咪唑(和芳香族化合物有相似的性质,无色的结晶,弱碱性)。引火点93.3℃,性质比较稳定,忌高温高热,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避开和高浓度的氧化剂、还原剂混合使用。对人体的影响误食:有轻度中毒的可能性。气体吸入:可能引起头痛、目眩、支气管痛、呕吐。皮肤接触:可能引起皮炎。溅入眼睛:引起眼痛、炎症。长期的影响:可能皮肤炎和过敏性症状。使用要求:使用时必须戴手套以及在换气的环境下进行。应急处理:溅入眼睛时,用流水清洗眼15分钟,并接受专业眼科医疗。粘在皮肤上时,用肥皂和清水冲洗。误食时,立即接受专业治疗。溅、漏的处理佩戴防具避免粘在皮肤或眼里,将溅落在地上的固化剂用抹布擦去、废弃。其他安全使用注意点气管保护:若长时间使用时,要佩戴呼吸器。换气:在充分换气的环境下作业。使用手套:使用不通气的手套。对眼的保护:带上防护眼睛。其他注意点防止皮肤接触和吸入蒸发的气体。不使用时,需密封容器。粘在衣服上,需脱下用水清洗,粘在身体上要用水清洗,不能用其他溶剂清洗。5、噪声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⑴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TTS)是指人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国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 2025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60题)
- 2025年浙江温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无锡宜兴市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一建《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合同管理与索赔高频考点精讲与实战演练题库
- 2025年股票交易授权代理合同
- 2025全面版的房屋租赁合同
- 2025企业后勤用工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合同管理与采购作业规范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全册)
- 生物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地生中考,要这样复习)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劳动者就业登记表(通用模板)
- 环刀法压实度检测记录表
- 压力容器(气瓶)风险点告知卡
- 斜屋面专项施工方案-挂瓦坡屋面(附图)
- 自保温砌块施工方案
- 合成气生产甲醇工艺流程图
- T分布临界值表
- hs编码对照表.xls
- φ178旋转导向钻井工具设计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