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初探_第1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初探_第2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初探_第3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初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初探作者:于景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152

更新时间:2005-10-19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初探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它积极倡导自

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及经历情感体验的基

础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如何理解新的教学理念,真正

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习实效性,作为教改前沿的教

师,我仍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观察,思考,探索。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1.初始状态的情境

课堂导入的设计,不再仅仅为新课的铺垫服务,它更多的关注于如何

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切身体验“数学”就在身边,进而形成主

动探索的欲望。如我在执教“厘米的认识”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

两张桌子之间的空档,提问:①能放入一张书桌吗?学生回答:竖放可以。②若要横放呢?学生纷纷猜测:能或不能。③你是怎样确定的?④要想准确的知道有什么方法?有学生回答“搬过来试一试”,大部分学生说用尺测量。我没有选择复杂的电教化手段,只选择了两张课桌,由一个实实在在的,简单的问题情境的设置,引起测量需要。用置疑的方法引入,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渗透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能够灵活的选择适当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现实化的情境亦或童话故事式的导入,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跃跃欲试,急于探索。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与

魅力,如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数学充满趣味。进而,留给学生广阔的思

维空间——问题自己提,规律自己找,结论自己总结。尽管数学内容是抽

象的,然而大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

2.贯穿始终的情境

创设什么样的教学情境,不同的课题,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处理

方式。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如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等),结合教学内容和

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重难点精心设计。如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

情感迁移能力较弱,曾有学生陷入导入环节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久久不能

走出。因此,在一年级教学中我常常会运用贯穿始终的情境教学。例如,

我在执教以“买书”为主题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时,将买书的生活

情境贯穿始终:先是以老师需要“买书”来到“书店”开始导入,然后发

现每种书的本数不同,学生提出了数学问题,需要计算来解决,于是引出

新课;“买书”需要了解价格,价格的限制引发多种选择性,这种开放性

的问题促进计算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在实践应用中,老师以“想

不想了解书中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老师将藏在教具后的练习要求

幻化成一个又一个神秘有趣的故事(变式练习)的形式出现,将课堂气氛

推向高潮……教师的精心设计带给学生平等、宽松、民主的情感体验,促

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可见,情境化教学

手段是关键而有效的途径。

二.互动学习,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1.预留问题的探索空间

以往的教学,以个别学生发言为主,以教师评价为中心,使课堂上各

个层面的学生差异性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事实证明,课堂中的师生、生生

互动能充分利用学生个体间不断碰撞的智慧火花和认知结构的差异,在学

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思考、讨论代替不必要的分析、讲解,集思广益,通过

各种意见的交锋,促进思维灵感的产生。

如在“厘米的认识”一课中的两个活动:活动一是估测老师手中的一

根吸管的长度,让学生对比自己身体上的“尺”,观察猜想。学生纷纷踊

跃猜测。再通过实际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这样,在师生互动的同时,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接下来就请每一位学生拿出一支铅笔或一块橡皮,测出它的长度,记在心里,请其中一位同学举起自测物体让全班同学观察之后估测,看谁猜的准。学生争抢发言,意犹未尽。最后,同样的活动在小组展开。这样以竞猜的形式进行测量与估测的练习,充分挖掘生生互动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空间感,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活动之二是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思考怎样测量易拉罐的周长?独立思考片刻后,学生甲:用直尺转着圈儿量。老师:那你试一试,可行吗?学生乙:用软尺量?老师:好,可是老师没有软尺。学生丙:用软纸。学生丁:用纸将易拉罐裹起来,再测量纸的长度。老师:太棒了!就用这种方法,大家量一量。老师提出的问题,为学生预留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在生生互动,互相启发的基础上,解决了问题,发展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往往由于解法的多样性,不同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向,促进了思维的发散。

2.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小学数

学知识的编排往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新知识,或者是原有知识的引申

发展。许多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水平,自己去自学、去发现、

去再创造。如从不进(退)位到进(退)位;从除尽到除不尽;从加法到

乘法又到除法等等。利用数学知识发展的矛盾与联系启发思考,同样能满

足学生希望自己是研究者、探索者的学习本能,同样能为学生自主学习创

设空间。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中,当学生编完9的乘法口诀以后,要

求学生仔细观察:因数之间及两个因数和它们的乘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思

考讨论后,生甲说:每句口诀中被乘数都是9,后一句口诀中乘数比前一

句多1,积就比前一句多1个9。生乙说:每句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和

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一会儿,生丙又说:1个9比10少1,2个9比

20少2,3个9比30少3,······,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所以9和几

相乘的积,就是几十减几的得数。大家对丙的发现报以热烈的掌声。安排

观察与思考的环节,充分挖掘知识间的联系与矛盾,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和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体味数学

之间的链接关系,以激起学生自主探索规律的热情。

今天的课堂不再束缚学生的思维,常常可以听到的“今天你有哪些收

获?你联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这样的课堂用语,

它为学生预设了自主思考,自主交流的空间,更多地关注着学生的情感体

验与个性发展的需求。

三.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

适时引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小组成员在组内合作操作,解决问题,交

流各自思考成果,使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相互评议,以

达到训练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目地。例如在抗击“非典”期间,我

校开展的活动课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观察,在2、4、6、7、10

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为什么"这样一道开放题时,教师先请

每一位同学都独立思考,尽可能多的找出与众不同的数。再请每位同学整

理自己的思路,之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一个一个轮流说,听不懂的

可以问,前面说过的后面就不要重复。小组整理成果。全班交流。这样有

步骤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清楚,学法指导明确,多次重复后形成模式,

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与创新精

神。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内容、时机和方式。要给学生充分

的思考时间,能让学生操作的、总结的、发现的,决不由教师越疱代俎。

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