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10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10页高三历史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专练——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本题4.0分,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线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如表为摘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的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元),据表可知,当时我国(
)A.对外贸易突破了意识形态界限B.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C.同西方大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斐然2.(本题4.0分,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批准,广州军区杂技团以“中国杂技艺术团”的名义出访埃及、叙利亚、黎巴嫩、加纳、摩洛哥、突尼斯六国。此后,除已经与中国建交的埃及和叙利亚外,其余四国也先后与中国建交。由此可见,新中国成立初期(
)A.“一边倒”方针取得重大突破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了认可C.文化交流推动了国家外交活动 D.杂技艺术是对外交流主要形式3.(本题4.0分,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9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毛泽东认为:“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A.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B.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C.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D.取决于地缘政治的考量4.(本题4.0分,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时练习(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A.实行“一边倒”的政策B.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奉行“求同存异”外交方针5.(本题4.0分,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1955年4月19日,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指出:“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的。在保证实施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国际间的争端没有理由不能够协商解决。”对这次发言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适应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C.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使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6.(本题4.0分,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解决中印关系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之后受到亚非各国人民的普遍赞同,同时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好评,被称为“亚洲的宪章”。“五项原则”有如此反响缘于()A.新中国的外交逐渐走向成熟 B.中印之间的问题具有代表性C.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及价值取向 D.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发展变化7.(本题4.0分,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有学者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某外交政策;突破了追求单方面绝对安全的强权政治思维模式,打破了国际秩序的西方逻辑,注重和提倡国际秩序的非对抗性、公正性、平等性、道义性和共赢性、强调平等、责任、合作、共赢、义利观。该学者意在说明A.西方主导的国家政治经济秩序已瓦解B.中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逐渐建立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利于国际秩序重塑D.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打破了强权政治8.(本题4.0分,河南省安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949年11-12月,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1950年5月,中国宣布加入万国邮政联盟;1952年,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1954年中周参加日内瓦会议。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
)A.坚决贯彻“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C.形成了与亚非国家建交的新高潮 D.在多边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9.(本题4.0分,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重题重组五)历史试题)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16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0.(本题4.0分,江西省抚州市2023届高三11月段考历史试题)周恩来在一国际会议上说∶“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这次会议所产生的重要成果是(
)A.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确认了中国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D.践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11.(本题4.0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来在致某次会议的贺电中讲道:祝愿会议对亚非拉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保卫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据此可知,这一会议A.有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B.打破了超级大国的争霸局面C.使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D.促进了第三世界国家走向团结12.(本题4.0分,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964年2月,周恩来在访问加纳期间,提出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由此可见,八项原则意在(
)A.构建对外援助体系 B.开创对外交往新局面C.强化区域经济合作 D.主导国际经济新秩序13.(本题4.0分,河北省保定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1965年,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访问中国后,改变了原来亲美的态度,在公开讲话中不断强调中国才是世界首要大国。同年,原本持中立立场的印尼总统苏加诺宣布了一系列亲共外交政策,并派出代表团访问中国。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以发展中国家为外交着眼点 B.在中美外交角逐中占据优势C.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D.已开创了全方位的外交格局14.(本题4.0分,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971年7月,中国对法国贸易实行“同等优先”原则,中法贸易额从1969年1.29亿美元增至1979年6.40亿美元。1972年10月,中国和联邦德国建交,两国贸易额从1972年2.74亿美元增至1979年21.98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
)A.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C.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瓦解 D.中国务实理性外交推动15.(本题4.0分,辽宁省省内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观察如下图,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1949年出现建交高峰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B.1972年建交高峰促进了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1992年出现建交高峰是因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D.三次建交高峰都坚持了不结盟的原则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16.(本题20.0分,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中国的对外援助【材料】材料一
1950年,中国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援助,从此开启对外援助的序幕。万隆亚非会议后,中国开始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向21个正在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亚非拉国家提供了援助。1964年,中国政府宣布以平等互利、不附带条件为核心的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在其指导下,中国与许多非洲国家签订合作协定,双边经济贸易往来迅速发展。——摘编自《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进程与国家利益分析》等材料二
2010年至2012年,中国对外援建49个农业项目,派遣1000多名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机械、良种、化肥等物资。三年中,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了60批抗疟药、甲流疫苗及霍乱疫苗,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中国援建了60余个信息化项目,包括光缆电信传输网、电子政务网以及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台等。中国在非洲援建了105个清洁能源和供水项目。2012年,中国启动援建自动气象观测站、高空观测雷达站等设施,提供森林保护设备。2009年,中国提供经费4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共同参与吴哥古迹的国际保护行动。——摘自《中国的对外援助(2014)白皮书》等【问题】(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进行对外援助的意义。(2)阅读材料二,任选3个视角,说明中国对外援助为解决全球问题做出的贡献。17.(本题20.0分,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时练习(6))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一中国近代(1840—1919)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现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国外交近代转型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特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摘编自李敏《试论中国近代外交的转型》材料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特点。(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历史影响。(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外交理念变化的表现。
参考答案1.【答案】A【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953-195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呈现上涨趋势,其中占比例较高的是与苏联等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往来,但是在这一时期,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也呈现上涨的趋势,可见在对外贸易中突破了意识形态界限,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我国的工业体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与西方国家有贸易往来,不能说明关系正常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我国一五计划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A项。2.【答案】C【详解】由材料可知,中国通过杂技团出访埃叙利亚等国,最终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文化交流推动了国家外交活动,C项正确;“一边倒”指的是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与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否获得认可,排除B项;对外交流的主要形式并非是杂技艺术,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当时新中国把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相结合,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A项正确,CD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故B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4.【答案】B【详解】由“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故B正确;材料反映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无法体现“一边倒”,排除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5.【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此时外交政策并未转变,排除B项;印度支那问题得以解决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外交政策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中国和印度以及国际社会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可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各国共同的利益以及价值取向,C是最根本的原因,C项正确;ABD选项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排除ABD项。故选C项。7.【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注重和提倡国际秩序的非对抗性、公正性、平等性、道义性和共赢性,强调平等、责任、合作、共赢、义利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材料中“打破了国际秩序的西方逻辑,注重和提倡国际秩序的非对抗性”说明该学者重在强调该外交原则与国家秩序的关系,C项正确;西方主导的国家政治经济秩序已瓦解,与事实相悖,排除A项;中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逐渐建立,表述错误,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答案】D【详解】材料“中国政府在北京主办并参加了亚澳工会代表会议”“中国宣布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中国宣布加入《关于禁止使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的议定书》”显示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国际性会议(组织、公约),这说明我国在多边外交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D项正确;“一边倒”指的是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排除B项;与亚非国家建交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争取越南……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可知,该国际会议参与国有中国、法国和美国,且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这次会议应是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美、英、法、苏及有关国家外长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故A项表述正确;B项的参与国为亚非国家,故排除;中国并未参加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故排除C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1971年,晚于法国殖民者撤出越南的时间——1956年,故排除D项。〖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日内瓦会议〖名师点睛〗新中国初期外交2015年考到万隆会议,今年考查的是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是近两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可以用图示法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及成就。10.【答案】A【详解】从材料的关键信息“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和“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可以判断此会议为万隆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口号,使大会获得了圆满成功,为加强与亚非国家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1953年,排除B项;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参加重要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一边倒,排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祝愿会议对亚非拉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保卫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可知,材料内容中可以看出该会议涉及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结合题干时间“1961年”可知,该会议是1961年的不结盟运动,该运动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A项正确;不结盟运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冲击大国争霸的局面,但“打破了”的表述错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是在20世纪80年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不结盟运动对亚非拉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保卫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这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没有强调其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排除D项。故选A项。12.【答案】B【详解】据材料“1964年2月,周恩来在访问加纳期间,提出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面临国际环境恶化,为开创对外交往新局面,周总理提出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坚持平等互利、共同发展,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B项正确;材料体现是20世纪60年代“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未涉及构建对外援助体系,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20世纪六十年代美苏两极格局对峙,中国面临国际环境恶化,因此为开创对外交往新局面,周总理提出了“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八项原则”,而不是主导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13.【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65年坦桑尼亚改变亲美态度,与中国交好,中立的印度尼西亚亲共并派代表团访问中国,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国际社会影响力的增强,C项正确;材料只是涉及了部分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交往,但是不能就此得出“以发展中国家为外交着眼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中美外交,排除B项;开创全方位的外交格局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法贸易额从1969年1.29亿美元增至1979年6.40亿美元。1972年10月,中国和联邦德国建交,两国贸易额从1972年2.74亿美元增至1979年21.98亿美元”可知,20世纪60、70年代,中国调整外交政策为“争取中间地带”,中法、中德建交,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因此这得益于中国务实理性外交推动,D项正确;材料强调中法、中德关系,与中美关系无关,排除A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自建国初期就已经确立,并不是20世纪60、70年代外交调整的内容,排除B项;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排除C项。故选D项。15.【答案】A【详解】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建交高峰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A项正确;1971年中国的联合国合法席位已经恢复,1972年出现建交高峰,排除B项;1992年出现建交高峰是因为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排除C项;1949年新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苏联结盟,排除D项。故选A项。16.【答案】(1)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国家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提高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国际影响力;对帮助受援国发展民族经济,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支援了世界民族的革命斗争;大大促进了中国同亚非拉各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2)贡献:中国对外援建多个农业项目,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物资,有利于推动受援国农业发展,增强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对推动发展中国家减贫脱困、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大批防疫物资,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有利于改善受援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国提供大量经费,用于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共同参与吴哥古迹的国际保护行动,体现出中国成为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展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详解】(1)意义: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中国、对受援国、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进行对外援助的意义。如: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为国家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提高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国际影响力;对帮助受援国发展民族经济,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支援了世界民族的革命斗争;大大促进了中国同亚非拉各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2)贡献:根据材料二,选取农业援助、传染病防治和参与吴哥古迹的国际保护3个视角,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外援助为解决全球问题做出的贡献。如:中国对外援建多个农业项目,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并提供大量农业物资,有利于推动受援国农业发展,增强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对推动发展中国家减贫脱困、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提供大批防疫物资,并开展传染病防治培训,有利于改善受援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中国提供大量经费,用于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的保护与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课程设计感想
- 数控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
- 2024至2030年中国海绵包防护棚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双联齿轮工艺课程设计
- 猫抓老鼠c 课程设计
- 灌注桩课程设计3410
- 2024至2030年中国直热封口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高吸水性树脂(SAP)行业发展方向及盈利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食品级冷却剂供需现状与市场规模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 冬季传染病预防-(课件)-小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安全员A证理论考试1000题及答案
-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案
-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银行保安服务外包采购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 社会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 个案所需表格
- 小学生家长会课件
- 2024届中国一汽全球校园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至2030年中国大米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