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政策中的法律问题探究【论文】9200字》_第1页
《高考加分政策中的法律问题探究【论文】9200字》_第2页
《高考加分政策中的法律问题探究【论文】9200字》_第3页
《高考加分政策中的法律问题探究【论文】9200字》_第4页
《高考加分政策中的法律问题探究【论文】92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加分政策中的法律问题探究目录TOC\o"1-3"\h\u823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23226(一)研究背景 1107721.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国重要的高校招生录取政策 1137622.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缩减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 1177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保障 11131(二)研究意义 1941.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教育学研究 164202.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有利于丰富法学研究 28793.有助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科学制定、落实与完善 222615二、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实施现状 218793三、境外相关政策实践 325539四、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立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321812(一)规制主体 3255591.立法权限:地方在加分政策上享有极大自主权 4250222.社会监督的缺失 412933(二)规制客体 4186661.政策制定的标准问题 4294342.立法笼统:少数民族身份界定的问题 422207(三)规制手段 5185631.立法缺失:民族教育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 549062.立法纰漏:监管流程环节不严格 511722五、立法的建议与完善 57902(一)坚持立法基本原则 5140111.科学立法 6256112.民主立法 668653.法治原则 68716(二)加强立法工作,改变加分标准 74771(三)健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机制 8213041.材料审核环节 8109722.公开公示环节 898443.违规查处环节 815结语 821062参考文献 1012799致谢 11一、研究背景与意义(一)研究背景1.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国重要的高校招生录取政策高校招生政策是指国家年度计划内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实施的相关政策,包括招生章程、招生计划、录取规则、填报志愿、信息公开等,这些政策涉及到高考考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贯穿于考生报名到入学的全部过程,关系到考生教育公平、教育权利的保障。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高校招生政策中录取环节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工作规定中必不可少的,根据阳光高考平台地方站中的检索,绝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明确规定。2.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缩减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自然条件较差、社会发展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缓慢;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并不完善甚至滞后,因此也亟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通过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子有更多机更多机遇、更多选择、更广的平台进入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学习深造,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上的差距与不平衡。因此,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作为我国教育政策,乃至公共政策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科学制定、严谨落实、健全与完善是至关重要的。3.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是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保障民族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处理好民族问题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民族关系团结和谐、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先天不足与发展滞后,与内地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发展差距大,处理民族问题就需要本着“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以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也有利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与各民族间的和谐发展。(二)研究意义1.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教育学研究有学者认为当前高考加分政策已经成为特权阶级的福利,使得高等教育入学资源出现阶级划分;有学者探究高考加分政策不是简单的政策文本概念,背后有深层次的制度原因;有学者指出收紧高考加分政策,有利于公平竞争。虽然在高考加分政策领域研究丰富,然而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上研究较少,但是对其研究,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重要的是在于实施与监督,而不能“一刀切“地方式取消;也有学者发现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对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高校学生进入高等教育求学机会效果明显。由此,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研究与立法的探讨有利于丰富教育学的发展并且有助于完善民族教育。2.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有利于丰富法学研究同样在法学研究领域,很多教育立法研究工作者对于高考加分政策也很有兴趣,成果同样丰富。有学者认为高考加分实质是平等权问题,当奖励性加分取消以及补偿性加分不再成为关键因素,以达科研自由与平等权的均衡;有学者指出国务院要专门出台相关法规以规范高考加分,保障权利并达到实质平等;有学者建议从合宪性、合法性、合规性三个方面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控制。虽然法学领域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不多,但是也有学者做出探讨,有学者认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应当制定综合策略、统一标准,不再以民族身份作为唯一标准;有学者认为应该以差别化思维审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基于此很少有法学领域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探讨,若从法学领域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探讨,会丰富法学,尤其是民族法学与教育法学的研究。3.有助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科学制定、落实与完善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与立法进行探讨有利于完善高校招生录取政策,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与平等权具有实质意义,也凸显了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在政策及其实施上的具体表现。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弊端与不足要予以解决,在立法上要全面听取各界意见并且要有所规制,依据相关文件精神要审慎妥善处理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定,同时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落实与监督机制健全与完善,以保证政策全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以切实维护各民族间教育平等。二、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实施现状根据教育部当年相关高考招生文件精神,结合本省实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都会发布高考招生工作规定,对本省的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从报名、政审、志愿填报再到录取等都进行了规定,因此对部分省份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进行汇总,特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南、西北分别选取北京市、黑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海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七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进行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规定的加分范围、加分幅度的标准都是不同的。以北京市为例,北京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以原户籍为标准,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转至北京市就读的;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并非民族自治区,加分标准按照地区划分,首先是贵阳市与遵义市的部分地区,其次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区少数民族;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宁夏区以民族身份作为加分标准,回族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20分,其他少数民族在统考成绩上增加10分,在宁夏贫困地区、山区的汉族、除回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回族考生高中就读于山区学校并且报考区内高校的分别增加10分、20分、30分。通过上述文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标准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大致按照户籍地标准、省内区域划分、民族自治州(县、乡)、民族身份标准等四种情形作为地方制定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标准与依据。另外加分幅度也各自不同,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民族自治区,加分幅度在10-30分;贵州省加分幅度在10分-20分;江苏省为样本中加分最低的省份,明确为3分;黑龙江省在高考招生工作规定中特意提到了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加5分。遗憾的是,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没有说明具体分值设定的依据,只说明了何种范围的考生可以享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三、境外相关政策实践在中国大陆称之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其实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存在这样的类似政策。以美国肯定性行动--《平权法案》,一说法为“纠偏行动”为例,美国是一个种族和民族上多元化的国家。《平权法案》是一套法律、政策、指导方针和行政惯例,“旨在终止和纠正特定形式歧视的影响”,这些法案往往侧重于获得教育和就业机会,特别是少数族裔或者妇女。然而这一法案也在美国国内产生争议,认为产生逆向歧视。有趣的是,平权法案中的少数族裔并不包含亚裔,因为教育上亚裔的入学分数要远远高于其他族裔,也因此在2015年60多个亚裔美国人组成的联盟向司法部门申诉哈佛大学,呼吁对他们所说的哈佛在录取工作中对于亚裔美国人的歧视做法开展调查。1974年“大学优惠录取案”,一名白人学生本来符合录取标准却因为此标准而未被录取,最高法院以5:4表决加大的“纠偏行动”违宪。英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直提倡多元文化主义。其少数族裔在英国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英国本土流入多种民族,随后英国开始关注少数族裔的教育,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使得少数族裔能够在国内与本土族裔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资源。英国在2001-2009年之间少数民族人口就暴增近40%,其中175万属于外来移民;而华裔人口增长最快,每年增长8.6%。在我国台湾地区,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依据《原住民教育法》第16条的授权,在2001年订定发布《原住民学生升学优待及原住民公费留学办法》,将原住民升学优待措施正式法制化,而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法律或法规命令可循,而是适用依职权的命令;但是优待措施的制度也并非毫无争议。四、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立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一)规制主体1.立法权限:地方在加分政策上享有极大自主权高考招生录取政策关系到社会各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考生受教育权是否得到保障。目前高校招生录取采取分省录取政策,虽然各省每年可以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省的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但是在高考加分这一极有可能触碰考生公平权敏感神经的政策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审慎制定政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政策制定上享有极大自主权,在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中极有可能会产生地方保护主义、滥用职权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2.社会监督的缺失当前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上,基本来自于教育主管部门和省招考办;而对于该政策的监督主体而言,主体并不广泛。对于这样一个需要维护公平权与受教育权的政策,应当扩大政策的监督主体,把考生、考生家长、学校,甚至社会各界统一纳入到监督主体中,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有利于减少教育部门的“监督盲区”。(二)规制客体1.政策制定的标准问题在之前的样本文本分析中看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制定的标准大不一样,有的按照省内区域划分,有的按照民族身份划分,有的按照原户籍地划分,还有的按照语言文字,各地制定标准上也有自己的考量,可能会考虑到省内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民族成分比重不同或者考虑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但是各地制定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包括加分范围的标准、加分分值的标准是否经过科学决策,是否听取各界意见;以加分分值的标准为例,加分分值的幅度是否会影响到未加分考生的教育公平权,加分分值的幅度是否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如果教育主管部门对加分分值幅度的设定没有科学的理由与根据,反而会让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这一追求平等的政策反而不平等,造成“反向歧视”。2.立法笼统:少数民族身份界定的问题首先从民族定义与内涵上看,斯大林把民族归纳为四种特征,包括语言、地域、经济以及文化等,同时具备这四种特质,并且具有稳固性,那么就定义这样的共同体为民族。反过来看我们国家的概念认定,我们国家则认为,不论其人口数量、地理范围、发展水平以及语言文字,只要历史长久以来形成的地域、经济、语言、风俗、文化具备稳定特点并且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共同体,这就是民族。而少数民族就是指除了国家内主体比重占多数的民族以外人口相对较少、族群相对薄弱的民族。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要明确少数民族的身份界定,重点是对民族身份的变更进行着重的审查。其一,对少数民族身份的界定以及认定的依据来源要有相应的规范,教育主管部门可从高考报名材料、相关身份证明进行核查。其二,对于民族身份变更的考生,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行识别鉴定,应该有相应的规范对民族身份变更的考生加以限制,对于民族身份变更的考生是否符合条件变更进行实质审查。(三)规制手段1.立法缺失:民族教育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完善当前我们国家制定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已经形成了基本完备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与制度支持。几乎所有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对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作了规定,都提到要全面提升民族教育水平、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这些基本法律与实施纲要对于少数民族教育提出支持。追溯至1950年,教育部门制订了对兄弟民族学生从宽录取的规定;2015年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提到要保留并完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早在1950年我国就已经开始实施加分政策,至今也已经有70年的历史。虽然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具有大量的文件依据、意见来源以及明确的工作规定,但是没有形成统一、规范化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必要的规范,在该政策上更多的依靠意见、文件、规定,而不是法律,使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立法规定不清晰、执行上操作性不强。2.立法纰漏:监管流程环节不严格每年的高考报名工作大概在高考前一年的11月份左右已经启动,因此确切地说,高考工作从这个时候开始启动。笔者认为,高考报名开始到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最后的新生入学报到应该是全流程的“闭环”监督管理,应该形成高考招生录取工作的法规体系,包括决策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不论是材料审核还是政治审查,体质检查还是录取工作,每一关都要严格。在重庆、湖北等多地出现的“民族族别造假”事件,充分说明了高考监管流程不到位,以至于出现了侵害考生受教育权的情况。政策的监管一旦出现漏洞,会让投机取巧的人得到加分的特权与福利,有损政策公信力,无益于政策的实行。五、立法的建议与完善我国各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发布更多来源于职权所作出的规范性文件。笔者认为,应该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正式法制化,使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法可依,将政策法制化,转变以往的职权命令的方式予以规定。(一)坚持立法基本原则在当代社会,立法机关都会遇到越来越多而难以完全满足的立法需求;而这些立法需求是否真正地到了“非立不可”的时候,需要立法机关的科学判断、审时度势,需要立法机关全面搜集实时信息、理性看待社会矛盾、调研立法需要的社会基础。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自1950年规定“可从宽录取”以来已经70余年,政策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需要健全与完善;而如今,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山区牧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迈上了更高台阶,这些地区发生的变化耳闻目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也应该伴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而予以法制化、立法规定更加明确。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随着时间推移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争议存在,立法机关与教育部门应该要深刻认识到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完善对于高考录取公平性以及民族间的平等与和谐的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现在已经是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法制化的立法时机。1.科学立法立法要讲究实事求是,条文规定要具备规律性、合理性、科学性,法律规范要明确具体。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制度设计要满足现实需求中合理的部分而摒弃现实需求中的不合理的部分;充分发挥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积极作用,又要保证两者之间不冲突、合理性,并保证两者之间的和谐。既要发挥中央立法统筹兼顾、总揽全局,又要发挥地方立法针对本地、结合实际、体现特色。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中央立法做好顶层设计,在加分标准、分值幅度、加分范围以及依据作出规定,并且允许在政策制定上结合地方特色与实际,给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一定的自由调整空间。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根据中央立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制定地方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合理制定但不能超越上位法的规制范围。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充分听取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等部委意见,以及教育学、民族学、法学等多学科专家建议。2.民主立法民主立法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体现人民意志,二是坚持公开,三是民众参与。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中,其制定的内容要表达和维护的是人民意志,而并非某一地区,也并非某一民族。在立法过程不仅要保持其程序性,也要保持过程的民主性。让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少数民族考生及家长、非少数民族考生及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进来,发表意见,充分吸收考量各界关切;“没有一定的程序,民主就体现不出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程序性可以保证利益之间的竞争、立法的中立以及权益平衡。政策制定过程中要落实听证制、旁听制,形成的草案及时向社会公布,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广泛征求意见,以便真实反映民意。3.法治原则上文谈到,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要予以法制化,其立法内容就要符合《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基本法律规定,注重内容的协调性,符合上位法的规定,不得同其相抵触,以保证民族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整体协调性,成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加强立法工作,改变加分标准一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工委可以考虑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法》,这部法律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作为依据,因此理所应当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范围内;在这部法律中应当对少数民族考生高校升学优惠政策作出统筹全局的规制,并对涉及到的教育政策做出宏观决策。其次,部分省份目前已经有颁布《少数民族教育条例》,那么省级人大常委会要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少数民族教育法》筹划本省的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并邀请本省的法学、民族学的高等院校专家学者、中学代表、高校代表、考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探讨,作为本省当年重点立法任务,部分省份对既有的《少数民族教育条例》也要根据《少数民教育法》进行修改与完善。二是教育部要根据上位法制定当年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做到有法必依、统筹兼顾、顶层设计;同时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国情、民情,适时对政策进行调整,始终以考生利益、社会关切以及教育公平作为政策制定的红线。在制定本省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上要考量省内录取的公平竞争、考虑本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教育资源情况三是不再以民族身份作为唯一标准,改变现行的加分标准。目前,我国部分省份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造成了“逆向不平等”,以贵州省为例,贵阳市作为省会城市坐拥全省最一流的经济资源以及最一流的高中教育,而对贵阳的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仍然按照规定增加10分录取,那么这一政策是否公平值得商榷;同样还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民富水平在全国一马当先,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差距较小,经济与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而江苏省单纯以民族身份作为标准采取的加分政策是否会造成“逆向不平等:的情况呢?因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4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反馈回来的信息更多的人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族身份综合标准(见下图)。由此笔者建议:以民族身份为主,更多的兼顾生源地经济发展水平与考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以青海省为例,每年存在大量“回宁生”现象,“回宁生”在省外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返回青海后还享受优待加分政策,对一直在青海本地接受教育的高中学子来说并不公平。再比如,不论是省还是自治区,其省会或首府的高中少数民族学子是否应该继续享受加分政策也值得商榷。(三)健全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监督机制1.材料审核环节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关系到考生教育公平以及高考录取的公平竞争,因此从高考报名工作启动开始,高招工作的每一环节都不应该有纰漏,都要严格细致的考察。若按照笔者建议的标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申请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进行全面审查,包括民族身份的身份证明、户籍地经济发展状况、家庭经济情况,通过材料审核、实地调研、面对面谈话等多种方式核实考生申请加分的可行性,保证申请加分的考生是真正有资格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2.公开公示环节笔者建议对申请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考生材料实行“三审制”,即高中及市县教育部门初审、省招考办审核、入学高校审核。对于资料、材料审核后初审通过的考生名单要在校内以10个工作日的公示期进行公示,有异议者可以提出,异议成立的,教育部门要进行复审并对提出异议者予以答复;其次在高考录取工作开始前省招考办要及时对初审通过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考生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进行公示,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平台面向公众公示,异议程序同初审制;最后录取工作结束后在考生入学报到时高校要对同初审和二审程序一样对加分政策的考生进行审核,不符合条件的或者发现违规的及时作出处理。3.违规查处环节对审核和公示异议环节中发现对申请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有造假行为的考生及时进行处理,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或者工作意见的规定进行查处。在录取工作开始前发现的违规行为,对材料不予核准,按照统考成绩进行录取投档;在新生入校后高校进行审核时发现有材料资料违规的,对考生不予录取。笔者建议,对违规行为的考生要计入考生诚信档案、信用系统等,对参与违规行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