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实词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实词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实词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实词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实词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及答案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新题型之文言文阅读课内外实词比较分析限时练(学生版)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时间:45分钟总分:45分得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人。韩鸿为使者,使持节,降河北,人为言:“吴子颜,奇士也,可与计事。”吴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语自达。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再三召见,其后勤勤不离公门。上亦以其南阳人,渐亲之。上既破邯郸,诛王郎,召邓禹宿,夜语曰:“吾欲北发幽州突骑,诸将谁可使者?”禹曰:“吴汉可。禹数与语,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上于是以汉为大将军。汉遂斩幽州牧苗曾,上以禹为知人。吴汉与苏茂、周建战,汉躬被甲持戟,告令诸部将曰:“闻鼓声皆大呼俱进,后至者斩。”遂鼓而进,贼兵大破。北击清河长垣及平原五里贼,皆平之。吴汉伐蜀,分营于水南水北,北营战不利,乃衔枚引兵往合水南营,大破公孙述。吴汉兵守成都,公孙述将延岑遣奇兵出吴汉兵后,袭击破汉,汉堕水,缘马尾得出。吴汉性忠厚,笃于事上,自初从征伐,常在左右,上未安,则侧足屏息,上安然后退舍。兵有不利,军营不完,汉常独缮檠其弓戟,阅其兵马,激扬吏士。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还言方作战攻具,上常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封汉广平侯。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祠堂,恭俭如此。疾笃,车驾亲临,问所欲言。对曰:“臣愚无所识知,唯愿慎无赦而已。”病薨,奏谥曰:“有司议宜以为武。”诏特赐曰忠侯。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十)

1.(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衔枚,指在口中横衔着枚。枚的形状像筷子,是古代行军时用以禁止喧哗的器具。

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C.尊重,文中是尊贵显要的意思,现在一般表示敬重、重视,二者的意思不同。

D.车驾,文中以帝王所乘车马代指帝王,与古诗文中“丝竹”代指音乐用法相同。

2.(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韩鸿为使者”与“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C.“使持节”中的“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与《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持节”含义相同。

D.“降河北”与“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信陵君窃符救赵》)两句中的“降”字含义相同。

3.(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为言”与“君家妇难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B.“奇士”,非常之士,奇异之士,指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这里称赞吴汉才能非同一般。

C.“可与计事”与“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D.“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与“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两句中的“文”字含义不同。

4.(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造次”,在文中是“仓猝、匆忙”的意思,与《三国演义》“张飞听罢,大怒,要斩护送军人,以救卢植。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中的“造次”含义不同。

B.“上亦以其南阳人”与“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邓禹及诸将多所荐举”与“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两句中的“及”字含义不同。

D.“不能以辞语自达”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两句中的“达”字含义不同。

5.(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文中是“这以后”的意思,句中“其”是代词,代指吴汉一次又一次地被召见。

B.“勤勤不离公门”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两句中的“勤”字含义相同。

C.“渐亲之”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两句中的“亲”字含义不同。

D.“上既破邯郸”与“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既”字含义不同。

6.(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邓禹宿”与“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两句中的“宿”字含义不同。

B.“夜语曰”与“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两句中的“语”字含义不同。

C.“突骑”意思是用于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颜师古注:“突骑,言其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

D.“吾欲北发幽州突骑”与“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7.(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谁可使者?”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抗秦”(《阿房宫赋》)两句中的“使”字含义不同。

B.“禹数与语”与“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数”字含义相同。

C.“诸将鲜能及者”与“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两句中的“鲜”字含义相同。

D.“牧”是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用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中的“牧”含义相同。

8.(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人”,文中的意思是有眼光、能体察人的品性或才能。与《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中的“知人”含义相同。

B.“汉躬被甲持戟”与“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两句中的“躬”字含义相同。

C.“遂鼓而进”与“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鼓”字含义不同。

D.“皆平之”与“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赤壁之战》)两句中的“平”字含义不同。

9.(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营于水南水北”与“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出师表》)两句中的“营”字含义不同。

B.“引兵往合水南营”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两句中的“合”字含义不同。

C.“奇兵”,文中指特殊的战士,出其不意突然袭击的军队。与《三国演义》第一回“贼众我寡,必出奇兵,方可取胜”中的“奇兵”含义相同。

D.“缘马尾得出”与“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两句中的“缘”字含义相同。

10.(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笃于事上”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字含义相同。

B.“自初从征伐”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不同。

C.“侧足”指形容因敬重或畏惧而不敢正立。从前面的“笃于事上”可以看出吴汉忠诚皇上,因皇上未能安寝而不敢正立。

D.“侧足屏息”与“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大铁椎传》)两句中的“屏息”含义相同。

11.(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翻译为“这样以后”,与《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中的“然后”含义相同。

B.“上安然后退舍”与“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两句中的“退舍”含义相同。

C.“兵有不利”与“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两句中的“兵”字含义不同。

D.“军营不完”与“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两句中的“完”字含义不同。

12.(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时令人视吴公何为”与“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时”字含义相同。

B.“还言方作战攻具”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两句中的“作”字含义不同。

C.“隐若一敌国矣”与“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两句中的“敌”字含义相同。

D.“吴汉尝出征”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两句中的“尝”字含义相同。

13.(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之曰”与“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B.“军师”这里是军队的意思,与隆中妙对,巧借东风,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军师诸葛亮的“军师”含义不同。

C.“昆弟外家”,“昆弟”这里指兄弟,“外家”这里泛指母亲或妻子的娘家或外戚。吴汉为国效忠,不治家产。

D.“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与“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奉”字含义不同。

14.(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但治宅”与“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两句中的“但”字含义相同。

B.“不起巷第”与“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两句中的“起”字含义不同。

C.“不作祠堂”与“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石钟山记》)两句中的“作”字含义不同。

D.“恭俭如此”与“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信陵君窃符救赵》)两句中的“恭”字含义相同。

15.(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改编)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