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认识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认识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2注音契()约悲天悯()人揽()
qìmǐnlǎn重点词语达观如释重负任重道远悲天悯人注音契()约悲天悯()人qìmǐn3解释词语: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失意:不得志。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解释词语:4速读全文,请思考问题:⑴全文有几个自然段?⑵哪些自然段主要写最苦?⑶哪些自然段主要写最乐?⑷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51、23分总速读全文,请思考问题:⑴全文有几个自然段?5全文结构一(1、2)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论述“尽完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全文结构一(1、2)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61、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是最苦的事吗?不是为什么?若能知足若能安分若能达观虽贫不苦虽失意不苦老、死也不苦(排比、设问)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是最苦的事吗?不是为什么?若能72、那他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阐述理由*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对比论证正面反面举例论证事未办钱未还恩未报罪未赔对个人的责任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延伸(三个“凡属”)3、责任未尽会出现怎样的痛苦状态?2、那他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阐8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主论,提出作者的观点:
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第二自然段是辅论,进一步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主论,提出作者9分析第二部分1“翻过来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起过渡作用。有第一部分的“苦”过度到第二部分的“乐”2、支撑“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观点的句子是哪个?“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道出了苦和乐的关系。分析第二部分1“翻过来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起过渡作用。有第10再来看最乐的部分(即3、4自然段)①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尽了责任]②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③在此,作者说了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它就是——?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看第四自然段: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再来看最乐的部分(即3、4自然段)①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11作者是怎样具体阐述苦与乐的呢?作者认为:“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德,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就说明:快乐和责任是分不开的,快乐是建立在责任之上。作者是怎样具体阐述苦与乐的呢?12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引证论:引用了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孔子的话“无入而不自得”。比喻论证“海阔天空”对比论证“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有利的证明了本段的论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引证论:引用了古语“如13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1)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结论)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引证法:古语、俗语、名言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当勇于负责。不能逃避中心论点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14学习了本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我们学习本文的收获。四、总结学习了本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未尽责任是151.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的采访。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2.当下正是“甲流”肆虐之时,据悉:会同一中、三中校内已有几位同学感染了“甲流”病毒,因这些同学自觉上报和及时接受隔离,才使病毒没有继续扩散。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家庭都需要人能负责任,同时对别人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你是怎样看待责任的呢?五、拓展迁移1.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等人的采访。当记者问他们161.能简述家的含义、家庭关系的确立方式、家庭的功能;2.能总结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3.能明确“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能举例如何孝亲敬长。4.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只有学好更多的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5.实践更重要,没有实践经验,书本知识学再多也没有用,青少年要勇于探索和实践;6.空谈的人都是有智慧的人,实干的都是些头脑不灵活的人,实干不如巧干;7.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热爱劳动、奉献社会是大学毕业以后的事;8.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面对不太平的世界,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1.能简述家的含义、家庭关系的确立方式、家庭的功能;17最苦与最乐梁启超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8认识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出生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中举人。他主张“变法”、“育人才”、“开学校”等。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饮冰室合集》。认识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19注音契()约悲天悯()人揽()
qìmǐnlǎn重点词语达观如释重负任重道远悲天悯人注音契()约悲天悯()人qìmǐn20解释词语: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失意:不得志。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悲天悯人: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如释重负: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解释词语:21速读全文,请思考问题:⑴全文有几个自然段?⑵哪些自然段主要写最苦?⑶哪些自然段主要写最乐?⑷全文是按什么结构来写的?51、23分总速读全文,请思考问题:⑴全文有几个自然段?22全文结构一(1、2)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论述“尽完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4、5)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全文结构一(1、2)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231、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是最苦的事吗?不是为什么?若能知足若能安分若能达观虽贫不苦虽失意不苦老、死也不苦(排比、设问)分析第一部分1、作者认为:贫、失意、老、死是最苦的事吗?不是为什么?若能242、那他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阐述理由*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对比论证正面反面举例论证事未办钱未还恩未报罪未赔对个人的责任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延伸(三个“凡属”)3、责任未尽会出现怎样的痛苦状态?2、那他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是什么?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阐25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主论,提出作者的观点:
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负了未了的责任。第二自然段是辅论,进一步指出负责任的种种情况和由此产生的痛苦状态。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主论,提出作者26分析第二部分1“翻过来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起过渡作用。有第一部分的“苦”过度到第二部分的“乐”2、支撑“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观点的句子是哪个?“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道出了苦和乐的关系。分析第二部分1“翻过来看”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起过渡作用。有第27再来看最乐的部分(即3、4自然段)①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认为人生什么事最“乐”?[——尽了责任]②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俗话“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其目的是什么?[用来比喻尽了责任后的轻松和愉快。]③在此,作者说了一句很有哲理性的话,它就是——?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看第四自然段:作者认为那些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苦还是乐?(表面上看他们一辈子在感受苦痛,其实……)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是乐,不是苦呀!再来看最乐的部分(即3、4自然段)①从第三自然段得知:作者28作者是怎样具体阐述苦与乐的呢?作者认为:“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德,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处。”“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这就说明:快乐和责任是分不开的,快乐是建立在责任之上。作者是怎样具体阐述苦与乐的呢?29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引证论:引用了古语“如释重负”,俗语“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孔子的话“无入而不自得”。比喻论证“海阔天空”对比论证“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有利的证明了本段的论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引证论:引用了古语“如30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分论点1)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分论点2)人生当勇于负责,而不能逃避责任(结论)1、贫老失意死不是最苦。2、最大的痛苦是负了未了的责任。3、负责任情况及痛苦状态。引证法:古语、俗语、名言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当勇于负责。不能逃避中心论点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负31学习了本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我们学习本文的收获。四、总结学习了本文后,我想大家都应该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茶叶购买合同范本
- 2025合法的劳务聘用合同样本
- 沙盘定制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老龄化应对政策、生育支持政策、健康社会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跨组织团队成员间不对称依赖关系与协作绩效-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
- 课题申报参考:考虑生态补偿的跨界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绩效测度与政策优化研究
- 2024年工业涂料水性色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跨区域、跨领域的学校合作项目策划实践
- 科技在宠物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 2023年柴油资金筹措计划书
- 完整版秸秆炭化成型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油气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洞察分析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5年河北省单招语文模拟测试二(原卷版)
- 高一化学《活泼的金属单质-钠》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英语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 2024年电工(高级)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产品质量评估与分级
- 储能电站火灾应急预案演练
- 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4课时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