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0题)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2.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

A.注意过程B.意志过程C.行动过程D.意识过程

3.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

4.根据教学大纲系统表述学科内容是()。A.教案B.教科书C.教学指导书D.教学参考书

5.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

A.生理前提B.制约作用C.主导作用D.动力因素

6.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赫尔巴特

7.人的能力有“早熟”和“大器晚成”的表现,这反映了能力哪一方面的差异?()。

A.能力类型差异B.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遗传素质的差异

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A.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9.

25

社会态度反应和选择()

10.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二、填空题(10题)11.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12.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13.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14.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15.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16.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17.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18.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19.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20.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2题)21.简要说明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

22.什么是说理教育法?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四、论述题(2题)23.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24.试分析态度的理论。五、辨析题(2题)25.后进生是班级里最差的学生,无法转化。

26.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A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6.DD

[解析]这四个阶段理论是由赫尔巴特1806年《普通教育学》中提出的。

7.B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人的能力除“早熟”外,还有“大器晚成”的现象,即有的人的才能一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来。

8.B

9.C

10.D

1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12.一般能力;特殊能力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4.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15.学生集体学生集体16.识记保持17.稳定,统一

18.混合课混合课19.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0.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1.(1)基本原则:理解支持原则;保密性原则;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基本步骤:①建立关系;②了解问题;③分析诊断;④帮助指导;⑤结束咨询。22.说理教育法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思想观点的方法。说理教育主要有讲解、报告、谈话、对话、讨论、指导阅读书刊等方式,也可配合参观、访问、调查、榜样等方法进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进行说理教育要注意以下要求:①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③注意时机;④以诚待人;⑤耐心细致。23.(1)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①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②再造想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③再造想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①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②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③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本题应从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方面说明。24.(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25.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