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九章矫正社会工作目录010203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起源和发展第二节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第三节中国的矫正社会工作04第四节中国的社区矫正Part1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起源和发展一、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一)矫正的含义矫正也称矫治。1.作为一个医学术语,矫正是指矫形和治疗,即通过外科手术或药物治疗,恢复人体畸变部分的形态和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矫正脊柱弯曲、矫正斜视等等。2.作为一个司法术语,矫正则是指刑罚执行机构(主要是监狱)对被判徒刑的人在行刑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和改造,以改变罪犯或违法者不适应社会的心理结构、行为方式,重塑其人格和社会适应体系,从而使他们重新适应社会,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一、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二)矫正社会工作简单地说,矫正社会工作就是实施于罪犯改造过程中的社会工作。它是由矫正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为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审判、服刑、缓刑或假释期间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是消除工作对象的犯罪心理结构,改变其行为方式,重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适应机制,使他们改过自新,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体是矫正社会工作者。他们因掌握专业的矫正知识和矫正方法而能够为需要服务的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他们或受雇于专业机构(如司法部门、监狱、感化院等),或作为志愿者为受助对象提供服务。
矫正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社会适应不良的社会成员,既包括受刑事处罚的人,如监狱的服刑人员、缓刑假释人员;也包括受行政处罚的人,如接受劳动教养的人员。
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是通过调动工作对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改变其不适应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重建工作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适应机制,从而使其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一、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三)矫正社会工作的分类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一)刑罚观念的发展与矫正观念的产生人类的刑罚观念产生于报复或报应观念,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是其最早的形态,即“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在文艺复兴以后,自由、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个人权利、人身自由得到广泛关注,古代残酷的肉刑逐渐被废弃。然而,随着监狱的不断建立和徒刑的运用、扩展,徒刑这种刑罚方式及监狱制度的问题和局限性也很快显现出来。由于犯人被长期单独关押、无所事事,有些犯人由于不堪忍受而相继发疯,有些犯人则由于长期监禁,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因此,几乎在监狱制度建立和扩展的同时,监狱制度改革的浪潮也随之掀起。19世纪以来的行刑观念是以矫正为主,但并没有放弃对罪犯的惩罚。虽然惩罚罪犯作为监狱的一项任务已经从监狱工作人员的词汇中消失了,但这恰恰是目前监狱唯一能够胜任的任务。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1.起源
矫正社会工作与矫正观念几乎同时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促使矫正观念和矫正社会工作产生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术条件,另一个是社会历史条件。(1)学术条件主要反映在:这一时期,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都已经建立并得到一定的发展,这使人们对犯罪的原因比以前有了更为科学和正确的认识,由此导致社会对罪犯的惩罚观念发生变化,从而为矫正社会工作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和知识来源并为矫正社会工作的产生创造了条件。(2)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反映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关注已经超出了一般社会成员的范围,开始关注罪犯的权利,由此导致行刑观念和行刑方式的变革。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监狱制度改革的浪潮,直接推动了矫正社会工作的产生。因此,矫正社会工作是监狱改革的直接产物,并且,伴随着监狱改革的不断深入,矫正社会工作也不断发展。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监狱制度改革的浪潮,直接推动了矫正社会工作的产生。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2.监狱改革是沿着几个方向展开的:(1)第一个是监狱的监管体系或判决执行体系,主要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体系:第一种是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东方州监狱为代表的宾夕法尼亚体系,又称独居制。第二种是以美国纽约的奥伯恩监狱为代表的奥伯恩体系,又称沉默制。第三种体系是爱尔兰体系,又称累进处遇制。(2)监狱改革的第二个方向是在行刑中有所区分。(3)监狱改革的第三个方向是对罪犯个人进行分类,即在监狱分类的基础上,对监禁在同一所监狱内的犯人根据个性化的原则进行分类,在这一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第二节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Part2一、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一)对人的假定以及对犯罪的认识1.对人的假定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是每个人都有改变自己处境和行为的潜能,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就是激发受助者的潜能,并运用专业知识帮助受助者改变其处境和行为。罪犯只不过是以不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或满足不被社会认可的需求而已,人的需求和行为的多样性产生了违法犯罪的可能,同样也为改变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深信人具有巨大的潜能、人的行为和人性具有巨大的可塑性,不仅是一般的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而且也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2.对犯罪的认识个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先天生理性或遗传性的因素,即生物因素,也有后天个体生理、心理、文化和社会性的因素;既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的、文化的原因。一、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二)尊重、平等、接纳的价值观尊重的价值、平等对待的价值也隐含着接纳的价值,接纳就是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也不论他的个性或性格如何,更不论他的犯罪事实如何,都不鄙视他们,而是以一种客观的、体谅的心态接受这些事实,并以一种客观的态度与受助者一起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讨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接纳不是鄙视或排斥,而是理解。犯罪的欲念并不仅仅存在于罪犯的头脑中,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犯罪的欲念也会闪过普通人的头脑,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每个普通人也会有尝试性的、轻微的越轨行为,接纳就是承认这些欲念和行为存在的合理性,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寻找控制的方法。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接纳还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接纳也不是认可现状,而是在正视现状的前提下,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并促使受助者调动自己的潜能,积极地改变现状。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监狱化与矫正1.标签论与贬降仪式
标签论认为,罪犯之所以成为罪犯,是因为社会成功地给他贴上了罪犯的标签。
个人在心理上会经历一个降低或贬损个人的自尊、人格并接受这一标签的过程,标签论把这个过程称为贬降仪式。贬降反映了如下几个事实:贬降是个人原有自我观念的破坏;贬降是社会对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的一种剥夺和对个人的惩罚;贬降改变了个人原有的社会交往方式或原有的社会关系。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监狱化与矫正2.贬降与监狱化
监狱化是罪犯贬降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审判之前,犯罪嫌疑人一直是被羁押的,断绝了与任何人的接触或联系;判决执行以后,才开始允许家人或朋友探视,贬降仪式才真正开始。
另一方面,由于犯人之间的接触是被限制的,贬降仪式实际发生在监狱管理者与罪犯之间,即罪犯在监狱管理者面前,放弃他以前的几乎所有社会角色,接受囚犯的角色和价值观,按照监狱要求的囚犯的行为方式来行为。这个过程一般被称为监狱化。
因此监狱化实际上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接受监狱的规范、价值和囚犯的角色,完成自我贬降的过程;第二层含义是接受犯人形成的非正式规范、价值和犯人的亚文化。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一)监狱化与矫正3.监狱化与矫正
监狱化既是一个社会贬降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
监狱化虽然是矫正工作得以进行的一个前提,但它也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第一,监狱化破坏了罪犯的自我观念和自我价值观,并从此给他们深深地打上耻辱的烙印,使他们完全丧失对自己的信心,破罐子破摔,在犯罪的生涯中越陷越深。罪犯对改造的抗拒和累犯能部分地说明这一后果。第二,监狱化造成的个人正常社会化阻断会加剧罪犯回归社会的困难,由罪犯标签导致的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以及个人强烈的耻辱感,会毁掉他们重新做人的动机和信心,激起他们与社会为敌的邪恶欲念。第三,监狱化导致犯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抵消了矫正的成果或使其沾染新的恶习。二、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二)罪犯改造的心理规律与矫正犯罪行为是在与现实环境相适应的犯罪心理的支配下产生的,因此,对罪犯的教育改造首先是对其犯罪心理和犯罪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被判刑进入监狱到刑满释放,罪犯心理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不适应阶段。
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后,罪犯开始适应监狱的生活,情绪渐趋稳定,开始以现实的态度接受自己犯罪和被监禁的事实,思考自己的将来,并萌发重新做人的愿望和信心。
第三个阶段是罪犯在重建自我和人格以及对将来生活的信心的基础上,进行自觉的改造。在第三个阶段,矫正工作主要表现为及时地发现和鼓励罪犯的向善方面,为改造或矫正效果确实较好的罪犯争取奖励的机会,进一步巩固他们改造或矫正的成果。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一)通过监狱为服刑犯人提供服务(二)通过社会教养机构为相关人员提供的矫正服务(三)通过特殊的教养机构提供的矫正服务第三节中国的矫正社会工作Part3一、我国的矫正制度与体系(一)我国的司法矫正制度与体系1.监狱矫正制度与体系司法矫正制度与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在刑罚执行制度和刑罚执行体系基础之上的监狱制度与监狱体系(或监狱矫正制度与监狱矫正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我国的监狱主要有监狱(关押和监禁成年犯)和未成年犯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或少年犯管教所)两种类型。在监狱体系中,与矫正工作密切相关的主要有刑罚执行制度和监狱管理制度两个方面。2.其他司法矫正制度与体系
除了监狱矫正制度与体系之外,其他的司法矫正制度与矫正体系主要包括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缓刑、拘役以及假释和监外执行的实施。在羁押未决犯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存在矫正社会工作,因此,羁押未决犯的机构——看守所也是矫正机构,是我国矫正制度与矫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我国的矫正制度与体系(二)我国的行政矫正制度与体系1.劳动教养制度与劳动教养管理所
劳动教养是为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犯罪,对不够追究刑事责任但对社会又构成危害或威胁的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强制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劳动教养制度产生于1955年的肃清反革命运动中,其目的是将肃反中清理出来的既不够判刑又不宜留用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破坏分子集中进行强制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使他们逐渐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2.工读制度与工读学校
工读教育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举办的对有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采取托管寄宿教育的特殊教育形式。工读学校的接收对象是有不良行为、违法行为或轻微犯罪行为的在校学生或被学校开除、自动退学、流浪在社会上的青少年。二、我国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狱政管理狱政管理是监狱对服刑犯人执行刑罚的过程中所实施的各项具体的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对罪犯的监督管理、生活卫生管理、考核奖惩管理等具体内容,是监狱日常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二)教育改造教育改造是对罪犯思想、观念、价值和人格的重塑过程,也是对罪犯进行文化教育和技术教育的过程。通过思想教育,改变罪犯错误的思想观念,重塑他们的人格和自我。(三)劳动改造劳动改造就是通过监狱劳动对罪犯进行矫正和改造。劳动改造的核心是监狱劳动,即罪犯在改造期间,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第四节中国的社区矫正Part4一、社区矫正概述(一)社区矫正的含义社区矫正是指社区刑罚执行活动,与监禁刑罚相对:社区矫正可分为狭义的社区矫正和广义的社区矫正:1.狭义的社区矫正强调对非监禁者执行的活动;对象是罪犯;场地是非监禁机构的社区;管理者是专门的国家机关;时间是刑事判决、裁定、决定确定且生效的期限;目的是矫正服刑罪犯的犯罪心理、意识、恶习;性质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2.而广义的社区矫正,其工作队伍除专业矫正人员和社会工作者这一执行主体之外,还包括社会志愿者、社区居民等辅助工作者;其目的不仅仅是要帮助矫正对象改变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还要促进其完成再社会化。由于各国国情、文化和法治背景的不同,因而其社区矫正的内涵与外延也有所不同。一、社区矫正概述(二)社区矫正的特征4.社区参与性1.执行对象的特定性3.惩罚的宽缓2.非监禁性01030204一、社区矫正概述(三)社区矫正的功能从个人层面来看,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2.从犯罪群体层面来看,社区矫正有助于改变矫正对象实施重新违法犯罪行为的预期效用。3.从社会层面来看,社区矫正有利于增强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一、社区矫正概述(四)我国社区矫正实践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社区矫正这个概念近几年才被明确提出,然而在我国刑事法律及其实践中,假释、缓刑、监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与社区矫正相近的非监禁刑罚方式却有着较长的历史沿革,这些沿革是当今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经验和基础。2000年9月上海市首开了“社区矫正”之先河,上海市女子监狱对罪犯试行了半监禁刑的探索,采取了对符合条件的罪犯允许其从周一到周五回社区参加劳动、周末回监狱服刑的措施。
2001年5月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发出“社区服务令”,同年8月出台了《关于实施“社区服务令”的暂行规定》。2002年8月,上海市开始在徐汇区斜土路、普陀区曹杨新村和闸北区宝山路三个街道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同一时间,北京市在密云县也开展了社区矫正的试点,进行了对假释、监外执行罪犯实施社区矫正的探索。一、社区矫正概述(四)我国社区矫正实践的发展历程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发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2012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施行。办法第三条规定:“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明确了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角色地位。二、社区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教育矫正0201(二)帮助服务三、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过程(一)建立专业关系(二)收集、分析资料(五)社区矫正的介入(六)社区矫正的评估与跟进(四)建立社区矫正计划(三)分析和诊断矫正对象的问题四、我国社区矫正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一)制度建设不足(二)缺乏专业化、职业化的矫正社会工作者(三)社区建设不够成熟本章要点1.矫正社会工作就是实施于罪犯改造过程中的社会工作。它是由矫正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为犯罪嫌疑人或罪犯在审判、服刑、缓刑或假释期间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是消除工作对象的犯罪心理结构、改变其行为方式、重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机制,使他们改过自新,重新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广义的矫正社会工作既包括罪犯服刑期间的矫正工作,也包括预防犯罪工作和罪犯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的工作。狭义的矫正社会工作则指对违法犯罪者的矫正工作。2.矫正社会工作与矫正理论几乎同时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都已经建立并得到一定的发展,使人们对犯罪的原因比以前有了更为科学和正确的认识,由此导致社会对罪犯的惩罚观念发生变化,同时也使人们运用上述学科知识进行罪犯的心理和行为的矫正成为可能。而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监狱制度改革的浪潮,直接推动了矫正社会工作的产生。本章要点3.尊重违法犯罪者的人格和价值、平等对待和接纳他们,是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包括监狱化理论与罪犯改造的心理规律等。监狱化实质上是一个针对个人的消极的再社会化过程,通过监狱化,个人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基础管理、构筑物、作业、设备管理、消防安全、隐患、事故预防技术服务报告模板
- 文书模板-抽脂手术合同协议书
- 武汉24年小学6年级英语第四单元综合卷
- 北海2024年07版小学4年级英语第三单元测验卷
- 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与分类突破:化学与环境生活社会传统文化
- 村里财务制度-记账实操
- 2023年碳酸盐资金申请报告
- 2025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时事语法填空练习(4篇含答案)
- 2024年噪声振动污染防治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责任、真抓实干、自评促建、全力创优
- 通信工程基站铁塔监理规划
- 教师成绩进步发言稿3篇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 白蛋白临床不合理应用及其使用指征
-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复核申请表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M6U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 心肌疾病-第九版内科学课件
- 《Python分支结构》教学设计
- 工作人员应对火灾现场应急处置卡
- 中医治疗疫病的优势与前景共31张课件
- 考研复习有机化学选择题400题(页尾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