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
物质的转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I.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方法是在1000C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O3)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3CO+Fe2O3M2Fe+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FeaCh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只有2种 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CU物质生成,无水CuSCU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是()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A〜F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②F匚 A.物质X能用于金属除锈 B.反应②中和围回」T+X③反应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D.A,B、E、F一定是氧化物.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B.H2O2、H2O,O2C.Cu、CuO、Cu(OH)2 D.FezCh、FeCb、Fe(OH)3.如图为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根据图示关系判断,X的化学式可能是(C.CuChD.BaChC.CuChD.BaCh.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A.转化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A.转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 B.转化cC.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硬质玻璃管(包括氧化铜)的质量差和U型管(包括碱石灰)的质量差,计算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的是( )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②in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③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④HI装置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主要是一氧化碳)从铁矿高温石里把铁还原出来,反应方程式为3co+Fe?O3^2Fe+3cCh,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CO气体素的化合价升高了C.本实验体现了氢气具有还原性D.素的化合价升高了C.本实验体现了氢气具有还原性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C.该实验可以观察到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酒精灯之前,应先通入氢气一段时间 B.反应后,铜元.如图为CO还原CuO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热浓硫酸已知:HCOOH热浓硫酸已知:HCOOH(甲酸)H2O+COT反应过程中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该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了,还原剂是COC.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后再将甲酸滴入热浓硫酸中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12.我国的一项科研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8甲乙爹碳原子・氧原子O+8甲乙爹碳原子・氧原子O氢原子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变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B.①@ C.②③ )B.①@ C.②③ D.①②③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如图所示,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下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然后点燃酒精灯B.甲实验,反应结束后必须先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C.乙实验,反应前必须先点燃酒精灯后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D.乙实验,反应结束后必须先停止加热后取出导管.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B.制造过程主要是除去生铁中的其它金属杂质C.废弃铁制品易在潮湿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锈蚀D.循环利用前要先用浓硫酸清洗除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CO在催化剂Pt-Ak。?-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oNiNO:B.CO得到电子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NO?是氧化剂催化剂D.该反应方程式为4cO+2coNiNO:B.CO得到电子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NO?是氧化剂催化剂D.该反应方程式为4cO+2NO2^=4CC>2+N219.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CuO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20.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CH4->CO2 ②CaOTCa(OH)2 ③HNO3THe1④Ba(OH”一NaOH ⑤CO—Cu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⑤二、填空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CO还原Fe?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Ca(OH),溶液A BCD E【查阅资料】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和氨水的混合液1(1)按如图连接装置A-E,在装入试剂前,先。(2)通入CO?一段时间后,先点燃处酒精喷灯(填"A”或"D”)。(3)装置C中玻璃管的作用:,(4)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需在装置E后再连接装置F,其目的是o.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Cu
A③ (1)反应①中可用(填化学式)作还原剂; ①——rmFe2O3~~>Fe―► 「②।(2)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接触;(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③,该反应的现象是.(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zCh),现有2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铁多少t?.无色液体A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机燃料,,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
~~►无色气体B石灰水,S6,OD融+无色气体B无觥体A兽■TOC\o"1-5"\h\z 通电 :—|aCuO| -T»1C产无色气体E^―>无蹄体C(1)若该液体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A中一定含有 元素,C物质为(填化学式)。(2)请写出一个上述关系图中有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1)A(1)A物质是(填化学式)。(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填序号)。A.2类B.3类C.4类D.5类三、简答题.现有一份质量为m的氧化铜样品,小金想要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1)写出反应后装置(1)写出反应后装置A中的现象(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O的目的是。(3)完全反应后,甲同学称得装置B增重m2,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用实验所得数据表示):(4)小胡觉得该装置存在不足,需改进之处是。.某白色固体由CuSCU、MgCh、CaCL、NaOH、Na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MgCO3、Ca(0H)2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一(2)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一(3)原白色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要确定其是否存在,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
物质的转化【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春秋初期,绍兴一带是南方的一个冶铁中心,其炼铁方法是在1000℃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3CO+Fe203d超2Fe+3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B.Fe2C>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只有2种 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答案】B【解析】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海绵铁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Fe2O3中,氧元素为-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故B正确。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由化学方程式看出,上述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有3种,故C错误。D.木炭不完全燃烧还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一家化碳具有还原性,用于炼铁,木炭不只是作为燃料使用,故D错误。2.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答案】D【解析】A、在甲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乙处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故A正确;B,在甲处,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典型的吸热反应,故B正确;C、由装置的特点可知,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故C正确;D、山装置的特点可知,丁装置可以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不需要尾气处理,故D不正确。3.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是( )A.A.氢气和水蒸气B.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答案】B【解析】A.氢气和水蒸气,不可能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错误。B.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本身有二氧化碳但无水;反应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现象符合,正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不会出现硫酸铜变蓝的现象,错误。D.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时有二氧化碳和水,通入气体后,能看到紫色石蕊小花变红,与事实不符,错误。A~F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反应②中和反应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A、B、E、F一定是氧化物【答案】D【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物质X即稀盐酸,能用于金属除锈,故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②即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物为酸和碱,生成物为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B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即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②即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③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是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E是水、F是二氧化碳,所以B是氢氧化钙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5.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H2O2、H2O、O2Cu、CuO,Cu(OH)2Fe2O3,FeCb、Fe(OH)3【答案】C【解析】A、碳在氧气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电解产生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C、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但是氧化铜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该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D、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该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故选:C。6.如图为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根据图示关系判断,X的化学式可能是( )吊/ x.A.NaCl B.Ca(NO3)2C.CuCh D.BaCl2【答案】CD【解析】A、若物质X为NaCl,根据物质转化关系图,NaCl应能和一种物质反应生成FeCb,由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可判断该反应的另一生成物应是含钠元素的化合物,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含钠化合物都可以溶解于水,则该反应因不能形成沉淀而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而不能发生反应:因此,物质X不能为NaCl,故A不正确。B、Ca(NCh)2为硝酸盐,不能满足物质X为氮化物的要求,不能满足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故B不正确。
C、若物质X为CuC12,则CuCb可与单质铁或与KOH溶液发生反应,可生成FeCh或KC1,盐酸和氧化铜反应可以生成CuCb,物质X为CuCh符合转化关系,故C正确。D、若物质X为BaCh,则BaCl2可与FeSO4反应生成FeCb、可与K2SO4反应生成KCL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钢反应生成BaCb,物质X为BaCh符合转化关系,故D正确。7.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7.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转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B.转化c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D.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故甲为单质。A、转化c一定是化学变化,因为化合物转化为单质,故A选项错误。B、转化c化合物转化为单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不为零,而单质化合价为零,故一定会出现元素化合价改变,故B选项正确。C、混合物转化为单质不一定为化学变化,如工业制氧气是利用降温或加压使空气中的氧气液化而制取的,没有涉及到化学变化,故C选项错误。D、混合物转化为纯净物不一定为化学变化,如利用蒸储法进行海水淡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错误。8.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硬质玻璃管(包括氧化铜)的质量差和U型管(包括碱石灰)的质量差,计算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导致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的是( )
②HI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③CuO没有全部被还原④in装置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答案】D【解析】①I、】1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会造成生成的氢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ni,测得水的质量增加,导致计算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选项正确;②IH装置干燥剂量不足,水没有被完全吸收,则装置III测得水的质量减少,导致计算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小于1:8,选项错误;③CuO没有全部被还原,生成的水的质量相应的减少,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选项错误;④IH装置与空气直接接触,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测得水的质量增加,导致计算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选项正确,故选D。9.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主要是一氧化碳)从铁矿高温石里把铁还原出来,反应方程式为3co+Fe2Ch_2Fe+3co2,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CO气体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说明CO具有还原性C.该实验可以观察到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污染空气【答案】A【解析】A.实验时,先通入CO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喷灯,以防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B.B处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铁被还原为铁,说明CO具有还原性,此选项正确:C.该实验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以观察到。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选项正确;D.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因为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气体,会污染空气,此选项正确。.如图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酒精灯之前,应先通入氢气一段时间 B.反应后,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C.本实验体现了氢气具有还原性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为防止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点燃酒精灯前先通一会氢气,以排除装置内空气,不符合题意:B、反应后,铜元素化合价由+2价下降至。价,符合题意;C、该实验氢气发生氧化反应,体现了其还原性,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
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如图为CO还原CuO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HCOOHFhO+COT热浓硫酸已知:HCOOHFhO+COTA.反应过程中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反应过程中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该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了,还原剂是COC.实验时点燃酒精灯后再将甲酸滴入热浓硫酸中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A、实验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B、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被还原了,还原剂是CO,选项正确;C、实验时要先排除装置内空气,所以需先将甲酸滴入热浓硫酸中,然后再点燃酒精灯,选项错误;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只有甲酸发生的分解反应,选项正确,故选C。12.我国的一项科研成果:在一种新催化剂作用下可实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一爹碳原子+8—。噜a+艮)•氧原子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甲乙 丙丁。氢原子为02B.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为02C.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不变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答案】B【解析】A、图中乙为单质,化学式为H2,不符合题意。催化剂B、该反应方程形式为CO2+3H2 CHQ+FhO,则丙和丁的质量比为32:18=16:9,符合题意。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中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答案】B【解析】①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铜和可溶性硫酸盐,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可以实现一步转化;②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和不能一步转化为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生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不可以实现一步转化:③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以实现一步转化。.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氢气逸出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玻璃管,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答案】C【解析】A、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也有利于将试管内的空气完全排出,故选项说法错误;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乙实验还能通过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判断反应是否发生,故选项说法错误: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通入气体,再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如图所示,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下列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然后点燃A.甲实验,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然后点燃甲 乙酒精灯B.甲实验,反应结束后必须先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C.乙实验,反应前必须先点燃酒精灯后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D.乙实验,反应结束后必须先停止加热后取出导管【答案】A【解析】A、应先通入氧气,排净试管内原有空气,防止氢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加热时发生爆炸,故操作正确;B、铜在较高的温度下能够和氧气反应,所以在反应停止后,为了防止被还原的铜再次被氧化,应该继续通入氢气至冷却,故操作错误;C、应先组装好仪器后,再点燃酒精灯,故操作错误: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以防止烧杯中的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故操作错误。.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物质甲乙内TAAH2s04Ca(OH)2BaChNa2cO3BCuAgNChCa(OH)2HC1Cpch4COo2DFeChso2HNO3NaOHA.A B.B C.C D.D【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丁分别能与甲、乙、丙发生反应。【详解】A、BaCL和Na2cCh都是由酸根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都属于盐,故A错误。B、Cu不能和HC1发生反应,故B错误。C、P和02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属于非金属单质,故C错误。D、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丁分别能与甲、乙、丙发生反应,故D正确。故选D。.图示为铁的冶炼制造等转化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B.制造过程主要是除去生铁中的其它金属杂质C.废弃铁制品易在潮湿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锈蚀D.循环利用前要先用浓硫酸清洗除锈【答案】C【解析】A、冶炼铁的原理是高温下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高温Fe2O3+3CO=2Fe+3CO2,故选项错误;B、根据示意图可知,制造过程主要是将生铁制成各种物品,没有有除去生铁中的其他杂质,故选项错误;C、铁生锈实质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正确;D、清洗铁锈应该用稀硫酸或盐酸,故选项错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化学家GerhardErtl对CO在催化剂Pt-AlQ「Ba表面进行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图为该反应过程的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催化剂C.NO,是氧化剂D.该反应方程式为4cO+2NO2-=4(2。2+%【答案】B【解析】A、该反应是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4价,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山+4价变为0价,得到电子,N(\是氧化剂,故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O+2NO,催化剂4C0,+N,,该选项说法正确。.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答案】A【解析】A、给酒精灯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正确;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粉末逐渐变红,由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变为铜单质,错误;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错误;D、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再停止加热,这样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反之试管内温度变小,气压变低,会倒吸,错误。故选A。20.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CH4-»CO2 ②CaO—Ca(OH)2 ③HNO3THe1④Ba(OH)2TNaOH ⑤CO-Cu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⑤【答案】C【解析】①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一CO2的转化能一步完成。②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Ca(OH)2的转化能一步完成。③因为硝酸盐全溶,所以硝酸不能一步转化为盐酸。④氢氧化钢与硫酸(或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锹沉淀和水(或碱),Ba(OH)2-NaOH的转化能一步完成。⑤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等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OtCu的转化能一步完成。二、填空题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查阅资料】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I)和氨水的混合液](1)按如图连接装置A-E,在装入试剂前,先 o(2)通入CO?一段时间后,先点燃 处酒精喷灯(填"A”或"D”)。(3)装置C中玻璃管的作用:o(4)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需在装置E后再连接装置F,其目的是。【答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调节压强吸收一氧化碳【解析】(1)该实验中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和参加反应,为避免生成的一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连接装置A-E,在装入试剂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通入CO?一段时间后排尽A装置中的空气,再先点燃A处酒精喷灯,使A处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进行后面的反应,故填A.(3)如C处压强增大,瓶中的液体进入玻璃管中,防止液体倒流进入装置B,即调节压强,故填调节压强。(4)CO能溶于铜液,在装置E后再连接装置F能够吸收气体中残留的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故填吸收一氧化碳。22.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回[③ (I)反应①中可用 (填化学式)作还原剂; ①Hn——Fe2O3~»Fe―►山 「②।(2)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接触;(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③,该反应的现象是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zCh),现有2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铁多少t?【答案】CO##C##H2氧气和水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且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112t【解析】(1)三大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金属,常用来冶炼金属。(2)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就是使铁隔绝氧气和水。(3)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反应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且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4)2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金属铁的质量=200tx80%x—— =112to56x2+16x323.无色液体A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机燃料,,请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1)若该液体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A中一定含有 元素,C物质为(填化学式)。(2)请写出一个上述关系图中有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碳、氧H2oH2+CuO-Cu+H,O【解析】(1)无色气体B和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D,所以B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C通电生成的无色气体E和氧化铜会生成C,所以C是水,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氧气,所以E是氧气,无色液体A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机燃料,A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该液体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A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C物质为H2O。(2)氧气和氧化铜在灼烧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满足置换反应的条件,化学方程式为:灼烧H2+CuO^=Cu+H2O„.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1)(1)A物质是..(填化学式)。(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制液体燃料生产过程中的热量集成与优化考核试卷
- DB3303T083-2025沿海非设关地走私风险隐患点分级与防控措施
- 后勤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经普考试试题及答案
- 贵州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面试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规培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A9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慢性肺动脉高压疾病解析》课件
- 2025-2030中国兽医眼科检查产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学校食堂管理员岗位职责
- 江苏省淮安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 SMT员工,工艺培训资料
- JB-T 14226-2022 机械密封摩擦材料组合的极限pcv值试验方法
- GB/T 3961-1993纤维增强塑料术语
- GB/T 21923-2008固体生物质燃料检验通则
- GA 1205-2014灭火毯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说课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安徽生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00吨年萘磺酸甲醛缩合物、3000吨年铸造用固化剂、2000吨年二苄胺、200吨年氯丙酰谷氨酰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申请简表
- DB62∕T 25-3111-201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