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必优研究报告:着手近处放量可期放眼远方大有可为_第1页
嘉必优研究报告:着手近处放量可期放眼远方大有可为_第2页
嘉必优研究报告:着手近处放量可期放眼远方大有可为_第3页
嘉必优研究报告:着手近处放量可期放眼远方大有可为_第4页
嘉必优研究报告:着手近处放量可期放眼远方大有可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必优研究报告:着手近处放量可期,放眼远方大有可为一主两翼三拓展,立足生物技术打开成长空间发展历程:多年深耕婴配,立足生物技术开启多维拓展嘉必优以生物技术为立足之本,集成工业菌种定向优化技术、发酵精细调控技术、高效分离纯化制备技术,通过可持续的微生物合成制造方式,为全球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营养素产品与创新的解决方案。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

单产品储备发展期(2003年-2010年):营养素ARA产品产业化,建立食品安全和EHS管理体系,打造国际标准供应链。多产品快速扩张期(2010年-2019年):巩固ARA产业领军地位,成功实现藻油DHA、β-胡萝卜素以及燕窝酸产品的产业化。多领域加速拓展期(2019年至今):实施“向多元化应用领域拓展、向多样化产品拓展、向国际市场拓展”的战略,进军化妆品及动物营养领域。“一主两翼三拓展”,夯实基础业务拓展成长空间。当前阶段,公司以“技术平台化、制造智能化、运营数字化、市场国际化、产业生态化、人才资本化”为指导方针,实施“三拓展”战略(即拓展产品品类、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拓展产品市场区域),构建“一主(营养健康食品领域)两翼(个人护理和美妆领域、动物营养领域)”的业务格局,夯实基础业务,拓展成长空间。主营业务:ARA创造核心收入,DHA高速增长,产品丰富度不断提升公司目前拥有4个产业化产品,分别是ARA、藻油DHA、燕窝酸SA和β-胡萝卜素。其中,ARA产品贡献公司营业收入的63%,DHA、SA各贡献16%,β-胡萝卜素贡献5%。燕窝酸SA毛利相对偏高,2021年毛利率达65%,ARA、DHA产品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50%、49%。此外,公司全面布局人类营养、动物营养及化妆品原料领域,拥有多款在研产品。在人类营养领域,公司储备了下一代婴配粉核心营养素OPO结构脂、EPA、HMOs等产品。在化妆品原料领域,公司积极拓展虾青素、α-熊果苷、光甘草定、依克多因、γ-PGA、麦角硫因等化妆品原料开发。同时公司进军动物营养领域,开发多款不饱和脂肪酸产品,通过脂肪酸平衡理论为动物营养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已完成两项针对蛋禽和肉禽产品的开发和上市,初步完成肉禽、猪、蛋禽的脂肪酸平衡应用解决方案,完成了裂壶藻粉生产工艺优化及产品定型,完成过瘤胃产品的定型。股权结构:武汉烯王控股,中科院物质院参股助力技术研发武汉烯王控股,实控人为易德伟;二股东处于减持计划期,已降至较低持股比例。控股股东武汉烯王持股44.25%,实际控制人易德伟总计持股比例约为19.54%(通过武汉烯王间接持股18.15%,直接持股1.39%)。公司第二大股东为贝优有限公司,系中法(并购)基金旗下投资公司,中法(并购)基金之管理人为凯辉私募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于IPO前取得18.75%公司股权;据公司披露的股东减持公告,贝优有限逐步退出投资,当前减持计划期间为2022-06-29至2022-12-28,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总股本的2%。截至2022年9月7日,贝优有限已减持1%的股份,本次集中竞价减持计划数量过半,持股比例下降至6.71%。公司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具有深厚的合作渊源,中科院所属的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通过合肥科学岛参股嘉必优,持股比例8.41%,助力公司的新技术研发和工艺改善。2000年,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利用发酵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技术成为ARA产品的技术来源;2005年,武汉烯王委托李正鹏、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开发“DHA微藻选育项目”

及“高产DHA藻种的离子束技术选育”,并在该原始技术上自主研发逐步形成双鞭甲藻和裂殖壶菌DHA菌种以及初始技术。2011年,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之全资子公司合肥科聚高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离子束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作价出资至中科光谷,成为公司SA产品的技术来源。2017年,公司收购中科光谷64%的股权,并在2021年收购少数股东股权实现100%控股。中科光谷主要进行SA的生产和销售,主攻化妆品领域。公司与嘉吉的合作渊源深厚,合作关系稳固。2004年8月,嘉吉投资、嘉吉亚太和武汉烯王三方约定共同投资设立嘉吉烯王,嘉吉烯王后更名为嘉必优有限,成为公司前身。在2012年6月前,公司控股股东为嘉吉,彼时公司定位为嘉吉的ARA业务工厂。2015年4月,嘉吉对外转让所持公司股权,武汉烯王、贝优有限、湖北新能源、杭州源驰、长洪上海等股东接手。核心团队:高管团队极为稳定,股权激励进一步绑定核心人员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在ARA、DHA等营养素行业深耕多年,团队长期保持稳定。公司董事长易德伟先生拥有二十余年生物技术行业的管理经验,曾任职于华中师范大学科研处、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等。核心技术高层人员汪志明先生和李翔宇先生长期从事生物制造及健康食品等领域的研究,拥有丰富的产品研发及转化能力。马涛先生曾任武汉人言广告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拥有丰富的市场开发经历。王华标先生曾任职于华中师范大学,具备多年的专业的审核、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绑定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2022年2月16日公司发布

《2022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进行股权激励,以人民币29.26元/股的授予价格向47名激励对象授予16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12,000万股的1.33%。预计股权激励计划将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团队稳定性,并有效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经营效率,给公司带来更高的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股权激励收入目标高增,展现公司发展信心。公司层面以2021年营业收入值为业绩基数,对各考核年度的营业收入累计值定比业绩基数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考核,考核年度为2022-2024年三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考核年度营业收入累计值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15%/160%/340%;业绩考核目标值分别为25%/180%/380%。以2021年营业收入3.51亿元为基数,根据业绩考核目标值的营业收入增长率进行测算,公司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为4.39亿元/5.44亿元/7.02亿元,同比增长+25%/+24%/+29%。下游需求增长驱动原料市场扩容,合成生物领域有望受益政策支持加速增长ARA及DHA系婴配粉关键添加剂,市场空间稳定增长ARA和DHA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健康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及动物营养等领域,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CoherentMarketInsights数据,2018年全球ARA和藻油DHA市场规模为4.47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2.26亿美元,CAGR+13.45%。中国ARA和藻油DHA市场将以超越全球水平的速度增长,根据CoherentMarketInsights的预测,2018-2026年中国ARA和藻油DHA的市场规模将从0.63亿美元增长至2.15亿美元,CAGR+16.47%。据CoherentMarketInsights数据,2018年婴配粉及健康食品合计占ARA及藻油DHA市场规模的76.00%,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至2026年将占市场规模的75.61%。在区域分布上,全球ARA和藻油DHA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至2026年,CoherentMarketInsights预计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将超过北美,成为全球ARA和藻油DHA最大的消费市场。ARA:超90%应用于婴配粉,市场规模稳步扩张花生四烯酸ARA是人体补充Omega-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ARA对婴幼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也是人体一系列生理调节激素的前体物质,对脂代谢、糖代谢、凝血基质、肌肉生长、睡眠及免疫反应等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由于婴幼儿自身合成ARA的能力较低,需要从外界摄取,因此全球市场已在婴幼儿食品中广泛添加ARA。全球ARA市场销量和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据GrandViewResearch数据,2018年全球ARA市场销量为3,091吨,预计至2025年达4,265吨,未来呈平稳增长态势。2018年,全球ARA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81亿美元。婴配粉为ARA产品核心应用,至2025年市场规模约2.57亿美元。据GrandViewResearch数据,超过90%的ARA产品被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2018年全球婴幼儿配方食品对ARA的市场需求为2800吨,对应市场规模约1.72亿美元;至2025年,全球婴幼儿配方食品ARA需求提升至3901吨,对应市场规模约2.57亿美元。DHA:全生命周期营养剂,存量以鱼油产品为主,藻类DHA呈替代趋势DHA为人体补充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等方面具显著功效。全球DHA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据AlliedMarketResearch预测,2018年全球DHA市场销量为134,088吨,至2025年将达到229,636吨,呈平稳增长态势。以价值量计算,2018年全球ARA市场规模为30.55亿美元,至2022年将达52.66亿美元。应用于婴配粉的DHA需求预计保持双位数增长。据AlliedMarketResearch预测,全球婴幼儿配方食品ω-3系列脂肪酸市场需求将由2014年3,337吨增长至2022年的11,476吨,CAGR+16.70%。其中,DHA占ω-3系列脂肪酸比重超过70%,市场规模也将随ω-3系列脂肪酸市场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增长。存量以鱼油DHA为主,藻油DHA呈替代趋势。据GrandViewResearch及CoherentMarketInsights数据,藻油DHA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2.57亿美元提升至2025年7.58亿美元,CAGR+16.70%。藻油DHA在全球市场中的比重将逐渐增加,据AlliedMarketInsights预测,藻油DHA占比从2018年的8%提升至2022年的9%。配方奶粉、健康食品和动物营养领域市场空间广阔配方奶粉:母乳化、高端化驱动婴配粉ARA/DHA需求全球范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据欧睿咨询预测,全球婴配粉市场规模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中国婴配粉市场规模维持高位,2022年贡献世界婴配粉规模的48%。婴配粉ARA/DHA需求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驱动:

1)母乳喂养率保持低位,驱动婴配粉整体需求强劲。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数据,2014年我国城市和农村母乳喂养率分别为15.8%和30.3%。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加上女性工作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母乳喂养率在短期内仍将保持在较低水平,婴幼儿配方奶粉需求总体保持强劲。2)消费升级,驱动中高端需求增长。从平均食用奶粉时间看,我国婴幼儿食用奶粉的时间逐步延长,越来越多的儿童将奶粉食用时间从1、2岁延长至3、4岁甚至更长。从平均食用奶粉支出看,我国家长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支出越来越大。我国婴幼儿超高端奶粉的消费占比不断提升,从2014年6.80%提升至2023年26.40%,对普遍添加有ARA、DHA的中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多。3)婴配粉母乳化,驱动ARA/DHA的添加量提升。母乳是婴幼儿最佳的食物来源,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则通过婴幼儿配方奶粉代替母乳喂养,母乳化已成为婴配粉的发展趋势之一。据《婴幼儿配方乳粉用油配方优化》(冯伟、李奥、王春维、彭凯迪、程熠娜),世界各地区母乳的脂肪酸构成中,ARA占比在0.5%~0.7%之间,DHA占比在0.3%左右。然而,市场上婴配粉的ARA添加量普遍低于母乳中ARA/DHA的含量。健康食品: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增强驱动健康食品需求受益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全球健康食品行业发展较快。根据Technavio数据,2016年全球健康食品市场规模为892.80亿美元,2021年达到1,224.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52%,呈平稳增长态势。ARA具有改善细胞增殖、激活骨骼肌卫星细胞等功能,应用于蛋白粉等运动营养品。根据GrandViewResearch预测,全球健康食品市场对于ARA营养强化剂的需求将从2018年的289吨增加到2025年的364吨,2018~2025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33%。DHA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更为广泛。1)DHA对大脑、视网膜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孕产妇健康食品和儿童健康食品中;2)DHA有助于维持脑的功能、延缓脑的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和神经性疾病,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老年人健康食品中。据AlliedMarketResearch预测,全球健康食品对以DHA为主的ω-3系列脂肪酸的市场需求将由2018年的10.60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17.75万吨,CAGR+13.77%。动物营养:禁抗令下,功能性添加剂迎来替代空间脂肪酸类营养剂在动物营养领域有重要应用。短链饱和脂肪酸(如三丁酸甘油酯、一丁酸甘油酯)营养剂有助于动物肠道供能、维持肠道结构完整;中链饱和脂肪酸(如月桂酸单甘脂)有助于抑菌抗病毒;ω-3系列脂肪酸(如DHA)对动物生长发育、维持动物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亦有部分防止疾病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脂肪酸类营养剂被广泛用于一般家畜(如猪)、反刍动物(如牛)、家禽(如鸡)以及水产生物,也用于宠物食品添加,用以提升宠物营养和免疫力。公司通过子公司嘉利多布局动物营养领域,解决方案涵盖脂肪酸营养原料及脂肪酸、肠道问题解决方案(即复配添加剂)。产品主要覆盖三丁酸甘油酯、一丁酸甘油酯等短链脂肪酸,月桂酸单甘酯等中链脂肪酸、裂壶藻粉(富含DHA)及复配了各类营养剂的解决方案产品。此外,宠物食品添加领域仍有较大拓展空间。ω-3系列脂肪酸(如DHA)对宠物有预防过敏、促进神经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据CoherentMarketInsights数据,2020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规模达2065亿元,同比增长2%,市场空间较大。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政策支持助力发展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并将保持快速增长。据麦肯锡预测,全球经济活动中超过60%的产品可以由生物技术生产,近400个应用场景可在未来10-20年产生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据Arizton2022全球合成生物学报告(SyntheticBiologyMarketGlobalOutlook&Forecast,AriztonAdvisory&Intelligence),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已达101.3亿美元,预计至2024年达195.0亿美元,至2027年达387.3亿美元,2021-2027年CAGR+25.05%,其中中国2021年合成生物市场规模为5.3亿美元,预计2021-2027年将以27.78%的CAGR高速增长。下游应用广泛,生物医药占比最大,化工及食品农业亦有应用前景。合成生物下游覆盖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化工等多个领域。在生物医药领域中,Amyris通过改造酵母生产青蒿素;在农业中,PivotBio开发出了帮助农作物固氮的细菌;在化工领域,Zymergen通过工程菌生产聚酰亚胺基础材料二胺单体;在食品领域,ImpossibleFoods使用酵母菌生产血红蛋白。据Arizton数据,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最大应用领域为生物医药,占比42.78%;化工材料次之,占比28.08%;食品及农业再次,占比19.28%;环境保护及其他应用占比9.86%。其预计,至2027年,化工材料、食品及农业应用将有小幅提升,分别提升至28.44%和19.41%。产品、技术、研发、客户,四维构建核心壁垒核心产品:ARA/DHA产能优势显著,SA/HMO/OPO打造潜在空间ARA:产能国内领先,挑战国际龙头藻油DHA:生产技术不断优化、规模高速增长藻油DHA产品:2012年实现产业化,主要应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人类营养及动物营养领域,是公司第二大营收来源。2017-2021年,DHA营收贡献从2798万元上升至5658万元,CAGR+19.2%。收入占比逐步提高,从12.2%上升至16.1%。由于DHA技术和工艺逐步成熟、生产效率和成本不断优化,毛利率从34.5%上升至48.6%并趋于稳定。在DHA方面,嘉必优、润科生物等国内领先企业加速追赶海外技术。目前,国外机构已具有较强的微藻DHA技术研发能力。例如,帝斯曼及其子公司马泰克拥有较多相关专利,在国际市场拥有明显竞争优势;杜邦公司在菌种选育、收集提取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巴斯夫在菌种选育、修改菌种基因序列、发酵培养、精制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此外,美国嘉吉、美国TerraVia、法国Fermentalg、荷兰纽迪希亚、瑞士雀巢等大型国际公司在微藻DHA领域均有较多技术储备和生产布局。但随着国内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内也涌现出像润科生物等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技术企业,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差距正不断缩小。SA:食饮美妆两重应用,技术领先前景可期燕窝酸SA产品:由子公司中科光谷于2017年实现产业化,2021年通过化妆品新原料备案,主要应用于人类营养领域及化妆品原料领域,是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最高的产品。2017-2021年,燕窝酸SA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从33.5万元上升至5574.2万元,CAGR+259.3%。收入占比逐步提高,占比公司营业收入从0.2%上升至15.9%,已接近公司第二大产品藻油DHA。由于SA技术和工艺逐步成熟,生产效率和成本不断优化,产品的毛利率不断提高,从2017年亏损上升至2021年的65.1%。燕窝酸具备多重生物功效。燕窝酸,学名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Acid,又称唾液酸SialicAcid),是人体必需的八大醣质营养素之一,它通常位于细胞膜最外层的糖类部分和分泌的糖复合物(糖脂、糖蛋白和脂多糖)的关键位置,是糖复合物结构和功能多样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燕窝酸可通过与蛋白质、脂质结合,完成对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进而发挥生物效应,这种结合被称为“燕窝酸修饰”。燕窝酸的这种生物效应使其在免疫调节、抗病毒、口服美容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燕窝酸在抗老、抗氧化、提亮肤色和提升抵抗力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功效。1)在食品添加方面,燕窝酸SA因其多种健康功效逐渐受到全球市场的关注与认可。2003年,马来西亚政府批准SA可用于营养食品;2016年,美国FDA批准SA可用于婴儿奶粉和普通食品(通过RGAS认证);2017年,欧盟委员会批准SA可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各类食品中。2017年5月,国家卫健委批准SA成为新食品原料,推荐食用量为每天≤500mg。2)在化妆品添加方面,中科光谷燕窝酸SA成为获得化妆品原料新规下001号原料,应用范围涵盖皮肤保湿、抗皱、抗氧化。2021年6月29日,公司旗下子公司——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化妆品新原料SA在国家药监局获得国妆原备字20210001的备案号。这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实施后,国内首次完成化妆品新原料备案。2022年5月31日,N-乙酰神经氨酸(燕窝酸)扩大化妆品原料使用目的在国家药监局备案成功,由原来单一使用目的(保湿剂),功效增加为抗皱剂、抗氧化剂、皮肤保护剂、保湿剂。成为首个扩增使用功效的新原料。此次SA成功扩增使用功效意味着该原料将拥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和更高的应用价值,更好的开发SA化妆品领域的新用途。三年监测期内,公司SA产品拥有一定技术保护。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经取得注册、完成备案的化妆品新原料实施安全监测制度,安全监测期限为3年。安全监测的期限内,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可以使用该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使用化妆品新原料生产化妆品的,相关化妆品申请注册、办理备案时应当通过信息服务平台经化妆品新原料注册人、备案人关联确认。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予申报企业的技术保护,为申报企业新原料应用开发创造了3年的市场机会,限制仿制新原料扰乱市场,也起到阶段性安全监管作用。截至2022年8月末,市场仅中科光谷(2021-06-25初次备案,2022-05-31扩大功效目的)和华熙生物(2022-08-19备案)取得SA备案。公司为国内首家拿到燕窝酸生产许可证,实现燕窝酸SA的大规模高纯度生产的高新技术产业。2014年,中科光谷对SA的制备方法申请了发明专利。涉及的专利包括“一种对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N-乙酰神经氨酸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等。大规模生产SA具有较高的门槛,传统的天然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均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其他厂家短时间内难以进入。2015年,中科光谷递交了N-乙酰神经氨酸的新原料申请。基于对燕窝酸(SA)业务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公司整体的业务规划,公司多次股权收购中科光谷,在2021年3月成功实现100%控股中科光谷,全力开发燕窝酸。化妆品、奶粉领域均有SA初步应用,市场应用前景可期。在市场应用方面,燕窝酸作为一种化妆品功效成分早已受到美妆领域的关注,已广泛应用到日本、韩国等地的化妆品中。部分化妆品添加燕窝&燕窝提取物原料,并对其中游离唾液酸成分进行宣传。HMOs:母乳第三大固体营养,提前布局待审批落地人乳低聚糖HMOs:人乳低聚糖HMOs是母乳中第三大类固体营养物质,具有益生元、促进定植、抗粘附以及调节肠上皮细胞等多项功能,并对婴幼儿大脑发育有潜在益处。人类母乳中HMOs由5种单体组成:D-葡萄糖(Glc)、D-半乳糖(Gal)、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L-岩藻糖(Fuc)和唾液酸(Sia)。这5种单体以不同比例结合,构成母乳中200余种HMOs,目前已确定结构的有30余种。2015年,欧美、美国先后批准HMOs作为食品添加剂。至2021年,人类将HMOs商业化仅6年,商业化种类约占HMOs族群的2%。公司现已开发了2'-岩藻糖基乳糖(2'-FL)和乳酰-N-新四糖(LNnT)这两种占比较大的HMOs产品。国内市场,HMOs正处于研发阶段。一兮生物、恒鲁生物等公司有相关技术布局。嘉必优于2021年完成HMOs相关产品的菌种构建,获得高产2-FL的菌株,完成小试工艺开发,酶催化转化率等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监管方面,海外市场已经批准HMOs添加使用。2015年11月13日,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对LNnt和2'-FL作为新型食品配料用于儿童食品补充剂的安全性发布了意见;2016年3月欧盟批准2'-FL、LNnt作为新食品成分使用,该指令规定了这两种物质的特性、微生物标准、最大使用量,同时要求食品成分表中应标明;同年,美国FDA分别于5月和8月批准了2'-FL和LNnt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食品中,规定了这两种添加剂的最大添加量、使用范围等。2019年7月22日,澳大利亚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发布85-19号通告,其中1155号申请拟批准在婴儿配方食品与其他产品中使用2'-FL与LNnT,并规定:如果仅添加2'-FL,2'-FL不超过96mg/100kJ;如果添加2'-FL和LNnT,则LNnT不超过24mg/100kJ,并且2'-FL和LNnT的总和不超过96mg/100kJ。国内HMOs添加正在审理进程中,随法规推进落地预计产品商业化有望提速。2021年10月中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2'-岩藻糖基乳糖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公开征求意见。由菲仕兰申报的2'-FL,其以L-岩藻糖和D-乳糖为原料,经反应制成2'-岩藻糖基乳糖(合成法),应用于儿童用乳粉,使用量为1.2g/L。OPO:婴配粉母乳化下一步,产业化推动在即OPO结构脂:更接近母乳结构,利于婴儿生长提升免疫力。OPO是一种结构化脂肪,O和P分别对应油酸oleicacid和棕榈酸palmiticacid。这种结构更接近母乳中的脂肪结构,可避免钙皂,利于棕榈酸和钙质吸收。据脂质营养与健康微信公众号,OPO的功效在于:显著减少婴儿哭闹并改善睡眠;减少婴儿钙皂生成,软化大便;激发骨骼生长潜力;

改善婴儿的胃肠舒适度;提高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OPO结构脂中sn-2位棕榈酸的占比与母乳更加接近。母乳中含有棕榈酸的脂肪分子和配方奶中添加棕榈酸的脂肪分子结构不同。母乳中脂肪分子结构中位是棕榈酸,棕榈酸两侧连接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即OPO结构。但人为添加的棕榈酸主要酯化在Sn-1和Sn-3位,即中位是油酸,油酸两侧连接的是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即POP结构。普通配方奶粉sn-2位棕榈酸占比只有10%,而母乳达70%。sn-2位棕榈酸比例的提高能够避免棕榈酸过早释放形成“钙皂”。(即皂化钙,造成脂肪和钙质不能被人体消化,堵塞肠道导致排便不畅,形成上火)。OPO结构脂通过酶法脂交换技术,使sn-2位棕榈酸比例高达40%以上,更接近母乳水平。在监管方面,我国卫生计生委于2012年下发《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480-2012),核准OPO可以添加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奶粉添加标准为24~96g/kg。目前,贝因美、伊利、飞鹤、完达山等品牌已推出含OPO结构脂的婴配粉。嘉必优利用生物酶法技术开发的一种sn-2位富含棕榈酸的甘油三酯产品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开始推动产业化。技术实力:从菌种到包埋全链条技术积累,技术路线、水平均有优势经过十余年的自主研发与技术积累,公司掌握了高产菌株选育、发酵配方优化及发酵工艺控制、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新型提取、多不饱和脂肪酸油脂包埋、微生物油脂检测技术、功能脂质构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油脂、乳品等一系列应用于公司产品的核心技术,逐渐形成了以菌种选育、细胞工厂控制、高效分离纯化、微胶囊包埋、风险控制检测等技术为基础的领先性平台化技术。公司目前拥有微生物菌种筛选、脂质营养品发酵、分离纯化及不同剂型开发等新产品开发能力。据公司年报,截至2021年12月,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83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另有140件中国在审专利,均为发明专利,2件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审专利,对公司技术成果形成了有效保护。公司在产品制备的技术路线、技术水平方面具备优势。对比行业主流技术水平,公司在ARA、DRA的效率、产率上具备领先优势。在BC方面,公司采取微生物发酵路线,虽然成本相对化学合成较高,但生物发酵的高安全性也可带来部分细分市场。在SA方面,公司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的SA可保持高纯度和高安全性,可应用于食品及化妆品领域。在粉剂制备方面,公司的ARA和藻油DHA微胶囊包埋技术采用低温二次包埋微胶囊技术,与同类技术相比,能更好地保护油脂,具有更高的包埋率及稳定性,更低的吸湿率,同时能节约能耗。油脂微胶囊包埋是指使用壁材将油脂进行包埋,以对其起到保护作用。公司通过微生物发酵的相关技术,生产ARA、DHA等油脂产品,产品呈液态。公司的下游客户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主,产品呈粉末状,公司的油脂产品通过微胶囊技术加工后,可以将油脂加工成粉剂状的微胶囊产品,可较好地适用于下游产品。研发平台:持续投入研发,科研成果众多,布局合成生物公司在技术研发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2017-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率由5.96%提升至8.81%,研发人员数量及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研发人员达70人,占比17%;2021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24项,新增申请发明专利57项;据公司年报,截至2021年,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83项,其中发明专利77项;另有140件中国在审发明专利,2件澳大利亚、新西兰在审专利,对公司技术成果形成了有效保护。同时,公司积极探索行业前沿,据公司年报及中报,2019/2020/2021/1H22分别在国内外期刊发表5/3/3/2篇论文,累计发表核心论文30余篇。公司搭建了产学研一体的生物合成营养化学品工程技术平台,采用以自主研发为主,外部联合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公司研发平台体系健全,实验配套条件完备,人才培养系统完善。公司还通过合理的创新激励制度和积极的跨部门团队协作实现整个研发组织的高效运转,为营养素生物制造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公司基于创新层次不同,将创新分为“金点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三个部分,并针对各部分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以确保团队保持持续创新的动力,发行人技术不断创新。公司和科研院所保持紧密合作研究关系,发挥科研院所基础研发和公司产业化的优势,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公司合作研发是为了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以扩大研发半径,缩短研发周期,通过外界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综合研发实力。出于时间、人力成本因素考虑,除了关键的、必须利用公司研发平台完成的核心技术攻关之外,公司将部分研发初期工作委托科研院所完成,从而达到缩短公司新产品研发周期的目的。公司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等众多高校建立合作研发关系,利用双方优势打造公司的研发生态圈。客户资源:ARA生产企业领军者,奶粉产业链核心供应厂商产品放量、领域延伸、市场渗透,三维拓展增量空间产品放量:新国标落地+藻油替代推动ARA/DHA放量ARA/DHA受益婴配粉新国标落地,市场容量大幅提升新国标新增营养素添加下限,上限亦有提升。2021年3月18日,婴幼儿配方食品新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并将于2023年2月22日正式实施。在实施日期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和检验机构按照新标准执行,在实施日期前已生产的食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相较于2010年标准,新国标对婴幼儿奶粉营养素的要求做了较大的调整,对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DHA的添加量新增了关于下限值的规定,即每100kJ食品中DHA添加量下限值为3.6mg,提高了DHA、ARA添加量的上限值,明确DHA与ARA的比例不得低于1:1。目前国内多数厂商的ARA和DHA添加量低于新国标,具有近1倍提升空间。目前国内80%以上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已经添加了ARA和DHA,但国内多数厂商的添加量低于新国标,以部分国产品牌及国际品牌为例,单产品营养素添加存在近1倍的空间。嘉必优

作为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ARA和DHA的主要供应商之一,ARA、DHA产品业绩在未来两年有望受益婴配粉新国标大幅提高。随新国标实施时间愈发接近,新国标奶粉注册进度提速,嘉必优即将迎来产品放量。据国家市场监督总局食品审理中心,截至2022年9月14日,取得新国标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批件(决定书)的配方合计422件。在时间上来看,2022年7月后配方注册审批决定数量明显增多,反映乳企已经加速开展新国标配方切换。在公司主要客户中,君乐宝、伊利、雀巢、飞鹤等品牌已有新国标配方完成注册。随新国标实施日期迫近,嘉必优ARA/DHA即将迎来放量。藻油DHA更适宜婴幼儿食用,存在替代鱼油的空间藻油DHA或可补充、替代部分鱼油DHA市场,尤其在婴幼儿配方食品领域。DHA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鱼油DHA和藻油DHA,其中鱼油DHA是渔业加工的延伸产品,主要从深海鱼类中提取;藻油DHA是利用生物发酵的方法从海洋微藻中提取的DHA。藻油DHA更适合婴幼儿食用,鱼油DHA更适合中老年人服用。据食品科学刊载文章

《微藻油和鱼油中DHA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陈殊贤、郑晓辉),以EE(乙酯)型为主的鱼油DHA需通过上皮细胞转化成TG(甘油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