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课件_第1页
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课件_第2页
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课件_第3页
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课件_第4页
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第五节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12/19/20221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一)生产成本1.生产成本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如果用k表示成本价格,则k=C+V,商品价值公式便转化为W=k+m。商品的生产成本≠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商品的价值=C+V+m12/19/20222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2/17/2.生产成本的形成及其对资本家的意义。(1)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2)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的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12/19/202232.生产成本的形成及其对资本家的意义。12/17/20223.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1)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2)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为它掩盖了C和V的区别,它们都表现为资本的消耗。它们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被抹杀了,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12/19/202243.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12/17/2022(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是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在物质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发挥作用的结果。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2/19/20225(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是耗费资本(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联系:它们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m)同可变资本(V)相比是剩余价值率(m′),同全部预付资本(C)相比是利润率(P′)。(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价值率的区别是:12/19/20226(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表示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12/19/20227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四)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反比。(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正比。(4)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的节省会减少生产同量剩余只所需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12/19/20228(四)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12/1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1.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使各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2.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利润既然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它在数量上也就要同全部资本相联系。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这是资本的必然要求。12/19/20229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3.利润平均化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和资本周转速度慢,而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的资本家,不会甘心于获得较低的利润率,于是同别的部门的资本家展开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这就是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资本有机构成低和资本周转快,并且利润率高的部门。竞争的结果导致利润的平均化。12/19/2022103.利润平均化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12/17/20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是:资本转移引起资本在各部门分配比例的变化,从而各部门生产比例发生变化;生产比例的变化,导致各部门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于是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价格变化导致利润率的变化。直到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部门竞争才趋于停止,从而形成了平均利润率。12/19/202211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是:12/17/202211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12/19/202212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在各部门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12/19/202213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12/1(二)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在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数量上也不同。平均利润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真正来源完全看不到了,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12/19/202214(二)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它是由于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2.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在质上,价值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的;生产价格则由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它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在量上,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经常不一致。12/19/202215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

3.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等的。12/19/202216

3.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卖,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卖。12/19/202217(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12/17/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超额利润指少数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外的利润。超额利润由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2/19/202218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12/17/202218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1)它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2)它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它揭露了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12/19/202219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1)它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客观可能性(1)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12/19/202220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12/17/2022(2)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商品资本的职能要能够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去完成,而是专门由商人来担任。第二,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12/19/202221(2)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对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第二,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12/19/202222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对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二、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由于商业资本也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与产业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的公式就变为:12/19/202223二、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需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支付一定的费用,称为流通费用。分为: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而引起的费用,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系的费用,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由商品价值的运动引起的流通费用,即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由商品变为货币和货币变为商品而支出的费用,是纯粹流通费用。12/19/202224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需要在商品流通过补偿1.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通过商品的售卖从已经提高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

2.纯粹流通费用是非生产性的费用,不能从出售商品的价值中得到补偿,而只能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的扣除中得补偿。12/19/202225补偿12/17/202225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商业员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商业员工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补偿商业资本在购买商业劳动力时垫付的可变资本价值。商业员工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作为商业利润归商业资本家占有。商业资本家通过商业员工的劳动,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的剩余价值。12/19/202226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商业员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来源

(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在固定资本更新之前的暂时闲置;(2)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部分;(3)部分积累资金在未达到追加资本数量之前的暂时闲置。12/19/202227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12/17/借贷资本的本质它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服务于职能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12/19/202228借贷资本的本质12/17/202228二、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利息+企业利润(产业利润+商业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利息的实质: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12/19/202229二、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利率的界限: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供求关系及其习惯;作用:调节资本供求,进而调节储蓄和投资平均利润>利息率>012/19/202230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平三、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资本主义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12/19/202231三、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12/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受单个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其次,商业信用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12/19/202232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借贷资本。(2)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是货币资本家,另一方是职能资本家。即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债权人是货币资本家。12/19/202233(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首先,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其次,银行信用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银行信用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12/19/202234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12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是:(1)职能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2)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3)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等。12/19/202235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12/17/202235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主要方式:(1)票据贴现,即票据持有者为了融通资金,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兑取现金。(2)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3)投资业务,即从事购买有价证券的经营活动12/19/202236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12/17/20投资于银行业的银行资本也和投资于工商业的职能资本一样,都是为了获取利润。银行利润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竞争的结果,使银行资本能够得到按银行自有资本计算的平均利润。12/19/202237投资于银行业的银行资本也和投资于工商业的职能资本一样,都是为四、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发展而出现的。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12/19/202238四、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股东无权向公司退股,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出卖股票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股息一是股息收入;二是存款利息率。股票价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例如:股票面额100元,可领股息6元,银行利息率为5%。则股票价格为:6元÷5%=120元。12/19/202239股东无权向公司退股,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出卖股票12/17/20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交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2、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12/19/202240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2/17/202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区别:(1)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超经济强制,即存在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则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并摆脱了农业工人对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它们之间完全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12/19/202241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区别:12/17/202241(2)封建地租在数量上一般包括农民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3)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同农民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12/19/202242(2)封建地租在数量上一般包括农民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租和租金的区别地租则是农业资本家使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交纳的货币额,它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租金是农业资本家在租赁土地的时期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全部货币额。(1)租金还包括土地上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利息。(2)租金还可能包括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以及农业工人的一部分工资。12/19/20224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租和租金的区别12/17/2022431、级差地租的概念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所形成的。2、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位置不同二、级差地租12/19/2022441、级差地租的概念二、级差地租12/17/202244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①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经营优等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都能获得超额利润。②由于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得农业中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土地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12/19/202245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12/17/2022454、级差地租的源泉来自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5、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1)级差地租的第一形态(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Ⅰ是由不同地块的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等条件而形成的级差地租。(2)级差地租的第二形态(级差地租Ⅱ)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12/19/2022464、级差地租的源泉12/17/202246

1、绝对地租的概念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2、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三、绝对地租12/19/202247

1、绝对地租的概念三、绝对地租12/17/202247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土地私有权的垄断。(1)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2)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4、绝对地租的源泉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12/19/2022483、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12/17/202248

土地价格(1)土地没有价值,土地价格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2)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3)土地价格由两个因素决定:地租数量的高低银行存款利息率的高低。四、土地价格12/19/202249

土地价格四、土地价格12/17/202249(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地租有上涨的趋势: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下降的趋势,从而使得利息率也有下降的趋势。12/19/202250(4)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12/17/2第五节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一、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新创造的新价值(v+m)的总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分配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它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12/19/202251第五节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一、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的过程大致是:产业资本家占有各个生产部门雇佣工人创造的国民收入。其中相当于可变资本的部分,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构成工人的收入;而相当于剩余价值的部分,则在资产阶级各个集团之间进行瓜分。12/19/202252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的过程大致是:产业资本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产业利润留归产业资本家所有另一部分剩余价值由产业资本家分别以商业利润和利息的形式转让给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还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则以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12/19/202253一部分剩余价值作为产业利润留归产业资本家所有12/17/20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的。第一,资本主义国家预算,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基本途径第二,各种服务费用的支付。

12/19/202254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是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第五节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12/19/202256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一)生产成本1.生产成本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如果用k表示成本价格,则k=C+V,商品价值公式便转化为W=k+m。商品的生产成本≠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商品的价值=C+V+m12/19/202257第一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2/17/2.生产成本的形成及其对资本家的意义。(1)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2)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的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表现在: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盈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是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12/19/2022582.生产成本的形成及其对资本家的意义。12/17/20223.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1)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2)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为它掩盖了C和V的区别,它们都表现为资本的消耗。它们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被抹杀了,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12/19/2022593.生产成本范畴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12/17/2022(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是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的增加额。(2)剩余价值还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在物质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发挥作用的结果。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2/19/202260(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是耗费资本(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联系:它们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的不同比率。剩余价值(m)同可变资本(V)相比是剩余价值率(m′),同全部预付资本(C)相比是利润率(P′)。(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价值率的区别是:12/19/202261(三)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2)二者在量上也有差别。由于预付总资本在量上大于可变资本,从而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因此,利润率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3)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则表示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带来的。12/19/2022621)它们所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四)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预付资本已定的条件下,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反比。(3)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正比。(4)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的节省会减少生产同量剩余只所需预付资本,从而提高利润率。12/19/202263(四)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12/1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1.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从而使各部门的利润率存在差别。2.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性的要求。利润既然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它在数量上也就要同全部资本相联系。等量资本要求获得等量利润,这是资本的必然要求。12/19/202264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一)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3.利润平均化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那些资本有机构成高和资本周转速度慢,而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的资本家,不会甘心于获得较低的利润率,于是同别的部门的资本家展开争夺有利投资场所的竞争,这就是部门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由利润率低的部门转向资本有机构成低和资本周转快,并且利润率高的部门。竞争的结果导致利润的平均化。12/19/2022653.利润平均化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实现的。12/17/20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是:资本转移引起资本在各部门分配比例的变化,从而各部门生产比例发生变化;生产比例的变化,导致各部门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于是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价格变化导致利润率的变化。直到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部门竞争才趋于停止,从而形成了平均利润率。12/19/202266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是:12/17/202211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发展趋势。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12/19/202267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在各部门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二是社会总资本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个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小。12/19/202268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12/1(二)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在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在数量上也不同。平均利润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的真正来源完全看不到了,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12/19/202269(二)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当利润转化为平均利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它是由于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形成的2.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在质上,价值是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的;生产价格则由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它只是同资本相联系。在量上,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经常不一致。12/19/202270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就转化为生产

3.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价值的变动。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相等的。12/19/202271

3.生产价格没有脱离价值,是由价值转化而来的,这表现在:(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市场价格已不再以价值为中心,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这种变化,是由于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平均利润率规律要求,商品不再按价值出卖,而是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生产价格出卖。12/19/202272(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和超额利润12/17/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平均利润反映的是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关系。超额利润指少数先进企业由于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外的利润。超额利润由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超额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2/19/202273生产价格形成后并不排斥超额利润的存在12/17/202218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1)它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即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2)它一方面揭示了各个资本家在基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特殊利益上的矛盾性;另一方面,它揭露了资本家共同剥削无产阶级的关系,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整个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12/19/202274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的意义(1)它发展了劳动价值论,解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的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攫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商业资本的职能就是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客观可能性(1)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12/19/202275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一、商业资本12/17/2022(2)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商品资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商品资本的职能要能够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还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第一,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已经不再由产业资本家去完成,而是专门由商人来担任。第二,商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12/19/202276(2)在产业资本的循环中,经常有一部分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对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产业资本家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第二,有利于节省社会总资本中用于流通过程的资本,增加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第三,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产业资本的周转。第四,商业资本的活动,可以加速商品流转,缩短流通时间。12/19/202277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对产业资本的经营和发展二、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商业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由于商业资本也参加利润率的平均化,与产业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因此,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的公式就变为:12/19/202278二、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就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需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支付一定的费用,称为流通费用。分为: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而引起的费用,是同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有关系的费用,属于生产性流通费用。由商品价值的运动引起的流通费用,即在商品买卖过程中,由商品变为货币和货币变为商品而支出的费用,是纯粹流通费用。12/19/202279三、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需要在商品流通过补偿1.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通过商品的售卖从已经提高的商品价值中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

2.纯粹流通费用是非生产性的费用,不能从出售商品的价值中得到补偿,而只能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的扣除中得补偿。12/19/202280补偿12/17/202225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商业员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商业员工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补偿商业资本在购买商业劳动力时垫付的可变资本价值。商业员工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作为商业利润归商业资本家占有。商业资本家通过商业员工的劳动,获得产业资本家让渡的剩余价值。12/19/202281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商业员工的劳动也分为必要劳动和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借贷资本:就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借给另一个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来源

(1)固定资本的折旧费在固定资本更新之前的暂时闲置;(2)流动资本暂时闲置的部分;(3)部分积累资金在未达到追加资本数量之前的暂时闲置。12/19/202282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一、借贷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12/17/借贷资本的本质它是适应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需要而产生、并且在职能资本运动的基础上形成和服务于职能资本。借贷资本一方面体现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另一方面还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关系。12/19/202283借贷资本的本质12/17/202228二、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利息+企业利润(产业利润+商业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利息的实质:利息既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也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利息它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12/19/202284二、利息和利息率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量利率的界限: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供求关系及其习惯;作用:调节资本供求,进而调节储蓄和投资平均利润>利息率>012/19/202285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平三、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一)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资本主义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商业信用的对象是处在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循环一定阶段上的商品资本。12/19/202286三、资本主义信用资本主义信用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12/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第三,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商业信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期限受单个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量和资本周转状况的限制。其次,商业信用受商品使用价值流转方向的限制12/19/202287第二,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家之间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而形成的借贷关系。银行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形成巨额的借贷资本。(2)银行信用的对象不是商品资本,而是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的当事人一方是货币资本家,另一方是职能资本家。即债务人是职能资本家,债权人是货币资本家。12/19/202288(二)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货币资本家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首先,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其次,银行信用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银行信用业务分为两个方面: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12/19/202289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和范围。12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是:(1)职能资本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2)借贷资本或食利者阶层为获取利息而存入银行的货币资本;(3)其他不同阶层居民的储蓄存款等等。12/19/202290负债业务主要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12/17/202235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主要方式:(1)票据贴现,即票据持有者为了融通资金,将未到期的票据交给银行,兑取现金。(2)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3)投资业务,即从事购买有价证券的经营活动12/19/202291银行的资产业务就是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贷出资金。12/17/20投资于银行业的银行资本也和投资于工商业的职能资本一样,都是为了获取利润。银行利润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竞争的结果,使银行资本能够得到按银行自有资本计算的平均利润。12/19/202292投资于银行业的银行资本也和投资于工商业的职能资本一样,都是为四、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它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的发展而出现的。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以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为基础的。股票是它的持有者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12/19/202293四、股份公司和股票价格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股东无权向公司退股,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出卖股票股票价格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股息一是股息收入;二是存款利息率。股票价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存款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股票价格=股息/利息率。

例如:股票面额100元,可领股息6元,银行利息率为5%。则股票价格为:6元÷5%=120元。12/19/202294股东无权向公司退股,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出卖股票12/17/20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交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由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2、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12/19/202295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2/17/202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区别:(1)封建地租以封建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超经济强制,即存在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资本主义地租则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并摆脱了农业工人对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它们之间完全是一种纯粹的经济关系。12/19/202296资本主义地租和封建地租的区别:12/17/202241(2)封建地租在数量上一般包括农民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3)封建地租体现着封建地主同农民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资本主义地租体现着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12/19/202297(2)封建地租在数量上一般包括农民全部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地租和租金的区别地租则是农业资本家使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而交纳的货币额,它是农业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租金是农业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