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行为学
主讲人:皇甫刚电话:82309800(宅)82317801(办)Email:huangfug@huangfug@
1G.Huangfu组织行为学
参考书:组织行为学,(美)菲雷德.詹姆森,人民邮电出版社,王垒译组织行为学,(美)斯蒂芬.罗宾斯,人大出版社,孙键敏译组织行为学高级教程,陈维政,高等教育出版社2G.Huangfu参考书:2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一节认识组织行为学
《问题讨论一》:什么是一个组织的竞争力?什么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3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一节认识组织行为一项统计:企业组织的寿命知多少?(平均)上海市居民72岁世界500强企业40-50岁世界1000强企业30岁跨国公司11-12岁中国集团公司7-8岁中国一般企业3.5岁为什么企业组织的寿命不如人?第一讲导论4G.Huangfu一项统计:企业组织的寿命知多少?(平均)第一讲第一讲导论企业组织管理者的失败原因:缺乏对坏消息、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投机性太强盲目的扩张和多元化缺乏财务知识决策的独断、无制约缺乏管理人的能力没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5G.Huangfu第一讲导论企业组织管理者的失败原因:5G.第一讲导论现代成功企业组织的一般共性: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组织氛围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需求和期望经常评估,注重定期调查和了解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及其变化重视企业内部沟通重视员工发展的长期计划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拔与训练6G.Huangfu第一讲导论现代成功企业组织的一般共性:6G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二》:猴子为什么不摘香蕉?7G.Huangfu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二》:7G.Huang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三》: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8G.Huangfu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三》:8G.Huang第一讲导论管理的职能:计划:确定目标,制定如何达到目标的战略计划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谁向谁汇报?在哪一级决策?领导:指导和激励下属,解决冲突控制:监控工作活动进程,采取行动确保计划的完成9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的职能:9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的本质:美国学者Robbins指出,管理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著名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组织中高效达到既定目标。
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员工的行为施加影响,以实现组织目标。
10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的本质:10G.Huangf第一讲导论一个组织的成员可分为两类:从事涉及物化资源和货币资本的配置、使用等业务工作的操作人员;从事指挥、协调、组织、监督业务人员工作的管理人员。后者的工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活动。
11G.Huangfu第一讲导论一个组织的成员可分为两类:11G.第一讲导论HenryMintzberg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人1、头面人物际角2、领导者色3、联络者信4、监控者息5、传播者传递6、发言人角色象征性首脑,履行法律和社交的例行义务。负责激励和指导下属,分配任务。与外部保持接触和联系。组织的神经中枢,接收组织内外信息。把从外部人员或下属那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其他成员。向外部发布有关组织的信息。庆祝会、迎接来访、签署法律文件。所有下属参加的活动。收集信息,联络外部机构及其人员。处理各种信件报告,保持私人接触。把信件传递给组织,与下属信息沟通,如总结会。董事会议,主持向外界发布信息的活动。12G.Huangfu第一讲导论HenryMintzberg的第一讲导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7、企业家决策角8、混乱驾驭者色9、资源分配者10、谈判者激发变革、监督改善组织绩效。组织面临重大意外的危机时负责采取行动。负责资源配置的决策代表组织谈判制定战略,对创意和改进方案主持进行评估的会议,检查执行情况。制定实施危机处理方案制定日程、预算,制定下属工作计划,授权。合同谈判13G.Huangfu第一讲导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7、企第一讲导论管理者的能力结构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决策能力人际能力业务能力14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者的能力结构决策能力第一讲导论FredLuthans的管理者4种基本管理活动:1、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2、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培训、安置、管理冲突;4、网络社交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15G.Huangfu第一讲导论FredLuthans的管理者第一讲导论
一般的、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者在不同管理活动上的时间分布:1、一般管理者:传统管理32%,沟通29%,人际网络社交19%,人力资源管理20%;2、成功管理者:传统管理13%,沟通28%,人际网络社交48%,人力资源管理11%;3、有效管理者:传统管理19%,沟通44%,人际网络社交11%,人力资源管理26%。《问题讨论之四》这种时间分布对你有什么启示?16G.Huangfu第一讲导论一般的、成功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管理模式
Keith.Davis认为管理者影响员工行为的管理模式分为4种:专制模式、监护模式、支持模式和联盟模式。
专制监护支持联盟模式基础权利经济资源领导伙伴管理导向权威金钱支持团队工作员工导向服从安全与利益工作绩效责任行为员工心理结果依赖老板依赖组织参与自我训练员工需要满足生存安全地位与认可自我实现绩效结果最差被动合作高度激励适度热情17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管理模式17G.Hua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研究、了解、预测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18G.Huangfu第一讲导论18G.Huangfu第一讲导论行为与心理的关系?心理的奥妙人的心理可以揣测吗?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f(心理*环境)19G.Huangfu第一讲导论19G.Huangfu第一讲导论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
人类的行为,是基于特定的欲求,为了特定的目标,并选择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实现目标的活动。1、任何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标;2、人类的行为是由动机驱动的;3、行为受行为结果的强化;4、行为特征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合金;5、行为随年龄增长可以发生变化;6、个体行为是有差异的。20G.Huangfu第一讲导论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20G.Hua第一讲导论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具体讲就是研究一定组织情景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的行为,以理解、解释、预测这些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改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着重探察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以及研究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21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21G.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范畴:
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关系和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团队建设、学习、态度与知觉、组织变革与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学习。22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范畴:22G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
23G.Huangfu第一讲导论23G第一讲导论对人行为规律的理解
常识与经验系统的科学研究
24G.Huangfu第一讲导论24G.Huangfu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
一定组织情景中的个体行为、群体结构与过程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主要关注两类变量(因素)。25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对象:25G.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管理研究的基本模型:
自变量因变量个体水平工作满意度出勤率群体水平流动率忠诚度组织水平凝聚力绩效(生产率)26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管理研究的基本模型:26第一讲导论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这是组织行为学要解释的关键因素。包括工作绩效、工作满足感、组织凝聚力、出勤率、流动率。实际上,组织行为学主要关心两个因变量:工作绩效(个体的、群体的和组织的)和工作满意感。27G.Huangfu第一讲导论因变量(dependentvari第一讲导论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主要关心的是哪些变量会影响到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自变量包括三个水平:(1)个体水平的自变量:个人背景特征、性格、能力、动机、价值观及态度、知觉、决策、学习。28G.Huangfu第一讲导论自变量(independentva第一讲导论(2)群体水平的自变量:领导风格、群体结构与过程、群体间的关系与冲突。29G.Huangfu第一讲导论29G.Huangfu第一讲导论(3)组织水平的自变量:组织设计、组织文化、技术与工作压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焦点就是研究二者之间相互关系。30G.Huangfu第一讲导论30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基本理论模型——人性的基本看法(假设)“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复杂人”与超Y理论31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基本理论模型31G.H第一讲导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应用学科,它是在多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学科都渗透其中,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其中主要相关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32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32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历史与发展:1、
工业革命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思想的萌芽阶段,由于没有完全脱离君主统治的观念和工业革命的冲击,管理还处于传统的巢臼之中,一切以工作为主,忽视人性的存在。2、科学管理与工业心理学33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历史与发展:33G.H第一讲导论3、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1930年代——二次大战
1927年到1932年,梅尧等人的霍桑实验,表明了人际关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重要性,揭示了对人性的尊重、人的需要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归属意识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揭开了行为管理的新契机。人性化管理成为许多企业在管理中所追求的目标。加上美国国家劳工关系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工会的法律地位,使得雇主不能不把员工的利益和合法权益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
34G.Huangfu第一讲导论3、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193第一讲导论4、
行为科学:
二次大战——80年代主张运用科学事实来研究人的行为、社会现象及心理现象等。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2、组织行为的特征;3、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4、薪资制度的合理化;5、工会地位的强调;6、员工参与;7、劳资关系的和谐。
35G.Huangfu第一讲导论4、行为科学:二次大战——8第一讲导论
1949年正式采用“行为科学”一词。对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研究,逐步转入管理学院。50年代末开始采用“组织行为学”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从人际关系时代到行为科学时代,管理从监督制裁到人性激发、从消极惩罚到积极激励、从专制领导到民主领导、从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从权力控制到感情投资、并努力寻求人与工作的配合。这是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时期。36G.Huangfu第一讲导论1949年正式第一讲导论5、权变理论:1970年——80年代企业运作的环境不应只考虑人性因素,还必须考虑到整体系统的影响因素。因此,上述各学派的观点是不够完善的。整体而言,企业的有效运作取决于下列因素:绩效=(员工,组织结构,环境,任务)
37G.Huangfu第一讲导论5、权变理论:1970年——80年第一讲导论以此观点,组织管理的运作,必须以权变理论为依据,在不同情景下,应采取不同作法,以适应不同情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组织与环境的关系;2、组织的分化与整合程度;3、不同环境下组织的结构形态;4、高层领导的经营理念和哲学5、业务与工作任务的性质;6、员工的需求与个人特点。38G.Huangfu第一讲导论以此观点,组第一讲导论目前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劳动力流动与员工忠诚度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下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劳动力构成多元化的问题;职业胜任特征问题;组织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组织行为管理的问题;工作团队建设的问题等。39G.Huangfu第一讲导论目前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39G第一讲导论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方法一、基本概念1、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
协变量,是指参与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削弱自变量作用的变量。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只有在协变量作用下才生效,因此,协变量也可看作是情境变量。40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方法40G第一讲导论2、假设(hypothesis)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尝试性说明。所谓“尝试性”是指它的正确性仍有待证实。
41G.Huangfu第一讲导论2、假设(hypothesis)4第一讲导论3、因果关系(causality)指变量间的导引关系的方向性。当由于x的变化引起了y的变化,那么,x就是y的原因,它们之间就是因果关系。“动机强度不同导致不同的生产率”就是一种因果关系,但“快乐的员工也是高生产率的员工”并不反映因果关系,因为不清楚谁是原因,谁是结果。42G.Huangfu第一讲导论3、因果关系(causality)第一讲导论4、相关关系相关性(correlation)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在量变上是否有稳定关系,表示为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efficient)。相关只说明量变关系,但不说明关系的方向,也不说明因果性质。43G.Huangfu第一讲导论4、相关关系43G.Huangf第一讲导论5、效度6、信度7、普遍性。一项研究结果能否被推论于该研究对象以外的个体或团体,必须慎重对待,严格论证。比如对男性的调查结论是否适合于女性。44G.Huangfu第一讲导论5、效度44G.Huangfu第一讲导论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思路主要有三种理论思路:微观、中观和宏观思路。1、微观研究思路注重于个体特征或小团体中的个体行为。微观的研究思路在研究设计、测量和分析等方面都从心理、行为变量出发,考察各类心理、行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45G.Huangfu第一讲导论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思路45G.H第一讲导论2、中观的研究思路以个体行为为基础,把注意力放在群体行为和管理过程方面,并特别侧重于研究群体动力机制、领导行为和管理决策模式等。同时,在研究中注重群体变量和有效管理行为的具体情景条件。46G.Huangfu第一讲导论2、中观的研究思路46G.Hua第一讲导论3、宏观思路重视组织层面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对组织环境、组织体制、组织文化和组织战略等宏观因素极其效应的考察。同时,宏观的研究思路倾向于采用整体设计,注重多重组织因素作用下人员特征、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之间的交互影响。
47G.Huangfu第一讲导论3、宏观思路47G.Huangfu第一讲导论三、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2、调查法3、测量法48G.Huangfu第一讲导论三、组织行为的研究方法48G.Hu第一讲导论4、案例研究(个案研究casestudy)5、实验研究分为实验室研究和准实验研究6、发展研究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49G.Huangfu第一讲导论4、案例研究(个案研究cases第一讲导论四、组织行为研究中的问题1、霍桑效应与社会称许性霍桑效应指人们由于知道自己参与研究和受人重视而改变真实行为,并以他们认为研究者期望的方式行事。与此相关的是社会称许性,指研究对象按照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描述和评价自己,其中包含自欺性拔高和印象操纵的成分,从而造成测量偏差,影响数据质量。50G.Huangfu第一讲导论四、组织行为研究中的问题50G.H第一讲导论2、测量引起的变化研究中,研究对象会由于不习惯于行为测量、观察和问卷调查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这种情况在访谈和问卷测量中容易出现,因为,所问题目的提问方式和结构,往往会影响被试的反应。51G.Huangfu第一讲导论2、测量引起的变化51G.Huan第一讲导论3、观察者或研究者特征的影响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谈吐甚至服饰等特征及对被试的要求方式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同时,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熟悉和敏感程度,也会影响从测量过程中发现、捕捉和探索问题信息的效果。52G.Huangfu第一讲导论3、观察者或研究者特征的影响52第一讲导论4、测量的内容测量内容的范围、结构、专门性、稳定性和敏感性,都会直接影响测量的质量。53G.Huangfu第一讲导论4、测量的内容53G.Huangf第一讲导论
不同测量方法和方式受上述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自我评价更多受霍桑效应、社会称许性和研究者特征影响。上级评价更多受测量内容特征和测量工具特点的影响。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应根据不同研究目的,注意多种资料与数据的测量特点,提高测量的质量。54G.Huangfu第一讲导论不同测量方法和方组织行为学
主讲人:皇甫刚电话:82309800(宅)82317801(办)Email:huangfug@huangfug@
55G.Huangfu组织行为学
参考书:组织行为学,(美)菲雷德.詹姆森,人民邮电出版社,王垒译组织行为学,(美)斯蒂芬.罗宾斯,人大出版社,孙键敏译组织行为学高级教程,陈维政,高等教育出版社56G.Huangfu参考书:2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一节认识组织行为学
《问题讨论一》:什么是一个组织的竞争力?什么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57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一节认识组织行为一项统计:企业组织的寿命知多少?(平均)上海市居民72岁世界500强企业40-50岁世界1000强企业30岁跨国公司11-12岁中国集团公司7-8岁中国一般企业3.5岁为什么企业组织的寿命不如人?第一讲导论58G.Huangfu一项统计:企业组织的寿命知多少?(平均)第一讲第一讲导论企业组织管理者的失败原因:缺乏对坏消息、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投机性太强盲目的扩张和多元化缺乏财务知识决策的独断、无制约缺乏管理人的能力没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59G.Huangfu第一讲导论企业组织管理者的失败原因:5G.第一讲导论现代成功企业组织的一般共性: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组织氛围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需求和期望经常评估,注重定期调查和了解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及其变化重视企业内部沟通重视员工发展的长期计划重视优秀人才的选拔与训练60G.Huangfu第一讲导论现代成功企业组织的一般共性:6G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二》:猴子为什么不摘香蕉?61G.Huangfu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二》:7G.Huang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三》:
管理的本质是什么?62G.Huangfu第一讲导论《问题讨论三》:8G.Huang第一讲导论管理的职能:计划:确定目标,制定如何达到目标的战略计划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谁向谁汇报?在哪一级决策?领导:指导和激励下属,解决冲突控制:监控工作活动进程,采取行动确保计划的完成63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的职能:9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的本质:美国学者Robbins指出,管理是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著名管理学家孔茨认为,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组织中高效达到既定目标。
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员工的行为施加影响,以实现组织目标。
64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的本质:10G.Huangf第一讲导论一个组织的成员可分为两类:从事涉及物化资源和货币资本的配置、使用等业务工作的操作人员;从事指挥、协调、组织、监督业务人员工作的管理人员。后者的工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活动。
65G.Huangfu第一讲导论一个组织的成员可分为两类:11G.第一讲导论HenryMintzberg的管理者角色理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人1、头面人物际角2、领导者色3、联络者信4、监控者息5、传播者传递6、发言人角色象征性首脑,履行法律和社交的例行义务。负责激励和指导下属,分配任务。与外部保持接触和联系。组织的神经中枢,接收组织内外信息。把从外部人员或下属那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其他成员。向外部发布有关组织的信息。庆祝会、迎接来访、签署法律文件。所有下属参加的活动。收集信息,联络外部机构及其人员。处理各种信件报告,保持私人接触。把信件传递给组织,与下属信息沟通,如总结会。董事会议,主持向外界发布信息的活动。66G.Huangfu第一讲导论HenryMintzberg的第一讲导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7、企业家决策角8、混乱驾驭者色9、资源分配者10、谈判者激发变革、监督改善组织绩效。组织面临重大意外的危机时负责采取行动。负责资源配置的决策代表组织谈判制定战略,对创意和改进方案主持进行评估的会议,检查执行情况。制定实施危机处理方案制定日程、预算,制定下属工作计划,授权。合同谈判67G.Huangfu第一讲导论角色描述特征活动7、企第一讲导论管理者的能力结构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决策能力人际能力业务能力68G.Huangfu第一讲导论管理者的能力结构决策能力第一讲导论FredLuthans的管理者4种基本管理活动:1、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2、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培训、安置、管理冲突;4、网络社交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69G.Huangfu第一讲导论FredLuthans的管理者第一讲导论
一般的、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者在不同管理活动上的时间分布:1、一般管理者:传统管理32%,沟通29%,人际网络社交19%,人力资源管理20%;2、成功管理者:传统管理13%,沟通28%,人际网络社交48%,人力资源管理11%;3、有效管理者:传统管理19%,沟通44%,人际网络社交11%,人力资源管理26%。《问题讨论之四》这种时间分布对你有什么启示?70G.Huangfu第一讲导论一般的、成功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管理模式
Keith.Davis认为管理者影响员工行为的管理模式分为4种:专制模式、监护模式、支持模式和联盟模式。
专制监护支持联盟模式基础权利经济资源领导伙伴管理导向权威金钱支持团队工作员工导向服从安全与利益工作绩效责任行为员工心理结果依赖老板依赖组织参与自我训练员工需要满足生存安全地位与认可自我实现绩效结果最差被动合作高度激励适度热情71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管理模式17G.Hua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目的?是研究、了解、预测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72G.Huangfu第一讲导论18G.Huangfu第一讲导论行为与心理的关系?心理的奥妙人的心理可以揣测吗?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行为=f(心理*环境)73G.Huangfu第一讲导论19G.Huangfu第一讲导论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
人类的行为,是基于特定的欲求,为了特定的目标,并选择各种各样的手段去实现目标的活动。1、任何行为都是指向一定目标;2、人类的行为是由动机驱动的;3、行为受行为结果的强化;4、行为特征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合金;5、行为随年龄增长可以发生变化;6、个体行为是有差异的。74G.Huangfu第一讲导论人类行为的基本规律:20G.Hua第一讲导论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具体讲就是研究一定组织情景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管理的行为,以理解、解释、预测这些行为变化的一般规律,以改进、提高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着重探察组织中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以及研究影响个体、群体和组织行为的因素。75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21G.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范畴:
激励、领导行为和权威、人际关系和沟通、群体结构与过程、团队建设、学习、态度与知觉、组织变革与冲突、工作设计、工作压力、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学习。76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基本范畴:22G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关系
77G.Huangfu第一讲导论23G第一讲导论对人行为规律的理解
常识与经验系统的科学研究
78G.Huangfu第一讲导论24G.Huangfu第一讲导论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
一定组织情景中的个体行为、群体结构与过程和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学主要关注两类变量(因素)。79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对象:25G.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管理研究的基本模型:
自变量因变量个体水平工作满意度出勤率群体水平流动率忠诚度组织水平凝聚力绩效(生产率)80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管理研究的基本模型:26第一讲导论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这是组织行为学要解释的关键因素。包括工作绩效、工作满足感、组织凝聚力、出勤率、流动率。实际上,组织行为学主要关心两个因变量:工作绩效(个体的、群体的和组织的)和工作满意感。81G.Huangfu第一讲导论因变量(dependentvari第一讲导论自变量(independentvariable)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主要关心的是哪些变量会影响到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感。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自变量包括三个水平:(1)个体水平的自变量:个人背景特征、性格、能力、动机、价值观及态度、知觉、决策、学习。82G.Huangfu第一讲导论自变量(independentva第一讲导论(2)群体水平的自变量:领导风格、群体结构与过程、群体间的关系与冲突。83G.Huangfu第一讲导论29G.Huangfu第一讲导论(3)组织水平的自变量:组织设计、组织文化、技术与工作压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焦点就是研究二者之间相互关系。84G.Huangfu第一讲导论30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基本理论模型——人性的基本看法(假设)“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与Y理论“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复杂人”与超Y理论85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的基本理论模型31G.H第一讲导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应用学科,它是在多门行为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许多学科都渗透其中,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其中主要相关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86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32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历史与发展:1、
工业革命时代:18世纪末——19世纪思想的萌芽阶段,由于没有完全脱离君主统治的观念和工业革命的冲击,管理还处于传统的巢臼之中,一切以工作为主,忽视人性的存在。2、科学管理与工业心理学87G.Huangfu第一讲导论组织行为学的历史与发展:33G.H第一讲导论3、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1930年代——二次大战
1927年到1932年,梅尧等人的霍桑实验,表明了人际关系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中的重要性,揭示了对人性的尊重、人的需要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归属意识等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揭开了行为管理的新契机。人性化管理成为许多企业在管理中所追求的目标。加上美国国家劳工关系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工会的法律地位,使得雇主不能不把员工的利益和合法权益作为重要因素来考虑。
88G.Huangfu第一讲导论3、霍桑实验与人际关系理论:193第一讲导论4、
行为科学:
二次大战——80年代主张运用科学事实来研究人的行为、社会现象及心理现象等。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因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2、组织行为的特征;3、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4、薪资制度的合理化;5、工会地位的强调;6、员工参与;7、劳资关系的和谐。
89G.Huangfu第一讲导论4、行为科学:二次大战——8第一讲导论
1949年正式采用“行为科学”一词。对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研究,逐步转入管理学院。50年代末开始采用“组织行为学”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从人际关系时代到行为科学时代,管理从监督制裁到人性激发、从消极惩罚到积极激励、从专制领导到民主领导、从唯我独尊到意见沟通、从权力控制到感情投资、并努力寻求人与工作的配合。这是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时期。90G.Huangfu第一讲导论1949年正式第一讲导论5、权变理论:1970年——80年代企业运作的环境不应只考虑人性因素,还必须考虑到整体系统的影响因素。因此,上述各学派的观点是不够完善的。整体而言,企业的有效运作取决于下列因素:绩效=(员工,组织结构,环境,任务)
91G.Huangfu第一讲导论5、权变理论:1970年——80年第一讲导论以此观点,组织管理的运作,必须以权变理论为依据,在不同情景下,应采取不同作法,以适应不同情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组织与环境的关系;2、组织的分化与整合程度;3、不同环境下组织的结构形态;4、高层领导的经营理念和哲学5、业务与工作任务的性质;6、员工的需求与个人特点。92G.Huangfu第一讲导论以此观点,组第一讲导论目前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劳动力流动与员工忠诚度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下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劳动力构成多元化的问题;职业胜任特征问题;组织结构的变化带来的组织行为管理的问题;工作团队建设的问题等。93G.Huangfu第一讲导论目前组织行为研究的热点问题:39G第一讲导论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方法一、基本概念1、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
协变量,是指参与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削弱自变量作用的变量。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只有在协变量作用下才生效,因此,协变量也可看作是情境变量。94G.Huangfu第一讲导论第四节组织行为学的方法40G第一讲导论2、假设(hypothesis)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尝试性说明。所谓“尝试性”是指它的正确性仍有待证实。
95G.Huangfu第一讲导论2、假设(hypothesis)4第一讲导论3、因果关系(causality)指变量间的导引关系的方向性。当由于x的变化引起了y的变化,那么,x就是y的原因,它们之间就是因果关系。“动机强度不同导致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二手房屋交易定金合同范本
- 济宁市金乡县2025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应收账款质押合同
- 特许经营合同与市场监管
- 2025年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健身房转让协议
- 幼儿舞蹈表演形式
- 影视后期特效项目教程课件 项目1 不忘初心青春无悔
- 第三章第三节海陆变迁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 GB/T 15923-2010镍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镍量测定
- 广西玉林市容县十里中学九年级化学 酸碱盐复习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30电导率仪作业指导书
- 给水厂毕业设计正文(全)
- 初高中生物衔接课课件
- KET词汇表(英文中文完整版)
- JJF(闽)1097-2020总溶解固体(TDS)测定仪校准规范-(现行有效)
- 推拉门定制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
- 麦迪床边重症系统操作指南
- 机械完整性专题知识讲座
- 《生态环境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