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护理学总论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传染病护理学总论传染病护理学总论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第1章总论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病原微生物可分为病毒、细菌、朊蛋白、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真菌8类。寄生虫病由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感染人体引起的疾病。一、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的现状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这里山大沟深,东西横贯150多千米。全县五万人口90%以上是藏族同胞,属藏族聚居区,绝大多数藏族人民都说藏语。藏族儿童在幼年都习得藏语,而且一直活跃在藏语氛围之中。在我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藏族同胞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有了很大改观,这是应该首肯的。因民族地区教育起步晚,办学条件较内地差,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藏族地区进步发展的关键。二、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幼小习得藏语,入小学后又学习第二语言――汉语,使得学生的学习语言混杂,同学间交谈使用藏语,和老师交谈使用半通不通的汉语;在家和父母交谈使用藏语,在学校则较多地使用汉语。这样,学生在对复杂问题进行思考时,两种语言信号互相干扰,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较差,成绩不理想,基础差成为必然。进入中学后,这种现象并未完全消失,仍在严重阻碍藏族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文成绩一直徘徊不前。三、提高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和措施(一)抓好基础环节1.必须加强汉语文教学学好基础知识,语文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是认识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的结果都要靠语文记录和表达出来。人们在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共同生活中,语文是必备的工具。一般来说,语文学得好的藏族学生,其他学科也学得好,进步也较明显。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对语文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地、自觉地、持久地去学习,并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高。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二)培养和发展学生和各种能力1.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阅读不仅仅是写作、听说的需要。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说,必须加强阅读教学,特别是藏族地区,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以小学课本中的阅读课文《第一场雪》的教学为例来谈谈。(1)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学生初次接触课文,也就是预习时,要求他们轻读,扫清文字障碍。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急于让学生综合课文内容,而是出于一些难读的生字、词与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让他们练读。如生字“彤(tóng)、砌(qì)、茸(róng)、屑(xiè)、瑞(ruì)、谚(yàn)等。”再指出描写雪后景色的句子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然后,再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纠正,音是否准并读出了感情,再让学生各自朗读,通过反复练读,学生的情感自然地融入课文意境。(2)读懂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语文教师应注重于指导学生读书,看书,并在他们读之前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反复去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朗读要抓住重要词句,以读代讲,使学生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体会。(3)读好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做适时巧妙点拨,课文要讲得精炼,要适时。更为重要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画龙点睛之笔,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之中起着激发学生体会文意的关键作用,尽快达到教学目的。2.观察写作能力的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主要途径,针对藏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差,写作文难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过程中,引导他们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过好语言关,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首先得到写作文的第一手材料,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做到观察细致入微才能表达得具体生动。观察不仅是看,还得听、问、摸、想,从形态、色彩、质地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在参与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感受,而且把视觉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博览群书,积累词汇,丰富知识,获取写作材料,达到有话可说,自然写作文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上是我对藏族地区普通小学语文教学的肤浅认识、初步的探索。尽管探索不够深入,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藏族地区普通小学的语文教学,同样会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由于我校电教设备已配备有幻灯、投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及电子计算机等。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此谈几点做法和不足以及采取的措施。一、电教媒体优化教学过程㈠、使用电教媒体可以增强教学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在化学课堂教学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使其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以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极大兴趣。比如,在讲“煅烧石灰石”时,运用多媒体的缩影作用,把开发、煅烧石灰石、技术人员检验煅烧后生成物的成分以及于谦的名诗《石灰吟》,用图像、声音、文字动态地展示整个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煅烧、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讲“碳的化学性质”时,我将课本中古画放大复印,上课时展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模型的展示、挂图及活动挂图的合理运用,均是一些简单却不失为有效的教学媒体。但是,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如果一味地追求使用媒体,整个课堂教学变成视频图像,或频繁地更换媒体,都会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因此,传统的教学媒体也无需都被电脑取代。如讲“煅烧石灰石”和“碳的化学性质”时,我只把煅烧石灰石的过程和古画作为教学情境在教学前引入,达到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中去就可以了。㈡、使用电教设备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效果投影是在投影仪上进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经过投影可以得到形象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演示的实验效果。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使教师中远离展示台的同学也能清楚的看到。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不太明显,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楚的展示在屏幕上。一般我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都是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而有些实验则需要俯视仪器内部才能较全面的观察到化学变化中的各种变化。使用投影仪竖直投影时,银幕上的影象是,侧视观察到的现象,投影仪水平投影时,银幕上的影象是俯视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选不同的角度观察,方便快捷。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一般是在烧杯中进行,水面与学生的视线持平,学生从侧面很难观察到完整的实验现象,我采用投影仪水平投影,学生可俯视水面,能很好的观察实验现象。计算机可以对有毒害物质出现的实验或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进行模拟,可以避免毒害物质对师生身体的损害,减少实验消耗: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创设教学情景,可以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下列错误操作都可用动画来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发生装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水倒吸试管炸裂;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的试管时,液体冲出管外等。学生看了错误操作的动画演示,对错误操作的原因及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或者实验中涉及有毒气体的,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实验的实录,到时再播放。但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我主张化学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㈢、电教设备辅助学习总结在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CAI课件,即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O2、H2、CO2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CAI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九年级学生大多十四五岁,他们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很有可能扼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㈣、利用电教设备可以深化反馈检测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帮助分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把试题审核一下,试题不仅要包括化学课程标准的全部知识点,而且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帮助,这样,就要求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可是,现在许多教师不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在使用计算机时,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如问学生期望的问题,用赞美的信息肯定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容易接受。二、使用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难点九年级化学教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利用电教媒体自身优势,把电、光、声、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在动和静、虚和实、局部和整体、外表和内质之间进行转化,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有利于多角度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第二章《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我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通过投影解题,学生饶有兴趣,急于学到新知识。如用微观知识解释化学反应时,利用电脑动画模拟“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但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既要注意画面的设计,不追求过分刺激而忽视教学效果;同时又要注意,表象不能代替经验,不能片面追求化难为易,而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敏捷和深刻性的培养,应在丰富的计算机表象基础上,给学生思维设置一些坡度,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和用微观知识解释化学反应时,我先让学生想象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和“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等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以后,再出示投影和电脑动画。总之,我只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化学教学和教学难点突破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新课程改革和实验向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不论是中小学硬件设施,还是教师的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相关配套的软件资源,都相对不足,因而不能很完善地为实验课程改革服务。因此,要实现在多媒体环境下对化学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并真诚地献身于这场改革之中。传染病护理学总论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传染病护理学总1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2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3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4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5好景不长,警钟再鸣1981年以后AIDS的出现及流行,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征服传染病的乐观信念。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新发现的40余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好景不长,警钟再鸣1981年以后AIDS的出现及流行,极大地6我国传染病的现状有四个发病率居世界第一:1.乙型肝炎:长沙是乙肝王国的首都2.血吸虫病:洞庭湖湖区3.性传播疾病总数4.肺结核我国传染病的现状有四个发病率居世界第一:74.传染病的治疗
5.传染病的预防
6.传染病患者的护理
1.传染与免疫
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3.传染病的特征
4.传染病的治疗5.传染病的预防6.传染病患者的护理18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9传染即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构成传染必备条件★一、传染的概念
病原体人体环境传染即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斗争10
案例:患者女性,21岁,因“带状疱疹”入院治疗,既往7岁时曾患水痘在门诊治疗,无明显症状后停药。问题:从其感染水痘至今患带状疱疹期间属于何种表现?案例:患者女性,21岁,因“带状疱疹”入院治疗11显性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
二、传染过程的表现显性感染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二12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13【总结】1.显性感染是最明显的、最严重的感染形式2.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形式3.能够获得免疫力的感染形式有:隐性感染、显性感染4.具有传染性的感染形式是: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总结】1.显性感染是最明显的、最严重的感染形式14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侵袭力毒力毒力=毒素+其他毒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数量变异性定位同一传染病,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传染病,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病原体入侵人体需有特定途径(侵入门户)。体内生长繁殖亦有一定部位(特异性定位)。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15四、人体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体液因子吞噬作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四、人体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体液因子吞噬作用细胞免16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17一、流行过程定义: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一、流行过程定义: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18传染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易19(一)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一)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20二)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二)传播途径:21垂直传播垂直传播22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23
(三)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影响因素:新生儿增加外来易感人口增加免疫人口死亡人群免疫力自然消退(三)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24二、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安定,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卫生知识,计划免疫等。
自然因素季节,气温,雨量,洪水,河湖,生活环境等。二、影响因素社会因素
安定,生活水平,文化水平25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261.有病原体
3.有流行性
4.有免疫性
一、基本特征2.有传染性
1.有病原体3.有流行性4.有免疫性一、基本特征2.有27流行类型散发:发病率<年发病率
流行:发病率>年发病率大流行:流行范围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暴发:大批同类病例出现,往往来自同一个传染源或一种传染途径3.有流行性
流行散发:发病率<年发病率
3.有流行性28再燃:患者体温下降至接近正常时再次出现初发症状复发:传染病进入恢复期或痊愈初期,体温已经降至正常,再次出现初发症状4.有免疫性
再燃:患者体温下降至接近正常时再次出现初发症状4.有免疫性29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一)病程发展的规律性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潜伏期恢复期前驱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症状明显期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潜伏期恢301.潜伏期:(1)定义(2)意义①是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②协助临床试验诊断1.潜伏期:31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322.前驱期:从起病至典型症状出现这一段时期。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具有传染性。3.症状明显期:症状典型、病情危重并发症多、传染性极强特点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症状典型、病情危重特点334.恢复期特点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机体免疫力建立传染性消失相关检测指标恢复正常4.恢复期特点临床症状逐渐消失34(二)常见症状与体征
发热皮疹毒血症状热型是传染病重要特征之一,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皮疹分为充血性和出血性;斑,丘,疱疹;皮疹出现时间,顺序,分布,形态,退疹后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充血,增生,临床表现为肝,睥,淋巴结肿大。病原体的各种代谢产物(包括毒素在内)可引起除发热以外的多种症状。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反应(二)常见症状与体征发热皮疹毒血症状热型是传染35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36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37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38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暴发型典型,非典型依据临床病程长短,轻重及临床特点三、传染病的临床类型急性,亚急性,慢性轻型,中型,重型,典型,非典型依据临床病程39第四节
传染病的治疗
第四节
传染病的治疗40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一般及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病原治疗其它治疗
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综合治疗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对症治疗41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
第五节
传染病的预防42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时上报甲类(强制管理)鼠疫、霍乱城镇<2h,农村<6h乙类(严格管理)
26种城镇<6h,农村<12h丙类(监测管理)11种24小时内接触者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病原携带者
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一、管理传染源病人——及时上报43二、切断传播途径
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消毒(物理/化学)预防性消毒疫源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
二、切断传播途径主要针对44三、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睡眠
、情绪
、运动
、维生素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主动免疫
—疫苗、菌苗、类毒素特异性被动免疫
—抗毒素、特异性抗体*儿童计划免疫是关键三、保护易感人群非特异性免疫45第六节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第六节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46身体评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心理、社会评估
护理评估
流行病学资料
身体评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心理、社会评估护理流行病学资料471.体温过高2.组织完整性受损3.有传染的危险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5.腹泻6.体液不足7.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肠出血、肠穿孔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1.体温过高常见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48护理措施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及时报告疫情休息病室环境注意营养、水分的摄入注意口腔、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及时采集标本一般护理
护理措施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一般护理49高热护理
通风和降低室温冷敷冰水或乙醇擦浴
药物降温
常见症状护理皮疹护理
皮肤清洁勤换衣被修剪指甲涂碘伏等高热护理常见症状护理皮疹护理50隔离A系统隔离B系统隔离(AFB隔离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实行A类隔离方法。隔离A系统隔离51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消化道隔离(棕色标志)严密隔离(黄色标志)接触隔离(橙色标志)血液、体液隔离(红色标志)脓汁、分泌物隔离(绿色标志)结核菌隔离(AFB隔离,灰色标志)隔离类别呼吸道隔离(蓝色标志)隔离类别52消毒
预防性消毒:包括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饮水消毒、餐具消毒,目的是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疫源地消毒:括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消毒预防性消毒:包括垃圾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饮水消53常用消毒方法
物理消毒法
机械消毒热力消毒辐射消毒化学消毒方法
氧化消毒剂含氯消毒剂醛类消毒剂碘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杂环类气体消毒剂其他消毒剂常用消毒方法物理消毒法机械消毒化学消毒方法氧化消毒剂54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xiexie!谢谢!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xiexie!55传染病护理学总论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传染病护理学总论传染病护理学总论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第1章总论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病原微生物可分为病毒、细菌、朊蛋白、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和真菌8类。寄生虫病由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感染人体引起的疾病。一、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育的现状迭部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这里山大沟深,东西横贯150多千米。全县五万人口90%以上是藏族同胞,属藏族聚居区,绝大多数藏族人民都说藏语。藏族儿童在幼年都习得藏语,而且一直活跃在藏语氛围之中。在我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藏族同胞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有了很大改观,这是应该首肯的。因民族地区教育起步晚,办学条件较内地差,教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因此,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是藏族地区进步发展的关键。二、藏族地区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幼小习得藏语,入小学后又学习第二语言――汉语,使得学生的学习语言混杂,同学间交谈使用藏语,和老师交谈使用半通不通的汉语;在家和父母交谈使用藏语,在学校则较多地使用汉语。这样,学生在对复杂问题进行思考时,两种语言信号互相干扰,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能力较差,成绩不理想,基础差成为必然。进入中学后,这种现象并未完全消失,仍在严重阻碍藏族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文成绩一直徘徊不前。三、提高藏族地区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的对策和措施(一)抓好基础环节1.必须加强汉语文教学学好基础知识,语文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是认识的工具,是交际的工具,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是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认识的结果都要靠语文记录和表达出来。人们在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共同生活中,语文是必备的工具。一般来说,语文学得好的藏族学生,其他学科也学得好,进步也较明显。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对语文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地、自觉地、持久地去学习,并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成绩就会逐步提高。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二)培养和发展学生和各种能力1.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阅读不仅仅是写作、听说的需要。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说,必须加强阅读教学,特别是藏族地区,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吗?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就以小学课本中的阅读课文《第一场雪》的教学为例来谈谈。(1)读通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在学生初次接触课文,也就是预习时,要求他们轻读,扫清文字障碍。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不急于让学生综合课文内容,而是出于一些难读的生字、词与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让他们练读。如生字“彤(tóng)、砌(qì)、茸(róng)、屑(xiè)、瑞(ruì)、谚(yàn)等。”再指出描写雪后景色的句子如“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然后,再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纠正,音是否准并读出了感情,再让学生各自朗读,通过反复练读,学生的情感自然地融入课文意境。(2)读懂课文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语文教师应注重于指导学生读书,看书,并在他们读之前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反复去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朗读要抓住重要词句,以读代讲,使学生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体会。(3)读好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目的。阅读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做适时巧妙点拨,课文要讲得精炼,要适时。更为重要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画龙点睛之笔,在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之中起着激发学生体会文意的关键作用,尽快达到教学目的。2.观察写作能力的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也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主要途径,针对藏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差,写作文难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过程中,引导他们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过好语言关,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首先得到写作文的第一手材料,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只有做到观察细致入微才能表达得具体生动。观察不仅是看,还得听、问、摸、想,从形态、色彩、质地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在参与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感受,而且把视觉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与此同时,还要激发学生博览群书,积累词汇,丰富知识,获取写作材料,达到有话可说,自然写作文难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上是我对藏族地区普通小学语文教学的肤浅认识、初步的探索。尽管探索不够深入,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藏族地区普通小学的语文教学,同样会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目前,由于我校电教设备已配备有幻灯、投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及电子计算机等。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此谈几点做法和不足以及采取的措施。一、电教媒体优化教学过程㈠、使用电教媒体可以增强教学效果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中,同时使用视、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在化学课堂教学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来刺激和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以多种方式,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使其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以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给学生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化学现象、化学反应及规律,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极大兴趣。比如,在讲“煅烧石灰石”时,运用多媒体的缩影作用,把开发、煅烧石灰石、技术人员检验煅烧后生成物的成分以及于谦的名诗《石灰吟》,用图像、声音、文字动态地展示整个过程,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煅烧、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讲“碳的化学性质”时,我将课本中古画放大复印,上课时展示,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模型的展示、挂图及活动挂图的合理运用,均是一些简单却不失为有效的教学媒体。但是,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如果一味地追求使用媒体,整个课堂教学变成视频图像,或频繁地更换媒体,都会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因此,传统的教学媒体也无需都被电脑取代。如讲“煅烧石灰石”和“碳的化学性质”时,我只把煅烧石灰石的过程和古画作为教学情境在教学前引入,达到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中去就可以了。㈡、使用电教设备可以提高化学实验效果投影是在投影仪上进行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经过投影可以得到形象放大、清晰、真实的实验现象,因此可以大大提高演示的实验效果。实验现象经过投影可以放大几倍,使教师中远离展示台的同学也能清楚的看到。有些实验只有细微的变化或变化现象不太明显,如果通过投影放大,可以清楚的展示在屏幕上。一般我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学生都是从侧面观察实验现象,而有些实验则需要俯视仪器内部才能较全面的观察到化学变化中的各种变化。使用投影仪竖直投影时,银幕上的影象是,侧视观察到的现象,投影仪水平投影时,银幕上的影象是俯视观察到的现象,因此可以根据需要选不同的角度观察,方便快捷。如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一般是在烧杯中进行,水面与学生的视线持平,学生从侧面很难观察到完整的实验现象,我采用投影仪水平投影,学生可俯视水面,能很好的观察实验现象。计算机可以对有毒害物质出现的实验或实验中的一些错误操作进行模拟,可以避免毒害物质对师生身体的损害,减少实验消耗: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创设教学情景,可以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下列错误操作都可用动画来模拟: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液体沸腾飞溅;点燃没有检验纯度的氢气导致发生装置的爆炸;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水倒吸试管炸裂;加热装有液体超过容积1/3的试管时,液体冲出管外等。学生看了错误操作的动画演示,对错误操作的原因及危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这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或者实验中涉及有毒气体的,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实验的实录,到时再播放。但是,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化学实验是检验化学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所以说化学实验是不可替代的。我主张化学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享受第一感觉。㈢、电教设备辅助学习总结在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时,运用计算机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CAI课件,即可增大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再如进行O2、H2、CO2实验装置及相关练习部分的复习中,用传统的方法若把装置图画在黑板上很浪费时间,用一些挂图,又没有动态效果,如果制成CAI课件,只需一按键即呈现出来,运行极为方便。也可制作化学实验常见的仪器素材库,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实验,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在总复习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充分以导为主,启发学生思维,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脱离教师而单纯与机器交互学习,九年级学生大多十四五岁,他们的思维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如果整个过程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那么很有可能扼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㈣、利用电教设备可以深化反馈检测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计算机贮量大、速度快、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这样可把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给以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调用计算机题库中的试题,学生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练习或考试。练习或考试完后,学生可以调出参考答案,及时找出问题的所在,起到教师面批的效果,而且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来编拟试卷,可随时修改,随意排序、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软件,帮助分析试卷、分析成绩;通过各种成绩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强化优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把试题审核一下,试题不仅要包括化学课程标准的全部知识点,而且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帮助,这样,就要求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设计程序,而要编程序,难度大,由此需要有一个CAI教师备课系统,使教师便于选择、存储、检索加工组成课件。可是,现在许多教师不具备这种能力。还有,在使用计算机时,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如问学生期望的问题,用赞美的信息肯定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容易接受。二、使用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难点九年级化学教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因此,单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利用电教媒体自身优势,把电、光、声、形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在动和静、虚和实、局部和整体、外表和内质之间进行转化,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显示出来,有利于多角度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第二章《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我运用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情况。这时教师指出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是这种情况,那么其他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通过投影解题,学生饶有兴趣,急于学到新知识。如用微观知识解释化学反应时,利用电脑动画模拟“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但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中,既要注意画面的设计,不追求过分刺激而忽视教学效果;同时又要注意,表象不能代替经验,不能片面追求化难为易,而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敏捷和深刻性的培养,应在丰富的计算机表象基础上,给学生思维设置一些坡度,帮助学生提高能力。如讲授《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和用微观知识解释化学反应时,我先让学生想象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和“氢分子”和“氧分子”,再分别拆为原子,最后重新组合为“水分子”的过程,等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以后,再出示投影和电脑动画。总之,我只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化学教学和教学难点突破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新课程改革和实验向信息化发展的浪潮中,不论是中小学硬件设施,还是教师的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相关配套的软件资源,都相对不足,因而不能很完善地为实验课程改革服务。因此,要实现在多媒体环境下对化学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需要我们的共同参与,并真诚地献身于这场改革之中。传染病护理学总论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传染病护理学总56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57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58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59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60好景不长,警钟再鸣1981年以后AIDS的出现及流行,极大地动摇了人们对征服传染病的乐观信念。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近20年新发现的40余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好景不长,警钟再鸣1981年以后AIDS的出现及流行,极大地61我国传染病的现状有四个发病率居世界第一:1.乙型肝炎:长沙是乙肝王国的首都2.血吸虫病:洞庭湖湖区3.性传播疾病总数4.肺结核我国传染病的现状有四个发病率居世界第一:624.传染病的治疗
5.传染病的预防
6.传染病患者的护理
1.传染与免疫
2.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
3.传染病的特征
4.传染病的治疗5.传染病的预防6.传染病患者的护理163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第一节
传染与免疫64传染即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构成传染必备条件★一、传染的概念
病原体人体环境传染即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斗争65
案例:患者女性,21岁,因“带状疱疹”入院治疗,既往7岁时曾患水痘在门诊治疗,无明显症状后停药。问题:从其感染水痘至今患带状疱疹期间属于何种表现?案例:患者女性,21岁,因“带状疱疹”入院治疗66显性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
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
二、传染过程的表现显性感染病原体被清除病原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二67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68【总结】1.显性感染是最明显的、最严重的感染形式2.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形式3.能够获得免疫力的感染形式有:隐性感染、显性感染4.具有传染性的感染形式是: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总结】1.显性感染是最明显的、最严重的感染形式69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侵袭力毒力毒力=毒素+其他毒力因子(穿透能力、侵袭能力、溶组织能力)数量变异性定位同一传染病,病原体的数量与致病能力成正比。不同传染病,引起疾病的最低病原体数量可有较大差异。病原体因环境、药物与遗传等因素而发生变异。病原体入侵人体需有特定途径(侵入门户)。体内生长繁殖亦有一定部位(特异性定位)。三、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70四、人体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体液因子吞噬作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特异性免疫四、人体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体液因子吞噬作用细胞免71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72一、流行过程定义: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流行过程应具备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一、流行过程定义: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73传染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传播途径易74(一)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一)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75二)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母婴传播二)传播途径:76垂直传播垂直传播77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血液传播78
(三)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影响因素:新生儿增加外来易感人口增加免疫人口死亡人群免疫力自然消退(三)人群易感性: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79二、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
安定,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卫生知识,计划免疫等。
自然因素季节,气温,雨量,洪水,河湖,生活环境等。二、影响因素社会因素
安定,生活水平,文化水平80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811.有病原体
3.有流行性
4.有免疫性
一、基本特征2.有传染性
1.有病原体3.有流行性4.有免疫性一、基本特征2.有82流行类型散发:发病率<年发病率
流行:发病率>年发病率大流行:流行范围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暴发:大批同类病例出现,往往来自同一个传染源或一种传染途径3.有流行性
流行散发:发病率<年发病率
3.有流行性83再燃:患者体温下降至接近正常时再次出现初发症状复发:传染病进入恢复期或痊愈初期,体温已经降至正常,再次出现初发症状4.有免疫性
再燃:患者体温下降至接近正常时再次出现初发症状4.有免疫性84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一)病程发展的规律性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潜伏期恢复期前驱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症状明显期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潜伏期恢851.潜伏期:(1)定义(2)意义①是确定传染病检疫期的重要依据②协助临床试验诊断1.潜伏期:86传染病护理学总论课件872.前驱期:从起病至典型症状出现这一段时期。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具有传染性。3.症状明显期:症状典型、病情危重并发症多、传染性极强特点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症状典型、病情危重特点884.恢复期特点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机体免疫力建立传染性消失相关检测指标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速度与效果的关系研究
- 支架运输合同范本
- 2025福建省厦门轮船有限公司厦门轮总海上客运旅游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设备拆卸合同范本
- 社交媒体在教育培训行业的应用与策略
- 社交媒体内容运营与用户互动策略
- 会展产品合同范本
- 2025年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节能环保铝合金门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服装零售加盟店经营合同样本
- 摩根大通金融科技支出
- 《井巷掘进作业》课件
- 银行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TCPIP协议基础》课件
- 2019年大学学术规范测试版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养老院院长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
- 农村砍树赔偿合同模板
- 2024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课件
- 互联网智慧食安大数据解决方案
- 2024年相机租赁合同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