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总论 第1章 相关概念及鉴定课件_第1页
(管理学)总论 第1章 相关概念及鉴定课件_第2页
(管理学)总论 第1章 相关概念及鉴定课件_第3页
(管理学)总论 第1章 相关概念及鉴定课件_第4页
(管理学)总论 第1章 相关概念及鉴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原理主讲人:李杰lijie197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主讲人:李杰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戴维.B.赫尔茨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情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速,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彼得.德鲁克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22008管理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第一节:

的概念及内涵什么是管理?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第一节: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管理者?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识别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管理者所从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职责不同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雇员(操作者)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职责不同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资料:“中层革命”近年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中层革命”的思想。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有人就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指出企业中的中层管理将日益显得过时无用。但事实表明,中层管理非但没有消失,也没有缩减,而是大为膨胀了,目前中层管理人员人数之多已达臃肿程度。这不仅减慢了决策过程的速度,而且使组织日益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在一些企业中干实事、创造成果及从事挑战性工作的人少的可怜。“后勤部门”的增长压过了“战斗”在一线的人员,许多组织官僚主义严重,精简中层管理机构正是现代组织面临的挑战。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资料:“中层革命”近年来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知识:关于管理的不同定义管理就是决策。①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②管理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③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④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⑤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⑥

①[美]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②[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③[美]哈罗德.孔秩、海因秩.韦里奇:《管理学》,科技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④[美]小詹姆斯.唐纳德:《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⑤[美]R.M.霍德盖茨:《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⑥[法]亨利.法约尔:《工业革命与一般管理》,中国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知识:关于管理的不同定义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管理具有更加广泛、更加复杂的内涵与本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协调的中心是人。管理具有经济性。达成组织目标是需要资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供给有价格,这就使得达成组织目标有一个成本收益的比较,有一个投入产出的衡量。管理的经济性首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上;其次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再次,管理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因此选择不同资源供给和配比,就要成本大小的问题,这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管理具有更加广泛、更加复杂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我们将管理(management)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1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定义102008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1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的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人员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思考:对于唐僧集团来说,目标与组织的关系1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2、管理的载体

■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的——宗旨、使命、目标由人员组成——主体精细的结构——实现目标的方式

新型组织:开放、灵活、响应性强人员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1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2、管理的载体

■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的——宗旨、使命、目标1管理的载体—组织

■结语:德鲁克:“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正应用而生,这种方法不是取代旧方法,而是附加某些东西。它认为组织的目的是取得外在结果,即在市场上取得成效,而组织并不局限于法约尔结构中的机械职能,它超越由市场决定的经济性功能。组织最主要的是社会性的、人文性的,因此,其目的必须是让人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事实上,这是只有组织才能做到的事情。”思考:为什么组织要不断变化?1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的载体—组织

■结语:德鲁克:“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正应用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1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具有经济性。达成组织目标是需要资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供给有价格,这就使得达成组织目标有一个成本收益的比较,有一个投入产出的衡量。管理的经济性首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上;其次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再次,管理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因此选择不同资源供给和配比,就要成本大小的问题,这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1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效率(方式)低浪费资源利用效果(结果)高达成目标达成管理努力实现:低资源浪费(高效率)高目标达成(高效果)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地产出(方法)*理解—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通常指“正确的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果: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结果)*理解—通常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目标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1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5.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的过程代表了一系列有管理者参加的职能或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目标的达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来自环境的投入

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1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

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1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

☆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管理技能管理系统管理权变2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

☆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管理职能2020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程

早期的管理者认为管理有计划、执行、控制三大基本职能。亨利·法约尔认为有五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古利克认为管理有七项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美]哈罗德.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置、指导与领导、控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管理过程:是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工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连续地过程地管理)2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木桶和石块、沙子一天,老师为学院的一群学生做了一个实验。首先把大石块一一放进一个大木桶里,直到盛不下为止。他问学生:“木桶装满了吗?”学生回答:“满了”。老师又把一堆小石块倒进去,并将桶摇了一摇,小石块填满了大石块的缝隙。他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有些学生小声道:“可能还没有。”老师又将一堆沙子倒了进去,又摇了一摇木桶,沙子填满了小石块的缝隙。他再一次问学生:“装满了吗?”这次学生已经明白了实验的用意,大声说:“没满。”最后老师又将水倒了进去,水用充满了沙子的缝隙。老师又让学生将程序反过来把这些水沙子和石块放进木桶,结果无论怎样都无法将这些东西再放到木桶里去了。2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木桶和石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程组织目标的达成

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来自环境的投入2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2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亨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跟屁虫的悲哀

有一种名叫列队虫的小昆虫,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跟屁虫,它之所以有这么个难听的名字,是因为它有一种独特的爬行方式。当很多列队虫在一起走的时候,它们会一只只的首尾相接,成一行前进。带头的那只列队虫就负责找桑树叶——它们最主要食物。不管这只虫爬向那里,后面那些一定会跟着。有位科学家以一组列队虫作了一次有趣的试验,将它们绕成一个圆圈,让带头者和最后一只首尾相接。这样一来就没有了领导者和跟随者之分了。在圆圈的中央,它放上一盘桑叶。这位科学家想知道,这种没有领导者和跟随者之分的情景能维持多久。他认为,等它们饿的厉害时,这个圆圈一定会解散,大家会抢着去吃桑叶。但结果却大出他的预料。这些列队虫最后饿的奄奄一息,仍然时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圆圈,食物虽然就在中间,离它们仅几英寸远,但它们仍然只知道一只更着一只爬行,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寻找食物。2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跟屁虫的悲哀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资源分配角色是计划职能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和所有的三个人际关系角色是领导职能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2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与传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角色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职能,一种对每个处在这个地位的人所期待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H·C·科思,1967)。这里的角色期待,不为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为转移,而带有社会评价的标志。由于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经历不同,对角色的评价可能差别很大。2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

■颇有争议的经济学家张五常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担任1997-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教师,被邀参加诺贝尔颁奖大会,面对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发表演讲。后来他应聘到香港大学当教授,授予香港大学“最差教学奖”,全港哗然!原来他虽然讲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很受学生欢迎,但他又不拘小节,不按常规办事,不备课,不板书,不布置作业,不介绍参考书……因此,按照香港大学有关规定一条条打分,他就得了最低分。2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

■西洛斯·梅考克西洛斯·梅考克是美国国改农机公司的创始人,世界第一部收割机的发明者,人称企业界全才。他几十年的企业生涯,历尽沧桑,但他全才的素质,赢得了市场的屡屡成功。作为老板,梅考克有权左右员工的命运,但他从不滥用职权,经常为员工的设身处地着想。有一次,一为老员工违反了工作制度,不仅迟到汹酒闹事,按公司制度,部门经理提出开除他,梅考克同意了。决定一公布,这个老员工火冒三丈,对梅考克说:“当年公司负债累累,我与你患难与共,三个月不拿工钱也毫无怨言,而今犯这点错误你就一脚把我踢出去,一点情分都不讲!”梅考克平静地说:“你知道不知道这是公司,是个有规矩的地方……这不是你我两个人的私事,我只能按章办事,不能例外。”2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

■西洛斯·梅考克(2)

后来梅考克了解到这个老员工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一个跌断了一条腿,一个因吃不到妈妈的奶整夜啼哭,老员工是在极度痛苦中才借酒浇愁因而误了上班的。于是梅考克从包里掏出一沓钞票塞到老员工手里,说:“现在你什么都不要想,赶紧回家去,把家里的事料理好!”老员工转悲为喜:“你是想撤消开除我的决定吗?”梅考克反问:“你希望我这样做吗?”“不,我不希望你为我破坏了规矩。”“对,这才是我的好兄弟!”事后,梅考克安排这个员工到他家的牧场当了管家。每个人一方面是社会的人,可以扮演很多社会角色;当一个人要同时扮演两个角色时,难免会发生角色冲突,直到左右为难。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处理好各种角色冲突。3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他发现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注]技术技能: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沟通、激励、引导和鼓舞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管理人员所需技能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管理学家孔茨和韦里奇在卡茨提出的三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种设计技能。管理学者格里芬也对卡茨的三项基本技能作了新的补充,增加了诊断和分析两项技能。[注]《能干的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技能》,参见《哈弗商业评论》3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不同管理层次所需的技能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概念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技能3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系统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封闭系统:不与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不受环境的影响开放系统: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管理者应该—内:协调组织中各个部分的活动,确保所有的相互依存的部分能够在一起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外:理解和认识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3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系统332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在不同的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权变观点(情境方式):组织不同,面对的情境不同,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强调不存在简单的和普遍使用的管理原则普遍的权变变量: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3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在不同的和变化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关于管理者工作的多种观点的总结

职能观点、过程观点、角色观点、基本技能观点、系统观点、权变观点

3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关于管理者工作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管理活动的时间分布活动一般管理人员成功的管理人员有效的管理人员传统管理321319沟通292844人力资源管理201126网络联系194811管理人员从事四项管理活动: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交换日常的信息和处理文牍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执行纪律、处理冲突、人事工作及培训等网络联系:社会活动、政治活动,以及与外界人事的联系弗雷德.卢桑斯,1998年3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管理活动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德鲁克认为管理的对象涉及人,而人事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殊资源,它要求使用它的人有特殊的品质。对人“进行工作”始终意味着培训他。这种培养方向决定了一个人最终是更富有活力还是完全丧失了活力。人们可以学会对人进行管理的某些技巧,但管理人员还需要一种基本品质,就是正直的品质。管理人员无法从别人处获得但却必须具备的,不是天才,而是正直的品质。3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德鲁克认为管理的对象涉及人,而人事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关于管理者工作的多种观点的总结思考:作为管理者的挑战和回报?3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关于管理者工作的多种观点的总结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经营与管理

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本身。包括组织的动力学机制、组织构造及运行等等;二是组织内依靠行政机制运作的各种管理方式方法,包括对资源配置的整体性系统方法和针对局部问题的各种职能性方法。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罗纳德.科斯3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经营与管理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包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我们认为管理学科可以被规定为这么一门学科: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是管理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学科。4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我们认为管理学科可以被规定为这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一)管理工作的普遍性: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着管理者所处等级结构变化。无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各种规模、各种领域都需要管理(二)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可以获得基础知识,有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三)对于不打算从事管理的人来说,可使他们领悟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4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第一个国家夏诞生了。500多年后,商取代了夏。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又以武力征服了天下。由于王位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们就要得到封地。这样一代代分封下去,周天子脚下就出现了几十个国中之国。从此,这些属国之间就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战争。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早的秦人。公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秦人就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刚刚立国的秦人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处境。当时,西北高原是游牧部落的天下,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极其凶猛,他们经常对秦人进行攻击和屠杀。史书记载,秦人几代先王都战死在疆场,刚刚诞生的秦军血流成河。然而,这支顽强的军队开始在逆境中成长。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在西部站稳了脚跟之后,秦人的眼光转向了东方。此时,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完全丧失,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之后,弱小的国家一个个都消失了,出现在秦人眼前的是六个强大的对手。秦人发现: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向东扩张的梦想一时很难实现。4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那一年,一个叫商鞅的人开始在秦国推行改革。商鞅认为重要的事情不外乎两件事,一个就是吃饭一个就是打仗。这就是著名的耕战政策。这个时候开始,秦国的国家管理制度初步成型。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开始迅猛地向东推进。自商鞅变法以来,强大的秦军通过一次次战争消耗东方列强的军事力量。在130年的时间里,秦军歼灭六国军队160多万。到公元前230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对手能够与秦军抗衡,秦王嬴政就此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十年统一战争期间,六国军队的伤亡总数超过了200万。公元前221年,最后的齐国不战而降,秦军挺进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临淄。至此,战国时代结束,秦帝国诞生了。中国被称作为China,即是由古印度梵文china、chinas,阿拉伯文Cya、Sin,拉丁文Thin、Thinae演变而来的,都是“秦”的译音,秦军及其一手创建的大帝国无疑是古代社会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思考:从立国到大秦帝国的建立,秦军高昂的士气竟然持续了几个世纪,这是如何实现的?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在秦始皇死后短短两年就迅速覆灭了呢?4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那秦国的军队

——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长胜军秦始皇的军队曾经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强大的作战机器。100万秦军是冷兵器时代最强大的国家形态的军队,拥有世界上最为优良的武器。秦军扫六合而得天下,兵威之猛,世所罕见。秦军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军队中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常胜军,与岳家军等私家军性质的武装相比,秦军无论是谁指挥,都可以打出辉煌的战绩,其军队的强大令人瞠目结舌。秦军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制度,足够激起士兵心中对战争的渴望,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严明的军事纪律,军令如山,誓死前行。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车和弩箭。这一切都使其称霸天下。汉军战匈奴,前后近百年,终解除边患,秦军河套会战一战定乾坤,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马,真是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可以说,汉朝军事的成功是吸取了秦军优点的结果,但若两军相争,秦军无疑是占据了上风的。思考:是什么造就如此强大的军队?4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秦国的军队

——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长胜军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耕战——秦国的长期国策国家用法律来保障所有农户都用当时最先进的方法种庄稼。例:云梦秦简里边的田律一开始就提到,天如果下雨就要准确汇报雨量的大小,雨的范围也要汇报清楚。如果发生旱灾,要及时上报灾情。播种的时候,水稻种子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亩撒的种子可以适当减少一些。4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耕战——秦国的长期国策国家用法律来保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上说:各县对牛的数量要严加登记。如果由于饲养不当,有十头牛以上,一年中死了三分之一的;不满十头牛,一年中死了三头以上的,养牛的人有罪,主管牛的官吏要受惩罚,县丞和县令也有罪。秦国对耕牛非常重视,在每年的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进行四次评比,如果养牛者评成下等,那么马上就要对他进行处罚。如果成绩优秀,赏赐给养牛者酒一壶、干肉十条,免除他一次更役,还要赏赐给牛长资劳三十天。如果一个人负责喂养十头成年母牛,其中的六头不生小牛的话,饲养牛的人就有罪。相关人员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耕田的人不能过分消耗牛的体力。如果耕地以后,牛消瘦了一寸,使用牛的人就要被鞭打十下。类似的规定非常严格。为了鼓励耕田者使用昂贵的铁制农具,法律规定:农户归还官府的铁农具,因为使用时间太长而破旧不堪的,可以不用赔偿,但原物得收下。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耕战——秦国的长期国策4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耕战——秦国的长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秦的军工管理制度宰相工师丞工匠标准化生产

物勒工名4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秦的军工管理制度宰相工师丞工匠标准化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秦的失败——激励的失败自我实现尊重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需求激励需求激励统一前统一后战国策里这样描述秦军:他们胳膊下夹着俘虏、身上挂着人头,追杀逃跑的对手。

为何这支最伟大的军队统一天下后短短十五年就走到了尽头。马斯洛的需求理论4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秦的失败——激励的失败自我实现需求激励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思考:1、秦人应用了那些管理方法和技术?2、这些管理方法和技术基于怎样的人性假设?3、这些管理技术与方法造就了秦的统一之路,也为秦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这些方法和技术成功和失败的原因?4、这些管理方法与我们现代的管理方法有何不同?4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思考:492008—2009学年第一学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不听工匠言《吕氏春秋·别类》中有以下论述:宋国大夫高阳要建造一所住宅,买了一堆木料。工匠对他说:“木料没有干,现在还不能动工。如果在没干的木料盖起来的房,当时看起来挺好,过后一定会倒塌的。”高阳应急于住进新房,反驳到:“根据你说的道理,房子是倒塌不了的。因为木料和泥巴都一天比一天干燥,木料越干越硬,泥巴越干越轻,拿越来越硬的木料去承受越来越轻的泥巴,房子怎么会塌呢?”工匠被他反驳的无言以对,只好刚盖。当时看上去不错,可后来果然倒塌了。返回5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马蝇效应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任命的参议员萨蒙·蔡斯虽然能干,但十分狂妄自大。他本想入主白宫,竞选中却输给了林肯,十分不服气。林肯就对朋友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小的时候我和哥哥在肯塔基志家犁地,我吆喝马,哥哥扶犁。这匹马很懒,但有些时间却在地里跑的很快,我差点都跟不上它。到了地头,我才发现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屁股上,我随手就把它打落了。哥哥说你为什么要打落它,我说因为它叮马。哥哥说,哎呀,正是这家伙才使马跑得这么快呀。”最后林肯说:“现在有一只叫‘嫉妒欲’的马蝇正叮这蔡斯先生,只要它能使蔡斯先生和他的部下不停的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返回5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盛田昭夫的绝招

1961年,索尼公司的一个工会要求盛田昭夫雇佣他们的会员,查到就要组织罢工。当时正值公司正5月2日即将举行成立15周年庆典,届时池田首相也将参加。该工会头头声称,如不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的罢工日就选择在那一天。盛田昭夫也有自己的看法,它说:“只雇佣某一工会成员的做法是损害企业权益的行为,别人也完全有权力组织新的工会。有自由才会有社会。”所以他要采取了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的策略。但是,如果真的在庆祝日哪天宣布了罢工,公司会很丢面子。这怎么办?在索尼公司庆祝日那天早上,罢工的人群包围了公司办公大楼,街上站满了这个工会的会员。也有一些工程师组织起自己的工会,打出支持公司的旗号,围在罢工者的外围。大楼已挂器庆祝的条幅,只是池田首相和其他嘉宾迟迟没来。罢工者以为公司被迫取消了这次活动,但很快就意识到搞错了地方。原来,公司全体经理包括盛田昭夫都守侯在这个大楼里,与工会代表谈判。只是前一天晚上,他们才给300名嘉宾包括池田首相一一打出了电话,告知庆典地占改在一里外的王子宾馆。结果,池田首相和嘉宾平平安安的出席了庆祝大会,盛田昭夫在今天早晨还与工会代表谈判,见仍然没有结果,就从公司办公大楼后门溜了出来,赶在庆祝活动结束前到达王子宾馆。他走进会场时,大家都向他鼓掌庆贺。首相说索尼公司对使极端分子的态度值得其他公司学习。最后,闹事的工会放弃了罢工,新的工会宣告成立。

返回5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堤义明旋风“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有松下、丰田、日立,但不知道日本还有一个西武。其实,日本西武集团拥有170多家大型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经营的业务涉及铁路、运输、百货、地产、饮食、高尔夫球、学校、研究所等行业。在世界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的全球最富有的企业家排名中,其掌门人堤义明连续1987、1988两年雄居第一位,被认为是在世界刮起了“堤义明旋风”。堤义明正值“三十而立”之年,从父亲手中结过了家业,立即面临一项重大选择。当时日本在1964年举办奥运会之后,工商企业蓬勃发展,土地投资十分火爆,几乎人人都知道,炒地皮就等于自己印钞票。但堤义明却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退出地产界!”此话一出。立即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有人怀疑堤义明是否能够挑得起如此大的一个企业重担,有人中伤他是没有半点头脑的草仓,就连他手下的人大员,也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意见。堤义明在最高决策会议上,面对年龄比他大、经验比他丰富的高层主管说:“我已经预料到,土地投资的好景期已经过去了,供求失去平衡,大家猛炒地皮的结果,把正常的供求状态搞坏,我看很快就会出现失衡的大问题。”但是,还是没有人支持他的决定。堤义明当即立断了:“我们公司必须做出明智的决定,如果大家一致同意,事情就不妙了,全体一致主张,时常有毛病。现在大家不同意我的想法,我知道只有我一个人对,你们全都没有看出这行业的风雨已经快来,危险的很快。我决定了:大家必须照我的话去做!”5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堤义明旋风“堤义明的看法果然没错。没过多久,日本地产业萎缩,很多地产投机者都陷入困境,而西武这条大船在堤义明的导航下早早就驰入了避风港,躲过了风暴的袭击。20世纪60年代后期,保龄球又风行日本,许多大企业都投资保龄球场。堤义明又一次以其先见的洞察力,做出了激流勇退的决定,使西武集团第二次躲过了巨大的突难。堤义明坚持地苟子哲学作为自己经营处世之道:主张可为可不为。该忍的时候他死忍,正象他父亲说的,坚持十年的忍受;但在时机成熟时,该出手时他又毫不犹豫,终于使“堤义明旋风”刮了起来。返回5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管理学原理主讲人:李杰lijie197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主讲人:李杰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戴维.B.赫尔茨

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情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速,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彼得.德鲁克5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是由心智所驱使的唯一无所不在的人类活动22008管理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第一节:

的概念及内涵什么是管理?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第一节: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管理者?5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识别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操作者:非管理人员,他们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别人工作的责任。管理者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

5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管理——管理者所从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职责不同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雇员(操作者)6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职责不同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资料:“中层革命”近年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中层革命”的思想。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有人就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论文,指出企业中的中层管理将日益显得过时无用。但事实表明,中层管理非但没有消失,也没有缩减,而是大为膨胀了,目前中层管理人员人数之多已达臃肿程度。这不仅减慢了决策过程的速度,而且使组织日益不能适应改革的要求。在一些企业中干实事、创造成果及从事挑战性工作的人少的可怜。“后勤部门”的增长压过了“战斗”在一线的人员,许多组织官僚主义严重,精简中层管理机构正是现代组织面临的挑战。6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资料:“中层革命”近年来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知识:关于管理的不同定义管理就是决策。①管理就是确切的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②管理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集体工作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③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④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⑤管理就是根据一个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施加影响于这个系统,从而使这个系统呈现一种新状态的过程。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不论是家庭、企业还是政府)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种要素组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⑥

①[美]若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②[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③[美]哈罗德.孔秩、海因秩.韦里奇:《管理学》,科技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④[美]小詹姆斯.唐纳德:《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⑤[美]R.M.霍德盖茨:《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⑥[法]亨利.法约尔:《工业革命与一般管理》,中国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6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背景知识:关于管理的不同定义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管理具有更加广泛、更加复杂的内涵与本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协调的中心是人。管理具有经济性。达成组织目标是需要资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供给有价格,这就使得达成组织目标有一个成本收益的比较,有一个投入产出的衡量。管理的经济性首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上;其次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再次,管理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因此选择不同资源供给和配比,就要成本大小的问题,这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6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附)

管理具有更加广泛、更加复杂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定义管理就是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我们将管理(management)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6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一、管理的定义

■定义102008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世界上既不存在无目标的管理也不可能实现无管理的目标。6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是对人员的一种精心的安排,以实现某些特定的目的。人员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思考:对于唐僧集团来说,目标与组织的关系6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2、管理的载体

■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的——宗旨、使命、目标由人员组成——主体精细的结构——实现目标的方式

新型组织:开放、灵活、响应性强人员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6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2、管理的载体

■组织的特征明确的目的——宗旨、使命、目标1管理的载体—组织

■结语:德鲁克:“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正应用而生,这种方法不是取代旧方法,而是附加某些东西。它认为组织的目的是取得外在结果,即在市场上取得成效,而组织并不局限于法约尔结构中的机械职能,它超越由市场决定的经济性功能。组织最主要的是社会性的、人文性的,因此,其目的必须是让人们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事实上,这是只有组织才能做到的事情。”思考:为什么组织要不断变化?6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的载体—组织

■结语:德鲁克:“一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正应用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协调的中心是人。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6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具有经济性。达成组织目标是需要资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供给有价格,这就使得达成组织目标有一个成本收益的比较,有一个投入产出的衡量。管理的经济性首先反映在资源配置的机会成本上;其次反映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上的成本比较;再次,管理是对资源有效整合的过程,因此选择不同资源供给和配比,就要成本大小的问题,这是经济性的另一种表现。7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效率(方式)低浪费资源利用效果(结果)高达成目标达成管理努力实现:低资源浪费(高效率)高目标达成(高效果)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地产出(方法)*理解—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通常指“正确的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果: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结果)*理解—通常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目标两者关系:管理不仅关系到使活动达到目标,而且要做得尽可能有效率。低水平管理绝大多数是由于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是通过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7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5.管理是一个过程。

管理的过程代表了一系列有管理者参加的职能或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目标的达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来自环境的投入

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7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

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7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管理(management):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

☆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管理职能管理角色管理技能管理系统管理权变7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

☆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管理职能2020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程

早期的管理者认为管理有计划、执行、控制三大基本职能。亨利·法约尔认为有五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美]古利克认为管理有七项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美]哈罗德.孔茨:计划、组织、人员配置、指导与领导、控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管理过程:是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工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连续地过程地管理)7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木桶和石块、沙子一天,老师为学院的一群学生做了一个实验。首先把大石块一一放进一个大木桶里,直到盛不下为止。他问学生:“木桶装满了吗?”学生回答:“满了”。老师又把一堆小石块倒进去,并将桶摇了一摇,小石块填满了大石块的缝隙。他又问学生:“现在装满了吗?”有些学生小声道:“可能还没有。”老师又将一堆沙子倒了进去,又摇了一摇木桶,沙子填满了小石块的缝隙。他再一次问学生:“装满了吗?”这次学生已经明白了实验的用意,大声说:“没满。”最后老师又将水倒了进去,水用充满了沙子的缝隙。老师又让学生将程序反过来把这些水沙子和石块放进木桶,结果无论怎样都无法将这些东西再放到木桶里去了。7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木桶和石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程组织目标的达成

管理过程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来自环境的投入7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的职能和过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7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亨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跟屁虫的悲哀

有一种名叫列队虫的小昆虫,它就是我们常说的跟屁虫,它之所以有这么个难听的名字,是因为它有一种独特的爬行方式。当很多列队虫在一起走的时候,它们会一只只的首尾相接,成一行前进。带头的那只列队虫就负责找桑树叶——它们最主要食物。不管这只虫爬向那里,后面那些一定会跟着。有位科学家以一组列队虫作了一次有趣的试验,将它们绕成一个圆圈,让带头者和最后一只首尾相接。这样一来就没有了领导者和跟随者之分了。在圆圈的中央,它放上一盘桑叶。这位科学家想知道,这种没有领导者和跟随者之分的情景能维持多久。他认为,等它们饿的厉害时,这个圆圈一定会解散,大家会抢着去吃桑叶。但结果却大出他的预料。这些列队虫最后饿的奄奄一息,仍然时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圆圈,食物虽然就在中间,离它们仅几英寸远,但它们仍然只知道一只更着一只爬行,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寻找食物。7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跟屁虫的悲哀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与传统管理职能理论的关系职能方法仍然代表着将管理者的工作概念化的最有效方法。管理者角色实质上与四种职能是一致的。

资源分配角色是计划职能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和所有的三个人际关系角色是领导职能的一部分企业家角色: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8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者角色与传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角色具体地说就是“一种职能,一种对每个处在这个地位的人所期待的、符合规范的行为模式”——(H·C·科思,1967)。这里的角色期待,不为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为转移,而带有社会评价的标志。由于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经历不同,对角色的评价可能差别很大。8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

■颇有争议的经济学家张五常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担任1997-1998年度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被评为美国最优秀的教师,被邀参加诺贝尔颁奖大会,面对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发表演讲。后来他应聘到香港大学当教授,授予香港大学“最差教学奖”,全港哗然!原来他虽然讲课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很受学生欢迎,但他又不拘小节,不按常规办事,不备课,不板书,不布置作业,不介绍参考书……因此,按照香港大学有关规定一条条打分,他就得了最低分。8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期待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

■西洛斯·梅考克西洛斯·梅考克是美国国改农机公司的创始人,世界第一部收割机的发明者,人称企业界全才。他几十年的企业生涯,历尽沧桑,但他全才的素质,赢得了市场的屡屡成功。作为老板,梅考克有权左右员工的命运,但他从不滥用职权,经常为员工的设身处地着想。有一次,一为老员工违反了工作制度,不仅迟到汹酒闹事,按公司制度,部门经理提出开除他,梅考克同意了。决定一公布,这个老员工火冒三丈,对梅考克说:“当年公司负债累累,我与你患难与共,三个月不拿工钱也毫无怨言,而今犯这点错误你就一脚把我踢出去,一点情分都不讲!”梅考克平静地说:“你知道不知道这是公司,是个有规矩的地方……这不是你我两个人的私事,我只能按章办事,不能例外。”8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

■西洛斯·梅考克(2)

后来梅考克了解到这个老员工的妻子去世了,留下两个孩子,一个跌断了一条腿,一个因吃不到妈妈的奶整夜啼哭,老员工是在极度痛苦中才借酒浇愁因而误了上班的。于是梅考克从包里掏出一沓钞票塞到老员工手里,说:“现在你什么都不要想,赶紧回家去,把家里的事料理好!”老员工转悲为喜:“你是想撤消开除我的决定吗?”梅考克反问:“你希望我这样做吗?”“不,我不希望你为我破坏了规矩。”“对,这才是我的好兄弟!”事后,梅考克安排这个员工到他家的牧场当了管家。每个人一方面是社会的人,可以扮演很多社会角色;当一个人要同时扮演两个角色时,难免会发生角色冲突,直到左右为难。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处理好各种角色冲突。8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附)

■角色冲突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他发现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注]技术技能: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沟通、激励、引导和鼓舞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管理人员所需技能的认识和理解,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管理学家孔茨和韦里奇在卡茨提出的三项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补充了一种设计技能。管理学者格里芬也对卡茨的三项基本技能作了新的补充,增加了诊断和分析两项技能。[注]《能干的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技能》,参见《哈弗商业评论》8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特.卡茨)

■不同管理层次所需的技能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概念的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技术技能8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技能(罗伯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系统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封闭系统:不与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不受环境的影响开放系统:动态地与它所处的环境发生作用管理者应该—内:协调组织中各个部分的活动,确保所有的相互依存的部分能够在一起工作实现组织目标—外:理解和认识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8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管理系统332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在不同的和变化的情境中进行管理权变观点(情境方式):组织不同,面对的情境不同,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强调不存在简单的和普遍使用的管理原则普遍的权变变量:组织规模、任务技术的例行程度、环境的不确定性、个体差异88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在不同的和变化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关于管理者工作的多种观点的总结

职能观点、过程观点、角色观点、基本技能观点、系统观点、权变观点

89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节:管理者干什么——管理者工作的概念化

■关于管理者工作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管理活动的时间分布活动一般管理人员成功的管理人员有效的管理人员传统管理321319沟通292844人力资源管理201126网络联系194811管理人员从事四项管理活动: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交换日常的信息和处理文牍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执行纪律、处理冲突、人事工作及培训等网络联系:社会活动、政治活动,以及与外界人事的联系弗雷德.卢桑斯,1998年9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有效管理者与成功管理者管理活动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德鲁克认为管理的对象涉及人,而人事一种独一无二的特殊资源,它要求使用它的人有特殊的品质。对人“进行工作”始终意味着培训他。这种培养方向决定了一个人最终是更富有活力还是完全丧失了活力。人们可以学会对人进行管理的某些技巧,但管理人员还需要一种基本品质,就是正直的品质。管理人员无法从别人处获得但却必须具备的,不是天才,而是正直的品质。91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德鲁克认为管理的对象涉及人,而人事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关于管理者工作的多种观点的总结思考:作为管理者的挑战和回报?92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节:做一个正直的管理者

■关于管理者工作的多种观点的总结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经营与管理

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本身。包括组织的动力学机制、组织构造及运行等等;二是组织内依靠行政机制运作的各种管理方式方法,包括对资源配置的整体性系统方法和针对局部问题的各种职能性方法。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契约,利用价格机制进行操作。管理则恰恰意味着仅仅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罗纳德.科斯93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经营与管理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包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我们认为管理学科可以被规定为这么一门学科: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学科,是一门应用性理论学科,是管理学科中最为基础的学科。94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我们认为管理学科可以被规定为这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一)管理工作的普遍性:管理具有某些一般的性质: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所有管理者都履行着四种职能,区别仅在于对每种职能强调的程度随着管理者所处等级结构变化。无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管理者的工作是相同的。各种规模、各种领域都需要管理(二)对于渴望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学习管理学可以获得基础知识,有利于他们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三)对于不打算从事管理的人来说,可使他们领悟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95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第四节:管理学的规定性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改进组织的管理方式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始照耀中国大地。在黄河流域的原始部落中,第一个国家夏诞生了。500多年后,商取代了夏。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又以武力征服了天下。由于王位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其他的儿子们就要得到封地。这样一代代分封下去,周天子脚下就出现了几十个国中之国。从此,这些属国之间就开始了长达500多年的战争。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早的秦人。公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领为诸侯。秦人就这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是,刚刚立国的秦人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处境。当时,西北高原是游牧部落的天下,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极其凶猛,他们经常对秦人进行攻击和屠杀。史书记载,秦人几代先王都战死在疆场,刚刚诞生的秦军血流成河。然而,这支顽强的军队开始在逆境中成长。经过200多年的浴血奋战,秦军彻底征服了剽悍的游牧民族,统一了西北高原。在西部站稳了脚跟之后,秦人的眼光转向了东方。此时,周天子的统治地位已经完全丧失,战火笼罩着中原大地。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几百年的兼并战争之后,弱小的国家一个个都消失了,出现在秦人眼前的是六个强大的对手。秦人发现: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过了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向东扩张的梦想一时很难实现。96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4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

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那一年,一个叫商鞅的人开始在秦国推行改革。商鞅认为重要的事情不外乎两件事,一个就是吃饭一个就是打仗。这就是著名的耕战政策。这个时候开始,秦国的国家管理制度初步成型。商鞅变法之后,秦军开始迅猛地向东推进。自商鞅变法以来,强大的秦军通过一次次战争消耗东方列强的军事力量。在130年的时间里,秦军歼灭六国军队160多万。到公元前230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对手能够与秦军抗衡,秦王嬴政就此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十年统一战争期间,六国军队的伤亡总数超过了200万。公元前221年,最后的齐国不战而降,秦军挺进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临淄。至此,战国时代结束,秦帝国诞生了。中国被称作为China,即是由古印度梵文china、chinas,阿拉伯文Cya、Sin,拉丁文Thin、Thinae演变而来的,都是“秦”的译音,秦军及其一手创建的大帝国无疑是古代社会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思考:从立国到大秦帝国的建立,秦军高昂的士气竟然持续了几个世纪,这是如何实现的?这支曾经最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在秦始皇死后短短两年就迅速覆灭了呢?97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开篇案例:秦帝国之谜转折发生在公元前356年,那秦国的军队

——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长胜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