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集体自杀之谜课件_第1页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课件_第2页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课件_第3页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课件_第4页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集体自杀之谜大王乌贼神秘死亡

1976年10月,在美国科特角湾沿岸辽阔的海滩上,突然涌来成千上万只乌贼,它们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地游向海岸,搁浅而亡,尸体布满了沙滩。人们目睹了这番情景,采取了各种办法来救援,却毫无效果。事态并没有到此结束。11月,乌贼集体死亡事件又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蔓延。有时,一天死亡的乌贼竟达10万只之多!如果按每只乌贼平均重340克计算,每天就要损失成万吨的乌贼。这场巨祸一直延续了两个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告终止。近几年来,在英国、冰岛、丹麦、挪威、芬兰、日本、新西兰等国沿海也发现了成批已死或半死的大王乌贼,成了海鸥的口中之物。老虎卧轨谁能相信,与猫同属一科的老虎,竟也会自杀。据印联社报道,印度北部森林过去8个月中,先后有15只老虎死去。据当地一位政界人士说:这些老虎看来是自杀身亡的。老虎的水性很好,但偏偏就有8只老虎落水淹死,1只老虎“卧轨自杀”,很不寻常。另外,4只落入陷阱而死,2只让农民毒死,1只在同另1只老虎争斗时被咬死。旅鼠自杀之谜北极旅鼠三大奥秘

1.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3.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旅鼠是一种极普通、可爱的小动物,主要分布于环北极地区的挪威北部和亚欧大陆的高纬度针叶林,体形椭圆,四肢短小,体长10~18厘米,耳小,尾短粗。繁殖力极强,一年可产7~8胎,每胎12仔,妊娠期20~22天,幼仔20天即性成熟,但寿命仅1年,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而斯堪的纳维亚的农民则直接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是天兵天将,突然而至似的。旅鼠腿短,耳朵小,毛软。除尾巴外,全身长10-18厘米。毛上层为浅灰色或浅红褐色,下层颜色更浅,有的旅鼠在冬天毛色变为全白,有利于保护自己。

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

旅鼠是北极所有动物中繁殖力最强的,它们一年能生7-8胎,每胎可生20个幼崽,而且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它的繁殖能力:如果一对旅鼠从3月份开始生,假使它们一年中共生了7胎,每胎12只,一共就是84只,这是它们的第二代,也就是儿子和女儿。再假设每胎都是6公6母,则为6对。20天后,第一胎的6对开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则为432只。40天后,第二胎的6对也投入了生育大军,它们一共可以生5胎,若每胎12只,则为360只。以此类推,那么,它们的孙子和孙女能有多少呢?一共可以有1512只。这是第三代。40天以后,第三代的第一胎共36对也开始繁殖了,它们的第一胎就可以生432只,共可生5胎,为2160只。还有第三代的第二胎到第七胎呢,所以第四代总数为15120只旅鼠。照这样推算下去,第五代为90720只,第六代为326592只,第七代为635184只,第八代,也就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批为559872只。从3月份的两只,到8月底9月初就会变成1647086只的庞大队伍!就是由于气候、疾病和天敌等原因中途死掉一半,也还有82万只。密度竟能达到每公顷有250只之多。这堪称旅鼠的一大奥秘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谜

当旅鼠的数量急剧地膨胀,达到一定的密度,例如一公顷有几百只之后,奇怪的现象就发生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一下子都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吵吵嚷嚷,且停止进食,似乎是大难临头,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似的。这时的旅鼠不再是胆小怕事,见人就跑,而是恰恰相反,在任何天敌面前它们都显得勇敢异常,无所畏惧,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有时甚至会主动进攻,真是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更加难以解释的是,这时候,连它们的肤色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由灰黑变成鲜艳的桔红,使其变得特别突出。所有这些奇怪的现象加在一起,唯一可能而且合理的解释是,它们为了千方百计地吸引猫头鹰、贼鸥、灰黑色海鸥、粗腿秃鹰、北极狐甚至北极熊等天敌的注意,以便多多地来吞食消耗它们,与自杀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旅鼠的第二大秘解释一有的生物学家解释说,在数万年前,挪威海和北海比现在要窄得多,那时,旅鼠完全可以游到大海彼岸,长此以往,世代相传,形成了一种遗传本能。然而,由于地壳的运动,日前的挪威海和北海已今非昔比,比过去要宽得多,但旅鼠的遗传本能仍然在起作用,因此,旅鼠照样迁移,最后被溺死海中,演出了一幕幕旅鼠集体自杀的悲剧。但是,这一学说存在严重的不足。因为旅鼠是啮齿类动物,它几乎以北极所有的植物为食,而且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是地广鼠稀,所以旅鼠的迁移并非因为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更加有说服力的是,旅鼠在迁移过程中即使遇到食物丰富,地域宽广的地区也决不停留。况且,旅鼠也迁入巴伦支海和沿北冰洋北上,若按上述观点,许多年前巴伦支海北部理应有陆地,否则,旅鼠又为何北迁呢?对此,前苏联的科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解释,在10000年以前,地球正处在寒冷的冰期,北冰洋的洋面上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风和飞鸟分别把大量的沙土和植物的种子带到冰面,因此,每逢夏季,这里仍是草木青青,旅鼠完全可能在此生存。只是由于后来气候变化,才导致原来冰块的消失,而如今向北跳入巴伦支海的旅鼠,正是为了寻找昔日的居住地。这一解释虽然有道理,但缺乏充足的证据,因此仍不尽如人意。

“四大天敌”影响兴衰"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旅鼠的种群数量规律性地消长与其四种天敌的“组合作用”有着密切关系:白鼬、北极狐、雪枭及一种名为长尾贼鸥的海鸟。旅鼠貌似田鼠,一向是这“四大天敌”的美味。旅鼠及田鼠等近亲同类的数量可以突然增加到正常数量的100倍甚至1000倍。旅鼠数量激增,相应也会导致各种天敌数量的暴涨。捕食旅鼠的天敌们饥肠辘辘时有如此美餐享用不尽,自然“乐不可支”地“努力加餐饭”,于是数量也便惊人上升,随后更要疯狂掠食旅鼠,以至于几近高峰的旅鼠数量开始戏剧性地锐减。旅鼠数量下降,天敌们无法继续觅得足够的食物,数量也开始暴减。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其实,自然界中生物链上“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这种类似的数量循环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种循环是自然界中生物种群保持“动态平衡”的一个生存法则。但有趣的是,在旅鼠这一个例中,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仿佛就像上了闹钟,每次都十分准时地上演一个个回合的生死较量。

旅鼠的数量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的生物学课题,可能与天敌、食物、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系。例如,一个很明显的但还未得到证实的解释是,旅鼠数量的剧增破坏了植被,出现食物匮乏,导致大批旅鼠被饿死。然后植被开始回复,出现了新一轮的循环。实际上这并非旅鼠特有的现象,在严酷条件下生存的其他一些小动物,其种群数量也会出现类似的周期性变化。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专家们在这一点是一致的:旅鼠不会集体自杀。在旅鼠数量剧增,当地的食物变得稀少时,旅鼠和其他动物一样,会向其他地方扩散。人们观察到,在挪威山区,山上的旅鼠向山谷扩散,有一部分会逐渐到了湖边和海边,在那里安置下来。但随着后来者越来越多,有些就会试图游到对岸去,有的就被淹死了。这可能就是旅鼠集体自杀的神话的源头。近年来也有些专家试图从旅鼠自身的变化解释其数量减少之谜。例如,随着鼠口密度的增大,旅鼠彼此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交流和压力,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