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第三章(1)课件_第1页
教师口语第三章(1)课件_第2页
教师口语第三章(1)课件_第3页
教师口语第三章(1)课件_第4页
教师口语第三章(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教育口语训练

诗人说,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那么,孩子们的心灵就是那一片湛蓝的天空,这天空是那么纯洁和透明,又是那么广阔和美丽。有人说,老师的教育语言是开启学生心扉的第一把钥匙。那么,谁有了这样一把钥匙,就能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看到那一片湛蓝的天,感受到那纯洁和美丽。第一节教育口语概说一、教育语言的内涵和特征1、内涵:是教师依据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所运用的语言,其内容主要涉及思想道德情操、行为习惯规范等方面。2、特征:(1)是教师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职业语言;(2)是教师在有目的地进行育人活动中使用的语言。请一起朗读以下经典名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忌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二、运用教育语言的要求(原则)(一)民主性原则1、要求教师尊重学生(1)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决定的;(2)消除学生排斥心理的需要;(3)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相信学生都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二、运用教育语言的要求(原则)(一)民主性原则2、要求教师放弃话语霸权(1)师生的平等地位决定了师生对话权的平等(2)要求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3)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二、运用教育语言的要求(原则)(一)民主性原则3、要求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1)平时加强学习,提高教育的能力(2)倾听学生心声,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和他人(3)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与失误并及时反思二、运用教育语言的要求(原则)(二)积极情感性原则1、学会调控情绪和心境,始终精神饱满、情绪乐观而稳定2、要“动之以情”,教育语言要带有积极情感3、教育口语,“言为心声”。对学生要有一腔“爱心”、一片“真心”、一份“信心”4、把握好对学生情感度的问题二、运用教育语言的要求(原则)@对学生情感“度”把握不好的典型类型:3、对一般学生----情绪:“恨铁不成钢”语言:指责、训斥结果:学生丧失自信4、对好学生----情感:偏爱,“他什么都好”、“样样都行”语言:一味表扬结果:助长学生的自傲情绪二、运用教育语言的要求(原则)(四)艺术性原则1、能抓住教育时机,巧设情境看P186示例,斯霞老师是如何帮助康康进步的?2、教育语言的表达是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请设想朱老师会如何创设教育情境朱老师接到一位家长的电话,说让孩子带了几斤杨梅到学校,请老师和同学们尝尝。但等到朱老师想请生活老师分发时,杨梅已被先到校的一批同学吃光了。朱老师想:好吃,固然是孩子的天性,但在小学里发生这样的行为,说明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意识还十分缺乏。思考片刻后,朱老师迅即到街上买来几斤杨梅,悄悄放到教室橱里。晚自习结束时,该是学生吃夜点心的时候了。朱老师说:……

朱老师说:“今天晚上同学们除了有学校发给的点心,还有一样更好吃的东西要给你们呢!大家知道是什么好吃的吗?”学生们摇着头说“不知道。”朱老师说:“我们班的四十几位同学来自许多不同的城市。慈溪市盛产杨梅,今天下午,柴世超同学的妈妈给我们捎来了她家乡的特产杨梅,要让同学们尝一尝,同学们高兴吗?”学生们激动了:“高兴!谢谢柴世超同学的妈妈!”朱老师问:“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杨梅应该先让哪些同学先吃和多吃一点?”有的同学说:“应该让家乡不长杨梅的那些同学先吃和多吃。”有的同学说:“应该让路途最远的同学先吃和多吃。”……朱老师说:“你们想得都很好,有了好吃的能先想着别人,真是好品德啊!现在,我就让柴世超同学把他带来的杨梅发下去。”这时,抢吃杨梅的同学用惊疑的目光时而看着朱老师,时而相互对望,显得很不安。朱老师却始终微笑着,用他们熟悉的目光传递着赞赏、批评、期待的信息。吃完杨梅后,朱老师回到办公室。不久,便有几位同学跑到办公室塞给他几张小纸条。打开一看,同学的纸条上写着:我们没等全班人到齐就吃是不对的。杨梅应该让老师安排人分给我们吃。杨梅应让别人先吃和多吃。

学生家长带给大家的杨梅被一些先来的同学吃掉,这是一个偶发行为,朱老师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他没有立即批评教育这几个学生,而是重新买来杨梅分给大家吃,创设了“分杨梅”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教育情景,利用其中所蕴含“如何分”的教育因素,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情中体察了人情,体味到亲情,也使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先吃了杨梅的同学感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和错误,从而强化“心中有他人”的意识。阅读P190示例《找骂》为什么老师多次的批评教育不起作用?第二节沟通语二、运用沟通语的要求1、尊重学生,营造自由沟通的宽松氛围

具体做法:①选择生活化的交谈地点,以礼相待;②从生活化的内容入手,以平等、亲切的语气交谈③鼓励学生表达真实的感受,允许学生解释、辩解阅读P192示例,示例中的老师做了哪些事促使学生王树喜欢上了数学课?第二节沟通语二、运用沟通语的要求2、认真倾听,创设学生行使话语权的最佳情境

倾听技巧:①倾听时,不断做出相应的反应;②言说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等反应;③与说话词不达意或不善交流的学生沟通时,更要认真倾听和耐心的询问,引导学生言说。第二节沟通语二、运用沟通语的要求4、有效交换,实现沟通活动的教育价值

对学生传递的信息进行引导,传递给学生有说服力的信息。师生双方信息有效交换的沟通活动,才具有教育价值。第二节沟通语

尊重是使用沟通语的必要前提,倾听是运用沟通语时应持的态度,理解和认同是沟通语应有的基调。引导是沟通语具有教育价值的保证。“沟通者的誓言”:“无论我是否同意你的观点,我都将尊重你,给予你说出它的权利,并且以你的观点去理解它,同时将我的观点更有效的与你交换。”第二节沟通语三、沟通语的类型2、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沟通语

①接手新班级时,运用沟通语(自我介绍),以取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②布置新任务时,通过沟通语说明任务的性质和分工,提出要求,以求得学生的配合第二节沟通语三、沟通语的类型3、教师帮助学生互相理解的沟通语

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又自己不能解决时,教师采用沟通的方法,引导学生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学会理解他人,求得问题的彻底解决。阅读P196示例,用一句话概括示例中教师是如何化解“调组风波”的?沟通语的几种有效形式1、了解和引导:多了解,少臆断;多倾听、少发言;多商讨,少说教2、表述自我:真诚坦白的态度;和蔼亲切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表达3、帮助沟通:协调学生间的关系;化解学生间的矛盾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一、说服语的内涵与特点1、内涵:教师讲述生动的事例,阐明正确的道理,影响、改变学生原来的观点和态度,引导其行为趋向预期目标的语言。2、特点:(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注重学生对道德的认知和内化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二、运用说服语的要求1、值得信赖的人格良好的人格是“最有效的说服手段”。学生对教师是否信赖,决定着说服活动能否真正开展以及成功2、了解、理解学生(1)了解、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需要(2)了解、理解学生目前的态度(3)了解、理解学生自尊心的强度以及接受教育的方式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二、运用说服语的要求3、引导学生理解、内化与学生思想互动,使学生理解从而“信服”4、讲究方法技巧运用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说服(1)多说“事实”,通过事实来讲道理(2)道理的阐述要深入浅出,多用打比方、对比的形式(3)语言要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三、说服语的类型1、以事说服主要通过摆事实,使学生明白道理2、以情说服主要通过情感来打动学生,使之明白道理3、以理说服主要通过分析来阐述道理,条分缕析,把道理说透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四、启迪语的内涵和作用1、内涵:是教师用来启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和促进学生进行感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语言。2、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五、运用启迪语的要求1、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经过启发教育是可以明白事理的2、善于设问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对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3、富有耐心…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五、运用启迪语的要求3、富有耐心(1)在每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循循善诱(2)对同一个学生的同一个问题,能进行多次的启发教育(3)对同一个问题,能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多次的启发教育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六、启迪语的类型1、设问引导法是最常用的形式。教师依据教育内容,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我感悟明辨是非,实现自我教育。2、类比启迪法依据教育内容,或选择有针对性的小故事,或用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例子打比方,启迪教育学生。(阅读P206示例)第三节说服语与启迪语六、启迪语的类型3、榜样暗示法通过正面的事例举例比较,观点隐含在榜样的言行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4、自我反思法教师对学生的启迪教育有时可以将问题提出后,容学生事后自己思考和感悟。吃饭时,一位农村来的学生将一只肉包子一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