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_第1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_第2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_第3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_第4页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重点提示1、人类通过哪些活动增加环境的稳定性,又通过哪些活动致使环境更不稳定?2、为什么说人一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人类活动是怎样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和防灾减灾工程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3、人类活动通过哪些活动来“放大”或“缩小”灾情的?4、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灾情发生了什么变化?重点提示1、人类通过哪些活动增加环境的稳定性,又通过哪些活动利: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会加剧自然灾害,甚至导致多种人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请分别从利、弊两方面列举实例。利: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AB1.图中A、B哪条曲线是表示建水库之后的?为什么?2.水库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但也可能带来哪些灾害?举例说明修建水库→

径流量稳定→减轻水旱灾害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航运等诱发地震、造成土地盐渍化、下游平原土地肥力下降、河口海岸后退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AB1.图中A、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例:修建水库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植树造林?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建设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生态破坏

使环境更不稳定

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例:修建水库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生态破坏使环【合作探究】

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洪水加剧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诱发地震或塌方【合作探究】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环境的稳定性2、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使环境恶化修建水库减少旱涝灾害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减少滑坡、泥石流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震或坍方严重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8.7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夺去了二十多万人的生命。在这次海啸灾难中,有一位值得敬佩的英国小姑娘,她叫蒂莉·史密斯,那年才10岁。海啸来袭时,她正在泰国普吉的海滩上玩耍。史密斯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正在沙滩上玩,突然发觉海水变得有些古怪。海面上出现了不少的气泡,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我感觉可能会有海啸发生,就告诉了妈妈。”在受灾严重的斯里兰卡,当听说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大浪时,人们纷纷涌入海滩观海潮。第一波大海浪退去以后,海滩上留下无数的鱼,老的小的都在拾鱼。许多人还在等待更多的乐趣,接着第二波更高的巨浪袭来,这些人再也不能看到更壮观的景色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8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人自身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单位资产密度受灾体c.防灾减灾工程

/生物工程a.人自身:结论: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人本身结论:灾害的前兆与预报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GO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人自身b.社会经济条件

2003年9月26日发生的北海道强震为何人员伤亡少?1、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2、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①住户清楚防灾紧急通道;②易倒易碎品合理放置;③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④每年举行抗震大演习;3、加固公共设施。合作探究2003年9月26日发生的北海道强震为何人员伤亡少?1、政

在日本,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有90%的人表示“最担心的灾害是地震”。但是,由恐惧而生的不是恐慌,而是从娃娃抓起的危机意识和行动。每年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图为东京一所小学的学生正在进行地震躲避演练。

在日本,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单位资产密度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①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易损性不同;受灾体不同②城市化发展↓耕地、林地减少城市用地增加↓地表径流增加

↓洪水灾害加重灾害强度↗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灾害强度↗+受灾体改变灾情↗

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城市建筑与不透水的硬地面阻断了雨水渗进土层的通道,下渗减弱,使地下水位下降,而且使地表径流增加,所以大雨倾盆的时候,街面变成了“河面”,加重了城市洪水灾害。灾害强度↗+受灾体改变灾情↗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案例②: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

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城在1985年发生了7.8级地震,由于人们在灾前用现代抗震技术逐一加固了房屋,灾损大大减少,仅死亡了150人。而1962年发生在伊朗伊斯法罕的7.6级地震,全市幸存者仅有30%,有一万多人死亡。造成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伊朗人习惯修建厚墙泥砖房,这种房屋抗震力极差。结论: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案例②: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智利的采用现代抗震技术习惯修建厚墙泥砖房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人自身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单位资产密度受灾体c.防灾减灾工程

/生物工程c.防灾减灾工程/生物工程地点时间震级危害措施智利1985年7.8150人死亡伊朗1962年7.6一万多人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防灾减灾工程生物工程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减轻灾情植树造林采用现代习惯修建厚墙泥砖房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当堂训练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①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不畅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⑤C当堂训练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A.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缩小”“放大”B.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缩小”: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地区,有财力和物力防灾、灾时救援迅速、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放大”:经济基础弱、时局动荡、人心不稳地区,减灾不力、防灾无措。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A.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后救援频频受阻,骚乱频发,霍乱肆虐,损失惨重。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2.高风险区的影响陕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较差,山体稳定性脆弱,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从今年起,陕西省政府启动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将用10年时间,搬迁居民240万人,彻底解决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威胁。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陕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

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

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但没有损失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D当堂训练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当堂训练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________坡,原因是什么?坡度较大,又缺乏植被保护。东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2)该城镇在地下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若继续发展下去,将造成怎样的后果?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并引起建筑物坍塌,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塌方。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河水含沙量增加,流量季节变化加大,洪水水位抬高。(3)随着城市化发展,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历史进程中的“灾变”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生物灭绝、陨石撞击等。2、人类历史时期灾情的变化(图1.32)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_____;影响范围在____。增多扩大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历史进程中的“灾变”火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经济水平由___到____;灾害种类由___到___;减灾能力由___到____;财产损失越来越_____。低高少多弱强多从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低高少多弱强多讨论:

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影响到人类的灾害种类分别有哪些?参考答案:原始社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农业社会: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工业社会: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讨论: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影响到人生态建设人口社会经济减灾工程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观正面影响负面影响缩小灾情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灾害生态破坏放大灾情归纳生态建设人口社会经济减灾工程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影响受灾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重点提示1、人类通过哪些活动增加环境的稳定性,又通过哪些活动致使环境更不稳定?2、为什么说人一是最活跃的受灾体?人类活动是怎样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类型和防灾减灾工程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3、人类活动通过哪些活动来“放大”或“缩小”灾情的?4、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灾情发生了什么变化?重点提示1、人类通过哪些活动增加环境的稳定性,又通过哪些活动利: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灾害;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会加剧自然灾害,甚至导致多种人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请分别从利、弊两方面列举实例。利:人类对自然灾害的科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减轻自然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AB1.图中A、B哪条曲线是表示建水库之后的?为什么?2.水库建设带来了哪些好处?但也可能带来哪些灾害?举例说明修建水库→

径流量稳定→减轻水旱灾害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旅游、航运等诱发地震、造成土地盐渍化、下游平原土地肥力下降、河口海岸后退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AB1.图中A、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例:修建水库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植树造林?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建设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生态破坏

使环境更不稳定

多种自然灾害频发例:修建水库径流量稳定减轻旱涝灾害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生态建设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增加环境的稳定性生态破坏使环【合作探究】

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洪水加剧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诱发地震或塌方【合作探究】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带来哪些严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环境的稳定性2、人类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使环境恶化修建水库减少旱涝灾害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减少滑坡、泥石流破坏地表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诱发地震或坍方严重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1、人类进行生态环境建设,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8.7级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夺去了二十多万人的生命。在这次海啸灾难中,有一位值得敬佩的英国小姑娘,她叫蒂莉·史密斯,那年才10岁。海啸来袭时,她正在泰国普吉的海滩上玩耍。史密斯回忆当时的情景说:“我正在沙滩上玩,突然发觉海水变得有些古怪。海面上出现了不少的气泡,潮水也突然退了下去。我感觉可能会有海啸发生,就告诉了妈妈。”在受灾严重的斯里兰卡,当听说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大浪时,人们纷纷涌入海滩观海潮。第一波大海浪退去以后,海滩上留下无数的鱼,老的小的都在拾鱼。许多人还在等待更多的乐趣,接着第二波更高的巨浪袭来,这些人再也不能看到更壮观的景色了。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海发生8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人自身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单位资产密度受灾体c.防灾减灾工程

/生物工程a.人自身:结论: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人自身的易损程度人本身结论:灾害的前兆与预报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的原因GO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人自身b.社会经济条件

2003年9月26日发生的北海道强震为何人员伤亡少?1、政府对地震高度重视;2、国民有较强的防震意识:①住户清楚防灾紧急通道;②易倒易碎品合理放置;③家里没人时关闭煤气阀;④每年举行抗震大演习;3、加固公共设施。合作探究2003年9月26日发生的北海道强震为何人员伤亡少?1、政

在日本,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能发生大地震”,有90%的人表示“最担心的灾害是地震”。但是,由恐惧而生的不是恐慌,而是从娃娃抓起的危机意识和行动。每年9月1日是日本的“防灾日”,图为东京一所小学的学生正在进行地震躲避演练。

在日本,75%的小学生认为“不远的将来身边可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单位资产密度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①在相同强度的自然灾害下,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易损性不同;受灾体不同②城市化发展↓耕地、林地减少城市用地增加↓地表径流增加

↓洪水灾害加重灾害强度↗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灾害强度↗+受灾体改变灾情↗

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城市建筑与不透水的硬地面阻断了雨水渗进土层的通道,下渗减弱,使地下水位下降,而且使地表径流增加,所以大雨倾盆的时候,街面变成了“河面”,加重了城市洪水灾害。灾害强度↗+受灾体改变灾情↗随着城市用地迅速扩大案例②: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

智利的瓦尔帕莱索城在1985年发生了7.8级地震,由于人们在灾前用现代抗震技术逐一加固了房屋,灾损大大减少,仅死亡了150人。而1962年发生在伊朗伊斯法罕的7.6级地震,全市幸存者仅有30%,有一万多人死亡。造成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伊朗人习惯修建厚墙泥砖房,这种房屋抗震力极差。结论: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案例②: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智利的采用现代抗震技术习惯修建厚墙泥砖房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人自身b.社会经济条件如:土地单位资产密度受灾体c.防灾减灾工程

/生物工程c.防灾减灾工程/生物工程地点时间震级危害措施智利1985年7.8150人死亡伊朗1962年7.6一万多人提高房屋的抗震强度防灾减灾工程生物工程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能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减轻灾情植树造林采用现代习惯修建厚墙泥砖房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a当堂训练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地下管道宣泄不畅,某些路段积水成灾,给城市交通及公共管理带来了一次“突发性考验”。暴雨给城市带来的损失远比附近郊区大,对城市“突发性考验”,远比郊区严峻,主要原因是:()①城市绿化面积少,对雨水的调节功能差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④排水不畅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筑物多而集中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④⑤ D.②③⑤C当堂训练2004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A.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缩小”“放大”B.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缩小”: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地区,有财力和物力防灾、灾时救援迅速、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放大”:经济基础弱、时局动荡、人心不稳地区,减灾不力、防灾无措。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A.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

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后救援频频受阻,骚乱频发,霍乱肆虐,损失惨重。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2.高风险区的影响陕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商洛三市地质条件较差,山体稳定性脆弱,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从今年起,陕西省政府启动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将用10年时间,搬迁居民240万人,彻底解决地质灾害给群众带来的威胁。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社会经济基础、政治稳定性的影响陕西省南部的安康、汉中

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如建房、耕作等)强度和范围越大,高风险区的经济密度越大,则灾情放大;反之则灾情减小。人类的活动,有可能导致大灾小害,或者小灾大害。同样的灾害强度下,人类在自然灾害高风险区的活动(比

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