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座班第一讲课件_第1页
国学讲座班第一讲课件_第2页
国学讲座班第一讲课件_第3页
国学讲座班第一讲课件_第4页
国学讲座班第一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经典【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国学经典【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1四书

朱熹把五经里《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单挑出来,加上汇集孔子思想的《论语》,再加上《孟子》,合编成了《四书》。五经《周易》——哲学角度;《尚书》——政治角度;《诗经》——艺术角度;《礼记》——社会角度;《春秋》——历史角度。四书朱熹把五经里《礼记》中的《大学2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史记·滑稽列传》六艺的解析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32-2史部纪传(史记)编年(资治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别史(逸周书)杂史(战国策)诏令奏议(唐大诏令集)传记(唐才子传)史钞(十七史详节)载记(吴越春秋)时令(岁时广记)地理(大唐西域记)职官(唐六典)政书(“三通”)目录(四库全书总目)史评(文史通义)2-2史部纪传(史记)4正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中华民国时期又编写了《清史》,后记为二十五史。正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5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阴阳家(邹衍)法家(商君、韩非)名家(公孙龙子)墨家(墨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杂家(吕氏春秋、淮南子)农家(以上统称“九流”)小说家三教九流:

中国旧时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含贬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典出自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2-3子部《汉书·艺文志·諸子略》分类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3子部62-4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馀也。

中国人物历史风光篇2-4集部楚辞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7国学讲座班第一讲8国学寄语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树立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国学寄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9中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国学讲座班第一讲10伏羲氏“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伏羲氏11燧人氏“民食瓜果蚌蛤ge,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du》)燧人氏12神农氏“民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食,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新语·道基》)神农氏13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14山海经异兽山海经异兽15龙生九子龙生九子16《山海经》上古四大神兽《山海经》上古四大神兽17《山海经》上古四大凶兽穷奇梼杌混沌饕餮混沌混沌《山海经》上古四大凶兽穷奇梼杌混沌饕餮混沌混沌18当扈钩蛇魑魅魍魉朱厌当扈钩蛇魑魅魍魉朱厌19民间流传的九大魑魅魍魉龙女清朝同治年间,山东省有个落第的书生,由于看破了红尘,独自一个人离家远游,后搭救了龙女,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谁也离不开谁了。到后来,天从人愿,终于成了一对恩爱夫妻。两颗心贴在一起,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想不到,这对患难夫妻没有得到善终。民间流传的九大魑魅魍魉龙女20狐仙辟邪狐仙辟邪21神秘的山海经古地图神秘的22《山海经》北山经汾水图《山海经》北山经汾水图23国学讲座班第一讲24山海经人物山海经人物25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26女娲补天女娲补天2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28国学讲座班第一讲29山海经故事山海经故事30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解析及影片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31国学讲座班第一讲32“龙”的传说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shen,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龙的传人解析“龙”的传说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33国学讲座班第一讲34山海经之精卫填海原文: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之精卫填海原文: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35古诗欣赏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诗欣赏乌衣巷36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我国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37下次课再见谢谢下次课再见谢谢38国学经典【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国学经典【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39四书

朱熹把五经里《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单挑出来,加上汇集孔子思想的《论语》,再加上《孟子》,合编成了《四书》。五经《周易》——哲学角度;《尚书》——政治角度;《诗经》——艺术角度;《礼记》——社会角度;《春秋》——历史角度。四书朱熹把五经里《礼记》中的《大学40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史记·滑稽列传》六艺的解析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412-2史部纪传(史记)编年(资治通鉴)纪事本末(通鉴纪事本末)别史(逸周书)杂史(战国策)诏令奏议(唐大诏令集)传记(唐才子传)史钞(十七史详节)载记(吴越春秋)时令(岁时广记)地理(大唐西域记)职官(唐六典)政书(“三通”)目录(四库全书总目)史评(文史通义)2-2史部纪传(史记)42正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中华民国时期又编写了《清史》,后记为二十五史。正史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43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阴阳家(邹衍)法家(商君、韩非)名家(公孙龙子)墨家(墨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杂家(吕氏春秋、淮南子)农家(以上统称“九流”)小说家三教九流:

中国旧时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含贬义。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典出自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2-3子部《汉书·艺文志·諸子略》分类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2-3子部442-4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次之,诗文评又晚出,词曲则其闰馀也。

中国人物历史风光篇2-4集部楚辞集部之目,楚辞最古,别集次之,总集45国学讲座班第一讲46国学寄语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树立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国学寄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47中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国学讲座班第一讲48伏羲氏“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伏羲氏49燧人氏“民食瓜果蚌蛤ge,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韩非子·五蠹du》)燧人氏50神农氏“民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食,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新语·道基》)神农氏5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52山海经异兽山海经异兽53龙生九子龙生九子54《山海经》上古四大神兽《山海经》上古四大神兽55《山海经》上古四大凶兽穷奇梼杌混沌饕餮混沌混沌《山海经》上古四大凶兽穷奇梼杌混沌饕餮混沌混沌56当扈钩蛇魑魅魍魉朱厌当扈钩蛇魑魅魍魉朱厌57民间流传的九大魑魅魍魉龙女清朝同治年间,山东省有个落第的书生,由于看破了红尘,独自一个人离家远游,后搭救了龙女,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谁也离不开谁了。到后来,天从人愿,终于成了一对恩爱夫妻。两颗心贴在一起,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想不到,这对患难夫妻没有得到善终。民间流传的九大魑魅魍魉龙女58狐仙辟邪狐仙辟邪59神秘的山海经古地图神秘的60《山海经》北山经汾水图《山海经》北山经汾水图61国学讲座班第一讲62山海经人物山海经人物63盘古开天地盘古开天地64女娲补天女娲补天6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66国学讲座班第一讲67山海经故事山海经故事68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解析及影片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69国学讲座班第一讲70“龙”的传说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shen,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龙的传人解析“龙”的传说龙,在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71国学讲座班第一讲72山海经之精卫填海原文: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之精卫填海原文: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