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剖析》(第四稿)课件_第1页
《物流管理专业剖析》(第四稿)课件_第2页
《物流管理专业剖析》(第四稿)课件_第3页
《物流管理专业剖析》(第四稿)课件_第4页
《物流管理专业剖析》(第四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江海职业学院经贸系唐苏南(2012.9)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江海职业学院经贸系唐苏南(2012.9)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自2003年起,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开始招生,是江苏省内第一批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06年,经贸系物流管理专业被江海学院批准为院级特色专业试点建设单位。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教学改革

4.教学条件3.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2.1.专业设置与专业定位

5.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6.7.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专业特色教学改革4.教学条件3.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2.1.专业“第三利润源”

现代物流业是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进行高效的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是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定位1.区域经济地位与物流行业发展

“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业是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2.7%。长江三角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该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基础。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区,主要服务区域为扬州、泰州、镇江三市,并且辐射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扬镇泰三市物流业发展的优势

扬州镇江泰州地理位置:长江岸线和京杭大运河纵穿三市腹地。物流运输方式:江海联运、公铁水空联运、国际多式联运;国民经济基础: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工制造产业和进出口贸易,推动了物流产业增长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前景: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对三市做出了明确分工和定位。扬镇泰三市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扬州镇江地理位置:长江岸线和京杭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数值比上年增加数值比上年增加数值比上年增加数值比上年增加地区GDP(亿元)48604

11%2630

12.2%

2310.4

12.3%

2423

12.1%

服务业比重(%)42.21.6%

38.7

1.1%

40.5

2.1%

38.8

2.4%

人均GDP(元)6164916.7%

5895020.4%

73947

11.2%

52396

12.0%

表1.2011年扬、镇、泰三市地区经济发展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数比上年数比上年数比上年数比上年地区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亿元)5400279300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0.820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8.26.2-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3.513.5-新建和物流园区(中心)(个)601110物流产业布局四核:南京、苏锡常、徐州、连云港五带:沪宁线、沿江、沿海、沿运河、沿东陇海线“1+8”模式:基础物流+产业物流、城市配送、专业物流、专业服务、多式联运、物流系统技术开发及运用、物流电子商务。“两主”:沿江、沿沪宁高速“两辅”:沿运河、沿扬溧高速表2.扬镇泰三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标(2011-2015)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亿元)540027表3.江苏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中的扬、镇、泰城市定位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依托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形成的水路枢纽、苏中江都机场,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加快推动物流装备制造的集聚发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物流装备展示交易平台。重点发展汽车物流、日化物流。依托陆路、水路“双十字”交汇的交通优势,紧抓沪宁铁路货运能力释放的机遇,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重型装备物流、钢铁物流、汽配物流。依托泰州港、苏中江都机场,加快推动船舶制造等物流发展。重点发展医药物流、粮食物流、不锈钢物流和煤炭、农资、木材等生产资料物流。表3.江苏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中的扬、镇、泰城市定位扬2.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十五”期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发出通知,物流人才被列入中国十二种短缺人才之一。权威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到600万人,对初、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达到100多万人。2.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国家教以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香港为例,物流及相关从业人员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3%。如按此比例测算,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扬州地区物流及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将有可能达到58.5万。即使是在近期按照人口比例1-5%来计算,也需要有4.5-22.5万人,而目前扬州市仅有几千人。3000多家物流企业,大中型物流企业有300多家10个重点物流园区(中心)40家上市公司,10个重点企业集团,近2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扬州市现有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需求:以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香港为例,物流及相关从业人3.扬、镇、泰地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1)中、初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巨大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约占60。物流及相关企业物流人才的层次结构接近于金字塔形。专业物流技术人数与职工总数之比为1:20;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与初级物流人才的比例为1:50。操作人员-熟练型中级-工程型、决策型初级-管理型、技能型高级-研究型、咨询型3.扬、镇、泰地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1)中、初图1

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人员学历比例图1

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人员学历比例0.14%2.72%97.14%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员工技术职称结构

.初级职称及以下中级职称高级职称2.72%97.14%0.14%0.14%2.72%97.14%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员工根据江苏省2012年本省高校招生计划统计,扬、泰、镇三市大专院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在省内招生规模,本科院校为476人,高职高专只有近千人,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实际需要。根据江苏省2012年本省高校招生计划统计,扬、泰、(2)地区性、操作性、复合型人才受欢迎

扬、镇、泰地区的物流行业的绝对主体是中小物流企业,“小、散、弱、低”状况普遍存在。中小型企业物流部门人才需求特点:职能分工粗略,流动性较强。具有社会经验和营销技能,很快就能顶岗操作。身兼数职,熟悉物流各个环节运作。本地户口。(2)地区性、操作性、复合型人才受欢迎扬、镇、泰地(3)物流岗位分布集中接近七成需求来自企业物流,此类岗位需求量最大。接近三成来自物流企业。除此以外,货代、运代、船代、报关代理等各种物流代理中介机构正在蓬勃兴起。(3)物流岗位分布集中(4)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问卷调查中企业负责人回答录用人才最看重什么能力和素质:职业道德(87.2%)、工作态度(71.8%)和团队意识(71.8%)成为第一梯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66.7%)和沟通意识(53.9%)成为第二梯度;适应能力(41%)、创新能力(17.9%)等能力形成第三梯度。(4)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问卷调查中企业负责(5)公路运输和江河运输是主要物流工作方式

2009年扬州市全社会货运量8022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5069万吨,水运2932万吨,二者合计占社会货运总量的99.74%。因此,以公路和江河水运作为主要物流运输方式,就成为江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区别于扬、镇、泰地区其他高职院校的重要特色。(5)公路运输和江河运输是主要物流工作方式20094.专业岗位分析(一)起步岗位(1-3年)物流营销人员仓管员运输调度员运输业务员货运代理员配送人员客服人员信息管理人员4.专业岗位分析(一)起步岗位(1-3年)(二)中层管理岗位(4-10年)

仓储配送业务主管运输车队队长仓储配送业务部经理物流运输部经理国际物流部经理信息管理部经理国际货代业务经理物流园区和物流协会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行业市场调查与物流营销策划;供应链管理;国际货代和报关报检管理;品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现场操作、安全、消防管理、部门和岗位间业务协调、5S现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物流行业统计分析、物流企业调查研究。工作能力要求:物流市场营销管理能力;市场开拓与推广能力;项目规划与策划能力;生产组织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执行、沟通、协调及处理现场突发事件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学习能力等。(二)中层管理岗位(4-10年)仓储配送业务主管(三)职业经理人岗位(10年以上)

工作岗位:第三方物流企业经理;大中型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物流分公司或事业部经理;物流园区经理;区域物流协会部门负责人。工作内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决策与协调;物流园区管理决策与协调;物流行业协会管理决策与协调。工作能力:科学领导与决策能力;资产经营能力;把握区域经济变化和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企业经营体制变革与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等。(三)职业经理人岗位(10年以上)工作岗位:中初级管理者地区特色综合素质专业定位5.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面向地区性物流企业、企业物流和物流园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合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企业实际需求的行业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和作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中初级地区特色综合专业定位5.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职业技能理实结合资格证书岗位标准型团队合作型地方服务型

专业理论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

就业起点与职业发展(操作技能、管理技能、决策技能)

助理物流师助理物流经理物流师采购师高级营销员外贸类资格证书培养目标职业技能理实结合资格证书岗位标准型专业理论学习与就业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全过程

兼顾就业起点与职业发展职业技能的社会评价课证结合

理实结合

德艺结合

“三结合”人才培养思路学做事先学做人实际技能和理论学习并重教学质量课堂评价与社会评价统一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全过程兼顾就业起点职业技能的课证结合理实货运货代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企业物流6.就业选择物流计划采购、仓储生产计划配送、理货成本控制运输组织车辆调度货运代理跟单、揽货单证、快递保险物流园区物流组织物流行业协调物流统计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供应链与供应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市场调研物流业务开发物流营业推广物流规划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公共关系货运物流物流企业6.就业选择物流计划运输组织物流园区供应链与社会需求,就业导向专业知识,能力训练

德育为先,人文素质

立足扬州,扩大辐射二、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

1.专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不是选拔人才,而是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社会需求,就业导向专业知识,能力训练德育为先,人文素质立2.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原则就业市场是专业建设的试金石“双主体”办学在岗位技能培养中训练职业道德和职业思维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扬州市现代物流协会和物流企业的代表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对专业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改革、校外实训资源整合等问题进行研究。委员会的提出的建议,就是专业建设的权威决定。扬州市现代物流协会执行副会长杨鼎荣2.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原则就业市场是专业建设的试金石

目标1目标2目标33.专业建设目标

构建地方性、适用性、中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1+4+N”探索“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建设途径目标1目标2目标33.专业建设目标构建地方性1——职业能力专业平台N——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选择13.5学分的任意选修课程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储运配送物流营销4.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1+4+N”1——职业能力专业平台N——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选择13.5学分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4门)储运配送(4门)社会物流(4门)物流营销(4门)任意选修课程(11门)职业能力平台课程(14门)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4门)储运配送(4门)社会物流(4门)企业物流社会物流职业能力平台(14)AB物流营销D储运配送C物流法物流地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企业运营策划商务谈判连锁经营管理广告学企业管理企业生产与物流运作国际贸易以报关实务企业销售物流管理条码技术及运用仓储机械技术运输保险与理赔商品养护企业社会职业能力AB物流D储运C物流法物流企业运营策划企业管三、教学条件1.努力建设“双师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学历技术职务专业方向职业资格1刘细萍女1979.02在读硕士讲师物流管理物流师2唐苏南男1951.12大学副教授国际货代配送管理无3伏小良男1970.05大学助教物流运输物流采购师培训师4陆剑男1977.12硕士助教第三方物流物流师5刘俊男仓储管理6朱琳娜女1984.07大学助教商品学物流师报关员表4.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三、教学条件1.努力建设“双师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序号姓序号姓名职业资格教师来源授课任务授课项目行业背景1王洁物流师牧羊集团实训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及毕业答辩采购实训扬州牧羊集团采购部经理2林智锋物流师牧羊集团实训指导、毕业论文答辩仓储管理实训扬州牧羊集团物流经理3胡红楼采购师扬州弘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训指导采购实训扬州弘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4徐家庆经济师扬州大学采购谈判的讲座扬州大学5高瑞龙扬州金艺娱乐用品有限公司毕业生创业指导创业讲座扬州金艺娱乐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6杨鼎荣九州交通物流集团扬州市物流人才需求职业认知产业发展九州交通物流集团董事长7查文顺丰速递物流人才岗位要求职业素质培训顺丰速递扬州中转中心培训部表5.校外兼职人员参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任务一览表序号姓名职业资格教师来源授课任务授课项目行业背景1王洁物流师表6.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调研情况一览表时间实践单位实践、调研内容2006年扬州五星电器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情况及问题2007年上海中九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的运作,毕业生的工作信息反馈2007年上海思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2008年中远物流南京分公司物流公司的运作,岗位设置,物流岗位职责2008年扬州牧羊集团物流部门岗位的设置及运作2009年扬州新科安达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岗位设置、物流公司应用软件的运作2010年扬州三笑物流物流人才所需素质和能力调研2011年扬州市物流协会扬州物流发展及物流人才需求调研2011年天地华宇物流公司物流运作及物流人才需求结构调研2011年申通速递扬州分公司校企合作形式探索与调研2011年圆通速递扬州分公司校企合作形式探索与调研表6.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调研情况一览表时间实86余万元建成了物流电子实验实训室71.5万元建设物流仿真实训工场

1.6万元用于特色专业建设

1万元用于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和课题建设2.教学专项经费投入与教材建设

2006年以来,学院投入本专业的建设经费累计近160万元,科研费用投入五年来一直持续增长。86余万元建成了物流电子实验实训室71.5万元建设物流仿真物流管理概论

运输管理实务

仓储管理实务

各主干专业课程绝大多数都具有自编教材。其中有8本教材已被全国职业培训认证管理办公室指定为物流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用书。配送管理实务

第三方物流运营实务

国际物流实务供应链管理

物流法概论

仓储管理情景实训

战略采购、商品学自编教材物流管理概论运输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各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物流行业认知岗位技能全面提升综合能力3.实践教学条件

2008版教学计划中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53%,2012年起,计划三年时间学生实践时间10个月。

拥有物流模拟实验室和物流仿真工厂,所有实训项目的指导书或实训大纲早已编写完毕并已投入使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岗位技能全面提升3.实践教学条件Title完善教学质量标准

01专业教研活动03质量评价和反馈

02毕业论文“过五关”,毕业生“1+1”工程计划,主题,对策,成果,记录,团队“三期”,“三听”,“三评”四、教学管理与教学改革

特色专业建设Title完善教学质量标准01专业教研活动03质量评价和《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比较沃尔玛与家乐福配送系统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仓储管理实务》:货物摆放现场教学《运输与配送》:设计鸡蛋运输的包装天地华宇公司校内设点:独立承担行李快递服务1.教学方法的改革理论教学逐步改变了“粉笔、黑板、理论”的单一教学模式。更多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角色替代、情境导入等方法。《配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配天地华宇公1.教学方法的改革物流商务实践社

“服务他人,锻炼自己”为师生共采购金额近5万元的文化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物流研究会扬州市100多家物流企业的现状调查“区域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以扬州为例”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论文三等奖

“生活采购企业化,课程实践社会化”物流商务实践社物流研究会“生活采购企业化,课程实践社会化”稳定的就业率“双证书”制度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2.人才培养质量

扬州新科安达物流公司三年累计录用20余人

以2008级为例:144名学生中英语A级通过率达75%;计算机一级通过率达86%;物流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93%;毕业前签约率达90%。稳定的就业率“双证书”制度基础知识与综合素质2.人才培养质3.社会服务序号参与者时间服务项目1刘细萍2006年参与扬州市物流网构建2朱琳娜2007年淮安海港报关代理有限公司提供报关服务3刘细萍2007年扬州五星电器配送中心流程优化方案设计4刘细萍2008年为牧羊集团提供物流咨询服务,参与筹建公司物流部门5朱琳娜2009扬州耀扬物流提供咨询服务6朱琳娜2009兆利运输有限公司讲座《国内外物流前沿案例分析》7刘细萍2010年江都油田物流培训8伏小良2010年江都油田物流培训9伏小良2010年中远物流张家港分公司物流培训表7:物流专业教师为社会服务一览表3.社会服务序号参与者时间服务项目1刘细萍2006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法不多深化课程改革

B.对外交流、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待加强A.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C.教学机制不够灵活五、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实训平台社会化组织和参加各种技能竞赛D.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办法不多深化课程B.对外交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江海职业学院经贸系唐苏南(2012.9)物流管理专业剖析江海职业学院经贸系唐苏南(2012.9)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自2003年起,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开始招生,是江苏省内第一批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06年,经贸系物流管理专业被江海学院批准为院级特色专业试点建设单位。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教学改革

4.教学条件3.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2.1.专业设置与专业定位

5.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6.7.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专业特色教学改革4.教学条件3.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2.1.专业“第三利润源”

现代物流业是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产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整个供应链进行高效的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是重要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专业设置与专业定位1.区域经济地位与物流行业发展

“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业是运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2.7%。长江三角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该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基础。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区,主要服务区域为扬州、泰州、镇江三市,并且辐射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上海、江苏、浙江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扬镇泰三市物流业发展的优势

扬州镇江泰州地理位置:长江岸线和京杭大运河纵穿三市腹地。物流运输方式:江海联运、公铁水空联运、国际多式联运;国民经济基础: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工制造产业和进出口贸易,推动了物流产业增长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物流业发展前景: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已经对三市做出了明确分工和定位。扬镇泰三市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扬州镇江地理位置:长江岸线和京杭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数值比上年增加数值比上年增加数值比上年增加数值比上年增加地区GDP(亿元)48604

11%2630

12.2%

2310.4

12.3%

2423

12.1%

服务业比重(%)42.21.6%

38.7

1.1%

40.5

2.1%

38.8

2.4%

人均GDP(元)6164916.7%

5895020.4%

73947

11.2%

52396

12.0%

表1.2011年扬、镇、泰三市地区经济发展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数比上年数比上年数比上年数比上年地区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亿元)5400279300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20.820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8.26.2-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3.513.5-新建和物流园区(中心)(个)601110物流产业布局四核:南京、苏锡常、徐州、连云港五带:沪宁线、沿江、沿海、沿运河、沿东陇海线“1+8”模式:基础物流+产业物流、城市配送、专业物流、专业服务、多式联运、物流系统技术开发及运用、物流电子商务。“两主”:沿江、沿沪宁高速“两辅”:沿运河、沿扬溧高速表2.扬镇泰三市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标(2011-2015)江苏省扬州市镇江市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亿元)540027表3.江苏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中的扬、镇、泰城市定位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依托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形成的水路枢纽、苏中江都机场,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加快推动物流装备制造的集聚发展,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物流装备展示交易平台。重点发展汽车物流、日化物流。依托陆路、水路“双十字”交汇的交通优势,紧抓沪宁铁路货运能力释放的机遇,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完善港口物流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重型装备物流、钢铁物流、汽配物流。依托泰州港、苏中江都机场,加快推动船舶制造等物流发展。重点发展医药物流、粮食物流、不锈钢物流和煤炭、农资、木材等生产资料物流。表3.江苏省物流业“十二五”规划中的扬、镇、泰城市定位扬2.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持续增长

“十五”期间,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发出通知,物流人才被列入中国十二种短缺人才之一。权威调查数据表明: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将达到600万人,对初、中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更是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根据教育部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在职人员培训需求达到100多万人。2.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国家教以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香港为例,物流及相关从业人员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3%。如按此比例测算,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扬州地区物流及相关从业人员数量,将有可能达到58.5万。即使是在近期按照人口比例1-5%来计算,也需要有4.5-22.5万人,而目前扬州市仅有几千人。3000多家物流企业,大中型物流企业有300多家10个重点物流园区(中心)40家上市公司,10个重点企业集团,近20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扬州市现有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需求:以服务业高度发达的香港为例,物流及相关从业人3.扬、镇、泰地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1)中、初物流管理人才需求巨大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大专以上高级物流人才需求量为30万至40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约占60。物流及相关企业物流人才的层次结构接近于金字塔形。专业物流技术人数与职工总数之比为1:20;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与初级物流人才的比例为1:50。操作人员-熟练型中级-工程型、决策型初级-管理型、技能型高级-研究型、咨询型3.扬、镇、泰地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分析(1)中、初图1

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人员学历比例图1

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人员学历比例0.14%2.72%97.14%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员工技术职称结构

.初级职称及以下中级职称高级职称2.72%97.14%0.14%0.14%2.72%97.14%2010年扬州市物流企业员工根据江苏省2012年本省高校招生计划统计,扬、泰、镇三市大专院校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在省内招生规模,本科院校为476人,高职高专只有近千人,远远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人才的实际需要。根据江苏省2012年本省高校招生计划统计,扬、泰、(2)地区性、操作性、复合型人才受欢迎

扬、镇、泰地区的物流行业的绝对主体是中小物流企业,“小、散、弱、低”状况普遍存在。中小型企业物流部门人才需求特点:职能分工粗略,流动性较强。具有社会经验和营销技能,很快就能顶岗操作。身兼数职,熟悉物流各个环节运作。本地户口。(2)地区性、操作性、复合型人才受欢迎扬、镇、泰地(3)物流岗位分布集中接近七成需求来自企业物流,此类岗位需求量最大。接近三成来自物流企业。除此以外,货代、运代、船代、报关代理等各种物流代理中介机构正在蓬勃兴起。(3)物流岗位分布集中(4)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问卷调查中企业负责人回答录用人才最看重什么能力和素质:职业道德(87.2%)、工作态度(71.8%)和团队意识(71.8%)成为第一梯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66.7%)和沟通意识(53.9%)成为第二梯度;适应能力(41%)、创新能力(17.9%)等能力形成第三梯度。(4)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问卷调查中企业负责(5)公路运输和江河运输是主要物流工作方式

2009年扬州市全社会货运量8022万吨,其中公路货运量5069万吨,水运2932万吨,二者合计占社会货运总量的99.74%。因此,以公路和江河水运作为主要物流运输方式,就成为江海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区别于扬、镇、泰地区其他高职院校的重要特色。(5)公路运输和江河运输是主要物流工作方式20094.专业岗位分析(一)起步岗位(1-3年)物流营销人员仓管员运输调度员运输业务员货运代理员配送人员客服人员信息管理人员4.专业岗位分析(一)起步岗位(1-3年)(二)中层管理岗位(4-10年)

仓储配送业务主管运输车队队长仓储配送业务部经理物流运输部经理国际物流部经理信息管理部经理国际货代业务经理物流园区和物流协会工作人员工作内容:行业市场调查与物流营销策划;供应链管理;国际货代和报关报检管理;品牌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现场操作、安全、消防管理、部门和岗位间业务协调、5S现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管理;物流行业统计分析、物流企业调查研究。工作能力要求:物流市场营销管理能力;市场开拓与推广能力;项目规划与策划能力;生产组织管理与组织协调能力;执行、沟通、协调及处理现场突发事件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学习能力等。(二)中层管理岗位(4-10年)仓储配送业务主管(三)职业经理人岗位(10年以上)

工作岗位:第三方物流企业经理;大中型生产和销售企业的物流分公司或事业部经理;物流园区经理;区域物流协会部门负责人。工作内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决策与协调;物流园区管理决策与协调;物流行业协会管理决策与协调。工作能力:科学领导与决策能力;资产经营能力;把握区域经济变化和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企业经营体制变革与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创新能力等。(三)职业经理人岗位(10年以上)工作岗位:中初级管理者地区特色综合素质专业定位5.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

面向地区性物流企业、企业物流和物流园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合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企业实际需求的行业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和作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中初级地区特色综合专业定位5.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职业技能理实结合资格证书岗位标准型团队合作型地方服务型

专业理论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

就业起点与职业发展(操作技能、管理技能、决策技能)

助理物流师助理物流经理物流师采购师高级营销员外贸类资格证书培养目标职业技能理实结合资格证书岗位标准型专业理论学习与就业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全过程

兼顾就业起点与职业发展职业技能的社会评价课证结合

理实结合

德艺结合

“三结合”人才培养思路学做事先学做人实际技能和理论学习并重教学质量课堂评价与社会评价统一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全过程兼顾就业起点职业技能的课证结合理实货运货代物流企业物流园区企业物流6.就业选择物流计划采购、仓储生产计划配送、理货成本控制运输组织车辆调度货运代理跟单、揽货单证、快递保险物流园区物流组织物流行业协调物流统计物流政策法规制定供应链与供应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市场调研物流业务开发物流营业推广物流规划设计物流信息系统公共关系货运物流物流企业6.就业选择物流计划运输组织物流园区供应链与社会需求,就业导向专业知识,能力训练

德育为先,人文素质

立足扬州,扩大辐射二、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培养

1.专业教育理念

高职教育不是选拔人才,而是使每个人都成为人才。社会需求,就业导向专业知识,能力训练德育为先,人文素质立2.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原则就业市场是专业建设的试金石“双主体”办学在岗位技能培养中训练职业道德和职业思维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扬州市现代物流协会和物流企业的代表担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专业建设委员会定期举行会议,对专业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改革、校外实训资源整合等问题进行研究。委员会的提出的建议,就是专业建设的权威决定。扬州市现代物流协会执行副会长杨鼎荣2.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原则就业市场是专业建设的试金石

目标1目标2目标33.专业建设目标

构建地方性、适用性、中层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1+4+N”探索“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建设途径目标1目标2目标33.专业建设目标构建地方性1——职业能力专业平台N——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选择13.5学分的任意选修课程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储运配送物流营销4.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1+4+N”1——职业能力专业平台N——根据专业方向不同选择13.5学分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4门)储运配送(4门)社会物流(4门)物流营销(4门)任意选修课程(11门)职业能力平台课程(14门)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4门)储运配送(4门)社会物流(4门)企业物流社会物流职业能力平台(14)AB物流营销D储运配送C物流法物流地理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企业运营策划商务谈判连锁经营管理广告学企业管理企业生产与物流运作国际贸易以报关实务企业销售物流管理条码技术及运用仓储机械技术运输保险与理赔商品养护企业社会职业能力AB物流D储运C物流法物流企业运营策划企业管三、教学条件1.努力建设“双师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

序号姓名性别出生时间学历技术职务专业方向职业资格1刘细萍女1979.02在读硕士讲师物流管理物流师2唐苏南男1951.12大学副教授国际货代配送管理无3伏小良男1970.05大学助教物流运输物流采购师培训师4陆剑男1977.12硕士助教第三方物流物流师5刘俊男仓储管理6朱琳娜女1984.07大学助教商品学物流师报关员表4.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三、教学条件1.努力建设“双师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序号姓序号姓名职业资格教师来源授课任务授课项目行业背景1王洁物流师牧羊集团实训指导/毕业论文指导及毕业答辩采购实训扬州牧羊集团采购部经理2林智锋物流师牧羊集团实训指导、毕业论文答辩仓储管理实训扬州牧羊集团物流经理3胡红楼采购师扬州弘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训指导采购实训扬州弘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4徐家庆经济师扬州大学采购谈判的讲座扬州大学5高瑞龙扬州金艺娱乐用品有限公司毕业生创业指导创业讲座扬州金艺娱乐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6杨鼎荣九州交通物流集团扬州市物流人才需求职业认知产业发展九州交通物流集团董事长7查文顺丰速递物流人才岗位要求职业素质培训顺丰速递扬州中转中心培训部表5.校外兼职人员参与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任务一览表序号姓名职业资格教师来源授课任务授课项目行业背景1王洁物流师表6.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调研情况一览表时间实践单位实践、调研内容2006年扬州五星电器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的运作情况及问题2007年上海中九物流公司物流公司的运作,毕业生的工作信息反馈2007年上海思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开展2008年中远物流南京分公司物流公司的运作,岗位设置,物流岗位职责2008年扬州牧羊集团物流部门岗位的设置及运作2009年扬州新科安达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岗位设置、物流公司应用软件的运作2010年扬州三笑物流物流人才所需素质和能力调研2011年扬州市物流协会扬州物流发展及物流人才需求调研2011年天地华宇物流公司物流运作及物流人才需求结构调研2011年申通速递扬州分公司校企合作形式探索与调研2011年圆通速递扬州分公司校企合作形式探索与调研表6.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锻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