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1.gif)
![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2.gif)
![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3.gif)
![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4.gif)
![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6a7b272fefb994f8cdfd9974e29c2ca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验室的建立及管理
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试验检测中心
刘长江
试验室的建立及管理
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试1
1、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组织机构
2、各级试验室的工作职责及管理要求
3、试验检测人员资格和管理
4、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
1、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组织机构
2、各级试验室的工作2
第一部分
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
及组织机构
第一部分
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
及组织机构
3一、组建项目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要求1.项目工程试验管理工作应在建设单位统一组织下实施。有试验管理相关的部门有组建项目试验室的相关文件组织试验室的验收一、组建项目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要求1.项目工程试验管理工作4
2.应根据项目规模建立试验室。工程项目类别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项目特点工程项目大小4.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人员应稳定。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2.应根据项目规模建立试验室。工程项目类别5
3.项目试验室应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其试验检测工作应在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
下发成立项目试验室的文件项目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任命授权项目试验室可开展的工作范围母体试验室的资质母体试验室的检测范围
3.项目试验室应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其64.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人员应稳定。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技术负责人-技术职称工程师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试验工程师试验员4.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75.加盖“CMA”标志章的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报告中加盖CMA标志章报告批准人-是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人-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5.加盖“CMA”标志章的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86.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试验室应建立的岗位责任制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专业组长、资料员等试验室应建立的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混凝土6.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试验室应9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编写要可操作。要与母体的质量手册一致。如记录的管理制度编制:明确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标识、收集、检索、存取、归档、储存、维护、清理等(电子存贮的纪录避免数据丢失或改动)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不合格品107.试验室应严格按现行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的项目和频次进行试验检测,把好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实体质量的试验检测关。根据施工项目类别,收集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熟悉设计文件的相关要求,确定检验项目。熟悉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及行业规定,确定检验的频次及质量要求。形成项目的检试验工作计划书。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11二、试验室设立的基本要求二、试验室设立的基本要求121.项目试验室应根据项目的大小分级设立,要求按工地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分室两级设置。对规模较小的项目可只设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是投标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试验分室是工地试验室的一个区(一个站)。预制梁(板)场单独设置试验分室;混凝土拌和站应设专职试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开展检测工作。
1.项目试验室应根据项目的大小分级设立,要求按工地试验室和13按工地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分室两级设置工地试验室是投标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试验分室是工地试验室的一个区(一个站)预制梁(板)场单独设置试验分室混凝土拌和站为试验分室,应设专职试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按工地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分室两级设置14
2.工地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交通要便利;试验分室需设立在施工现场,管理跨度一般在10km以内。
工地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交通要便利试验分室需设立在施工现场管理跨度10km以内
2.工地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交通要便利;试验分室需设立153.各级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母体试验室监理方业主方质监站3.各级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母体试验16
第二部分各级试验室的工作职责及管理要求
17一、工地试验室的管理职责及管理要求一、工地试验室的管理职责及管理要求181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计划。依据规程、规范、合同文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求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计划。1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19
2按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要求,制定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岗位责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
2按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要求,制定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20
3制定试验室组织机构图、检测流程图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图。
组织机构框图检测流程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制定试验室组织机构图、检测流程图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图。
214对试验分室进行管理、检查,提供业务指导。
试验分室纳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有记录整改要闭合业务上指导4对试验分室进行管理、检查,提供业务指导。
试验分室纳入项22
5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各类原材料检测台帐、砼抗压试验台帐等。要求与报告、记录、进料单数量等对应。实行动态管理,要求有可追溯性。
5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试验检测用23
6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形成台帐。
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有证书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形成台帐
6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24
7按工程项目需要开展检测工作。参与管段内试桩、路基试验段等试验检测的编制,并实施过程监控和确认;做好地基原位测试工作。
开展项目的检测工作编制试桩、路基等试验段的试验检测方案。监控试验段的试验检测工作。做好地基原位测试。
7按工程项目需要开展检测工作。参与管段内试桩、路基试验段25
8确定委外试验项目,做好委外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的选择工作。
分包控制参数——以认证项目、产品,其中少数参数比例——设备限制(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能力评价记录资格能力:证书、附表项目资源能力:设备、人员、工期3客户同意:书面证明
8确定委外试验项目,做好委外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的选择工作。26
9对原材料、混凝土、路基压实质量等进行抽样检测,对混凝土拌和站施工配合比及称量记录等进行抽查,形成台帐。
抽样检测原材料、混凝土、路基压实质量等拌和站施工配合比及称量记录抽查台帐。
9对原材料、混凝土、路基压实质量等进行抽样检测,对混凝土27
10负责本室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
1、分类:按分项、分部,根据项目竣工文件要求分类保存。2、记录的实施时限:当时予以记录,不得追记转抄标识:编号、页码、更改、人员3、信息:足够(保证再现、不留空格)
10负责本室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
1、分类:按28记录保存:期限:根据项目要求长期或一定年限。条件:防火防盗妥善保存(保密)记录保存:29
11组织本项目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建立培训程序培训计划确认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实施考核
11组织本项目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建立培训程序30
12按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资料。
收集汇总上报
12按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资料。
收集3113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确认:发生地点、责任人或分析找出原因对不符合进行标记、危害进行评估,后果进行追溯、通告受影响的使用部位情况。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对出现不合格采取的预防措施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估和验证。13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确认:发生32二、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要求二、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要求331接受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2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3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4按项目要求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5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应规范的规定,对需要送检的项目进行取样和送检,并做好记录。6负责本管段范围内全部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1接受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34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35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工作
职责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2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本试验室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作业指导书等。3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4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工作
职责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365按要求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6负责本场全部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5按要求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37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工作职责
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验室和试验分室的管理,按试验分室的要求开展工作。2根据混凝土拌和站的工作特点,制定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等试验检测工作流程。3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4按项目要求对拌和站现场原材料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测、对砼拌合物进行出机温度、坍落度等进行检测。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工作职责
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验室和38。5做好拌和站计量系统的周期校准工作。6负责本站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39第三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资格和管理
第三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资格和管理
40一、中心试验室人员资格和管理一、中心试验室人员资格和管理41试验人员的基本要求类型专业人员(与检测/校准相适应)管理人员(与管理工作相适应)数量相适应素质、能力(查证、考核、考试)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技术知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知识试验人员的基本要求类型42
1中心试验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宜少于8人,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不应少于2人
技术管理者(一名技术负责人或一名技术负责人和多名技术主管)全面负责技术活动运作重大技术问题决策技术文件审批人员技术能力确认任职条件:资格、能力、经验(熟悉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
1中心试验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专业培训合43质量主管:体系建立和运行任职条件:拥有职责、权力。保证体系有效运行。质量主管:体系建立和运行442、工地试验室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专业培训合格。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技术职称:工程师及以上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经专业培训合格2、工地试验室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45
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人员应保持稳定人员变更对内需向母体试验室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批准。人员变更对外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46二、试验分室人员资格和管理1经检测专业培训合格人员不应少于5人。2试验分室主管应具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行使检测报告批准权的技术主管,应是母体试验室的授权签字人。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技术主管变更应向监理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二、试验分室人员资格和管理1经检测专业培训合格人员不应少于47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人员
资格和管理规定
1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设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预制箱梁场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应少于8人,预制T梁场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宜少于6人,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不应少于1人。2梁(板)场试验分室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人员
资格和管理规定
1预制梁(48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49
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人员资格
和管理规定
混凝土拌和站试验人员,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不应少于2人。
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人员资格
和管理规定
混凝土拌和站试验50第四部分
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第四部分
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51一、仪器设备配置一、仪器设备配置52(一)配置仪器设备的原则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投标承诺满足规定试验检测项目满足规范要求(一)配置仪器设备的原则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53(二)各级试验室设备配备要求(二)各级试验室设备配备要求541中心试验室应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投标承诺配备仪器设备,且满足规定试验检测项目的要求;对部分频次低、设备价格昂贵的试验检测项目可进行委外检测。2试验分室根据管段内的工作内容以及分工要求配备仪器设备。3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仪器设备应结合生产和产品认证需要配备。1中心试验室应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投标承诺配备仪器设备,且554混凝土拌和站的试验仪器设备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拌和物性能检测要求。5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状态、量程及精度(分辨率)应满足标准要求。6试验室应配备办公、劳保、防护用品及安全设备(施),配备专用交通和通讯工具。4混凝土拌和站的试验仪器设备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控56(三)试验设备的管理要求(三)试验设备的管理要求571、建立设备档案2、建立设备台帐,设备实行动态管理。3、要有主要设备操作规程4、设备要进行周期检定及校准。要保存其证书。并有状态标识。5、设备要求进行期间核查。要有记录。6、设备要有运转记录。7、设备要求唯一标识。1、建立设备档案58二、设施环境条件的要求二、设施环境条件的要求59(一)建立试验室应考虑的设施及环境条件设施:指场地、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环境条件内部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洁净度等外部环境条件:振动、噪声、海拔、雷电、电源电压、放射性等;(一)建立试验室应考虑的设施及环境条件设施:指场地、能源、照60场地:有足够开展工作的场地。能源:动力、照明电的计算。布线。采光、采暖、通风试验室分室设立,设备分室放置。设备要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考虑环境、温湿度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场地:有足够开展工作的场地。61(二)对环境条件、公共安全的影响环境条件影响:废气、废水(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人身安全的影响:辐射、高压电源(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自身安全:防火(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二)对环境条件、公共安全的影响环境条件影响:废气、废水(符62(三)试验室设置的基本要求(三)试验室设置的基本要求631操作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环境、温湿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2每个操作间的面积不宜小于12m2,标准养护室不宜小于30m2。混凝土室、胶凝材料室、化学分析室、力学室等应配备空调,标准养护室应配备自动养护系统。3各级试验室仪器设备应合理安置,相互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4主要、常用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统一格式并贴于墙上醒目位置。1操作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环境、温湿度等应满足标准要求。64第五部分管理制度第五部分管理制度65各级试验室应建立主要管理制度各级试验室应建立主要管理制度66
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等。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67主要管理制度应包含内容主要管理制度应包含内容68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应包含仪器设备购置(调拨)、验收、建档、安置、标识、溯源、日常使用、流转与维护保养、周期检定等主要内容。2样品管理制度应包含样品的接受、标识、流转、储存、留样及处置等内容。样品应设专人管理。3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应包含记录格式、信息、数据及数据处理、记录的更改原则、复核以及标识、查阅、归档等内容。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应包含仪器设备购置(调拨)、验收、建档、694、
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应包含报告格式、信息、审核签发程序及检测报告发放、标识、查阅、归档等内容。6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应包含试样制作、样品储存、各操作间在试验过程中的温湿度要求等内容。7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应包含特殊设备的操作细则、安全措施及设施,做好防盗、防火以及废弃物处置等内容。4、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应包含报告格式、信息、审核签发程序708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应包含资料收发、标识、保管、查阅、修订和废止等内容,档案资料应设专人动态管理。9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应包含审核人员资格、审核内容以及各方签字等内容,并建立施工配合比发放台帐。10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应包含试验检测事故发生时的处置及现场保护措施,检测事故责任界定、原因分析、事故处理及应急预案制定等内容。8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应包含资料收发、标识、保管、查阅、修订和711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包含不合格品的复检、留样、反馈、建立不合格品台帐以及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等内容。
1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包含不合格品的复检、留样、反馈、建立72谢谢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73
试验室的建立及管理
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试验检测中心
刘长江
试验室的建立及管理
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试74
1、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组织机构
2、各级试验室的工作职责及管理要求
3、试验检测人员资格和管理
4、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
1、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组织机构
2、各级试验室的工作75
第一部分
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
及组织机构
第一部分
建立试验室的基本规定
及组织机构
76一、组建项目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要求1.项目工程试验管理工作应在建设单位统一组织下实施。有试验管理相关的部门有组建项目试验室的相关文件组织试验室的验收一、组建项目试验室的基本规定及要求1.项目工程试验管理工作77
2.应根据项目规模建立试验室。工程项目类别工程项目内容工程项目特点工程项目大小4.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人员应稳定。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2.应根据项目规模建立试验室。工程项目类别78
3.项目试验室应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其试验检测工作应在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
下发成立项目试验室的文件项目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任命授权项目试验室可开展的工作范围母体试验室的资质母体试验室的检测范围
3.项目试验室应是通过资质认定的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其794.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主要人员应稳定。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技术负责人-技术职称工程师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试验工程师试验员4.试验室应配齐与从事试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805.加盖“CMA”标志章的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报告中加盖CMA标志章报告批准人-是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授权签字人-工程师
-试验工程师5.加盖“CMA”标志章的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试验室资816.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试验室应建立的岗位责任制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各专业组长、资料员等试验室应建立的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混凝土6.试验室应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试验室应82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管理制度编写要可操作。要与母体的质量手册一致。如记录的管理制度编制:明确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标识、收集、检索、存取、归档、储存、维护、清理等(电子存贮的纪录避免数据丢失或改动)施工配合比审核及发放制度、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不合格品837.试验室应严格按现行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的项目和频次进行试验检测,把好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实体质量的试验检测关。根据施工项目类别,收集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熟悉设计文件的相关要求,确定检验项目。熟悉现行有效的规程规范及行业规定,确定检验的频次及质量要求。形成项目的检试验工作计划书。1试验室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课件-课件84二、试验室设立的基本要求二、试验室设立的基本要求851.项目试验室应根据项目的大小分级设立,要求按工地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分室两级设置。对规模较小的项目可只设工地试验室。工地试验室是投标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试验分室是工地试验室的一个区(一个站)。预制梁(板)场单独设置试验分室;混凝土拌和站应设专职试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开展检测工作。
1.项目试验室应根据项目的大小分级设立,要求按工地试验室和86按工地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分室两级设置工地试验室是投标时母体试验室的派出机构试验分室是工地试验室的一个区(一个站)预制梁(板)场单独设置试验分室混凝土拌和站为试验分室,应设专职试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按工地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分室两级设置87
2.工地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交通要便利;试验分室需设立在施工现场,管理跨度一般在10km以内。
工地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交通要便利试验分室需设立在施工现场管理跨度10km以内
2.工地试验室宜设在管段的中部,交通要便利;试验分室需设立883.各级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母体试验室监理方业主方质监站3.各级试验室应经工作条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母体试验89
第二部分各级试验室的工作职责及管理要求
90一、工地试验室的管理职责及管理要求一、工地试验室的管理职责及管理要求911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计划。依据规程、规范、合同文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要求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计划。1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试92
2按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要求,制定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检测记录管理制度、报告审核签发管理制度、试验检测安全与环保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
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岗位责任制度设备管理制度
2按母体试验室程序文件要求,制定试验室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93
3制定试验室组织机构图、检测流程图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图。
组织机构框图检测流程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3制定试验室组织机构图、检测流程图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图。
944对试验分室进行管理、检查,提供业务指导。
试验分室纳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检查有记录整改要闭合业务上指导4对试验分室进行管理、检查,提供业务指导。
试验分室纳入项95
5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各类原材料检测台帐、砼抗压试验台帐等。要求与报告、记录、进料单数量等对应。实行动态管理,要求有可追溯性。
5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试验检测用96
6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形成台帐。
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有证书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形成台帐
6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97
7按工程项目需要开展检测工作。参与管段内试桩、路基试验段等试验检测的编制,并实施过程监控和确认;做好地基原位测试工作。
开展项目的检测工作编制试桩、路基等试验段的试验检测方案。监控试验段的试验检测工作。做好地基原位测试。
7按工程项目需要开展检测工作。参与管段内试桩、路基试验段98
8确定委外试验项目,做好委外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的选择工作。
分包控制参数——以认证项目、产品,其中少数参数比例——设备限制(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能力评价记录资格能力:证书、附表项目资源能力:设备、人员、工期3客户同意:书面证明
8确定委外试验项目,做好委外试验检测机构资质的选择工作。99
9对原材料、混凝土、路基压实质量等进行抽样检测,对混凝土拌和站施工配合比及称量记录等进行抽查,形成台帐。
抽样检测原材料、混凝土、路基压实质量等拌和站施工配合比及称量记录抽查台帐。
9对原材料、混凝土、路基压实质量等进行抽样检测,对混凝土100
10负责本室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
1、分类:按分项、分部,根据项目竣工文件要求分类保存。2、记录的实施时限:当时予以记录,不得追记转抄标识:编号、页码、更改、人员3、信息:足够(保证再现、不留空格)
10负责本室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
1、分类:按101记录保存:期限:根据项目要求长期或一定年限。条件:防火防盗妥善保存(保密)记录保存:102
11组织本项目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建立培训程序培训计划确认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实施考核
11组织本项目试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建立培训程序103
12按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资料。
收集汇总上报
12按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资料。
收集10413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确认:发生地点、责任人或分析找出原因对不符合进行标记、危害进行评估,后果进行追溯、通告受影响的使用部位情况。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对出现不合格采取的预防措施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估和验证。13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确认:发生105二、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要求二、试验分室工作职责及管理应要求1061接受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2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3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4按项目要求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5按照质量验收标准和相应规范的规定,对需要送检的项目进行取样和送检,并做好记录。6负责本管段范围内全部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1接受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107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108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工作
职责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业务指导。2按照建设、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制定本试验室详细的试验、检测、过程控制等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作业指导书等。3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4建立试验检测用标准台帐,实行动态管理。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工作
职责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1095按要求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6负责本场全部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7建立不合格品台帐,并记录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5按要求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110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工作职责
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验室和试验分室的管理,按试验分室的要求开展工作。2根据混凝土拌和站的工作特点,制定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等试验检测工作流程。3按检定和校准计划,做好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工作。4按项目要求对拌和站现场原材料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测、对砼拌合物进行出机温度、坍落度等进行检测。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工作职责
及管理要求1接受工地试验室和111。5做好拌和站计量系统的周期校准工作。6负责本站试验检测资料的归档管理。。112第三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资格和管理
第三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资格和管理
113一、中心试验室人员资格和管理一、中心试验室人员资格和管理114试验人员的基本要求类型专业人员(与检测/校准相适应)管理人员(与管理工作相适应)数量相适应素质、能力(查证、考核、考试)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技术知识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知识试验人员的基本要求类型115
1中心试验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宜少于8人,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不应少于2人
技术管理者(一名技术负责人或一名技术负责人和多名技术主管)全面负责技术活动运作重大技术问题决策技术文件审批人员技术能力确认任职条件:资格、能力、经验(熟悉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
1中心试验室由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组成。专业培训合116质量主管:体系建立和运行任职条件:拥有职责、权力。保证体系有效运行。质量主管:体系建立和运行1172、工地试验室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专业培训合格。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技术职称:工程师及以上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经专业培训合格2、工地试验室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118
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人员应保持稳定人员变更对内需向母体试验室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批准。人员变更对外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119二、试验分室人员资格和管理1经检测专业培训合格人员不应少于5人。2试验分室主管应具有助理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3年以上,并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行使检测报告批准权的技术主管,应是母体试验室的授权签字人。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技术主管变更应向监理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二、试验分室人员资格和管理1经检测专业培训合格人员不应少于120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人员
资格和管理规定
1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设主任、技术主管、试验人员等。预制箱梁场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应少于8人,预制T梁场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宜少于6人,且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不应少于1人。2梁(板)场试验分室技术主管和授权签字人应具备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三、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人员
资格和管理规定
1预制梁(121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3人员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主要试验人员变更应向建设单122
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人员资格
和管理规定
混凝土拌和站试验人员,经试验检测专业培训合格的不应少于2人。
四、混凝土拌和站试验人员资格
和管理规定
混凝土拌和站试验123第四部分
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第四部分
仪器设备配置及设施环境条件124一、仪器设备配置一、仪器设备配置125(一)配置仪器设备的原则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投标承诺满足规定试验检测项目满足规范要求(一)配置仪器设备的原则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126(二)各级试验室设备配备要求(二)各级试验室设备配备要求1271中心试验室应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投标承诺配备仪器设备,且满足规定试验检测项目的要求;对部分频次低、设备价格昂贵的试验检测项目可进行委外检测。2试验分室根据管段内的工作内容以及分工要求配备仪器设备。3预制梁(板)场试验分室仪器设备应结合生产和产品认证需要配备。1中心试验室应根据承担的工作内容、投标承诺配备仪器设备,且1284混凝土拌和站的试验仪器设备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拌和物性能检测要求。5仪器设备的工作性能、状态、量程及精度(分辨率)应满足标准要求。6试验室应配备办公、劳保、防护用品及安全设备(施),配备专用交通和通讯工具。4混凝土拌和站的试验仪器设备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控129(三)试验设备的管理要求(三)试验设备的管理要求1301、建立设备档案2、建立设备台帐,设备实行动态管理。3、要有主要设备操作规程4、设备要进行周期检定及校准。要保存其证书。并有状态标识。5、设备要求进行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油加工厂出租居间合同
- 汽车美容店装修监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室劳动合同地址确认及员工绩效奖金协议
- 装修分期付款合同须知
- 报关合同和销售合同
-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
- 三农村电商行业监管与政策支持方案
- 软件开发流程与项目管理作业指导书
- 居间合同物权方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作业指导书
- 子宫瘢痕处妊娠-课件
- 烟花爆竹合作协议书模板(5篇)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
- 最新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课件
- DB23T 2714-2020 农村生活垃圾非焚烧低温处理设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人教版】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1
- 建标 198-2022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 船舶轮机英语_专业用语
- 基层法律服务所设立登记表
- 第四代建筑悬挑阳台脚手架施工
-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研究分析及更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