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厂商理论
(TheoryoftheFirm)第四章
厂商理论
(TheoryoftheFirm)1小爱我今天上午的早餐是在学院小卖部买的牛奶和面包,你们说这些牛奶和面包是哪里来的哪?
小路牛奶当然是牛奶公司生产的,面包就是食品厂生产的。小风还有寝室里的电脑、床、被服、暖瓶……这些东西都是由不同的企业生产的。小雨你们说这些企业为什么要生产这些不同的东西哪?他们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哪?是不是为了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吗?这些厂商又是如何组织他们的生产的?6-206小爱我今天上午的早餐是在学院小卖部买的牛奶和面包,你们说这些2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即如何增加生产要素以便使产量达到最大——厂商理论成本与收益问题,即对各种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分析——成本理论市场问题,即在各种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厂商如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市场理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3课程目标※
能够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初步解释生产者的生产行为
知识目标理解生产函数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熟悉规模收益的含义
课程目标※4讨论:206寝室“学苑商城”老板是如何组织他的销售的?讨论:206寝室“学苑商城”老板是如何组织他的销售的?5206寝室“学苑商城”销售的组织206寝室“学苑商城”销售的组织6案例:分工与专业化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案例:分工与专业化
7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荣的一个原因。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8第一节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者:又称厂商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为什么会有企业????你为什么很少自己开车回学校?规模经济交易活动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科斯(RonaldH.Coase)的交易费用论交易费用:指仅与交换有关的费用,它是交换过程中所消耗的稀缺资源,这些资源的耗费既不创造产品,也不提高产品的效用。国际贸易: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第一节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者:又称厂商或企业,是指9市场交易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实现,由价格机制从外部调节,需要市场交易费用;企业则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由企业家运用规制在内部协调,也需要管理成本,即企业交易费用。交易在企业内完成或在市场上完成是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结果。企业边界的确定:当最后一笔交易在企业内完成的交易费用与在市场上完成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企业达到最优规模。市场交易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实现,由价格机制从外部调节10二、企业形式及其目标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最终目标)。条件要求:完全信息。短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产量最大化或者管理效率最大化。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企业形式:业主制(proprietorship)即单一业主制;合伙制(partnership);公司制(corporation)①无限责任公司②有限责任公司③股份有限公司二、企业形式及其目标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最终目标)。短期11三、生产函数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以生产出产品,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input)转化为产出(output)的过程。1、生产要素的含义:是指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总和。(1)劳动: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资本:指生产过程中的一切人工制品或设备。实物形态和资本形态的资本、无形资本和人力资本。(3)土地: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森林、江河、湖泊和矿藏。(4)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三、生产函数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12生产函数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f(L、K、N、E)---生产函数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Q=f(L、K)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13生产函数的现实运用
如果你是一个饭店的老板,你装修了房子,买了厨房设备,就差雇佣服务人员了,那么你就会考虑该雇多少人呢?考虑的是,当其他自变量固定,只有劳动量可以改变时,多少劳动量是合适的呢?即资本与劳动的配比关系。
生产函数的现实运用如果你是一个饭店的老板,你装修了房子,买14区分短期、长期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投入的变动情况来划分的如果投入中有一些投入可以变动(称为可变投入),而有一些投入不能变动(称为固定投入),这种时期就是短期。如果所有投入都可以变动,这种时期就是长期。不同行业中投入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例如,在重工业中调整设备所需要的时间在3年左右,3年之内只能调整劳动投入,这样3年以下就是短期,3年以上才是长期。相反,在一些轻工业,调整包括设备在内的所有投入只需要1年,这样,1年以上就是长期,1年以下才是短期。区分短期、长期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根据时间的长短来15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二、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三、生产要素合理的投入区域。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6实验: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实验: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17李明是某海岛上的一位捕鱼能手。最近,购买了一条机动捕鱼船在近海捕鱼。每次下海都要雇用一些临时人员,分别按捕鱼的销售收入的固定百分比付给临时人员的工资。李明记录了最近15次雇用临时人员的人数和捕鱼的数量。这一期间,鱼的销售价格一直没有变化。
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找出雇用人员与捕鱼量的关系吗?日期
雇用人数
捕鱼量(吨)11.753.311.10127.611.1484.511.19167.711.22106.411.2696.111.30148.1任务:日期
雇用人数
捕鱼量(吨)
10.363.810.8177.310.1295.610.1653.110.20127.310.2531.510.30148.011.4157.8李明是某海岛上的一位捕鱼能手。最近,购买了一条机动捕鱼船在近18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假定资本量是不变的,分析劳动量投入的增加对产量的影响,以及劳动量投入多少最合理。这时的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假定资本量是不变的,分析劳动量19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product)
: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TP
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
: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AP
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
:指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MP
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produ20TP、AP与MP的计算公式TP=Q=f(L)=AP×LAP=TP/L=Q/LMP=△TP/△L=△Q/△LMP=dQ/dLTP、AP与MP的计算公式TP=Q=f(L)=AP×L21举例:TP、AP与MP间的计算若生产函数为:劳动的平均产量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为:TP=9L+3L²-L³AP=TP/L=9+3L-L²MP=d(TP)/dL=9+6L-3L²举例:TP、AP与MP间的计算若生产函数为:TP=9L2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0111111110589.587.570-3556.587.59.57.687.67.57.576.405.3-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01111111105823QmaxAPLMPLTPL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实物产量之间的关系ML1NAPMPLORL2SL3QLOL1L3N’S’MPmaxR’L2APmax总产量与平均产量总产量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若MP>AP,则AP↑;若MP<AP,则AP↓;若MP=AP,则APmax。图4-1(b)产量之间的关系QmaxAPLMPLTPL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实物产量24可以这样理解
假设一个篮球队平均身高位:190厘米(可以看作是APL),现在新加入一位队员,队员的身高位195厘米(相当于MPL),(MPL>APL):此时全队的平均身高都上升;如果加入的队员身高是185厘米(也相当于MPL),(MPL<APL):此时全队的平均身高都下降.可以这样理解25单一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有点区别:MP和AP最高点L不足K不足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合理区域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单一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第一个阶段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26
MP>APAPMP<APAPMP<0TP进一步图示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MP=APAP最大MP=0TP最大MP>APMP<APMP<0进一步图示QLTPAPEL2Ⅰ27总结:第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是上升的。说明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是有利的,生产者都不会停止生产。第二阶段:生产继续扩大。第三阶段:会通过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为负值的局面。总结:第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28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
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iminishingmargina29寓言故事:一只母鸡每天都下一个鸡蛋。女主人想,如果给母鸡多喂些吃的,它下的蛋就会增加一倍。于是她就这样做了。可是母鸡长的肥胖起来,根本不下蛋了。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原理的寓言版。寓言故事:30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第三,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第四,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例证:【土31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即最佳技术系数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32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大于0总产量增加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33生产要素投入区域第I区域:平均收益递增阶段L的增加,带来MP↑>AP↑;和L相比,K投入太多。增加L可更充分利用K。第II区域:平均收益递减阶段(经济区域)L的增加,带来MP↓>0,TP仍递增;但MP<AP,AP已下降。理性厂商的生产区域。但投入多少,生产多少,还取决于成本函数。第III区域:负边际收益阶段L的增加,带来MP<0,TP递减;减少L,反而可增加TP。和K相比,L投入太多。生产要素投入区域34..35TP、AP、MP关系的特点TP与AP的关系
AP=TP/LTP与MP的关系MP>0时,TP递增;MP=0时,TP最大;MP<0时,TP递减。AP与MP的关系MP>AP时,AP递增;MP=AP时,AP最大;MP<AP时,AP递减。TP、AP、MP关系的特点TP与AP的关系AP与MP的关系36任务:如果某企业裁减了一批职工。我们能否认为,该企业的总产量一定会下降?
任务:如果某企业裁减了一批职工。我们能否认为,该企业的总产37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122103244125606677080963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38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7509637-7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39任务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与产出(Q)的关系如下:Q=1000X+1000X2-2X3当X分别为200、300、400单位时,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各为多少?它们分别属于那一个生产阶段?该函数的三个生产阶段分界点的产出量分别为多少?任务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与产出(Q)的关系如下:40边际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当X=200时,MP=161000,AP=121000;由于MP>AP,说明AP仍处于上升阶段,所以,它处于阶段Ⅰ。当X=300时,MP=61000,AP=121000;由于MP<AP,说明AP处于下降阶段,但是MP>0,所以,它处于阶段Ⅱ。当X=400时,MP=-159000,AP=81000;由于MP<0,所以,它处于阶段Ⅲ。边际产量函数:当X=200时,MP=161000,AP=124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根据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中的分析可以看到,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应在第二区域,但具体在那一点上呢?还得考虑什么因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根据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中的42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确定具体的要素投入点还得考虑产品的成本、价格及生产目标若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收入—成本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确定具体的要素投入点还得考虑产43任务p74实训题2任务p74实训题244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45“学苑商城”是多雇工人还是更新交通工具?“学苑商城”送货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即可以多雇工人,也可以少雇人购买送货汽车。作为“学苑商城”的老板,206寝室的四位同学将如何作出选择?如果劳动力价值很低,而运输车又很贵,会选择多雇工人少用资本。反之则多用资本少雇工人。因为在送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的。
“学苑商城”是多雇工人还是更新交通工具?“学苑商城”送货可46在206寝室的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学苑商城”的销售势头非常火爆,货物供不应求,办公、储货场地的不足,送货交通工具的落后制约了“学苑商城”的发展,她们正考虑扩大经营规模。在206寝室的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学苑商城”的销售势头47长期生产函数-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的要素投入。注意:消费品长短期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物品的生产,长短期的具体时间是不固定的。长期生产函数-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481.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Q=f(L、K)两种投入要素可以互相替代,同一产出可以由两种要素的多种不同组合实现,因此厂商面临着各种可能的选择!选择一: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选择二:少使用劳动,多使用资本1.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f(L、K)两种投入要492.等产量线IsoquanteCurve
(1)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两种生产要素L、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KLQ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2.等产量线IsoquanteCurve(1)等产量50(2)等产量线的特征。A.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B.凸向原点。且距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KLQ(2)等产量线的特征。A.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B.凸51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Q1Q2Q3LKQ4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否则与定义相矛盾。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Q1523.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1)直角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不能互相替代。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LKL1K1q3q2q1BC直角型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OA顶角A、B、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3.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1)直角型等产量线。单独增加53(2)直线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直线型完全替代投入等产量线KOLq3q1q2ABC相同产量,企业可以资本为主,如点A;或以劳动为主,如点C;或两者按特定比例的任意组合,如点B;(2)直线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544.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4.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55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MRTSLk=MPL/MPK用劳动去替代资本时,在产量不变时可得:增加劳动的投入量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减少资本的投入量带来的总产量的减少量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两种56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维持产量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要素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要素的数量递减的这种现象。PLL2K1K2abcdK3L3L1L4K4O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c和d点的过程中,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L3和L4。即:L2-L1=L3-L2=L4-L3,相应的资本投入的减少量为K1K2>K2K3>K3K4。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PLL2K1K57五、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等成本线: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最大组合的线。KL300600O注:与消费预算线比较既定成本支出为C,劳动L价格=工资率w资本K价格=利息率r五、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等成本线: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生产58六、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优化组合1.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注:与消费者均衡的效用最大化比较。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KLQ2EQ3Q1MNBACD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MRTS(L,K)=PL/PK或者MPL/PL=MPK/PK六、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优化组合1.生产者均衡:注:与消59等产量线上点的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成本线的两要素价格之比C点MRTS(L,K)>PL/PKD点MRTS(L,K)<PL/PK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KLQ2EQ3Q1MNBACD等产量线上点的两要素的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KLQ2EQ3Q1M60KLQ2EMNBACD产量既定,成本最小2.边际产量分析法(1)所有投资都用在的要素上;(成本花完)(2)每一块钱用在不同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PK-K的价格PL-L的价格QK-K的数量QL-L的数量MPK---K的边际产量MPL---L的边际产量C---成本MPm---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KLQ2EMNBACD产量既定,成本最小2.边际产量分析法(61任务p62Q=L2/3K1/3,PL=2,PK=1求L,K的最优比例?-即利润最大化时的比例。1、当成本为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Q的均衡值2、当产量为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C值任务p62Q=L2/3K1/3,PL=2,PK=1623.生产扩展线Expansionpath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出生产扩展线。扩展线:要素价格、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LK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上,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3.生产扩展线Expansionpath不同的等成本线63作业P75三、计算题2四、案例分析1作业P75三、计算题64想象自己是一家饭店的老板。现在你只是有一个开饭店的念头,资本(房子、设备等)、劳动等都还没确定,你需要统筹规划。那么,你是要开一个小饭店好呢?还是开一个大饭店好呢?你可能毫不犹豫地回答:只要钱够,当然越大越好喽。经济学家是这样认为么?引入想象自己是一家饭店的老板。现在你只是有一个开饭店的念头,资本65当你在综合考虑总投入的时候,就是在考虑一个企业的规模问题了。对于规模问题,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并不是越大越好,当然也不是越小越好,而是适度才好。当你在综合考虑总投入的时候,就是在考虑一个企业的规模问题了。66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4、规模报酬1.规模报酬:其他条件不变,企业内部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或者减少,所引起产量或收益变动的情况。与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投入比较具体见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4、规模报酬1.规模报67规模报酬的三个阶段劳动(L)资本(K)产量(Q)阶段1001001000200200220040040044008008008000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的三个阶段劳动(L)资本(K)产量(Q)阶段100168(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Q=100Q=300284Q=200 6LOKR2468规模报酬递增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的倍数。投入为两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但生产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小于4个单位。是一种规模经济(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Q=69(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Q=100Q=200 Q=300 28462468LOKR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时,产出为200个单位。(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Q=70(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LOKR2468Q=300 2864Q=200 Q=100规模报酬递减劳动与资本扩大一个很大的倍数,而产出只扩大很小的倍数。是一种规模不经济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单位时,产出为100单位;当劳动与资本分别投入为4单位时,产出低于200单位,投入是原来的两倍,但产出却不及原来的两倍。(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LO712.规模报酬问题表现为三个不同类型曲线
a.规模收益递增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QL或KOabcb.规模收益不变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c.规模收益递减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2.规模报酬问题表现为三个不同类型曲线a.规模收益递增Q72“淝水之战”的故事1
公元4世纪初,中国当时产生了南北两个政权。南方的汉族政权东晋,北方黄河流域则被氐族政权前秦控制。前秦皇帝苻坚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重用汉族谋士…同时大力发展军事,希望消灭东晋,重新统一中国。
公元383年,苻坚征调各族人民,组成87万人的军队南下进攻东晋。因为根据情报,东晋只有十多万兵力,所以苻坚很狂妄地说:“我的大军只要把马鞭扔进河里,就能让河断流,还灭不了晋吗?”
东晋得知前秦大军南下,急忙派谢石、谢玄率精兵8万,抗拒敌人。这时前秦的先遣部队已到达离东晋国都不远的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东),截断了淮河交通,形势十分危急。谢石、谢玄派了五千轻骑兵偷袭洛涧的敌军,大获全胜,晋军士气大振,水陆并进直达淝水(淮水支流,在今安徽中部)东岸布阵.“淝水之战”的故事1公元4世纪初,中国当时产生了73“淝水之战”的故事2
苻坚得知先遣部队打了败仗,急忙赶来督战。他登上城楼,观察淝水东岸的晋军。只见对岸营帐林立,旌旗簇拥,军营里还隐隐传来阵阵鼓声,苻坚心中一惊,忙转身远眺北方的八公山。可是苻坚心里还想着刚才晋军军容严整的景象,恍恍惚惚之时,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漫山遍野的敌旗、如林的戈戟。他心
里非常恐惧,不敢再抬眼看了,转身对部下说:“晋军有这么多人马,分明是强敌,你们怎么说他们弱呢?”
这时,谢石、谢玄经过研究,觉得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士兵都是从各族人民中强行征来的,人心不齐,而且前秦队伍庞大,远途行走,人困马乏,晋军应该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于是谢石、谢玄就发信给苻坚,要求秦军从淝水岸边后撤,留出空地来,让晋军渡过淝水,前来决战。“淝水之战”的故事2苻坚得知先遣部队打了败仗,急74“淝水之战”的故事3
苻坚心想:乘晋军渡河之时,出兵袭击,岂不正好?于是下令前秦军队后撤。不料前秦士兵民族众多,都不愿作战,后面部队听到后退的命令,以为前方战败了,争先恐后地逃跑,前秦军队登时大乱。晋军乘机抢渡淝水,冲杀过来。前秦军队中又有人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士兵一听,更加混乱。顷刻间,前秦几十万军队自相践踏,死者无数,苻坚自己也中箭负伤。晋军乘势追杀,苻坚慌忙带着亲信部队往回逃跑。前秦军队逃得疲惫不堪,正想休息一会,忽然听到“呜呜”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不敢停留,赶紧又跑。前秦大败而回,一蹶不振,两年后就灭亡了。
淝水之战中,晋军以八万士兵抗击前秦八十七万大军,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同时,淝水之战还产生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淝水之战”的故事3苻坚心想:乘晋军渡河之时,出75由“淝水之战”的故事看到:苻坚的失败,就是因为军队规模太大。他曾经依靠军队人数上的优势收服众族,尝到了规模大的甜头,但殊不知物极必反,规模太大,最终产生了反作用。苻坚的军队民族众多、语言不通、信息不灵、管理不力、……由“淝水之战”的故事看到:苻坚的失败,就是因为军队规模太大。76在生产开始扩张的时候,厂商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劳动分工,采用更有效率的机器设备,而且管理人员相对于全体员工的比率也会下降,因此使投入的生产要素效率得到提高。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以上,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一步扩大规模已不能使规模报酬进一步提高,这时便进入规模报酬不变阶段。之后,再扩大生产规模就会或迟或早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经济学之厂商理论课件773.要素密集型某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0%,所需劳动力增加150%,资本增加60%,则该企业属于??型。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urintensiveindustry:单位劳动占用资金或资本少,技术装备程度低,容纳劳动力较多的产业。资本密集型:占用资本较多的产业。3.要素密集型某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100%,所需劳动力增加1784.适度规模适度规模:。是指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当收益递增达到最大时就不再增加生产要素,并使这一生产规模维持
根据经验判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服装业·钢铁业·饮食业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需要的投资量大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重工业/轻工业)(2)市场条件。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大。4.适度规模适度规模:。是指使两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79任务: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适度规模大小。
任务: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适度规模大小。80格兰仕的成功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格兰仕的成功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81格兰仕的成功就是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万台。早在2019—2019年,格兰仕就达到了这一规模。随后,规模每上一个台阶,生产成本就下降一个台阶。这就为企业的产品降价提供了条件。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生产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当规模达到4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下;现在当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为50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下。格兰仕的成功就是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82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成本低,价格必然低,降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从19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2019年,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多元降到每台300元左右,下降了90%多。这不能不说是格兰仕的功劳,不能不说是格兰仕对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巨大贡献。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降价的结83浙江到了出大企业的时候浙江企业特别是温州企业以“小型”、“民营”、“低成本”和“劳动密集”著称。在过去是优点,今后还是优点。“小”不一定弱(正像“大”不一定强一样)。而且,从企业竞争的逻辑来说,能够长成大企业的小企业终究是少数。浙江企业已经度过初创期。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就是通过竞争不断培育自身竞争力的过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为龙头,带动钢铁、机械、建材、石化、能源等行业快速增长的阶段。这些行业多具有规模经济要求,投资就要上大项目。最大的挑战在于,企业从无到有不易,从小到大更难。如果说第一阶段成功概率是百分之五十,第二阶段的成功概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浙江到了出大企业的时候浙江企业特别是温州企业以“小型”、“民84引进自动分拣机是好事还是坏事?近年来我国邮政行业实行信件分拣自动化,引进自动分拣机代替工人分拣信件,也就是多用资本而少用劳动。假设某邮局引进一台自动分拣机,只需一人管理,每日可以处理10万封信件。如果用人工分拣,处理10万封信件需要50个工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实现了技术效率。但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率还涉及到价格。处理10万封信件,无论用什么方法,收益是相同的,但成本如何则取决于机器与人工的价格。假设一台分拣机为4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每年折旧为40万元,再假设利率为每年10%,每年利息为40万元,再加分拣机每年维修费与人工费用5万元。这样使用分拣机的成本为85万元。假设每个工人工资1.4万元,50个工人共70万元,使用人工分拣成本为70万元.引进自动分拣机是好事还是坏事?85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自动分拣机实现了技术效率,但没有实现经济效率,而使用人工分拣既实现了技术效率,又实现了经济效率。近年来我国邮政行业实行信件分拣自动化,引进自动分拣机代替工人分拣信件,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即从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的同时实现来看,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假设某邮局引进一台自动分拣机,只需一人管理,每日可以处理10万封信件。如果用人工分拣,处理10万封信件需要50个工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实现了技术效率。但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率还涉及到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自动分拣机实现了技术效率,但没86处理10万封信件,无论用什么方法,收益是相同的,但成本如何则取决于机器与人工的价格。假设一台分拣机为4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每年折旧为40万元,再假设利率为每年10%,每年利息为40万元,再加分拣机每年维修费与人工费用5万元。这样使用分拣机的成本为85万元。假设每个工人工资1.4万元,50个工人共70万元,使用人工分拣成本为70万元。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自动分拣机实现了技术效率,但没有实现经济效率,而使用人工分拣既实现了技术效率,又实现了经济效率。处理10万封信件,无论用什么方法,收益是相同的,但成本如何则87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实现了技术效率时,是否实现了经济效率就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如果仅仅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看,可以只考虑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这两种效率的同时实现也就是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当然,如果从社会角度看问题,使用哪种方法还要考虑每种方法对技术进步或就业等问题的影响。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实现了技术效率时,88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两种生产方法都能达到同样的技术效率,那么,使用那种方法实现经济效率则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发达国家,资本设备便宜而劳动工资高,使用资本密集型生产方法是合适的。但在发展中国家,资本设备贵而劳动工资低,如果使用机器和人工能达到同样的产品和劳务质量,还是使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法更为合适。因此,发展中国家不能盲目引进最先进的技术,而应该选择最适合自己国情的技术。盲目追求机械化、自动化,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好的结果。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两种生产方法都能达到同样89课后小结: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初步解释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知识目标理解生产函数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熟悉规模收益的含义
课后小结:能力目标90课后小结:到广晟超市/佳佳福超市观察并运用课堂中的一个或几个理论观点分析超市作为厂商在经营过程中是如何组织销售的。课后小结:到广晟超市/佳佳福超市观察并运用课堂中的一个或几个91作业(P74)一、短期和长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规模收益二、4、5作业(P74)一、短期和长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规模收益92第四章
厂商理论
(TheoryoftheFirm)第四章
厂商理论
(TheoryoftheFirm)93小爱我今天上午的早餐是在学院小卖部买的牛奶和面包,你们说这些牛奶和面包是哪里来的哪?
小路牛奶当然是牛奶公司生产的,面包就是食品厂生产的。小风还有寝室里的电脑、床、被服、暖瓶……这些东西都是由不同的企业生产的。小雨你们说这些企业为什么要生产这些不同的东西哪?他们生产的目的是什么哪?是不是为了向社会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吗?这些厂商又是如何组织他们的生产的?6-206小爱我今天上午的早餐是在学院小卖部买的牛奶和面包,你们说这些94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
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即如何增加生产要素以便使产量达到最大——厂商理论成本与收益问题,即对各种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分析——成本理论市场问题,即在各种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厂商如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市场理论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95课程目标※
能够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初步解释生产者的生产行为
知识目标理解生产函数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熟悉规模收益的含义
课程目标※96讨论:206寝室“学苑商城”老板是如何组织他的销售的?讨论:206寝室“学苑商城”老板是如何组织他的销售的?97206寝室“学苑商城”销售的组织206寝室“学苑商城”销售的组织98案例:分工与专业化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案例:分工与专业化
99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荣的一个原因。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100第一节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者:又称厂商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为什么会有企业????你为什么很少自己开车回学校?规模经济交易活动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科斯(RonaldH.Coase)的交易费用论交易费用:指仅与交换有关的费用,它是交换过程中所消耗的稀缺资源,这些资源的耗费既不创造产品,也不提高产品的效用。国际贸易:搜寻成本、协议成本、订约成本、监督成本、违约成本第一节企业生产与生产函数一、生产者:又称厂商或企业,是指101市场交易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实现,由价格机制从外部调节,需要市场交易费用;企业则将市场交易“内部化”,由企业家运用规制在内部协调,也需要管理成本,即企业交易费用。交易在企业内完成或在市场上完成是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结果。企业边界的确定:当最后一笔交易在企业内完成的交易费用与在市场上完成的交易费用相等时,企业达到最优规模。市场交易通过不同经济主体的大量合约实现,由价格机制从外部调节102二、企业形式及其目标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最终目标)。条件要求:完全信息。短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产量最大化或者管理效率最大化。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企业形式:业主制(proprietorship)即单一业主制;合伙制(partnership);公司制(corporation)①无限责任公司②有限责任公司③股份有限公司二、企业形式及其目标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最终目标)。短期103三、生产函数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以生产出产品,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input)转化为产出(output)的过程。1、生产要素的含义:是指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总和。(1)劳动: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资本:指生产过程中的一切人工制品或设备。实物形态和资本形态的资本、无形资本和人力资本。(3)土地: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森林、江河、湖泊和矿藏。(4)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三、生产函数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104生产函数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f(L、K、N、E)---生产函数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Q=f(L、K)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的含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105生产函数的现实运用
如果你是一个饭店的老板,你装修了房子,买了厨房设备,就差雇佣服务人员了,那么你就会考虑该雇多少人呢?考虑的是,当其他自变量固定,只有劳动量可以改变时,多少劳动量是合适的呢?即资本与劳动的配比关系。
生产函数的现实运用如果你是一个饭店的老板,你装修了房子,买106区分短期、长期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根据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投入的变动情况来划分的如果投入中有一些投入可以变动(称为可变投入),而有一些投入不能变动(称为固定投入),这种时期就是短期。如果所有投入都可以变动,这种时期就是长期。不同行业中投入调整所需要的时间是不同的。例如,在重工业中调整设备所需要的时间在3年左右,3年之内只能调整劳动投入,这样3年以下就是短期,3年以上才是长期。相反,在一些轻工业,调整包括设备在内的所有投入只需要1年,这样,1年以上就是长期,1年以下才是短期。区分短期、长期经济学上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根据时间的长短来107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二、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三、生产要素合理的投入区域。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08实验: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实验: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109李明是某海岛上的一位捕鱼能手。最近,购买了一条机动捕鱼船在近海捕鱼。每次下海都要雇用一些临时人员,分别按捕鱼的销售收入的固定百分比付给临时人员的工资。李明记录了最近15次雇用临时人员的人数和捕鱼的数量。这一期间,鱼的销售价格一直没有变化。
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找出雇用人员与捕鱼量的关系吗?日期
雇用人数
捕鱼量(吨)11.753.311.10127.611.1484.511.19167.711.22106.411.2696.111.30148.1任务:日期
雇用人数
捕鱼量(吨)
10.363.810.8177.310.1295.610.1653.110.20127.310.2531.510.30148.011.4157.8李明是某海岛上的一位捕鱼能手。最近,购买了一条机动捕鱼船在近110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假定资本量是不变的,分析劳动量投入的增加对产量的影响,以及劳动量投入多少最合理。这时的生产函数(productionfunction)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假定资本量是不变的,分析劳动量111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product)
:指投入一定量的生产要素以后,所得到的产出量总和。TP
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
: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AP
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
:指增加或减少1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MP
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总产量(totalprodu112TP、AP与MP的计算公式TP=Q=f(L)=AP×LAP=TP/L=Q/LMP=△TP/△L=△Q/△LMP=dQ/dLTP、AP与MP的计算公式TP=Q=f(L)=AP×L113举例:TP、AP与MP间的计算若生产函数为:劳动的平均产量为:劳动的边际产量为:TP=9L+3L²-L³AP=TP/L=9+3L-L²MP=d(TP)/dL=9+6L-3L²举例:TP、AP与MP间的计算若生产函数为:TP=9L114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0111111110589.587.570-3556.587.59.57.687.67.57.576.405.3-3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011111111058115QmaxAPLMPLTPL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实物产量之间的关系ML1NAPMPLORL2SL3QLOL1L3N’S’MPmaxR’L2APmax总产量与平均产量总产量与边际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若MP>AP,则AP↑;若MP<AP,则AP↓;若MP=AP,则APmax。图4-1(b)产量之间的关系QmaxAPLMPLTPL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实物产量116可以这样理解
假设一个篮球队平均身高位:190厘米(可以看作是APL),现在新加入一位队员,队员的身高位195厘米(相当于MPL),(MPL>APL):此时全队的平均身高都上升;如果加入的队员身高是185厘米(也相当于MPL),(MPL<APL):此时全队的平均身高都下降.可以这样理解117单一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有点区别:MP和AP最高点L不足K不足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合理区域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单一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第一个阶段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118
MP>APAPMP<APAPMP<0TP进一步图示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MP=APAP最大MP=0TP最大MP>APMP<APMP<0进一步图示QLTPAPEL2Ⅰ119总结:第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且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总产量是上升的。说明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是有利的,生产者都不会停止生产。第二阶段:生产继续扩大。第三阶段:会通过减少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以摆脱为负值的局面。总结:第一阶段:劳动的平均产量是上升的,且达到最大值;劳动的120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iminishingmarginalreturn)
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diminishingmargina121寓言故事:一只母鸡每天都下一个鸡蛋。女主人想,如果给母鸡多喂些吃的,它下的蛋就会增加一倍。于是她就这样做了。可是母鸡长的肥胖起来,根本不下蛋了。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原理的寓言版。寓言故事:122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第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第三,并非一增加要素投入就会出现递减,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第四,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相同。先投入和后投入的没有区别,只是量的变化。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第一,技术水平不变;例证:【土123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即最佳技术系数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124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增长趋缓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第一阶段:平均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第二阶段: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大于0总产量增加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QLTPAPEL2ⅠⅡⅢGMPOL3L1FAB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125生产要素投入区域第I区域:平均收益递增阶段L的增加,带来MP↑>AP↑;和L相比,K投入太多。增加L可更充分利用K。第II区域:平均收益递减阶段(经济区域)L的增加,带来MP↓>0,TP仍递增;但MP<AP,AP已下降。理性厂商的生产区域。但投入多少,生产多少,还取决于成本函数。第III区域:负边际收益阶段L的增加,带来MP<0,TP递减;减少L,反而可增加TP。和K相比,L投入太多。生产要素投入区域126..127TP、AP、MP关系的特点TP与AP的关系
AP=TP/LTP与MP的关系MP>0时,TP递增;MP=0时,TP最大;MP<0时,TP递减。AP与MP的关系MP>AP时,AP递增;MP=AP时,AP最大;MP<AP时,AP递减。TP、AP、MP关系的特点TP与AP的关系AP与MP的关系128任务:如果某企业裁减了一批职工。我们能否认为,该企业的总产量一定会下降?
任务:如果某企业裁减了一批职工。我们能否认为,该企业的总产129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122103244125606677080963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130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1222212610324812448122456012126661167701048708.7509637-7应用题可变要素的数量可变要素的TP可变要素AP可变要素的MP131任务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与产出(Q)的关系如下:Q=1000X+1000X2-2X3当X分别为200、300、400单位时,其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各为多少?它们分别属于那一个生产阶段?该函数的三个生产阶段分界点的产出量分别为多少?任务已知某企业的单一可变投入(X)与产出(Q)的关系如下:132边际产量函数:平均产量函数:当X=200时,MP=161000,AP=121000;由于MP>AP,说明AP仍处于上升阶段,所以,它处于阶段Ⅰ。当X=300时,MP=61000,AP=121000;由于MP<AP,说明AP处于下降阶段,但是MP>0,所以,它处于阶段Ⅱ。当X=400时,MP=-159000,AP=81000;由于MP<0,所以,它处于阶段Ⅲ。边际产量函数:当X=200时,MP=161000,AP=12133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根据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中的分析可以看到,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应在第二区域,但具体在那一点上呢?还得考虑什么因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根据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中的134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确定具体的要素投入点还得考虑产品的成本、价格及生产目标若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收入—成本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确定确定具体的要素投入点还得考虑产135任务p74实训题2任务p74实训题2136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137“学苑商城”是多雇工人还是更新交通工具?“学苑商城”送货可以使用两种方法,即可以多雇工人,也可以少雇人购买送货汽车。作为“学苑商城”的老板,206寝室的四位同学将如何作出选择?如果劳动力价值很低,而运输车又很贵,会选择多雇工人少用资本。反之则多用资本少雇工人。因为在送货过程中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是完全可以替代的。
“学苑商城”是多雇工人还是更新交通工具?“学苑商城”送货可138在206寝室的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学苑商城”的销售势头非常火爆,货物供不应求,办公、储货场地的不足,送货交通工具的落后制约了“学苑商城”的发展,她们正考虑扩大经营规模。在206寝室的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学苑商城”的销售势头139长期生产函数-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的要素投入。注意:消费品长短期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不同的物品的生产,长短期的具体时间是不固定的。长期生产函数-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1401.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Q=f(L、K)两种投入要素可以互相替代,同一产出可以由两种要素的多种不同组合实现,因此厂商面临着各种可能的选择!选择一:多使用劳动,少使用资本选择二:少使用劳动,多使用资本1.两种可变要素投入的生产函数Q=f(L、K)两种投入要1412.等产量线IsoquanteCurve
(1)等产量线:表示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两种生产要素L、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KLQ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2.等产量线IsoquanteCurve(1)等产量142(2)等产量线的特征。A.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B.凸向原点。且距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KLQ(2)等产量线的特征。A.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B.凸143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Q1Q2Q3LKQ4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否则与定义相矛盾。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Q11443.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1)直角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不能互相替代。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LKL1K1q3q2q1BC直角型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OA顶角A、B、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3.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1)直角型等产量线。单独增加145(2)直线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直线型完全替代投入等产量线KOLq3q1q2ABC相同产量,企业可以资本为主,如点A;或以劳动为主,如点C;或两者按特定比例的任意组合,如点B;(2)直线型等产量线。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1464.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4.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147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MRTSLk=MPL/MPK用劳动去替代资本时,在产量不变时可得:增加劳动的投入量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减少资本的投入量带来的总产量的减少量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两种148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维持产量不变前提下,随着一种要素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要素的数量递减的这种现象。PLL2K1K2abcdK3L3L1L4K4O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c和d点的过程中,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L3和L4。即:L2-L1=L3-L2=L4-L3,相应的资本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淘宝店铺转让合同范本9篇
- 树木处理合同10篇
- 品牌房地产项目销售代理合同5篇
- 生物质能源在热泵技术中的应用探索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行业热点问题研究与追踪分析考核试卷
- 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生产计划与调度考核试卷
- 科技创新与趋势分析洞悉未来把握机遇考核试卷
- 箱包行业创新商业模式考核试卷
- 森林经营与管护的森林采伐与林业产业考核试卷
- 【计量指南】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生物量方程
- 2024年上海奉贤区招录储备人才笔试真题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 《copd疾病知识》课件
-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末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河南中烟许昌卷烟厂招聘1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 动车乘务实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胎盘植入课件讲义版
- 2025年江苏盐城东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