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护理
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护理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1997年全世界患者已达1.3亿,预期到2025年将达3亿;我国1997年19省市20余万人普查结果表明,患病率为2.51%,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为3.2%,预计今后将以每年100万的数量增加。目前我国是糖尿病的第二高发国。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
1:随着血糖值升高,出现症状的可能性增加,但有个体差异。2:糖尿病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并血糖升高,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不止一次≥7.0mmol/L(126mg/dl);空腹血糖为临界值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服糖后2小时内血糖≥11.1mmol/L(200mg/dl)可确诊为糖尿病。3:其余非典型症状:如视物模糊;皮肤干燥、搔痒,伤口不易愈合;还有牙龈发炎、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小便发粘等症状。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糖尿病家族史2:肥胖3:年龄、吸烟4:高血压5:高胆固醇血症6:高脂饮食7:体重超重8:运动过少9: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除以上外,还有年龄过30岁;有异常产史,如胎死宫内、产巨大儿史(出生体重>4Kg)等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的分型1:1型糖尿病(Type1DM)2:2型糖尿病(Type2DM)3:妊娠糖尿病(GDM)4: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的分型1:1型糖尿病(Type1DM)2型糖尿病的特点1:起病缓慢2:多在40岁以后发病3:症状不明显﹐三多一少﹐视物模糊,易疲倦﹑皮肤搔痒等4:可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特点1:起病缓慢
五、充满自信向糖尿病挑战——
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的疾病
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是通过合理治疗可以使血糖长期稳定,接近正常,糖尿病患者可以向正常人一样的愉快生活!
五、充满自信向糖尿病挑战——
糖尿病是可糖尿病的治疗—五驾马车1:饮食治疗2:运动治疗3:合理的药物治疗4:自我管理5: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的治疗—五驾马车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饮食治疗1: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2:平衡膳食:主食占50-60%,脂肪<30%,蛋白质10-20%;3:食物要多样化4:多饮水,少喝酒5: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控制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饮食治疗1:摄入食物热饮食控制的注意事项1:定时定量定餐,并且一定要与注射胰岛素,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时间配合好2:饮食量,劳动强度,用药量三者间的关系要相对平衡,灵活调节3:根据个人情况将每日饮食量分多次食用,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4:糖尿病饮食控制应长期坚持,终生坚持饮食控制的注意事项运动调节运动的好处:1:增强心、肺功能2:降脂、降压、降糖3: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运动积极性运动调节运动的好处:运动调节—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老年人可以选用运动强度轻的运动方式,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为散步中青年人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也可选择运动强度较重的运动方式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正确认识运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持之以恒,防止意外伤害运动调节—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口服降糖药分类1: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非磺脲类药物:如诺和龙2: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口服降糖药分类1:促胰岛素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应症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某些情况时宜采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适应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调整的依据:是否严格饮食控制与运动;是否按时服药;根据监测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整的时间:1月~2月口服降糖药物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否严格饮食控制与运动;是否按时服药;根据监什么样的病人应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2型患者有以下情况:口服药控制不佳;有糖尿病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消瘦;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大手术等合并严重感染应激状态;有严重胃肠道疾患。
什么样的病人应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误区成瘾?能用口服药替代吗?怕痛、怕麻烦经济原因胰岛素注射的误区成瘾?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1:按时定时进餐2:适当锻炼3:情绪稳定4:经常监测血和尿糖5:锻炼的时间也宜固定,尤其对1型糖尿病。6:应监测血糖谱、尿糖、尿酮体。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糖尿病病情监测意义内容时间血糖、血红蛋白、尿糖及酮体监测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糖尿病监测的意义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性并发症。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慢性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其寿命。糖尿病监测的意义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血糖监测1:定期检查,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病情稳定后,1个月至少检查2次空腹和餐后血糖。2:如果不舒服应随时检查血糖。3: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11.1mmol/l(140—180mg/dl)之间。血糖监测1:定期检查,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病情稳不同时期血糖监测的意义
餐前半小时:利于检出低血糖。餐后2小时:利于检出高血糖。夜间血糖监测: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或高血糖。不同时期血糖监测的意义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均应掌握低血糖的症状及自我救治方法外出时,随身携带含糖食品携带糖尿病治疗卡片23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均应掌握低血糖的症状及自我救治方法眼部监护定期测定血糖控制血压不吸烟检查视力24眼部监护定期测定血糖24肾脏保护检查尿糖、尿蛋白量血压控制食盐及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半年检查一次肾功能25肾脏保护检查尿糖、尿蛋白25足部护理洗脚时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每日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洗脚,注意洗净趾缝把趾甲剪短,但不要过短,轻轻磨平边缘冬季注意脚的保温和防裂穿合脚清洁柔软的鞋和袜子,线袜透气性好26足部护理洗脚时水温不要每日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把趾甲剪短,但不要牙齿护理用软牙刷刷牙饭后要刷牙按摩牙床在进行牙齿治疗前,应告诉医生患有糖尿病,因有可能需用抗生素糖尿病合并口腔牙周感染时,要及早接受严格抗生素治疗,否则容易影响牙齿功能,甚至会引起感染扩散及败血症27牙齿护理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湿润局部皮肤的干燥(足趾间、腋窝、腹股沟)避免阳光暴晒及时治疗皮肤疾病28皮肤护理
谢谢!!!谢谢!谢谢!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护理
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护理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代谢紊乱的综合症。持续高血糖是其生化特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1997年全世界患者已达1.3亿,预期到2025年将达3亿;我国1997年19省市20余万人普查结果表明,患病率为2.51%,糖耐量低减患病率为3.2%,预计今后将以每年100万的数量增加。目前我国是糖尿病的第二高发国。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症状
1:随着血糖值升高,出现症状的可能性增加,但有个体差异。2:糖尿病典型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并血糖升高,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不止一次≥7.0mmol/L(126mg/dl);空腹血糖为临界值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即服糖后2小时内血糖≥11.1mmol/L(200mg/dl)可确诊为糖尿病。3:其余非典型症状:如视物模糊;皮肤干燥、搔痒,伤口不易愈合;还有牙龈发炎、泌尿系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和小便发粘等症状。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糖尿病家族史2:肥胖3:年龄、吸烟4:高血压5:高胆固醇血症6:高脂饮食7:体重超重8:运动过少9: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除以上外,还有年龄过30岁;有异常产史,如胎死宫内、产巨大儿史(出生体重>4Kg)等糖尿病的常见危险因素1: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的分型1:1型糖尿病(Type1DM)2:2型糖尿病(Type2DM)3:妊娠糖尿病(GDM)4:特殊类型糖尿病糖尿病的分型1:1型糖尿病(Type1DM)2型糖尿病的特点1:起病缓慢2:多在40岁以后发病3:症状不明显﹐三多一少﹐视物模糊,易疲倦﹑皮肤搔痒等4:可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特点1:起病缓慢
五、充满自信向糖尿病挑战——
糖尿病是可以治疗的疾病
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是通过合理治疗可以使血糖长期稳定,接近正常,糖尿病患者可以向正常人一样的愉快生活!
五、充满自信向糖尿病挑战——
糖尿病是可糖尿病的治疗—五驾马车1:饮食治疗2:运动治疗3:合理的药物治疗4:自我管理5: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的治疗—五驾马车1:饮食治疗饮食控制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饮食治疗1:摄入食物热量要适当;2:平衡膳食:主食占50-60%,脂肪<30%,蛋白质10-20%;3:食物要多样化4:多饮水,少喝酒5: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控制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饮食治疗1:摄入食物热饮食控制的注意事项1:定时定量定餐,并且一定要与注射胰岛素,服用口服降糖药的时间配合好2:饮食量,劳动强度,用药量三者间的关系要相对平衡,灵活调节3:根据个人情况将每日饮食量分多次食用,有利于控制餐后高血糖4:糖尿病饮食控制应长期坚持,终生坚持饮食控制的注意事项运动调节运动的好处:1:增强心、肺功能2:降脂、降压、降糖3: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运动积极性运动调节运动的好处:运动调节—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老年人可以选用运动强度轻的运动方式,最常用的运动方式为散步中青年人应以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为主,也可选择运动强度较重的运动方式运动应该循序渐进,运动量应由小到大正确认识运动与体力劳动的关系持之以恒,防止意外伤害运动调节—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及运动量口服降糖药分类1: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非磺脲类药物:如诺和龙2: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口服降糖药分类1:促胰岛素分泌剂口服降糖药适应症
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经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某些情况时宜采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适应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调整的依据:是否严格饮食控制与运动;是否按时服药;根据监测血糖谱、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整的时间:1月~2月口服降糖药物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否严格饮食控制与运动;是否按时服药;根据监什么样的病人应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2型患者有以下情况:口服药控制不佳;有糖尿病并发肝、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消瘦;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酮症酸中毒或反复出现酮症合并严重感染,创伤,急性心梗、脑血管意外,大手术等合并严重感染应激状态;有严重胃肠道疾患。
什么样的病人应使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误区成瘾?能用口服药替代吗?怕痛、怕麻烦经济原因胰岛素注射的误区成瘾?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1:按时定时进餐2:适当锻炼3:情绪稳定4:经常监测血和尿糖5:锻炼的时间也宜固定,尤其对1型糖尿病。6:应监测血糖谱、尿糖、尿酮体。胰岛素治疗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糖尿病病情监测意义内容时间血糖、血红蛋白、尿糖及酮体监测糖尿病并发症的自我监护心理状态的自我调节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日常生活自我管理糖尿病监测的意义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性并发症。有利于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慢性并发症。有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其寿命。糖尿病监测的意义有利于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血糖监测1:定期检查,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病情稳定后,1个月至少检查2次空腹和餐后血糖。2:如果不舒服应随时检查血糖。3: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11.1mmol/l(140—180mg/dl)之间。血糖监测1:定期检查,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病情稳不同时期血糖监测的意义
餐前半小时:利于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工智能与计费算法优化-深度研究
- 无人驾驶车辆人机交互-深度研究
- 3D打印辅助具功能拓展-深度研究
- 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文化隐喻解读-深度研究
- 可持续投资与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标准-深度研究
- 患者心理需求识别与应对-深度研究
- 人工智能在核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危险品仓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深度研究
- 新材料在仪器制造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喉头肿瘤患者体质与中医药治疗方案制定-深度研究
- 化学-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三)试题和答案
- 智慧农贸批发市场平台规划建设方案
- 林下野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3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招聘考试真题
- Python编程基础(项目式微课版)教案22
- 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
- 乳腺导管原位癌
- 冷库管道应急预案
- 《学习教育重要论述》考试复习题库(共250余题)
- 网易云音乐用户情感画像研究
- 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平均数问题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