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学整理资料_第1页
地方财政学整理资料_第2页
地方财政学整理资料_第3页
地方财政学整理资料_第4页
地方财政学整理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综合第_章导论一、地方政府的特点身份的双重性:地方政府既是本辖区选民利益的代表,要维护本辖区选民的利益;同时又是中央政府在本地区的代表,要维护中央政府的利益,贯彻中央的政策和主张。职能双重性:各国地方政府,一般都有双重职能:执行职能和领导职能。执行职能是地方政府要执行中央政府的政令,推行中央政府的政策。领导职能,是地方政府对其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内的行政事物进行管理和领导,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位隶属性: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地方政府既是隶属于同级的权力机关,又隶属于上级行政机关;另一种情况是地方政府仅有一重的隶属关系。>权利的有限性:地方政府不是一个全权的政府,这也就同时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地方政府的权力主要受两个方面的限制和制约:一是受管辖范围的限制和制约,即地方政府只能在其所辖的行政区域内行使权力,而不能超越其所辖的行政区域。二是受法律和政府权力的制约,在绝大多数国际,地方政府的权力都由法律做出专门的或原则的规定,地方政府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形式权力(依法行政)否则就是违法。二、地方财政存在的依据(一)国家管理的层级性1、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实现:1)国家职能与财政2)财政对社会管理职能实现的作用2、国家与国家管理的层级性:1)从公共物品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改善公共物品的质量,贴近民众需要。2)从行政管理效率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成本最小化,增强政府责任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高可治理性。3)从政策创新的角度政策实验和创新。(二)公共产品的层次性1、公共产品需求的层次性(1)财政与公共需求的关系公共需求: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具有不可分割性的共同利益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公共物品上。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决定了公共需求只能通过政府财政活动集中提供或者由具有政府性质的社会管理机构来满足。(2)公共需求与公共物品的层次性按受益范围和效用溢出程度划分:全国性的,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从横向划分:基础性、管制性、保障性、服务性2、公共物品供给的层次性受益的空间性决定了提供的层次性。效率原则和公共物品层次性特点决定了政府间财政的分工。三)居民偏好的差异性居民偏好的区域性特征1、消费偏好差异、公共利益多样化2、居民偏好与地方财政第二章地方财政的职能一、概念:1、资源配置职能:政府部门对如何配置资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矫正正外部性等,其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2、收入分配职能:政府部门对社会产品在不同成员间的分配进行干预和再分配,其目的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3、稳定经济职能:政府部门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熨平短期的经济波动,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并且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4、地方性公共产品: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只能满足某一特定区域(而非全国)居民的真实偏好提供的基本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5、拥挤性成本:增加居民人数可以降低固定产量公共产品的成本,但由于人数增加会产生拥挤成本。因此当消费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成本。二、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是如何分配的?各级政府财政职能分配的基本原则一、分级配置原则二、统筹兼顾原则三、有效调控原则财政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三大职能,但各级政府在实行其职能时的侧重点和范围是有所区别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财政的主要职能时对资源的合理配置上,即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或服务。由于一国内部要素的流动性和地方政府缺乏可供其操作的政策工具,所以地方财政在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职能上的作用不大。三、论述蒂博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蒂博特模型:即“以足投票”6个假设条件:-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个人能够选择到那些提供公共产品和征收税收的组合最适合其偏好的辖区去居住;-人们对各辖区的税收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完全的信息;-存在足够多的能提供各种不同类型公共产品组合的现存的或潜在的辖区;-每一辖区的服务模式都是由城市管理者根据该辖区原有住户的偏好来设定;-公共产品和税收在各辖区间不存在任何外部效应;-各辖区都以最低的平均生产成本生产公共产品。蒂博特模型的结论:-如果流动性成本为零,每个人就像“选购”商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而且所挑选的辖区将是最能提供符合他们意愿的公共服务一税收组合的辖区。-通过这种“以足投票”的居住地选择过程,消费者自然而然显示了他们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由于每个人都选择了最符合其意愿的辖区居住,因此,各成员在各辖区中的分布达到了均衡,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蒂博特模型的理论价值:-蒂博特模型为我们分析地方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是以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事实上,上面的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成立的。-其最大贡献在于它为人们对地方公共产品的偏好的显示提供了一种“以足投票”的准市场办法。专题一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四、部分发达国家事权与财权划分的经验与启示?1、从法律角度看中央、地方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一)用宪法和法律规范中央和地方关系(二)通过法律形式规范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是一个渐进过程(三)规范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法律模式选择要结合各国国情2、税权角度看中央、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划分(一)中央与地方政府税权划分的方向是适度的集权和分权(二)从税制体系设计上规范中央、地方政府财权从税制体制结构考察地方税收入规模与地方税管理体制存在密切关系3、从权利与义务角度看中央、地方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划分(一)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在财政管理体制的体现(二)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和责任,按照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通过分税制进行财政收入的划分第三章地方财政能力差异一、概念1、地方财政能力狭义: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为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物品满足属地居民需求),从当地资源中汲取财政收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通常是指实际财政收支能力与地方财政调控能力,即财政能力的静态体现。广义:从现象动态发展、监督与管理、市场运行等多层次多角度来考察。包括地方财政的综合与核心能力、配置与调控能力、现实与潜在能力、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2、地方财政努力财政努力程度:指地方政府利用自有资源来筹集财政收入的努力程度,它可能造成实际财政收入与财政能力之间的差异。二、制约地方财政努力的因素1、地区市场化的程度和整体的经济效益。2、税收征管部门征税的积极性3、税收征管效率三、地方财政能力差异的决定因素★资源禀赋-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规模与速度-经济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经济效益第四章地方财政能力的调节第一部分一、概念1、全过程公平:在公平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公平的规则,确立公平的程序,提供公平的机会,获得公平的结果,进行公平的监督。一是理念公平;二是规则公平;三是程序公平;四是机会公平;五是结果公平;六是监督公平。2、全要素公平:公平包括对所有生产要素、主要是对作为人的这一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公平,即对各类人群或各阶层人民的普遍公平。全要素公平,从人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言,也指对劳动力、智力、管理、知识产权和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的公平。全要素公平,从与经济效率相对应的意义上讲,还包括对作为物的自然生产要素的公平,如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公平。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论身份、地位以及收入等状况如何,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享有政府提供水平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二、如何衡量公平和效率不同公平产生不同效率。就单一生产要素而言,对它采取公平的法律、政策、行政和管理待遇,它将会是有效率的,有正常效率;对它采取优惠政策即超公平的待遇,它将是高效率的,甚至是超常效率的;对它采取不公平的待遇,它将是低效率的,甚至会是无效率的;对它采取歧视性待遇,它将是无效率的,甚至产生负效率。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1、原因:城乡二元结构是其制度性因素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基本公共服务是其体制性因素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是其政策性因素2、路径选择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前提构建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转型,并加快公共财政制度框架的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途径基础性制度规范的调整建立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建立无差别的公共服务成本分担机制调节性制度规范的改革调整政府间财政收支的划分;改革和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补充性制度规范的实施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强化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的监督;……第二部分:转移支付1、无条件拨款:上级政府在对下级政府进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时不限定该项拨款的使用范围和方向,也不提出具体的使用要求,接受者可按自己的意愿使用这笔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资金。2、有条件拨款:也被称为专项财政拨款,它是一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形式。在这一方式下,上级政府在提供财政拨款时通常会指定该项拨款资金的用途,下级政府必须按规定的用途来使用这笔拨款,否则就无法得到该项资金,专款专用。3、配套拨款:上级政府不仅指定财政拨款的具体用途,而且还要求接受财政拨款的下级政府按照规定的配套率提供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上级政府指定的用途,否则就不能得到该项财政拨款。4、分类拨款:介于有条件拨款和无条件拨款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宽的有条件拨款形式。和无条件拨款相比,它是有条件的,拨款者规定了这种拨款的使用方向。又不同于有条件的拨款,即不具体指明接受者应该使用该款项的细目与用途。5、横向财政不平衡:各地区间财政地位的差别,即各地区满足本地公共支出需要的能力不同。

思考题:1、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有哪些类型?2、拨款接受政府最喜欢的拨款类型?原因?无条件拨款会使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支出增加,但增加额一般小于中央政府的拨款额,主要是一部分补助资金向私人产品转移,具有“漏出效应”。这意味着,给予地方政府的一笔无条件的拨款所具有的收入效应使拨款的一部分流向私人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无条件拨款一般不会改变地方财政的偏好,不直接干预地方财政的决策内容。无条件拨款主要用于弥补地方财政缺口与均衡地方财政地位。无条件整额拨款必要性:弥补纵无条财政缺口和横向缺口■I税收努力相;效应内部化、弥合财政性无条件无条件整额拨款必要性:弥补纵无条财政缺口和横向缺口■I税收努力相;效应内部化、弥合财政性无条件决财政•标准、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中的有益产'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理理由:使外部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无条件拨款的横向不平衡、确保全…不封顶的税收努力相关性口和无条件拨款者希望受有条件拨款有条件非配套拨款有条件配套拨款有条件封顶的配套拨款有条件不封4、各种拨款类型和拨款目标之间的联系不同目的的拨款需要响应的拨款了性相配合。有条件的配套拨款用于弥补具有溢外收益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无条件拨款主要用于弥合财政缺口和解决财政的横向不平衡。有条件的整额拨款或封顶拨款主要用于确保全国统一的最低服务标准;有条件的不封顶拨款用于对地方性公共产品中有益产品的补助。处于鼓励受补政府增加其收入的拨款,最适合的拨款形式应该是无条件拨款。5、西方学者如何解释粘蝇纸效应西方学者认为,导致粘蝇纸效应出现的原因是因为官员们有扩大支出的冲动,为此,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隐瞒上级政府补助拨款的真实情形,以要求居民付出更多的税收,其结果并不会导致地方税收负担的减轻。6、当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哪些问题,改进建议有哪些?省级自用财力规模有限,地方转移支付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非法制化、非规范化和缺乏透明度的缺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和事权不清,造成地方转移支付责任模糊。建议:第五章地方财政体制P107一、概念:1、财政体制:是处理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是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在财政领域中的具体反映。2、财政联邦制:是指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寻找为有效地行使财政职能所需的财政支出和收入在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之间的最优分工。3、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拨款的使用范围和要求,拨款接受者可按自己的意愿使用拨款,属于无条件转移支付。4、专项转移支付:以项目申报形式对地方政府的补助,属于有条件转移支付。5、省直管县:市本级财政和县(市)财政一样直接同省在体制上挂钩,市一级不与所辖县(市)在财政体制上产生结算关系。6、乡财县管:指在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财政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债权及债务不变的前提下,乡镇政府在县级财政部门指导下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二、思考题:1、下列活动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事权?请说明理由。(1)天气预报(2)义务教育(3)收入分配(4)河流污染治理2、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2、合理调节地区之间财力分配3、坚持统一政策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1、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分工的基本原则,确定中长期地方政府职能调整的方向,进一步正确界定好地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2、正确界定事权与财权、财力之间的关系,在相对集中的财权下使事权与财力相匹配。3、合理确立税种划分的依据,优化地方税体系。4、公平与效率兼顾,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5、深化地方预算改革,加快公共财政模式的建立。3、评价分税制改革的利弊,试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若干方向。一)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的问题1、事权和支出范围越位2、收入划分仍不尽合理(二)中央与地方“经济理性”的特征明显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地方政府的“双重利益性”(三)转移支付制度不够规范1、结构问题2、缺乏法律基础3、具有明显的双轨制特征(四)财政体制的法制化程度不高财政寻租纳什均衡改革方向:照各级政府承担的职能,合理划分各自的事权和支出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科学的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范围,将属于中央政府事权范围但由地方财政承担的支出,上划为中央财政支出;将属于地方事权范围但由中央财政安排的支出,下划给地方财政承担。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财权。建立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六章地方财政收入一、概念:1、地方税:指收入和管理权限归地方的税种。2、财源:能够对财政提供收入贡献的经济源泉。二、思考题:1、下列哪些财政收入属于中国地方财政收入?(1)养老保险费(2)土地出让金⑶国债⑷税收返还2、如何完善我国的地方税体系?赋予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明确地方税的主体税种丰富地方税体系除主体税种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其他辅助税种3、税收收入与费收入有何不同?地方政府应如何选择税收收入和费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手段?费收入相比税收收入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受益公平性。符合效率标准一一受益原则本质上属于等价交换原则,纳入均衡价格机制,符合效率原则可以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对公共产品的不同需求层次(例:高速公路)为什么地方财源建设:既是一项政府活动,又是一项经济活动?一项政府活动:主体、参与者、政策目标一项经济活动:本质、来源、直接作用对象地方财源建设的基本思路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生财观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实现财源建设的市场化。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树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观念。遵循区域财源建设服从全国整体财源建设原则,树立统一财源观念。选择地方财源建设的重点地方财源建设的政策选择。地方财源建设的产业选择。支持私营经济,培植新型后续财源。树立效益意识,提高地方财源建设的效益。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使各地经济均衡发展。第七章一、概念1、地方财政支出:是指地方各级财政将归其所支配的地方财力,有计划地分配到各种用途上使用的活动,反映了地方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它是地方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2、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行政管理、国防、文教、经济建设支出等。3、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包括: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债务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4、地方财政支出规模:一定预算年度内地方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地方财政支出总额。它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着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的强弱。5、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地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结果会形成不同的支出结构类型。二、如何控制地方行政管理支出的快速增长?遵循两个原则:一要从紧,二要合理措施:大力推动机构改革,精简机构,控制行政人员增长;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建立考核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减少行政开支。三、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发展教育?1、教育是一种很强的正外部性的私人产品。(或称作准公共产品)2、教育被认为是一种优值产品,也就是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大于私人对教育的评价。3、商品平均主义一一从道义和公平的角度,人人都应该受到起码的学校教育。4、由政府部门提供教育,带有收入再分配的性质,有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5、通过资本市场提供教育贷款可能失效,从而要求政府部门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四、试分析土地财政的利弊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土地财政支持下的政府投资拉动了GDP,促进了生产效率,改善了城市环境,同时提高了社会公众的福利。但是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必然会抬高土地使用权的拍卖价格,进而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高房价成为社会公众的沉重负担。进一步地,土地财政源于土地出让金收入,而土地总有卖完的时候,因此土地出让金收入是无法持续的。五、地方财政支出分析1、地方科教文卫事业费总体趋势分析:支出总规模呈稳步上升态势,但增长速度放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太低。2、教育支出分析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增速稳步上升,但水平仍然很低。支出结构严重不合理,支出效率不高。人员经费逐年上升,公用经费比重逐年下降义务教育投入少地区分布不均衡,东部、中部、西部教育投入呈递减的梯级分布,形成教育与人口素质、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3、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支出状况:1、支出规模不断膨胀,超过同期地方财政支出增速。2、内部结构失衡、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高原因:①机构膨胀工资、福利增加,物价上涨预算约束软化,管理混乱控制:精简机构,分流人员;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发展社会化服务,减少行政开支;加强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4、支农支出现状:1、总量上升,比例不断下降2、主要支农任务在地方财政,占90%左右。3、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不足4、支农投入结构不合理重点: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支持农业科技及其成果推广转化3、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题三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1、地方财政支出的相对价值是指评估主体可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绩效标准或参考基准,来评估财政支出预算决策及其资金分配的相对绩效水平和绩效价值增量变动情况。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绩效的相对价值,不断实现财政支出绩效的改进和改善。这就要求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衡量要尽可能地“量化”(并非需要“精确”或“准确”),必须防范片面化、短期化风险。2、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以结果为导向的内涵从结果的角度看:财政支出绩效就是财政支出活动所取得的业绩、成绩和实际效果。第一,结果导向管理是相对于强调行为功能的管理、过程导向的管理和成本投入的管理而言、并专注于一定时期内组织的运营结果和产出(包括产出的数量和质量)。第二,财政支出绩效立足结果导向,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客观”绩效的衡量只看结果而不关心投入和过程。第三,良好的结果导向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即结果必须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有一定时效性也就是说财政支出的因果关系不仅应该是清楚的,而且结果的归宿时间也应该是明确的。为此,结果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存在一个短期结果和长期结果之间的平衡问题。3、地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价值功能理念价值功能:强化绩效观念;强化顾客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强化公共责任观念财政价值功能:节约财政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品质制度价值功能:促使政府职能向规范化转变;促使政府部门及其业务流程再造;促使政府部门公共形象的提升第八章地方债务管理1、显性债务:通过法律形式确定,政府在法律上有按期偿还义务的债务。2、隐性债务:在道义上而不是在明确法律意义上政府承担的债务3、直接债务:不依附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要产生的可预测的债务4、或有债务:有某一种事件引发,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债务5、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特征:透明度低;数额庞大;项目众多;涉及面广;转化率高6、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论述或综合题要求)一、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压力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防化债务风险的制度与技术监控体系(一)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技术措施1、健全政府债务的统计体系,形成基础数据库2、适时披露政府债务信息,增强财政透明度3、建立担保的登记备案制度并对担保实行归口管理4、建立监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指标体系(二)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制度建设1、建立统一的地方债务管理体制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2、建立政府或有债务的预算管理制度3、建立地方公债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4、建立各级地方政府偿债储备基金制度第九章地方财政管理P204—、概念:1、地方财政管理:是指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