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第一节概述(一)识记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艮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周作人:《人的文学》。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工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绩,代表性作家作品实绩: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把矛头指向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小说的形式完全是现代化的。接着《新青年》、《新潮〉〉上又陆续出现了一批新文学作品。胡适、沈尹默、刘半农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这一时期许多报刊都显示新文学创作的实绩。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文学研究会: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主要刊物:《小说月报》。创造社: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李一氓、阳翰笙。《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等杂志。语丝社:周刊创办,多发表针硬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莽原社、未名社:得到鲁迅扶持的青年作家社团。刊物有《莽原》、《未名》。南国社:田汉弥洒社:胡山源浅草社:冯至、陈翔鹤沉钟社:冯至、陈翔鹤、杨晦、蔡仪。刊物有《浅草》季刊、《沉钟》周刊.湖畔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新月社:《新月》月刊6、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林纾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梅光迪、吴宓等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章士钊大唱复古论调,试图从理论上否定新文学。7、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
本情况这一时期,他们或在日本成立文化组织,或亲赴大陆学习,以不同的方式,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带到台湾,组织并领导了台湾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二)领会和简单应用1、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五四”文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17年至1920年是新文学的萌芬期,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是文体大解放的创作活跃期,1926年春到1927年冬,创作一度沉寂。2、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1、1919年,复古派人物林纾攻击新文化运动,李大钊、鲁迅、蔡元培对其进行了批驳。2、1922年,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标榜,反对言文合一,遭到鲁迅、茅盾等人的驳斥。3、1925年,以章士钊为首的甲寅派为维护封建教育,提倡读经,压迫学生运动,遭到鲁迅、成仿吾等的批判。3、学衡派"、甲寅派"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他们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倾向保守。甲寅派”得名于《甲寅》杂志。1925年,任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等文,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学史等角度说明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要重新提倡读经救国工4、文学研究会4、文学研究会”第一个新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等十二人,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小说月报》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的会刊。5、创造社”192件成立,主要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6、语丝社”和语丝文体”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11月,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硬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等。他们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文体”,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甚大。(三)综合运用1、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五四”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必然地转向了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文学革命运动的主要内容。继承了梁启超、黄遵宪等人提倡的新民“、救国”的近代文学改良精神,有着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与新文体运动的基础"2、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被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为艺术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观念所取代。我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创作方法进行了多样化探索,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紧密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营养,形成了开放性现代文学。第二节鲁迅(一)识记1、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道路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鲁迅文学创作概况鲁迅第一篇论文《人之历史》。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伪自由书》、《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16本杂文集和书信集《两地书》。还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学术著作。3、《狂人日记》发表时间和刊物《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它以袭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一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4、《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1923年8月出版《呐喊》,1926年8月出版《彷徨》。《呐喊》收人了1918〜1922年所写的14篇小说,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后来,鲁迅把这时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彷徨》收入了1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5、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的《故事新编》《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8篇历史小说,一并收入《故事新编》中。《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取材和写法上都不同于《呐喊》和《彷徨》。鲁迅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写于1922-1926年的《补天》、《奔月》、《铸剑》《补天》、《奔月〉〉、《铸剑》3篇属于鲁迅前期的作品。《补天》作于1922年冬天,原名《不周山》,是以女娟炼石补天”的神话试作的一篇小说。《奔月》与《铸剑》均写作于1926年岁末,是鲁迅在经历了女师大”学潮和主?一八”惨案后,离京南下,在厦门和广州时写的。《铸剑》取材于古代一个动人的复仇故事。写于1934-1935年的《理水》、《采薇》、《出关》、《非攻》、《起死》是鲁迅后期之作,《非攻》与《理水》是歌颂性的小说。《非攻》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理水》歌颂了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大禹。《采薇》、《出关》与《起死》,是批判性小说。《采薇》批判周伯夷、叔齐消极避世的思想。《出关》写的是孔老相争。《起死》批判老庄哲学。8、写于1926年,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成书时改为现名9、鲁迅杂文创作的基本概况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杂文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而已集》,广泛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是鲁迅前期散文的特色,民主与科学是前期杂文创作的指导思想,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他杂文始终的灵魂。1928年后杂文主要收入《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内容非常广泛:有政治评论;又对文艺界各种现象的评论;有各种思想评论,值得注意的是,后期的杂文,政治内容大大增加。(二)领会和简单应用1、鲁迅的思想特点鲁迅的思想具有丰富复杂、博大精深的特点。?进化论思想。?个性主义思想。?鲁迅从尼采思想那里汲取图强”精神。?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2、《狂人日记》,以蓑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从问世起就引起的巨大反响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在思想上,《狂人日记》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与批判是多层次展开的。表现礼教吃人”和强烈的反抗、变革精神。3、《狂人日记》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的独特的创作方法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效果《狂人日记》突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狂人首先是真实的狂人,塑造这一形象用了现实主义方法。但作品把反对肉体上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是通过象征主义来实现的。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里,用象征、隐喻手法,一语双关的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深意;作品巧妙地在狂人的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从而是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使人对深刻丰富的象外之意”产生联想。作品的思想主要是通过象征主义方法来体现的。4、《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思想意义:①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②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④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社会意义: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5、阿Q的思想性格特征最突出的特点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此外还有狭隘保守、妄自尊大、看客的无聊和冷酷,圣经贤传”的思想,畏强凌弱等特点。6、《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艺术风格:?外冷内热。将思想启蒙者的高度热情,转化为对阿Q的同情,对辛亥革命夭折的痛惜,对反动势力的憎恶。?以讽抒情。以讽刺手法批判了阿Q的落后、麻木和精神胜利法,鞭挞了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人的凶残、卑劣等。?形喜实悲。作品展示了一出出喜剧,但在喜剧性场面后面却隐藏着深刻悲剧艺术成就:⑴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⑵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⑶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⑷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7、《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补天》通过女蜗捏土为人和炼石补天,描绘了艰辛劳动的雄奇瑰丽的情景,歌颂了创造的伟大。《奔月》,借勾划逢蒙的丑恶嘴脸,鞭挞那些忘恩负义、趁火打劫之徒。也写出了羿落寞孤寂的难堪处境。《铸剑》歌颂对残暴统治者的反抗和复仇精神,塑造了舍得自我牺牲的晏之敖的形象。《非攻》、《理水》中的墨翟和大禹为人民的利益磨顶放踵,埋头苦干。《采薇》用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伯夷、叔齐的故事,批判当时不满现实又不能正视现实,采取消极避世态度的知识分子。《出关》讽刺清静无为”的老子,还得出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否则便出不了关。《起死》中主张通融“、圆滑”,无是非的庄子,一到涉及与自己利害相关的事,竟吹起警笛,请求统治者的保护,当场出丑。8、《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⑴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⑵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⑶运用油腔”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9、《野草》的写作背景写于五四”后期,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其中之一。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10、《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鲁迅当时的心情是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闲静来”,以回顾和反思以往的生活。这一组散文以深情、平易、清新的笔调,记述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抒发了对亲朋诗友的怀念;展现了家乡的风俗;寄托了对现实的思考。11、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反对国粹主义;批判迷信落后思想;反对封建礼教,主张妇女儿童和青年的社会解放;揭示和批判国民性的弱点;对整理国故”的否定和对欧化绅士的批判;对打落水狗和韧性战斗”精神的提倡等。12、鲁迅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有政治评论;有对文艺界各种现象的评论;有各种思想评论。鲁迅后期杂文中政治内容大大增加。注重社会批评,剖析社会现象。(三)综合运用1、鲁迅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创作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分别收入《呐喊》和《彷徨》两本小说集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它从一问世起就引起了巨大反响,《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上的一个杰出成就。《呐喊〉〉、《彷徨》中有大量的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祝福》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肥皂》、《兄弟》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色彩。2、《呐喊》、《彷徨》中的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孔乙己》、《白光》通过孔乙己和陈士诚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本质;《明天》、《祝福》通过对中国农村妇女命运的揭示,深入而具体的写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药》、《阿Q正传》等作品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封建思想意识和封建愚民政策的吃人;《示众》等作品写出了看客”的吃人;《高老夫子》、《肥皂》等作品写出来了封建伦理道德的陈腐虚伪,同样在吃人,这一主题,几乎贯穿在《呐喊》、《彷徨》的每篇小说中。3、《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鲁迅深切同情中国农民命运,洞察他们的弱点与病态,理解造成他们精神上病弱的社会和历史原因。在创作中,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展现了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的典型环境;塑造在这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有反映农村妇女命运内容的作品,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苦痛,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批判。4、《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意义鲁迅着力描写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寻找道路,彷徨、苦闷与求索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一些具有一定现代意识,首先觉醒,又从前进道路上败退下来,带有浓重悲剧色彩。鲁迅肯定他们历史进步作用,揭示他们的精神痛苦和自身精神危机。中国封建势力过于强大,社会过于黑暗,在实现广泛的社会解放之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想单独的实现他们的理想是不可能的。鲁迅在他的小说中所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演讲与辩论理解当代中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美术学院《钢琴即兴配奏与弹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齐河、夏津、临邑、禹城、武城五县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综合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商学院《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幼儿教师语言与写作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临沭一中2025年第二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热工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山东省新高考志愿规划
- 彩钢板吊顶施工工艺
- 神经外科常见引流管护理课件
- 让学生看见你的爱
- 房地产销售技巧汇总课件
- 老年性阴道炎的科普知识
- 文旅生态小镇案例分析报告
- 铸件外观缺陷图
- 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探析
-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详述
- 2023年10月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部分乡镇公开招考23名返乡兴村新村干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