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_第1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_第2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_第3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_第4页
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Endocarditis)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秦玲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Endocarditi1概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半数以上为风心病)的基础上心脏内膜、瓣膜表面感染病原微生物;其特征性损害为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为大小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不定型团块,其内含大量病原微生物及少量炎症细胞;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概述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半数以上2

病理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2.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塞;3.血源性播散;4.免疫系统激活:①脾大②肾小球肾炎③关节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

病理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3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之赘生物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之赘生物4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感染表现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二.心脏受累以及心脏杂音心功能变化和心律失常;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

临床表现一.全身性感染表现5

三.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①瘀点;②指(趾)甲下线状出血;③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④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⑤Ja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出血红斑三.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6

四.动脉栓塞赘生物引起动脉栓塞占20%~40%,尸检检出的亚临床型更多。脑、心脏、脾、肾、肠系膜和四肢为体循环动脉栓塞部位;五、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1.脾大病程>6周的患者,急性者少见;2.贫血较常见,为慢性疾病性贫血四.动脉栓塞7并发症

1.心脏①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②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患者③急性心肌梗死大多由冠状动脉栓塞引起④化脓性心包炎,主要发生于急性患者⑤心肌炎并发症82.细菌性动脉瘤多见于亚急性患者;3.转移性脓肿多见于急性患者;4.神经系统①脑栓塞;②脑细菌性动脉瘤;③脑出血;④中毒性脑病;⑤脑脓肿;⑥化脓性脑膜炎

2.细菌性动脉瘤多见于亚急性患者;95.肾脏大多数患者有肾损害,包括:①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多见于急性患者;②免疫复合物所致局灶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亚急性患者

5.肾脏10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常规检验1.尿液常有显微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肉眼血尿显示肾梗死2.血液亚急性者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单核细胞(耳垂组织细胞),血沉均增快二.免疫学检查25%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常规检验11

三.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抗生素治疗前先采血,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每次采血10~20ml作需氧和厌氧培养,并且作药敏试验;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血三.血培养12

四.X线检查肺部多处小片状浸润阴影提示脓毒性肺栓塞所致肺炎。左心衰竭时有肺淤血或肺水肿征;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可致主动脉增宽四.X线检查13

五.心电图六.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检查可诊断出50%~75%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可检出<5mm的赘生物,敏感性高达95%以上。赘生物≥10mm时,易发生动脉栓塞;UCG还可明确基础心脏病和心内并发症五.心电图14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15

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标准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细菌性心16治疗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用药原则:①早期应用;②足量足程;③静脉用药为主;④高浓度杀菌药物治疗抗微生物药物治疗17

外科治疗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证①严重瓣膜反流致心力衰竭;②真菌心内膜炎;③虽充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④虽充分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大动脉栓塞,超声检查,证实有赘生物(≥10mm);⑤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阻滞,心肌或瓣环脓肿需手术引流

外科治疗18临床医学风险又神圣;

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19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Endocarditis)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秦玲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Endocarditi20概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半数以上为风心病)的基础上心脏内膜、瓣膜表面感染病原微生物;其特征性损害为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为大小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不定型团块,其内含大量病原微生物及少量炎症细胞;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概述感染性心内膜炎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半数以上21

病理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2.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塞;3.血源性播散;4.免疫系统激活:①脾大②肾小球肾炎③关节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

病理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22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之赘生物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之赘生物23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感染表现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二.心脏受累以及心脏杂音心功能变化和心律失常;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

临床表现一.全身性感染表现24

三.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①瘀点;②指(趾)甲下线状出血;③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④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⑤Ja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出血红斑三.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25

四.动脉栓塞赘生物引起动脉栓塞占20%~40%,尸检检出的亚临床型更多。脑、心脏、脾、肾、肠系膜和四肢为体循环动脉栓塞部位;五、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1.脾大病程>6周的患者,急性者少见;2.贫血较常见,为慢性疾病性贫血四.动脉栓塞26并发症

1.心脏①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②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患者③急性心肌梗死大多由冠状动脉栓塞引起④化脓性心包炎,主要发生于急性患者⑤心肌炎并发症272.细菌性动脉瘤多见于亚急性患者;3.转移性脓肿多见于急性患者;4.神经系统①脑栓塞;②脑细菌性动脉瘤;③脑出血;④中毒性脑病;⑤脑脓肿;⑥化脓性脑膜炎

2.细菌性动脉瘤多见于亚急性患者;285.肾脏大多数患者有肾损害,包括:①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多见于急性患者;②免疫复合物所致局灶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亚急性患者

5.肾脏29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一.常规检验1.尿液常有显微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肉眼血尿显示肾梗死2.血液亚急性者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单核细胞(耳垂组织细胞),血沉均增快二.免疫学检查25%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常规检验30

三.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抗生素治疗前先采血,间隔1小时采血1次共3次,每次采血10~20ml作需氧和厌氧培养,并且作药敏试验;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7天后采血三.血培养31

四.X线检查肺部多处小片状浸润阴影提示脓毒性肺栓塞所致肺炎。左心衰竭时有肺淤血或肺水肿征;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可致主动脉增宽四.X线检查32

五.心电图六.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检查可诊断出50%~75%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可检出<5mm的赘生物,敏感性高达95%以上。赘生物≥10mm时,易发生动脉栓塞;UCG还可明确基础心脏病和心内并发症五.心电图33感染性心内膜炎课件34

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超声心动图检出赘生物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标准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细菌性心35治疗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用药原则:①早期应用;②足量足程;③静脉用药为主;④高浓度杀菌药物治疗抗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