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城乡卫生_第1页
环卫-城乡卫生_第2页
环卫-城乡卫生_第3页
环卫-城乡卫生_第4页
环卫-城乡卫生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

城乡规划卫生

cityandvillageplanninghealth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和村镇建设、发展和管理的依据。是城市或村镇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计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或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或村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土地,协调城市或村镇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而制定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第一节城乡规划卫生概述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村镇规划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的宗旨:在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规划设计适宜于人类居住的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humansettlementenvironment)需要科学的城乡规划来实现。城乡规划应遵循生态学原理和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对各项开发和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积极调控人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建设基本原则包括:①生态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对于日益困扰人类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以及不断加剧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性,我们还未能正确地加以认识,研究还欠深入。②经济原则: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良性互动;③技术原则: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④社会原则:关怀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整体利益;⑤文化原则:科学追求与艺术创造相结合。“人居环境工程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吴良镛院士说:我国人居环境建设要具备五大基本条件: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要满足这五大条件,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是在城乡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利用各种自然环境信息,人口信息,社会文化和经济信息,以维持和恢复城乡生态系统为宗旨,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为目标,建立优良的人居环境,以获得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佳环境质量。城乡规划卫生(cityandvillageplanninghealth)

城市是人,资源,环境三者复合而成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功能综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的特征是聚集性与稀缺性共存.时间(年)城市化(%)人口(亿)19904524200051

201055

20256555第二节城市规划卫生一、城市问题与健康城市(一)城市问题聚集性:居住城市中心,能与最繁华的都市融合,感受最现代的生活,享受最完善的生活配套,这正是人们渴望居住城市中心的最大价值所在。

城市的最大魅力在于一种聚集效应,既包括空间的聚集,也包括各种资源、服务的聚集,使居住其间的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意味着更加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成熟的商业氛围、更高的生活水准和办事效率、更低的综合生活成本。购物配套、生活配套、休闲配套、交通配套、教育配套都是城市的解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动物微生物绿色植物处理设施人类人类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既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可以耗尽的,也与这种资源的绝对量大小无关,而是指在给定的时期内,与需要相比较,其供给量是相对不足的。资源稀缺程度的急剧上升,主要表现为: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可再生资源大大超过其再生能力;人类排入环境的废弃物,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迅速增加,超过了环境的自然净化能力。第三,城市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就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城市人口(万)东京3,530墨西哥城1,920印度孟买1830

巴西圣保罗1,830印度加尔各达1,430上海1,270城市占GDP%曼谷38非洲60世界城市发展特点: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第二,世界人口更多地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中。10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19个,预计到2015年增加到23个。中国63.2%(2006年)城市化的涵义分为狭义和广义。1、狭义:城市化指农业人口不断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2、广义: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A.城市化发展速度B.城市化起始时间C.城市人口比重D.城市的数量城市化水平(以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

如何解决世界城市化所带来的贫困、住房、交通、环境和社会问题,使城市更适合人类的生活需要,关系到城市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之一。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问题都会出现在城市。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是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并且扩大社区的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互相支持的城市---让健康的人生活在健康的世界”

(二)健康城市WHO健康城市(healthcity)

(三)城市规划要妥善考虑环境生态。(四)维护城市文脉,改善景观环境。(五)加强安全防患,促进人际交往。二、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一)首先确定城市的性质和控制其发展规模。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二)城市规划要远近期结合,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结合。远期20年,近期5年.④海滨、岛屿。国际城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香港和新加坡。三、利用自然条件,争取尽可能好的城市自然环境1气候:

“城市热岛”效应。2地形:城市分布的主要地貌①河流汇合处,易形成比较肥沃的三角洲冲击平原。天津、武汉、广州、上海。②河谷介地,一般靠山面水。兰州、福州、吉林、太原、长沙等城市。③平原或盆地。沈阳、哈尔滨、西安、贵阳、台北等城市。都江堰位于成都西北60公里,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之处。

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常泛滥成灾。距今约2250年。3土壤:4水:这项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在鱼嘴以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另一作用是“飞沙”.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田。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

秦汉时代李冰父子

功高仰止《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

1自然条件:2技术经济资料:3城市建设现状:4城市环境质量、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设施资料:5卫生部门注意收集人口构成和自然增长率,居民健康状况、各疾病的发病率。3.居住在市辖区域范围内的人口。四、城市人口规模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表示城市的大小。城市人口(urbanpopulation)又称城镇人口或称城镇居民有三种定义:1.持有城市户口的人口;2.居住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人口;3.被抚养人口:指未成年的、未参加工作的和丧失劳动力的人员。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个体数。1.基本人口:指工业、建筑业、对外交通运输业、非市属机关、旅游业、科研机构的职工和高等院校师生员工等的人口总数。

2.服务人口:指为城市服务的行政机关、商业、文教卫生、市政公用事业等单位的职工总人数。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我国按人口发展规模将城市分类: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大城市,人口50万以上;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城市分类2005年中国大陆有特大城市49个。中国10大城市按人口规模北京、上海、天津、武汉,沈阳、广州、重庆、西安、南京、哈尔滨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达90亿,中国人口将超过14亿。如果到时中国能够实现城市化率70%的水平,将拥有近十亿的城市人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1/9。因此,21世纪中国城市化都将成为整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

悉尼

9.保留地。五、城市功能分区将各种用地按功能要求在城市中加以区分和合理安排,使之配置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和防止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二)分类(城市用地按其功能)1.生活居住用地;2.工业用地;3.对外交通运输用地;4.仓库用地;5.公共设施用地;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7.绿地8.特殊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一)城市功能分区

(cityfunctionaldistricts)概念1城市一般设生活居住区、工业区、对外交通运输和仓库区及郊区。2生活居住用地,应选择城市中卫生条件最好的地段。

3工业用地配置在生活居住用地的下风侧,或配置于当地最小风向频率的上风侧。河流的下游。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中间配置绿化防护带。4保证各功能分区到达规划期时,仍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并保证城市各部分用地能协调发展。5各个功能分区的用地选择应同时进行。(三)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将某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各风向中频率远远高于其它风向的风称为主导风向。“主导风向”这个词语,在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相关环境标准、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中常见。(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规定:“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规定:“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区500m以外”;

(3)有关技术评估规定:“应充分考虑厂址所在地区的环境敏感度。属于酸雨和SO2污染控制区,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的地区不应新布局电源点或对原有燃煤电厂进行扩建。在大中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对城市有污染影响的新建、扩建火电厂项目,技术评估原则上不予通过”。

(4)《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149-1-2007)规定:工程选址与布局“对环境空气产生污染的港区宜布置在城市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实线表示常年风,虚线表示夏季风。哈尔滨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

哈尔滨的最小风频是:东北风A.Schmauss(1914年)是最早提出按主导风向来布置各功能区的实际建议者之一。考虑风向对环境影响的作用,提出了“按主导风向把工业区布置在城市下风侧”的城市工业布局原则。但我国位于中低纬度的亚欧大陆东岸,东部季风区全年一般都有两个盛行风向,而且方向大体相反,主导风向原则并不完全适用。

以保证项目污染排放对居住区影响最小为目标,国内学者改进提出的以最小风频的方向作为规划布局的原则,即应将工业区或污染建设项目布置在城市的: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季风风向的垂直方位的郊外,或常年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人口规模在1000-3000人左右。六、各个功能分区的卫生要求(一)

居住区用地组成:均由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公共绿地、道路广场等部分组成。居住用地

居住区居住小区人口规模在3-5万人左右。人口规模在1-1.5万人左右住宅组团即住宅用地及配套设施的用地

(2)居住建筑密度(densityofresidentialbuilding)

是居住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居住建筑密度过高则院落空地相对减少。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1)容积率(plotratio,floorarearatio):居住区总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值。这个比值越小,则居住区容纳的建筑总量越少。容积率直接涉及到居住的舒适度。容积率较低,建筑密度一般也就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一般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上海的城市规划从现在起将把更多的公共空间还给市民。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从日照、公共空间到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等规划,都能让市民基本满意。据了解,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规划从大众的公共利益出发,非常具体地规定了与大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法规,如在中心城内办公楼容积率不得超过4.0,住房容积率不得超过2.5(居住用地最高容积率为2.8标准)。容积率在土地出让前由有关部门规划好,地块出让后开发商必须按照容积率盖楼,不得私自改变。但一些开发商为了多盖房,往往拿地后私自提高容积率。在此过程中,一些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改变规划,为开发商提高容积率,以此受贿。居住建筑基底面积(m2)居住建筑密度=×100%

居住建筑用地面积(m2)目前,我国城市规划采用的居住建筑密度约为:建筑层数为建筑密度约为

4层26%5层23%6层20%(2)居住建筑密度(densityofresidentialbuilding)

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基底面积之和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居住建筑密度过高则院落空地相对减少,影响绿化和居民室外休息场地。

人口净密度:1ha(=10000m2)单位居住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住宅用地是指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3)居住区人口密度人口毛密度:1ha(=10000m2)单位居住区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居住区用地是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从卫生学角度出发,城市规划应采用较低的人口净密度。因为人口净密度增高,则人均居住建筑用地面积和居住面积减少,人群密集。每个居住区应配置成套的各种文化、教育、商业等生活设施。1.住宅组团:服务半径为150m。(微型服务设施)2.居住小区:服务半径为300m。(中小学在边缘)3.居住区:服务半径为500m。医院、专业商场、影剧院等服务半径为800m-1000m。传染病院在城市边缘。居住区设计卫生总结:1.把住宅群、儿童机构、绿化、商业服务等合理布置。2.保证住宅各户都有良好的日照,保证底层居民的南向居室在冬至日有不少于1-3h的日照时间。3.具体卫生要求:①建筑物正面间距,至少等于较高的建筑物的1.0-1.5倍。②建筑物侧面间距,至少应与房高相等。③建筑物长度不应超过房高的2-3倍。④建筑物的布置避免采用闭锁式。⑤保证适宜的建筑密度。建筑层数为建筑密度约为

4层时26%5层23%6层20%⑥高层建筑物群的正、侧面布置要错落有致,尽量避免高楼风的形成,或减少其强度。⑦充分绿化。在小区内,绿化面积最好为40%以上。⑧小区面积最大不超过12公顷。

居住区的街道广场

主要街道走向一般以东西为佳。主道走向应与主导风向平行。在北方寒冷地区,则主道走向应与寒风主导风向垂直。街道的宽度至少为沿街建筑物高度的3倍。

(二)工业区应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安排工业的布局

(1)有爆炸危险及排出有害物较大的工业,要远离居住区,或设置在单独地段或另设卫生城镇。(2)危害轻的可靠近居住区,但一定要有绿化防护带。

(3)在城市改造规划中对已设在居住区内的排放“三废”工业,要坚决而又有计划地逐步迁出居民区或转产。

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应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healthprotectionzone)是指生产有害因素的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

大的运输及仓库区会带来污染、噪声和安全问题。交通运输区应设在城市外围,要避免火车穿越市区。飞机起飞降落噪音大,应30分钟路程。仓储区应设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的远郊。(三)对外交通(四)郊区七、城市绿化

(urbanafforestation)

是在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城市绿地

(urbangreen

belt,urbangreenspace)是指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一)城市绿地系统按主要功能分为五大类1.公园绿地2.生产绿地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苗圃、花圃等生产园地。3.防护绿地

(green

buffer)

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4.附属绿地

包括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道路绿地等。5.其它绿地

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二)

绿化状况

据1989调查237个城市绿地的覆盖率仅为15.4%,平均每人2.46m2/人。公共绿地达3m2/人的城市只有45个。

国外城市园林绿地的指标标准华盛顿45m2/人(标准40m2/人;城市拥有公共绿地28-36m2/人)。巴黎24m2/人(标准30m2/人;城市拥有公共绿地23m2/人)。

英国42m2/人,规定公共绿地28m2/人。澳大利亚公共绿地19.2m2/人,园林城市及东三省城市三大绿地指标(2000年底数据)名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人绿地率(%)绿化率国家园林城市≥630以上35以上哈尔滨4.4823.727.9沈阳6.2926.9731.04长春7.2832.5738.1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绿地率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地率所指的“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其中,公共绿地,又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及其他的一些块状、带状化公共绿地。

哈尔滨市与部分园林城市绿化水平比较(2000年数据)序号名称绿地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m2

/人1北京市42.0842.038.682深圳市4538.0911.573合肥市32.0526.327.654杭州市34.3331.016.795马鞍山市41.3237.978.96中山市37.3334.6911.337大连市40.539.728.58南京市40.9637.748.799南宁市37.4730.828.3510十堰市44.9143.510.5111哈尔滨市28.724.44.66(三)

绿化目标《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中确定时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

/人绿地率(%)绿化率19903-530以上35以上2005830352010103540长春7.2832.5738.1八、目前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卫生问题(1)功能分区不明显(2)铁路、交通干道与居住区间没有必要的卫生防护距离。

(3)生活居住用地面积过小,居住区建筑密度过大。近期规划指标要求生活居住用地24-35m2/人,

上海15.2m2/人;武汉23m2/人;石家庄25m2/人。(4)土地实际上的单位所有制造成了城市建设管理上的困难。(5)绿地面积不足。(6)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城市规划现状:1989年12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是我国城市建设领域的第一部法律.2008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乡规划是一项政府职能。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具体编制由具有相应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进行。

城市规划卫生的任务

是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增强和充分利用对人群健康有利的自然的和城市的环境因素,消除和控制其不利因素,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吴良镛院士说,我们现在的任务:“究天人之际”,讲究人工跟自然结合;“通古今之变”,保护城市的原来历史;“评中外得失”,要吸取外国好的地方;“成一家之言”,应形成中国自己的声音、创造自己的理论和好作品。“看看你的城市,就知道你的城市在追求什么”——美国城市规划专家撒利宁的这句话告诉人们如何经营城市。-----哈尔滨市城市战略规划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加、日、韩以及北京、上海等地20位著名规划专家聚首省城,共同为哈尔滨出谋划策。将哈尔滨市建成新世纪环境宜人、城在林中、道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文化内容丰富的生态城市。构筑以松花江为轴,形成主要生态廊道以何家沟、马家沟、阿什河及其支流信义沟、松北水系形成四个次要生态廊道的“南河北岛东山西湖”生态格局。憧憬未来,哈尔滨将成为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