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验相关资料课件演示整理_第1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相关资料课件演示整理_第2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相关资料课件演示整理_第3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相关资料课件演示整理_第4页
血栓与止血检验相关资料课件演示整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栓与止血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指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相关筛选检验:1出血时间(BT)2血小板计数(PLT)3血块收缩时间(CRT)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又称束臂试验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1.出血时间测定(BT)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临床常见病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症)、凝血因子缺乏(临床常见病有vWD、DIC)、血管异常(临床常见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药物影响(如乙酰水杨酸、潘生丁等)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1.出血时间测定(BT)原理:2.血小板计数(PLT)略2.血小板计数(PLT)略3.血块收缩试验(CRT)原理:参考值:48%~64%临床意义:收缩不良或不收缩见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无力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及凝血障碍、红细胞增多症等。3.血块收缩试验(CRT)原理: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RF)

原理:参考值:男<5个,女<10个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遗传性毛细知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或P缺乏症、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血管性血友病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RF)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指凝血和纤溶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相关筛选检验:1全血凝固时间(CT)2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1.全血凝固时间(CT)略1.全血凝固时间(CT)略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原理:在37℃条件下,在血浆中加入以白陶土(激活剂)和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悬液及Ca++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参考值:32~43秒临床意义:延长:见内源性凝血系统因子缺乏及II、V、X因子、纤维蛋白原缺乏、抗凝物质增多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原理:在37℃条件下3.凝血酶原测定(PT)原理: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Ca++,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时间。参考值:PT11~15秒

INR0.8~1.5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缺乏及II、V、X因子、纤维蛋白原缺乏、抗凝物质增多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3.凝血酶原测定(PT)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检验相关筛选检验: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ELT)2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

(FDP)3血浆D-二聚体检测(D-D)

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检验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ELT)原理:血浆优球蛋白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纤溶酶原活化剂等,但不含有纤溶酶抑制物。在pH4.5时使优球蛋白沉淀,经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并将此沉淀(即优球蛋白)溶于缓冲液中,再加入适量的钙溶液(加钙法)或凝血酶(酶法)使其凝固,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即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参考值:加钙法:129.8+41.1min

加酶法:l57.5+59.1min临床意义缩短(小于70min):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延长: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形成性疾病和应用抗纤溶药物等。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ELT)原理:血浆优球蛋白中

2.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原理:胶乳凝集法在血清中加入用特异性抗纤维蛋白(原)D、E片段抗体标记的胶乳颗粒悬液,与血清中FDP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胶乳颗粒凝集。参考值:<5m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肺梗死、DVT、溶栓治疗、白血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等。2.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原理:胶乳凝3.D-二聚体测定(DD)原理:胶乳凝集法

ELISA法参考值:<200µg/L临床意义:

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鉴别指标是溶栓治疗监测指标增高见于继发性纤溶、血栓形成及临床出血。3.D-二聚体测定(DD)原理:胶乳凝集法二、血管壁(内皮)检验相关检验: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2血浆内皮素-1检测

(ET-1)3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测定(TM:Ag)4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测定(6-k-PGF1a)二、血管壁(内皮)检验相关检验: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94.1%±32.5%临床意义: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增高见于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塞等)、肾病(急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糖尿病、大手术后等。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原理:免疫火箭电2.血浆内皮素-1检测(ET-1)原理:ELISA法参考值:<5n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绞痛、肺动脉高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缺血性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支气管哮喘、休克等。2.血浆内皮素-1检测(ET-1)原理:ELISA法3.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测定(TM:Ag)原理:放射免疫法参考值:20~35µ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部分脑血栓、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测定(TM:Ag)原理:放射免疫法4.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测定(6-k-PGF1a)原理:ELISA法参考值:17.9±7.2ng/L临床意义:减少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变、肿瘤转移、肾小球病变、周围血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4.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测定(6-k-PGF1a)原理三、血小板相关检测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AIg)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5.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测定6.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7.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三、血小板相关检测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原理:丙二醛(MDA)法与血栓烷B2(TXB2)法由于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使MDA与TXB2合成受抑,故血小板MDA与TXB2含量减低。与此同时因新生血小板未受阿司匹林的抑制,故其MDA与TXB2含量正常。因此观察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MDA与TXB2的恢复曲线可以推断出血小板生存时间。参考值:MDA法PST为10.8±4.2d;TXB2法PST为9.3±1.7d临床意义:

缩短: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消耗过多性疾病: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妊高征、恶性肿瘤等。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原理:丙二醛(MDA)法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AIg)原理:ELISA法参考值:PAIgG0~78.8ng/107血小板

PAIgA0~2.0ng/107血小板

PAIgM0~7.0ng/107血小板

PAC30~18ng/107血小板临床意义:增高见ITP、SLE、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Evan综合症、良性单株丙球蛋白血症等。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AIg)原理:ELISA法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原理: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受损血管表面或异物表面的特性,测定一定量血液与一定异物面积接触前后血小板数,即可求出血小板粘附率。参考值:玻璃柱法:62.5%±5.61%

玻璃球旋转法:34.9%±5.95%

玻璃滤器法:31.9%±10.9%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深静脉血栓、肾小球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口服避孕药、切脾术后。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vWD、巨血小板综合症、MDS、尿毒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硬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原理: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受损血管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原理:比浊法加入诱导剂前后,富含血小板血浆浊度变化。参考值:ADP0.5mmol/L35~75%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深部静脉血栓等。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症、纤维蛋白原降低、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原理:比浊法加入诱导剂前后5.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测定

原理:PF3是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膜表面磷脂(即磷脂酰丝氨酸),是凝血的重要成分。当PF3缺乏时凝血即有异常。本试验将正常人和病人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交叉配合,以白陶土作活化剂,促使PF3形成,再测定各组标本的复钙时间,比较各组时差,从而得知PF3是否有缺陷。参考值:第l组比第2组的结果延长不超过5s。若延长超过5s,则为PF3有效性减低。第3组与第4组为对照,在血友病时第3组亦会延长。临床意义:PF3aT减低见于先天性PF3缺乏症、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以及肝硬化、尿毒症、异常蛋白血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SLE、血小板减少症、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5.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测定6.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原理:用抗人血小板膜GPIb、GPlIb和GPlla单克隆抗体与被检者血小板膜相应糖蛋白的特异免疫反应的原理,通过放射免疫分析可以定量测定血小板膜相应GP的含量。参考值:每个血小板含GPIb分子数为(1.54±0.49)×104;

GPⅡb/GPⅢa分子数为(5.45±1.19)×104临床意义:GPIb缺乏: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GPⅡb/GPⅢa缺乏:见于血小板无力症6.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原理:用抗人血小板膜GPIb7.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包括:血浆ß-血小板球蛋白(ß-TG)、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原理:ELISA法参考值:ß-TG16.4±9.8µg/LGMP-140(1.61±0.72)X1010分子数/LPF43.2±2.3µg/L临床意义: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表示血小板被激活及释放反应亢进,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糖尿病血管病变、尿毒症预后有重要意义。7.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包括:血浆ß-血小板球蛋四、凝血因子检验常用血液制剂中所含有的因子1.正常混合血浆:含有除Ⅳ、Ⅲ外所有凝血因子2.正常人血清:含Ⅶ、Ⅹ、Ⅺ、Ⅻ乏Ⅰ、Ⅱ

3.正常人贮存血浆(正常人血浆于37℃中贮存24小时或于冰箱贮存2周):乏Ⅲ、Ⅳ、Ⅴ、Ⅷ4.正常人贮存血清(正常人血清于4℃贮存1周):乏Ⅰ、Ⅱ、Ⅴ、Ⅷ5.正常人硫酸钡吸附血浆:乏Ⅱ、Ⅲ、Ⅳ、Ⅶ、Ⅸ、Ⅹ6.正常吸附血清:含Ⅺ、Ⅻ四、凝血因子检验常用血液制剂中所含有的因子四、凝血因子检验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及纠正试验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检测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检测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四、凝血因子检验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及纠正试验1.简易凝血活酶生成(STGT)及纠正试验

原理:STGT是用受检者稀释全血溶液作为试验所需的全部凝血因子的来源,自身红细胞溶解产物替代

PF3,按一定时间加入基质血浆(提供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活酶生成所需时间,以检查内源凝血系统凝血活酶生成有无障碍。纠正试验:在STGT延长的受检稀释全血溶血液中分别加入1/100容量的正常硫酸钡吸附血浆、正常血清和正常新鲜血浆,分别测定正常基质血浆的最短凝固时间,以确定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缺陷的因子。2、参考值:最短的凝固时间小于15S(10-14S)临床意义:检测凝血因子缺乏及抗凝物质存在。1.简易凝血活酶生成(STGT)及纠正试验

原理:STGT是2.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检测

原理:将受检血浆分别与乏因子Ⅱ、Ⅴ、Ⅶ、Ⅹ基质血浆混合,再加免脑粉浸出液和钙溶液,分别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将受检者血浆测定结果与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比较,分别计算各自的因子Ⅱ:C、Ⅴ:C、Ⅶ:C、Ⅹ:C促凝活性。参考值:FⅡ:C:97.7%±16.7%FⅤ:C:102.4%±30.9%FⅦ:C:103%±17.3%FⅩ:C:103%±19.0%临床意义:本试验是继外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异常,进而直接检测诸因子促凝活性的更更敏感、更可靠指标。增高见血栓性疾病;减低见肝病变、维生素K缺乏、DIC、口服抗凝剂、抑制物存在。2.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检测

原理:将受检血浆分别3.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检测原理:受检血浆中分别加入乏FⅧ、Ⅸ、Ⅺ、Ⅻ的基质血浆、白陶土脑磷脂悬液和钙溶液,分别记录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FⅧ:C、Ⅸ:C、Ⅺ:C、Ⅻ: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参考值:FⅧ:C:103%±25.7%FⅨ:C:98.1%±30.4%FⅪ:C:100%±18.4%FⅫ:C:92.4%±20.7%临床意义:本试验是在内源凝血筛选试验的基础上,省略以往逐级筛选和纠正试验,直接检测各自相应凝血因子促活性的更为理想和直观的实验方法,同时也是血友病评价和分型的重要指标之一。增高见血栓性疾病;减低见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肝病变、维生素K缺乏、DIC、口服抗凝剂、抑制物存在。3.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检测原理:受检血浆中分别加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

(1)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原理:受检血浆加入钙离子,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将凝块置5mol/L尿素溶液中,凝块溶解表明受检血浆缺乏因子ⅩⅢ,反之,凝块不溶,则表明受检血浆不缺乏因子ⅩⅢ。参考值:24小时凝块不溶临床意义:见先天性和后天性因子ⅩⅢ缺乏,肝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DIC、原发纤溶、转移性肝癌、恶性淋巴瘤等。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

(1)凝血因子ⅩⅢ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2)凝血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FⅩⅢaAg:100.4%±12.9%FⅩⅢßAg:98.8%±12.5%临床意义:先天性因子ⅩⅢ缺乏症纯合子型FⅩⅢaAg≦1%,FⅩⅢßAg轻度减低;杂合子型FⅩⅢaAg≦50%,FⅩⅢßAg正常。后天性因子ⅩⅢ缺乏症,见肝病变、原发纤溶、急性心梗、急性白血病,ITP、DIC、SLE、恶性淋巴瘤等。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2)凝血因子ⅩⅢ亚基五.生理性抗凝蛋白检验

1.抗凝血酶检测2.蛋白C检测3.血浆蛋白S抗原检测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五.生理性抗凝蛋白检验

1.抗凝血酶检测1.抗凝血酶检测(1)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加入过量凝血酶,使AT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多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其显色深浅与多余的凝血酶呈正相关,而与AT呈负相关。参考值:108.5%±5.3%临床意义:增高见血友病、和再障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AT缺乏症,后者见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肝病、肾病综合症等。1.抗凝血酶检测(1)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检测1.抗凝血酶检测(2)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0.29±0.06g/L临床意义:增高见血友病、和再障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AT缺乏症,后者见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肝病、肾病综合症等。1.抗凝血酶检测(2)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检测2.蛋白C检测(1)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加入蛋白C激活剂,蛋白C被激活为活化蛋白C,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其显色深浅与蛋白C含量呈平行关系。参考值:108.24%±13.18%临床意义:增高见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妊娠后期、炎症及疾病急性期。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蛋白C缺陷,后者见DIC、肝功能不全、手术后、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等。2.蛋白C检测(1)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2.蛋白C检测(2)血浆蛋白C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102.5±20.1%临床意义:增高见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妊娠后期、炎症及疾病急性期。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蛋白C缺陷,后者见DIC、肝功能不全、手术后、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等。2.蛋白C检测(2)血浆蛋白C抗原检测3.血浆蛋白S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TPS:96.6±9.8%FPS:40.4±11.6%临床意义: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蛋白S缺乏症,后者见肝疾病、口服抗凝剂等。3.血浆蛋白S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检测

原理:ELISA法。参考值:97.5±26.6µg/L临床意义:增高生理性见老年人和妊娠,病理性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期。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缺乏,前者易患血栓性疾病,后者常见DIC、大手术、脓毒血症。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检测

原理:ELISA法。六.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1.复钙交叉试验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3.普通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4.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5.狼疮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六.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1.复钙交叉试验1.复钙交叉试验原理:受检血浆复钙时间延长不能被1/10量正常血浆纠正,提示受检血浆中存在抗凝物质。参考值:2.2—3.8min临床意义:延长见反复输血的血友病、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胰腺疾病。1.复钙交叉试验原理:受检血浆复钙时间延长不能被1/10量正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1)凝血酶时间检测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参考值:16—18秒临床意义: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见DIC、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纤溶、肝病、肝素及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FDP增多。缩短见异常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1)凝血酶时间检测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2)凝血酶纠正试验时间检测原理:甲苯胺蓝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在凝血酶时间延长受检血浆中加入甲苯胺蓝后,血浆凝血酶时间恢复正常或明显缩短,则表示受检血浆中肝素或肝素样物质增多。参考值:△TT≧5秒临床意义:血中类肝素物质增多,见于过敏性休克、严重肝病DIC、使用氮芥及放疗后患者。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2)凝血酶纠正试验时间检测3.普通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0U/L临床意义:用于肝素防治过程中用量的监测。3.普通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4.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原理:Bethesda法。参考值:FⅧ:C:100%临床意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出现见于反复输血或接受抗血友病球蛋白治疗的血友病A患者,也可见于某些免疫性疾病和妊娠期妇女。4.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原理:Bethesda法。5.狼疮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

原理:改良Russell蝰蛇毒稀释法。参考值:0.8—1.2临床意义:狼疮抗凝物质阳性见于SLE、自发性流产、也可见于某些血栓形成性疾病。5.狼疮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

原理:改良Russel七.纤溶活性检验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4.纤溶酶原的检测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七.纤溶活性检验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原理: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3P),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释放出肽A、B后转变FM,Fib在PL的作用下产生FDP,FM与FDP可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硫酸鱼精蛋白可使该复合物的FM游离,FM可自行聚合呈肉眼可见的纤维网状、絮状或胶冻状,此为阳性反应结果。参考值:正常人为阴性临床意义:3P试验对继发性纤溶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差。建议用D二聚体来代替3P试验。阳性:DIC早、中期,外科大手术后、严重感染、人工流产、分娩、肝病变以及呕血、咯血等。阴性:正常人、DIC晚期和原发性纤溶。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原理: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300—600U/ml临床意义:增高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见DIC、药物治疗。减低纤溶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高脂血症、手术及口服避孕药。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抗原检测原理:ELISA法。参考值:1.5—10.5µg/L临床意义:增高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见DIC、药物治疗。减低纤溶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高脂血症、手术及口服避孕药。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100—1000U/L临床意义:增高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见DIC、药物治疗。减低见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抗原检测原理:SDS凝胶密度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PA,与PAI形成复合物,于SDS凝胶板上电泳、染色、扫描。参考值:﹤1U/ml临床意义:增高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见DIC、药物治疗。减低见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4.纤溶酶原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75%—140%临床意义: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PLG缺陷症、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肝病等获得性纤溶酶原缺乏症。

4.纤溶酶原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检测4.纤溶酶原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抗原检测原理:ELISA法。参考值:0.22±0.03g/L临床意义: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PLG缺陷症、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肝病等获得性纤溶酶原缺乏症。

4.纤溶酶原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抗原检测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

(1)血浆a2-抗纤溶酶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800—1200U/L临床意义:增高见动、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分娩后等。减低见肝病、DIC、手术后、先天性a2-抗纤溶酶缺乏症。

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

(1)血浆a2-抗纤溶酶活性检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2)血浆a2-抗纤溶酶抗原检测原理:ELISA法。参考值:1500±300U/L临床意义:增高见动、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分娩后等。减低见肝病、DIC、手术后、先天性a2-抗纤溶酶缺乏症。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2)血浆a2-抗纤溶酶抗原检测八.血液流变学检测1.全血粘度测定2.血浆粘度测定3.红细胞变形性测定4.红细胞电泳检测八.血液流变学检测1.全血粘度测定1.全血粘度测定

原理:毛细管式粘度计测定法旋转锥板式粘度计测定法参考值: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DVT、糖尿病、高脂血症、恶性肿瘤、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大面积烧伤等。减低见于各种贫血。1.全血粘度测定

原理:毛细管式粘度计测定法2.血浆粘度测定原理:同全血粘度参考值: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浆球蛋白和血脂增高的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2.血浆粘度测定原理:同全血粘度3.红细胞变形性测定原理:微孔滤膜滤过法参考值:红细胞滤过指数0.19±0.10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红细胞变形性减低的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高脂血病、糖尿病、高血压等。3.红细胞变形性测定原理:微孔滤膜滤过法4.红细胞电泳检测原理: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方向移动。参考值:红细胞自身电泳时间:

16.5±0.85秒临床意义:红细胞电泳速度减慢常见于缺铁性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中风、静脉血栓、药物等。4.红细胞电泳检测原理: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方九.血栓前状态

是指血液中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某些变化,引起血粘度增高和血流减慢等一系列的病理状态。九.血栓前状态是指血液中有形成分和无形成九.血栓前状态筛选试验:PLT、PAgT、APTT、PT、TXB2、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测定特异性试验:vWF:Ag、ß-TG、PF4、GMP-140、TAT、AT-III、t-PA、PAI、FPA、PAP、F1+2

、Bß1-42、Bß15-42九.血栓前状态筛选试验:PLT、PAgT、APTT、PT、1.血浆血栓烷B2测定(TXB2)

原理:ELISA法参考值:76.3±48.1n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糖尿病、肿瘤、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大手术后等。减低:见于先天性花生四稀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服用阿司匹林、苯磺唑酮、咪唑等药物。1.血浆血栓烷B2测定(TXB2)

2.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检测(F1+2)原理:ELISA法参考值:0.67±0.19n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DIC、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白血病、先天和获得性AT缺乏症、蛋白C和蛋白S缺乏症、口服避孕药及雌激素治疗等。减低:见于口服抗凝剂药物。2.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检测(F1+2)原理:ELISA3.血浆纤维蛋白肽A检测(FPA)原理:ELISA法参考值:男1.83±0.61µg/L

女2.24±1.04µ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DIC、脑栓死、恶性肿瘤、SLE、妊娠晚期、妊高症、肾小球肾炎、大面积烧伤。3.血浆纤维蛋白肽A检测(FPA)原理:ELISA法4.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TAT)原理:ELISA法参考值:1.45±0.4µ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DIC、白血病等。降低:见肝素和纤溶治疗有效后。4.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TAT)原理:ELISA5.血浆纤溶酶-a2-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PAP)原理:ELISA法参考值:﹤0.8m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梗死深静脉血栓、DIC、白血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溶栓治疗、肾病综合症等。5.血浆纤溶酶-a2-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PAP)原理:E6.纤维蛋白肽Bß1-42、Bß15-42测定原理:荧光色谱法参考值:纤维蛋白肽Bß1-420.74—2.24nmol/L

纤维蛋白肽Bß15-421.56±1.2nmol/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纤维蛋白肽Bß1-42增高见原发纤溶纤维蛋白肽Bß15-42增高见继发纤溶6.纤维蛋白肽Bß1-42、Bß15-42测定原理:荧光色谱谢谢谢谢1.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这决定了人类活动的预期性、目的性。2.人类社会是有组织的。这种组织性决定了人类活动的秩序性、规则性,导致人类活动的领导与被领导、权威与服从关系的确立。3.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从这三方面来说,人类社会从其诞生开始,就有了领导活动。4.是若干领导者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度科学地排列组合起来的,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具有高度组织性和能动性的有机整体。这一集体,由其中的最高层的领导者负责和统领,次级领导者充当集体成5.第一种方法是不提及纠纷的具体内容,晓以大义。这种调解法就是告诉纠纷的一方或双方,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6.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行必要的更新;其中,尤以某些词语在词性、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新词汇的不断涌现最为显著。7.磁砖是一种陶瓷,但许多人并不知道,陶是陶而瓷是瓷,陶瓷是对它们的合称,实际上指的是两回事。

8.在历史上,陶器比瓷器的出现要早得多,比如我国彩陶时期,距今约有七千年左右,而到了商代才有原始青瓷,可以说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在空调空调压缩机的电动机绝缘击穿、匝间短路或绕组烧毁以后,由于电动机烧毁后产生大量酸性氧化物而使制冷系统受到污染。10.因此,除了要更换压缩机、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之外,还要对整个制冷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轻度污染时制冷系统内冷冻油没有完全污染,从压缩机的工艺管放出制冷剂和冷冻油时,油的颜色是透明的。若用石蕊试纸试验,油呈淡黄色。感谢观看!1.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这决定了人类活动的预期性、目的性。感血栓与止血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指血管壁和血小板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相关筛选检验:1出血时间(BT)2血小板计数(PLT)3血块收缩时间(CRT)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FT)又称束臂试验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1.出血时间测定(BT)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延长见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临床常见病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症)、凝血因子缺乏(临床常见病有vWD、DIC)、血管异常(临床常见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药物影响(如乙酰水杨酸、潘生丁等)缩短见于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

1.出血时间测定(BT)原理:2.血小板计数(PLT)略2.血小板计数(PLT)略3.血块收缩试验(CRT)原理:参考值:48%~64%临床意义:收缩不良或不收缩见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无力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及凝血障碍、红细胞增多症等。3.血块收缩试验(CRT)原理: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RF)

原理:参考值:男<5个,女<10个临床意义:阳性见于遗传性毛细知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或P缺乏症、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血管性血友病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CRF)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指凝血和纤溶异常所引起的止血功能缺陷。相关筛选检验:1全血凝固时间(CT)2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检验:1.全血凝固时间(CT)略1.全血凝固时间(CT)略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原理:在37℃条件下,在血浆中加入以白陶土(激活剂)和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悬液及Ca++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参考值:32~43秒临床意义:延长:见内源性凝血系统因子缺乏及II、V、X因子、纤维蛋白原缺乏、抗凝物质增多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原理:在37℃条件下3.凝血酶原测定(PT)原理:在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Ca++,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时间。参考值:PT11~15秒

INR0.8~1.5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缺乏及II、V、X因子、纤维蛋白原缺乏、抗凝物质增多等。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3.凝血酶原测定(PT)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检验相关筛选检验: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ELT)2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

(FDP)3血浆D-二聚体检测(D-D)

一、血栓与止血的筛选检验纤溶活性增强的筛选检验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ELT)原理:血浆优球蛋白中含有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和纤溶酶原活化剂等,但不含有纤溶酶抑制物。在pH4.5时使优球蛋白沉淀,经离心除去纤溶抑制物,并将此沉淀(即优球蛋白)溶于缓冲液中,再加入适量的钙溶液(加钙法)或凝血酶(酶法)使其凝固,观察凝块完全溶解所需时间,即为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参考值:加钙法:129.8+41.1min

加酶法:l57.5+59.1min临床意义缩短(小于70min):表明纤溶活性增强,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亢进。延长:表明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形成性疾病和应用抗纤溶药物等。1.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ELT)原理:血浆优球蛋白中

2.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原理:胶乳凝集法在血清中加入用特异性抗纤维蛋白(原)D、E片段抗体标记的胶乳颗粒悬液,与血清中FDP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胶乳颗粒凝集。参考值:<5m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症、DIC、恶性肿瘤、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肺梗死、DVT、溶栓治疗、白血病、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等。2.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FDP)原理:胶乳凝3.D-二聚体测定(DD)原理:胶乳凝集法

ELISA法参考值:<200µg/L临床意义:

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原发性纤溶与继发性纤溶鉴别指标是溶栓治疗监测指标增高见于继发性纤溶、血栓形成及临床出血。3.D-二聚体测定(DD)原理:胶乳凝集法二、血管壁(内皮)检验相关检验: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2血浆内皮素-1检测

(ET-1)3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测定(TM:Ag)4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测定(6-k-PGF1a)二、血管壁(内皮)检验相关检验: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94.1%±32.5%临床意义: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增高见于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塞等)、肾病(急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及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糖尿病、大手术后等。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VwF:Ag)原理:免疫火箭电2.血浆内皮素-1检测(ET-1)原理:ELISA法参考值:<5n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绞痛、肺动脉高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缺血性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支气管哮喘、休克等。2.血浆内皮素-1检测(ET-1)原理:ELISA法3.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测定(TM:Ag)原理:放射免疫法参考值:20~35µg/L临床意义:增高见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部分脑血栓、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闭塞性脉管炎患者。3.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抗原测定(TM:Ag)原理:放射免疫法4.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测定(6-k-PGF1a)原理:ELISA法参考值:17.9±7.2ng/L临床意义:减少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变、肿瘤转移、肾小球病变、周围血管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4.血浆6-酮-前列腺素F1a测定(6-k-PGF1a)原理三、血小板相关检测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AIg)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5.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测定6.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7.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三、血小板相关检测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原理:丙二醛(MDA)法与血栓烷B2(TXB2)法由于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使MDA与TXB2合成受抑,故血小板MDA与TXB2含量减低。与此同时因新生血小板未受阿司匹林的抑制,故其MDA与TXB2含量正常。因此观察口服阿司匹林后血小板MDA与TXB2的恢复曲线可以推断出血小板生存时间。参考值:MDA法PST为10.8±4.2d;TXB2法PST为9.3±1.7d临床意义:

缩短: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紫癜、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消耗过多性疾病: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US);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伴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妊高征、恶性肿瘤等。1.血小板生存时间(PST)测定原理:丙二醛(MDA)法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AIg)原理:ELISA法参考值:PAIgG0~78.8ng/107血小板

PAIgA0~2.0ng/107血小板

PAIgM0~7.0ng/107血小板

PAC30~18ng/107血小板临床意义:增高见ITP、SLE、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Evan综合症、良性单株丙球蛋白血症等。2.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测定(PAIg)原理:ELISA法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原理: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受损血管表面或异物表面的特性,测定一定量血液与一定异物面积接触前后血小板数,即可求出血小板粘附率。参考值:玻璃柱法:62.5%±5.61%

玻璃球旋转法:34.9%±5.95%

玻璃滤器法:31.9%±10.9%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深静脉血栓、肾小球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口服避孕药、切脾术后。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vWD、巨血小板综合症、MDS、尿毒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硬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3.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原理: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受损血管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原理:比浊法加入诱导剂前后,富含血小板血浆浊度变化。参考值:ADP0.5mmol/L35~75%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深部静脉血栓等。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血小板综合症、纤维蛋白原降低、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等。4.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原理:比浊法加入诱导剂前后5.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测定

原理:PF3是血小板在活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膜表面磷脂(即磷脂酰丝氨酸),是凝血的重要成分。当PF3缺乏时凝血即有异常。本试验将正常人和病人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交叉配合,以白陶土作活化剂,促使PF3形成,再测定各组标本的复钙时间,比较各组时差,从而得知PF3是否有缺陷。参考值:第l组比第2组的结果延长不超过5s。若延长超过5s,则为PF3有效性减低。第3组与第4组为对照,在血友病时第3组亦会延长。临床意义:PF3aT减低见于先天性PF3缺乏症、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以及肝硬化、尿毒症、异常蛋白血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SLE、血小板减少症、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5.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PF3aT)测定6.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原理:用抗人血小板膜GPIb、GPlIb和GPlla单克隆抗体与被检者血小板膜相应糖蛋白的特异免疫反应的原理,通过放射免疫分析可以定量测定血小板膜相应GP的含量。参考值:每个血小板含GPIb分子数为(1.54±0.49)×104;

GPⅡb/GPⅢa分子数为(5.45±1.19)×104临床意义:GPIb缺乏: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GPⅡb/GPⅢa缺乏:见于血小板无力症6.血小板膜糖蛋白(GP)测定原理:用抗人血小板膜GPIb7.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包括:血浆ß-血小板球蛋白(ß-TG)、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原理:ELISA法参考值:ß-TG16.4±9.8µg/LGMP-140(1.61±0.72)X1010分子数/LPF43.2±2.3µg/L临床意义: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表示血小板被激活及释放反应亢进,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糖尿病血管病变、尿毒症预后有重要意义。7.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血小板活化指标包括:血浆ß-血小板球蛋四、凝血因子检验常用血液制剂中所含有的因子1.正常混合血浆:含有除Ⅳ、Ⅲ外所有凝血因子2.正常人血清:含Ⅶ、Ⅹ、Ⅺ、Ⅻ乏Ⅰ、Ⅱ

3.正常人贮存血浆(正常人血浆于37℃中贮存24小时或于冰箱贮存2周):乏Ⅲ、Ⅳ、Ⅴ、Ⅷ4.正常人贮存血清(正常人血清于4℃贮存1周):乏Ⅰ、Ⅱ、Ⅴ、Ⅷ5.正常人硫酸钡吸附血浆:乏Ⅱ、Ⅲ、Ⅳ、Ⅶ、Ⅸ、Ⅹ6.正常吸附血清:含Ⅺ、Ⅻ四、凝血因子检验常用血液制剂中所含有的因子四、凝血因子检验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及纠正试验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检测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检测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四、凝血因子检验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及纠正试验1.简易凝血活酶生成(STGT)及纠正试验

原理:STGT是用受检者稀释全血溶液作为试验所需的全部凝血因子的来源,自身红细胞溶解产物替代

PF3,按一定时间加入基质血浆(提供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测定凝血活酶生成所需时间,以检查内源凝血系统凝血活酶生成有无障碍。纠正试验:在STGT延长的受检稀释全血溶血液中分别加入1/100容量的正常硫酸钡吸附血浆、正常血清和正常新鲜血浆,分别测定正常基质血浆的最短凝固时间,以确定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缺陷的因子。2、参考值:最短的凝固时间小于15S(10-14S)临床意义:检测凝血因子缺乏及抗凝物质存在。1.简易凝血活酶生成(STGT)及纠正试验

原理:STGT是2.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检测

原理:将受检血浆分别与乏因子Ⅱ、Ⅴ、Ⅶ、Ⅹ基质血浆混合,再加免脑粉浸出液和钙溶液,分别作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将受检者血浆测定结果与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比较,分别计算各自的因子Ⅱ:C、Ⅴ:C、Ⅶ:C、Ⅹ:C促凝活性。参考值:FⅡ:C:97.7%±16.7%FⅤ:C:102.4%±30.9%FⅦ:C:103%±17.3%FⅩ:C:103%±19.0%临床意义:本试验是继外源凝血系统筛选试验异常,进而直接检测诸因子促凝活性的更更敏感、更可靠指标。增高见血栓性疾病;减低见肝病变、维生素K缺乏、DIC、口服抗凝剂、抑制物存在。2.血浆因子Ⅱ、Ⅴ、Ⅶ、Ⅹ促凝活性检测

原理:将受检血浆分别3.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检测原理:受检血浆中分别加入乏FⅧ、Ⅸ、Ⅺ、Ⅻ的基质血浆、白陶土脑磷脂悬液和钙溶液,分别记录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从各自的标准曲线中,分别计算出受检血浆中FⅧ:C、Ⅸ:C、Ⅺ:C、Ⅻ:C相当于正常人的百分率(%)参考值:FⅧ:C:103%±25.7%FⅨ:C:98.1%±30.4%FⅪ:C:100%±18.4%FⅫ:C:92.4%±20.7%临床意义:本试验是在内源凝血筛选试验的基础上,省略以往逐级筛选和纠正试验,直接检测各自相应凝血因子促活性的更为理想和直观的实验方法,同时也是血友病评价和分型的重要指标之一。增高见血栓性疾病;减低见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肝病变、维生素K缺乏、DIC、口服抗凝剂、抑制物存在。3.血浆因子Ⅷ、Ⅸ、Ⅺ、Ⅻ促凝活性检测原理:受检血浆中分别加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

(1)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原理:受检血浆加入钙离子,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凝块,将凝块置5mol/L尿素溶液中,凝块溶解表明受检血浆缺乏因子ⅩⅢ,反之,凝块不溶,则表明受检血浆不缺乏因子ⅩⅢ。参考值:24小时凝块不溶临床意义:见先天性和后天性因子ⅩⅢ缺乏,肝病变、系统性红斑狼疮、DIC、原发纤溶、转移性肝癌、恶性淋巴瘤等。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

(1)凝血因子ⅩⅢ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2)凝血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FⅩⅢaAg:100.4%±12.9%FⅩⅢßAg:98.8%±12.5%临床意义:先天性因子ⅩⅢ缺乏症纯合子型FⅩⅢaAg≦1%,FⅩⅢßAg轻度减低;杂合子型FⅩⅢaAg≦50%,FⅩⅢßAg正常。后天性因子ⅩⅢ缺乏症,见肝病变、原发纤溶、急性心梗、急性白血病,ITP、DIC、SLE、恶性淋巴瘤等。4.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和亚基抗原检测(2)凝血因子ⅩⅢ亚基五.生理性抗凝蛋白检验

1.抗凝血酶检测2.蛋白C检测3.血浆蛋白S抗原检测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五.生理性抗凝蛋白检验

1.抗凝血酶检测1.抗凝血酶检测(1)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加入过量凝血酶,使AT与凝血酶形成1:1复合物,多余的凝血酶作用于发色底物S-2238,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其显色深浅与多余的凝血酶呈正相关,而与AT呈负相关。参考值:108.5%±5.3%临床意义:增高见血友病、和再障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AT缺乏症,后者见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肝病、肾病综合症等。1.抗凝血酶检测(1)血浆抗凝血酶活性检测1.抗凝血酶检测(2)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0.29±0.06g/L临床意义:增高见血友病、和再障等疾病的急性出血期及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AT缺乏症,后者见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肝病、肾病综合症等。1.抗凝血酶检测(2)血浆抗凝血酶抗原检测2.蛋白C检测(1)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加入蛋白C激活剂,蛋白C被激活为活化蛋白C,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其显色深浅与蛋白C含量呈平行关系。参考值:108.24%±13.18%临床意义:增高见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妊娠后期、炎症及疾病急性期。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蛋白C缺陷,后者见DIC、肝功能不全、手术后、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等。2.蛋白C检测(1)血浆蛋白C活性检测2.蛋白C检测(2)血浆蛋白C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102.5±20.1%临床意义:增高见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妊娠后期、炎症及疾病急性期。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蛋白C缺陷,后者见DIC、肝功能不全、手术后、口服双香豆素抗凝剂等。2.蛋白C检测(2)血浆蛋白C抗原检测3.血浆蛋白S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参考值:TPS:96.6±9.8%FPS:40.4±11.6%临床意义: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蛋白S缺乏症,后者见肝疾病、口服抗凝剂等。3.血浆蛋白S抗原检测原理:免疫火箭电泳法。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检测

原理:ELISA法。参考值:97.5±26.6µg/L临床意义:增高生理性见老年人和妊娠,病理性见慢性肾功能衰竭期。降低见先天和获得性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缺乏,前者易患血栓性疾病,后者常见DIC、大手术、脓毒血症。4.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检测

原理:ELISA法。六.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1.复钙交叉试验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3.普通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4.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5.狼疮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六.病理性抗凝物质检验1.复钙交叉试验1.复钙交叉试验原理:受检血浆复钙时间延长不能被1/10量正常血浆纠正,提示受检血浆中存在抗凝物质。参考值:2.2—3.8min临床意义:延长见反复输血的血友病、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胰腺疾病。1.复钙交叉试验原理:受检血浆复钙时间延长不能被1/10量正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1)凝血酶时间检测原理:受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参考值:16—18秒临床意义:延长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见DIC、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原发纤溶、肝病、肝素及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FDP增多。缩短见异常蛋白血症、巨球蛋白血症。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1)凝血酶时间检测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2)凝血酶纠正试验时间检测原理:甲苯胺蓝可纠正肝素的抗凝作用,在凝血酶时间延长受检血浆中加入甲苯胺蓝后,血浆凝血酶时间恢复正常或明显缩短,则表示受检血浆中肝素或肝素样物质增多。参考值:△TT≧5秒临床意义:血中类肝素物质增多,见于过敏性休克、严重肝病DIC、使用氮芥及放疗后患者。2.凝血酶时间检测及纠正试验(2)凝血酶纠正试验时间检测3.普通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0U/L临床意义:用于肝素防治过程中用量的监测。3.普通肝素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4.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原理:Bethesda法。参考值:FⅧ:C:100%临床意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出现见于反复输血或接受抗血友病球蛋白治疗的血友病A患者,也可见于某些免疫性疾病和妊娠期妇女。4.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检测

原理:Bethesda法。5.狼疮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

原理:改良Russell蝰蛇毒稀释法。参考值:0.8—1.2临床意义:狼疮抗凝物质阳性见于SLE、自发性流产、也可见于某些血栓形成性疾病。5.狼疮抗凝物质的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

原理:改良Russel七.纤溶活性检验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4.纤溶酶原的检测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七.纤溶活性检验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原理: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lasmaprotamineparacoagulation3P),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白原释放出肽A、B后转变FM,Fib在PL的作用下产生FDP,FM与FDP可形成可溶性复合物,硫酸鱼精蛋白可使该复合物的FM游离,FM可自行聚合呈肉眼可见的纤维网状、絮状或胶冻状,此为阳性反应结果。参考值:正常人为阴性临床意义:3P试验对继发性纤溶有较好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差。建议用D二聚体来代替3P试验。阳性:DIC早、中期,外科大手术后、严重感染、人工流产、分娩、肝病变以及呕血、咯血等。阴性:正常人、DIC晚期和原发性纤溶。1.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原理: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300—600U/ml临床意义:增高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见DIC、药物治疗。减低纤溶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高脂血症、手术及口服避孕药。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1)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抗原检测原理:ELISA法。参考值:1.5—10.5µg/L临床意义:增高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见DIC、药物治疗。减低纤溶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高脂血症、手术及口服避孕药。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的检测(2)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活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100—1000U/L临床意义:增高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见DIC、药物治疗。减低见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抗原检测原理:SDS凝胶密度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PA,与PAI形成复合物,于SDS凝胶板上电泳、染色、扫描。参考值:﹤1U/ml临床意义:增高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见DIC、药物治疗。减低见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3.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4.纤溶酶原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75%—140%临床意义: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PLG缺陷症、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肝病等获得性纤溶酶原缺乏症。

4.纤溶酶原的检测(1)血浆纤溶酶原活性检测4.纤溶酶原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抗原检测原理:ELISA法。参考值:0.22±0.03g/L临床意义:增高表示纤溶活性减低,见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减低表示纤溶活性增高,见PLG缺陷症、纤溶亢进(原发和继发)、肝病等获得性纤溶酶原缺乏症。

4.纤溶酶原的检测(2)血浆纤溶酶原抗原检测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

(1)血浆a2-抗纤溶酶活性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参考值:800—1200U/L临床意义:增高见动、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肿瘤、分娩后等。减低见肝病、DIC、手术后、先天性a2-抗纤溶酶缺乏症。

5.血浆a2-抗纤溶酶的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