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_第1页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_第2页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_第3页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_第4页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汉承秦制有所变化中央政治制度汉武帝用布衣为相,并形成中朝(决策)、外朝(执行)制度东汉光武尚书台(中枢机构)

皇帝制度(完善);以后历代沿袭汉初三公制,丞相位高权重一、两汉时期的政治地方政治制度西汉初:郡(太守)、国(丞相)两制并行汉武帝:分13州(监察区),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东汉:刺史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州成地方行政区,州牧为州最高长官,形成州、郡、县三级制二、两汉时期的经济“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米石五千。”(《汉书》)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一)农业的发展●原因:汉朝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两汉统治者为何要重农抑商?①汉初经济凋敝,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而农业是百姓衣食和富家、富国的源泉,也能为战争提供物质基础,因此要重视农业。②西汉初年,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一度威胁着新生政权的生命,干扰了大一统的局面。③封建统治者要将人口固着于土地上以保障统治的稳定。分析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影响

积极作用: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对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封建统治有利。消极作用:对商业的发展起过阻碍作用。(维护了自然经济,妨碍农民的分化和国内市场的扩大,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压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青铜与铁制农具(图1)(图2:铁口锄)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耧车

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据史书记载西汉时的赵过首先创制的。这个耧车模型是一个三脚耧,工作原理是种子装在耧斗中,通过空中的耧脚将种子撒播到田地中;使用它可以同时播种三行;可同时完成三道工序(开沟、下种、覆土);可播种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

西汉的耧车●表现②水利事业发展,农耕区域扩大;③稻麦种植的推广(北方冬小麦、南方水稻耕作管理技术的进步)④耕作管理技术进步较快(代田法)⑤农学研究取得可喜成就(《汜si胜之书》《四民月令》)对比春秋战国时期与汉代的农具,说明两汉时期的有哪些进步?有些什么特点?有什么进步作用?①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广泛推广(犁壁、二牛抬杠式牛耕、一牛挽犁法)白渠

黄河泛滥西汉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汉明帝命王景治理黄河统治阶级注意环境保护

汉武帝时“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乡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木牝pin者傧而不得聚会”。该材料反映了什么?封建经济繁荣,封建剥削较重。经济发展原因的总结训练:发展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①生产关系的调整②国家统一安定③民族之间的交流④生产技术进步⑤劳动人民的贡献⑥环境保护方面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①两汉统治阶级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②两汉时期政治安定国家大一统局面③在秦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好与匈奴及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交流频繁。④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推广、铁器的使用范围的扩大。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⑥两汉统治阶级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工程。推及(二)手工业的辉煌成就1.原因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两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繁荣。部门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冶铁业冶铜业技术进步及主要成就意义锦、绣、罗、纱等多种丝绸、麻织业、棉纺织业、葛布、毛纺织、提花机两汉时期手工业发展情况表:素纱禅衣

这是1972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它是由精制的罗纹绢制成,因其没有颜色,因此而得名“素纱禅衣”。

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重约49克,折叠后可以握在手中,可谓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由此可见,汉代纺织业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水排。水排利用杠杆和水碓凸轮的机械原理,以水为动力,带动皮制排橐鼓风冶铁;它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冶铁质量。这种水排一直沿用到唐代。它的使用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

冶铁水排模型

这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的东汉墓中出土的铜奔马。铜奔马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马昂首嘶鸣,体态丰腴,三足腾空,右后是正好踏在一只正在疾飞的飞燕背上。马的造型骄健俊美,用飞燕作为陪衬,更显出快马奔腾,神速超过飞燕的情景。奔马与飞燕在这一瞬间的动作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奔马全身的着力点虽只集于一足之上,却完全符合重心平衡的原理。它充分地显示了匠师们丰富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是完美的艺术杰作。

铜奔马

(三)商业及城市的繁荣1.商业繁荣的原因①在封建经济中,商业有存在的必要。②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基础)2.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商业通道四通八达。③城市中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如长安有东、西九市,每市大小一致,市内还有高楼,用于监视市内动态。市内商肆按行列排列,整齐有序。各地物品,如山西的木材玉石,山东的鱼盐丝漆,江南的药材,北方的马匹,都作为商品来交换,并形成了较为适当的比价。④出现资产达数千万的富贾。所谓“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⑤汉族同少数民族间贸易频繁。汉朝同匈奴、鲜卑、乌桓以及西南少数民族之间贸易频繁,匈奴等少数民族“远驱牛马与汉会市”。(1)商业与贸易(2)货币的使用。(3)城市的发展繁华汉承秦制,以黄金和铜钱为主。秦汉时期是金属货币的重要发展时期,它把黄金与铜钱固定为金属货币,称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奠定了封建社会货币制度的基础。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汉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这种五铢钱从汉至隋,历时700多年,基本上行用不废。随着两汉时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在一些土地肥沃、农副产品丰富、交通便利,人口聚集的地方,逐渐形成了一批工商业集中的都会。代表性的城市有长安和“五都”。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汉长安城内的宫殿分布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城东南部为长乐宫,汉高祖时曾为视朝听政之所;城西南部的未央宫最著名。居民区在城东北宣平门附近。「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汉平帝时,人口达二十四万六千余。城西的建章宫规模宏伟。西南还有昆明池等皇家宫苑,昆明池为训练水军而开凿,兼可解决长安城水源不足的问题。西汉长安城不仅是国都,更因丝绸之路的开辟,令中外商人、使节往来络驿不绝,使其成为国际级的大都市。

洛阳是西汉时的另一大城市,其规模仅次于长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即后来的洛阳。秦、西汉时期,皆在此设有宫室,为长安以外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来更成为东汉的首都。三、两汉时期的文化黄老之学汉初选择黄老之学的原因董仲舒的思想核心董仲舒的创造黄老之学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学派帛书《老子》甲卷本、乙卷本《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先德后刑以养生”、“先德后刑顺于天”(《十六经·观》)“文武并用则天下从也”(《经法》)汉初选择黄老之学的原因秦的教训。“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贾谊《过秦论》)“秦非不欲为治理,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而用刑太极故也。”(陆贾《新语•无为》)汉初社会现实。“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史记•平准书》)董仲舒的思想核心天是宇宙及人世间最高主宰天子受命于天,秉承天意治理人事(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王服从天意,民众服从天子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春秋繁露•顺命》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者,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叁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春秋繁露•无行对》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董仲舒的创造一,哲学意义上的“天”二,阴阳五行与人事的结合三,灾异比附人事四,兴办太学,培养人才哲学意义上的“天”《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羊传》: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春秋繁露》:谓一元者,大始也。……《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始终也。……是故《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春秋繁露•玉英篇》)哲学意义上的“天”大雩者何?旱祭也。难者曰:大旱雩祭而请雨,大水鸣鼓而攻社。天地之所为,阴阳之所起也。或请焉,或怨焉者何?曰:大旱者,阳灭阴也。阳灭阴者,尊厌卑也,固其义也。虽大甚,拜请之而已,敢有加也?大水者,阴灭阳也。阴灭阳者,卑胜尊也,日食亦然,皆下犯上,以贱伤贵者,逆节也,故鸣鼓而攻之,朱丝而协之,为其不义也。此亦《春秋》之不畏强御也。故变天地之位,正阴阳之序,直行其道而不忘其难,义之至也。(《春秋繁露•精华篇》)

人之所为,与天地流通而往来响应。《春秋繁露•尧舜汤武》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生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而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春秋繁露•王道通三》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谓大忠矣。《春秋繁露•无行对》

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施行教化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教化之本原也。”“兴太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