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模块:心理现象第二模块:心理现象、行为过程、行为过程第一节认知过程教学目标:区分感觉及知觉;阐述感觉、知觉的特征;列举感觉、知觉的分类;识别感知觉的心理现象。第一节认知过程教学目标:(一)感觉sensation
一、感觉和知觉(一)感觉sensation一、感觉和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感觉的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2、感觉分类外部感觉:2、感觉分类举例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圆柱状的物体我听到一种声音我尝到一股酸酸的味道我闻到了一种香味我觉得脖子上冷飕飕的举例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圆柱状的物体感觉是人们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性条件。
感觉剥夺(隔离)实验3、感觉的作用感觉是人们进行正常3、感觉的作用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在感觉上能觉察到刺激物变化的最小差别量。4、感觉的测量——感受性及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4、感觉的测量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联觉感觉补偿
5、感觉的特征感觉适应5、感觉的特征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嗅觉适应最为迅速,“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视觉适应最为复杂——明适应及暗适应痛觉的适应最难发生——具有生物学意义
(1)感觉适应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
先后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
(2)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时,感受性发生变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通过视觉较容易产生联觉
红、橙、黄——温暖的感觉,对医院有指导。
淡蓝色——凉爽的感觉,高热降温。
紫色——镇静的感觉,安抚孕妇。
(3)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心理现象的解析课件某种感觉出现缺陷或缺失时,通过被动训练可提高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以补偿其不足。
盲人无视觉,但听觉、触觉敏感。聋哑人无听觉,但视觉特别是辨别口形的能力强
(4)感觉补偿某种感觉出现缺陷或缺失时,通过被动训练可6.感觉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感受性的影响因素:年龄、身体状况、情绪状况;感受性的年龄变化:先升后降;老年期感受性特点:视、听、触、嗅觉下降痛觉、内脏感觉提高
对光线、声响、气味感受性不同,病房强调光线柔和,“四轻”。耐心及细心!6.感觉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感受性的影响因素:年龄、身
7、痛觉7、痛觉
(1)痛觉的特征痛觉的主观体验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1)痛觉的特征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程度评分法:
视觉模拟法(VAS)
:画1条10CM的横线,左端表示无痛,右表示剧痛,中间分十等份,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程度。
(2)疼痛的评估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2)疼痛的评估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程度评分法:
视觉模拟法(VAS)
口述评分法(VerbalReport):按0,1,….10分次报告,0分时表示无痛,10分时表示剧痛。
马盖尔(McGill)问卷法:0=无痛;1=有疼痛感,但不严重;2=轻微疼痛,病人不舒适;3=疼痛,病人痛苦;4=疼痛较剧烈,有恐惧感;5=剧痛。
(2)疼痛的评估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2)疼痛的评估
(3)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心理性因素对疼痛的态度注意暗示情绪
(3)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心理性因素
对疼痛的态度个体对疼痛的态度影响个体的痛觉感受性。
生还的战士与车祸的伤者对截肢疼痛的反应个体对疼痛的态度,与个体幼年发生伤痛时父母的态度有关,从小受到的疼痛警告多,就可能成为一个容易焦虑、对疼痛过于敏感的人。
对疼痛的态度
注意对疼痛的注意与分心,所产生的疼痛感受也有所不同。大声读冒险故事,被试的痛阈上升可达16%,闹钟的声音干扰,被试痛阈上升可达38%。
注意
暗示暗示对痛觉感受性的影响可用安慰剂效应说明。在催眠过程中,暗示可以使人降低甚至丧失痛觉感受。
暗示
情绪情绪能明显影响疼痛的感受。恐惧、焦虑、失望、不耐烦,可使痛阈降低愉快、兴奋、乐观,可使痛阈提高有时,对“痛”的期待也能提高疼痛的感受。
情绪(一)感觉sensation(二)知觉perception
一、感觉和知觉(一)感觉sensation一、感觉和知觉第二模块:心理现象第二模块:心理现象、行为过程、行为过程第一节认知过程教学目标:区分感觉及知觉;阐述感觉、知觉的特征;列举感觉、知觉的分类;识别感知觉的心理现象。第一节认知过程教学目标:(一)感觉sensation
一、感觉和知觉(一)感觉sensation一、感觉和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感觉的定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温觉、冷觉、触觉和痛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2、感觉分类外部感觉:2、感觉分类举例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圆柱状的物体我听到一种声音我尝到一股酸酸的味道我闻到了一种香味我觉得脖子上冷飕飕的举例我看到了一个白色的、圆柱状的物体感觉是人们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性条件。
感觉剥夺(隔离)实验3、感觉的作用感觉是人们进行正常3、感觉的作用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在感觉上能觉察到刺激物变化的最小差别量。4、感觉的测量——感受性及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4、感觉的测量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联觉感觉补偿
5、感觉的特征感觉适应5、感觉的特征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嗅觉适应最为迅速,“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视觉适应最为复杂——明适应及暗适应痛觉的适应最难发生——具有生物学意义
(1)感觉适应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
先后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
(2)感觉对比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时,感受性发生变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感觉的同时对比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通过视觉较容易产生联觉
红、橙、黄——温暖的感觉,对医院有指导。
淡蓝色——凉爽的感觉,高热降温。
紫色——镇静的感觉,安抚孕妇。
(3)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心理现象的解析课件某种感觉出现缺陷或缺失时,通过被动训练可提高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以补偿其不足。
盲人无视觉,但听觉、触觉敏感。聋哑人无听觉,但视觉特别是辨别口形的能力强
(4)感觉补偿某种感觉出现缺陷或缺失时,通过被动训练可6.感觉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感受性的影响因素:年龄、身体状况、情绪状况;感受性的年龄变化:先升后降;老年期感受性特点:视、听、触、嗅觉下降痛觉、内脏感觉提高
对光线、声响、气味感受性不同,病房强调光线柔和,“四轻”。耐心及细心!6.感觉对护理工作的意义感受性的影响因素:年龄、身
7、痛觉7、痛觉
(1)痛觉的特征痛觉的主观体验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痛觉不存在特定的适宜刺激。(1)痛觉的特征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程度评分法:
视觉模拟法(VAS)
:画1条10CM的横线,左端表示无痛,右表示剧痛,中间分十等份,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程度。
(2)疼痛的评估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2)疼痛的评估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程度评分法:
视觉模拟法(VAS)
口述评分法(VerbalReport):按0,1,….10分次报告,0分时表示无痛,10分时表示剧痛。
马盖尔(McGill)问卷法:0=无痛;1=有疼痛感,但不严重;2=轻微疼痛,病人不舒适;3=疼痛,病人痛苦;4=疼痛较剧烈,有恐惧感;5=剧痛。
(2)疼痛的评估患者主诉法:自由表达疼痛(2)疼痛的评估
(3)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心理性因素对疼痛的态度注意暗示情绪
(3)影响痛觉感受性的心理性因素
对疼痛的态度个体对疼痛的态度影响个体的痛觉感受性。
生还的战士与车祸的伤者对截肢疼痛的反应个体对疼痛的态度,与个体幼年发生伤痛时父母的态度有关,从小受到的疼痛警告多,就可能成为一个容易焦虑、对疼痛过于敏感的人。
对疼痛的态度
注意对疼痛的注意与分心,所产生的疼痛感受也有所不同。大声读冒险故事,被试的痛阈上升可达16%,闹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