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_第1页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_第2页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_第3页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_第4页
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文(2008.7.2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路测量一般规定新建铁路工程线路平面控制测量应按分级布设的原则建网。 第一级为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第二级为线路控制网(CPn),第三级为铺轨基桩控制网(cpni)。当测区内高等级平面控制点精度和密度不能满足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的起闭要求时,应首先施测坐标框架控制网( CP0)。CP0主要是为新建铁路提供统一坐标基准,代替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点。CP0测量方案应根据线路设计行车速度及测区具体情况进行专门的技术设计。线路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应符合表 5.1.3的规定。表5.1.3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等级设计行车速度(km/h)测量方法测量等级点间距备注有柞轨道无柞轨道有柞轨道无柞轨道CP0200GPS特等50km左右一个<160CPI200GPS三等二等<4km每对点距离>800m<160GPS四等三等CPU200GPS四等三等400〜600m附(闭)合导线长度05km导线四等三等<160GPS五等四等导线一级四等CPm200导线一级一级150〜200m边角交会法50〜70m线路两侧平均60m一对点,点对间距10〜20m<160导线一级一级150〜200m边角交会法50〜70m线路两侧平均60m一对点,点对间距10〜20m注:.当CPII采用GPS测量时,CPI的点间距可4km一个点;当CPII采用导线测量时,CPI的点间距为4km一对相互通视的点。5.1.4线路高程控制网布设应符合表 5.1.4的规定。表5.1.4线路高程控制网布设要求设计行车速度(km/h)测量等级测段高差较差的限差测量方法点间距200有柞轨道三等出2、'K水准<2km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无柞轨道二等gJR水准<160有柞轨道四等i20”水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无柞轨道三等由2附水准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注:K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千米。5.1.5对于设计行车速度为200km/h铁路的无柞轨道地段,平面坐标系统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10mm/km。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测量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的测量等级应符合本规范表 5.1.3的规定。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测量工作开展前,应根据测区地形、地貌及线路工程情况进行平面控制网设计。平面控制网设计应包括控制网基准、网形和精度设计。CPI应沿线路走向布设。控制点宜设在距线路中心 50〜500m范围内,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控制点宜兼顾沿线桥梁、隧道及其他大型构(建)筑物布设施工控制网的要求。CPI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三角形和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全线(段)一次布网,整体平差。CPI应起闭于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点或 CP0控制点,一般宜每50km联测一个高等级平面控制点,全线联测高等级平面控制点的总数不宜少于 3个。CPI控制网在线路起点、终点或与其他铁路平面控制网衔接地段,应与其控制点联测,联测控制点的个数不应少于 2个。CPI控制网宜与附近的已知水准点联测。控制点应按附录A的要求埋石,并作点之记。GPS控制测量外业观测和解算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线路控制网(CPU)测量CPII控制点应起闭于CPI控制点,测量等级应符合本规范表 5.1.3的规定。CPH控制点沿线路布设,距线路中心 50〜300m,宜设在线路同侧,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稳定可靠、便于测量的地方,按本规范附录 A的规定埋石,并作点之记。CPH控制网采用GPS测量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3.2节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CPH控制点应有良好的对空通视条件,相邻点之间应通视,特别困难地区至少有一个通视点,以满足施工测量的需要。CPH网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形成由三角形或四边形组成的带状网,并与 CPI联测构成附合网。3对于部分插网必须联测三个以上的 CPI控制点。CPH控制网宜与附近的已知水准点联测,一般10km左右联测一个水准点。CPH控制网在线路起点、终点或与其它铁路平面控制网衔接地段应与其控制点联测,联测控制点数不应少于 2个。5.3.4CPH控制网采用导线测量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3.3节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导线测量应起闭于CPI控制点,附(闭)合长度不应大于5km,平均边长400〜600m。当附合导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应布设成结点网形。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控制点之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规定长度的 0.7倍。2CPH导线在线路起点、终点或与其它铁路平面控制网衔接地段应联测 2个以上控制点。线路高程控制测量线路高程控制测量应按本规范第 4章和表5.1.4的要求施测。线路高程控制点沿线路布设,并与国家水准点联测,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或闭合环。高程控制点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程控制点宜设在距线路中线 50m〜300m的范围内,一般地段每隔 2km左右设置一个,重点工程(大桥、长隧)地段应根据需要增设水准点。2高程控制点可与cpi、CPn控制点共桩,但共桩点应符合水准点的埋设要求。在大型车站、长大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附近应设置水准点。3高程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4高程控制点的埋石和式样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的规定,并绘制点之记。初测控制测量初测平面控制测量应沿线路每 10km左右布设一对GPS点,按四等精度要求施测。专业勘测需要时,应布设初测导线。初测导线起闭于初测 GPS点,并符合下列规定:1初测导线点应钉设木质方桩,必要时可用水泥包桩。2初测导线可采用GPS或全站仪测量。采用GPS测量时,按五等GPS网技术要求施测;采用全站仪测量时,按二级导线测量要求施测。初测高程按五等高程测量要求施测, 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 GPS高程测量,并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符合本规范第 4章的有关规定。2采用GPS高程测量时,拟合长度不宜大于50km,联测的已知水准点不宜少于 4个,采用多种拟合方法进行检核比较,并取 1〜2个已知高程点为检核点,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0cm。地形测量地形测量宜采用摄影测量成图,其技术指标和精度应符合铁道部现行 《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的规定。当采用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法、 GPSRTK数字化测图法、经纬仪视距法等方法测图时,应符合本节规定。地形等级应按表5.6.2的规定划分。表5.6.2地形等级表地形等级InmIV地面坡度(°)<66〜1414〜2626以上地面高差(m)<5050〜150150〜350350以上注:表内数据系指在一个测段内测图范围中的大部分地面坡度或高差而言, 地面坡度与高差有矛盾时,

一般以地面坡度为主。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符合表 5.6.3的规定。表5.6.3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地形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基本等高距(m)0.5;11;21;22;5;105;10注:同一测区的同一种比例尺地形图,宜采用同一种基本等高距。地物点在图上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表 5.6.4的规定。表5.6.4点位中误差表地形图比例尺点位中误差(mm)1:500、1:10001.61:2000I、口级地形:1.0;皿、IV级地形:1.2;困难时:1.61:5000、1:10000I、口级地形:0.5;皿、IV级地形:0.8;困难时:1.2高程注记点、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 5.6.5的规定。表5.6.5高程注记点和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表地形等级InmIV、・耍差类别比例尺、高程注记点(m)等高线(m)高程注记点(m)等高线(m)高程注记点(m)等高线(m)高程注记点(m)等高线(m)1:5000.200.250.400.500.600.750.801.001:10000.400.500.600.750.801.001.201.501:20000.600.750.961.201.602.002.002.501:50000.901.001.201.502.002.503.003.501:100001.201.502.002.503.24.004.806.00注:隐蔽和困难地区,可按上表规定放宽到 1.5倍。地形图图例符号应符合现行国家测绘局图式和铁道部铁路工程制图符号标准的规定。地形点的分布及密度,应能反映地形、地貌的真实情况,满足正确插入等高线的需要。高程注记点的高程取至分米。图根点可用导线法、光电支导线法和GPSRTK法测设,起闭于初测导线点或GPS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 0.1m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基本等高距的 1/10。在测站上作业前,应核对后视点的距离和高程, 并应重测前站所测的明显地物点或数个测点进行检查。观测时间较久及移站前均应检查后视方向。全站仪数字化测图应符合下列规定:1仪器对中误差不得大于 5mmo仪器高和棱镜高应量至厘米。2数据采集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对后视点的距离和高程进行检核,距离较差不应大于0.1测图比例尺分母X10-3(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6基本等高距。检测结果超限时,本站已测的碎部点必须重测。3观测距离应符合表5.6.10的规定。表5.6.10全站仪测图最大观测距离(m)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观测距离24036060090012004数据采集编码宜采用地形码+信息码”的形式。GPSRTK数字化测图应符合下列规定:1求解转换参数的高等级控制点应大于 4个,并应包含整个测图区域,均匀分布于周围。2数据采集开始前,宜检测1个以上不低于图根精度的已知点。平面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的 1/5。3根据测图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在 GPS控制器上设置精度指标,当点的精度满足精度指标时存储测量点成果。4在测量记录各个点时,应输入测量点的属性(点号、代码) ,必要时现场绘制草图,标明点的连接关系。5.6.12采用经纬仪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仪器对中偏差,不应大于图上的 0.05mm。2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其他点进行检核。经纬仪归零差不应大于 4'。3采用经纬仪配量角器测图,当定向边长在图上小于 10cm时,应延长定向边长。4观测地形点的竖直角不应大于 30°,观测距离应符合表5.6.12的规定。表5.6.12视距法测距最大观测距离(m)测图比例尺竖直角<12°竖直角>12°1:500100801:10002001501:20003503001:50004003505.6.13地形测绘的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1三角点、GPS点、导线点和水准点应测出其位置并注明编号及高程。2各类建筑物应分别测绘。当距离线路较远,定线不可能穿过密集的建筑物时,可只绘出总外廓,但主要街区和通道要表示。3省、县、乡等行政区划界线。4树林、竹园、果园、菜园、稻田、旱地、荒地、苗圃等各种植被及其他地类界。5铁路、公路、大车路、小路并注明去向,铁路、公路并应注明公里标的位置及里程。6各种电力线、通信线、管线、电缆及各种栅栏、地下管线、检修井等。7池塘、沟渠、河流(注明河名、流向及通航情况)、泉、井、水库、沼泽、桥梁、虹吸管、提灌设备等。8明显的不良地质分界线和坟地范围。9村镇名称、地名、道路、主要单位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10其他各种地貌、地物,当不能按实际情况测绘时,均按规定图例描绘。11使用航测地形图时,应按上述内容进行现场核对、修正,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补测。5.6.14地形图平面和高程精度的检查和质量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物点在图上的点位中误差应符合表 5.6.4的规定。2检查时点位中误差应按(5.6.14—1)、(5.6.14—2)式计算:1)当用高精度方法检查时:ms=与;^ (5614—1)n2)当用同等精度方法检查时:

ms=-2n式中 ms—检测时点位中误差 (mm);(5.6.14—2)△h一高精度检查点位与图上同名点位较差 (mm);(5.6.14—2)△ih一同精度检查点位与图上同名点位较差 (mm);n一同一地面横坡的检查点数。3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应符合表 5.6.5的规定。检查时高程中误差应按( 5.6.14—3)、(5.6.14—4)式计算:1)当用高精度方法检查时mh (5.6.14n—3)2)当用同等精度方法检查时mh=±J^L (5.6.14h2n—4)式中 mh一检测时高程中误差 (m);△h一高精度检查点的高程与图上内插高程之差 (m);△1h一同精度检查点的高程与图上内插高程之差 (m);n一同一地图横坡的检查点数。中线测量线路中线测量前,应检查测区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分布情况。 如控制点精度和密度不能满足中线测量需要时,平面应按五等GPS或一级导线、高程按五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加密。线路控制桩、中线桩、地形图、平面控制点和导线点应采用同一分度带和同一坐标系统。线路控制桩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线路控制桩可采用极坐标法、 GPSRTK法和拨角放线法测设,并钉设方桩及标志桩。2控制桩间宜通视,桩间距离宜为 200〜400m,困难时不应小于 100m,并应设在便于置镜的地方。中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铁路应注明与既有铁路接轨站的里程关系。2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和加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 50m,曲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20m。如地形平坦且曲线半径大于 800时,圆曲线内的中桩间距可为 40m。在地形变化处或设计需要时,应另设加桩。3断链宜设在百米标处,困难时可以设在整 10m桩上。不应设在车站、桥梁、隧道和曲线范围内。4隧道顶应按专业要求加桩。5新建双线铁路在左右线并行时, 应以左线钉设桩檄,并标注贯通里程。在绕行地段,两线应分别钉桩,并分别标注左右线里程。6中桩桩位限差为:纵向S/2000+0.1(S为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横向10cm。7中桩高程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或 GPSRTK测量。中桩高程宜观测两次,两次测量成果的差值不应大于 10cm。.4全站仪中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中线测量应采用出级及以上测距精度的全站仪进行施测。2线路控制桩应从平面控制点直接测设。特殊困难条件下,可从平面控制点上发展附合导线或支导线。支导线边数不应超过一条。3线路控制桩应观测一测回,取其平均值,计算测点实测坐标,以便中线加桩测量。4线路控制桩的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应符合表 5.7.4的规定。表5.7.4距离和竖直角观测限差测距仪精度等级测距中误差(mm)同一测回各次读数互差(mm)测回间读数互差(mm)竖直角指标差较差(〃)竖直角测回间较差(〃)往返测平距较差(mm)I、口<55710102mDm5~1010155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中桩时, 应直接从平面控制点、 加密控制点或线路控制桩上测设,测设距离不宜大于500m。5.7.5GPSRTK中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准站应设于平面控制点上。2求解基准转换参数时,公共点平面残差应控制在1.5cm以内,高程残差应控制在3cm以内。3放线作业前,几台流动站都应对同一个已知点进行测量并存储,平面互差应小于1.5cm,高程互差应小于3cm。4重新设置基准站后,应对最后两个中线控制桩进行复测并记录,平面互差应小于2.5cm,高程互差应小于5cm。5测设中线控制桩时,计算点位与实测点位的坐标差值应控制在 1cm以内。测设中桩时应控制在5cm以内。当控制桩和中桩分别测设并且还没有进行控制桩测设时,应复测并记录上一次测设的最后两个中桩,点位互差应小于 15cm,高程互差应小于10cm。6测设中线控制桩时,点位理论坐标与实测坐标差应控制在 1cm以内。测设中桩时应控制在5cm以内。7中线测量完成后,应输出下列成果:1)每个点的三维坐标;2)每个点的平面高程精度;3)每个放样点的横向偏差和纵向偏差。345.7.6拨角放线法测设曲线中桩需要另行设置转点时,应用2测回定点,并钉设转点方桩。当转移置镜点多于 1个时,应与曲线控制桩闭合,其闭合点位误差的限差不应超过 5cm。横断面测量横断面施测宽度和密度,应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和设计需要确定。横断面间距一般不大于100m,并应在公里桩、曲线控制桩、线路纵横向地形明显变化处测绘横断面。在大中桥头、隧道洞口、挡土墙等重点工程地段及不良地质地段,应按专业设计要求布测。横断面测量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采用航测法。当采用全站仪法、GPSRTK法、水准仪绳尺法、经纬仪绳尺法、经纬仪视距法施测时,其检测限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高差L/1000+h/100+0.2 (m)距离L/100+0.1 (m)式中 h—检测点至线路中桩的高差(m);L—检测点至线路中桩的水平距离( m)。采用航测法测量横断面,应执行铁道部现行《新建铁路摄影测量规范》的规定,并进行现场核对。对隐蔽地区进行补测修正。断面点距离限差为 ±0.3m,高差限差为 ±0.35m。专项调查测量对线路两侧工程影响范围内的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等管线进行详细调查,内容包括:管线类型、性质、走向、用途、材料、直径及附属设施、产权单位等。对跨线建筑物,应调查所有人、用途、材料(电力线还应调查电压),测量最低点距地面的高度,实测平面位置并绘制于线路平面图上。设置立体交叉及改移道路地段,应调查现有道路等级、路面材料及其所属单位。对地形困难、工程复杂者或三级以上的公路应现地钉桩,实测平、纵、横断面并填绘地质资料。施工取土坑、弃土堆、施工便道和附属工程所占用的农田,应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并应标记农田的类别(水田、旱地、果园、菜地等)及所属的乡或村分界线。施工需要拆迁的建筑物,应进行实地调绘,并列表填写建筑物类别、数量及所属单位等。建筑物的面积可用皮尺丈量。测量精度按专业设计要求确定。施工复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移交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桩橛,并履行交接手续,监理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参加交接工作。交接的主要测量成果资料如下:1)CPI、CPH控制点成果表及点之记。2)水准点成果表及点之记。3)测量技术报告。需交接的桩橛如下:cpi、CPn控制桩。2)水准点桩。施工单位接桩后,应对 CPI、CPn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遵循如下原则:编写复测工作技术方案或技术大纲。

2复测采用的精度等级、方法、仪器等级应与原控制测量相同。3复测前应检查标石的完好性,对丢失和破损较严重的标石应按原测标准用同精度内插方法恢复或增补。4复测较差符合规定要求时,采用原测成果。当较差超限或需增补新点时,应在提交的复测成果中说明。5复测较差超限时,应重新复测,并分析、确认采用成果。采用GPS法复测CPI、CPH控制点,满足相应等级精度规定后,应进行复测与原测相邻点间约束平差后三维或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统计, 按(5.10.3-1)〜(5.10.3-4)式计算,并符合表5.10.3的规定。(5.10.3-1)(5.10.3-2)(5.10.3-3)(5.10.3-4)△Xij=(Xj—XJ复一(Xj(5.10.3-1)(5.10.3-2)(5.10.3-3)(5.10.3-4)Yij=(Yj—Yi)复一(Yj—Yi)原Zij=(Zj —Zi)复一(Zj—Z。原ds ,x2• :丫2 •.二2s s式中 ds—相邻点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SXij,△Yj一相邻点i与j间三维或二维坐标差之差(m);Zj—相邻点i与j间三维坐标差之差,当统计二维坐标差之差的相对精度时该值为零(m)。表5.10.3相邻点的相对精度和坐标较差的限差控制网等级相邻点的相对精度限差坐标较差限差(mm)二等1/13000030三等1/8000030四等CPI1/5000030CPU20五等1/20000255.10.4采用导线法复测CPH控制点,满足相应等级精度规定后, 应进行比较,并符合表5.10.4的规定。表5.10.4导线复测较差控制网等级水平角较差(〃)边长较差(mm)CPU四等7272mDCPU一级112<2mD注:mD为仪器标称精度水准点间的复测高差与原测高差之较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4.2.1的规定。施工需要移设或增设平面控制点、水准点时,其点位设置、测量方法及精度应符合相应等级的规定。3938横断面复核的间距应根据地形情况和控制土石方数量的需要而定,填挖零点应测绘断面。测量精度和要求应符合本规范 5.8节的规定。425.11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放样的边桩可根据地形情况,采用断面法、逐渐接近法、全站仪法或 GPSRTK测设,测设边桩的限差为 10cm。挡土墙、护坡等工程的施工放样,应符合设计要求。结构尺寸误差、基底及顶部高程误差均不应大于5cm。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放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加固范围施工放样可在恢复中线的基础上采用横断面法、 极坐标法或GPSRTK法施测。2地基加固工程中各类群桩基础的桩位,应根据设计要求在已测设的地基加固范围内布置,一般采用横断面法测设,相邻桩位距离限差不大于 5cm。桩-板结构路基施工放样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位及承载板平面控制点的线路纵、横向中误差不大于 20mm;2桩顶及承载板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 5mm。3桩-板结构路基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 GPS测量、导线测量,并应符合第 3章的规定。4桩-板结构路基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并应符合第4章的有关规定。5.12轨道施工测量铺轨前应进行线下工程竣工测量,包括中线测量、构筑物测量(隧道限界、桥梁墩台高程等)和路基横断面测量。线下工程高程竣工测量时,应将水准点(含施工增设的水准点)按原测精度移设于接近线路的稳固建筑物或岩石上。无条件时,可结合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埋设永久性水准点,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的规定。水准点应每隔1〜2km设置一个,并绘制水准点平面示意图及位置说明。线下工程竣工测量完成后,建设单位应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现场复测,办理交接手续。线下工程验收合格后,由轨道铺架施工单位按本规范表 5.1.3的要求建立铺轨基桩控制网CPnio铺设有柞轨道地段的CPIII控制点距线路中线的距离一般为 2.5〜4m,间距为150m〜200m。曲线上应按CPin精度要求,在CPin点间每隔60m左右设置加密基桩。曲线控制点、变坡点以及竖曲线起终点处应设加密基桩。控制点埋设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的规定。铺设无柞轨道地段的 CPin控制点应布设在线路两侧,每隔60m左右设一对,控制点埋设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的规定。设计行车速度200km/h无柞轨道的CPin控制点测量参照《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160km/h及以下无柞轨道的CPin控制点测量精度应符合本规范表 5.1.3和表表5.12.7-1、表5.12.7-2的要求。表5.12.7-1 CPin控制网边角交会测量要求设计行车速度(km/h)可重复性测量精度(mm)相对点位精度(mm)2002.81<16052

表5.12.7-2CPin控制网高程测量要求设计行车速度(km/h)测量等级点间距(m)有柞轨道无柞轨道200四等-150~200<160五等四等CPm控制点测定后,应根据 CPIII控制点进行线路中线测量。中线位置应满足路基宽度、桥梁和隧道等建筑限界的要求。线路中线桩的测设,直线地段每 25m一个,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曲线控制点、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立交桥中心、桥涵中心、大中桥台前及台尾、隧道进出口、隧道内断面变化处、车站中心、支挡工程的起终点和中间变化点、道柞厚度变化点、跨越线路的电力线、通信线和地下管线中心等处均应设置加桩。铺轨前,应进行道岔定位测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道岔基本轨前端、尖轨尖、岔心、辙叉理论中心和辙叉跟应以 CPin控制点测设。2道岔测设值与设计值较差应满足:距离限差 Mmm,高差的限差&mm。5.12.11铺轨平面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直线上应利用CPin控制点进行轨道铺设控制测量, 点位横向误差的限差每 150m不应超过5mm。采用10m弦长的轨向偏差不应超过 3mm。2曲线上可利用CPin控制点和加密基桩进行轨道铺设控制测量。 轨道曲线静态圆顺度应符合表5.12.11的要求。表5.12.11轨道曲线静态圆顺度(mm)曲线半径(m)实测正矢与计算正矢差圆曲线正矢连续差圆曲线最大最小正矢差缓和曲线圆曲线800VRK160034471600<FK280023462800<FK35002345R>35001234弦长20m5.12.12铺轨时竖曲线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竖曲线里程范围内,直线上以左轨、曲线以内轨为基准线在钢轨上每 5m标注个里程点;2计算每个里程点的设计高程,曲线外轨应加上设计超高值;3用中平法测量每个里程点的高程,应在一个测站上完成整个竖曲线的测量;4竖曲线范围内里程点的高程与设计值之差应小于 七mm。5.13竣工测量线路轨道铺设完成后,应进行线路中线测量、高程测量,贯通全线的里程和高程。线路中线贯通测量时,线路中线应与桥、隧建筑物中线相吻合。在有桥梁、隧道的地段,应从桥梁、隧道的中线向两端引测贯通。 贯通后的线路中线位置应符合路基宽度和铁路建筑限界的要求。

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的加桩设置,应满足编制竣工文件的需要。直线上每 50m,曲线上每20m应设置一个加桩。曲线起终点、道岔中心、变坡点、竖曲线起终点、立交道中心、桥涵中心、大中桥台前及台尾、隧道进出口、隧道内断面变化处、车站中心、支挡工程的起通信线和地下管线中心等处均应终点和中间变化点、道柞厚度变化点、跨越线路的电力线、设置加桩。通信线和地下管线中心等处均应横断面竣工测量时,路基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侧沟、天沟的深度、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5cm;路堤护道宽度与设计值之差不得大于 10cm。对不符合要求且误差超限者应进行修整。线路中线贯通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5.7节的有关规定。但路基高程误差和曲线横向闭合差,均不应大于5cmo200m、200m、曲线上每40m、缓和曲线起终点直线线路轨道竣工测量应采用轨道尺测

曲线线路轨道竣工测量除用轨道尺测量线路轨道竣工测量应在线路轨道锁定后进行。量右股钢轨至铺轨基桩的距离及两股钢轨间的轨距。右股钢轨至铺轨基桩的距离外,还应测量两股钢轨的加宽量和外轨与内轨的超高量。全线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向运营管理单位交接下列资料:1线路平、纵断面图;2构筑物的竣工图;3各种测量资料、桩檄。桩檄包括:cpi点、cpii点、水准点、铺轨运营控制基桩( CPm)6隧道测量一般规定隧道平面控制网应根据隧道长度、贯通精度要求,结合线路控制网建立。线路控制网精度满足贯通精度要求时应在线路控制网上扩展。 线路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贯通精度要求时应建立隧道施工独立坐标系的独立控制网, 施工独立坐标系应以隧道平均高程面为基准面,取隧道平均经度为中央子午线,坐标轴选取应以施工使用方便为原则。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隧道长度、 平面形状、辅助坑道位置以及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条件等,可采用GPS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及其综合 (补充条文中说明) 测量方法。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光电测距三角程高程测量。洞外控制测量应在隧道开挖前完成。隧道两相向开挖洞口施工中线在贯通面上的横向和高程贯误差应符合表 6.1.4的规表6.1.4 隧道贯通误差规定(mm)项 目横向贯通误差高程贯通误差相向开挖隧道长度(km)<44〜77〜1010〜1313〜1616〜1919〜20洞外贯通中误差(mm)3040455565758018洞内贯通中误差(mm)4050658010513516017洞外洞内综合贯通中误差(mm)50658010012516018025贯通限差(mm)10013016020025032036050注:1本表不适用于利用竖井贯通的隧道。46442相向开挖长度大于20km的隧道应作特殊设计。3表中隧道长度范围 n是指大于m,小于或等于n。隧道长度大于1500m时,应根据横向贯通误差进行平面控制网设计,估算洞外控制测量产生的横向贯通误差影响值,并进行洞内测量设计。水准路线长度大于5000m时,应根据高程贯通中误差进行高程控制网设计。洞外控制网与线路控制网的联结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线路控制网(CPI、CPII)精度满足隧道控制测量要求时,应在线路控制网基 础上扩展加密,建立隧道控制网。2当线路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隧道控制测量要求时,应建立隧道独立控制网,并与两端线路控制网联测,处理好与隧道两端线路控制网的衔接。3洞外高程控制测量应从隧道一端的勘测高程点联测至另一端的勘测高程点。洞外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洞外平面控制网应沿两洞口连线方向布设成多边形组合图形,构成闭合检核条件。2控制点应布设在视野开阔、通视良好、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方。3视线应超越和旁离障碍物 1m以上。通过水田、沙滩时,应适当增加视线高度。4测站和觇标场地应清理和平整,以利于观测。5除水准点可在稳固的基石上刻凿外,其余控制点均应埋设混凝土包金属标志。洞口控制点布设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6.1.7条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每个洞口平面控制点布设应不少于 3个,高程控制点不少于2个。2用于向洞内传递方向的洞外联系边不宜小于 300m。3洞口平面控制点应便于向洞内引测导线。4GPS控制网进洞联系边最大俯仰角不宜大于 5°,导线网、三角形网的不宜大于15。。5洞口GPS控制点应方便用常规测量方法检测、加密、恢复和向洞内引测。洞口子网各控制点间应尽量通视。6洞口附近的高程控制点应尽可能与隧道洞口等高, 两水准点间高差以水准测量 1〜2站即可联测为宜。利用原控制点作第二次设站观测或根据原控制点增设新点时,应对原控制点进行检测,检测较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控制点角度、边长检测较差的限差应按下式计算:f限=2Jm^十一 (6.1.9)式中 mrm2一分别为原测、检测的测边或测角中误差。2高程控制点间高差检测应符合本规范表 4.2.1的规定。当检测与原测成果较差满足限差要求时, 采用原测成果;不满足限差要求时,应分析超限原因。确因点位位移,应逐级检测至稳定控制点。控制网精度设计相向开挖隧道的洞外、洞内控制测量误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值应符合本规范表 6.1.4的规定。隧道测量精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洞外允许横向贯通中误差, 结合实际布网条件,按近似估算公式估算贯通误差,设计洞外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2根据洞外控制测量精度,按严密估算公式估算贯通误差,验算洞外控制测量的横向

贯通误差影响值是否满足规定。3根据洞口不同控制点组合估算的横向贯通误差,选择引测进洞的联系边。4根据洞内允许横向贯通误差,按近似估算公式设计洞内导线测量精度。5高程控制网测量设计应根据勘选的地表高程路线长度和洞内贯通长度,按高程贯通误差估算公式分别估算洞外、洞内高程贯通误差。施测前设计确定洞外高程测量精度。 施测后按洞外高程测量平差精度验算的高程贯通误差影响值应满足允许贯通误差的规定。隧道控制测量设计要素可按表 6.2.3-1和表6.2.3-2选用。表6.2.3-1平面控制测量设计要素测量部位测量方法测量等级适用长度(km)洞口联系边方向中误差(〃)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洞外GPS测量一6〜2011/一4~61.31/二<41.71/导线测量二8〜201.01/6〜81/二4~61.81/80000四1.5〜42.51/50000三角测量二8〜201.01/6〜81/二4~61.81/四1.5〜42.51/50000洞内导线测量二9〜201.01/隧道2等6~91.31/二3〜51.81/50000四1.5〜42.51/50000一级<1.54.01/20000表6.2.3-2高程控制测量设计要素测量部位测量等级两开挖洞口间高程路线长度(km)每千米高程测量偶然中误差(mm)洞外二>36<1.0二13〜36<3.0四5〜13<5.0五<5<7.5洞内二>32<1.0二11〜32<3.0四5〜11<5.0五<5<7.56.2.4GPS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隧道横向贯通中误差可按下列方法估算:1控制测量前,应按(624-1)式估算测量设计时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2 2 2 LJcos9父m仃2Lccos*乂%2M=mj+mc+( 0 )+( 0 ) (624-1)・・♦•• 一

式中 mj、me一进出口GPS控制点的Y坐标误差;Lj、Le—进出口GPS控制点至贯通点的长度;m〃rm〃L进出口GPS联系边的方位中误差;RL进出口控制点至贯通点连线与贯通点线路切线的夹角。2控制测量后,应按(624-2)式估算控制测量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2 2 2 2 ・2M=ct^coSaF+cr&Sinc(F+。台&$1检F (6.2.4-2)式中出x、3、必x△厂由进出口推算至贯通点的x、y坐标差的方差和协方差;牛一贯通面方位角。导线网、三角形网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可按下列方法估算:1控制测量前,应按(625-1)式估算测量设计时的验前横向贯通中误差。2 2(625-1)(625-2)M=my「myi(625-1)(625-2)myB按(625-2)式计算:my:m/myi按(625-3)式计算:(625-3)式中my厂测角误差影响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mm)。myi—测边误差影响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 mm)。me一控制网设计的测角中误差(〃)。Rx一控制网邻近两洞口连线的一列测边上的各点至贯通面的垂直距离( m)。mi/l一控制网设计的边长相对中误差。dy一控制网邻近隧道两洞口连线的一列测边在贯通面上投影长度(m)。2控制测量后,应按(624-2)式估算控制测量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采用三角形网进行条件平差时,控制测量误差引起的验后横向贯通中误差可按(626-1)式计算:(626-1)M=Mr2M(626-1)式中M「一由于方向测量误差影响产生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mm);Mb一由于起始边测量误差影响产生在贯通面上的横向中误差( mm)。Mr应按下式计算:MrmMrmr(626-2)式中m.一方向观测中误差(〃),可在平差计算成果中摘取;「(");1/PG一平差后求得的方向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的权倒数。Mb应根据控制网起始边布设方式按( 626-3)、(626-4)式计算。1)当控制网布设一条起始边时:mb 、Mb=(yc—yj), (626-3)b式中yc、yj—三角锁出口、进口控制点C和J的横坐标(m);mb/b—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2)当控制网布设两条起始边时:/一2一2 一22—.Fbimb1+Fb2mb2 (626-4)式中 mg、mb2一起始边边长中误差(mm);Fbi、Fb2一起始边边长误差对贯通精度的影响系数,可从条件平差表格中直接摘取。洞外、洞内高程控制测量误差产生的高程贯通中误差应按( 627)式计算:M拧=m/L (6.2.7)式中 m△一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m);L一洞外或洞内高程路线长度(km)。洞外GPS测量GPS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除应满足本规范第 6.1.7、6.1.8条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GPS控制网应由洞口子网和子网之间的联系主网组成。洞口子网一般应布设成大地四边形,四点应通视,联系边应为直接观测边,联系网宜在不同时段进行观测。当洞口子网采用GPS测量困难时,可测量一条GPS定向边,洞口子网的其他控制点可采用全站仪测量。2布网时,应将选定的施工独立坐标系坐标原点和 X轴方向点纳入GPS控制网。GPS测量应根据本章6.2节确定的测量精度等级,按本规范第 3.2节的要求施测。GPS控制网施测完成后,应用全站仪检测洞口子网控制点间的距离和角度。检测距离应投影到与GPS控制测量相同投影面后进行比较,距离较差的限差可按 GPS接收机和全站仪的仪器标称精度计算,距离较差的限差可按 GPS接收机和全站仪标称精度计算。角度检测应顾及垂线偏差的影响,角度较差的限差可按该等级 GPS网方位中误差的2J2倍计。角度和距离超限时应分析原因,做出相应处理。估算GPS控制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值时,联系边的方位角精度小于 1.0时按1.0'计。GPS控制测量误差对贯通误差的影响值应符合本规范表 6.1.4的规定。洞外导线测量导线控制网布设除应满足本规范第 6.1.7条、6.1.8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导线网应布设成多边形闭合环,每个导线环由 4〜6条边构成,导线网图形应简单。2导线边长应根据隧道长度和辅助坑导的数量及分布情况,结合地形条件和仪器测程确定,宜采用长边。控制网观测应选择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内进行。 在地形和地面条件复杂、旁折光影响较大的地方,应选择最有利的观测时间观测。导线测量应根据本章6.2节确定的精度等级,按本规范第 3.3节的规定执行。水平角方向观测应符合本规范表 3.3.5的规定。限差超限时,应按本规范第3.3.6规定重测。导线环角度闭合差的限差应按( 6.4.5)式计算:48f恨=2m.n(6.4.5)式中 m—测量设计的测角中误差(〃)n一导线环的内角个数。导线测角中误差应按本规范 (3.3.7)式估算。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应符合测量设计的精度要求。导线网平差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二、三、四等导线网采用严密平差计算,一级导线可以采用近似平差计算。2严密平差时,导线网的角度和边长观测值的权应按( 6.4.7)式计算:P:=12mp (6.4.7)Pd=-2"

mD,式中m厂按本规范(3.3.7)式计算的导线网测角中误差,也可采用实测的统计值;md一控制网边长中误差。内业计算后,应提交以下测量资料:1导线平差计算及精度评定成果;2线路曲线要素计算、线路里程推算及断链计算成果;3隧道洞口中线放样计算及进洞关系计算成果等。洞外高程测量洞外高程控制测量应根据本章 6.2节确定的精度等级,按本规范第4章的规定执行。二等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三等及以下可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应按全隧道所有测段的往返高差计算测量精度。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按所有双导线环的闭合差计算测量精度。高程测量路线的选布应满足下列要求:1二、三等水准路线一般应沿隧道进出口间的公路或车马道勘选。若无上述道路而绕行较远时,也可沿越岭人行小路勘选。2四等及以下高程路线应首先按三角高程导线沿越岭道路勘选。采用水准测量时,宜沿公路、车马道和人行小路结合外业工作量比较勘选。3三角高程测量路线应避开大面积水域、荒漠、公路、铁路等,以减小气差的影响。各等级水准测量的限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4.2.1规定。山区水准测量平均每千米单程测站大于25站时,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应符合表 6.5.4的规定。表6.5.4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的限差( mm)水准测量等级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二0.8Vn三2.4Vn四J—4.0Vn五6.0"n注:表中n为两水准点间单程测站数。洞内导线测量洞内导线应从测量设计确定的洞外联系边引入 ,洞内洞外平面控制网宜以边连接 。洞内导线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条文说明中补充两条联系边进洞要求 )1洞内导线边长应根据测量设计确定。2洞内导线应布设成多边形闭合环, 每个导线环由4〜6条边构成。长隧道宣布设成交叉双导线,以增加网的内部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3导线点应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便于设站的地方,点间视线应旁离洞内设施0.2m以上。导线测量前,应按本规范第 6.1.9条的要求检测洞口控制点。导线测量应根据本章6.2节确定的精度等级,除按本规范第 3.3节的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洞口站测角工作宜在夜晚或阴天进行。2完成规定测回数一半后,仪器和反射镜均应转动 180重新对中整平,再观测剩余测回数。3目标应有足够的明亮度,受光均匀、目标清晰,避免光线从旁侧照射目标。洞内导线边长测量除应满足本规范第 3.3.8条、第3.3.9条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1充分通风、避免尘雾。2反射镜有适度照明。3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洞内测量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防爆措施,必要时应采用防爆仪器进行观测。洞内导线应随施工进度分期布设。建立新一期导线前,应按本章 6.1.9条检测原有控制点。单口掘进5km和10km左右时,可加测不低于6〃级的陀螺定向边,以检核洞内导线。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洞内导线起算坐标和方位角应采用测量设计时确定的进洞联系边测量成果。2洞内四等及以上导线平差应采用严密平差,一级导线可采用近似平差。完成洞内导线平差计算后,应计算并测设开挖面附近的临时中线点,纠正施工中线。洞内高程测量洞内应每隔200〜500m设置一对高程控制点。洞内高程测量应采用水准测量进行往返观测。洞内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洞内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及观测限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 4.2.2、表4.2.6和表4.2.7的规定。2洞内高程测量应按本规范(4.1.2-1)式进行精度估算。3洞内高程测量成果的精度必须符合洞内高程测量设计要求的精度。6.7.3洞内高程控制点应结合地质条件、 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进行定期复测。 建立新一期高程控制点前,应按本规范6.1.9条检测起算高程点。6.8施工测量洞内施工永久中线点应由导线测设, 短隧道也可按中线法测设。永久中线点间距应符合表6.8.1规定。表6.8.1永久中线点间距隧道中线测设直线地段(m)曲线地段(m)由导线测设中线150〜250100〜200独立中线法不小于100不小于50临时中线点可由导线点或永久中线点增设。施工中线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导线测设中线点,一次测设不应少于 3个,并相互检核。2采用独立中线测设中线点,直线上应采用正倒镜法延伸直线;曲线上宜采用偏角法测设。3衬砌用的临时中线点宜每 10m加密一点。直线上应正倒镜压点或延伸;曲线上可用偏角法测设。4掘进用的临时中线点可采用串线法延伸标定。串线长度直线段不大于 30m,曲线段不大于20m。5全断面开挖的施工中线可先用激光导向,后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测定。6采用上下半断面施工时, 上半断面每延伸90〜120m时应与下半断面的中线点联测,检查校正上半断面中线。7测设永久中线点和临时中线点时,水平角应按一级导线精度要求观测。距离测量宜采用光电测距仪变动反射镜高度测量两次, 其较差在各等级仪器限差内时取平均值; 钢尺量距时,精度不应低于1/5000。洞内中线点宜采用混凝土包桩, 严禁包埋木板、铁板和在混凝土上钻眼。设在顶板上的临时点可灌入拱部混凝土中或打入坚固岩石的钎眼内。曲线隧道的导坑应根据隧道中线和横移距离, 按一定密度计算导坑中线坐标,放设导坑中线,指导导坑开挖。洞内高程测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洞内高程测量应根据洞内已设的高程控制点引测加密。 加密点可与永久中线点共桩。2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进行测量时,宜变换反射器高测量两次或利用加密点作转点闭合到已知高程点上。隧道洞内开挖测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每次钻爆前,应在开挖断面上标示隧道中线、轨顶高程线和开挖断面轮廓线。2在已开挖段,应即时测量开挖断面,绘制开挖断面图,测量断面间距不宜大于20mo3断面测量应优先采用自动断面仪法,也可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断面支距法。4当采用支距法测量断面时,应按中线和外拱顶高程从上到下每 0.5m(拱部和曲墙)和1.0m(直墙)间隔分别测量中线左右侧相应高程处的支距,并应考虑曲线隧道的中线内移值、设计加宽值、施工误差预留值。5仰拱断面测量,应从隧道中线向两侧边墙按 0.5m间隔测量设计轨顶线至开挖仰拱底的高差。衬砌测量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立模前,应检查永久中线点或临时中线点位置及高程。检测与原测成果较差不应大于5mm。402检测合格后,在立模范围内放设不少于三个中线点及其横断面十字线方向,同时在断面上标定出拱架顶、起拱线和边墙底的高程位置。3立模后必须再一次检查校正模板。6.9竖井联系测量竖井联系测量应包括井上井下趋近导线测量、 竖井定向测量、高程传递测量、井上井下趋近水准测量。竖井定向测量宜采用垂准仪和陀螺经纬 (全站)仪联合定向、联系三角形定向、 钻孔投点定向等方法。高程传递测量宜采用钢尺(钢丝)法、光电测距仪导高法。垂准仪与陀螺经纬(全站)仪联合定向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井上、井下定向测量应与井上、井下趋近导线测量连续进行。2井下陀螺经纬仪定向边不应少于 2条,并应对井下定向边之间的角度进行检核。3垂准仪投点应符合下列规定:1)垂准仪的支承台架与观测台应严格分离;2)垂准仪的旋转纵轴应与棱镜旋转轴同轴,其偏心误差应小于 0.2mm;3)投点时,至少应分别在 180方向上两镜位对点。每一镜位至少应分别在 180方向上两镜位投点,取中确定投点位置,以减弱对点和投点误差。4陀螺经纬(全站)仪定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陀螺经纬仪定向宜采用手动逆转点法、中天法等,也可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定向方法。每条定向边宜独立定向测量 2次,每次定向不应少于3测回。一次定向精度不应低于20〃;2)从井上近井点通过竖井定向,传递到井下近井点的坐标相对井上近井点的限差应在士0mm之内;3)全站仪独立三测回测定垂准仪纵轴的坐标互差应小于 3mm;4)陀螺经纬仪独立三测回零位较差不应大于 3〃或不大于0.2格。绝对零位偏移大于0.5格时,应进行零位校正,观测中的零位读数大于 0.2格时应进行零位改正;5)测前、测后两测回测定的陀螺经纬仪两常数平均值较差不应大于 15〃;6)独立三测回间的陀螺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 25〃;7)独立三次定向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不应大于 8〃;8)两条陀螺定向边方位角之差的角值与全站仪实测角较差应小于 10〃;5全站仪测角精度不应低于2〃,测距精度不应低于3mm+2X10-6>D。6.9.5联系三角形定向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次定向应独立进行三次测量,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一次定向成果。2井上、井下联系三角形应图 6.9.5布设。井上联系三角形垂线垂线井下联系£角形井上联系三角形垂线垂线井下联系£角形54图6.9.5联系三角形布设方式图两悬吊钢丝间距不应小于 5m。定向角 f、f'应小于 3°。b:a及b,:a,的比值应小于1.5。联系三角形边长可用全站仪加反射片测量,也可用检定过的钢尺测量。井上与井下测量同一边的较差应小于 2mm。钢尺测量估读至 0.1mm。每次应独立测量三测回,每测回读数三次,各测回间较差井上应小于0.5mm,井下应小于1.0mm。7水平角应2秒级及以上经纬仪按方向观测法观测四测回,测角中误差应小于 4〃。8各测回测定的井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不应大于 20〃,方位角平均值中误差不应大于士1216.9.6高程传递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高程传递测量应与井上、井下趋近水准测量同时进行。用于高程传递的近井高程点不应少于 2个,以检核井下高程传递结果。采用悬吊钢尺(丝)法传递高程应满足下列要求:1)井上和井下安置的两台水准仪应同时读数。悬吊钢尺用的重锤重量应与钢尺检定时的重量相同;2)每次应独立观测三测回,每测回应变动仪器高度,三测回测得井上、井下水准点的高差较差应小于 3mm;3)各测回测定的高差应进行温度和尺长改正。当井深超过 50m时,应进行钢尺自重张力改正。采用光电测距导高法传递高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上、井下应分别同时安置水准仪,测出井上反射镜中心与井上水准点间的高差以及井下反射镜中心与井下水准点间的高差;2)光电测距导高应独立测量不少于两次,其互差不应大于 H/10000。6.10贯通误差的测定及调整两相向开挖隧道贯通后,实际贯通误差应分别按下述方法测定:洞内采用中线法测量的隧道,应从两相向开挖方向向贯通面引伸中线确定各自的贯通点,两实际贯通点间的横向距离和纵向距离即为横向和纵向贯通误差。洞内采用导线测量的隧道,应在贯通面中线附近钉一临时点,由两端导线分别测量该点的坐标,其坐标较差分别投影至线路中线及其垂直的方向上,即为纵向和横向贯通误差。同时测量该点的水平角,求得方向贯通误差。由两端高程点分别测量贯通面处临时点的高程,其高程差即为高程贯通误差。实际贯通误差应在未衬砌地段(调线地段)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和衬砌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贯通误差应以满足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和轨道平顺性要求为原则进行调整。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隧道建筑限界要求。直线隧道的贯通误差可采用平差法、折线法或加设曲线法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洞内采用导线法测量的直线隧道,其贯通误差通过导线平差计算能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和有关验收标准时,优先采用平差法调整贯通误差。洞内采用中线法测量的直线隧道可采用折线法调整,并增设大半径曲线。无法增设

大半径曲线时,应按顶点内移量确定线路中线位置。5曲线隧道的横向贯通误差可采用增减曲线长度、改变曲线起终点、平差等方法调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线法测量的曲线隧道,其贯通误差通过导线平差能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和有关验收标准时,宜优先采用。中线法或导线法测量的曲线隧道,当采用平差法不能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和有关验收标准时,可采用增减圆曲线长度、改变曲线起终点、增设曲线等方法调整贯通误差。6高程贯通误差应按下列方法调整:由两端测得的贯通点高程,应取两贯通高程的平均值作为调整后的贯通面高程;高程贯通误差调整可按贯通误差的一半,分别在两端未衬砌地段,以未衬砌段的线路长度按比例调整其范围内各水准点高程;以调整后的水准点高程作为未衬砌段高程放样的依据;调整后的线路应满足线路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竣工测量铺设有砟轨道的隧道竣工后,应在贯通误差调整基础上,依据洞内导线或施工中线,测设永久线路中线点, 作为铺轨控制基桩 (CPIII)。永久中线点直线上可以每 200〜250m设一个,缓和曲线起终点各设一个,圆曲线地段根据通视条件适当加设。永久中线点应埋设混凝土包金属标志,并标示于边墙上。铺设无砟轨道的隧道参照无砟轨道铺设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净空断面测量应优先采用自动断面测量仪或全站仪。直线地段每 50m、曲线地段每20m、以及其它需要的地方均应测量净空断面。净空断面测量以线路中线为准,测量内拱顶高程、起拱线宽度以及轨顶以上 1.1m、3m、5.8m处的宽度。洞内高程点应每千米埋设一个,小于1千米的隧道可设置一个,并应在边墙上标示。提交成果及技术总结原始观测记录和计算成果必须记录真实、记注明确、计算清楚和格式统一。纸质成果应装订成册,电子成果应拷贝或刻录光盘并作好记录。两种成果均应长期保管。原始观测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注明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日期、起迄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等。纸质记录不得涂改或凭记忆补记,各记录须编列页次。记录、计算的取位应符合本规范表 3.3.9、表 4.2.12的规定。洞外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控制测量技术报告:包括隧道名称、进出口里程及长度、平面形状及辅助坑道分布、测量依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布网情况、施测方法、仪器型号、平差方法、坐标系统、施工控制网投影面高程、控制网与定测线路中线的关系、施测日期、特殊情况及其处理结果和注意事项。GPS测量应提供参考椭球及其基本参数、隧道中央子午线经度值等。GPS点、导线点、三角点的坐标、边长及方位角成果表。角度、边长和高程观测精度及其计算方法、平差后精度。GPS控制测量一般还须提供独立基线闭合差计算结果、外部检测比较和联测比较结果、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WGS-84下的三维坐标及精度。控制测量后计算的曲线要素、线路里程推算成果、断链值及其与定测成果的比较。控制测量的高程成果及其与定测高程的比较。洞口放样成果、进洞关系及其示意图。隧道的实测洞外贯通误差计算及洞内测量设计。洞外控制测量布网及线路关系(里程及曲线要素)示意图。点之记。洞内控制测量完成后应提交下列成果:控制测量技术报告:包括布点情况、施测日期、施测方法、仪器型号、平差方法和特殊情况及处理结果。洞外控制点检测及联测成果。导线点的坐标、边长及方位角成果表。联测的隧道中线成果。进行贯通测量应提交贯通点的里程、实际贯通误差及其调整成果。洞内控制测量布网及线路关系示意图。竣工测量后应提交净空断面测量成果和永久中线点、高程点成果及示意图。7桥涵测量一般规定桥涵测量分为一般桥涵测量和复杂特大桥测量。一般桥涵系指一般特大桥、一般大桥、中桥、小桥和涵洞;复杂特大桥系指水面较宽且有高墩、大跨、深水基础或基础施工难度较大,梁部结构类型复杂,要求测量定位、放样精度较高的特大桥、大桥。般桥涵测量应在大,梁部结构类型复杂,要求测量定位、放样精度较高的特大桥、大桥。线路控制网(CPi、CPn和线路水准点)基础上进行。工作开展前应按下列要求收集桥址区域已有的测量资料:近期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及其所属系统。国家系统、地方系统的GPS点、三角点、导线点和水准点数据及系统间的换算关系。桥梁所采用的高程系统与铁路、公路、水文、水利、电力及航运等有关部门的高程换算关系。桥梁测量中应根据勘测阶段需要选定合适的坐标系统。工程初测、定测阶段应采用与线路一致的坐标系统,并应符合本规范第1.0.3条的规定。补充定测阶段应建立满足桥梁施工应用需要的桥梁施工独立坐标系统。桥梁施工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之一:基于国家或线路坐标系统的桥梁施工独立坐标系统:以施工控制网中一个稳定的控制点(宜为桥中线点)的国家或线路坐标作为起算坐标,以该点至另一点(宜为桥中线点)在国家或线路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为起始方向,取桥梁墩顶或轨底平均高程平面为坐标投影面。桥址里程坐标系统:以桥中线为坐标纵(X)轴,里程增加方向为其正向;与 X轴垂直的方向为坐标横(Y)轴,X轴左侧为负,右侧为正;选定桥轴线上较为稳定的一点作为坐标起算点,其里程值即为X值。取桥梁墩顶或轨底平均高程平面为坐标投影面。桥梁施工独立坐标系统中的尺度基准应采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建立:当国家或者线路控制点的可靠性、兼容性良好,并与控制网的精度匹配时,可将已知点确定的尺度作为网的尺度基准;采用卫星测量方法测定的长度作为控制网的尺度基准,宜采用精密光电测距的方法进行校核;采用精密光电测距方法测量网中的一条长边,建立平面控制网的尺度基准。58以上三种尺度均应是投影至桥梁墩(台)顶或轨底平均高程面上无投影变形的尺度。桥梁里程系统宜与线路里程系统一致。 当采用假定里程系统时,必须与线路里程系统进行联测并确定换算关系。桥址控制点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联测:1两岸桥位控制点应与线路控制网联测,并宜与国家、地方控制点进行联测。2当线路测量已先行通过桥址时,桥位两端的线路控制点应纳入桥梁施工控制网,并计算里程和高程的换算关系。当为双线桥或多线桥时,应处理好桥轴线和线路中线的关系。桥址控制测量桥址控制测量适用于桥梁设计阶段的勘测,满足初测、定测和补充定测阶段中定线、断面、水文、地形等测量工作的控制需要。复杂特大桥桥址控制测量应单独建网, 宜遵循整体布局、分级控制”的原则布测,条件许可时可一次布测。桥址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桥梁长度、平面形状和地区地形环境等条件,选用 GPS测量、三角形网测量或导线测量等方法。桥址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施测, 五等高程测量亦可采用GPS高程测量方法。桥址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应符合表 7.2.5的规定。各等级桥址控制网的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3、4章中的相关要求。表7.2.5 桥址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等级"""^(m桥长(m)测量方•,一•__>50002000〜50001000〜2000<1000GPS测量二等三等四等五等三角形网测量-_*7四等四等四等导线测量-_*7四等一级一级高程测量-_*7四等五等五等注:跨河桥长系指跨越江河、湖海的正桥桥长。7.2.6桥址平面控制网的选点布网应符合以下规定:1控制网点应选在地面基础稳定、视野开阔、交通方便和便于使用的地方。所有控制点必须能控制全桥(包括正桥和引桥)测绘区域。2相邻控制点间宜相互通视,便于次级网点的加密及碎部测量使用。3控制点间距应根据加密控制或碎部测量所采用的方法确定。采用三角形网测量或导线测量方法时,控制点间距一般应为 500m左右;采用GPSRTK技术时,基准站控制点的间距宜在5km以内。桥两岸各应设置不少于2个水准点,并应设在土质稳定、安全隐蔽和便于联测的地方。控制点应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埋设标石。桥址水准点与桥梁工程有关的水准点间的联测, 均应符合四等水准测量要求。中线桩或导线点高程,应按五等水准测量要求测定,其限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4.2.1的规定。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其限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4.3.3的规定。跨越江河、湖塘等,视线长度超过 200m时应按本规范第4.4节跨河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利用GPS静态观测数据进行高程拟合时, 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的规定。采用GPSRTK技术加密图根控制点时,每个测站上RTK观测时间应不小于3分钟。仪器检验、观测、计算及资料整理应符合本规范第 3章、4章中的有关规定。桥址水文测量桥渡水文调查和测绘内容以及历史洪痕的考证标准应符合铁道部现行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洪水位点高程应施测两次,其较差限值为2cm,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时应符合本规范第 4.3.3条的规定。测量精度不应低于五等水准测量要求。洪水位点平面位置可采用光电测距仪或 GPSRTK法测定,其限差不应大于距离的 1/100。水文复杂的桥渡和需要进行水文试验的河段应测绘水文平面关系图, 亦可利用桥位方案平面图或既有地形图核对补充后绘制, 内容要求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的规定,测量方法和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5.6节的有关规定。桥涵汇水面积图应利用既有地形图或航摄像片圈绘,当无数据可供利用时必须实测,其测量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5.6节的规定。比例尺宜为1:10000〜1:50000。对有条件调查历史洪水位的河沟,应实测水面坡度和水文断面。桥址水面坡度的施测长度应根据洪水位点的分布情况、 水文断面的位置和该河段的水文特征等情况确定,且不应小于3倍河宽。水面坡度特别平缓时, 其施测长度应满足上下游的水面高差不小于0.1〜0.3m的要求。水面坡度的测点间距宜为 20〜50m,最大不应大于100m。河道水面坡度可沿一岸施测。当设计需要时,应加测另一岸水面坡度,测点间距宜为100〜300m。当水文断面或水面坡度有突变时应加密测点。测量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 7.3.2条的规定。水文断面的选定,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的规定,宜选在水流顺直、河床稳定的河段上,宜利用桥址纵断面作为水文断面。 桥址纵断面的法线与水流交角超过10。时,则应在其上游或下游选择与水流正交的水文断面。当需要进行河段水文试验时, 水文断面的间距应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场情况确定, 平原地区河流不宜大于10km,山区河流不宜大于5km。在线路限制坡度地段、重大工点、重点防护工程以及有较大支流汇入处,均应加测水文断面。水文断面上必须设立基本水尺。 为测得洪水过程的水面坡度,应在水文断面的上、下游设立水尺或钉设临时桩。主要桥址断面处应设立基本水尺, 必要时还应设立纵、横比降水尺。纵比降水尺的间距不应小于表 7.3.7的规定。水尺零点的高程应用水准仪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法施测,其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表7.3.7 纵比降水尺间距每千米水面落差(mm)500200130806050比降水尺间距(m)100300500100015002000水文断面应测至历史洪水位 0.5m以上,并应在断面两端钉桩。断面上起始点至各测点间距离可采用前方交会法、全站仪极坐标法、 GPSRTK等方法测定,断面测点至起始点距离最大误差不应大于距离的 1/1000水面以上断面测点的高程应采用水准仪、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或 GPSRTK方法施测,与水准点高程闭合差的限差为 50V1mm;测点高程的检测限差为0.1m。当用全站仪或光电

测距仪测定里程及高程时,测站至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400m。断面测深开始及结束均应测定断面处的水面高程, 取位至厘米。当水位涨落较快时,应定时测定水面高程,并记录断面上各测点的测深时间。测深垂线的布置应能控制河床变化的转折点, 主槽部分应较河滩为密,测深垂线的间距应符合表7.3.8的规定。表7.3.8 水文断面测深垂线最大间距水向宽(m)v5050〜100100〜300300〜1000>1000最大间距(m)3〜55〜1010〜2020〜5050水深测量应根据水深、流速及河床质的情况, 选用测深杆、测深锤、回声测深仪等工具或设备进行。测深前应对测深工具或设备进行检校, 两次测深的不符值:当水深小于2m时,不应大于0.1m;当水深大于2m时,不应大于水深的5%。当施测特别困难时,可酌情放宽。对复杂特大桥,应在测流前或测流后进行过水断面测量,当河床较稳定时,可减少测量次数。水位观测时间宜为每天上午8时。当水位涨落急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并绘出水位洪峰过程线。附近有水文观测单位时, 观测次数和时间应与其取得一致。 对潮汐影响较大的桥渡应观测潮水位,一般每隔 1h观测一次,昼夜不间断;有涌潮的,涌潮时应加密到每隔min甚至更短时间观测一次。当需观测水面比降时,比降水尺宜同步观测; 当纵比降水尺仅由一人观测时,应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 观测读数取位至厘米, 有风浪时应取浪顶和浪谷的平均数。测流的次数应根据桥梁设计的需要和水文特征确定,洪峰过程中应在洪峰顶施测。流速测验采用流速仪法,困难时亦可采用浮标法。流速仪应定期或根据需要每 2〜3年检定一次。测速前应检查流速仪的灵敏度及运转情况。水文断面上的测速垂线数, 主槽应较河滩为密,分布应大致均匀。河滩上有独股水流时亦应加密。主河槽范围内测速垂线数应符合表 7.3.11的规定。在平坦开阔的河滩上,每千米泛滥宽度的垂线不应少于4。表7.3.11 测速仪测速垂线数水向宽度(m)<100100〜300300〜600600〜1000>1000垂线数目(根)3〜57911当3流速仪测速时,测速垂线上的测点分布应符合表 7.3.12的规定。当水位变化很快时,应自水面向河底依次测量垂线上各点的流速。 在抢测洪峰流量或在水情特殊时, 可不受水深的限制,采用一点法(包括水面一点法)测速。表7.3.12测速垂线上测点的分布垂线上水深h(m)垂线上测点数目和位置<11点(0.6h)1〜32点(0.2h、0.8h)或3点(0.2h、0.6h、0.8h)>35点(水面、0.2h、0.6h、0.8h、河底)流速仪测速时,测速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测点测速历时不应短于100s。洪水时水位涨落较快,测速历时可缩短至 50s。暴涨暴落或漂浮物较多的河流测速历时不得短于20暴落或漂浮物较多的河流测速历时不得短于20s。62592测速历时应记录总转数及总历时。当测点流速脉动现象严重时,应分组记录流速仪讯号数之历时。每组前一半讯号数与后一半讯号数之历时差不得超过 10%。3潮水河流的测速历时,每点宜取 60〜90s。在流速变化较大或垂线测点较多时,每点可取30〜60s。每次憩流施测的历时,应以流速仪持续时间 180s不出现讯号,即可视作憩流。浮标测流应符合下列规定:面的上、下游相等距离处应平行地布设上、下浮标断面。上、下断面间的水道断面应基本均匀一致,上、下断面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最大断面平均流速的 50倍,条件困难时亦不得小于20倍。2浮标投放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均匀投放:浮标应在全断面均匀分布,并从一岸向另一岸顺序投放。有效浮标数不应少于用流速仪测量时测速垂线的根数,并不得少于 5个。2)中泓投放:洪水涨落变化急剧时可在主流部分投放中泓浮标。应选用历时最短、运行正常、流速最为接近的2〜3个浮标,取其流速的平均值。3浮标走行线测点在图上的间距宜为 3〜5cm,如流向变化较大应加密测点。4浮标位置的测定可采用GPSRTK或前方交会法。5浮标测速开始及结束均应观测水位和风力风向。当测速过程中接近洪水峰顶前、后时,应增加观测水位的次数。潮汐影响较大的桥渡,还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