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八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八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八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八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必模块专项练【配套新教材】1.《周礼·考工记》载:“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博器,桃氏为刃”。“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冶铸业()A.技术先进,生产专业 B.产品丰富,效益良好C.分工细致,注重规格 D.产量庞大,质量上乘2.据考古发现,汉代冶铁和铁器铸造的遗址地点遍及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多个区域;遗址与原料产地多在一起,从选矿、配料、人炉、熔炼到出铁等一套冶炼工序、设备已相当齐全。据材料可知汉代()A.铁器已成为生产的主要工具 B.河南地区的经济水平领先全国C.冶铁业分布较广、技术发达 D.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地区转移3.据考古发现,西汉中后期的铁器比西汉前期明显增多,铁制农具、手工工具、生活用具及兵器已经基本取代了铜制产品,冶炼技术和器物质量都有所进步。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冶铁官营制度的实施 B.水力鼓风技术的应用C.铁犁牛耕方式的推广 D.青铜文明的日渐式微4.东汉初年,官府手工业作坊还有相当大的规模,盐铁业仍然为国家所掌握。到和帝(79-106年)时,政府被迫下令盐铁开禁,只设官收税。东汉后期,崔寔在《政论》中写道:“刀牟悉钝,故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这一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 B.“工商食官”制的衰落C.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D.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5.考古学家在北京宣武门以西到和平门一带发现了151座汉代水井。东汉时,渔阳太守张堪在狐奴县(今北京顺义),利用沾水(今白河)和鲍丘水(今潮河)流经其境的水利条件,组织农民开发稻田8000余顷,分给农民耕种。这从侧面反映出两汉时期()A.水利灌溉工程形成网络 B.南稻北粟格局根本改变C.水利助推农业产量提高 D.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6.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后,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劳动者进入工厂后就丧失了自由,成为资本的奴役工具,成为机器的“人手”,这种资本和劳动的分离最终造成了劳资矛盾。据此可知()A.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深厚基础 B.机器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凸显 D.欧洲工人运动走向失败的必然7.马克思指出,“自18世纪最后三十多年,就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切界限的冲击”“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这反映出()A.圈地运动对农民生活习惯的冲击 B.手工工场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C.工厂制度的实行突破了自然界限 D.行业组织的发展规范了社会生活8.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城市房屋破败,老鼠遍地,脏乱差是普遍现象,即便如此城市人口仍然是剧增的,而且在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据此,分析合理的是()A.城市人口增长与居民的收入有关 B.英国的人口出生率与其环境无关C.城市人口增长源于农村人口进城 D.城市化必然与城市环境恶化相伴9.1842年,《英国劳工人口状况报告》出版,针对大城市死亡人数甚至超过出生人数,提出:首先和最重要的办法,同时也是最可行的办法,就是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这反映出英国城市化进程()A.降低了英国人口的平均寿命 B.长期缺失排水、供水系统的建设C.直接受到工业革命的破坏 D.逐步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10.1890年,美国平均每套住房居住5.45人,纽约平均每套住房居住高达18.52人。1900年,纽约近400万人,有150万人住在43000个贫民窟中。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美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B.城市人口迅速膨胀C.工业化发展阻碍城市化 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11.1970年4月27日,法国《费加罗报》刊文评论说:“人们可以说,并且人们在说: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此观点意在说明()A.中国空间技术仍落后于日本 B.中国开始挑战美苏空间霸权C.中国已经处于科技大国地位 D.中国空间技术已居先进行列12.1999年阿里巴巴正式创立,随后,唯品会、苏宁易购、京东商城相继成立。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这说明()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信息技术推动了商业经营方式的革新13.对下表信息理解准确的有()20世纪40年代晶体管催生了改良型助听器和袖珍收音机,预示着信息时代的来临20世纪50-70年代第一座商业核电站诞生后的20年间,共有42座核电站提供着美国约4.5%的电力供应1957-1958年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次年美国发射第一颗太空卫星1961-1962年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行了环球飞行,次年美国派约翰·格伦进入太空轨道①便捷廉价的动力推动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体系②标志着对宏观宇宙和粒子世界认识的新突破③二战及冷战时期的科技发明推动着社会进步④太空领域是美苏争夺战略全局优势新制高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等西方大国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出发,确定战略控制范围,首先提出了利益边疆的概念,纷纷建立利益边疆。边疆观也随之转型。这反映出()类型内涵特征内容领土边疆主权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的边缘部分空间的地表性,边界的确定性,管辖权的排他性陆疆海疆空疆地底疆利益边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范围所及空间空间的利益性,边界的模糊性,权利的交错性经济边疆文化边疆信息边疆太空边疆A.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即将被重新构建B.冷战结束后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C.现代科技发展影响国家战略选择D.美苏在科技领域的角逐日益激烈15.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现代科技发展使()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C.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D.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或更早时期,棉花及棉织品开始传入中国。元代时期、棉花种植也完成了由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关于棉花种植情况,元以来的诸多农史文献,如《农桑辑要》《王农书》《农政全书》等皆有详细记载,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棉花种植“寸土皆有”。晓清时期尤其是到20世纪以后,亚洲树棉和非洲草棉(公元2世纪沿陆上丝绸之路自印度传入,来到新疆、陕甘地区,传播仅限西北地区)因绒长度偏短逐渐被市场淘汰,美洲陆地棉和南美洲海岛棉则因绒长质优取而代之。美洲陆地棉自1865年被引入到我国后,经过数次改良,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棉种。其中新疆棉区不仅是我国最主要的产棉区,而且是世界上顶级优质产棉区。高度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环保化的新疆棉花对世界棉花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中国与印度、美国并称世界三大棉花生产国,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消费国。——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材料二当棉和棉织品在南亚和阿拉伯世界被广泛种植和传播之时,欧洲社会对棉的了解依旧处于想象阶段。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印度有一种奇怪的树,可以长出羊毛。棉纺织品是一种令社会上层垂涎的物品。到公元950年,一些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城市如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等有了棉纺织业。11—13世纪延续200余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得欧洲人深入到阿拉伯世界的棉花生长带。欧洲最早的非伊斯兰的棉花产业中心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如米兰、博洛尼亚、威尼斯等,其中威尼斯是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长期以来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这一时期,意大利的棉花产业不仅可以十分便利地获取来自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的优质原棉,而且也有机会接触到亚洲高超的纺织技艺和先进的纺织工具。17世纪末,印度出口到欧洲的棉布,引发欧洲社会的“棉布热”。整个18世纪,在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印度一直都是主要的棉纺织品供应地。——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材料三美国学者斯文·贝克特在《棉花帝国》中指出的,棉的资本主义化彻底改变了棉花的命运,讲述了一个“由欧洲主导的棉花帝国兴衰的故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并分析我国棉花和棉织品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8世纪前欧洲棉花和棉织品传播的特点。(3)结合材料及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关于近代工厂制度的影响观点一18世纪晩期,(英国)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所有的棉布都已经在工厂中生产。生产的集中使规模空前的工人在一起从事专业化的工作。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变成产业工人观点二工厂制度导致了有产者阶层的产生,有产者阶层付出资本购买工人买不起的机器设备。而产业工人靠出卖劳动力获得微薄的薪金,依靠他们的雇主生活——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生产资本,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只能有两种形式:工场手工业或大工业。在前种情况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分工;在后一种情况下,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力的结合(具有相同的劳动方式)和科学力量的应用。在这里,劳动力的结合和所谓劳动的共同精神都转移到机器等上面去了。——摘编自马克思《资本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的侧重点,并就近代工厂制度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近代工厂制度建立的历史意义。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新变化为传统物流活动的近代化创造了客观条件与可能。外国资本、国家资本以及民族资本这三股势力开始向以交通输运业为核心的近代物流行业投注资金。外国资本最早在中国投资近代物流行业,其主观目的是为了利于其对中国的掠夺与瓜分,而客观上却成为中国物流近代化过程中最先出现,也是最具实力的一股力量。国家资本与民族资本在外国资本的示范效应下,也开始向以轮船、铁路等为载体的近代物流业流动,其中国家资本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利益,试图通过对近代物流的投资,带动工业、商业等其他部门的发展,以维护其统治。而在外国资本与国家资本夹缝中求生存的民族资本,看到近代物流行业所蕴含的巨大利润,自晚清开始大量向物流产业进行资本转化。物流近代化打破了封闭的商贸格局,促进了商品流通,加快了人口流动。并以近代物流网络为依托,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商贸中心与物资集散地,从而在铁路物流枢纽与水路物流枢纽地区催生了一批近代城市。——摘编自贾杉《中国物流近代化研究1840~1949年》材料二2009年新修订的《邮政法》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极大地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为民营快递企业打开了大门。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9%。快递业的成长是中国改革的红利释放,也是我国全方位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让快递服务网点在城市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乡镇覆盖超过90%,实现了快递横向到边,纵向到村。同时,《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网民8.29亿,互联网普及率59.6%,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97%。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为快递业提供了一个网络中枢神经,保障了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2003年电商快速崛起,让企业和消费者对快递的需求暴增。快递企业敏锐地感受到这个机遇,纷纷与电商展开合作,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18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亿,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摘编自王震等《中国快递的变迁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中国物流业发展的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材料中“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博器,桃氏为刃”、“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说明手工产品的分工很细致,同时注重产品的规格,故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没有体现技术的先进或者落后的比较,故A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重点不是产品的多少,而是分工与规格的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强调产量和质量的相关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C。2.答案:C解析:根据“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多个区域”可以看出,当时冶铁业分布较广;根据“遗址与原料产地多在一起,从选矿、配料、人炉、熔炼到出铁等一套冶炼工序、设备已相当齐全。”可得出技术发达,C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铁器已成为生产的主要工具,排除A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领先,排除B项;材料与重心南移无关,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西汉中后期的铁器增多,冶炼技术和器物质量都有所进步。结合所学可知,西汉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农业得到发展,对铁器的需求量上升,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盐铁官营制度是材料现象出现的结果而非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人们对铁器的需求使得冶铁技术发展,因此B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铁器发展并不能说明“青铜文明的日渐式微”,故D项错误。故选:C。4.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刀牟悉钝,故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结合东汉末期的历史知识可知,东汉庄园经济的发展,庄园内部可以自给自足,使得官器的使用量减少,C项正确;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不会废弛,排除A项;工商食官是商周政府占有工商业者并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衰落,排除B项;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是在西汉初年,排除D项。故选C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北京一带利用水利优势开掘水井,开发稻田,这属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表现,故选D项。A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相关农业产量提高的信息,排除C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厂制度建立是在工业革命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其实也就是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对立,故选C项。其余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7.答案:C解析:由材料“18世纪最后三十多年”“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清”可知,工业革命促使机器化大生产的出现,打破了劳动的时间限制,故选C项;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而非结果,排除A项;机器大生产即工厂制度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排除B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的影响而非行业组织,排除D项。8.答案:A解析:据材料“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阶段”“城市人口仍然是剧增的,而且在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可知,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故A项正确;据材料“即便如此”可知人口出生率与其环境有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城市人口仍然是剧增的,而且在农村人口少量下降的前提下,英国总人口剧增”可知,城市人口增长源于城市人口出生率的增长,故C项错误;D项说法错误,城市化可以与环境协调发展,不一定必然恶化环境,故D项错误。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修建下水道,移除生活场所、街道和马路上的垃圾,以及供水系统的改进。六年后,英国第一部《公共卫生法》颁布”可知,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较快,公共卫生建设没有跟上,所以迫使政府采取措施推进城市公共卫生建设,故在英国城市化进程中逐步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故D选项正确。10.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城市化进程。1900年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纽约平均每套住房居住人数高于全国水平,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故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故C项错误;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属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五个空间大国。不,中国是第三个空间大国,实际上,凭时间的排列没有根据技术能力排列重要”,可知东方红一号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D项正确;材料对中国持赞扬态度,中国空间技术仍落后于日本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空间技术,中国开始挑战美苏空间霸权属于国际外交领域,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空间技术,无法说明中国已经处于科技大国地位,排除C项。故选:D。12.答案:D解析:从材料“已突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的数据来看,电子商务并不是第三产业的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是“新经济”的创造者,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故C项错误。信息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经营从利用传统平台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故D项正确。13.答案:D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现代科技进步,时间是20世纪40—50年代开始,而资本主义确立全球体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已经实现,故①错误;材料未涉及对宏观宇宙和粒子世界认识的新突破,故②错误;根据时间1940—1962年期间,美苏进行竞争(军备竞赛),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故③正确;竞争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环球飞行、进入太空轨道是空间领域,故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14.答案:C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等西方大国的边疆观中的“文化边疆、信息边疆、太空边疆”与现代科技发展紧密相关,故选C项;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发生巨变,但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A、B两项;材料仅体现美国等西方大国的边疆观的变化,苏联不在此内,无法得出美苏在科技领域角逐的结论,排除D项。15.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在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下,“朝阳工业”迅猛发展,“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这说明现代科技发展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工业被现代科技工业所取代,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新科技革命使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不是政府对科技的重视,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D项错误。16.答案:(1)技术的传授、工具的革新;经济重心的南移;国家空前统一、疆域广阔;政府重视农桑;丝绸之路贸易的推动;科技进步;改革开放的进行。(2)传播晚,速度慢,数量少;殖民扩张和战争起了重要作用;意大利成为传播中心;主要是棉花和棉织品的销售地。(3)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资本主义工业棉开始代替农耕时代手工棉。由印度主导的第一次棉纺织革命到英国主导的第二次棉纺织革命的转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棉花产业链的中心之一。解析:(1)根据材料“公元前2世纪或更早时期,棉花及棉织品开始传入中国。《农桑辑要》《王农书》《农政全书》等皆有详细记载,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载棉花种植‘寸土皆有’。1865年被引入到我国后,经过数次改良,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棉种。”,可以概括其原因是技术的传授、工具的革新;根据材料“元代时期、棉花种植也完成了由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可见,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棉花面积的推广;根据材料“高度机械化、智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和环保化的新疆棉花对世界棉花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可见,科技进步是推动棉花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所学可知,国家空前统一为棉花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国疆域广阔土地肥沃是重要的自然因素;政府重视农桑;丝绸之路贸易的推动;改革开放的进行促进了棉花的需求等。(2)根据材料“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印度有一种奇怪的树,可以长出羊毛。棉纺织品是一种令社会上层垂涎的物品。到公元950年,一些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城市如塞维利亚、科尔多瓦、格拉纳达、巴塞罗那等有了棉纺织业。11-13世纪延续200余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得欧洲人深入到阿拉伯世界的棉花生长带。欧洲最早的非伊斯兰的棉花产业中心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如米兰、博洛尼亚、威尼斯等,其中威尼斯是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长期以来支配着地中海世界的棉花贸易”,可以概括其特点是传播晚,速度慢,数量少;根据材料“1-13世纪延续200余年的十字军东征运动,使得欧洲人深入到阿拉伯世界的棉花生长带。”,可以概括其特点是殖民扩张和战争起了重要作用;根据材料“欧洲最早的非伊斯兰的棉花产业中心出现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可以概括其特点是意大利成为传播中心;主要是棉花和棉织品的销售地。(3)根据材料“棉的资本主义化彻底改变了棉花的命运”、“由欧洲主导的棉花帝国”,结合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资本主义工业棉开始代替农耕时代手工棉。由印度主导的第一次棉纺织革命到英国主导的第二次棉纺织革命的转变,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棉花产业链的中心之一。17.答案:(1)侧重点:观点一侧重于工厂制度对生产力的影响;观点二侧重于工厂制度对阶级关系的影响。看法: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积极影响:工厂制度增进了专业化生产;为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消极影响:使工人被残酷剥削,成为只能依附于资产阶级的存在。(2)意义:工厂制度是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变革方面的体现;工厂制度的建立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促进了人口从农村集中到城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速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的进程,客观上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近代工厂制度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分析历史现象、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一小问,关于两种观点的侧重点,学生仔细分析材料中观点信息即可得出,观点一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观点二则强调阶级关系的变化。第二小问,关于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我们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此问题,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近代工厂制度的历史意义,学生需抓住两点:一点是“唯物史观”,第二点是“历史意义”。18.答案:(1)特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近代化发展的产物;外国资本引领国家资本和民族资本投资;民族资本在夹缝中生存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以近代交通为载体和核心;缺乏独立自主的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

影响: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商品流向新格局并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推动物流网络和商贸中心的形成;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近代城市的兴起等。(2)原因: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保障;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电商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在全国的普及和网民的增加;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中国完整产业链与广阔市场的推动等。(3)认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物流业发展的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对物流业发展意义重大;物流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新变化为传统物流活动的近代化创造了客观条件与可能”可知,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近代化发展的产物:根据材料“外国资本最早在中国投资近代物流行业。国家资本与民族资本在外国资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