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_第1页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_第2页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_第3页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_第4页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届中考物理专项练习:利用回声测量距离(含答案、全国通用)【答案】1.D2.D3.C1500;不能5.87cm5.24cmA.响度B.音色C.音调(3)音色音调响度(4)乙10:3537.7C38.2C29AH81.81不变(10)响度丙乙丙(11)bda(12)低液化(13)3000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6.8;运动.能量;1531;真空.0.02207500m(3)变高(4)不能真空不能传声A.熔化B.降低.A1mm2.21振动空气音调响度声源80km/h所坐的汽车80km/h105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32:257.

升华吸收液化凝华8.白霜因为盐降低了水的熔点,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霜10.(1)①3.6X04②20③5400(2)20①运动的快慢不变②运动方向不变(3)甲丙10(4)36.7-3热胀冷缩(5)介质空气真空5不能(7)压缩体积放热外rf(8)超声波_17(9)音调响度音色(10)汽化液化凝华内.4500不能.回声;液体3062s声、s3062s声、s车;.没有;反射红光;不能;不能;真空不能传声.解:由题知,此时汽车离大山的距离s=650m,设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通过的路程分别为由下图可知,s声=s车+2s,即v声t=v车t+2s,代入数据有340m/s><4s=v车>4s+2>650m,解得v车=15m/s。鸣笛时,汽车离大山的距离: s'qs=v车t+s=15m/sMs+650m=710m。答:(1)鸣笛时,汽车离大山的距离为710m;(2)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5m/s。.解:(1)根据v=f得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Ms=1360m;□动车和声音的运动示意图如下: 由图知,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s=s声-s0=1360m-800m=560m;(2)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为: s车=s0-s=800m-560m=240m;动车的速度:v车=%=4s=60m/s=216km/ho答:(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 560m;(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216km/h0.解:超声波传播到鱼群的时间t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t=->0.8s=0.4§内由v=,得鱼群的距离:s=vt=1500m/s0<4s=600mo答: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为600m。.解:笛声传播的路程和汽车行驶的路程的总和: s总=2X880m=1760m,笛声传播的路程s声=丫声t=340m/s)5s=1700m,汽车行驶的路程s车=s,H、-s声=1760m-1700m=60m,汽车的速度为:v^=t=几=12m/s。答:小轿车的速度为12m/s。.铁管I.解:(1)因为4s是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又到海面的时间,所以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 t=2X4s=2s由v=,可得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h=s=vt=1530m/s2s=3060m;(2)不能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太空测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可以用光进行太空测距.答:(1)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3060m;(2)不能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太空测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可以用光进行太空测距..解:此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大山的时间:It=2>5s=2.5s,由v=f可得,该同学距离大山的距离:s=vt=340m/s2<5s=850m,该同学走到山下的时间:at'匡=15"”,埒y566.7s答:他离大山850m,要用约566.7s才能走至IJ山下。.解:由v=7可得,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2s=4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2s=680m,设司机按喇叭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月” 4出“+〔谓曲”则:2s=si+s2,所以s=_= _ =360m.答:按喇叭时距山崖的距离是360m..解: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2Ms=2s,该处海水的深度:h=vt=1500m/s2s=3000m.答:该处海洋的深度是3000m..54003000.解:(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2>6s=3s,由v=f得海水的深度:s=vt=1500m/s3s=4500m;(2)超声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可以使用声呐技术安装在汽车上作为倒车雷达。答:(1)该处的海深为4500m。(2)能使用声呐技术安装在汽车上作为倒车雷达。耳.解:(1)由v=,可知,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2s=40m,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2s=680m,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也十也电旧叶1谢旧1则:2s=si+s2,所以s=-= - =360m;(2)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s'=s=360m-40m=320m.答:(1)鸣笛处距山崖离360m;(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的距离是320m..解:已知鸣笛处距离高楼s=500m,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的距离s1=20m,根据题意可知声音传播的距离:&=2s-si=2X500m-20m=98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v2=340m/s,ji 唧删E49由v=f可得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t=咫=用而=17S,2(hh.1 -m—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vi=|=乔丹=6.94m/s答:汽车行驶的速度为6.94m/s.I.解:(1)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2Ms=2s,由v=t可得,海洋中该处深度:s=vt=1500m/s2s=3000m;(2)由于月球周围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答:海洋中该处深度是3000m;不能;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听到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60m;(2)刚开始鸣笛时轿车与山崖的距离为540m..介质种类;温度.解:已知:vi=10m/s,v2=340m/s,t=2s汽车行驶距离:s1=v1t=10m/s2s=20m声音传播距离:s2=v2t=340m/s2s=680m格十,”f遥仆十?s=_= _ =350m.答:司机按喇叭时汽车距山脚的距离是350m..解:设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为L,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 L 一 F [~第1次第1次 2局吗窗处听到回声处 第工次帚2次整个过程如图所示:因第一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所以,由v=t可得:TOC\o"1-5"\h\z\o"CurrentDocument"2L=v声t1+vt1 ①听到回声后又行驶t2=16s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vt1-vt2,因司机第二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的距离的 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o"CurrentDocument"所以有2(L-vt1-vt2)=v声t3+vt3 ②①式-②式可得:力一气 65一?#v=烈H&v声="叶?xHi,—2">340m/s=34m/s=122.4km/h,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IL=2(v声+v)t1=2X(340m/s+34m/s)>6s=1122m,因122.4km/h>120km/h,所以,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超速行驶.答:(1)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为 1122m;(2)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122.4km/h,客车是超速行驶.I.解:v=1450m/s,t=2>6s=3s用由v=t可得海深:s=vt=1450m/s3s=4350m答:海洋的深度是4350mI.解:(1)信号从发出到物体所用的时间t=2>0.01s=0.005s由v=t可得,物体距传感器s=vt=340m/s灰005s=1.7m;(2)由图象可知物体在0至15s内距离传感器始终是20m,所以说物体没有移动,处于静止状态.答:(1)物体距传感器1.7m;(2)物体在0至15s处于静止状态..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C、15C、20c的水中的速度不同;1531m.I(1)AC频率(2)钢尺响度2020--20000n(1)=(2)大小不变(3)不能虚像m(1)10(2)同一水平高度 (3)实照相机(4)放大右IV解:(1)声音2s内传播的距离为

s=vt=340m/s2s=680m;(2)声音传播的总距离:s=700m+700m-40m=1360m,声音传播的时间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MH"3J

―Uhll/s

!"¥ o答:声音2s内传播的距离680m;汽车行驶速度为10m/so.ACCt=0C(4)解:(1)因为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这只温度计每增加相同的示数时,实际温度的增加也是相同的,且当时,T不可能也是0C,由此可得:T和t的关系在形式上应为T=at+b①(a、b为某一常量)t=0C由于t1=2C时,T1=2C,t2=102C时,T2=82C,把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①式得到2c将+b=2C102c>a+b=82C解这个联立方程组得:a=0.8,b=0.4C;即:T=0.8t+0.4C②(2)把t3=26C代入②式得T3=21.2C,这表示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26c时,实际温度为21.2C;(3)这支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即在数值上 T=t,则在②式中令t=T,即t=0.8t+0.4C;解得:t=2C,即表示在2c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答:(1)用t表示T的公式为T=0.8t+0.4C;(2)这支温度计示数为26c时,实际温度为21.2C;(3)在2c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5)解:①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vt=1500m/s5s=7500m;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sB=VBt=25m/s60s=1500m,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S2=si+sb=7500m+1500m=9000mo答::①A和B的距离是7500m;②经1min后B与A的距离是9000m。5500;硅酸盐解:(1)不能听到;因为人的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至ij20000Hz,而超声波白^频率高于20000Hz,所以人听不到超声波;超声波除了利用声呐系统测海深外,还可以应用在 B超,清洗机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方面;]t=-x1^=2«(2) 2 ,v=1530m/s,£由.J可得海洋的深度:s=vt=1530m/s2S=3060mo答:(1)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超声导盲仪、汽车的倒车雷达、超声碎石、超声洗垢等;(2)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3060m。40.(1)次声波因为超声波频率超出了人耳听到的的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解:(2)超声波从发出到返回共走的路程:s=v声t=1500m/s10s=15000m,暗礁到船的距离:(3)不可行,声呐不能测量卫星到月球的距离,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答:(1)暗礁到船的距离为7500m。【解析】解:已知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 0.20s、0.14s、0.18s、0.15s、0.20s,则单趟时间分别为®X0.20s=0.10§回X0.14s=0.07§回X0.18s=0.09§®X0.15s=0.075§Si根据v=f变形s=vt可知;速度一定时,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越远,因为 0.10s>0.09s>0.075>0.07s,所以sa=se>sc>sd>sb,故D符合题意.故选D.回声定位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v=f公式变形计算距离.此题主要考查了回声定位的应用,知道回声测距是声波往返两次的路程.【分析】在物理学测量中,有多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积累法、等效替代法、建模法等,故据上面所提到的方法对题目中的各种说法逐个分析即可。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解答】甲、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先测物理课本的厚度,再除以物理课本纸的张数,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乙、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因此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需要借助于三角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采用的方法是卡测法;内:铜丝直径很小,无法直接测量,把铜丝紧密的绕在铅笔上,用刻度尺测量出铜线圈的总长度,数一下铜丝一共的匝数,然后计算铜丝的直径,采用的方法叫累积法;]丁、海底深度无法直接测量,利用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利用公式 "?”计算即可,采用的方法叫转换法;故甲、丙所用的方法相同。故选D。【分析】(1)人听到声音可以通过气传导和骨传导两种方式;(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3)噪声的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的等级,声强用分贝作单位;(4)回声测距利用了声的反射。本题考查了各种声学知识,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及人耳处减弱,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声强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解答】A.将发声的音叉与牙齿接触可以听到音叉振动发出的声音,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 A不符合题意;B.选项实验当尺子露出桌边的距离越长时,观察到尺子振动越慢,听到尺子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说明声音的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故B不符合题意;C.选项图为噪声监测仪,它只是测量声音响度的一种测量仪器,没有减弱噪声的功能,故 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D.D不符合题意故选Co解:(1)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It=2>2s=1s,片由v=t得海水的深度:s=vt=1500m/s1S=1500m.(2)物体振动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人不能听到超声波.故答案为:1500;不能.(1)先求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利用s=vt求海水的深度.(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声波测距离利用的是声波的反射,速度乘以总时间算出的是来回的总路程,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只为总路程的一半.5.(1)【分析】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掉错误读数,取其余 4各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测量数值,求剩余正确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这样测量值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解答】由题中测量数据可知:数据单位是cm,小数点后有两位数,则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为毫米刻度尺;观察四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5.87cm与其余三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物体的长度为: 飞 ii'"。故答案为:5.87cm;5.24cm。(2)【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能辨别物体,音色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解答】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B.悦耳动听",说明声音好听,是指声带好,指的是音色好;C.脆如银铃",说明声音比较高,指音调高。故答案为:A.响度;B.音色;C.音调。(3)【分析】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解答】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能分辨出琵琶声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弦的松紧影响弦振动的快慢,即振动的频率不同,用琵琶演奏前,演奏者要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音调;能听到远处传来的琵琶声是因为声音的响度足够大。故答案为:音色;音调;响度。(4)【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答】从远视眼的成因,即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知,乙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故答案为:乙。(5)【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画出对称图形,再根据图形进行判断。本题解答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利用对称性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出错。【解答】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1:25,所以实际时间是10:35。故答案为:10:35。(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体温计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的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液态的热胀冷缩,其量范围是 35〜42C,体温计有缩口,将体温计拿离人体后,体温计能够保持示数不变,所以在使用温度计测量体温之前要用力向下甩。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和缩口的用途。【解答】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只要待测物体的温度高于温度计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液面就会上升,但在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能够保持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所以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只能使读数高于实际温度,所以体温分别是 36.5C的人的测量值为37.7C;体温为38.2C的人的测量值为38.2Co故答案为:37.7C;38.2Co⑺【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时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这些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当入射光线方向保持不变,平面镜转动8角时,入射角增加或减小9,所以反射角也增加或减小9,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加或减小28;即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28。故答案为:20b(8)【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中的空气;敲击瓶子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瓶子(包括瓶内的水)。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频率与音调高低关系的理解和掌握;重点是弄清发声体。【解答】用相同的力量敲击瓶子,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A瓶的音调最高;此时瓶子是靠固体振动发声的。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的振动发出的,用相同的力吹气时,空气柱长度越短,其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因此H的音调最高。故答案为:A;Ho(9)【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分析解答此题。熟记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视觉的大小变化并不代表真实的大小变化。【解答】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离平面镜 4m处的人,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是4m,则他距离平面镜中自己的像为4m+4m=8m;像的高度是1.8m;如果使他与自己像的距离为6m时,由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该人应向靠近镜面方向移动 1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所以,由该人身高1.8m,可得像高度还是1.8m,不变。故答案为:8;1.8;1;不变。(10)【分析】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三幅图,可找出振幅相同的和振动频率相同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解答】读图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因此它们的响度相同,其中内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频率大,所以内的音调高;甲、乙、丙中,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响度最大的是乙,振动频率最高的是丙,因此音调最高的是内。故答案为:响度;丙;乙;丙。(11)【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白^实像,像距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2f;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的关系;④具体的应用。在这四个方面的信息中,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信息就可以确定另外的三个;此题就是告诉了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让确定成像的性质。【解答】由图可知:d点在二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止匕时2f>v>f;c点在二倍焦距以上,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2f,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v=2f;b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f<u<2f,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止匕时v>2f;a点在一倍焦距之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f,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综上分析可知,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d得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a处,可得到虚像。故答案为:b;d;a。(12)【分析】根据我们对倒春寒”天气和暖湿气流的了解做出前一个空;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此题给出了一个生活场景,考查我们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解答】①倒春寒”天气的温度比较低,会使地面、墙壁受冷温度降低;②暖湿气流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地面、墙壁就会液化成小水珠。故答案为:低;液化。(13)【分析】先算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求该处的海深;真空不能传声,根据声音传播的条件回答。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及声音的传播条件,弄清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仁?"二”,B7,..该处的海深:s=vt=1500m/s2s=3000m;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因此不能用超声波声呐测太空的距离。故答案为:3000;真空不能传声。解:(1)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1(2)由题知,超声波到达障碍物所用的时间:t=2>C.04s=0.02s,s由v=f可得,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s=vt=340m/s)0.02s=6.8m;(3)以正在倒车的汽车为参照物,障碍物与汽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障碍物是运动的.故答案为:超声波;6.8;运动.(1)人们可以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如利用回声定位制造的倒车雷达;(2)求出声波从汽车传到障碍物(走单趟)所用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则物体是静止的.此题考查学生对回声定位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解:(1)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仪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1(2)声音到达海底的时间为t=?X2s=1s,由v=,可得,海洋的深度为h=vt=1531m/sMs=1531m.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月球周围是真空,所以声波不能传播,不能用声波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能量;1531;真空.(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2)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 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本题考查了声与能量、回声测距离分应用等,考查内容多,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中招的热点.【分析】(1)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1kHz=1000Hz;(2)根据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结合速度公式,来进行计算;(3)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分析即可;(4)据真空不能传声分析即可;(5)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当温度不升高,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B.分析图象中三种物质的熔化温度的不同即可判断。本题综合性很强,考查学生对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计算距离时,注意回声测距需要计算单程的长度,这一点容易失误。【解答】(1)人耳只能听到20Hz至ij20000Hz之间的声音,人耳朵听到的声波频率大多在0.02kHz〜20kHz之间;=',,・•・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总距离为:s=vt=1500m/sX0s=15000m,由于声波是反射回来的信号,所以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2 2(3)根据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可知,当火车鸣着笛驶向我们时,我们听到的笛声的音调会变大;(4)由于月球上是真空,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5)A.由②号图象可知,淡盐冰在10min时开始温度不变,故从该时刻开始熔化,该过程是吸热的;B.分析三条曲线我们可知,浓盐冰对应曲线③熔点最低,故其对应的凝固点最低,所以下雪天在路面撒盐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故答案为:(1)0.02;20;(2)7500m;(3)变高;(4)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A.熔化;B.降低9.【分析】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1)看:使用前先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损坏;(2)放:放正尺的位置,使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中学物理中有很测量仪器,不同仪器使用方法不同,但首先都需要看清它的量程与分度值,刻度尺是需要估读的,这一点区别于其它仪器,应特别注意。【解答】B刻度尺的刻度线一边没有紧靠被测物体,放置正确的是A刻度尺;A刻度尺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是 1mm;物体的长度是:2.21cm。故答案为:A1mm2.21。【分析】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首调低。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以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属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答】(1)当演奏人员敲响编钟时,编钟由于振动发出悦耳的声音,此时,声音主要通过空气传入我们的耳朵;(2)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通过敲打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从而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故答案为:振动空气音调。【分析】(1)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音调和响度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却是考试的热点内容之一,所以一定要注意进行认真的区分.同时还要了解防治噪声的途径及应用。【解答】(1)在此题中的轻声和大声说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2)图中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志牌,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故答案为:响度声源。【分析】(1)速度计上的单位是km/h,根据指针指示读出速度值;(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一是要看选择谁作参照物,二要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3)根据速度计上的里程数算出行驶路程,根据'!求出平均速度。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读懂速度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速度值为80km/h;(2)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小明,以是所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小明是静止的;(3)图甲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561km,图乙中速度计上的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内行驶的路程s=13601km-13561km=40km,k串庙”...r- —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二小 。故答案为:80km/h所坐的汽车80km/ho【分析】(1)海水的深度为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与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的一半的乘积;(2)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就可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了声音传播的条件与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2""一那么海水的深度为s=vt=1500m/sHs=10500m,(2)由于地球与月球之间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05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分析】已知小汽车和客车的速度之比和通过的路程之比,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式求出两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本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解答】已知V1:V2=5:4,S1:S2=8:7,a根据'i得:fl3的吃8 4 ;J2f-> *Via3 5 7:跖o故答案为:32:25。【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在六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解答】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或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下落形成雨。故答案为:升华吸收液化凝华。【分析】①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②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了解,以及凝华现象,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要有所认识。【解答】往冰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熔化吸热,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C;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易拉罐外的下部和底部形成霜。故答案为:白霜因为盐降低了水的熔点,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霜。(D【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解答】①.•1km=103m,•.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36X103m=3.6M04m;1kmih=——jh/s 13tl②: ,道,,,汽车的速度 ;③:1h=3600s,•••飞船绕地一周时间1.5h=1.53600s=5400s故答案为:①3.6X04;②20;③5400。【分析】(1)根据图中数据和公式 f求出每一段路程上的速度,如果速度相同时,说明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否则不是;(2)匀速直线运动指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判断汽车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依据就是计算出每段的速度,如果速度相同,说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分别求出这五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第1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 回,r= =9(hi;1号第2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卜LX' ,图41m第3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后区心,v.=—=)丝=第4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131.25.S-1,月n45坟。di>=-= 第5段路程内汽车的速度为: 小『,由此可见,小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的速度相等,因此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值为 20m/s;匀速直线运动过程的特点是①运动的快慢不变;②运动方向不变。故答案为:20;①运动的快慢不变;②运动方向不变。【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车的运动情况,由速度公式可求得甲车的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车和内车的运动情况,可求出乙车及内车的速度,然后判断哪两辆车速度相等;由路程公式 s=vt,求出乙车与内车的路程,然后求乙丙两车的距离。本题考查图象的认识及应用,图象法为物理学中常用方法,故一定要学会分析图象。【解答】由第一个图象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融一由第二个图可知,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v乙=6m/s,v丙=4m/s,所以甲车与内车的速度相同;经过t=5s乙车的路程s乙=v乙t=6m/s>5s=30m,丙车白^路程sw=vwt=4m/s>5s=20mi,贝^乙丙两车相距d=s乙-s丙=30m-20m=10m。故答案为:甲;丙;10。【分析】(1)读取温度计或体温计的示数时,首先要明确它们的分度值,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平;(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温度计和体温计的读数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答】(1)由图可知,甲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C,甲图的示数为36C+7X0.1C=36.7C;乙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C,液面在零刻度以下,所以示数是-3C;(2)体温计和寒暑表都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性制成的。故答案为:36.7;-3;热胀冷缩。【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和真空不能传声,属于基础题目。【解答】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空气越来越少,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空气又逐渐增多,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介质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真空不能传声。故答案为:介质;空气;真空。【分析】物理学中,每秒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此题考查了频率的定义及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目。【解答】仪町已知昆虫的翅膀在2min内振动了600次,故每秒钟振动次数是公用升"次,故频率为5Hz;因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故此声音不能被人听到。故答案为:5;不能。【分析】(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需要放热;(2)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有两个: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此题主要考查了液化现象,通过分析实例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知道液化的条件,是室内还是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是解本题的关键。【解答】(1)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直接采用压缩体积方法使石油气液化的;(2)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开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3)夏季,在有空调的房间里的温度较低,而房间外面的空气温度较高,所以外面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凉的玻璃时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故水滴在玻璃的外侧。故答案为:压缩体积;放热;外。)【分析】(1)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2)求出声波从汽车传到障碍物(走单趟)所用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计算二者之间的距离。此题考查学生对回声定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解答】(1)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2)声波从汽车传到障碍物(走单趟)所用的时间为 再利用速度公式变形s=vt可求得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则其原理回声测距用字母公示表示是'2;]「由题知,超声波到达障碍物所用的时间:;?Xf-心,由f可得,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s=vt=340m/s:0.05s=17mo故答案为:超声波;万;17。)【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解答】从三幅图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音调是相同的;三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三种声音不是同一种物体发出的,所以音色不同。故答案为:音调;响度;音色。)【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固.据此分析回答。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云、雨、雪、霜、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一章中典型的题目,要牢固掌握。【解答】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c以下,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这层冰花在窗户玻璃的内侧。故答案为:汽化;液化;凝华;内侧。【分析】后先算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 「t就可求出海水的深度;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及速度公式的计算,还要了解人耳听觉范围,弄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超声波的频率高于 20000Hz;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士,加”,则海水的深度:s=vt=3s¥500m/s=4500m;超声波人耳不能听到。故答案为:4500;不能。解: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时,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飞机残骸在大海内的深度和位置,同时搜救人员的这种做法也说明了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答案为:回声,液体.(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2)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回声测距离和液体能传声的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①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声音在5C、15C、20c的水中的速度不同,故可以看出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②据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可以看出,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2)声音在温度为25c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S尸首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2s,用由v=f得海水深度为:s=vt=1531m/s2s=3062mo故答案为:(1)①介质的温度;同一介质中温度不同声速不同;②介质的种类;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不一样;(2)3062。(1)根据表中信息总结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液体、气体中的传声速度;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速度越快。(2)从表中查出声音在温度为25c的海水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海水深度。此题考查的是声速的影响因素、回声测距的知识,学会分析数据表,得到物理规律,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解:(1)①尾灯内没有灯泡,利用光的反射将射来的光按照原来的方向再次反射回去,进入自行车后面人的眼睛;②因为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红色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因此自行车尾灯是靠反射红光发出红光的;③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当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如右图所示: '(2)①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超声波指频率在20000Hz以上的声音,因为超出了人的听觉上限,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超声波.②太空中是真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进行太空测距;I③超声波从发出传到海底的时间t=2Ms=2s,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1530m/s,由v=,可得,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 s=vt=1530m/s)2s=3060m.故答案为:(1)①没有;②反射红光;③见上图;(2)①不能;②不能;真空不能传声;③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是 3060m.(1)①自行车的尾灯是由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②反射光线由反射物体的颜色决定的;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以作图,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两个平面镜互相垂直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2)①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能否听到超声波,根据超声波的频率是否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判断.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③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从发射到接受的时间已知,利用 s=vt可以得到海水的深度.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尾灯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这是中考时常见的一个题型.此题第( 2)题中的③属于易错题,出错的原因是误把4s当成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1)根据s声=$车+2$即v声t=v车t+2s算出汽车的速度;(2)根据:s车+s算出鸣笛时,汽车离大山的距离。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以及回声测距的应用,是一道中等题。(1)根据s=vt算出声音传播的距离,声音传播的距离减去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即为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2)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减去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即为动车行驶的距离;用根据v=,算出动车的速度。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和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中等题。先求出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 v=f的变形式计算出鱼群离船的距离。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确定超声波从渔船传到鱼群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笛声传播的同时汽车也在行驶,笛声传播的路程和汽车行驶的路程的总和等于鸣笛处到山崖距离的 2倍,鸣笛处到山崖距离为880m,则笛声传播的路程和汽车行驶的路程的总和等于 1760m,已知笛声的速度、时间和总路程,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行驶速度。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能够通过题意找出笛声传播的路程和汽车行驶的路程的总和与鸣笛处到山崖距离的关系。解:(1)声音在铁管中传播速度最快,因此小芳首先听到的是铁管传来的声音;(2)铁管长52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t==用仆"小=0.15s(3)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t'过=5出出心=0.01s;可见声音在两种介质的传播的时间差△t=0.15s-0.01s=0.14§大于0.1s,所以小芳能区分两种不同介质传过来的声音.故答案为:(1)铁管;(2)声音通过空气介质传到人耳需要的时间为0.15s;(3)请小芳能区分两种不同介质传过来的声音.(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其中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再(2)知道铁管的长度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根据公式 t=;,计算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耳(3)知道铁管的长度和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根据公式 t=;,计算出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求出时间差,再判断能否区分开.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以及人耳区分两种声音的条件,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1)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海洋的深度;(2)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波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第一问属于易错题,出错的原因是误把 4s当成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的时间.发出的声音经大山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发出声音传到大山的时间,根据s=vt求出丹他离大山的距离,又知道这位同学的速度,根据t=M求出走到山下的时间。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弄清声音从人所在地方传到大山的时间(单趟用时)是解题的关键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车距山崖距离的 2倍,据此求出按喇叭时车距山崖的距离.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 2倍.知道声音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声音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分析】(1)根据速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就可求出此题;(2)先求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 'f就可求出此处海的深度。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弄清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解答】77^km1I,吼)Ox———网,](=_x1占;%(2)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2 ,由v=i可得,此处海的深度为s=vt=1500m/s»s=3000m。故答案为:5400;3000。(1)先算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速度公式 v=f就可求出海水的深度;(2)倒车雷达,即倒车防撞雷达,也叫泊车辅助装置,它能以声音或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司机车辆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所以说倒车雷达应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及声音的传播条件,弄清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是解题的关键。(1)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车距山崖距离的 2倍,据此求出鸣笛时车距山崖的距离.(2)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减去车行驶的距离.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的 2倍.声音传播的距离等于车距高楼距离的2倍减去车行驶的距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声音传播的时间;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20m所用时间相同,最后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汽车行驶速度.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关键是考查利用回声测距离,本题的难点是计算声音通过的距离,知道是声音传播的时间与汽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X4s=2s,然后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海水深;(2)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就可解答此题.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关键是弄清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解:(1)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72km/h=20m/s,由v=f得,汽车行驶的距离s=vt=20m/s>3s=60m;(2)司机在距山崖距离为sAC时鸣笛,听到回声时距离山崖为SBC,可画出下图: I 由题意可知,笛声通过的路程为sAC+sBC=340m/sX3s=1020m叶板hn60+sbc= 2 ,解得sBC=480m.由图可知,汽车鸣笛时离山崖的距离为sAC=sAB+sBC=60m+480m=540m.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行驶的距离为60m;(2)刚开始鸣笛时轿车与山崖的距离为540m.(1)已知汽车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v=f计算汽车通过的路程;(2)画出示意图进行分析:由图知,汽车从鸣笛到听到回声,通过的距离是 AB,声音从发出到反射回来通过的距离是AC+BC,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路程;汽车鸣笛时离山崖的距离为 AC=AB+BC.这类计算题一般涉及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顺利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声音从哪里发出,经过了哪段路程,物体是否移动.在解题过程中,最好画出示意图帮助分析.解:(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①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②声音在5C、15C、20c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2a(2)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1s,由v=f得:s=vt=1531m/sXs=1531m.(3)设铁棒长L,由v=,得,声音在各自介质中传播时间之差为: --巾=2s,r r即: -•1 ♦ =2s,解得:L=728m故答案为:(1)介质种类;温度;(2)海水深度为1531m;(3)铁棒的长度是728m.(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液体、气体中的传声速度;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速度越快.(2)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知:s=vt,知道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路程.(3)由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不同,所以到达人耳的时间不同,故听到两次响声,一次是空气传播的,一次是铁棒传播的;已知时间问隔和速度求铁棒长,利用速度公式列方程求解.此题考查的是声音传播的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题中给出了数据,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总结能力.司机按喇叭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汽车时,汽车以 1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脚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两者的路程即可解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按喇叭时汽车与山脚距离的 2倍.第一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根据s=vt得出等式,然后减去司机第一次鸣笛后到第二次鸣笛前行驶的距离,进一步得出客车到悬崖的距离,再根据司机第二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的距离的 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得出等式,然后联立等式即可求出客车行驶的速度,最后求出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灵活应用,明确汽车行驶过程中各段距离之间的关系和时间关系是关键.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是本题的关键.(1)求出信号从发出到物体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f可求物体距传感器的距离.(2)从图象可以看出,在0至15s内,物体的运动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本题考查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学会分析图象,最容易出错的是信号从发出到反射回来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来回的时间,不是一次的时间.(解:(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①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②声音在5C、15C、20c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2)声音在温度为25c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2a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_=1s,海水深度为h=s=vt=1531m/sMs=1531m.故答案为:(1)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2)s=vt;1531m.(1)根据表中信息总结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液体、气体中的传声速度;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速度越快.(2)从表中查出声音在温度为25c的海水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海水深度.此题考查的是声速的影响因素、回声测距的知识,考察学生读表、总结能力.I【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本题考查的是声相关的探究,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要素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能完成目的;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能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能完成目的;D.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能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故选AC。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 20Hz,因为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所以人耳听不到。故答案为:(1)AC频率(2)钢尺响度2020--2000QR【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研究物像的大小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把蜡烛A的大小用蜡烛B来代替;根据像与物的大小相同进行分析;(3)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此类题目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只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不难。【解答】(1)由刻度尺分别读出物(蜡烛A)到玻璃板、像(即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分别是u和v,得到的结果是v=u;(2)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的过程中,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像的大小不变;(3)光屏能接收到实像,但接收不到虚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故答案为:(1)=(2)大小不变(3)不能虚像。m【分析】(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4)当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此题是考察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其中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在分析成像特点及物距、像距的变化上特别简便。【解答】(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 20.0cm-10.0cm=10.0cm;(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