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与STS_第1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与STS_第2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与STS_第3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与STS_第4页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与STS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与STS中学化学竞赛试题资源库――化学与STSA组1.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在化学界享有盛名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B达尔文C居里夫人D欧拉2.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邓稼先B李四光C华罗庚D侯德榜3.1965年我国率先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属于A糖类物质B酯类物质C蛋白质D纤维素4.使人们详细研究化学反应微观机理的重要实验是A探针移动硅原子实验B交叉分子束实验C高度准确的光谱实验D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实验5.为缓解华北地区的旱情,有关部门选择适宜的条件和方法,向大气中发射催雨剂,其主要成分是干冰、液氮、碘化银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干冰和液氮的固体都是分子晶体B干冰和液氮的分子中都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干冰和液氮催雨的原理属于物理变化D碘化银微粒在冷云中产生冰晶,起到催雨作用6.若实行海水淡化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C严格控制条件(1.01×105Pa、0℃)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化的饮水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海水中的盐份7.2002年12月湖北九连墩古墓发掘1000多件战国时期的珍贵文物,有各种等。有关铜器、木质乐器说法正确的是:A铜器表面的绿色物质,适宜用硝酸将其除去B制作这些铜器主要是铜、锡及锌等形成的合金,先腐蚀的是铜C这些文物出土后不经处理就可展示D这些文物出土后可用明矾溶液浸泡并涂上防腐材料等处理8.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9.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具有埃及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艾哈迈德・泽维尔,以表彰他在毫微微秒光谱学研究方面作出的特殊贡献。泽维尔的实验使用了超短激光技术,即毫微微秒光谱学技术,毫微微秒又称飞秒,1飞秒相当于----A109秒B1012秒C1015秒D1018秒10.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11.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A石墨制成金刚石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水变成汽油D干冰转化成原子晶体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汽水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和柠檬酸(除水外)B果树灭菌剂波尔多液中含有CuSO4C医用碘酒是由I2、水和乙醇配制而成D瓶装啤酒中溶有大量CO2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工业大量燃烧含硫燃料造成的B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甲醇C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D氯碱工业中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阻止阳离子通过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酒精作消毒剂B加碘食盐中的“碘”通常是指碘单质C体操运动员所用的防滑“镁粉”,其成分是金属镁D使用明矾可软化硬水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煤矿井下的瓦斯爆炸主要是氢气燃烧引起的C成熟的苹果能够释放出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气体D在粉尘较多的工作场所,工作人员易患硅肺病16.下列不可能实现的是A利用太阳能使人类可以循环利用某些燃料物质(CH3OH、CH4、NH3等)B利用细菌处理矿物冶金C核燃料循环使用D用生物技术制备修复人体的材料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铅笔芯中不含铅B食盐加碘不是加I2C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D纯碱是纯净的烧碱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铅BCO气体有毒,在生有炉火的居室中多放几盆水,可吸收COC臭氧层的破坏对人类健康有害D绿色食品是指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19.下列说法均摘自某科普杂志,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A铅笔芯的原料是重金属铅,儿童在使用时不可用嘴吮咬铅笔,以免引起铅中毒B一氧化碳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水,这样可有效地吸收一氧化碳,以防煤气中毒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D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电业的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20.下列叙述中,从化学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A被峰蚁蜇咬后,可涂抹稀氨水或小苏打溶液减轻疼痛B农业上常用溶液来浸种,原因是具有杀菌和防腐作用C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纸浆生产等产生的工业废气D氟利昂(CCl2F2)或NO2都可以破坏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21.下列社会上流行的说法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铅笔芯的原料是金属铅,儿童在使用中如果嘴咬铅笔会引起中毒BCO气体有毒,但在生有炉火的居室中多放几盆水,便可以吸收COCSOD是英文Superoxidedismutase(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首字母缩写,它具有消除“体内垃圾”O2的功能D“六六六”是一种农药,因实验了666次才获成功而得名22.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23.宣传科学知识,介绍高新科技,揭示他科学,是科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属于高新科技的是,属于伪科学的是。A气功师用意念开门锁B制造反物质C水变燃料油D改变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改良原有物种或创新新的物种E降温、增压,液化空气F燃烧乙炔气,用于照明24.常用的两种人工降雨剂25.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为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1)送宇宙飞船的火箭,用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作燃料,燃烧时跟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神舟”五号飞船表面贴有特制的陶瓷片,其主要目的是,假如陶瓷片中含有氮化硅,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3)在飞行过程中,宇航员所在的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为使宇航员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保持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一般安装盛有Na2O2的装置,并且要不断将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此时应注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如果用纯氧代替Na2O2,可以减轻发射重量,可实际中为什么不采用纯氧呢?原因是。(4)我国载人航天的实现,为将来实现登月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月球表面有丰富的氦-3,10t氦-3的发电量能满足目前我国一年的用电量。氦-3的原子构成可用符号表示为。26.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这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大突破:(1)肼(N2H4)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一般将液态肼作为火箭的推进剂。已知1mol液态肼与足量液态N2O4完全反应放出QkJ的热量,产物是对环境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但实际发射过程中会看到有大量红色的烟雾,除了该反应能产生少量NO外,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2)实际上,最理想的燃料为燃烧热大,体积小,本身毒性小,安全的固态氢,目前人们还不能制得固态氢,因为。(3)新型无机材料在航天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飞船表面覆盖有一层耐高温的氮化硅陶瓷,该物质中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则氮化硅的化学式是。(4)飞船上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和燃料电池。常用的燃料电池是氢氧燃料电池,--已知负极的反应式为:2H2-4e+4OH=4H2O,正极的反应式为,工作时―――极pH相对较大。27.已知每人每天要消耗0.9kgO2,呼出1.0kgCO2。为使载人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稳定,宇航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探索。方法Ⅰ:有的科学家提出“用金属过氧化物(如Na2O2)处理系统”,即不断使座舱内的空气通过盛有过氧化物的容器,并将处理后的气体通入座舱,这个过程涉及的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①,②,将处理后的气体充入座舱时应注意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方法Ⅱ:有的科学家根据电解原理设计了飞船内空气更新的实验系统,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1)管通①把含较多CO2的潮湿空气通入N极室,通过该电极反应可使CO2不断被吸收,该电极反应为,其电解产物吸收CO2的离子方程式是。在N极吸收CO2后形成的离子能通过隔膜进入M极室,通过M极的电极反应可使CO2从电解液中释放出来,并保持系统内的pH不变,该电极反应为,有CO2逸出的离子方程式为。(2)管道②是将处理后的空气混入“电解水系统”产生的新鲜O2中,然后通入飞船座舱内供宇航员呼吸,在“电解水系统”中Y为极(填“阴”或“阳”),X极的电解反应为。(3)逸出的CO2未被排出飞船外,而是通过管道③进入“CO2还原系统”,在该系统内CO2跟H2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反应,其产物有CH4等气体。请评价如此处理的重要意义。28.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1)Ⅱ是CO2和H2的反应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从装置Ⅰ,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宇航员每天消耗28molO2,呼出23molCO2,则宇航员每天呼出的气体中含H2mol。(3)以下是另一种将CO2转化为O2的实验设想其中,由MgCl2・6H2O制取无水MgCl2的部分装置(铁架台、酒精灯已略)如下:①上图中,装置a由、、双孔塞和导管组成②循环物质甲的名称是③制取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④装置b中填充的物质可能是(填入编号)e.硅胶f.碱石灰g.无水氯化钙h.浓硫酸⑤设计d装置要注意防止倒吸,请在方框中画出d装置的简图,并要求与装置c的出口处相连(铁架台不必画出)。B组29.2005年1月19日《北京晚报》报道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