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危重症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1西方的一位急救专家Vogt曾说过:“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家里失火,也不是马路上的罪犯,而是不能在生死攸关的几分钟内得到急救医疗。”西方的一位急救专家Vogt曾说过:“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最大的2他用最后的力气说“我不想死”2008.3.15日,郑州开往深圳的1539次列车。11时多,列车广播5号车厢一位乘客扁桃体发炎;12:30,该乘客呼吸困难脸色苍白;13:36,该乘客跑到7号车厢求救;14:05,该乘客在7号车厢死亡。
公众的急救知识?民众的自救知识?公共场所急救设施配备?他用最后的力气说“我不想死”公众的急救知识?民众的自救知识?3灾难意外事件无处不在灾难意外事件无处不在4突发事件海啸SARS事件禽流感埃博拉矿难火灾车祸意外事件地震录象突发事件海啸录象5海啸2001年印尼海啸2001年印尼6海啸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并造成核电站泄漏。因大地震和海啸死亡的人数达到14704人。海啸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7SARSSARS8禽流感比非典更让人不安WHO警告:全球将爆发禽流感疫情今年H7N9流行禽流感比非典更让人不安WHO警告:全球将爆发禽流感疫情今年H9埃博拉病毒恐怖(四级)埃博拉病毒恐怖(四级)10矿难8.23黑龙江七台河8.29四川攀枝花肖家湾煤矿矿难8.23黑龙江七台河8.29四川攀枝花肖家11火灾上海静安大火火灾上海静安大火12永不落幕的交通事故永不落幕的交通事故13电梯行李传送带煤气爆炸山体滑坡意外事件电梯行李传送带煤气爆炸山体滑坡意外事件14踩踏事件踩踏事件15冰冻雪灾冰冻雪灾16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17震前汶川震前汶川震前汶川震前汶川18二、2008/5/1214时28分灾难在这一刻降临…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路塌了,桥断了,电停了,房垮了,信息中断…二、2008/5/1214时28分灾难在这一刻降临…19刹那间,绿树覆盖的青山变成满目疮痍,宁静美丽的村镇化作一片废墟,数万群众被埋在瓦砾之中,数十万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数百万百姓一时无家可归。
刹那间,绿树覆盖的青山变成满目疮痍,宁静美丽的村镇化作一片废20可乐男孩可乐男孩21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227.23温甬高铁追尾事件7.23温甬高铁追尾事件23现代文明社会在经济发达、
物资丰富的同时,也伴生了:突发危急重症增加
意外伤害事件增加
灾害事故增加
人类将怎样应对这些?!现代文明社会在经济发达、
物资丰富的同时,也伴生了:突发危24能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的
力量是一件多么庄严和崇高的事!
—皮特.沙法(心肺复苏泰斗.创始人)
能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的
力量是一件多么庄严和崇高的25
个体的生命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不堪一击,但当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并充分应用现代化科技而存在,就会变得强大。
急救先锋李宗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26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许多边缘学科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及抢救治疗的专业学科。
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临床医27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急诊是指对急症患者或伤员采取的紧急检查、诊断和处理的过程。急救是指对急、危、重症患者或伤员所采取的抢救措施。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急诊是指对急症患者或伤员采取的紧急检查、诊28灾难医学(disatermedicine)
研究如何迅速有效的组织抢险救灾,因需要救治的人员较多,必须事先有所准备,灾害一旦发生,就可立即组织救灾人员赶赴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分诊、安全转运等。灾难医学(disatermedicine)
研究如何迅29复苏学(resuscitology)
研究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抢救。
复苏学(resuscitology)
30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
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31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念的含义
是急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专科性、综合性、实践性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念的含义
是急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专科性、综32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起源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演变
危重症医学急诊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急诊医学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起源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演变危重症医学急诊33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创伤急救发展史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创伤急救发展史34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世纪南丁格尔
年代急救护理实践
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前线伤员死亡率从42%降到2%现代急救护理的起源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世纪南丁格尔年代急救护理实践35
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
192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术后恢复病房1927年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在芝加哥成立
二战期间,休克病房;二战以后到1960年几乎美国医院都建立了术后恢复病房
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
36
20世纪50年代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辅以“铁肺”治疗,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辅以“铁肺”治疗,世3720世纪60年代心电示波、电除颤、人工呼吸机、血透机使用,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心电示波、电除颤、人工呼吸机、血透机使用,重38
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中期,在德国会议上提出了急救事业国际化、国际互助、标准化;国际间统一呼救电话(120、911、119、15、112、100、611),加强急救车装备,交流急救经验等。1970年日本规定急救车标准。1972年,美国国会举行了建立急救医学体系的听证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1973年美国总统颁布了急诊医疗体系(EMSS)法案。“安全、高效、畅通、规范”。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中期,在德国会议上提出了急救事业国3920世纪80年代1980年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称“空中救护站”,是世界空中急救最发达国家。1983年危重症医学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学科。20世纪80年代1980年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称“空中4020世纪9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拓展至
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救治、灾害医学美国急诊护士、危重病护士学会相继成立
目前各国都在探讨如何完善CNS(临床护理专家)培训和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拓展至41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古代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人工呼吸;后汉华佗“麻沸散”刮骨疗伤。解放前战争年代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古代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42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50年代,重危病房、急救站。80年代,CCU、专科ICU、综合ICU相继成立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50年代,重危病房、急救站。43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80—
1983卫生部颁发“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指示,同时卫生部颁发“城市医院建立急诊(室)的方案”。
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第一张ICU病床。1984年正式成立了独立专科的综合ICU。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中华医学会“急救医学专科学会”成立。1988年9月在重庆举行第一次全国急救医学学术会。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80—1983卫生部颁发44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88年后,《急救护理学》确立为必修课,中华护理学会多次举办急救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1989年卫生部将医院建立急诊科和ICU作为医院等级评定的条件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设立急诊科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开通“绿色生命通道”院前急救网络完善部分地区试行,医疗“120”、公安“110”、火警“119”、交通事故“122”等系统联动机制。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45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国际SOS组织成员组成国际急救医疗纵队能用88种语言接受各国人士的急救呼叫SOS将24小时提供报警服务和中国的260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国家投入,建立健全紧急医疗救护体系。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46急救国际化急救国际化47急救国际化汶川特大地震中美国救援人员急救国际化汶川特大地震中美国救援人员48美国友人参与救护美国友人参与救护49第二节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为适应病人的需求,促进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护理专家制度在世界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第二节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50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51急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抢救技术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应变能力全面的知识结构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一定的管理能力团队的协作精神善于学习不断总结急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抢救技术52美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已经有部分医院对护士进行短期研究生培训,使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1958年美国有了第一位硕士学位的精神病学临床护理专家,至60年代,对护理专家的要求是“不但具有专业技能,还需懂得行为科学”,而且已扩展到临床的许多专业。目前,美国的CNS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在某专科领域有较高护理水平的注册护士。一、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美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已经有部分医院对护士进行短期研究53加拿大英国20世纪60年代专科护士培训日本1981年制定急诊护理专家的教育课程和实践技能标准英国—硕士水平,其模式与美国相似。荷兰—1988年开设CNS培养课程,主要涉及肿瘤专科。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专科进修学习,无系统的CNS课程设置。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加拿大英国20世纪60年代专科护士培训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54二、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注册护士经过专门培训
专科护士各个国家对专科护士要求都不一样待遇优于普通护士专科护士资质认证实施非终身制证书规定有效期:5年
美国:期间争取继续教育学分保持有效性日本重新继续审核国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二、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注册护士经过专门培训55尚无正式的认定标准,但一般认为应具备:护理大专以上学历,有护士执照并连续注册5年以上在专科临床工作和临床教学5年以上,大学英语4级上,并在专业统计源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技术职称为中级以上,同时接受半年以上的CNS课程培训。
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尚无正式的认定标准,但一般认为应具备: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56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教学目标: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熟悉院前急救和急诊科的任务了解我国急诊科的运转模式。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教学目标:57
EmergencyNursing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
整个标识以圆形为基底圆环外配以橄榄枝组合,给人以一种平和安全的感觉圆环中心采用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圆环上还可配以适当的中英文字符采用蓝、黄二种颜色,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醒目性标识外形和内涵皆具国际性
发现Detection报告Reporting反应Response现场抢救OnSceneCare运输途中监护CareinTransit转至院内救治TransfertoDefinitiveCareEmergencyNursing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58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设备以保证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主要任务
是对创伤病人和急症病人的院前救治,以及将对病人的现场处理和转运途中治疗情况,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59第一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定义:EMSS是集院外急救、院内急诊科、ICU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第一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60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特点即刻性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任务应对地震、水灾、火灾、重大交通事故楼房倒塌、爆炸等群体事件的医疗救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61三环之间先后关系如同木桶同等重要1×1×1=存活希望急危重症护理学7课件62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组织带有装置的运输工具院内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63EMSS一体化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救治EMSS一体化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救治64。。。。65急危重症护理学7课件66EMSS发展主题教育、规范、法制EMSS发展主题教育、规范、法制67专业化—EMSS的发展方向专业化—EMSS的发展方向68现代国际救援医学理念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现代国际救援医学理念急救社会化抢救现场化69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急救医疗体系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中城市出现了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机构-救护站8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时期,医疗急救和快速转运为一体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模式1980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EMSS成立:1983年WHO和PAHO(泛美卫生组织)召开急诊医疗服务组织咨询会,讨论一致成立。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急救医疗体系开始于20世纪570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1987年,卫生部《关于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的通知》1994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加强急诊科建设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一级医院设立急诊室,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急诊科,综合性大医院建立ICU。2004年,卫生部、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全国统一了急救号码“120”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1987年,卫生部《关于加强71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体系是EMSS建设重点政府重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紧急救援中心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疗救援专业技术温家宝海啸峰会:同舟共济建美好家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体系是EMSS建设重点政府重视温家72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急救组织与急救网络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73一、院前急救定义: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帮助。普及急救知识、初步急救技能。一、院前急救定义: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74院前急救组织有效性
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送到合适医院。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满足该地区急救需求,灾害应急能力强。配置合理,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能获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组织有效性一、院前急救7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的院外急救对遇难者的急救除应做到平时急救的要求外,还需要与现场的其它救灾系统如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并注意救护者的自身安全。当有大批伤员时,需加强伤员的分类和现场救护,合理分流和运送。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的院外急救对遇难者的急救除应做到平时急76
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
国际急救日:每年九月的第二周六,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普及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宣传和推动红十字救护工作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
国际急救日:每年九月的第二周六77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一、从医疗角度:院外急救是整个EMSS的子系统,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时间就是生命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30min二、从社会救灾角度: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院内设备再好,医生医术再高明,难以起死回生院前急救的重要性78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是急救生存链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是急救生存链79有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2/3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因此缩短起病至到医院的这段时间,并在这段时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发病后宜就地进行抢救,积极联系医生,待病情稳定容许转送时,才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有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2/3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80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国际院前急救英—美模式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急救管理由政府最高卫生行政部门、最高长官直接负责。其急救体系按照划区负责和区间合作协调的原则,全国划分成303个急救医疗服务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接受急救服务公司的拨款。法—德模式(我国)院前急救包括急救小组现场治疗、送医院继续治疗,急救内容除对症治疗外,还包括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国际院前急救81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独立型形式有病房,门急诊及院前急救部,送至急救中心继续治疗。“大而全”急救反应时间5~10分钟。从而接近发达国家的急救反应时间4~7分钟的水平。中心大城市
北京市急救中心沈阳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独立型82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院前型不设床位,以院前急救为主要任务。急救中心负责调度,分站负责院前急救。市区急救半径为3~5公里,平均反应时间为10分钟。中心大城市和经济比较好的中等城市
上海、杭州、北京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院前型83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依托型附属于一所综合性医院的院前急救,或由全市数所医院组成的急救医疗协助网。其特点是院前、院内急救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中小城市和市县级城市重庆、海南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依托型84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
指挥型建立全市统一的急救通讯指挥中心,负责全市急救工作的总调度。不配备人员车辆,只负责调度其下以若干医院的急诊科为相对独立的急救单位,按医院专科性质和区片划分分片出诊。广东省为主的南方城市广州、深圳、珠海、成都
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指挥型85二、医院急诊科救治定义: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院前急救医疗的继续,又是医院内急救的第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来自院前的各类伤、病员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实施急诊急救。急诊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功能和任务相适应。二、医院急诊科救治定义:是EMSS中最重要的中间环节,是院前86二、医院急诊科救治独立成区,足够编制,高素质医护人员,以提高急诊抢救的水平及应急应变能力。二、医院急诊科救治独立成区,足够编制,高素质医护人员,87二、医院急诊科救治急诊急救教学培训科研接受上级领导指派的临时救治任务医院急诊科的任务二、医院急诊科救治急诊急救医院急诊科的任务88(一)急诊急救急救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对象自行送达医院危及生命的患者基层医院急救站医院急诊科的任务(一)急诊急救急救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治。89急危重症护理学7课件90急诊对象是暂不危急生命而病情紧急或遭受痛苦需及时诊治的患者。
急诊范围明显扩大急性外伤;急性腹痛;发性高热;各类休克;各类大出血;心、肺、脑、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昏迷、抽搐、呕吐;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食管内异物或疼痛、出血;中毒、中暑、自缢、淹溺、触电;急性过敏;其他急性病症医院急诊科的任务急诊对象是暂不危急生命而病情紧急或91(三)科研开展有关急诊病因、病程、机制、诊断与治疗、急危重症护理。分析急诊工作质量的监控,提高急诊质量。重点研究生命重要器官的救治。急救护理学的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促进学科发展医院急诊科的任务(三)科研开展有关急诊病因、病程、机制、诊断与治疗92(四)接受上级指派临时任务院外突发事件或者自然灾害的救治任务院内指挥、组织、协调大量伤员的急救工作。
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医院急诊科的任务(四)接受上级指派临时任务院外突发事件或者自然灾害的93急诊科的运转模式独立自主型
医护人员固定,全部医生为急诊专科医生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EICU急诊科的运转模式独立自主型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EICU94半独立型
部分医护人员固定,急诊专科医生主要负责危重患者抢救、管理EICU、急诊病房部分医生定期轮转,负责急诊患者的接诊救治
缺点限制急诊专科业务的拓展急诊科的运转模式半独立型急诊科的运转模式95轮转型
急诊科无固定医生,由各科派出轮转收治患者交由专科病房医生诊治
缺点无法满足现代医疗服务体系的要求,将要淘汰急诊科的运转模式轮转型急诊科的运转模式96三、重症监护定义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医疗设备,对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的一种特殊场所。研究范围:危重患者的监护与治疗;ICU人员、设备的配备与管理;ICU的技术三、重症监护定义是指受过专门培训的医务人员应用现代医学理97ICU的任务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ICU的任务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生理功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98ICU的运转模式专科ICU
各专科将本专业范围内的危重患者进行集中管理
临床一级或二级科室设立心内科ICU、呼吸内科ICU、神经内外科ICU
优点能掌握患者原发病、专科处理、病情的演变
缺点对专科以外的诊治、救护、监测,能力有限ICU的运转模式专科ICU99综合ICU
以多学科危重患者为主要工作内容,是独立科室。
优点克服了专科分割的缺陷,体现现代医学的整体序贯性
ICU的运转模式综合ICUICU的运转模式100部分综合ICU
主要收治各专科或手术后危重患者
特点介于专科ICU与综合ICU之间,除专科外,还有外科手术后的共同性。ICU的运转模式部分综合ICUICU的运转模式101共性救治急危重的患者拥有高尖科技和贵重的医疗仪器设备有熟练掌握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专门医疗队伍专业队伍共性救治急危重的患者专业队伍102
谢谢大家的聆听!
103《急危重症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104西方的一位急救专家Vogt曾说过:“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家里失火,也不是马路上的罪犯,而是不能在生死攸关的几分钟内得到急救医疗。”西方的一位急救专家Vogt曾说过:“对于一般公民来说,最大的105他用最后的力气说“我不想死”2008.3.15日,郑州开往深圳的1539次列车。11时多,列车广播5号车厢一位乘客扁桃体发炎;12:30,该乘客呼吸困难脸色苍白;13:36,该乘客跑到7号车厢求救;14:05,该乘客在7号车厢死亡。
公众的急救知识?民众的自救知识?公共场所急救设施配备?他用最后的力气说“我不想死”公众的急救知识?民众的自救知识?106灾难意外事件无处不在灾难意外事件无处不在107突发事件海啸SARS事件禽流感埃博拉矿难火灾车祸意外事件地震录象突发事件海啸录象108海啸2001年印尼海啸2001年印尼109海啸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并造成核电站泄漏。因大地震和海啸死亡的人数达到14704人。海啸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110SARSSARS111禽流感比非典更让人不安WHO警告:全球将爆发禽流感疫情今年H7N9流行禽流感比非典更让人不安WHO警告:全球将爆发禽流感疫情今年H112埃博拉病毒恐怖(四级)埃博拉病毒恐怖(四级)113矿难8.23黑龙江七台河8.29四川攀枝花肖家湾煤矿矿难8.23黑龙江七台河8.29四川攀枝花肖家114火灾上海静安大火火灾上海静安大火115永不落幕的交通事故永不落幕的交通事故116电梯行李传送带煤气爆炸山体滑坡意外事件电梯行李传送带煤气爆炸山体滑坡意外事件117踩踏事件踩踏事件118冰冻雪灾冰冻雪灾119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120震前汶川震前汶川震前汶川震前汶川121二、2008/5/1214时28分灾难在这一刻降临…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路塌了,桥断了,电停了,房垮了,信息中断…二、2008/5/1214时28分灾难在这一刻降临…122刹那间,绿树覆盖的青山变成满目疮痍,宁静美丽的村镇化作一片废墟,数万群众被埋在瓦砾之中,数十万人民生命和健康受到威胁,数百万百姓一时无家可归。
刹那间,绿树覆盖的青山变成满目疮痍,宁静美丽的村镇化作一片废123可乐男孩可乐男孩124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1257.23温甬高铁追尾事件7.23温甬高铁追尾事件126现代文明社会在经济发达、
物资丰富的同时,也伴生了:突发危急重症增加
意外伤害事件增加
灾害事故增加
人类将怎样应对这些?!现代文明社会在经济发达、
物资丰富的同时,也伴生了:突发危127能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的
力量是一件多么庄严和崇高的事!
—皮特.沙法(心肺复苏泰斗.创始人)
能为拯救他人的生命而奉献自己的
力量是一件多么庄严和崇高的128
个体的生命在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不堪一击,但当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并充分应用现代化科技而存在,就会变得强大。
急救先锋李宗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会长129
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许多边缘学科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处理各类疾病急性发病阶段的病因、病理及抢救治疗的专业学科。
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临床医130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急诊是指对急症患者或伤员采取的紧急检查、诊断和处理的过程。急救是指对急、危、重症患者或伤员所采取的抢救措施。急诊医学的基本概念急诊是指对急症患者或伤员采取的紧急检查、诊131灾难医学(disatermedicine)
研究如何迅速有效的组织抢险救灾,因需要救治的人员较多,必须事先有所准备,灾害一旦发生,就可立即组织救灾人员赶赴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分诊、安全转运等。灾难医学(disatermedicine)
研究如何迅132复苏学(resuscitology)
研究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抢救。
复苏学(resuscitology)
133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
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134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念的含义
是急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专科性、综合性、实践性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念的含义
是急诊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专科性、综135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起源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演变
危重症医学急诊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急诊医学第一节急危重症护理起源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演变危重症医学急诊136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创伤急救发展史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创伤急救发展史137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世纪南丁格尔
年代急救护理实践
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前线伤员死亡率从42%降到2%现代急救护理的起源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世纪南丁格尔年代急救护理实践138
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
192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术后恢复病房1927年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在芝加哥成立
二战期间,休克病房;二战以后到1960年几乎美国医院都建立了术后恢复病房
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
139
20世纪50年代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辅以“铁肺”治疗,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辅以“铁肺”治疗,世14020世纪60年代心电示波、电除颤、人工呼吸机、血透机使用,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心电示波、电除颤、人工呼吸机、血透机使用,重141
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中期,在德国会议上提出了急救事业国际化、国际互助、标准化;国际间统一呼救电话(120、911、119、15、112、100、611),加强急救车装备,交流急救经验等。1970年日本规定急救车标准。1972年,美国国会举行了建立急救医学体系的听证会,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一门独立学科。1973年美国总统颁布了急诊医疗体系(EMSS)法案。“安全、高效、畅通、规范”。一、国际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70年代中期,在德国会议上提出了急救事业国14220世纪80年代1980年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称“空中救护站”,是世界空中急救最发达国家。1983年危重症医学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学科。20世纪80年代1980年德国运用直升机运送伤病员,称“空中14320世纪9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拓展至
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危重症救治、灾害医学美国急诊护士、危重病护士学会相继成立
目前各国都在探讨如何完善CNS(临床护理专家)培训和教育体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研究拓展至144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古代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人工呼吸;后汉华佗“麻沸散”刮骨疗伤。解放前战争年代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古代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45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50年代,重危病房、急救站。80年代,CCU、专科ICU、综合ICU相继成立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50年代,重危病房、急救站。146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80—
1983卫生部颁发“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指示,同时卫生部颁发“城市医院建立急诊(室)的方案”。
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与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1982年北京协和医院成立第一张ICU病床。1984年正式成立了独立专科的综合ICU。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中华医学会“急救医学专科学会”成立。1988年9月在重庆举行第一次全国急救医学学术会。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80—1983卫生部颁发147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988年后,《急救护理学》确立为必修课,中华护理学会多次举办急救培训班和学术交流会1989年卫生部将医院建立急诊科和ICU作为医院等级评定的条件之一。目前,各级医院均设立急诊科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开通“绿色生命通道”院前急救网络完善部分地区试行,医疗“120”、公安“110”、火警“119”、交通事故“122”等系统联动机制。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148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08年奥运会国际SOS组织成员组成国际急救医疗纵队能用88种语言接受各国人士的急救呼叫SOS将24小时提供报警服务和中国的260多家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国家投入,建立健全紧急医疗救护体系。二、我国急危重症护理的发展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149急救国际化急救国际化150急救国际化汶川特大地震中美国救援人员急救国际化汶川特大地震中美国救援人员151美国友人参与救护美国友人参与救护152第二节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和卫生服务的要求也不断增加。为适应病人的需求,促进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护理专家制度在世界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第二节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及资质认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153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154急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抢救技术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应变能力全面的知识结构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一定的管理能力团队的协作精神善于学习不断总结急救护理人员素质要求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抢救技术155美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已经有部分医院对护士进行短期研究生培训,使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1958年美国有了第一位硕士学位的精神病学临床护理专家,至60年代,对护理专家的要求是“不但具有专业技能,还需懂得行为科学”,而且已扩展到临床的许多专业。目前,美国的CNS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且在某专科领域有较高护理水平的注册护士。一、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美国在20世纪30~40年代已经有部分医院对护士进行短期研究156加拿大英国20世纪60年代专科护士培训日本1981年制定急诊护理专家的教育课程和实践技能标准英国—硕士水平,其模式与美国相似。荷兰—1988年开设CNS培养课程,主要涉及肿瘤专科。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专科进修学习,无系统的CNS课程设置。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训加拿大英国20世纪60年代专科护士培训国外急危重症护士培157二、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注册护士经过专门培训
专科护士各个国家对专科护士要求都不一样待遇优于普通护士专科护士资质认证实施非终身制证书规定有效期:5年
美国:期间争取继续教育学分保持有效性日本重新继续审核国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二、国内外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注册护士经过专门培训158尚无正式的认定标准,但一般认为应具备:护理大专以上学历,有护士执照并连续注册5年以上在专科临床工作和临床教学5年以上,大学英语4级上,并在专业统计源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技术职称为中级以上,同时接受半年以上的CNS课程培训。
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尚无正式的认定标准,但一般认为应具备:我国急危重症护士资质159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教学目标:掌握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熟悉院前急救和急诊科的任务了解我国急诊科的运转模式。第二章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与管理教学目标:160
EmergencyNursing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
整个标识以圆形为基底圆环外配以橄榄枝组合,给人以一种平和安全的感觉圆环中心采用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圆环上还可配以适当的中英文字符采用蓝、黄二种颜色,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醒目性标识外形和内涵皆具国际性
发现Detection报告Reporting反应Response现场抢救OnSceneCare运输途中监护CareinTransit转至院内救治TransfertoDefinitiveCareEmergencyNursing国际急救标志“生命之星16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设备以保证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主要任务
是对创伤病人和急症病人的院前救治,以及将对病人的现场处理和转运途中治疗情况,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162第一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定义:EMSS是集院外急救、院内急诊科、ICU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
第一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163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特点即刻性连续性层次性系统性任务应对地震、水灾、火灾、重大交通事故楼房倒塌、爆炸等群体事件的医疗救治。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164三环之间先后关系如同木桶同等重要1×1×1=存活希望急危重症护理学7课件165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现场急救组织带有装置的运输工具院内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完善的通讯指挥系统急诊医疗体系的组成166EMSS一体化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救治EMSS一体化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ICU救治167。。。。168急危重症护理学7课件169EMSS发展主题教育、规范、法制EMSS发展主题教育、规范、法制170专业化—EMSS的发展方向专业化—EMSS的发展方向171现代国际救援医学理念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现代国际救援医学理念急救社会化抢救现场化172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急救医疗体系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大中城市出现了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机构-救护站8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时期,医疗急救和快速转运为一体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模式1980年,卫生部《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EMSS成立:1983年WHO和PAHO(泛美卫生组织)召开急诊医疗服务组织咨询会,讨论一致成立。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急救医疗体系开始于20世纪5173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1987年,卫生部《关于加强急诊抢救和提高应急能力的通知》1994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加强急诊科建设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一级医院设立急诊室,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立急诊科,综合性大医院建立ICU。2004年,卫生部、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院前急救网络建设及“120”特服号码管理的通知》,全国统一了急救号码“120”中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及现状
1987年,卫生部《关于加强174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体系是EMSS建设重点政府重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紧急救援中心医疗救治机构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医疗救援专业技术温家宝海啸峰会:同舟共济建美好家园完善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救援体系是EMSS建设重点政府重视温家175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急救组织与急救网络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管理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176一、院前急救定义: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害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监护的统称。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帮助。普及急救知识、初步急救技能。一、院前急救定义: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177院前急救组织有效性
用最短的反应时间快速到达患者身边,送到合适医院。给患者最大可能的院前医疗救护。满足该地区急救需求,灾害应急能力强。配置合理,有效使用急救资源,能获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一、院前急救院前急救组织有效性一、院前急救17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的院外急救对遇难者的急救除应做到平时急救的要求外,还需要与现场的其它救灾系统如消防、公安、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并注意救护者的自身安全。当有大批伤员时,需加强伤员的分类和现场救护,合理分流和运送。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的院外急救对遇难者的急救除应做到平时急179
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
国际急救日:每年九月的第二周六,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普及救护知识和技能,提高群众自救互救意识,宣传和推动红十字救护工作
院前急救的主要任务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
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
国际急救日:每年九月的第二周六180院前急救的重要性一、从医疗角度:院外急救是整个EMSS的子系统,是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时间就是生命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30min二、从社会救灾角度:是整个城市和地区应急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否则,院内设备再好,医生医术再高明,难以起死回生院前急救的重要性181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是急救生存链院前急救的重要性现代急救理念中的核心内容是急救生存链182有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2/3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因此缩短起病至到医院的这段时间,并在这段时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发病后宜就地进行抢救,积极联系医生,待病情稳定容许转送时,才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有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2/3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183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国际院前急救英—美模式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急救管理由政府最高卫生行政部门、最高长官直接负责。其急救体系按照划区负责和区间合作协调的原则,全国划分成303个急救医疗服务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接受急救服务公司的拨款。法—德模式(我国)院前急救包括急救小组现场治疗、送医院继续治疗,急救内容除对症治疗外,还包括药物治疗等。院前急救的运转模式国际院前急救184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独立型形式有病房,门急诊及院前急救部,送至急救中心继续治疗。“大而全”急救反应时间5~10分钟。从而接近发达国家的急救反应时间4~7分钟的水平。中心大城市
北京市急救中心沈阳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独立型185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院前型不设床位,以院前急救为主要任务。急救中心负责调度,分站负责院前急救。市区急救半径为3~5公里,平均反应时间为10分钟。中心大城市和经济比较好的中等城市
上海、杭州、北京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院前型186我国院前急救的组织形式依托型附属于一所综合性医院的院前急救,或由全市数所医院组成的急救医疗协助网。其特点是院前、院内急救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伤病员的抢救成功率。中小城市和市县级城市重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汽配城行业发展规划及招商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水果麦片市场营销态势与销售渠道策略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氯化锌行业前景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造价优化方案
- 海洋生态清淤施工方案
- 智能建筑飞检技术应用方案
- 阳光小学校服质量监控方案
- 社区经典诵读推广活动方案
- 2024年离子交换设备项目评估分析报告
- 城市轨道交通EPC建设方案
- JTS-131-2012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 2024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管理学试卷试题真题
- GB/T 43947-2024低速线控底盘通用技术要求
- 读书课件分享(认知觉醒)
- 智慧农业数字化产业园项目节能分析报告
- 设备维修保养流程优化与管控
- 丙纶纤维的纺丝工艺优化
- 八年级上册语文《富贵不能淫》文言文翻译、注释、古汉语知识及赏析
- 外科视角解读-《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第二版)》
- 会议纪要的写作概述
- 小学生建筑科普小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