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专题突破100道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字迹笨拙,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踩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有的甚至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①,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有删改)(注)①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③④⑤段中李忠义做的三件事。(2)请结合选文内容,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3)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两个“笨拙”的理解。①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字迹笨拙,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②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踩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4)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有什么含义?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石头会唱歌顾晓蕊①我想说的石头,不是溪水畔或山坡上冷硬的带有棱角的石头。石头是一个人的名字。②初见时,几名临时工围在一起说笑,只有他蹲在不起眼的角落里等活儿。他50岁上下,长得黑瘦,裹着一身破旧的沾满油污的灰褐色工装。许是常年奔波的缘故,晒得黑红的脸庞刻满沧桑,一双凹陷的眼睛,却深邃而明亮。③老石踏实勤快,脑子又灵活,相熟以后,大家都愿意跟他搭帮干活。“石头,跟着走喽。”“老石,来搭把手。”他“嗯嗯”应道,脸上现出谦卑的笑。④一天清晨,传来一阵美妙的歌声。我循声朝窗外望去,不禁惊住了。⑤那个唱歌的人竟是老石,只见他站在屋前的空地上,身着白衫黑裤,看上去很精神。他唱罢一曲又一曲,唇间轻吐的乐符,如一簇绚丽的火苗,弥散成温暖的笑容。⑥当然,也会有人不喜欢听,抛出些难听的话,“大早上的,抽什么风……”歌声戛然而止,他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扭身逃进屋里去了。⑦后来的几天早上,听不到老石的歌声,我心里有点儿失落。没想到有天下班吃过晚饭后,我去离驻地不远的河边散步,又遇到他。他拣了一处僻静的地方,继续练起了歌。⑧有一次周末,我乘车到市里闲逛,在返回的公交车上遇见了刚买磁带回来的老石,他主动帮我拿东西。攀谈间,才知道他为什么喜欢唱歌。正说着,从旁边的小道上走来两个人,一高一矮,高个子男人夸张地叫道:“哎哟,老石,今天有啥好事,买这么多东西?”⑨“不不……不是的,我是帮朋友拎的。”⑩矮个子男人撇撇嘴,说:“我想着也不可能,老石平日抠得紧哩。”⑪高个子男人接话道:“你还别说,老石用节省下的钱,供出个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呢。”⑫那一瞬间,我心里一阵翻涌。他常年在外奔波劳碌,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任都市的风沙将自己变得粗粝。然而一唱起歌来,就跟换了个人似的,眼眸里升起股柔亮的东西,像两簇火苗。这背后藏着的,是一位父亲的隐忍和坚守。⑬隔了不久,有天我去主任办公室,在门口遇到他。我热情地打招呼:“老石,你也在这里啊。”⑭“嗯……嗯!”他嗫嚅着,眼神却是散乱的,脸拧成了一朵枯萎的花。我正要再说些什么,他垂下头,急匆匆地走掉了。⑮我推开门,嘴上嘟囔道:“这个老石,今天有点儿怪怪的。”⑯主任抬头瞅我一眼,感叹地说:“他是来请假的!人的命啊,可真难说,总算熬到儿子大学毕业,谁想到又碰上车祸。”⑰我猛然愣住,失神地站在那儿,想:这对他着实是个不小的打击。⑱三个多月后,老石回来上班了。听工友讲,他儿子出车祸后,瘸了一条腿,为了给儿子治病,欠下不少债。⑲我依然喜欢每天晚上去河边走走。他仍会到岸边唱歌,那歌声里,缠着一团雾似的,蒙蒙的,仿佛要沁出水来。⑳日子如串珠,眼瞅着一天天拨过去。阴雾散去,老石的歌声又变得清亮起来。㉑很快到了元旦,我们却在电视上正在播的节目中看见了老石。㉒第二天,消息在工地炸开了,收工后,一群人堵到老石宿舍门前。有人高喊:“老石,你上了电视,这下成明星了。”㉓“嘿嘿,我在河边唱歌,市电视台的一位导演路过听到,让我去录节目。”㉔“要我说,来一场独唱会,我们给你当听众!”又有人喊。㉕冷夜里,一弯上弦月如钩。老石亮开嗓子唱起来,那歌声长了腿似的四处散开。听到精彩处,众人齐齐地鼓起掌来,惊飞了几只鸟,身影射向墨色夜空。(1)本文具体写了与老石有关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2)文中的老石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嗯……嗯!”他嗫嚅着,眼神却是散乱的,脸拧成了一朵枯萎的花。(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本文以“石头会唱歌”为题的妙处。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教数学的“语文老师”吴睿①老陈是我见过的教数学教得最好的“语文老师”。在碰到老陈以前,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上课时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似乎总带着一副冷冰冰且有点呆然的面孔。但老陈,一个有着天生幽默与理性思维的老男孩,一个爱“附庸风雅”与“故作深沉”的老爷子,一反数学老师该有的常态,慢慢走入了我年轻的心。②记得老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样子:他腆着肚子,脚步一晃一晃,自我介绍道:“各位朋友,谢谢大家,你们来了。我是老陈,是一个残疾人,你们不许欺负我,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尽量大一点儿,不能在下面窃窃私语。”开始上课了。他用“兰花指”夹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不由分说便列出了许多知识点。学校给我们文科班安排了一位“高人”,但我们并没有遇见良师该有的兴奋。③文科生难免对数学心生畏惧,而这则外化为课堂气氛的凝重。A老陈见我们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便提高声调:“万水千山总是情,声音大点儿行不行?”:我们说行,他还不依不饶地说:“有同学好像怕我听见一样,别以为我不认识你们。你看,那个欧阳锐我就不认....”我们终于爆发出了久违的哄堂一笑。④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老陈经常写着与数学不怎么相关的话,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解析几何的重点就在于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等,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然后才若有所思。没错,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他用近乎“怪诞”的方法,渐渐地使我们这群讨厌数学的人开始在课堂上集中精神。⑤比如,老陈会问:“这道题怎么写?”然后自己回答:“把这里抹去,掀起你的盖头来。哇哈哈,这个时候武侠高手就出现了,他的名字叫李连杰(联结),你们看这条边,再加上这条边,它的平方加上它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以后啊,对于这个勾股定理,我们就说是‘拉芳加拉芳等于小芳’,明白了吗?”霎时间,我们笑得合不拢嘴,所有的压力和难题带来的困扰,早已随着笑声一道飞到了九霄云外。⑥因为老陈,我们学会了打手势、说哑语,知道了数学和文学还有浪漫的碰撞,理性和感性也可矛盾地并存,懂得了能力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有一次,老陈出了一道等差数列的题目,我们都不会。他骄傲地向我们炫耀说:“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道题目的精妙之处?它是按照‘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这样的句式出的。”虽然我们对此都“嗤之以鼻”,但老陈还是“狂妄”地大笑我们笨。这次,老陈激起了我们的“共怒”。“老师,在数学方面,你是‘上等马’,我们是‘下等马’,当然比不过你。但我们知道‘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有一个很妙的对子,你要是能对出来,我们就服你。”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对他的短处。⑦“对,对!”全班同学都起哄道。“这有何难?”老陈双手负背,摇头晃脑,一边踱步,一边说:“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余音袅袅,我们哑口无……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曾经我们最讨厌的数学课居然变成了我们每天的期待。B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老陈胡扯,生怕漏掉可以让我们快乐的金玉良言。⑧现在,我想我们很多人或许早已淡忘了“log”为何物,排列组合要如何解,但我们都不会忘记他——老陈。(有删改)3.阅读全文,概括“我们”对老陈的情感态度变化。第一堂课,老陈来到“我们”班,大家(1)_________;当老陈努力用文科生的思维去解释数学时,大家在数学课堂上(2)________;在多次思维碰撞后,大家开始期待数学课;多年后,大家对老陈(3)______。4.分析“有同学故意用我们的长处去挤对他的短处”中“挤对”一词的含义。5.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请从修辞角度品析A句。(2)有人说B句中“胡扯”与“聚精会神”“金玉良言”相矛盾,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6.通读全文,说说老陈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一朵朵白云刘国星老牧人身着天蓝色蒙古袍,古铜色脸庞,皱纹堆叠,花白胡须飘垂胸前……一派仙风道骨。老牧人一年四季放牧一群羊,行走于草原的坡坡岭岭间。无论春夏秋冬,老牧人的长调都伴着他的羊群。老牧人父母辞世早,他终身未娶。也有人说,是老牧人穷怕了,怕花钱。老牧人不置可否。北草原的五六月份,雨水丰沛,草长花开,调皮变幻的云成团了。老牧人就赶着羊群,向那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走去。有人礼貌地打招呼,喂,牧羊哩!老牧人笑笑,说,做神仙哩!老牧人也常向牧人讲牧羊经:要春放沟膛,冬夏放山梁,秋季草丰满地跑。春季沟膛里地势低,水分足,草先出来,羊就容易吃到草;冬天要放阴坡,天冷,羊一停,就冷,要运动着,肉就长得瓷实;当然,夏季放阳坡,太阳毒,热,羊也待不住;秋季呢,满世界都是草,还结了籽实,香哩!运动着吃,身条就会长得美!这叫抓“肉膘”。牧人们听着,啧啧称赞。也有不以为然的,哎,那你咋没发财哩?老牧人脸色一灰,就赶着羊群走远了。大家也都知道,老牧人的羊群永远都是58只。每年羊出栏,来了羊贩子,他的羊出完栏,都是这个数。而别家的羊群却挤挤搡搡,哪群也有几百只,他们都发了“羊”财。他们看见老牧人省吃俭用的样,就有点不屑。一再要求养羊的嘎查达也不理解。老牧人也曾奔走呼号,别超牧,草场扛不住。嘎查达说,要做跨越式发展,你懂啥!老牧人却管住自己,他说,我这片草场58只羊日子过得很好;若多了,就成了遭罪啦!羊贩子们也爱收老牧人的羊,数九寒冬,别家的羊瘦骨嶙峋,老牧人的羊,却还是滚瓜溜圆!羊羔是在腊月生的,牧人们就都慌了神,羊瘦没奶,母羊见着羊羔就躲;不躲的,乳房就被吃出了血……老牧人家的母羊和羊羔,却很和谐——母羊亲羊羔,羊羔跪乳。那天,嘎查达领众牧户参观,却见一只母羊躲开欲吃奶的羔子,跑到远处吃草。人群里就有七高八低的笑声。老牧人不慌不忙地走进蒙古包,拿出马头琴,边拉边唱;柴格,柴格,柴格/你的白羔饿得慌呀/你快发发软心肠吧反复地唱,那母羊竟停住吃草的嘴,慢慢向羊羔走来。嘎查达和牧人们很惊奇。老牧人说,这羊生的是头胎,不是没奶,是还没有做母亲的经验!就在那个早晨,嘎查达大手一挥,再不能过度放牧啦!还是一个早晨,老牧人赶着羊群穿梭于云朵之间。可太阳升起来了,云朵不和羊群玩耍了!羊群出来了,老牧人却倒在高高的山梁上。三天之后,牧人们才发现了这群没人牧放的羊。找老牧人,却见他的尸身已被野狼和神鹰带走了。于是,就有人带着哈达、奶酒来山梁祭拜。忽一日,竟来了一辆车,下来许多孩子,一数,竟是58个——是城里的孤儿,老牧人养活他们五六年了!于是,哭声一片。有牧人说,最近半年,老人身上常带着黄油和奶食品。他可能知道自己身体不行了,倘若迷糊过去,黄油和奶的香味就会引来野狼和神鹰,带走他!7.文章开头三个自然段分别交代了什么内容?从全文看,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8.文中画线句子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9.文章以“一朵朵白云”为题,文中也反复出现“云”(云朵),试简析“云”(云朵)的作用。10.本文写了老牧人牧羊和资助城市孤儿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奔跑的少年程应峰①汽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上行进。夏季的阿坝草原,并不是想象中的一望无垠,只是显得较为开阔而已,青翠碧绿是它的主色调,局部的平展之外,有着起伏跌宕的美丽。②怎么都想不到的是,行进中的汽车出现故障,抛锚了。司机下车修车,考察团一行也离开了车厢。夏季高原的阳光烈烈的,无遮拦地泻下来,热辣辣地照在每一个人的身上。谁都知道,强烈的紫外线极易灼伤人的皮肤,于是大家很快支起了为应急而携带的帐篷,钻了进去。③不一会儿,一个少年赶着一群牦牛来到了附近的草场,少年脖子上挂着一个并不精致的牛角号,手中熟练地舞动着放牧用的鞭子。他安置好他的牛群,来到了我们的帐篷外。近距离才发现,他的衣衫破败不堪,颜色黑不溜秋,他的肤色较之衣衫有过之而无不及,黧黑发亮,一看,就知道这是高原阳光照射的结果。细看他的脸,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里,透现着无法遮掩的少年英俊,却也刻写着生活重压下的沧桑。④他好奇地围着帐篷转了一图,然后在门口定定站下。感觉有人注视他了,一笑,一排洁白的牙齿反射出快乐的光芒。有人问他什么,他很迷惑的样子,摇头。我知道,这是语言上的障碍。但从他那双黑亮的眼睛流淌出来的除了好奇,还有渴望和羡慕。⑤心细而善良的英姐,看着少年,看着他黝黑的脸,看着他那一身穿着,眼睛就有些湿润了,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钞,塞在了少年的手中。那一刻,少年嘴唇动了动,想说点什么,终于还是没有说出来。只见他揣着钞票,转身飞奔而去。⑥同行人说话了:“英姐,你的钱这么一给,恐怕有麻烦了,那孩子肯定叫他的同伴去了,他的同伴要是都来找我们要钱的话,那可就不好办了。”听他这么一说,英姐不安地看看大家,又看了看远方,将信将疑。那一刻,我感到周围的空气突然间就变得有几分滞涩和凝重。⑦终于,少年的身影出现了,由远而近,越来越清晰。看得出,他是抱着什么飞奔而来的。近了,原来他手中抱着的是一束鲜花,红白相间的,在阳光照射下,耀眼夺目。看着少年胸前颤动的鲜花,在一阵惊愕和沉默之后,考察团全体人员都会心地笑了。应该说,这种笑,是夹杂着愧疚和感动的。⑧少年奔跑着,来到帐篷前,来到了英姐跟前,他单膝跪下,将鲜花高高举过头顶,送到了英姐手中。英姐接过鲜花,将少年扶起来,那一刻,我又一次看见少年闪亮地笑了,那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真诚的笑、感激的笑、致意的笑。⑨汽车开动的时候,少年挥着他的牧鞭,蹦蹦跳跳地离开了。透过车窗,他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小的身影让我觉得,高原之上,他就像一个纯净的音符,清新透亮;就像一朵自在的格桑花,朴拙美丽。11.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少年是个怎样的孩子。12.第⑥段“同行人”说的话,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13.对语言的敏感会让你品出平淡中的深味,请从修辞角度品析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14.揣摩文中画横线处少年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将其描写出来。(80字左右)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卖菜的女大学生胡双连因为待岗在家,所以承包了全家的后勤工作,每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到菜市场转转。一天,我早早就进入菜市场,因为早上可以买到新鲜的菜,品种也多。到了市场,我才发现自己常去的那个摊位上,卖青菜的中年妇女今天没来。她的摊位站着一个女孩,看上去20岁左右,穿着很简朴,却很得体,衣服的大小确实可以说是量身定做,显得简洁、干净、利索。她不是很漂亮的那一类,气质却显得卓尔不群,与其他那些卖菜的女孩完全不一样。我在考虑今天该买什么菜。怎么搭配。这是个烦心的事,我站在那里犹豫。这时走来一对外国男女,他们在女孩旁边停下了,用英语跟旁边的摊主说话。摊主是位卖青蛙的老头。青蛙又大又肥,被老头用一个大网袋装着,活蹦乱跳。老头尽管听不懂英语,却兴奋地叫着:“18元一斤!”然后右手拿着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2元和一张1元的票子,叠放着让每张票子都露出阿拉伯数字,在老外面前扬着,左手伸出食指。他们经常这样交易,而且很容易被老外理解。老外摇摇头,又用英语说了一大通,老头以为嫌贵,赶紧说:“15元1斤,怎么样?”右手只举着一张10元和一张5元的票子,老外还是满脸无奈地摇摇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青蛙,一般人根本提不到,15元还嫌贵,哪里捡得到啊!”老头见这两个老外不懂行情,还挺抠打儿,显得有些不高兴。“老人家,他们说愿意全部买你的,但你要把它们放回田里去。”女孩终于忍不住说话了。这女孩竞懂英语!“放回田里,他们给钱?”老头惊奇得不敢相信。“是的,他们说,抓青蛙是破坏生态,这些有益的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就像你和你家里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样,应该爱护它们。”女孩尽可能用浅显的语言解释老外说的话。“什么?我们和青蛙就像家里人一样,那不是发癫了?”老头更觉得云里雾里。“这样吧,小姑娘,麻烦你告诉他们,我卖给他们,只要他们给钱,我马上就把这些青蛙放回田里。”老头不管理解不理解,也许在想,不就是为了卖钱吗,这样的生意怎么不做?女孩把老头的话照直翻译过去。我发觉这女孩的发音很标准,说得也很流畅。男老外掏出100元人民币递给老头,对女孩说,请你告诉他,让他把这些青蛙放回田里去。“我这里就6斤,钱也不用找了。”老头自言自语地说,拿着钱,背起那袋青蛙就往出口处走了。“Hello,买我的鸟。”一个头发染成黄色的男青年用鸟笼装着一只羽毛五颜六色的鸟,一只手把鸟笼举得高高的,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老外满脸无奈地摇着头。“小姐,帮我一把,跟他们说,只要他们给我钱,我马上就可以把鸟放飞。”黄毛急切地求女孩。“女士、先生,你们去买菜吧,我会试着说服他。”女孩用英语告诉老外,老外满脸狐疑地走了。“嗨,他们说,他们不会买你的鸟,这是一只很珍贵的鸟,你应该把它放回大自然!”女孩冲着黄毛说。“唉,不走运!”黄毛慎恼地提着鸟笼要走,看他的神情,他是绝对不会放飞这只鸟的。“等一下,你这只鸟多少钱?”女孩说。女孩的这一举动让我猜不透,她要买这只鸟?买来观赏还是……“你买,便宜给啦,20元吧!”黄毛好像要送一个天大的人情给她似的。“好吧!”女孩拿出一个小包,从里面拿出那些叠得很整齐的一毛、两毛的毛票和一些1元、2元的票子,很利索地数给黄毛。啪,一样东西掉在地上,好像是一张卡片,我仔细看了看,是一张大学的学生牌,上面还有女孩的照片。女孩从鸟笼中小心地捧出鸟,很爱惜地用手抚摸着鸟的羽毛。“谢谢啦!”黄毛接过钱,喜滋滋地走了。女孩让鸟站在自己的手上,也许是鸟还没有反应过来,竟然没飞,直到女孩把手往上一扬,鸟才扑腾着翅膀,头也不回地向天空飞去。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中午,一位客人临时到来,家里的菜不够,只好又往菜市场跑一趟。我赫然发现那老头还在那里卖青蛙,似乎青蛙也是原来的那些。我很震惊,也感到一种极度的悲哀。旁边的女孩却不见了,或许是卖完菜回家了。“你那些青蛙不是放回田里了吗,怎么还在卖?”我实在憋得难受,忍不住问道。“放回田里?谁有那么傻?老外有钱,我不过是骗骗他们!”老头觉得我少见多怪。我无话可说!我真的无话可说!我只是在默默地祈祷,这事不要让那女孩知道,永远!15.在老外想要花钱买下全部的青蛙去放生时,卖青蛙的老头非常高兴,但是老头对外国人说的“青蛙就像你和你家里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样,应该爱护它们”,却十分不解,并且认为两位老外是“发癫了”,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16.当那两个老外买下了那一袋子青蛙后,一个头发染成黄色的男青年,“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希望老外能买他的鸟,试揣摩一下此刻那个男青年的心理。17.并不富裕的女孩居然要买那个黄发青年手里的鸟,原因是什么?她为什么不劝那两个老外去买这只鸟?18.文中的“我”看到市场上这幕情景,“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请你分析一下“我”此刻的心情,并说说“我”是个怎样的人。19.当“我”中午回到市场又看到了那个卖青蛙的老头,又看到了那些青蛙时,感到了一种极度的悲哀,“我只是在默默地祈祷,这事不要让那女孩知道,水远”。说说“我"为什么不希望那女孩知道。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落叶也精彩日前一场不小的秋雨,打落了树上的许多黄叶,飘飘零零,造成一份景致。往年立冬一过,树叶更是飘飘洒洒,纷飞不断。特别是那些银杏树,金黄的叶片,被阵风吹落,地上如同盖上层层黄金。一阵四五级西北风刮过,树上的黄叶,几乎全部离开枝头,无一残留。大马路边的两滴同类也是如此,都把黄金献给了大地。步调是如此一致,说走就走,毫不留恋枝头。我住的大院里,有二三十种乔木,落叶时间都各有其序。大道两边的柿树,个性最为特别,它的叶子本属红叶类,但从不大红大紫,只是奉献些微红的颜色,更多的是黄绿相间的斑驳,把红黄让给自己的果实。那柿子也是抢尽风头,总是以自己的丰满和金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当叶子纷纷飘落,它仍独留风姿在枝头,奉献着多彩多姿的美丽。你看那一嘟噜一嘟噜的柿子,展示着与众不同的风韵,让所有的行人都不能不顾盼乃至流连。为数最多的槐树,显示了树多势众的气派,院里几乎所有的大道小路,都是它的领地,地上都有它的叶片。它们的落叶,不像银杏那样同步,而是先后有序,次第而落。它不断提醒人们,及时注意增添衣展。如同花开的时间,它们同科同属不同种,好几种槐树,总是你刚谢罢我又开,整个夏秋两季,没有间断过,仿佛时刻要人们关注它美丽的存在。它的叶子也是如此,虽不如槐花那样美丽,但那浅浅的黄色,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彩。树也是不可貌相。那几棵泡桐树,高大魁梧,可谓材大体粗,但落叶却早,与它的个子、块头不相称,老大没有老大的样儿。它尤其经不起打击,西北风一来,比谁都大的叶片,竟哆嗦得厉害,惊吓之声,比谁都大。甚至高叫“怕啦怕啦”,夜深人静时,制造恐怖气氛,真是没出息!我也是念及它叶阔荫大,夏天给人荫凉,对我等有过奉献,也就谅解它了。不然的话,它那叶片抽抽巴巴,不红也不黄,毫无姿色,风一吹就跌落满地,连草地都被遮盖住,给环保工人添了许多麻烦,实在不敢恭维。垂柳却是不同。它身躯较瘦,腰细枝软,体态轻飘,仿佛弱不禁风。但它经得起雪打风吹,那年特大雪,压得柳枝垂地,它们都挺过来了。多少次大风的吹袭,好几场四五级西北风,它都满不在乎。除了松、柏、竹,就数它落叶最晚。看看金台园里水池边的垂柳就知道,它像是要站最后一班岗,大家都搬了它才撒。它真是名副其实的“早来晚走”的敬业者。当春天到来之前,寒风料峭。乍暖还寒,它最早见绿于枝头,率先透露春的消息。春风杨柳万千条,又是它管造了热闹的春意。法国梧桐也值得一说。它在院里落户十几年,都种在很不起眼的地方,远不像它们在南京那么有地位,市中心多少条马路都是它们的地盘。我们现在才见识到,它其实是最有抗争精神者。前面所速各树都不如它,它们的叶子至今还济济一堂于树梢,少有飘落者。它们也是叶阔荫大,但比泡桐坚强得多,勇敢得多。看京城大街上和院里的落叶,精神上丝毫没有抽缩之想。许多人都说喜欢冬天,那是因为,冬日的树木不因叶落而颓败,而是蓄势待发,准备来年更加蓬勃。落叶,奉献了八九个月的绿色,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现在再以金黄谢幕,也算是一种圆满。你看它们,来时欣欣向荣,走时充满希望。所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意,正是它最乐于表达的真情。树叶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没有愧对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绿励人朝气,夏天以浓荫给人荫凉,秋天或以颜色悦人心情,或零落给大地增添营养。它潇洒来去,可谓活得自豪而有价值。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当红叶黄叶铺洒满地,实在是美丽至极的风景,不少人希望此种赏心悦目的金黄,能够多存留一些日子。但在我,却要感谢环保工人,及时打扫落叶,不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选自《中华活页文选》,有删改)2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不同树种的落叶,特点纷呈。请你把每种树落叶的特点加以概括,整理出来。22.文章依次写了不同树种各自落叶的精彩美丽,请赏析: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23.请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24.文章的最后一段“落叶是别有风貌的景致……使行人践踏,让它保留一个完整的身躯,洁净的容颜,留给人们一个完美,也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上下文,描摩“给人一种哲理的思考”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远行周太舸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为啥?”“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父亲一大早便催儿子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与父亲的距离越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父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父亲:“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能背到半山腰吗?”儿子抬眼一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半山腰歇息。父亲:“能背到那处瓦房吗?”儿子抬眼一看,前面一处瓦房已经亮起了灯光,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于是说:“能。”父亲:“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很近,于是说:“能。”往山顶走,不,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父亲:“咬咬牙,力气又有了。”爬上山顶,儿子一屁股软在地上。山那边的集镇就在眼前。父亲喘了一会儿,说:“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好样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地走过来的。”猪崽换成了钞票,父子俩美美地吃了早餐。儿子:“回家走路就轻松了。”父亲:“不,回家搭车。”儿子纳闷:“不省钱了?”车上,儿子太疲倦了,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到家。儿子:“爸,我要继续读书。”父亲:“好,上学,我用摩托送你。”儿子:“摩托不是坏了吗?”父亲:“没坏。”25.请以“父亲”为主语,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5个字左右)26.下列是小说中“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请补全。不愿上学→____→畏惧前行→_______→决定上学27.小说中父子翻山时的对话似乎显得重复啰唆,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8.小说结尾的情节设置别具匠心,请你简要赏析。剩下半碗饭王韭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29.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______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
→______。30.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31.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横线句子的含义。32.为什么“我”最后不再称他为“喂”了?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从头再来埃特加•凯诺特①我有个好父亲。我知道自己很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个好父亲的。上周,我陪他去医院做一个很常规的检查,检查完后,医生告诉我,他要死了。他所患口咽癌已到晚期,无法治愈了。②这次,医生们说可以通过手术,把父亲的舌头和喉咙摘除掉--那是个复杂的耗时将超过10个小时的手术,而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医生们认为这不是个可行的选择。不过父亲喜欢这个主意。“在我这个年纪,我不再需要一条舌头啦,只要头上有眼睛、心脏在跳动就行了。”他这样告诉那个年轻的肿瘤专家,“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不过是:我不能亲口说出你有多漂亮了,而是得把它写下来。”③医生脸红了。“如果手术成功,你不光是不能说话,还要面临手术创伤。”她说,“还要遭受痛苦和进行康复治疗。这可是对你生活质量的一次巨大打击。”④“我热爱生活,”父亲给了她一个固执的笑容,“如果生活质量好,那最好不过;如果不好,那就不好呗。我没那么挑剔。”⑤我7岁的时候,我们打算搬离已经被他出售的旧公寓前几周的一个周六,他带我们去看新公寓。⑥“你们见过这样的景色吗?”他抱着母亲,指着从客厅窗户可以望见的绿色小山。⑦“没见过。”母亲勉强回答。⑧“那你为什么板着一张苦瓜脸?”父亲问。⑨“因为地上没铺瓷砖啊。”⑩“抱歉,”他说,“我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了。”……⑪当我们几周后搬进新公寓时,地面全铺上了瓷砖,每个房间一种颜色。“看见了吗?”父亲自豪地吻着母亲的额头,“我说过我会考虑这事的。”⑫只过了一个月我们就发现了他是怎么办到的。那天当我一个人在家洗澡时,一个灰色头发、穿着领尖有纽扣的白衬衫的男人带着一对年轻情侣进了浴室。“这些是我们的‘火山红’瓷砖,直接进口自意大利。”他指着地上的瓷砖说。那个女人首先注意到了一丝不挂、浑身打着肥皂的我正盯着他们。他们3个人迅速道歉,离开了浴室。⑬那天吃晚饭的时候,我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父亲这才揭开了他的秘密。由于他没钱买瓷砖,他就和瓷砖公司达成了交易:他们免费提供瓷砖给我们,而父亲让他们把我们的公寓当作样板房。⑭出租车已经到了我父母现在住的大楼楼下,当我们下车时,父亲依然握着我的手。“我就喜欢在这种情况下做决定,当没有什么可以失去时,怎样都是赚了。”他重复道。当我们打开公寓的门,扑面而来的是愉快、熟悉的气息,十数种颜色的瓷砖,以及唯一的强有力的希望。谁知道呢?也许这一次,生活和父亲也会令我们惊讶不已地达成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交易。(《读者》2016年15期有删改)3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列句子加点词“固执”的感情色彩及其表达效果“我热爱生活,”父亲给了她一个固执的笑容。35.结合选文说说你对“也许这一次,生活和父亲也会令我们惊讶不已地达成另一个意想不到的交易”的理解。36.结合选文,任选一个角度,说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7.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的阅读感悟。阅读理解等你,在桥头王黎冰①老人真的老了,背一背篼蔬菜到乡场上去卖,十几里路要歇上好几回。②听院子里最年迈的王老汉说,老人年轻时身板可壮实呢,两手像《少林寺》里练功的和尚那样平举着一挑水走上一公里,气也不会喘一口。王老汉还说,他还看见过老人一枚二等功的军功章呢。村支书常对后生们说,老人是老党员,党龄比你们的年龄还大呢,他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多。③在春天如蜜糖一样的阳光里,老人静静地坐在自家的院坝边,看着远处那座断桥出神,苍老之态毕现。④村里人远远地看着老人,就知道老人又想自己的儿子了。有人说,老人在心里念叨那句话:“儿子,我在桥头等你回来!”⑤老人的儿子并非亲生,原本是村东头朱长子(长子:川语中的高个子)的儿子朱树林。树林两岁那年,爹妈双双病逝,老人就毫不犹豫地收养了他。老人像园丁,精心浇灌树林,儿子在老人的守望中拔节成长。⑥高考前一个月,儿子最后一次回家复习。那天,雨下得真大啊,是老人记忆中最大的一回。一个8岁的孩子放学回家过河,刚到桥头,桥就被猛兽般的洪水冲断了。孩子拼命地喊“救命”,声嘶力竭,手忙脚乱。当孩子父母闻声赶去时,见自己的儿子已平安地躺在岸边,孩子却指着水中喊了一声“树林哥哥”就哭开了。⑦桥断了,断桥边的小山坡上,多了一座新坟。人们知道,那坟里长眠着一个曾经活蹦乱跳的年轻生命和一堆他爱看的书。⑧五年来,老人的屋子里就再也没有过笑声。那以后,人们就常看见老人大半天大半天地坐在院坝边,望着断桥出神。细心的人看得出来,老人眼里总是包着一汪浑浊的泪。⑨乡里穷啊,村民更穷。桥断了五年,一直没钱再修。⑩村里人就将就着几个像练武术中“梅花桩”一般的石头桩子过河,颤颤惊惊,危机四伏。孩子们上学放学,全靠家长接送过河。老人还是种他的地,只是比以前更辛苦。⑪为了多卖几角钱、几块钱,老人常常赶几十里山路到另一个乡场。村里人见了,都会同情地说:瞧瞧,老人在给自个儿攒养老钱了。还有人慨叹:没传递香火孩子的人,苦哇!当然还有人一直劝说老人,再过继一个儿子吧。老人总是一言不发地摇摇头,佝偻着身腰继续忙自己的活儿,眼神里镌刻着一缕深深的沧桑。⑫又一个春天如期而临,鲜艳的映山红开满山坡。老人在一个夜里去世了,坐在桌子边的凉椅上,旁边还放着没理完的蔬菜。⑬老人的箱子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摞摞的钱,大多是角票和一元钞票,有些破烂的纸币角,都被他细细地粘贴好了。钱的旁边是一张发黄的纸条,上面写着:用这钱修桥,就算是我的党费。纸条下方还有一行小字:万一我死了,请把我与儿子树林安葬到一块,娃娃还小,我要陪陪他。⑭纸条下面写下的日期,竟是五年前的9月1日。压着这张纸条的,是那枚被村里人传为神物的军功章和一个五十年前的党员证……⑮夏天的第一场暴雨倾盆而至。此时,桥已经修好了。这座桥是水泥的,造型别致,很牢固,很显眼。⑯据说,这桥是城里一个小伙子来设计的,由于他知道了老人捐资建桥的诺言,便没有要一分钱的设计费。⑰这以后,河边的小山坡上,并排着两座坟,一新一旧,远远地望着上学放学的孩子们。⑱这一天,是清明节。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座新桥的桥头,望着那两座坟异口同声地说道:“爷爷,您在天国还好吧,我们等你,永远在桥头!”(选自《简州副刊》2016年第1期,有删改)38.选文叙写了有关老人和儿子的两个感人故事,请分别简要概括。39.结合选文说说老人为何要捐资建桥。40.结合全文,说说第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41.结合选文内容,请说说对选文标题的理解。42.下面是这篇选文的题记,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我曾试着在某一朵花上找到自己的灵魂,有时觉得它来自于精神世界的另一个层面。任何经历过这一场神圣洗礼的灵魂,会对生和死有新的理解,那是对生命真正的诠释。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十一岁的阳光艾傈木诺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做饭吃。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本文略有删改)43.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44.文中画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45.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46.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题文)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赵丽宏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绿荫。难道你不相信?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47.(小题1)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48.(小题2)第11段中加点的词语“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49.(小题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50.(小题4)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阅读下文,回答各题。贫寒是凛冽的酒①是在我小学毕业时,父母带我来北京玩,在天安门广场,父亲问一个捡瓶子的人一个月可以挣多少,那人说两千。所以父亲说,可以留下来,留下来捡破烂都能活。因为父亲的工资当时才八百。虽然说那时算是处于公务员下海浪潮的尾声,可父亲以优异的业绩炒了公家的鱿鱼,还是震动乡县,以至于我们那个县盛传着谣言说父亲是到北京来贩毒的,否则没法解释。②可实际上,我们初来乍到,连暖气都烧不起,每天是要砸冰出门的,因为晚上呵出的水蒸气会把门死死封住,这个恐怕很少有人体验过吧?第二年更是穷得过年只剩两百块钱,连老家都回不去。③但终究没饿死嘛。我母亲说北京人傻,吃鸭子就吃皮,留下个那么多肉的大鸭架子才两块钱一个,所以母亲就买鸭架子给我吃,我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母亲说,当时看着我蹲在门口能吃下一整只,她特别开心,但也总后悔说那时候没给我补好,害我个头没有长得像舅舅那么高。④母亲还会买将死的泥鳅给我吃。她说泥鳅早上被贩到菜场,颠簸得都会翻白肚子,看起来像死的,所以才卖一块钱一斤。母亲就把它们买回来,用凉水一冲,不一会儿就都活了。⑤当年住过的小屋,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家里就两张床,一张桌,一个电灯,一口锅,最高级的电器是我学英语不得不用的步步高复读机。那也是我们全家的娱乐工具,一家人吃了饭总会围着它唱歌录音。⑥还有一次我踩翻了凉在电饭锅里的开水,烫了一脚的泡,母亲抱着我一个劲儿地哭,心肝宝贝地喊着,“真对不起,对不起,好好的干嘛到北京受这份罪呢?要是在老家,哪里会这样烫着脚了”。这倒是真的,我们用电饭锅煮开水,不就是为了省下一个热得快的钱吗?但忧患就是如此,会让亲爱的人抱得更紧,父亲在日后与我散步时曾对我说,那时他与母亲的感情比新婚还要恩爱。有太多的夜晚,他们愁到失眠,但是可以相依为命。⑦可我毕竟是少年,当时对于贫穷并没有太多的感受,经常都是嬉笑过去了。比如我们没有钱买第二套校服,却需要每天都穿它,没办法的时候就在锅里炒衣服,校服洗过放到锅里去炒干。我很擅长这种技艺,我可以告诉你如何不把衣服炒皱,如何不把拉链炒化。⑧好在后来富裕了。那是只有苦过拼过的人才知道的滋味。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不是那些小家子气的冷暖自知,而是破釜沉舟的卧薪尝胆、含辛茹苦。因为,贫寒像凛冽的酒,喝过才敢提着虎拳,往世上走。(有删改)51.文中哪几件事体现了我们的生活是贫寒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至少四件事)52.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53.谈谈你对“真正的财富,也许不是后来的富有,而是当年的贫寒”的理解。54.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悟。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母亲的百草汤郑维山端午晚上,母亲又熬百草汤了。不一会儿,百草熬出的中药味,就像奔跑的孩子,开始满屋子地飞转。墙上、地上、空气中,到处弥漫着一种熟悉的味道,盛满了一家子的温暖和祥和。百草汤,顾名思义,是以百草为原料,熬煮以用于洗浴的汤水。从小时开始,我就对母亲的百草汤再熟悉不过了。老辈有言,“端午百草汤,百病身上消”。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根据自己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结合自己的泡洗经验,采来各种功效不同的植物枝叶茎蔓,洗净搭配,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小火久熬,所得深褐色汤水,浸泡全身,用以驱湿气,活筋络,除病菌。记忆中,每年端午早上,母亲就背起背篓走进荒山野岭,只要见到鲜嫩的艾草和长相好的菖蒲,就收割起来。我们放学回家,母亲也总是安排我们,爬上桉树、橙子树弄桉树叶和橙枝叶。不仅如此,还要扳柏树枝、柳树枝,割银花藤,扯荨麻、薄荷、九节枫,刮桑皮摘桑叶,挖折耳根,掐野菊花、黄菊花等等。有时天气好,采的人多,近处的百草就被人采光了,只得到远处山上采。山里树木草叶明亮,溪流清澈泛光。我和母亲一路巡山,采野薄荷、艾草、野菊和金银花藤等。“五月遍地是草药”,如桃枝、车前草、鱼腥草、铜钱草、灯芯草、半边莲等等。村头河边,山谷河湾,坎上坎下,一簇簇鲜嫩的草在粼粼波光下油绿生辉。母亲见了就弯腰嚓嚓割起来,动作熟练如收稻割麦。然后逐一洗净,摇匀,按一定比例分装成几个背篓。回到家,吃过晚饭,母亲搬出家里最大的铁锅,架起火灶,把装好的百草倒进锅里,用菜板或者洗净的石头压住百草,再把铁锅盛满水,就点火开熬了。熬百草汤,得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用小火久煮。约莫一个时辰左右,方才完成百草汤的熬制。那会儿,农村没有天然气,母亲熬百草汤,烧火煞是辛苦。火大了,水劈劈啪啪涨开了,水流出了锅沿,就浪费百草汤汁了;火小了,水只冒着热气,半天不见水开,自然也熬不好一锅百草汤来。偶尔,我见汤水不开,帮着用锅盖把百草盖住,以期望汤水的热气少跑掉些,结果总是被母亲责叱。说煎熬百草汤的时候,是不能盖锅盖的,盖了锅盖,百草中的毒素不能随水汽排出去,会降低百草汤的药效,严重的还会有副作用。熬好的百草汤,颜色呈现出深褐色,本草香味浓郁。于是,母亲用簸箕将百草的残渣过滤掉,把清爽的百草汤倒进大脚盆里,然后再熬第二锅。母亲备好第二锅,一般就会令我们脱了衣服裤子泡在脚盆里。有时还烫,母亲就用百草汤浸透毛巾,提起两个角,拉起来在空中来回晃摇两下,等水温一降,就把粘有百草汤的毛巾裹在我的身上,不停擦拭,直说汤水好,对身体有用。有一年,我不知感染了什么真菌,皮肤总是痒痒的。母亲就用百草汤给我连续洗泡,几次之后,自然痊愈。后来,我查有关资料,才知道桉树叶、麻柳叶、九节枫、柳叶、荨麻等百草,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杀虫止痛、止痒嫩肤等作用。去年端午,父亲母亲都没有回农村。母亲提前一周就开始到小区里里外外转悠,希望能采到百草。但事与愿违。偏远一点的菜市场有箬叶、艾草出售,但终是没有母亲期待的那些百草。今年端午节前几天,母亲打电话给正回乡省亲的父亲,让端午那天早上带着香樟叶、艾蒿、鸡冠茎、柳条叶、柏叶、桉树叶等百草赶回城,说要熬一锅地地道道的百草汤给她的孙子孙女们好好泡泡洗洗。“洗了百草汤,身体好似钢。”儿时泡洗百草汤的我,蚊虫至今不喜叮咬,也少有生病,则是事实。或许,通过代代相传的百草汤,我们也能够彼此触摸到生命里的另一种温暖。这温暖有一股草香的记忆,刻骨铭心。美文欣赏课上,老师给我们朗诵了《母亲的百草汤》这篇美文,听后,我们都为母爱的细腻深厚而感动。55.震撼人心灵的往往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母亲熬百草汤给了“我”怎样的震撼?56.去年端午,母亲始终没有找到那些期待的百草,她心里会怎么想?请你写一写母亲的心理活动。(不少于80字)57.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母亲熬百草汤的整个过程。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文化“积微”方能“积胜”导演李安曾这样诠释电影的真谛:电影两个小时,观众就是在看自己,所以要拍跟我们的情怀、思绪有关系的东西,只要讲到人心坎里,就会得到回应。他还有这样一句“名言”:“我笨,笨让我慢下来,而电影需要慢心态”“不怕没庙,就怕没道”。这番话启人思考:凡事应追求内在,“从心而为”才能水到渠成。古人以煮药譬喻读书,先用猛火煮开、再“以慢火养之”,味道就会慢慢出来。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如此。《荀子·劝学》中有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将其精神浓缩为两个字“积微”。“尽小者大,积微成著”。他在《强国》篇中明确提出“财物货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强调政事教化需要积累微小的成果。这恰恰体现出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内在规律。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最笨的方法往往也是最快的。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着这样一道数学题:1.01的365次方约等于37.8,而0.99的365次方只约等于0.03,差距之大,令人咋舌。“日计不足,岁计有余”,点滴努力的慢工,足能累积惊人的成绩。近代学人杨树达就曾将其书斋定名为“积微居”,在那里,一张张学术资料卡片如百川汇海,最终融汇成为一部部传世佳作。静心做人、沉潜做事、久久为功,可说是最朴素的方法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文化建设尤须注重滋养,警惕“揠苗助长”。如果不能避免急功近利,往往容易滋生“文化泡沫”。一些地方和部门喜欢“大手笔”,热衷于搞“大动作”。种种“大思路”“大规划”“大活动”,往往带来的却是“大圈地”“大翻版”“大折腾”。不少项目徒有文化之名,既浪费了资源,也伤害了文化。市场上文化产品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不少含金量不高、掺水不少,以致纷繁如过眼云烟,能经受时间检验留存下来的佳作不多。回望历史星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靠的是虚怀若谷、积淀深厚,背后更有一代代中华儿女积善累德、默默耕耘。文化宛如阳光雨露,能滋养心田,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反过来讲,文化建设也须眼中有人,诚心经营。每个参与者都“走心”,才能让文化发展与“以文化人”相互激荡,使文化充满灵韵。“吉人为善,唯日不足”“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厚者流泽广”……先贤留下的格言警句,催人奋发。从我做起,以“积微”的精神勉力向善,涓涓细流必将汇入文化的江海,积聚起磅礴的力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58.文章中说:“以‘积微’的精神勉励向善,涓涓细流必将汇入文化的江海,积聚起磅礴的力量。”结合文本分析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积微”精神的理解。不少于100字。59.第五自然段说“回望历史星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博大精深,靠的是虚怀若谷、积淀深厚,背后更有一代代中华儿女积善累德、默默耕耘”,请你写一段话赞美一位古代先贤。不少于100字。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他不是我们的家人古保祥王一松到教室里报到时,我嗤之以鼻,与我一样不屑一顾的,大有人在。他名声不好,之所以从他班移至我班,是他的父亲苦口婆心的结果,老师原谅了他,却过不了我们这一关。那个冬天,异常寒冷,他穿着破旧的棉袄,有些地方甚至露出了发黄的棉絮。有一次上体育课,我恶作剧地用铁丝将那些旧棉絮掏了出来,博得了许多同学的哈哈大笑。但那天放学路上,王一松被冻僵在半路上。他请了好几天的假,我的心中过意不去,每每回过头去,都想看到他矮小的身影。他重新来上学了,我的心像揣着一只小鹿一样怦怦乱跳,生怕他发现我的阴谋,而他则十分阳光,手虽然冻裂了,却开始关注我们教室里的煤火。煤火是去年冬天时,那个老门岗帮我们垒的,他退休了,今年冬天,我们要过一个苦冬。他说:“我这些天没闲着,一直在向爷爷学习如何垒煤火,如今,已经出师了。”课间他忙活得不亦乐乎,没有人帮助他。他拆砖、倒土,一脸污泥。当他匆忙地坐到教室里时,老师怒目而视于他,因为他的形象有碍观瞻。僵持了十分钟时间,老师忍无可忍,而他则不知所以然,因为,他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脸上有多么脏。他不得不逃出教室,没有热水,水管被冻住了,他只好用冰去擦自己的脸,冰带刀,像岁月,像流言,他的脸破了,鲜血直流。我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人,良心难安的我,带着他到了学校门口的卫生所。医生眼睛不好,忙乎了半天,我火了,骂了医生。他的脸部有了伤疤。那件事后,我默认他成了我的朋友,虽然他的性格孤僻,实在是难以接近,虽然他经常逃学。我试图在同学们面前改变他的形象,他家穷,但志气不能穷。我要求他每天认真地洗脸,将洗脸当成一件无上光荣的工作。他第一次擦去了多日的浮尘,也在我面前,第一次露出了真颜,他不丑,反而帅气阳刚。夏季多雨,雷声大作,那个下午,教室里成了海洋。老师们去开会了,只留下30多个学生坚守。他坐不住了,站起身来,站在板凳上,对大家说:“我们冲出去吧,这房子危险。”那个时代的学生,怕老师怕得要命,因为经常被罚站、晒太阳或者体罚。因此,他的想法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我们在默认与反对之间徘徊。他跑了出去,拖着我,我坚持不肯,因为外面大雨倾盆。刚到门口,房子漏得更厉害了,接着,墙倒了,梁塌了。他发了疯似的冲进教室里,他腿不好,却一个个地拖同学,30个学生,出来28个,两个小女生,在角落里瑟瑟发抖。他大骂她们,她们迈不动脚,他一手一个,将她们拽了出来。他想最后一个冲出来,却错过了机会,梁砸了下来,他血肉模糊。他不是我们的家人,却胜似我们的家人。虽然我们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每年的清明,我们班里的29名同学,都会不约而同地赶到家乡,去坟上看他。经年累月,每个人都改变了容颜,但对他的情感依然不减。那两个小女生,如今已经为人妇为人母了,搂着他的墓碑,泣不成声。衣襟带花,岁月风平,凌厉的日子磨平了我们的斗志,削完了我们的青春。有些人甚至因为整日在情感路上纠缠不休,或者由于金钱而锒铛入狱。而他不管,他依然带笑,那伤疤成了永远醒目的标识。他送给我们的,永远是笑,一辈子的笑。(摘自《意林》)60.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以及“我”对王一松情感的变化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王一松初至“我”班,嗤之以鼻→________→垒煤火取暖,良心难安→______→舍己救他人,一生难忘6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他不是我们的家人,却胜似我们的家人。62.文章开头写“我”和同学们一起对王一松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的情形,有什么作用?6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主人公王一松的形象特点。延伸阅读轮椅上的手术师李健儿特德·拉梅尔是美国密苏里州的骨科医生。在一次身体例行检查中,他被查出脊柱上有一个充血性囊肿,被诊断为脊椎海绵状血管瘤。拉梅尔不忍心抛下他的病人,一直拖着,直到必须要手术了,却发现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最终,这位曾经为成千上万名患者解除痛苦的优秀医生,因病瘫痪了。虽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但是手术仍旧需要进行,接着又是漫长而痛苦的化疗,从白天到黑夜,拉梅尔感觉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痛”,那些令人揪心的痛就像一根根钢针扎在他的身上。化疗的副作用还引起掉发、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心率加快等一大堆的症状,连翻个身他都觉得痛苦万分,整个人虚弱不堪。糟糕的身体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当绝望一点一点达到极致的时候,他只能无奈地在心底一遍一遍地叫喊着:“完了!完了!这辈子彻底完了!”他被残酷的现实打入了人间地狱,世上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他甚至一个劲儿地祈求上帝恩准自己睡着后不要再醒来,让残损的生命消失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拿起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头。突然,手机铃声响了,原来是他曾经的一个病人打来的问候电话,他打电话来表示慰问和感谢。这个电话就像一盏明灯,点亮他心中的希望。曾经有多少病人在他手里起死回生啊,虽然自己的身体瘫痪了,但是价值还没有消失。他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为了他的病人,他要坚强地活下去。在身体复原的过程中,他的肺部曾出现过一个血块,进而引起身体的多处器官受到了严重感染,但他不哭泣不抱怨,而是开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拉梅尔为了使自己的身体康复得更快,依靠一把机动化的高尔夫轮椅,重新玩起了他最喜爱的高尔夫球。除了打高尔夫球活动肢体外,拉梅尔还利用躺在床上的机会进行各部位的训练,如练习抬头、挺腰、收腹、伸屈、抬腿、坐起,练习臂力等。不知是上帝的眷顾,还是他本身就是一个不幸中的幸运儿,经过长时间艰苦的康复疗程,他终于重新回到了手术室。唯一和以前不同的是,这次的他有了新助手——轮椅。坐式轮椅能使他替病人进行脚部或者手部的手术,站立式轮椅则能帮助他做更高难度的肩部手术。当重返手术台时,他仿佛又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所有的艰辛、苦难与这一刻的幸福相比根本不算什么。在拉梅尔的心里,手术台就是阵地,手术刀就是保护病人的武器。每当听到医护人员推着病人的手术床慢慢靠近手术室时,他的心情平静得如同一面镜子,当他看到病人的第一眼时,都会亲切地告诉病人:“不要害怕,请相信我,相信我还是原来的拉梅尔医生。”(文章有删节)64.特德·拉梅尔为什么会瘫痪?又为什么能够重返手术台?(温馨提示:这是一道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提炼与概括的题目。需要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提炼与概括。)65.画横线的语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温馨提示:修辞一般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设问、反问、排比等,说明表达效果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句作答,不可只有“生动形象”之类的套话。)66.“完了!完了!这辈子彻底完了”一句中连用了三个“完了”,有什么表达效果?(温馨提示: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除了要知道该词语的本义之外,还需要结合人物当时的境况作答。)67.文中的拉梅尔是一个怎样的人?(温馨提示:概括人物的个性品质时,要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作答。)(拓展阅读)蘑菇转了一个弯佚名①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好工作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我学的是建筑设计专业,找了几家建筑设计院,人家要的不是博士就是硕士。一位负责人看着我的简历说,你读书时还获过不少奖呢,不错!可是,我们这里暂时不缺建筑设计方面的人才,要不你先来我们这里干个保安什么的吧!等有机会再安排你。②这番话点燃了连日来积压在我心头的委屈,好歹我也是个优秀毕业生啊,我堂堂一个名牌大学生,让我去干保安,也太小看人了。我一口回绝了那家公司。那段时间我非常苦闷,就回了趟老家。③父亲问我为什么回来了。我便把找工作的遭遇向父亲说了。④父亲听后笑了笑,说,现在像你这样心态的人很多。算了,别想了。哎,对了,这几天山上的蘑菇正多,你不是最喜欢喝蘑菇汤吗?明天咱们去采吧。⑤父亲的话引起了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⑥这天晚上,我睡得很香,梦中又见到了满山鲜嫩的蘑菇,闻到了蘑菇汤浓浓的香味……⑦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当我和父亲来到山上时,已经有很多人在采蘑菇。父亲说,咱们晚了一步。我听了很失望,今天的蘑菇汤喝不成了。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说,咱们摘一些山果回去吧!这里的山果没有打过农药,也是绿色食品呢!⑧于是,我和父亲就动手采了起来。别看父亲50出头的人了,手脚还挺利索,我明显赶不上他的速度。一顿饭的工夫,我们便摘了满满一麻袋山果。父亲说,今天摘的山果太多了,咱们也吃不了,这种鲜东西,搁几天就会坏的,咱们一起背到镇上的水果店去卖给他们。⑨没想到还真卖了不少钱!这时,父亲让我在水果店等他片刻,我点了点头。一会儿父亲就回来了,拎了满满一袋子东西。⑩午饭时,父亲竟然给我做了一锅香喷喷的蘑菇汤,我很吃惊,蘑菇不是都让人采走了吗?⑾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说,蘑菇是我用卖水果的钱买的。如今我们这里的人都喜欢在山上采摘一些东西去卖钱。其实,当很多人都在抢同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顺利得到,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走一些弯路,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捷径并不多。可是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啊!⑿我明白父亲的用意了,父亲是用这件事来启发我啊!⒀后来,我还是去那家公司做了保安。一个偶然的机会,领导发现了我的才能。当时领导很惊诧地问我,原来你还是个专业人才,怎么愿意做保安呢?我告诉他,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就不会发现我的才能。⒁父亲已经使我学会了让蘑菇转弯。68.说说第①段中“扫街”的含义。69.文章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________________→改摘山果卖得不少钱→______________→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70.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71.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待你去走。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式,也许离成功更近。72.请你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想象,运用恰当的描写,再现第⑤段中儿时生活的情景。阅读《享福与吃苦》,回答问题。享福与吃苦何仲英①现在我国人的大毛病,是只图享福,不愿吃苦。有许多青年人看见人家享福,羡慕得很;勉强他们暂吃辛苦,而他们的欲望,他们的希冀,总是对准享福的方面去进行。只望“做得人上人”,不愿“吃得苦中苦”。这种观念,虽不敢说普遍存在于一般青年的脑海当中,但至少有一部分,甚至有一大部分,我们不得不注意,不得不觉悟。②我们不必希望做“人上人”。我既是人中一人,就当尽人的一份责任。没有农夫,哪里有饭吃?没有瓦匠、木匠,哪里有房子住?没有工、商,哪里有物品?没有效命沙场的战士,哪里可以克服敌人,保护我们的安全?没有呕心绞脑的学人,哪里会有发明、发现和著述,安慰我们的精神?我们一时一刻的需要,都有无数的劳动者——无论是劳心或劳力——辛辛苦苦地来供给,而我们坐享其福;我们若不是也吃一点苦,也尽一点责,我们非但对不起他们,也何以对得起自己呢?③我们须知最可敬爱的,是世上最大多数的平民,他们尽管做一天人,干一天事,他们的生命,总是完全靠吃苦来撑持的。吃苦的人多,社会国家自然富强;吃苦的人少,社会国家自然衰弱。若是都要享福,不愿吃苦,国家未有不亡,享福也就等于泡影,终致吃苦而已!④我们翻开历史来看,古今中外,几多圣贤豪杰,哪一个不是从吃苦磨炼出来的?孔子一车两马,周游天下,宁受天下人揶揄,而救世之心,终不稍减,奔波之苦,迄未挂怀。这种吃苦的精神,尤其是我们应该崇尚的。再看看晋朝名臣陶侃,他怕生活过于松散,每天要搬砖头;英国名相格兰斯顿,每日午饭后要劈一个钟头的柴。难道他们一个要做瓦匠,一个要做火伕吗?笑话,笑话,他们决不是的。他们不过借此锻炼吃苦的精神,恐怕身体安逸了,将来不能做事,他们的用心,是很深的。⑤《论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大学》又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术合作意向协议
- 课程设计活塞工序卡
- 吊车租赁协议格式
- 科研项目协作协议书
- 2024年异地离婚协议书
- 2024年矿山承包合同范本
- 社区授权物业管理合同样本
- 抗体制造协议书
- web美食网课程设计
- 标准施工劳务分包协议
- 气动三通阀门使用说明书及维修手册
- 西冷印社六年级上册书法计划和教案
- 狐狸和公山羊课件
- 北京旅行4天3夜课件
- DB3311T 56-2016 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技术规程
- 3伯努利方程课件
- 海外派遣人员管理办法
- 谏太宗十思疏(高中语文PPT课件)
- 少儿美术画画课件6-8岁《一盆生机盎然的绿箩》
- 医院对口支援月度工作统计表
- 译林牛津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5-Signs-Story-time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