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十四)_第1页
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十四)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十四)作者:罗马主义在我们继续给大家讲,清末西北回乱的故事之前,我们先回过头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比较新颖的历史研究方法,用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西北回乱。在中国传统的历史研究中,喜欢把一件事的成败,或者一个朝代的兴衰,归纳到几个当事人的个人品德上。而现在呢,大家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就是所谓的阶级分析法。把研究的目标,更多的聚焦于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上。当然,这些研究方法,你不能说他对,也不能说他不对,因为关键是,没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评定标准。所以大家经常说,历史就是个婊子,随便你怎么搞,只要你想搞。为了摆脱这种情况,现代西方的一些的学者,就在想,能不能让历史研究变成一门科学,进行定量定性的精确分析,并产生一种所有人都认可的评判标准呢?于是,他们发明了好多新的研究方法。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就是从经济角度,定量定性的分析历史进程,我们试着也用这个视角,来讲讲西北回乱。陕西在地理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越之处,内有关中平原,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外有潼关,黄河和秦岭的保护,是典型的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所以在中国历史上,从秦朝开始,一直到唐朝,有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最后一个想在这里建都的皇帝,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但是由于他弟弟宋太宗反对,最后没能实现这个梦想。从此以后的历朝历代,再也没有人考虑过,在陕西建都。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陕西由于过早的被开发,从宋代后期开始,它的环境被严重破坏。到了明代,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让陕西从一个富地方,变成了一个穷地方,而它那些引以为豪的天险,这时候也变成了负担,导致向陕西运粮非常困难。到了明代末年,由于遇到了历史上的小冰河时期,陕西连年歉收,再加上交通困难,赈灾滞后,导致它成了明朝末年流民的发源地,最终造成了明朝的灭亡。到了清代,陕西和甘肃,是中央直辖的最穷的两个省,财政靠中央补贴。但是这两个省又非常的重要,一旦青海和新疆有事,这两个地方就是前线。但是一旦大军云集,即使是在全国助饷的情况下,这两个地方也无法筹集到足够的军粮,必须从四川山西河南湖北运入,但是代价和成本极高。甘肃凉州破败不堪而在和平时期,甘肃驻兵的上限,取决于陕西关中平原能够提供的余粮数量。因为陕甘地区,只有这里有余粮,而且从这里运到西北其他地方的运费,是可以承受的。实际上除了关中平原以外,西北其他地区,都没有余粮,这些地方,只要能把自己喂饱,不向中央伸手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从这一点着手,我们再来看看清末发生的所有的事,就一下变得条理清晰了。比如同治元年,为什么太平军扶王陈德才的部队,攻入陕西,连破数城,而且得到了回民起义的响应以后,却主动离开了呢?现在历史学家普遍的说法,他们撤退是为了回去救同伴陈玉成,但是从陕西到安徽那么遥远,而且当时陈玉成已经被抓了,等他们赶到,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显然更合理的解释是,陕西太穷,他们的大军人数太多,抢不到足够的粮食,所以只能撤离,太平军都是来自南方的人,站在南方人的角度来看,最富庶的关中平原也穷得一塌糊涂而且你再看陕西回民叛军之后做的所有事,一下也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很多这个时代的资料,比如《平回志》,《征西记略》,《平定关陇纪略》,以及一些地方志,都会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故事,说的是1863年,陕西回民叛军,被多隆阿击败以后,逃入甘肃的一个典型故事。这类故事通常是这样记载的,甘肃当地的阿訇,本着天下回回是一家的态度,设宴款待前来投奔的陕西叛军首领,而且会请几个当地有名望的人前来作陪,这中间很可能就会有当地的汉人乡绅。双方一见面,本地的阿訇就开始介绍陪客,当听到宴席上有汉人的时候,陕西叛军的阿訇,也就是白彦虎这类人,通常会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高呼:“回不留汉,势不两立,请杀之。”这通常会把主人弄得很尴尬,因为他既然能把汉人乡绅请来,说明双方的关系肯定还不错,而你们这些不过是落难的草寇,我好心招待你们,你们却突然在席间喊打喊杀的,叫我如何下台?但是这个时候,通常会发生这一幕,陕西回民阿訇会大呼:“你到底是要做回回,还是要做回奸?”然后其他的陕回,通常会一拥而入,不由分说,乱刀将汉人全部砍死。然后这个时候,陕回又会挟持着主人,要他带领陕西回民叛军,去剿灭汉庄,一方面威胁,如果不从就把他一起杀了,一方面又以利相诱,告诉当地的回民,如果你们不好意思去杀,我们来杀,杀完了土地房屋和女人归你们,粮食和金钱归我们。于是,当地的回民就被陕回裹挟着,莫名其妙的卷入了叛乱。如果按照以前的历史分析法,我们要么给他们点个赞,说明他们的革命斗争意志坚决。要么痛骂他们,说这帮家伙,全是一群反人类的人渣。但是如果你用我刚才跟你说的方法去研究,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切是必然会发生的,和他们是什么人没有关系。因为几十万陕西回民叛军,涌入了甘肃以后,他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首先当地根本就养不活这么多人,我们前面已经讲过,甘肃本地人,如果能把自己喂饱,不靠中央救助,就已经谢天谢地了。也许有很多人不相信,让我给你一组数据,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甘肃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研究》,根据1851年清政府的统计,兰州府平均每平方公里可耕地有63人,平凉府每平方公里可耕地有97人,宁夏府每平方公里可耕地有49人,这些地方的年降雨量均小于400毫米。按照联合国标准,这属于半干旱土地。这种土地最大能养活的人口的数量,是每平方公里20人,当然是按照现代生活标准。这是啥意思呢?就意味着今天你吃的每一顿饭,要分给当时2.5个到3个甘肃人去吃,你觉得他们的生活过得咋样?当然,想减肥的除外啊。因此当陕西回民涌入甘肃,这里突然增加了几十万张嘴,该到哪里吃饭?既然不能动回民,那就只能抢汉人,既然要抢,就不如把事做绝,杀光抢光。而且由于甘肃太穷,汉人比例只占了不到30%,一个地区就是把汉人杀光,抢来的粮食依然满足不了这些人生存多久,因为在战争时期,粮食消耗的要比和平时期快的多,所以要让这四五十万人活,就必须要有一两百万人死。因此,从1863年到1864年,陕西回民叛军进入甘肃以后,迅速的四处分散,到处开始抢掠杀害汉人,煽动裹挟当地的回民叛乱,其实一切的原因都很简单,为了吃饱肚子。而且因为穷,所以总也不能在一个地方,抢到足够多的粮食,因此陕西的回民叛军,需要不断的挪窝,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河州地区,老教马占鳌的地盘。据宁夏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宁夏回族》这本书记载,数千名头戴白帽的陕西回民,来到了河州地区,开始围攻县城,但是他们攻不下来,于是他们就来找马占鳌,让他出面帮忙。但是马占鳌显然不想反,他东说西说,百般推脱,就是不愿意参加。因为站在他的立场,我们很容易可以想到,老教全靠清廷维护才能生存下来,如果放开竞争,根本就不是新教的对手,所以参加这场起义他得不到任何好处。马占鳌但是在当时的局势下,你怎么想并不重要。陕西回民还是拿出了他们屡试不爽的那一招,当着众人的面要马占鳌表态:“到底是当回回还是当回奸”?这下他就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反了。但是他毕竟和新教徒们的利益不一致,所以,虽然反了,但是他还想把事情做得留有余地,他要求众人要严格服从他的命令,给汉人一个机会,如果愿意皈依伊斯兰教的,一律不准杀。于是他跑到河州城下,喊了几嗓子,结果城门就开了,原来守城的都是他的熟人。河州城内的汉人,都皈依了伊斯兰教。看起来皆大欢喜,但其实不是。都成了穆斯林,没人抢了,外来的陕西回民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而马占鳌和以前的那些回族人,显然不愿意去养这些陕回,他们也没有能力去养活这么多人。你想想,河州地区,就是今天的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区,著名的老少边穷地区,到了现在都穷的叮当响,也就是几年前才解决了温饱问题。所以马占鳌只能把这个球又踢给刚刚皈依了穆斯林的汉人,让他们去养陕西回民,而这些人如果不想让自己饿死,能拿出来的粮食,根本就不足以喂饱陕西回民。所以,矛盾再次爆发,很快双方就发生了冲突,结果是刚皈依的汉人,其中有3万多人,又被陕回杀害。因为粮食只够一部分人吃,所以总得有人去死。你看,换一个视角,好多以前的历史书,随便怎么写也写不明白的事,现在很轻松的大家都能理解了。当然,我只是介绍了一个皮毛,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以数学为基础,可以定量定性的进行分析,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再后面发生的所有事情,其实你都可以进行预测了。因此,从科学的角度讲,要提出数据模型,而如果预测的结果和历史相符合,证明这种观点就是正确的,如果不符合,就证明观点是错误的,这样就为历史学从文科变成了理科,从哲学范畴变为科学范畴,奠下了基础,当然,这个研究只是刚刚开始而已,现在还不是主流。好了,废话少说,言归正传!从这个时候开始,甘肃的经济已经彻底崩溃,陕西回民每到一处,就会煽动和裹胁当地的回民叛乱,屠杀当地的汉人,当地的局势立刻进入动荡,生产陷入停顿或者遭到严重破坏,到了1864年,整个甘肃的社会秩序已经彻底崩溃。肃州官府的差役在甘肃的经济崩溃了的同时,陕西的经济也彻底崩溃了。由于陕西一带,主要的粮食都来自于关中一带,而1862年和1863年反复发生的战争和大屠杀,导致关中一带连续两年没有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而西北一带,主要的非农业人口,全靠关中的粮食养活,由于连续两年没有粮食生产,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