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简答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我们国家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做出了“以德治国”的科学论断。“以德治国”对教育领域指明了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性。请根据品德形成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参考答案:参考框架:一、有效地说服三、利用群体约定四、价值辨析五、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2、单选题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3、简答题 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4、单选题 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的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5、填空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态度定势、 。参考答案:道德认知6、单选题 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班杜拉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虽然种族、文化各有不同,社会道德标准各异,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却相当一致。7、单选题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后习俗水平主要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8、填空题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参考答案:品德9、单选题 道德认知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儿童道德认知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研究者是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科尔伯格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10、单选题个体品德的心理结构中,是核心部分。A:道德认知BCD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11、多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D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掌握。【参考答案】ABC【名师点睛】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所决定)。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因此从三大水平讲,本题选ABC。12、多选题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ABCDE本题解释:【答案】ABE。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13、单选题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4、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品德发展由动荡(初中)向成熟(高中)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15、填空题 学生的不良行为分为 和不良品德行为两种参考答案:过错行为16、判断题 品德等同于道德。 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道德与品德的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错误【名师点睛】品德也叫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是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趋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两者有联系也有差别: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道德的发生和发展有赖于社会的发展,而品德不同,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其形成和发展不仅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更重要的是受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制约,即有赖于个体的存亡。因此,将两者等同起来是错误的。17、多选题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D: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答案】ABC。解析: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18、多选题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阶段有 A:前道德阶段B:他律道德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D:好孩子定向阶段E: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共分为四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他律阶段)、可逆性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公正阶段。而好孩子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是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中提出的。19、单选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依赖于个人的A:认知能力的发展BCD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20、单选题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不稳定的BC:时稳时变的D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考查品德的概念。21、简答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有: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2、单选题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知BCD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23、单选题 每当想起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就会唤起小李对那种坚贞不屈行为的钦慕之情,并激励着小李去战胜困难。这种道德情感是A:直觉的道德情感B:理想的道德情感C:理性的道德情感D:想象的道德情感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24、单选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处在态度形成的阶段。A:从众B:服从C:认同D:内化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时态度形成三个阶段的特点的掌握。【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此时个体对道德规范行为的必要性尚缺乏充分的认识,也缺乏情感体验,行为主要受控于外在压力(如奖惩),而不是内在的需要。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由于在内化过程中解决了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当个人按自己内化了的价值行动时,会感到愉快和满意;而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责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5、单选题 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BC:价值内化D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习惯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标志。26、填空题 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物”,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催化剂”的是 。参考答案:道德情感27、单选题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的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28、简答题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有哪些?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认知失调是态度和品德改变的原动力。态度和行为出现不一致使得人产生不舒服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期与评价,进而影响人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道德认知态度、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9、多选题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如下阶段。A:依从B:服从C:认同D:内化E:完善参考答案:ACD30、单选题品德是A:自然现象BCD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体现。31、简答题 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学阶段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的把握。【参考答案】中学时期学生的品德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因。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漸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第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为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该阶段积累的宝责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2、简答题 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比如奖品),也有精神的(比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比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比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比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33、判断题 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是从自律道德阶段到他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错误。解析: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包含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1~2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34、单选题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35、填空题 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可能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参考答案:服从36、简答题 刚上一年级的小刚,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老师说:“你的话梅是哪儿来的?”小刚说:“妈妈买的。”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小刚说:“用钱买的。”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问题: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什么?对小刚的品德形成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师生的对话直接改变了小刚的品德认知能力,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之协调发展的过程。(2)知即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基础,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的意义,是行为的调节机制。品德的核心是道德认知。(3)本案例中,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小刚认识到在超市拿起话梅就吃的行为是不对的,对是非进行判断,使小刚产生正确的道德认知,为品德形成奠定了基础。37、单选题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 A:情景故事法BC:道德故事法D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38、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A:10B:9C:12D:18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皮亚杰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1039、简答题 简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基本操作程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群体成员共同讨论规定、原则。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40、单选题 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契约、个人权利和民主承认的法律的道德阶段属于 。A:前习俗水平B:公正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考查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41、简答题 【案例分析】杰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学生,经常弄些鬼点子捉弄周围的同学。最近老师发现他又出现了偷东西的行为,今天背后女同学的钢笔丢了,在杰明的文具盒里可以找到。明天晓东的钱丢了,也能发现杰明突然富有了很多。杰明的偷盗行为越来越多,周围的同学都不喜欢他,也不怎么跟他说话了。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分析杰明的行为,并说明如果你是班主任,会如何处理。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三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特点的掌握,同时考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策略的掌握和应用。考生在解读案例时要抓住“三年级”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促进品德发展的具体途径来提出自已的建议。【名师点睛】杰明现在上三年级,正是小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品德上出现一些;^良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与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1)逐步形成协调的道德认知能力,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是发展趋势是和谐稳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渐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本质的理解。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关注行为效果,逐渐过波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原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这种分化可能是盲目模仿导致的,也可能是缺乏技能导致的。明显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通过外部教育的要求,掌握纪律并能遵守,再到将纪律形成自觉行为这三个阶段,儿童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纪律行为^从这几个特点分析,杰明正处在各个阶段的过渡期,道德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道德行为也较为协调,还只能在外界的教育下去意识到道德约束。此外,杰明也存在道德发展的滞后性,他的偷盗行为可能是因为不了解纪律导致的,也可能是明知故犯、故意搗乱,老师要对杰明出现这种行为的背后原因进行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杰明进行教育。具体来说,针对杰明的行为,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对他进行辅导:对杰明进行有效的说服,这是品德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说服过程中,我会向他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他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服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行为习得。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其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者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识、技能或者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42、简答题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参考答案:【答案要点】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采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发展过程。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和自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他认为,1043、单选题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 企业社交媒体的员工参与与激励考核试卷
- 家用纺织产品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优化考核试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低温仓储系统性能优化考核试卷
- 《伊利格瑞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研究》
- 《我国农村教育类NGO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
- 《基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构建高灵敏电-光电化学传感器》
-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试卷及答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人教版-2024-2025学年
- 《审计治理能力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六章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教学课件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医院志愿者培训课件
- 幼儿园中班健康《不一样的气味》PPT
- 机械厂加工车间变电所初步设计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
- 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双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 Python语言基础与应用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XXXX年度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计划
- 乙腈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11-12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 某县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