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五组 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五组 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五组 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五组 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五组 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丽的眼睛春天到了,而他们……他们无法看到节日的快乐!他们无法看到花朵究竟有多美!他们无法看到一丝丝阳光!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三千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一

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资料二

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重见天日呢?

人眼的构造好比一部照相机,视网膜、视神经与大脑视觉中枢的功能就像胶卷,虹膜像是光圈,角膜就像是相机的镜头。角膜如果变得混浊,就好比照相机的镜头磨损了,会影响到相机影像的质量;如果替换成一个透明的好镜头,又可以照出清晰的照片,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人的角膜人的眼睛结构16*永生的眼睛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为什么眼睛是永生的呢?

思考温情提示:

先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略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琳达一家三代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会读流淌呵护悲哀遵从捐赠角膜给予恢复与世长辞夺眶而出栩栩如生热泪盈眶突如其来不顾一切不假思索重见天日

14岁那年……母亲去世了。

父亲痛快、不假思索的捐赠了母亲的眼角膜

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想保持母亲的完整

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

痛苦遵从走进琳达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走进父亲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父亲愉快地说——“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骄傲地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1.给予他人最珍贵的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2.如果一个人的死亡能有助于他人的健康,这样的死就是有意义的。父亲的话让我懂得:“我”长大后,有了女儿……

父亲决定捐赠自己的眼角膜女儿感动拥抱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感知骄傲

这次,我为自己的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感知骄傲

可以看出温迪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她能正确的认识器官捐献。她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父亲去世后……“我”捐赠了父亲的眼角膜女儿要求学习外公以后要捐献自己的眼角膜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走进温迪

父亲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为他人的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已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将世代相传。父亲母亲我女儿他们一家三代通过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盲人获得重见天日的机会。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

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故事原文结尾:

那天我紧紧地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营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亲爱的瑞弗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照片上这个小女孩叫小杨帆,她的生命只有3岁半。杨帆死后,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给了两位盲人。小杨帆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爱心。

敬爱的邓爷爷也在去世后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你读了这篇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你的眼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